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语

还是觉得口语是您的英语软肋吗?
学了10多年英语,还是不敢开口说?哑巴英语是您心中永远的痛吗?怎么练口语才最Cool? 快来体验英孚自创学习方法!
注册领取您的每日英语电邮
内容由外籍英语培训专家开发,共设有16个级别,根据你选择的级别,每天直接发送到您的邮箱,并且免费!
现在就开始全新英语学习体验
您是忙碌的上班族,还是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我们的课程为您设计学习方案,立即了解详情!
读过了这么多英语学习文章,现在就来测测英语水平提高了没
还没体验今天的每日英语电邮吗?
本课结束后,您将能够写简历。
免费订阅电邮英语,每日英语电邮直接发送到你的邮箱!
Interview 意思是什么?
气球?篝火?还是用还获得信息的会面?
Solo中文翻译是什么?
经常看到的单词,中文翻译是惊慌的?沉闷的?还是单独的?
什么是Soap opera?
Soap是肥皂,opera是歌剧,那合在一起又是什么呢?
Clueless中文翻译是什么?
是愚昧无知缺乏了解?还是无可救药的爱上某人?
Overhead是什么意思?
过度的?太多的?over和head分开认识,那连在一起呢?
Cuisine是什么?
艺术?跳舞?还是文化,或者食物的一种?
Hey 测试控!还有更多世界各地文化、电影、明星的趣味测试,继续来挑战吧!
免费却不免惊喜
吃饭、旅行、血拼、求职、升职……在你我的生活中像呼吸一样自然。直到你遇上一门叫英语的外语,一切都变得有更多的可能性。怎样抓住这些可能性呢?简简单单一本小册子,铺满了你一定用得到的英语。
John不太了解意大利菜,他决定先致电那个餐厅询问意大利粉及牛排的分类和煮法。
全球化吃货养成术
吃货当道。吃货,不是胖子的代名词,不带贬义色彩,而是“美食控”,是十足的生活爱好者。
学习英语的人都希望自己能说一口地道的英语。但是有没有人告诉过你,想要听起来像老外一样地
道,你需要动词短语的帮助?
实用小百科
你的英语有多实用呢?在碰上外国人的时候,能真正地和老外无障碍地沟通吗?
一步一步往上爬
人人都想升职,但不是人人都知道如何让老板心甘情愿地升你的职。职业阶梯的顶端回报丰厚,但你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Hold住商务谈判
谈判的确是较高段位的商务活动。如果你有机会参与谈判,而且还是跟国外公司谈判,恭喜你,你获得了一个很好的证明自己的机会!
更多PDF,精选最受欢迎的文章,方便你随时随地学习!
英孚教育,卓著的英语培训专家。自1965年起,致力于打破语言、文化和地域上的障碍,全球学员逾1500万。
花20分钟进行专业的英语水平测试,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
英孚绝大部分外籍培训师来自英语母语国家,拥有国际英语教师资格,不仅教学经验丰富,更热心英语教学。如何学好英语?
想知道自然点的学英语的方法。不太功利,仅仅想学好以后读外文文献,外加口语能好点。
120 个回答
我不止一次被问到“如果学好英语?”,真是被问烦了。之后衍生出一种敷衍方法,就假装不好意思的说:我可能有语言天赋。这样回答对我省事,对方也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何乐不为。其实真正的答案非常无聊——我只是很努力而已。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英语老师硬塞16种时态以及标志时间关键字,要求学生转天默写。我就回家自己抄了n遍,然后又提前默写了两次。从那时起,语法的结构就不由分说的搭建起来,尽管这种学习方式是否科学还有待考证。初三的时候,我晚上9点睡觉,半夜3点起床,一个小时看英语、一个小时看物理,一个小时看化学,然后6点早饭,7点出发去学校。这样的时间表持续了3个月。从初三开始,我就每天听4个小时左右的英文新闻,就算听不懂也要听。父母为此放弃了看肥皂剧的消遣,每日从晚饭到睡觉前,家里总有一个英文的声音。高一的时候,我去加拿大做交换生。我每晚拉着homestay的妈妈,把明天要上学的物理课本内容大声读一遍,她帮我纠正读音,我查单词。这样的活动持续了一个月。高二的时候,我每天听写一段英文,耗时20分钟,材料有难有易,但每日坚持每个字不差的听写。后来还听写歌曲,然后跟实际歌词对照。导致高三老师复习知识点的时候,我脑子里都是情歌。大三的时候,我翘课回家一个月,每天6个小时背托福词汇,把所有不会的词抄一遍,然后一个一个的过,如果2秒钟反应不出来单词的意思,就视为fail,然后重来。这样的时间表持续了1个月,托福分数上涨25%。在港大念书的时候,教授每天要留将近5000字的阅读作业。我读得慢,所以只能一个个查,一遍遍分析句子。多次远望万家灯火熄灭,然后又看着晨光微照,然后买一杯咖啡,开始新一天。我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至于在2007年置身于一个全英文高强度工作环境中时,毫无语言压力,在紧急关头英文和中文都可以来得准确,跟国人或者外国人解释现象时也都能通俗易懂,有时候还可以让大家乐呵乐呵。很多人只看见我在美国生活了三年,在美国公司工作了两年,在全英文学校学习过一年,但他们看不见我这些年之前的努力。我总是不平的想:其实姐出国之前就已经这样了。我真心的告诉你,努力到了,你也可以跟我一样。过去的三个月,我就看着一群同学就做着这样无聊的功,每天听一篇英文新闻讲解,抄写下来,然后打卡,周末考试。其实他们极其聪明:选择新闻作为蓝本有以下好处:贴近生活,从中文资料中也可获得类似的信息,是茶余饭后的话题。例如,女王演讲,UFO节,到大宪章800周年。抄写的好处:抄写是一种奇特的输出形式,虽说在重复别人的话,但却是从自己的笔下,慢慢的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思维绕了一个回路,内化了一大部分。打卡的好处:所谓打卡,就是必须晒出今日笔记,才算一天完成了任务。在微信上有同学,有老师,有素常看不惯的鄙俗同事,晒一个英语学习笔记,拉仇恨显逼格。