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种物质什么情况下发生易升华的物质什么情况下发生熔化?比如水(强调同一种物质)

二氧化碳若合理利用,是一种与水一样重要的原料。⑴下图是自然界碳
练习题及答案
二氧化碳若合理利用,是一种与水一样重要的原料。⑴下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①自然界产生CO2的途径有 __________ (任写一点);②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 ________ (任写一点);③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符合“低碳”生活的方式或途径 ____________ 。⑵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利用镍和钯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具有多种用途的一氧化碳或甲醇。①该转化属于 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其催化剂是两种 _____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②在能源领域,一氧化碳是液态氢的一种重要补充物。一氧化碳还可以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 ___________ 性;③甲醇(CH3OH)可用作赛车燃料,它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则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⑶日本核灾难后,清洁煤电受到追捧。我国已成功运行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使液态二氧化碳成为最终产品。①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可生产更环保的碳基钾肥,如碳酸钾等。碳酸钾中的阴离子是 __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②该技术的重要一步是在低温条件下用化学试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要检验烟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化学试剂是 ______________ 。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苏月考题
所属题型:填空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⑴①含碳物质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等; ②温室效应; ③植树造林、少开私家车等(合理即可)       ⑵①化学;金属         ②还原性   ③ 2CH3OH+3O22CO2+4H2O     ⑶①CO32-    ②澄清的石灰水(写化学式也算对)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化学试题“二氧化碳若合理利用,是一种与水一样重要的原料。⑴下图是自然界碳”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氧化性和还原性、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符号的意义及写法、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化学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光合作用的定义: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关键,而地球上的碳氧循环,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光合作用的方程式:
CO2+H2O&(CH2O)+O2(反应条件:光能和叶绿体)
12H2O + 6CO2+ 阳光 & (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 C6H12O6(葡萄糖) + 6O2+ 6H2O
H2O&2H+ 1/2O2(水的光解)
NADP+ + 2e- + H+ & NADPH(递氢)
ADP+Pi&ATP (递能)
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2C3化合物+4NADPH&(CH2O)+ C5化合物+H2O(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C3的还原)
光合作用的意义: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规模是非常巨大的。据估计,整个自然界每年大约形成四五千亿吨有机物,大大超过了地球上每年工业产品的生产量。所以,人们把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比做庞大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的生存离不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人类和动物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
我们还知道,地球上的生物在呼吸过程中大都吸收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工厂里燃烧各种燃料时也要大量地消耗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据估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所消耗的氧量每秒钟平均为一万吨。以这样的速度来计算,大气中的氧气在3000年左右就会用完。然而,绿色植物广泛地分布在地球上,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为生物的呼吸提供氧气,也使得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上保持稳定。因此,绿色植物可以称为&自动的空气净化器&。不难设想,如果没有光合作用,不但工厂里的生产不能进行,就连生物自身都无法生活下去。
生物的生活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能量。能量的最终来源是什么呢?从根本上说,生物所需要的能量几乎都来自太阳光。但是,除了绿色植物以外,其他绝大多数生物都不能直接利用光能,而只能利用储存在有机化合物中的由光能转变成的化学能。光能怎样才能转变成化学能呢?这就要通过光合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物的光合作用经常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和内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表示光合作用变化的指标有光合速率和光合生产率。
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或放出O2的量。常用单位有&molCO2&m-2&s-1和&molO2&dm-2&h-1。一般测定光合速率的方法都没有把叶片的呼吸作用考虑在内,所以测定的结果实际是光合作用减去呼吸作用的差数,称为表观光合速率(apparent photosynthetic rate)或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如果把表观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则得到总(真正)光合速率。
光合生产率(photosynthetic produce rate),又称净同化率(net assimilation rate, NAR),是指植物在较长时间(一昼夜或一周)内,单位叶面积生产的干物质量。常用g&m-2&d-1表示。光合生产率比光合速率低,因为已去掉呼吸等消耗。
呼吸作用的定义:
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细胞中的有机物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逐步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又称为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无论是否自养,细胞内完成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呼吸作用。真核细胞中,线粒体是与呼吸作用最有关联的胞器,呼吸作用的几个关键性步骤都在其中进行。
有氧呼吸公式
第一阶段 C6H12O6酶&细胞质基质=2丙酮酸+4[H]+能量(2ATP)
