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效价强度培养基,为什么要分上下层,上层培养基的用量为什么要少一些?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
【资源共享】常用25种培养基
常用25种培养基一、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细菌用)  牛肉膏 3g  蛋白胨 10g  NaCl 5g  琼脂 15―20g  水 1000ml  pH 7.0―7.2  1.05kg/cm2 ,121.3℃灭菌20分钟。  二、淀粉琼脂培养基(高氏1号培养基,培养放线菌用)  可溶性淀粉 20g  KNO3  1g  NaCl 0.5g  K2 HPO4  0.5g  MgSO4  0.5g  FeSO4  0.01g  琼脂 20g  水 1000ml  pH 7.2―7.4  配制时,先用少量冷水,将淀粉调成糊状,在火上加热,边搅拌边加水及其他成分,溶化后,补足水分至1000ml。1.05kg/cm2 ,121.3℃灭菌20分钟。  三、查氏培养基(培养霉菌用,实验16)  NaNO3  2g  K2 HPO4  1g  KCl 0.5g  MgSO4  0.5g  FeSO4  0.01g  蔗糖 30g  琼脂 15―20g  水 1000ml  pH 自然  1.05kg/cm2 ,121.3℃灭菌20分钟。  四、马丁氏(Martin)琼脂培养基(分离真菌用)  葡萄糖 10g  蛋白胨 5g  KH2 PO4  1g  MgSO4 ?7H2 O 0.5g  1/3000孟加拉红(rose bengal,玫瑰红水溶液)  100ml  琼脂 15―20g  pH 自然  蒸馏水 800ml  0.56kg/cm2 (8磅/英寸2 ),112.6℃灭菌30分钟。  临用前加入0.03%链霉素稀释液100ml,使每毫升培养基中含链霉素30μg。  五、马铃薯培养基 (实验16)  马铃薯 200g  蔗糖(或葡萄糖) 20g  琼脂 15―20g  水 1000ml  pH 自然  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沸半小时,然后用纱布过滤,再加糖及琼脂,溶化后补足水至1000ml。1.05kg/cm2 ,121.3℃灭菌20分钟。  六、麦芽汁琼脂培养基 (实验15)  1.取大麦或小麦若干,用水洗净,浸水6―12小时,置15℃阴暗处发芽,上盖纱布一块,每日早、中、晚淋水一次,麦根伸长至麦粒的两倍时,即停止发芽,摊开晒干或烘干,贮存备用。  2.将干麦芽磨碎,一份麦芽加四份水,在65℃水浴锅中糖化3―4小时,糖化程度可用碘滴定之。  3.将糖化液用4―6层纱布过滤,滤液如混浊不清,可用鸡蛋白澄清,方法是将一个鸡蛋白加水约20ml,调匀至生泡沫时为止,然后倒在糖化液中搅拌煮沸后再过滤。  4.将滤液稀释到5―6波美度,pH约6.4,加入2%琼脂即成。  1.05kg/cm2 ,121.3℃灭菌20分钟。  七、葡萄糖-醋酸盐培养基 (实验15)  葡萄糖 1g  酵母浸膏 2.5g  醋酸钠 8.2g  琼脂 15g  蒸馏水 1000ml  pH 4.8  分装试管,0.70kg/cm2 (10磅/英寸2 ),115.2℃灭菌20分钟后制成斜面。  八、半固体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实验26)  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 100ml  琼脂 0.35―0.4g  pH 7.6  1.05kg/cm2 ,121.3℃灭菌20分钟。  九、合成培养基 (实验36,39)  (NH4 )2 PO4  1g  KCl 0.2g  MgSO4 ?7H2 O 0.2g  豆芽汁 10ml  琼脂 20g  蒸馏水 1000ml  pH 7.0  加12ml0.04%的溴甲酚紫(pH5.2―6.8,颜色由黄色变紫色,作指示剂)。1.05kg/cm2 ,121.3℃灭菌20分钟。  十、豆芽汁蔗糖(或葡萄糖)培养基 (实验37,38)  黄豆芽 100g  蔗糖(或葡萄糖) 50g  水 1000ml  pH 自然  称新鲜豆芽100g,放入烧杯中,加水1000ml,煮沸约半小时,用纱布过滤。