考试的好处:真心好的考试,不是为了难倒你,而只是纯爱的希望你看过一篇文章,了解知识点,甚至开卷都没所谓。这些人从6月份的70多分,已经渐渐一到了80上游,只要讲的都会,就是胜利。以上是他们显性聪明,其实他们还有隐形聪明:这些新闻不是China Daily, 也不是Beijing Review,而是正规的英语母语记者用高级诙谐的笔调调侃的短篇。用词看似难,但却地道。这些新闻经过了英语语言过硬,了解中国和西方双视角的老师的讲解,进步会比一个人苦苦钻研来的神速。这些同学的“搜商”极高,找到了一个好资源。*你也想听一段?塔主送你。点击语音,听一听普金大爷是怎么领导俄罗斯五金器材大游行的。10:00莫斯科胜利日(9分56秒)来自巴别塔他们当中有些人参加了高强度的学习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养成习惯,之后靠惯性持久下去。你以为人只要默默听录音就能养成习惯了么?这群学生们相互威逼利诱,各种起早贪黑,现在不写就觉得难受。此学习项目在微信中进行,他们可以在谋害时间的第一杀手软件中做反惰性运动。即便不想学习,这个学习计划也会在微信当中蹦来蹦去,源源不断的给学习者输送罪恶感。我从自己的角度静静看,这群人正在重复我当年做过的事情:找一个高质实用的资源,然后猛打,砸时间。这是学习英语最简单、最廉价、最见效的方法。世界好浮躁,大家都想一个星期就能跟华莱士谈笑风生,两个月成为黄西,半年就当奥巴马的疯狂翻译。稍有不如意,便放弃、自责、吐槽、愤怒……别急,莫要急。我仅仅用自己的例子跟你缓缓道来,我从9岁开始学习英语,22岁进入一个全英文学习环境,中间有13年时间。你也许觉得遥遥无期,但是这13年的艰难程度并非均匀分配,前两年最痛苦,12岁开始就只是重复做工而已,习惯一旦养成,就只是刻苦的耕耘,等着收获。可是日子还要一天一天过,怎么具体来安排生活呢?如果你是学生,恭喜你,你时间充裕,翻牌容易。每天少刷半个小时的朋友圈,打开笔记本,抄写一篇100多字的高质量文章,然后跟着读出来,确保里面所有的新单词都能在2秒内反应出词义,完胜一天的学习!如果你已经工作,模式有些挑战,但也不难。晚上早睡1小时,早上早起1小时,在别人开始打搅你之前,学习一个小时的英文。然后一整天就注意一切与今日单词有关的所有信息,例如:你早晨读了一篇关于昂山素季的新闻,日间看中文新闻的时候,就回想所有的英文单词。如果你的工作是英文老师,你必须继续学习。你心怀着掌握这门语言的志向,你面前有嗷嗷待哺的可爱学生,你怎么能停止前进。操作方法,同已经工作的人员。各位老师们,请感激自己相对固定的时间表。我记得当年自己做记者时,打算开始复习一下GRE,第一天学习卯足劲早晨5点起床,翻开书时,手机就响了。制作人说:缅甸发生了风灾,我们今天要做突发,现在起床,快到办公室来——学习计划第一天完败。如果你的时间表跟我当年一样悲催,方法如下:争取碎片时间。删除手机里各种游戏,只要感到上瘾,要拿手机的时候,就直奔学习软件,或者干脆像前文提到的这一小撮人一样,就直接用微信来学习,把时间杀手变成杀手锏。临末了,和塔客里面的英文老师说两句。很多英语老师都知道上文提到的小小微信学习项目,也自己模仿的开了一个,然后转头来问我如何拆一个长难句,如何描述一个自己并没见过的外国商品,如何解释一种自己也没用过的电子服务……如果你觉得用这种方式赚钱那么艰辛,先别急,先踏踏实实的看别人怎么讲。等基本功扎实了,钞票会跟着来的。*预告:塔主8月份会掰开揉碎的告诉你,怎么用网络教英语,自己先别慌,稳稳带好暑假班。说回刚才那句话:世界太浮躁,别人都稳不住时,你稳住就赢了。最后,别问我这个微信学习英语的项目是什么,想知道加微信问我。 请分享给周围正在迷惑的人们,激励他们踏实前行,其实答案就是我们自己。【跨越语言界限,加快二次发生,关注巴别塔,TheBabelTower】
如果你真想学好英语 你就把下面的仔细看完 一定对你有帮助,这是我帮你转过来的!原作者:网友漏屋转自:天涯论坛若你没有建立英文思维,你就不算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所以,下面的回答是关于如何学外语的,等你真的可以掌握一门语言的时候。读英文文章的思维能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不过关于提问者这种,谈到阅读的话,应该是有很好的单词素养。有另一个很猛的方法,可能更适合你(适合已经有很高的单词量的人,一开始并不适合初学者)初学者的话,推荐在爽哥英语(软件) 的3级以上,再用原典法,效果更佳。传送门:(上面是给提问者的回答,较基础的同学看下面吧)我回答了另一个关于英语学习的问题。我将一部分拿过来。倔强的拉丁文教师  在十九世纪的法国,有一个拉丁语教师,他有一个很普通的法国名字,叫做弗朗索瓦(Francois Gouin)。在法国教拉丁文教得好好的,突然在1878年的某一天,觉得自己应该学习德语了,于是决定停薪留职一年,到德国汉堡去学德语。当时正是在语法-翻译法统治的时代,而且因为自己是学习拉丁语的大行家,于是他认为最好的学习德语的方法当然是背诵德语语法书和248个不规则动词啦。于是他把自己关在一个房间里整10天。弗朗索瓦太有才了,10天的时间他背会了整本语法书和全部动词,于是他兴奋地奔向德国大学的课堂,来测试他的德语能力。“哎呀!怎么一个字都听不懂?怎么任何语法结构都辨认不出来?怎么没听出一个刚背过的动词?”老弗没放弃,咱是语言专家呀,连希腊语都学过。想起希腊语的词根了,于是老弗又背会了800个德语词根,当然还有各种相关词汇。他觉得这回至少“基本的德语”应该差不多了吧。于是他又跑到了大学课堂…“哎呀!怎么还是一个字也不懂呀?”这回这个可爱而倔强的老弗终于放下他语言专家的架子,开始上街上学德语去了。可他的语言能力实在太低,啥也听不懂(无效声音),说的德语还遭到了那些老外的嘲笑,于是羞愧难当,又回到的自己的房间里,开始翻译歌德和习勒的作品(够猛的)。结果还是“哎呀!”又花了数星期背德语对话,结果还是“哎呀!”于是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背下了三万字的德语字典,结果怎么还是“哎呀!”在德国一年期满,老弗没有学会说德语。