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有感,读什么?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出国留学泛学科博客文章』
|&&|&&|&&|&&|&&|&&|&&|&&|&&|&&|&&|&&|
您现在的位置:&&>>&&>>&&>>&留学正文
网 站 搜 索
推 荐 信 息
热 门 信 息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 中国大学 作者:滔滔不绝  ∷∷
&&&&& 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就必须要编织一张网&&&&   &&   二、人生规划:三岔路口的抉择&&   不走弯路就是捷径&&仕途,商界,学术。在这人生的三岔路口,你将何去何从&&与其跟一百个人去竞争五个职位,不如跟一个人去竞争一个职位&&学术精神天然的应当与尘嚣和喧哗保持足够的距离&&商场不忌讳任何神话。你也完全可能成为下一个传奇&&&&   &&   三、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   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认为你代表了你的学校或者你的专业&&既然是概率,就存在不止一种可能性&&如果是选择学术,冷门专业比热门专业更容易获得成就&&跨专业几乎早已成为一种流行一种时尚&&大学之间的实力之争到了考研考场和人才市场原来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   四、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   千招会,不如一招熟&&十个百分之十并不是百分之百,而是零&&在这个现实的社会,真正实现个人价值才是最体面最有面子最有尊严的事情&&要想知道需要学什么,最好的方式就是留意招聘信息&&很多专业因为不具备专长的有效性,所以成为了屠龙之术&&为什么不将&买一送一&的促销思维运用到求职应聘的过程中来呢&&&&   && &&& 五、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什么课都不逃,跟什么课都逃掉没什么两样&&读大学,关键是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逃课没有错,但是不要逃错课&&英语角绝对不是学英语的地方&&为了英语丢了专业,那就舍本逐末了&&招聘单位是用人才的地方,而不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既要逃课,又要让老师给高分&&&&   &&   六、勤工俭学的辩证法&&   对于贫困生来说,首先要做的不是挣钱,而是省钱&&大部分女生将电脑当成了影碟机,大部分男生将电脑当成了游戏机&&在这个处女膜都可以随意伪造的年代,还有什么值得轻易相信&&态度决定一切&&当学习下降到次要的地位,大学生就只能说是兼职的学生了&&&&   &&   七、做事不如做人,人脉决定成败&&   学问好不如做事好,做事好不如做人好&&会说话,就能减少奋斗三十年&&一个人有多少钱并不是指他拥有多少钱的所有权,而是指他拥有多少钱的使用权&&一个人赚的钱,12.5%是靠自身的知识,87.5%则来自人脉关系&&三十岁以前靠专业赚钱,三十岁以后拿人脉赚钱&&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之间只隔着四个人&&&&   && &&& 八、互联网:倚天剑与达摩克利斯之剑&&   花两个小时就写出一篇天衣无缝的优秀毕业论文&&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关键的是市场眼光和营销能力&&轻舞飞扬已经红颜薄命了,而痞子蔡却继续跟别的女孩发生着一次又一次的亲密接触&&很多大学生的网友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可他们却从未主动向周围的人说一声:你好,我们可以聊聊吗&&&&   &&   九、恋爱:花开堪折方须折&&   爱情是不期而至的,可以期待,但不可以制造&&越是寂寞,越要警惕爱情&&既然单身是可耻的,那西门庆是不是应该被评为宋朝十大杰出青年&&花开堪折方须折,莫让鲜花败残枝&&一个有一万块钱的人为你花掉一百元,你只占了他的百分之一;而一个只有十块钱的人为你花掉十块,你就成了他的全部&&&&   &&   十、性:上帝死了,众神在堕落&&   爱要说,爱要做&&我只有在肉体一下一下的撞击中才感到快乐。经过之后,将是更大的寂寞更大的空虚&&为何要让别人的虚荣成为对自己的伤害&&当她机械地躺在床上张开双腿,她的父母正在憧憬着女儿的未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   十一、考研:痛苦的安乐死&&   没有比浪费青春更失败的事情了&&研究生扩招的速度是30%,也就意味着硕士学历贬值的速度是30%&&同样是付出三年的努力,你可以让E1的值增加1,也可以让E2的值增加2甚至增加3&&读完硕士或博士并不等于工作能力更强&&面对13.54万的成本,你还会毫不犹豫地投资读研究生吗&&努力就会有结果,但不一定是好结果&&&&   &&   十二、留学:&海龟&变&海带&&&   月薪2500元的工作,居然引得三个&海归&硕士争相竞聘&&对于某些专业而言,去美国留学和去埃塞俄比亚留学没什么两样&&既然全世界的公司都想到中国的市场上来瓜分蛋糕,为什么中国人还要一门心思到国外去留学然后给外国人打工&&&& &&& 十三、非统招:养卑照样处优&&   她在中国信息产业界创下了几项纪录。她被称为中国的&打工皇后&。而她不过是一名自考大专生&&要想把曾经输掉的东西赢回来,就必须把自己比别人少付出的努力补上来&&非统招生不但要有一定的实力,而且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做到扬长避短出奇制胜&&路在脚下。好走,走好&&&&   &&   十四、毕业:十面埋伏的陷阱&&   母校不把自己当母亲,你又何必把自己当儿女&&听辅导班不过是花钱买踏实&&人才市场就是一个地雷阵&&通过多种方式求职固然没有错,但是千万不要饥不择食&&只要用人单位一说要你交钱,你掉头就走便是了&&这年头立字尚且不足以为据,更何况一个口头约定&&&&   &&   十五、求职:做人不要太厚道&&   求职简历必须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求职的时候大可不必像严守一那样&有一说一&&&一个人说假话并不难,难的是把假话说到底,并且不露一丝破绽&&在填写自己的特长时,一定要尽可能详细&&一份求职简历只要用一张A4纸做个表格就足够了&&面试其实是有规律的,每次面试的时候只要背标准答案就行了。 &&&&  & 十六、写字楼政治:白领必修课&&    大公司是做人,小公司是做事&&职员能否得到提升,很大程度不在于是否努力,而在于老板对你的赏识程度&&公司的事情和秘密永远比你想象的还要复杂和深奥&&在适当的时候装糊涂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睿智的&&就把你的同事当成一群你可以叫得出名字的陌生人好了&&&&   &&  & 十七、创业:29岁以前做富翁&&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不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对于趋势的把握是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能力&&高科技行业留给毕业生的空间已经很小&&欲速则不达。在创业以前通过给别人打工而积累经验是非常必要的&&市场永远比产品更重要&&钱不够花,怎么办?第一,看菜吃饭;第二,借鸡生蛋&&&&& 不甘平庸 && 成功需要机遇,机遇需要你的把握. && 现实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生活单调,为了3000块的工资,甘愿平庸的活着.当你初次接触他们的时候,会觉得他们很平庸,没有什么想法,很难得到别人的尊敬,我是说优秀气质的尊重.接触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他们和你一样有自己的想法和希望. & 但是生活的节奏,使他们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追求的勇气.也许原因很多,因为单单有想法和勇气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的在平凡的日子中充电,不断的把刀片磨的锋利,关注你的梦想和机会的总体趋势.这样才会增加自己前进的筹码....也许他们在日常的琐事中,把筹码都弄丢了,就像我,从大一开始就打算锻炼一身好身材,可惜快大三了,却几乎没有任何的实质性的变化.英语4级考了2次,过的几率却很渺茫.----呵,这就是人呀,坚持30天都会,坚持2年下来,少之又少!唯一不一样的是,我还在学校,这气氛不是那么浓烈;他们在社会,被3000的工资压着,没有微笑,没有梦想,不谈&充电&. & 男人不是不背叛,如果说不会背叛,那是因为自己背叛的筹码还不够;这个话也许不仅适合在情场,也许有那么一天会出现在商场.我在这里不想鼓励或者怂恿谁,我只是想不断的告戒自己,阿力,不要用同情或者有色的眼睛看身边的人和自己;因为,因为你曾经经历过,一些你认为很可怜的事情,最后你也卷进去了. & 但是今天,你跳出来了.磨好你的刀,穿上你的盔甲,前进吧!
上一篇留学:
下一篇留学: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谢谢合作!】
  广而告之
特别感谢西部数码提供本站空间!版权所有 Copyright&
中国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站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知站长为谢!不良信息,欢迎举报!你读大学来干什么?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没有读过大学,但是一样活得很好,而且可能活得更好。在这里说这个话,不是我赞成或者说鼓励普通民众不要去读大学了,我是指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追求真理的勇气,一种创新的能力,一种思考的品质,一种自信的决择,一种价值的取向...
我前面已经很多批判当今中国教育的文章了,不过我很欣喜的看到了觉悟--至少是中国新闻媒体的觉悟:无论是央视,东方卫视还是香港凤凰卫视,都用很大段的时间讨论到了大学改革的路该如何走的问题。该如何改革和如何走的问题绝对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复杂也不会拖这么久了,对于这个自然有成千上万的教育家去关注,那我谈谈个体。我指的个体包括正在读书的学生,要毕业,已经毕业,刚工作几年,工作有一些年头的这些人吧。先举几个例子,有的大家耳熟能详,有的可能不是人人都知道。
1、李想。1981年生,高中文凭。<font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楷体_GB年创业,首席执行官。带领900多人的团队,其中包括哈佛大学的MBA毕业生。
2、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名字不记得了。曾经是某知名网站的美女CEO,后赴悉尼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3、韩寒。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他高中时我也读高中,好像还比我低一个年纪。曾经在我的高中时代,韩寒是我和几个女同学课余经常谈论的话题对象。我只能说,韩寒幸好没去读完高中,当然更别说大学了。
说了这几个例子,可能很多人会说我举的例子很极端,这个社会没有几个这样子的人,大多数人都要走高考这个老路嘛。没错,应付应试教育没有错;我们读书学知识是为了应试,这也没有问题--这考上大学之前将其作为你的唯一目的都没有错,我也赞同,因为这是我们的现状。这不是我们的错。但是,当我们进入大学仅有拿到大学文凭这一最低目标的应试要求,在进入社会已经完全没有应试要求的状况下,你做了些什么提高自己呢。
我想你也认同,大学教育不在于学了些什么,更重要在于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思考问题的方式,能够独立决断问题,创新能力,并且获取解决方案并把握自己人生方向的能力,这个才是最重要的。那么,上面提到的这些人,不在于是否一定通过高考,在象牙塔呆了几年这个形式,而在于他能够把握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那么,我想提一个问题,如果你会比较犹豫或者干脆回答否,那么请重新审视你读大学的意义:
1、大学临近或已经毕业,你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能否告诉自己未来三年会怎么走?对于很多你该想的问题,你是否还想不清楚?