用水补足原量,再加入蔗糖(或葡萄糖)50g,煮沸溶化。1.05kg/cm2 ,121.3℃灭菌20分钟。  十一、油脂培养基 (实验40)  蛋白胨 10g  牛肉膏 5g  NaCl 5g  香油或花生油 10g  1.6%中性红水溶液 1ml  琼脂 15―20g  蒸馏水 1000ml  pH 7.2  1.05kg/cm2 ,121.3℃灭菌20分钟。  注:1.不能使用变质油。  2.油和琼脂及水先加热。  3.调好pH后,再加入中性红。  4.分装时,需不断搅拌,使油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  十二、淀粉培养基 (实验40,45)  蛋白胨 10g  NaCl 5克  牛肉膏 5克  可溶性淀粉 2g  蒸馏水 1000ml  琼脂 15―20g  1.05kg/cm2 ,121.3℃灭菌20分钟。  十三、明胶培养基 (实验40)  牛肉膏蛋白胨液 100ml  明胶 12―18g  pH 7.2―7.4  在水浴锅中将上述成分溶化,不断搅拌。溶化后调pH7.2―7.4。  0.56kg/cm2 (8磅/英寸2 ),112.6℃灭菌30分钟。  十四、蛋白胨水培养基 (实验42)  蛋白胨 10g  NaCl 5克  水 1000ml  pH 7.6  1.05kg/cm2 ,121.3℃灭菌20分钟。  十五、糖发酵培养基 (实验41)  蛋白胨水培养基 1000ml  酸性复红水溶液① 2―5ml  pH 7.6  另配20%糖溶液(葡萄糖、乳糖、蔗糖等)各10ml。  制法:  1.将上述含指示剂的蛋白胨水培养基(pH7.6)分装于试管中,在每管内放一倒置的小玻璃管,使充满培养液。  2.将已分装好的蛋白胨水和20%的各种糖溶液分别灭菌,蛋白胨水1.05kg/cm2 ,121.3℃灭菌20分钟;糖溶液0.56kg/cm2 (8磅/英寸2 ),112.6℃灭菌30分钟。  3.灭菌后,每管以无菌*作分别加入20%的无菌糖溶液0.5ml(按每10ml培养基中加入20%的糖液0.5ml,则成1%的浓度)。  配制用的试管必须洗干净,避免结果混乱。  ①0.5%酸性复红水溶液100ml加1mol/LNaOH16ml即成。  十六、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实验42)  蛋白胨 5g  葡萄糖 5g  K2 HPO4  2g  蒸馏水 1000ml  将上述各成分溶于1000ml水中,调pH7.0―7.2,过滤。分装试管,每管10ml,0.56kg/cm2 (8磅/英寸2 ),112.6℃灭菌30分钟。  十七、H2 S试验用培养基 (实验42)  蛋白胨 20g  NaCl 5g  柠檬酸铁铵 0.5g  Na2 S2 O3  0.5g  琼脂 15―20g  蒸馏水 1000ml  pH 7.2  先将琼脂、蛋白胨溶化,冷至60℃加入其他成分。分装试管,0.56kg/cm2 (8磅/英寸2 ),112.6℃灭菌15分钟,备用。  十八、柠檬酸盐培养基 (实验42)  NH4 H2 PO4  1g  K2 HPO4  1g  NaCl 5g  MgSO4  0.2g  柠檬酸钠 2g  琼脂 15―20g  蒸馏水 1000ml  1%溴麝香草酚蓝酒精液 10ml  将上述各成分加热溶解后,调pH6.8,然后加入指示剂,摇匀,用脱脂棉过滤。制成后为黄绿色,分装试管,1.05kg/cm2 ,121.3℃灭菌20分钟后制成斜面。  十九、土霉素效价测定用培养基 (实验44)  培养基Ⅰ(供培养试验菌用)  蛋白胨 5g  酵母膏 3g  牛肉膏 1.5g  NaCl 3.5g  葡萄糖 1g  K2 HPO4  3.68g  KH2 PO4  1.32g  琼脂 20―25g  蒸馏水 1000ml  pH 7.2  1.05kg/cm2 ,121.3℃灭菌20分钟。  培养基Ⅱ(供摊布双碟的上,下层用)  蛋白胨 6g  酵母膏 6g  牛肉膏 1.5g  葡萄糖 1g  琼脂 15―18g  蒸馏水 1000ml  pH 6.8  1.05kg/cm2 ,121.3℃灭菌20分钟。  