他觉得好郁闷,还是啥语言专家啊。  老弗回国了,见到了久别的故乡和亲人,也见到了一年不见的刚满三岁小侄子。一年不见,小侄子已经是个可爱的,一直说个不停的小话匣子了。记得去年自己出国走的时候,他还只能咿咿呀呀胡比乱画呢,怎么才一年就成这样儿了。他一定有个学习语言的秘密!老弗开始意识到语言教师可能“都搞错了”,外语也许不该这样学。于是他开始天天泡小孩子了,观察和分析他们掌握语言的奇特本领。倔强有时是有回报的,弗朗索瓦提出了续列法Series Method,一个直接从听力对话入手,不学语法知识,不背单词,不要翻译的方法。但倔强有时又限制人的发展。老弗不擅长推销自己,1900年的人们并不了解和广泛使用他的方法,他的发明的续列法Series Method倒是被狡猾的同事贝立兹给“拿来主义”了,创立了著名的贝立兹学校而名利双收,结果很少有人还记得这位说“教师都搞错了”的老弗的功劳。但无论如何,这位倔强的拉丁语老师的痛苦没有白费,一个比较合理的语言教学方法诞生了,弗朗索瓦向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进行了一个人的战争。今天这场战争在全世界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但在某些地区至今仍阴魂不散。只要语法-翻译法还存在一天,弗朗索瓦那孤独的火炬将永不熄灭!我们先来做个实验。我说一句外语大家仔细听。准备好了呵:“SIX FIVE SENVEN THREE SIX EIGHT NINE FOUR”。大家听到了什么?  答:六个数字,可能是个电话号。  是几啊?  “六五七。。。什么什么四。”这是一般同学的答案。  为什么没听懂?是单词量的问题?不是。是语法问题?不是。是发音问题?不是。那是什么?  有同学答:您说得太快了。  可我用的是正常速度呀?外国人不就这速度告诉别人电话号码吗?哪用一个一个慢慢蹦呀?正常速度为什么你听不懂?  有人答:是不熟练。  十年前就会了,还说不熟。再说就算你非说不熟,那到底是哪个字听不明白呀?  答:都好像明白,可怎么感觉反应不过来呢?老师我反应慢。  快别这么说,你是个正常人,反应挺正常的。不过我倒要问了:你在那里反应什么呢?  这时总算有人醒悟:我刚才在那里反应中文呢。我刚听英文时,坐在那里在脑子里把它们飞快地转换成中文,才转了一半您就说完了。  原因找到了。大家原来都在那里默默地翻译呢。可在座的没一个翻过来,是何故?  正常说话速度是每分钟120到180个字左右,英文中文差不多,一般一句话两秒种就结束了,说话是一句连着一句的。两秒长的一句话,就算所有单词都会,发音语法都没问题,但需要把所有英文字都翻译成中文才明白(还别提分析语法),那需要多长时间?至少四、五秒。这时大家第二句话没听见,第三句都到一半了。听不到,谈何听得懂?障碍已经产生了。短句子(四个单词以下)还好凑合,比如HOW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什么的,再快也没问题。一超过四个单词就跟不上了。科学家做过实验:如果听到外语需要必须在大脑中翻译的话,正常速度的语言一般人只能翻译到第三个字就跟不上了,个别人能翻出四个,几乎没有人能超过四个。可大量的句子都是超过四个单词的呀。所以我们很多同学总在那里重复简单英语而提不高。那我练得特熟,翻得特快,行吗?答案是:永远也不行。可大家为什么非在脑子里翻译不可呢?因为大家听到英文时实际上脑子里空空没有概念,但都学过每个英文字的中文解释,想一下中文解释就明白了。所以都在那里努力“转换”,但是做不到。那能不能不想中文,听到英文直接就理解?这是一种什么状态?答案很简单:要能用英文思维就行,说白了就是会用英文想事儿了。这个概念十年前还新鲜,现在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会用任何语言流利交流的前提是必须能用这种语言思考,做不到的就永远不能正常交流。”这是结论,没有英文思维,永远也听不懂正常速度的英文,永远也听不了长句子。关于英语思维是英语正常交流的前提这一结论因为已经比较清楚和为人们接受,证据也比较多,所以不用在此辩论。但为什么我们学了十几年的英语都没有英语思维呢?大家看,如果学每个单词时都是通过背它的中文解释学会,就有问题了吧。另外还有个原因:大家可能都曾试图说几句英语。我们想一下说英文的过程是怎样的?大家都是在说之前先想一句中文:我要说这一句了。(停!大家说中文都不可以这样做。我们在说中文时,一句话都说一半了,脑子里都不能预先清楚知道后半句的所有字,继续说才知道。所以到这儿已经不对了。)然后把这一句的所有英文单词找到对应的英文。现在能说了吗?照说还不行,还得组织一下句子,想一下语法吧!用什么时态?过去时?完成时?现在时?进行时?将来时?单数复数?要加S吗?男的他女的她?等想完这些,20秒已过,对方早走了。于是我们发现,甚至外语学院毕业的同学,在说外语时都采用同一战术:“不想语法了。好不容易找到几个单词,赶紧往外蹦。”于是出来就是中式英语。难道是他们不熟悉语法知识吗?非也。因为根本来不急。大量的实验告诉我们,语法知识的多少和交流的流利程度甚至正确度是没有丝毫关系的。语法书倒背如,还是不能交流,还是出语法错。原因很简单,从说话的思维机制上讲,人在说话时,大脑是禁止思考语法规则的。一旦想规则,人就不能说话了。想一下我们中文都说得这么流利,能去想语法规则吗?主语用这个,谓语用那个,状语放在这里……根本不可以!那英语也一样嘛。所以语法知识不但不帮助形成英语思维,反而在捣乱。  所以大家已经发现,“翻译”和“语法”不但不帮助提高交流能力,反而阻碍英文思维。但大家看到翻译、语法几个字非常熟悉,原因是我们这么多年,就是这么学英语的。大家十几年来,不管是上课还是自学,用的方法叫做“语法-翻译法”,英文叫TRANSLATION-GRAMMAR METHOD。这种方法是英国人几百年前用来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时建立的系统的外语学习方法,通过研究目标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单词在自己语言中的翻译去学习这种语言。比如大家当时学这句时:  THIS IS A CAT。  