第二阶段 2丙酮酸+6H2O酶&线粒体基质=6CO2+20[H]+能量(2ATP)
第三阶段 24[H]+6O2酶&线粒体内膜=12H2O+能量(34ATP)
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大量能量(38ATP)
生物呼吸的作用:
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考点名称:
氧化性和还原性
氧化性和还原性,是化学物质的相对性质。一种化学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具有失去电子的能力则就说他具有还原性,如果有得电子的能力就说它具有氧化性。氧化性是得电子能力,还原性是失电子能力,
规律:升失氧还,降得还氧。
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区别
1、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一)根据元素化合价判断。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S元素+6价时只有氧化性(浓硫酸),-2价时只有还原性,+4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SO2)。
(二)根据物质的浓度大小判断 。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浓度越大,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之则越弱。如浓H2SO4的氧化性&稀H2SO4,浓HNO3的氧化性&稀HNO3
2、不同物质或不同元素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一)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
(1)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可根据同一个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还原剂
还原性:还原剂&氧化剂
(二)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当不同氧化剂分别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判断。反应越容易,该氧化剂氧化性就强。
如:16HCl(浓)+2KMnO4==2KCl+2MnCl2+8H2O+5Cl2(气)
4HCl(浓)+MnO2===(加热)MnCl2+2H2O+Cl2(气)
4HCl(浓)+O2==(加热,CuCl2催化剂)2H2O+2Cl2(气)
氧化性:KMnO4&MnO2&O2
(三)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来判断
当含有变价元素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强弱。如:
2Fe+3Cl2==(点燃)2FeCl3
Fe+S==(加热)FeS
氧化性:Cl2&S
(四)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比较
(1)对于金属还原剂来说,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一般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致。
还原性:K&Ca&Na&Mg&Al&Mn&Zn&Cr&Fe&Ni&Sn&Pb&(H)&Cu&Ag&Pt&Au
(2)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顺序 一般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反。
K+&Ca2+&Na+&Mg2+&Al3+&Mn2+&Zn2+&Cr3+&Fe2+&Ni2+&Sn2+&Pb2+&(H+)&Cu2+&Ag+&Pt2+&Au2+
注意Fe2+、Sn2+、Pb2+,不是Fe3+、Sn4+、Pb4+
(3)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元素)
F&O--Cl---Br---I---S
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增强。
(五)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金属原子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
单质还原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增强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六)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强弱比较
酸性越强,对应元素氧化性越强
碱性越强,对应元素还原性越强
(七)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判断
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的原电池的两极。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
考点名称:
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语言,正确、熟练地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必需具备的重要基本功。
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
1.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化学方程式既然是化学反应的表达形式,显然,有某一反应存在,才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达;没有这种反应存在,就不能随意写化学方程式。因此,掌握好反应事实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首要条件;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相等的,这是为实验事实所证实了的、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的基本定律,化学方程式必须科学地表达这一规律,这就要求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即通过调整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使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2.要注意&四查&
一个完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必需是各种物质的化学式正确、注明了必要的反应条件、配平、并标明了沉淀&&&或气体&&&符号。为此,写方程式时要注意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检查。
(1)查化学式。化学式写错是写化学方程式时最常见的错误,这是根本性的错误。化学式是化学方程式的基础,化学式写错,就等于那个反应不存在,写出来的化学方程式还有什么意义呢?
(2)查配平。上面提到,化学反应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无疑是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这样的方程式当然是错的。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更能导致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发生错误。所以,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意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要逐步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技能技巧。
(3)查反应条件。不少化学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缺少了反应条件,有的反应是不能发生的,或进行得很慢。化学反应常有这样的情况:反应物相同,但由于反应条件不同,因而会得到不同的产物。也就是说,反应条件能影响某些反应进行的方式。所以,必要的反应条件是不可缺少的。举一个常见的例子: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反应,但是我们知道,在常温之下,水是十分稳定的化合物,根本不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很明显,&直流电&这个反应条件非常重要,不能遗漏。
(4)查标号。即:要检查在生成物的化学式旁边是否正确标明了沉淀符号&&&或气体符号&&&。