二十、酪蛋白培养基 (实验46)  KH2 PO4  0.36g  Na2 HPO4 ?12H2 O 1.3g  NaCl 0.1g  ZnSO4 ?7H2 O 0.02g  CaCl2 ?2H2 O 0.002g  酪素 4g  酪素水解氨基酸 0.05g  琼脂 15―20g  蒸馏水 1000ml  pH 7.0―7.2  先称取4g酪素,再加入0.5mol/LNaOH约2ml,将酪素溶解;然后依次加入其他药品,最后调pH7.0―7.2。0.56kg/cm2 (8磅/英寸2 ),112.6℃灭菌30分钟。  二十一、完全培养基(TYEG培养基) (实验47)  胰蛋白胨 10g  酵母浸膏 5g  K2 HPO4  3g  葡萄糖 1g  琼脂 15―20g  蒸馏水 1000ml  pH 7.0  1.05kg/cm2 ,121.3℃灭菌20分钟。  二十二、基本培养基(MM培养基) (实验47)  (NH4 )2 SO4  1g  K2 HPO4  7g  KH2 PO4  3g  柠檬酸钠 0.5g  MgSO4 ?7H2 O 0.1g  葡萄糖 5g  琼脂 15―20g  蒸馏水 1000ml  1.05kg/cm2 ,121.3℃灭菌20分钟。  二十三、复红亚硫酸钠培养基(远藤氏培养基) (实验60,61)  蛋白胨 10g  乳糖 10g  K2 HPO4  3.5g  琼脂 20―30g  蒸馏水 1000ml  无水亚硫酸钠 5g左右  5%碱性复红乙醇溶液 20ml  先将琼脂加入9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再加入磷酸氢二钾及蛋白胨,使溶解,补足蒸馏水至1000ml,调pH至7.2―7.4。加入乳糖,混匀溶解后,0.70kg/cm2 (10磅/英寸2 ),115.2℃灭菌20分钟。称取亚硫酸钠置一无菌空试管中,加入无菌水少许使溶解,再在水浴中煮沸10分钟后,立刻滴加于20ml5%碱性复红乙醇溶液中,直至深红色褪成淡粉红色为止。将此亚硫酸钠与碱性复红的混合液全部加至上述已灭菌的并仍保持溶化状态的培养基中,充分混匀,倒平皿,放冰箱备用。贮存时间不宜超过2周。  二十四、伊红美蓝培养基(EMB培养基) (实验60,61)  蛋白胨水琼脂培养基 100ml  20%乳糖溶液 2ml  2%伊红水溶液 2ml  0.5%美蓝水溶液 1ml  将已灭菌的蛋白胨水琼脂培养基(pH7.6)加热溶化,冷却至60℃左右时,再把已灭菌的乳糖溶液、伊红水溶液及美蓝水溶液按上述量以无菌*作加入。摇匀后,立即倒平板。乳糖在高温灭菌易被破坏必须严格控制灭菌温度,一般是0.70kg/cm2 (10磅/英寸2 ),115.2℃灭菌20分钟。  二十五、乳糖蛋白胨培养液(“水的细菌学检查”用) (实验60、61)  蛋白胨 10g  牛肉膏 3g  乳糖 5g  NaCl 5g  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 1ml  蒸馏水 1000ml  将蛋白胨、牛肉膏、乳糖及Nacl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调pH至7.2―7.4。加入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1ml,充分混匀,分装于有小倒管的试管中。0.70kg/cm2 (10磅/英寸2 ),115.2℃灭菌20分钟。
您的位置: &&培养基定义与分类,_实验百科_中国百科网
培养基定义与分类,
    
培养基(medium)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任何培养基中均需含有微生物所必须的能源、碳源、氮源、矿质元素、水和生长因素,但不同营养类型、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营养元素的要求又有很大差异。目前已使用的各种培养基都是前人经过反复实践,比较设计的成果。
培养基的基本成分
能源、碳源:自养微生物以二氧化碳为碳源,光或无机物为能源,在无机物组成的培养基中生长。例如化能自养型的氧化硫杆菌培养基中,加进粉末状硫为能源,以空气中的CO2为碳源。异养微生物以有机物为碳源和能源,培养基中常需加进葡萄糖、蔗糖或麦芽糖、乳糖等单糖或双糖,有的可利用淀粉、纤维素等多糖,或利用动物组织中的糖类。例如培养细菌常用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其中牛肉膏即为主要碳源和能源。(培养基配方见后,下同)。