这 是 一(只)猫。  主语 谓语数量 宾语  代词 系动词 不定冠词 名词  这句话是一般现在时  陈述句  第三人称单数  系表结构  ……语态  (我已晕菜。小时候想我妈可不是这样教我说中文的呀,外国孩子真可怜。后来才发现外国孩子说英文也不这样学,是中国孩子学英文才这样,是我们可怜。)  后来知道,全世界都曾普遍使用这种方法学外语,结果都类似:可掌握一定外语知识,都不会交流,时间一久大家就把以前学得知识都仍了。知道其他国家的阶级兄弟也身受其害,感觉好了点。  所以“语法-翻译法”是明显很有问题的,很多国家早已放弃。但还有一些国家,主要是中国和英国,仍存在一些“语法-翻译法”的捍卫者。本人在以后的章节会根据其他科学依据分析它深层问题,现在就要拍板儿砖的先请。现在你要想的问题是,我们学英语的方法是不是错了呢? 我们要用小孩学语言的方法来学外语啊。这也是很多答案中的关于肯定, 语言不是靠“记忆”掌握的。是锻炼出外语思维才是正道。什么样的学习材料才适合你呢 i+1输入假设也是克拉申第二语言悉得理论的核心部分。只有当悉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悉得。如果你的现有水平为“i”,那么就要给你提供“i+1”水平的输入。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悉得者能有足够的理解输入时,就自动地提供了。克拉申认为,理解输入语言的编码信息是语言悉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incomprehensible)输入只是一种噪音。按照输入假设,说话的流利程度是自然达到的,是不能直接教会的。  对输入假设的理解关键点就是comprehensible input “i+1”。+ 1 就是在自己现有水平上加了“一点点”难度。换句话说,我们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点点难度才提高的。其实大家寻找的答案,最主要的出处就在这一条上。我们之前对一系列误区的分析,很多都能从这一假设中找到依据。我们今后掌握的最重要的技术就是不断自己创造这一条件。稍后我们详细说明。  另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沉默期”(Silent period)的概念,是在这假设里引入的。克拉申认为,无论成人或儿童,在掌握说话能力前,都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沉默期,直到听懂的量达到一定程度而有足够的自信时,才可能说话。这一沉默期是正常的同时也是必要的。所以大家不要急着上来就想说,说的能力要来得慢,同时它是自然到来的。(极端的例子是大家听阿拉伯语广播,如果光刻苦听,一辈子也不可能听懂一个字。)那是用什么方法把它变懂的?专业的说法是如何成为“可理解性输入的”?这一问题并不好回答,很多成功者也没意识到是如何做到的。把握好这些关键才会提高有效性。所以建议有深入观察的同学能具体结合语言学习的基本原理,分析出在用某一个方式实现过程中,哪些手段有效了?哪些地方耽误时间了还可以改进?最后再结合个人的特点,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路线和方式就好了。 给大家举个极端的就例子明白了。你不是想要外语环境吗?很好,我给你找一个。我找几个阿拉伯人在一间办公室交流,你每天都来,一天8小时听他们交流。过了三个月后我来看你,问你阿拉伯语听懂几句了?很多人这时候很明白:“一句都不懂。”因为你听到的那些外国声音,都被语言学家称为“无效的输入”,或本人管它们叫“无效的声音”,因为不懂,跟听到的噪音没太大区别。所以并不是多听就懂,听懂是有严格的条件的。在回答中,有很多人直接就回答: 狂听之类的,这些都不是正确的,要用适合你自己的材料。而不是人云亦云。建立在可理解,多一点点的基础上。沉默期 另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沉默期”(Silent period)的概念,是在这假设里引入的。克拉申认为,无论成人或儿童,在掌握说话能力前,都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沉默期,直到听懂的量达到一定程度而有足够的自信时,才可能说话。这一沉默期是正常的同时也是必要的。所以大家不要急着上来就想说,说的能力要来得慢,同时它是自然到来的。“先听说,不读写”这是一个外国语言学家不太讨论(因为对他们来说是常识)而中国同学却常常误解问题,即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国同学来说,认为这四个方面的区别比较明显,而且我们常常把“听说”归在一类,把“读写”归在一类。这和中文的特殊性有关。中文的“听、说、读、写”是分家的,大家会“听说”交流后,并不会认字,要去“学习”认字。因为中国的汉字确实是需要通过“学习”的方法掌握,也就是主要用记忆的方法。不学习,汉字是无法掌握的(新的脑神经学研究还发现中国人在辩认汉字时大脑使用了特殊的区域,以后再给大家介绍)。而英文,和许多其他的拼音文字一样,读音和文字是紧密相连的。会了“听说”,只要掌握了读音规律,拼写自然就会了。所以严格来讲,外国小孩上学不学习“认字”,而是学“拼音规律”。英文叫做Phonics。(我们有时翻译成“弗尼斯”。)关于这个规律,以后我再给大家详细分析。 我们已经明确了“建立英文思维主要是建立英文声音的思维”这个概念,结合“二语悉得”的理论,再根据母语掌握的规律,可以先明确这一理念:“先听说,后读写。”大家笑了,就这呀!早就听过这个老生常谈(Cliché)了,而且知道母语学习都是这个顺序。其实很多人并不真正明白它的含义,也不照着做。它的实际含义是叫你在你学会“听说”之前,不要急着学“读写”。所以本人说得过分一点,把它称为:“先听说,不读写”。到高阶段再说。