提出问题就是问题的本身,可能在中国的校园里会比较普遍,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多人太依赖了:依赖父母,依赖老师,依赖社会,甚至依赖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的意见。但是在西方,这些问题的提出会立即得到各种各样的答案,西方的学生都会很有自己的主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应该怎么走,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我们的学生被框在一个体制下已经太久了,变得没有了自我,如果自己都不能规划自己,还指望别人替你过你的人生么?
补充一下,这里的自我不是那种个性张扬,不是今天戴个乳环明天穿个低胸。那不是真正的个性张扬。过一种没有自我的生活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再补充一下,这里的自我不是说自以为是--我想怎么过就怎么过,我不爽了泡吧到凌晨5点或者找个女朋友耍几天玩玩,那也不是真正的自我。《蜗居》或者《蚁群》现象,固然有其社会因素,但是为什么别人不蜗居,你要蜗居呢?不要认为群体的,大多数人的甚至常态的就是正常的,理所当然的。每个人应该找自己的原因,而其他东西只是nonsence
2、好奇心、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些精神对于大学生非常非常重要。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重要。据统计,中国“211”工程大学的毕业生大概只有0.56%的人才走上创业的道路,但是在美国的MIT这个比例会高达30%。在北美这样的发达区域,传统行业很多已被转移到中国、印度或其他东南亚国家,而他们的学生将不会也不可能全部从事低端附加值工作,而必然走上高端产业链的价值工作,而这样的工作需要很强的创新能力:开创精神、好奇心、批判力,将是非常重要的素质。在中国有一种奇特现象,越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创业的比例越少,成功的比例也就越低了。那么从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就知道,我们的大学教育当然是有问题的。
针对大学课堂而言,激烈的争论,一针见血的提出见解,反驳甚至强烈的反驳并附上有自己真正思考后的见地,探索未知领域的渴望...比那种默默在下面记笔记要强一万倍。
3、招生的改革:方向是对的,过程是非常艰巨的
北大招生校长实名推荐这一新闻已经炒得沸沸扬扬了。其实从国外大学的招生经验,录取一个学生与否一定是从很多个纬度去评判的,要综合很多背景和因素,并且比较重要的一点:
既重视学生过往的成绩表现,更重视未来的发展潜力。我想,中国的招生改革也将逐步朝着这个方向去变,至少是这样一种思路,我不谈具体形式。毕竟,要落到现实,还有太多问题要解决,不管是操作层面还是社会、人文、环境这样一些因素。比较具体的,当然就是公平性这类问题。即使各方面条件成熟了,那么农村学生怎么办?他们先天的环境决定了不会有那么多条件来发展、培养并且去展示各种素质和能力,不会有一线城市的中学生有那么好的资源和视野。那么如果没有机会去展现,又如何根据什么去评判呢。我不是不赞成高考,我也从未批判过招生制度本身。
因而,对于招生改革其实是一条比较漫长的路。而教育体系本身的改革,其实比招生制度改革本身要迫在眉睫得多。今天刚听到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将要做的一种大胆尝试:将优秀有潜质的高二学生招录入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创性的培养。但因为这些学生可能没有经过高考,得不到教育部颁发的学位证书。但是,南方科大将颁发自己的文凭,那么这些学生的素质和应对社会的能力将成为这个新筹备的高校的金子招牌。我很佩服这个全球海选出的校长的勇气和魄力,我们太需要这样的精神了。
另外,复旦大学对于本科生的改革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基本上复旦的本科生到大四才会打上某专业的标签,我觉得都是一种比较好的探索。我绝不希望大四就等于形同虚设,大四不等于找工作加考研或者再加上吃散伙饭这类代名词。
未来中国将出现引领全球革新的领袖型的人才,带来巨大的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而这一天到来的可能性,取决于我们如何去改革我们的教育,或者我们教育改革成功到多大程度的可能性。
备注来自网络摘录:(无任何广告目的)
南方科技大学将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创办。进入筹备阶段的南方科技大学目标定位较高,计划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办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学;坚持以“小规模、高水平”为建设发展原则,其办学规模将初步设定为全日制在校生1万人左右,其中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为1&#8758;1。建成后,南方科技大学将面向全国招生。南方科技大学的基本方略是:实施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三位一体的三重螺旋模式,将人才培养、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初定南方科技大学将借鉴香港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师资:一半以上海外引进。方案:高教改革“试验田”
我的更多文章:
( 23:31:13)( 22:05:49)( 11:20:33)( 22:58:27)( 15:10:14)( 22:51:05)( 03:55:5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大学有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