坚持&四查&,可以有效地防止写化学方程式时可能出现的缺这少那的错误,确保用正确的、完整的化学方程式表达化学反应事实。
考点名称:
离子的定义: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在元素符号右上角表示出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的符号。例如,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成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用&Na+&表示。
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K+、NH4+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l-、SO42-。
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用&+&,&-&号表示离子的电性,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先写数字后写正负号,当数字为1 时,省略不谢。如Na+,Cl-,Mg2+,O2-。
离子符号的意义
离子符号就是原子(或原子团)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微粒。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所带的电荷数,失去一个电子,在右上角标+;失去2个电子,在右上角标2+。以此类推。得到一个电子,在右上角标-;得到2个电子,在右上角标2-,以此类推。
考点名称: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1、从定义上讲:
(1)从概念含义上区分:物质的性质是物理固有的属性,不论变化是否正在进行,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物质的变化强调的是一个过程,重在&变&。
(2)从文字叙述上区分:叙述&变化&时,描述的是一个&变&的过程,如木条在空气中燃烧;而叙述&性质&时,通常在描述物质变化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容易&,&难&等词语。如木条能在空气中燃烧。
2、从物质本身的来讲:
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固态的冰受热熔化成水,液态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成水,水凝固成冰。水在三态变化中只是外形和状态变化了。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出来,所以属于物理变化。又如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升华、摩擦生热、铁变磁铁、通电升温发光、活性炭吸附氯气(8种?)等都是物理变化。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就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因为它变成了另外一种单质。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变、组成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这类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聚集状态(间隔距离、运动速率等)发生了改变,导致物质的外形或状态随之改变。物理变化表现该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变化跟化学变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从微观上可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没有变化,仅仅是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例如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就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物质的化学性质需要通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利用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制取新的物质。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相对,指的是不涉及物质原子重组的变化。它包括:
物质的相态变化,如液态水变为水蒸气;
吸附过程,如毛巾吸水;
物质体积、形状的变化,如剪切、破碎、切割;
物质的混合过程,等等。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征: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同一物质气固液的三态变化(铁块熔化成铁水;水汽化为水蒸气;氧气液化为液态氧等等);切割玻璃、钢铁;石油的分馏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了)
米饭熟了;把石油裂化;点燃火柴、纸片;把锌粒投入稀硫酸;在空气中加热铜块&
物质的三态变化
(1)物态变化是指同一种物质可在固态,气态,液态三种状态发生转化的过程,如下图,物态变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名称和热量变化
考点名称: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二氧化碳,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并生成碳酸。液态二氧化碳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而凝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二氧化碳被认为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日举行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使人们认识到,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人们开始关心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会对气候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
不过,二氧化碳虽然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但它们在大气中的数量却极少。如果把压力为一个大气压、温度为0℃的大气状态称为标准状态,那么把地球整个大气层压缩到这个标准状态,它的厚度是8000米。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355ppm,即百万分之355,把它换算成标准状态,将是2.8米厚。在8000米厚的大气中就占这2.8米厚这一点点。由此可见大气中温室气体之少。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为释放如不加限制,便很容易引起全球迅速变暖。
二氧化碳对大气影响的基本情况
早在1938年,英国气象学家卡林达就指出当时二氧化碳浓度已比世纪初上升了6%。为此,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凯林于1958年在夏威夷的冒纳罗亚山海拔3400米的地方建立起了观测所,开始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精密观测。根据对南极和格陵兰大陆冰盖中密封的气泡中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测定,过去长期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一直比较稳定,大体是280ppm左右。从18世纪中叶开始稳定上升。即人类用了240年时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280ppm上升到355ppm。
大量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阻隔了热量的散失,从而导致了南极冰盖的融化,使大量的淡水流入海洋。洋流的流动和海洋中的盐分比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大量的淡水流入海洋中改变了海水中的盐分比,从而使洋流减缓甚至是停止流动。这样,洋流从赤道接受到的热量就无法正常到达北半球,从而使北半球的温度降低,无法于南半球的温度保持相对平衡。使地球本来就脆弱的自然气候更加糟糕,这样就会导致全球生态环境遭受毁灭性的打击,甚至是彻底崩溃!