我把著名语言学家保罗o比斯勒博士(Pimsleur)的关于“阅读”应实现于“听说”的语言能力掌握之后的论述给大家参考:“Reading has been defined as "decoding the graphicmaterial to the phonemic patterns of spoken language which have already been mastered when reading is begun." To put it another way, reading consists of coming back to speech through the graphics symbols. In short, meanings reside in the sounds of the spoken language. Speaking a language is the necessary first step to acquiring the ability to read a language with meaning. ------Paul Pimsleur”  对大多数中国同学而言,主动回避“文字”更十分必要。因为大多数中国同学,只要上到大学程度的,多半是“视觉学习型”(Visual Learning Style)。而“听觉学习型”(Audio Learning Style)和“动作学习型” (Kinesthetic Learning Style)的同学,一般会被我国这种教育体制淘汰掉。“视觉学习型”的同学,建立英语思维时,很容易受到“文字”的干扰,忍不住看文字,甚至先想一下文字,再过度到含义。成了“声音”—“字型”—“含义”的路线。应该避免想到字型,直接将“声音”和“含义”建立联系。  关于学习类型的问题以后有机会再说,我会告诉大家如何测试自己的类型和针对不同学习类型如何调整语言学习,现在继续往下进入到“建立英文思维”的具体手段。摘了原帖的几段话,相信很多人,对此帖有点好奇了,请大家仔细看看原帖。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我把帖中学英语的第一级 方法,贴出来。下文中的“爽哥英语”为 软件:  一、早期(Early Stage)如果单纯从零基础开始,早期(Early Stage)应该是一到两个月(由于英语与中文差异比与其他语言大,中国同学至少两个月,但也不应过长。我们的经验是一般中国同学会拖长时间。)具体实施方法建议如下:  大量使用视觉辅助工具,直接建立“画面”与“声音”在大脑中的“联系”。最典型的手段有两个,一个是“看图识音”(不是看图识字,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看图片的同时听与图片相关的英语声音;另一个是我们以前谈到过的“全身肢体反应”(TPR)。在这一时期,有几个严格的要求:  1.避免使用中文翻译,充分建立条件反射;  2.不要试图说英语,只练听力;(还在沉默期内);  3.不要看任何拼写,把拼写的学习完全放弃;(不认识字母又何妨?)  4.如果有外教参与,外教可多用肢体语言或用手画图协助这一过程,不要教课;  5.不要怕听错,要放松和有信心;  这一过程结束时,应该达到1000个左右的词汇+短语量。(没问题,这个量大多数人在这期间内都达的到)。顺便说一句,以前学过一种外语的同学,再尝试这种方法时会出奇的快,而且发现跟以前学的其他语言一点不会混淆。  下面说明“看图识音”和“TPR”的具体操作技术。  看图识音(简单说法,实际原理还是挺复杂的)  为了“看图识音”,需要准备相当多的照片。要自己准备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因为科技发展到了今天,数码相机可以低成本,快速方便地拍实景照片,自己制作素材册。我见过有同学做照片集,相当不错,缺点是背景有些乱。比如要拍一辆车,就拍一辆普通车,不要把背后复杂的背景广告牌等都拍进去,画面信息太多不利于形成声音与图像的准确对应。拍了图像后还要想法加声音,还有按一套特定的原理排出画顺序和重复点。如果有外国老师就好解决,但没有外教就不建议自己制作了,因为自己加声音有点难。所以我只给大家介绍使用原理和技巧,大家有兴趣的自己制作素材,嫌麻烦的去找这个软件“爽哥英语”。  该体系的设计原理就是典型的“看图识音”,当然远不止“看图识音”这么简单就能概括它。目前已经有几十个语言的学习系统了。它的使用过程是:  1.程序会每次给四个不同的画面,大家猜测听到的“声音”可能是哪个画面。如果是真是零基础,有75%可能会猜错。但没关系,猜错了也是猜了,系统会给你一个回馈,让你知道是否对。正确的反馈声音美妙,同时出现一个小笑脸符号以鼓励;错误的话“嘣”的一声很难听,再给个小哭脸。猜错了换,最多四次,总会对嘛。大家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准备随时接受鼓励。  2.第二轮四个图像出现,会包含前一轮的一两个图像。因为你刚猜对过,所以有印像,用排除法,很容易猜到新声音对应的画面,然后进下一轮。  3.该程序会自动按一个科学的重复和替换次序,不断重复,变换和推出新图片。你会越猜越快,越来越会猜。关键点就是随时观察图像,把它和听到的声音一起印在大脑中。但像所有的“单一”产品的通病一样,它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感冒药” ,试图用一个方法解决所有阶段的问题,当然是不可能的。而正是这一点,使它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和质疑,以至于降低了它的信誉。本人认为,它在我们说的早期(Early Stage)中使用,甚至到提高期的开始部分,它是非常出色的解决方案。当然,正是因为它所犯的毛病,所以有些问题,不应该完全按它说的做,而且开始阶段的“名词图片”太少了。另外大家在这阶段,不要试图说,同时不要打开字幕,把“说”和“阅读”练习部分统统跳过。大家最多在听时小声重复一下就好。再有就是大家不要“想中文”。(所以建议大家尽量不用中文菜单的界面,它可选用英文界面) 这样几十小时一个级就能完。大家一定不要拖,非得“全会”不可那就麻烦了。觉得70分以上就好了。第二级如果从零基础直接这么上来有点费力,但有一点基础的同学没问题。