C(g)的燃烧热的定义是不是等于二倍CO(g)的燃烧热的定义?注意都是气体!

为什么A对?已知反应:2C(s)+O2(g)===2CO(g),△H=-221kJ/mol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为什么A对?已知反应:2C(s)+O2(g)===2CO(g),△H=-221kJ/mol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
为什么A对?已知反应:2C(s)+O2(g)===2CO(g),△H=-221kJ/mol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请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并说明理由好吗?
A中 碳并未完全燃烧,所以大于110.5KJ/mol能够表示燃烧热t是(  )A.2H2(g)+O2(g)═2H2O(g);△H1B.S(g)+O2(g)═SO2(g);△H1C.C(s)+12O2(g)═CO(g);△H1D.H2(g)+Cl2(g)═2HCl(g);△H1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能够表示燃烧热t是(  )A.2H2(g)+O2(g)═2H2O(g);△H1B.S(g)+O2(g)═SO2(g);△H1C.C(s)+12O2(g)═CO(g);△H1D.H2(g)+Cl2(g)═2HCl(g);△H1
能够表示燃烧热t是(  )A.2H2(g)+O2(g)═2H2O(g);△H1B.S(g)+O2(g)═SO2(g);△H1C.C(s)+O2(g)═CO(g);△H1D.H2(g)+Cl2(g)═2HCl(g);△H1
A.水的状态为气态,产物不是稳定氧化物,△你不代表燃烧热,故A错误;B.在了5摄氏度,九0九 kPa时,硫应该是固态,正确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O了(g)═SO了(g);△你九,故B错误;C.九molC不完全燃烧生成CO,不符合燃烧热的概念要求,故C错误;D.九mol氢气和九mol氯气完全燃烧生成了mol氯化氢气体,符合燃烧热的概念要求,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故D正确;故选D.
本题考点:
问题解析:
燃烧热是指在25摄氏度,101 kPa时,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为1mol,产物为稳定氧化物以此解答该题.(1)1 429(2)CH3OH(l)+O2(g)=CO(g)+2H2O(l)
ΔH=-443.5 kJ·mol-1(3)O2+4e-+4H+=2H2O 96.6%【解析】(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分解5 mol液态水消耗的能量与生成5 mol液态水放出的能量相等,285.8 kJ·mol-1×5 mol=1 429 kJ。(2)2CO(g)+O2(g)=2CO2(g) ΔH=-566.0 kJ·mol-1 ①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 453.0 kJ·mol-1 ②根据盖斯定律(②-①)÷2得:CH3OH(l)+O2(g)=CO(g)+2H2O(l) ΔH=-443.5 kJ·mol-1。(3)甲醇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物为O2,酸性条件下生成H2O:O2+4e-+4H+=2H2O。2 mol甲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 453.0 kJ,故该电池的理论效率为1 404.2 kJ÷1 453.0 kJ×100%=96.6%。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规范训练8-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学生用0.200 0 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为如下几步: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某一刻度,并记下读数④移取20.00 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请回答:(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
,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锥形瓶中溶液从
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3)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
mL。(4)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NaOH溶液读数记录(mL)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第一次20.000.4020.40第二次20.004.0024.00第三次20.002.0024.10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规范训练7-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一个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高温下发生反应:Fe(s)+CO2(g) FeO(s)+CO(g)。其中CO2、CO的物质的量(mol)随时间(min)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反应在1 min时第一次达到平衡状态,固体的质量增加了3.2 g。用C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CO2)=________。(2)反应进行至2 min时,若只改变温度,曲线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3 min时再次达到平衡,则ΔH________0(填“>”、“<”或“=”)。(3)5 min时再充入一定量的CO(g),平衡发生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a.v正先增大后减小
b.v正先减小后增大c.v逆先增大后减小
d.v逆先减小后增大表示n(CO2)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填写图中曲线的字母编号)。(4)请用固态物质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规范训练7-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 mol/L、c(B)=0.200 mol/L及c(C)=0 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②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
;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
。(3)该反应的ΔH
0,其判断理由是
。(4)该反应进行到4.0 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实验②:v(B)=
。实验③:v(C)=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规范训练7-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如图,根据图示分析实验条件,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组合对应曲线c(HCl)/mol·L-1反应温度/℃铁的状态1a 30粉末状2b 30粉末状3c2.5 块状4d2.530块状 A.第1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2.5 mol·L-1B.第2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等于2.5 mol·L-1C.第3组实验的反应温度低于30 ℃D.第4组实验的反应速率最慢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规范训练6-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断裂1 mol H2和1 mol Cl2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分别为436 kJ、243 kJ,而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 mol HCl时释放的能量为431 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H2(g)+Cl2(g)=HCl(g)
ΔH=-183 kJ·mol-1B.H2(g)+Cl2(g)=2HCl(g) ΔH=-183 kJ·mol-1C.HCl(g)= H2(g)+Cl2(g)
ΔH=-91.5 kJ·mol-1D.H2(g)+Cl2(g)=2HCl(g) ΔH=+248 kJ·mol-1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规范训练6-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C.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溶液红色加深,则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规范训练5-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位于短周期的四种元素A、B、C、D,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B、D位于同一主族;C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大。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由上述元素形成的具有漂白作用的3种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含B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3)分别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X和Y可以发生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C2B的形成过程: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规范训练4-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现有四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盛有硫酸、BaCl2溶液、盐酸和不知名称的某正盐溶液M,将四种试剂分别标为A、B、C、D,取少量试剂分别进行实验得到如表格所示关系(其中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M溶液进行焰色反应为黄色)。ABCDA白色沉淀X白色沉淀YB白色沉淀X无色气体 (1)写出试剂名称:A
。(2)写出生成X的离子方程式:
。(3)有人认为M是Na2CO3,此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如认为正确,请说明推断的依据
,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4)若A、硝酸、D三种溶液混合后仍有沉淀,则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当前位置:
>>>下列燃烧反应的反应热是燃烧热的是()A.H2(g)+12O2(g)═H2O(g)△H1B..
下列燃烧反应的反应热是燃烧热的是(  )A.H2(g)+12O2(g)═H2O(g)△H1B.C(s)+O2(g)═CO(g)△H2C.S(s)+O2(g)═SO2(g)△H3D.H2S(g)+12O2(g)═S(s)+H2O(l)△H4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生成气态水不是最稳定状态,应为液态水,故A错误;B.应生成CO2,不是燃烧热,故B错误;C.符合燃烧热的定义,故C正确;D.不是生成的稳定的氧化物,应生成SO2,故D错误.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燃烧反应的反应热是燃烧热的是()A.H2(g)+12O2(g)═H2O(g)△H1B..”主要考查你对&&燃烧热&&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异同:
注意事项:(1)规定是在101kPa 下测出的热量。书中提供的燃烧热数据都是在25℃、101kPa下测定出来的 (2)规定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这样才有可比性)。因此,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 (3)规定生成稳定的氧化物,例如 等 (4)叙述燃烧热时、不用“+”“-”,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用△H表示时取“-”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燃烧反应的反应热是燃烧热的是()A.H2(g)+12O2(g)═H2O(g)△H1B..”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1907735145634332030091235020030889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燃烧热的定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