二氧化碳的危害
现在地球上气温越来越高,是因为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因为二氧化碳具有保温的作用,现在这支小部队的成员越来越多,使温度升高,近100年,全球气温升高0.6℃,照这样下去,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全球气温将升高1.5&&4.5℃。
海平面升高,也是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近100年,海平面上升14厘米,到21世纪中叶,海平面将会上升25&&140厘米,海平面的上升,亚马逊雨林将会消失,两极海洋的冰块也将全部融化。所有这些变化对野生动物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空气中含有约0.03%二氧化碳,但由于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燃烧)影响,近年来二氧化碳含量猛增,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旨在遏止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已经生效,有望通过国际合作遏止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阻碍红外线传播的作用。因此,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地球向外层空间传播的热量就会减少,气温就会升高,这就是现在人们关心的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科学家们探测表明,在金星周围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是主要成分,那里的气温要比地球高得多。美国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100年前全世界每年进入大气的二氧化碳仅为9600万吨,预计21世纪将增加到80亿吨。地球气温的升高,会引起南北两极冰山和高原冰川的消融,从而导致海洋水量的增加,洋面升高。科学家们预测,到2050年,世界洋面将升高40~140厘米,果真如此,一些小的岛国将要沉没海中,对此,人们必须采用有效的对策,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对未来地球温度变化起作用的,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一氧化二氮、氟里昂-11、氟里昂-12等30多种气体。这些气体也像二氧化碳那样,能阻止地球向外层空间发出的红外辐射,使地面的温度升高。特别是氟里昂气体,其温室效应不容忽视。它们几乎吸收地面发出的所有的长波辐射,其中只有一个很窄的区段吸收很少,因此称为&窗区&。地球主要正是通过这个窗区把从太阳获得的热量中的70%又以长波辐射形式返还宇宙空间,从而维持地面温度不变,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数量和品种,使这个70%的数值下降,留下的余热使地球变暖的
温室气体对气候环境到底会造成什么影响,这些影响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怎样的恶果,以及怎样减轻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危害。这些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在当今社会的我们都是有必要进行研究。大气中每种气体并不是都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二氧化碳若合理利用,是一种与水一样重要的原料。⑴下图是自然界碳”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7物质的状态变化 ⑴判断发生何种状态变化时,应先找出原来状态和后来状态.再分析发生哪种变化. ⑵熔化.汽化和升华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凝固.液化和凝华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物质的状态变化 ⑴判断发生何种状态变化时,应先找出原来状态和后来状态.再分析发生哪种变化. ⑵熔化.汽化和升华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凝固.液化和凝华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新课标2007年中考模拟综合测试卷(一)附答案物&理&试&卷说明:1、本卷分第I部分(选择题)和第II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 & 2、第I部分(选择题)用规定的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 & 3、第II部分(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部分&&选择题& &(共36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一度电可以A.使80W的电视机工作25h & & & & & & & & & B.使40W的日光灯工作60hC.使100W的电烙铁工作10h & & & & & & & & &D.使1000W的碘钨灯工作5h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 & & & & & B.广州市夏季最热的室外温度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 & & & & & & & & & & &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 &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变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 & & & & & D.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控制光的传播方向4.小明在学习家庭电路时,安装了两盏白炽灯和两个插座,如图1所示。如果两插座中均连入家用电器,且将电路中的开关全部闭合,那么各用电器工作的情况是A.甲、乙、丙、丁都正常工作B.只有甲、乙、丁正常工作C.只有甲正常工作D.只有乙正常工作5.下列物体的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是原子核、质子、电子& & & &B.质子、原子核、中子C.质子、原子核、原子& & & & &D.原子、原子核、质子6.如图2所示是电机示意图,对于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绘出的是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此时导线切割磁感线,线圈中产生电流B.图中绘出的是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此时导线不切割磁感线,线圈中没有电流C.图中绘出的是直流电动机的示意图,线圈正转到平衡位置D.图中绘出的是直流电动机的示意图,线圈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而转动7.关于声学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控制噪声的措施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同来判断的利用回声可以探测海的深度回声是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8.下列现象中,发生能量转化的是用水来冷却汽车的发动机& & & & & & & &B.往热水里加入冷水C.用热水袋焐手& & & & & & & & & & & & & &D.用电壶烧水9.潜水艇在水中可以自由地上浮和下沉,是靠潜水艇内水舱的充水和排水来实现。潜水艇在水中能够浮沉,你认为它主要是靠改变所受的浮力& & B.水的密度& & &C.自身的重力& & &D.水的压强10.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 & & & & & & & & & &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 & & & & & & & & & & &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⑤11.关于力,有以下说法: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④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 & & & B.①③& & & & & C.②③& & & & & & D.③④12.如图3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关于安培表的示数,伏特表的示数,小灯泡的亮度(设灯泡电阻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安培表的示数变大,伏特表的示数变小,小灯泡的亮度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变小,伏特表的示数变小,小灯泡的亮度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变小,伏特表的示数变大,小灯泡的亮度变亮安培表的示数变大,伏特表的示数变大,小灯泡的亮度变亮第Ⅱ部分&&非选择题& &(共64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把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小红在厨房里帮妈妈煮鸡粥,妈妈说,待粥锅里的水烧开后,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微微沸腾,就能将鸡粥煮好。小红发现,在此过程包含很多热学知识。请你就此场景说出两个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示例:粥(液体)沸腾时有水汽化成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用图4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h。绳子移动的距离为& & &,所做的有用功为& & &&;假设所用的拉力为F,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通过实验分析,可知对动滑轮机械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有& & & & & & & & & & &&。