一共两个月,每天也就一小时吧,我们的(Early Stage)就成功了。(这要靠以前传统学法,非一年不可。)  不是零基础的同学也强烈建议过一遍该系统,把自己脑子里的只有中文解释而没条件反射的单词这样在脑子里加上画面,形成思维。这一过程的脑神经原理是赫博(Donald Hebb)提出的”Neuron Cells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 大脑在同时接受到相关联的“声音”和“图像”刺激,会促使你大脑中的某个负责声音细胞和某个图像的细胞同时激发而同时将神经纤维结合在一起。(学术界对“同时”有争议,有人认为是一先一后。也有人反对该理论。但在语言现像上,支持还是挺明显的。)  如果是有外教的条件,外教应该是应用这一原理和流程,辅助学生实现这一过程。效果是一样的,只是跟真人稍有趣些。在这一阶段,无论自学还是用外教,都要用标准发音。听非标准音的时候还没到呢。 T. P. 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全身反应法”是上世纪60年代(那个语言学“火红的年代”)由美国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提出的。他分析研究母语实现的过程,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左右脑的共同协调训练建立语言思维,达到掌握外语的目的。具体实现方式是:通过语言学习者听到一个外语指令,用身体动作对它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使听者逐渐自然建立语言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听到“Stand Up”就从坐位上站起来,听到“Touch your nose”就去摸自己的鼻子。应用更多的手势和简单实物教具,TPR完全可以展示动词的不同时态以及复杂的句子形式。  T.P.R是典型的符合二语悉得基本理念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体系。它的特点符合SLA的关于语言形成的各项假说和建议:  1.主张学习者通过“可理解输入”先建立听力能力,不强迫学生开口说;  2.降低学生紧张情绪;  3.左右脑协调使用,共同实现语言能力(左脑负责接受指令,右脑负责做动作);  4.模仿真实的语言环境;  5.不教语法知识,也不急于学读写;  TPR一般需要由有经验的教师辅导学生完成,特别是零基础者。但有一些基础的同学可以在学友之间甚至自己(先把指令录下)完成。本人认为有一点基础的同学也要自己尝试一下TPR。通过TPR的经历,可以很好地帮助建立英文思维。所以同学们不要认为:我懂Stand up的意思,不用做了。知道你懂了,但可能它只是一个记忆中的知识或中文的解释,它还不是你思维的一部分。直到重复过几遍,最后能迅速对指令不假思索地作出反应后,才逐渐实现融入自己的思维。大家可以想像这对咱们今后听复杂句子的“反应速度”会有多么重大影响。  大家要注意“Response”的意思是作出反应,所以是听指令反应。最理想的状况是大家一起做游戏,听一个人发“指令”,大家都照做,要快,最慢的和做错的“出局”或“受罚”。  各国的对比实验和测试都表明,这种学习方式比传统外语教学方式效率高出几倍,还不用说它实现的是“外语思维”这一根本区别。  但是(大家已经开始习惯了这种思路了),任何单一的方法都有适用范围,不能又成了“感冒药”。TPR的最大局限是很难表达抽象的事物和太过复杂的句式,甚至复杂的时态。如果勉强为之,理论上可以实现,但反到降低了这种方式的有效程度,甚至已经超出了它的基本方式。后期在TPR基础上衍生出的TPR-B,TPR-O和TPRS都有类似的问题。但这几个变种在我们的下一阶段“提高期”中可以应用,我们下阶段再做详细分析。  本人认为应用TPR的典型词汇应该在1000个左右,不能太多。下面给大家一个TPR常用500词和短句表中的100个,大家先体会一下,更全的表以后给大家,或大家可在网上找。当然最好的是自己根据自己的环境制作一个。  TPR WORD LIST:  General Body Movements  stand up,sit down,walk,stop,turn left,turn right,turn around,walk backwards,jump,hop, bend over,squat,walk 3 steps, 5 steps, etc., face ___ ( face the wall, face the door, etc.),lift up your right leg (left leg, right arm, etc.),lower your leg (left leg, right arm, etc.),shake my hand,kiss me (on the cheek!),make a fist,clap your hands,wave。  Facial things  smile,cough,laugh,cry,sneeze,open your mouth,close your mouth,stick out your tongue,put your tongue back in,wink,blink,wiggle your nose  General verbs you can use with objects  where is, touch,show me,pick up,put down,put it back (return),drop, move,give me (give him),take it back,throw,catch,turn over (flip),put the _____ on (under etc.) the ______,push,pull, lift  Kitchen table stuff  cup, plate, bowl, knife,fork,spoon, napkin / tissue, dish,big round serving