氮源:自养微生物以含氮无机物铵盐、硝酸盐等为氮素营养,例如氧化硫杆菌以(NH4)2SO4为氮源;异养微生物以无机物铵盐、硝酸盐或含氮有机物为氮源。自生固氮菌利用空气中的N2为氮素营养,其培养基中无须加进氮源,称为无氮培养基。
矿质元素、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P、K、Na、S、Mg、Ca等主要矿质元素以及Fe、Cu等微量元素,因此培养基中常加进K2HPO4、KH2PO4、MgSO4、NaCl、KCl、FeSO4等无机盐类;生长因子主要是调节微生物代谢活动的B族维生素,常由酵母膏、肝浸出液等提供。很多自然成分的原料如牛肉膏、麦芽汁、玉米粉、芽菜汁等,含有各种无机元素和生长因子,不需另外添加。
培养基的类型 根据原料来源不同,可将培养基分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与自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由化学成分已知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配制而成。成分精确,重复性强。但营养局限,微生物生长缓慢。适用于菌种分离、选育、遗传分析及生物测定等。如培养放线菌的高氏培养基、培养霉菌的察氏培养基以及各种化能自养菌培养基等。
半合成培养基:由某些自然物质与少量已知成分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营养全面,能有效地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的需求。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的培养。如培养细菌用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霉菌的土豆葡萄糖培养基,产业生产中常用的玉米粉等自然物质加无机盐配制的各种发酵培养基等。
自然培养基:由化学成分不清楚或不衡定的自然有机物配制而成。成分复杂,但营养丰富全面。常用于实验研究和生产。如麦芽汁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以及生产中使用的麸皮、锯末等。
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用各种营养成分加水配成,或用自然物质的浸汁(麦芽汁、芽菜汁等)制成。组分均一,适宜各类微生物的营养生长。广泛应用于实验研究及大规模产业生产中,有利于广泛获得大量菌体或代谢产物。
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进凝固剂,或用麸皮等固体原料配制。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又称琼胶、洋菜),由石花菜等海藻中提取加工制成。市售琼脂为条状、片状或粉末状,主要成分为多聚半乳糖的硫酸酯,尽大多数微生物不能将其分解,在培养基中仅起支撑作用。其熔点约98℃,凝固点42℃,1.5~2%的水溶液在一般培养温度下呈凝胶状态。琼脂固体培养基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培养、菌种鉴定和收躲。
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加进0.2~0.5%琼脂制成。用于观察细菌的运动、菌种鉴定及测定噬菌体的效价等。
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可分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加富培养基、基本培养基等。
选择培养基:根据某一类或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而设计的培养基,用于进步所需微生物的分离效率。如分离固氮微生物的无氮培养基、加进滤纸条或纤维素粉为碳源分离纤维分解菌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进某种化合物,可有效地分离出对这种化合物有抗性的微生物,例如在放线菌培养基中加进数滴10%的酚,可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加进一定量的青霉素、链霉素,可抑制细菌生长等。