(答出一条即可)15.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直接给水加热,它安全、环保,且节省能源。一热水器的水箱内装满50kg的水,在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从20℃升高到60℃,则水吸收的太阳能是& & & & & &J;设燃气热水器的效率为60%,这相当于节约了热值为4.0×107J/m3的煤气& & & & &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6.有一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明显改变,用这种材料制作的电阻称为热敏电阻。图5是某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小明同学用该热敏电阻和电压表设计了一只测量范围为0~100℃的水温表,图6是这个水温表的原理图,图中的电压表量程为0~3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lOOΩ。当水温达到100℃时,要求电压表的示数达到最大值。小明根据图象知道,该热敏电阻在100℃时的电阻值是& & & &&Ω,由此可知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是& & & &V。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17.请画出图7中动力F1的力臂。18.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射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有时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按一下按钮,利用光的反射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请在图8中画出红外线经过墙壁反射的光路。19.小明连接好了一个电路,如图9所示。但是小红认为此电路有缺点,因为没法只让灯L2亮,而灯L1不亮。小红想将此电路改为由S1、S2分别控制灯L1、L2的并联电路,应该如何改?请你帮她想个解决的办法,要求改动的导线不超过两条。请在图上改动,先在需改动的导线上画“×”,然后再画出改动后的导线,并在方框内画出改后的电路图。四、计算题(第20题7分,第21题8分,共15分)20.已知桑塔拉2000轿车的质量是1.6t,它以54 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2min,轿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求轿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发动机的牵引力;发动机的功率(g取10N/kg)。21.电阻R1的阻值为10Ω,当电阻R1与R2以某种方式连接后接在电源两端时,R1两端的电压为9V;当两电阻以另一种方式连接在同一电源两端时,R1两端的电压为3V。(1)请你在图10中虚线框内画出电阻R1与R2的两种连接电路;(2)求电阻R2的阻值;(3)求出电阻R1在两种连接方式中的较大功率。五、问答题(共5分)22.如图11是司机在驾驶汽车时的照片。(1)汽车方向盘表面为什么做得比较粗糙?请简单解释。(2)根据照片,请再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简单解释。六、实验与探究题(第23题7分,第24题6分,第25题6分,共19分)23.(1)(5分)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①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12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②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6g,则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③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 & & &&。A.向左调平衡螺母& & & & & & & B.往右盘中加砝码C.从右盘中减砝码& & & & & & & D.向右移动游码(2)(2分)图13是某种物质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请你将错误之处圈出来,并在其下方改正。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在第20min时,物质是固体状态。24.在学习欧姆定律之后,老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测未知电阻Rx的电路,其中小明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14所示。R0为已知阻值的电阻,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读数为I;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1。请你写出小明同学测Rx的表达式。Rx=& & & & & & & & & & &小红设计了一种不同于小明同学设计的测量电路,如图15所示。请你将图16中的器材按图15电路连接起来(用笔连线表示导线),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最右端时,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3)比较两个电路图,请你说一说小红设计的电路的优点。25.(1)(4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利用图17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红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 & & & & & & & & &图17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①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 & & & & & & & & & & & & & & & &.②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 & & & & & & & & & & & & & & & &.(2)(2分)物体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流体阻力.这种阻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流线型汽车& & & & & &战机着陆打开阻力伞& & & &&模仿鲔鱼体形的核潜艇& & & & & & & & & & & & & & & &图18小明同学在仔细观察如图18所示的应用实例后,对影响流体阻力的因素提出一种猜想:流体阻力可能与运动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①用弹簧测力计拉一艘底面光滑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②用弹簧测力计拉另一艘底面粗糙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③通过比较F1与&F2的大小,就能得出物体受到流体阻力是否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请你对小明同学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只需写出一条评估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教版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一、温度计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摄氏温度: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3、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①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②常用温度计种类:A、实验用温度计: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B、寒暑表: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C、体温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应当把体温计中的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刻度部分制成三棱柱形是利用放大镜原理。③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可,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4、利用标准点法求正确温度对刻度模糊的温度计和刻度不标准的温度计,根据它们的读数或水银柱的变化来确定正确的温度比较困难,可采用标准点法来确定正确的温度。其步骤为:A、确定标准点及其对应的两个实际温度;B、写出两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实际温度的变化;C、写出待求点与其中一个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待求温度与一个实际温度的变化;D、利用温度变化与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之比相等列出比例式;E、根据题意求解。二、熔化和凝固⑴、熔化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2、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3、晶体的熔化: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②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③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非晶体的熔化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②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⑵、凝固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2、凝固点: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3、液态晶体的凝固: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4、非晶体的凝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温度会一直降低。