tray,tray you’d serve tea or coffee on,table,chair  kitchen stuff  pan, oven,stove,sink,faucet,counter,cupboard,refrigerator  basic foods  flour,sugar,bread,tea leaves,coffee grounds,rice,nuts,yogurt,candy, etc.  drinks  water,milk,juice,soda,yogurt (drinking),coffee,tea  fruits/vegetablesapple, banana, orange, plum,grapes, fig, dates, raisons, lemon,pomegranate,tomato, cucumber,zucchini, onion, carrot, eggplant, small eggplant,potato, garlic,parsley, lettuce, grape leaves, celery, mint,cabbage, etc.大家已经能分析得出,“看图识音”和“TPR”正是婴儿掌握母语时所处的理想环境的“提纯”版。扔掉婴儿在语言环境中听到的一些“无效声音”(其实那对婴儿来说,除了熟悉语音外,也是浪费时间的。比如听到大人之间对话的一些内容等),优化了理解条件,同时提供轻松的氛围。所以从理论上,如果成年人能够应用这一系统,对一个新语言的掌握,不应该比婴儿慢。这两个系统实际是有很多相重叠的部分,简单讲“看图识音”是从名词出发逐渐与“动作词”等结合,“TPR”是从动作词出发,逐渐结合动作中能够联系上的名词。其核心技术,就是提供“可理解的输入”让使用者通过“猜测”而非记忆来掌握。大家一定要时刻围绕着“猜测”这一核心技术,猜错了都是进步的过程(既然是猜,必然有可能错,否则就不叫猜),千万不要因为有可能猜不到就去看答案,那就又反回“学习”了。举例而言:两个老师都要教学生学会door 和window。前一个老师不断 让学生重复This is a door. That is a window. 而后一个老师问学生Where is the door? 让学生猜。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两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同,学生对语言掌握的机制天壤之别,实现的效果明显不同。(有的英语老师看到这儿该冒汗了——我曾经就是。)两个都是很优秀的系统,建议大家都尝试一下。这两个方法,对建立外语思维 十分有用!!! 本人用罗塞塔石碑(爽哥英语)5个月,有很好的效果。我想谈谈这个方法。 很有效果,可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认同这个学习方法!你一定要先认同这个方法,要不然容易半途而废并 走弯路(因为你不了解原理啊,再加上一点不坚定的心,那就很容易夭折)。 我在初高中很少英语上40(百分制),很多人应该都有那种经验,卷子一上来就把所有选择题乱填了,不写作文,然后睡觉。 这个方法并不痛苦。你自己小时候学语言的时候痛苦吗??请看完此回答后,马上去下载此文,好好看。你要坚定学下去意志。 当然这句话一般出现的场景是,你外语老师,喊你背1000个单词时说的。 我想说,我们的方法没那么恶心,当你(零基础)一开始学的前半个月的时候,效果不会那么明显,你一定要坚持下去,马上就会有很棒的效果~~!!!!当你发现你的成绩时,你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不论如何,一定要坚持,不要再做后悔的事!!!(我曾经也有半个月没碰,好几天很忙是很正常的。但那些很容易放弃的朋友,一定不要把这事给搁下了!!!!)英语能改变很多人的一生,相信我,为什么不好好学呢? 好方法能让你学得更轻松。 听力和阅读的确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在短时间内提高,写作也可以背一些固定搭配和范文。但是口语则需要长期坚持才有效果,不开口练习不可能有进步的,尤其需要找个靠谱的对象进行互动训练,推荐一个非常赞的外教网站,现在有免费一对一外教课程领取,网站在这 ,想提升英语口语水平的同学可以体验看看,多多尝试各种学习方式,希望可以帮助你们成就更好的自己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有什么问题可以告诉我。我很乐意能帮助很多人用简单的方法来学英语。陋屋英语网友pdf整理版(好像有些删减,不影响方法,我一时间找不到完整原帖下载地址,免费的)网友整理 doc版,帖中最后少了一段话, 因为我重新上传要等等审核。所以贴出来摘录一段释迦牟尼讲的话和大家分享:  不要相信只凭听说的任何事物。不要相信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不要因为众人都这么说而相信它。不要因为经典上的记载而相信它。不要相信权威、导师或长辈的教导。当你经过观察和分析后,认为事物与原则一致,并有助于个人和大家的善行与利益,才接受实行。
作为百万留学生中的一员,我想我对英语学习和学习英语给我带来的改变是深有体会的,希望能给准备学习英语和准备出国的朋友一些有用的建议。2013年9月在工作了一年多后我不满足于当前生活的格局毅然决定出国深造,我的目标学校是美国一二线学校,然而美国学校研究生申请截止日期一般都是12月底或1月初,对于大学四级勉强过的我来说仅有三到四个月的准备时间,这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是几乎是很难完成的事情。所以我下定决定把工作辞了全天脱产学习英语。并用三个月的时间将托福成绩考到了95分并顺利利用余下的时间完成其他手续申请到学校。过程是很艰辛的,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最重要能分享给大家的此过程学习英语的一些方法和感悟。