鉴别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进某种指示剂,通过显色反应以鉴别不同的微生物。例如检查乳制品和饮用水中是否有肠道细菌污染所用的伊红-美蓝培养基。当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生长时,发酵培养基中的乳糖,使加进的伊红-美蓝变色,在菌落上沉积为紫玄色,并呈现金属光泽。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以下为常规方法,如配方中有特殊规定或要求,以配方为依据。
1.根据配方,计算各种营养成分用量。一般药品可用普通药物天平称量,用量少的药品,可按比例配成高浓度溶液,再按所需量用移液管吸取。称好的药品放进玻璃烧杯或搪瓷杯中。
2.在另一容器中将所需量的水(一般可用自来水,有特殊要求时需用蒸馏水)加热,取全量的1/3左右倒进放药品的容器中,用玻璃棒搅拌,待药品全溶后,再将其余热水全部倒进。
3.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则称取1.5~2%的琼脂放进已溶化的营养液中,继续加热至琼脂全部溶解。加热中随时搅拌,防止溢出或糊底。烧糊的培养基营养物质破坏,并产生有毒物质,不宜再用。
4.待溶化的培养基稍冷却后,按配方要求调整pH值。先取10毫升培养基装进试管中,用pH试纸测其自然pH,再用1%NaOH(或1%HCl)调至所需pH,根据用量计算,换用10%NaOH(或10%HCl)调整所配全量培养基的pH。加碱(或酸)溶液时,应边滴加边搅拌,至应加量将近用完时,再次测试,最后调至要求的pH值。
5.配好的培养基,根据需要趁热分装至试管或锥形瓶中。分装需用漏斗,以免琼脂粘在管口或瓶口上。装瓶量一般为瓶容量的1/3~1/2;装试管一般为试管高度的1/5~1/4,以免灭菌时培养基上溢,粘湿棉塞。
6.用预先制好的棉塞塞住管口或瓶口。棉塞既有利于通气,又有滤菌作用,故松紧、大小应适当,以免使用时影响操纵(如图)。
最后用牛皮纸或报纸包住棉塞,扎紧在瓶颈或试管上方,以免灭菌时水蒸汽沾湿棉塞或脱落。
7.灭菌后取出的固体培养基,根据需要可将试管立即斜放,冷凝后即成斜面培养基,用于菌种扩大培养及收躲;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进无菌培养皿中,冷凝后即制成平板培养基,可用于菌种的分离、鉴定等。液体培养基冷却后可直接根据需要接进菌种。
培养基配方举例
氧化硫杆菌培养基
粉状硫10克MgSO40.5克(NH4)2SO40.4克FeSO40.01克KH2PO44克CaCl20.25克
水1000毫升自然pH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常用的细菌培养基)
牛肉膏5克蛋白胨10克NaCl5克水1000毫升pH7.2~7.4(琼脂15~20克)
高氏一号培养基(常用的放线菌培养基)
可溶性淀粉20克KNO31克K2HPO40.5克 MgSO40.5克NaCl 0.5克FeSO40.01克水1000毫升琼脂15~20克pH7.4~7.6
察氏培养基(培养霉菌用)
蔗糖 20克 NaNO33克K2HPO41克KCl1克MgSO40.5克FeSO40.01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自然pH
无氮培养基(培养自生固氮菌用)
葡萄糖 10克 NaCl0.2克KH2PO40.2克CaSO4·2H2O0.1克MgSO40.2克CaCO35克
琼脂 20克水1000毫升自然pH
伊红-美蓝培养基(检查肠道细菌用)
蛋白胨 10克 K2HPO42克乳糖10克琼脂25克,水1000毫升,pH7.6
2%伊红水溶液2毫升0.5%美蓝水溶液2毫升将乳糖、伊红、美蓝分别灭菌后,加进灭菌的培养基中摇匀,倒平板。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效价强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