⑶、物体在熔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⑷、温度为熔点的物质既可能是固态、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⑸、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晶体非晶体相同点状态固体固体熔化过程吸热吸热凝固过程放热放热不同点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保持主变不断升高凝固过程中的温度保持不变不断降低熔点和凝固点有无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持续吸热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持续放热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②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③沸腾:A、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B、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一种液体的沸点还与上方的气压有关系。C、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D、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持在沸点不变。④蒸发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B、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C、蒸发的特点: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吸热。D、蒸发致冷:是指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或自身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物体或自身温度下降。⑤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蒸发沸腾共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发生部位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剧烈程度缓慢剧烈发生条件任何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变化液体自身温度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温度不变影响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面上空气流动速度液体表面上方气压的大小⑥汽化吸热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①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②气体液化时要放热。③常见的液化:雾和露的形成;冰棒周围的“白气”;冷饮瓶外的水滴。火箭上燃料“氢”和助推剂“氧”都是通过加压的方法变成液态氢和氧的。3、电冰箱是根据液体蒸发吸热,气体压缩体积液化放热的原理制成的。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有制冷作用。生活中可以利用升华吸热来得到低温。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丸先变小最后不见了;寒冷的冬天,积雪没有熔化却越来越少,最后不见了;用久的灯丝变细。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放热。常见的凝华现象:玻璃窗上的冰花;霜;用久的灯泡变黑;冰棒上的“白粉”。五、解释物态变化时应注意的问题1、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A、识别问题给出的初状态与末状态;B、根据有关的概念或规律寻找与其有关的物态变化过程;C、得出结论。2、不要以错误的主观感觉作为判断依据,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并不正确。
人教版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一、温度计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摄氏温度: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3、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①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②常用温度计种类:A、实验用温度计: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B、寒暑表: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C、体温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应当把体温计中的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刻度部分制成三棱柱形是利用放大镜原理。③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可,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4、利用标准点法求正确温度对刻度模糊的温度计和刻度不标准的温度计,根据它们的读数或水银柱的变化来确定正确的温度比较困难,可采用标准点法来确定正确的温度。其步骤为:A、确定标准点及其对应的两个实际温度;B、写出两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实际温度的变化;C、写出待求点与其中一个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待求温度与一个实际温度的变化;D、利用温度变化与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之比相等列出比例式;E、根据题意求解。二、熔化和凝固⑴、熔化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2、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3、晶体的熔化: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②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③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非晶体的熔化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②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⑵、凝固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2、凝固点: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3、液态晶体的凝固: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4、非晶体的凝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温度会一直降低。⑶、物体在熔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⑷、温度为熔点的物质既可能是固态、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⑸、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晶体非晶体相同点状态固体固体熔化过程吸热吸热凝固过程放热放热不同点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保持主变不断升高凝固过程中的温度保持不变不断降低熔点和凝固点有无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持续吸热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持续放热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②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③沸腾:A、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B、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一种液体的沸点还与上方的气压有关系。C、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D、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持在沸点不变。④蒸发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B、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C、蒸发的特点: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吸热。D、蒸发致冷:是指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或自身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物体或自身温度下降。⑤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蒸发沸腾共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发生部位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剧烈程度缓慢剧烈发生条件任何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变化液体自身温度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温度不变影响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面上空气流动速度液体表面上方气压的大小⑥汽化吸热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①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②气体液化时要放热。③常见的液化:雾和露的形成;冰棒周围的“白气”;冷饮瓶外的水滴。火箭上燃料“氢”和助推剂“氧”都是通过加压的方法变成液态氢和氧的。3、电冰箱是根据液体蒸发吸热,气体压缩体积液化放热的原理制成的。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有制冷作用。生活中可以利用升华吸热来得到低温。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丸先变小最后不见了;寒冷的冬天,积雪没有熔化却越来越少,最后不见了;用久的灯丝变细。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放热。常见的凝华现象:玻璃窗上的冰花;霜;用久的灯泡变黑;冰棒上的“白粉”。五、解释物态变化时应注意的问题1、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A、识别问题给出的初状态与末状态;B、根据有关的概念或规律寻找与其有关的物态变化过程;C、得出结论。2、不要以错误的主观感觉作为判断依据,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并不正确。
人教版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一、温度计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摄氏温度: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3、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①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②常用温度计种类:A、实验用温度计: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B、寒暑表: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C、体温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应当把体温计中的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刻度部分制成三棱柱形是利用放大镜原理。③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可,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4、利用标准点法求正确温度对刻度模糊的温度计和刻度不标准的温度计,根据它们的读数或水银柱的变化来确定正确的温度比较困难,可采用标准点法来确定正确的温度。其步骤为:A、确定标准点及其对应的两个实际温度;B、写出两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实际温度的变化;C、写出待求点与其中一个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待求温度与一个实际温度的变化;D、利用温度变化与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之比相等列出比例式;E、根据题意求解。二、熔化和凝固⑴、熔化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2、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3、晶体的熔化: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②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③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非晶体的熔化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②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⑵、凝固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2、凝固点: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3、液态晶体的凝固: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4、非晶体的凝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温度会一直降低。⑶、物体在熔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⑷、温度为熔点的物质既可能是固态、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⑸、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晶体非晶体相同点状态固体固体熔化过程吸热吸热凝固过程放热放热不同点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保持主变不断升高凝固过程中的温度保持不变不断降低熔点和凝固点有无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持续吸热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持续放热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②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③沸腾:A、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B、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一种液体的沸点还与上方的气压有关系。C、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D、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持在沸点不变。④蒸发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B、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C、蒸发的特点: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吸热。D、蒸发致冷:是指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或自身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物体或自身温度下降。⑤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蒸发沸腾共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发生部位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剧烈程度缓慢剧烈发生条件任何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变化液体自身温度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温度不变影响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面上空气流动速度液体表面上方气压的大小⑥汽化吸热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①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②气体液化时要放热。③常见的液化:雾和露的形成;冰棒周围的“白气”;冷饮瓶外的水滴。火箭上燃料“氢”和助推剂“氧”都是通过加压的方法变成液态氢和氧的。3、电冰箱是根据液体蒸发吸热,气体压缩体积液化放热的原理制成的。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有制冷作用。生活中可以利用升华吸热来得到低温。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丸先变小最后不见了;寒冷的冬天,积雪没有熔化却越来越少,最后不见了;用久的灯丝变细。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放热。常见的凝华现象:玻璃窗上的冰花;霜;用久的灯泡变黑;冰棒上的“白粉”。五、解释物态变化时应注意的问题1、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A、识别问题给出的初状态与末状态;B、根据有关的概念或规律寻找与其有关的物态变化过程;C、得出结论。2、不要以错误的主观感觉作为判断依据,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并不正确。
摘要:本文分析了如何挖掘物理题中隐含条件的途径和方法。并对物理学试题题型进行归类、例举和解析。学生要解好物理题,必须要有扎实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教学。关键词:隐含条件 物理学 解题能力学习在解物理习题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解题的必要条件,题中并为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字里行间。充分挖掘隐含条件,明确题目要求,采用合适方法,选择正确答案,是解好这类题的关键。本文就如何挖掘试题中的隐含条件,提高解题能力作一例析。一、从关键词中挖掘隐含条件在物理题中,常见的关键用语有:表现为极值条件的用语,如“最大”、“最小”、“至少”、“刚好”等,它们均隐含着某些物理量可取特殊值;表现为理想化模型的用语,如“理想滑轮”、“轻质杠杆”、“光滑水平面”等,扣住关键用语,挖掘隐含条件,能使解题灵感顿生。例1&一个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 )A.立刻停止运动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C.速度减慢,最后停止D.仍作匀速直线运动解析:题中“光滑水平面”为关键词。光滑水平面意味着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题目中的物体待平衡力消失后,将不再受力的作用,因此仍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答案:D二、从物理学常识中找隐含条件有些题目几乎没有条件,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条件其实全部隐含于物理常识中,这就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进行发散性思维,努力挖掘相关知识,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根据常识假设适当的条件和数据以弥补题中明确给出的已知条件的不足。例2&一个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A.10Pa & B.100Pa & C.1000Pa & & D.10000Pa解析:此题隐含条件有两个,一是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kg,二是中学生双脚底面积约为5dm2,而这两个条件都非常隐蔽,属于物理学常识,只要明确了这两点,不难得出正确答案D。三、从物理学发展史中寻找隐含条件这类试题一般涉及对物理学研究有贡献的科学家、科研成果和历史进程等,增加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远大理想。例3&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人类步入电气化时代,制造发电机的主要依据是电磁感应现象,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A.爱因斯坦B.帕斯卡C.奥斯特D.法拉第解析:知道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对社会的巨大贡献,很快就能准确地选出正确答案D。四、从物理现象的出现条件中寻找隐含条件一定的物理现象的出现,是以具备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当知道什么条件具备时可出现什么现象后,一旦题目给出某种现象,马上可以找出相应的隐含条件。例4&我国“远望号”卫星测控船从江阴出发执行任务,由长江进入海洋。下列有关测控船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船在海洋力受到的浮力大B.由于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小C.由于船排开的海水的体积大,所以它在海洋力受到的浮力大D.由于船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解析:“一个物体漂浮在液面上……”,出现这种现象的条件是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重,所以隐含条件是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答案:D例5&放在水平常木板上重10N的木块,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5N的拉力作用,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木板水平方向受的合力为_______N。当拉力增大到8N时,木块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N。解析:“一个物体匀速运动……”要出现这种现象,前提条件是物体必须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所以隐含条件为: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答案:0;3五、从物理概念、物理原理中寻找隐含条件有些物理学问题、现象、判断等条件隐含于相关的概念和原理中,或是命题时有意混淆概念,偷换概念,要求学生对概念掌握准确,理解要透彻。例6&晴天,几位大学生在森林中迷路了,下面四种利用风向引导他们走出森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图中虚线为空气流动形成风的路径示意图)A.森林吸热,温度升高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B.土地吸热,温度升高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顺风走C.森林吸热,温度升高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迎风走D.土地吸热,温度升高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迎风走解析:本题中隐含了比热容的概念。物体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热量后温度变化越小。土地的比热容大,吸热后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热空气因密度小而向上升,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答案:A六、数学关系之中寻找隐含条件正确的示意图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启发思路,而且还能通过数学关系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这种方法不仅在几何光学中有较多的应用,而且在其它物理问题中也经常应用。例7&有一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F,压强是P,如下图所示。若切去阴影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是原来的_______倍,压强是原来的_______倍。解析:该题的条件隐含在数学关系之中,解题的关键要建立物理模型的空间想象力。切去部分的正方体边长为a/2,体积为V/8。切去阴影部分后,其质量为7/8m,底部受力面积为3/4S,剩余部分压强为P’=m/S=7/6P,压力为F’=Ps=7/8F。答案:7/8;7/6七、从图形、图表与曲线关系中寻找隐含条件图示是贮存和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比较便捷的一条途径,它能够高度浓缩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使之更加形象、直观。试题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但图表曲线中隐含了相当多的没有叙述和未提及的条件,解题时结合题设条件分析图形,从图形中挖掘隐含条件,才能正确作答,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例8&在如图所示的各图中,关于磁场的描述和小磁针表示正确的是( )解析:这是一道集概念、实验和理论于一体的图形选择题,要求学生明确磁场的概念、磁场方向及磁场方向的规定等情况,这样才可选出正确答案为B。八、从实验的器材、操作过程或结果中寻找隐含条件在理论试题中,也有相当多的题干条件看似不足,其实隐含在实验器材、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之中,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挖掘这些隐含条件,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这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9&如图所示电路,图中1、2、3表示电流表或电压表,请填上各表电路符号.并标出正、负接线柱的位置。解析:判断电表的类型,需了解器材的使用规则。电流表要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要并联接入电路。判断时,可假设将改表处断开,凡对电路结构有影响的是电流表,没有影响的是电压表。答案如上图。九、选择合适的方法确定解题思路,根据题型特点,充分理解题意。采用合适方法,能很好地提高解题能力,常用的物理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法、转换法、数据归纳法等。例10&下表列出由实验测定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认真阅读,你一定会有所发现,请填出任意三条:水4. 2×103冰 2.1×103铝 0.88×103钢铁 0.46×103酒精 2.4×103蓖麻油1.8×103干泥土0.8×103水银0.14×103煤油2.1×103砂石0.92×103铜0.39×103铅0.13×10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给表找规律时一般采用比较分析,综合分析的方法,即可找一般规律如某种变大或变小的趋势,共性等,也可找特殊规律。此表中12种物质除煤油和冰比热相同外,其他不同。说明不同物质得比热一般不同,这是共性。但冰和煤油不同物质比热相同这是特殊性质。水、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比热容也不同。且可将物质分为金属、非金属进行比较。还可找比热容最大的、最小的。例11&用实验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供选择的导体规格如下表:材料编号长度(m)横截面积(mm)2镍铬合金①10.5②1.50.5锰铜③10.5④1.51①要比较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择导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要比较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导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要比较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应选择导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中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三个物理量有关,要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要采用“控制变量法”。要验证猜想一,就要取不同的长度,相同材料和横截面积的导线,所以应选序号1、2,同理可选出另两个猜想的序号。答案:(1)1、2;(2)3、4;(3)1、3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易升华的物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