学习英语都知道国外官方的考试托福或雅思,我在大学时曾经认为考试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学术能力,但是考完托福后我才知道我错了而且没有这个考试我是不可能有毅力将英语学习进行到底的。为什么呢?有人或许觉得每天学习10分钟到半个小时就算是在学习语言了~我觉得这样想的人只不过在自我安慰罢了。我、包括我朋友的经验是英语学习是必须花出巨大的时间成本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婴儿从出生到基本学会说一门语言(注意,还仅仅是会日常的对话)是得花上一年半到两年时间的,期间父母亲戚可是全天候为这个孩子提供了语言环境的,所以10分钟到半小时的的语言环境对学习英语来说几乎是鸡肋的作用。语言环境就提供给我们“输入”和“输出”语言的机会,对于英语不是母语的我们来说只有自己去创造语言环境。从几乎没有基础开始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输入,下面我将结合托福考试谈下英语的输入方法。关于输入第一步要做的是有巨大的词汇量,要达到基本的入境要求,多少才够?以我考试的经验是个,高中和大学的学生一般只有多的词汇量,所以在那三个月里面我增加了的词汇量,基本上每天背150个,没事的时候比如在地铁上就拿出来复背,每个必背单词少说也来回看了6、7次。背单词是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一个步骤,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个单词认识什么意思但在口语表达的时候无法将其应用,或者这个单词放到听力里就听不出这个单词什么意思了,说白了每个单词都得在大脑里建立视觉、听觉和联想的神经,这些神经元的联系只有反复“听看说”才能完整建立,很多单词我至今都在试着去应用它,可见完全掌握一个单词建立这么多脑神经联系是很难的。结论是要认真学习英语的朋友不妨给自己定个时间参加一门官方的英语考试,因为这样确实能给你带来学习的动力去啃这块硬骨头。等你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之后,考试的其他项目像阅读、写作、口语等就会为你提供或要求你准备很多自己的素材。具体的素材就是背很多的段子,背段子既能带给学习者很多语感,又能教会学习者组织语言的方法,最实用的是考试的时候能直接搬用!回想起小学时学习语文每天都要大声背书,其实跟英语学习是一个道理:刺激每一处感官,留下更深的印象。肚子里有货才写得出东西来,写得出东西来就离能说出来不远了,这就是“输入”到“输出”的转变过程。关于输出此部分是英语学习中最有趣且最有成就感的部分。哈哈,等积累足够的句子和素材后,写起作文来随便都上个24、5分(托福30分满分)那是相当的爽,而且写的多了在说口语时表达想法就更如鱼得水了,学习英语,最直接的好处是想怎么和老外交朋友就怎么交了,而且还能间接锻炼了口才和表达能力,何乐而不为之?就这样,走到输出这一步基本就进入了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学会了英语再去学习其他英语母系语言也就更方便了,所以别一看到谁谁谁会几国语言就觉得牛逼得不行,其实迈过最难的输入这一关,你会发现你能做到的有很多。总结,“输入”和“输出”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本环节,而报考一门官方考试将给学习者提供科学的学习日程表,这些将源源不断的给学习者动力去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重重难关。最后祝大家学习英语成功。 觉得看完有所帮助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哦。谢谢
本人英专,大四狗,商务英语方向。今天就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谈谈英语学习吧。大一刚入校的时候,因为是理科生,差距和文科生很大,底子一般,全靠吃老本。高考分数不高不低,但刚好上了本市外语院校的最好专业,算是享受了一个学校最好的师资,但是几年下来,深深觉得学好英语,多半还是在自己。本人智商平平,就是普通人,没有天赋异禀,不曾过目不忘,但是英语学习,和智商有关,不过多半还在功夫。首先,不要试图走什么捷径,很多人问我怎么过四六级,什么办法可以快速背单词,我都告诉他们,不要试图走什么捷径。所谓的捷径,是一些方法,但是还是需要我们认真彻底的执行,不然都是废话。毕竟身为英专狗,我们比任何人都想知道什么所谓的捷径。首先说单词,真的是基础,非常重要,这几年背单词已经魔怔了,真是看见单词书就开心的不得了.......有人问我如何迅速提高单词量,我的回答是,买一本适合的单词书,背。什么阅读提高单词量,除非你读完把不认识的单词都查字典抄下来积累,否则都是瞎扯。我至今见过的最好的背单词方法是新东方杨鹏老师的方法,把一个list分组,比如每三页一组,分组击破,不断回顾,不要试图记住全部单词,但是你必须眼熟,不停的回顾和眼熟,不会让你产生很大的抵触心理,不会让你一上来就有全部背下来的负担。一天最好两个list,可多不可少,贵在重复。我真的想说,不管是托福雅思gre gmat的单词,只有你下决心攻克一本,剩下的几本其实都很好解决。关于发音,首先,如果你有口音,请不要把它带到你的英语里,如果你是南方人,一定要相信自己是可以把口音纠正过来的,毕竟我的很多同学都成功了~如何发音好听呢?多读啊别废话啊!如果你没有口音,是可以不跟读的。我刚入校觉得自己发音一般,但是也不知道怎么提高,但是我们有早读,除去我每天早上聊天和吃早点的时间,我的早读时间也就半小时,但是我每天都读,没什么固定材料,但是每天都读,别人笑我我也读,因为后来她们就不笑了,因为我的发音比很多人都要接近native speaker了,而这时只过了半年。如果你有口音,切忌先纠正你的口音,语言这个东西,尤其是发音,出口三句话,基本就见真章了。关于听力,我们学校有个导师,我记得她大一时对我们说,很多研究生的听力也不过如此。现在看来,其实是对的。听力其实是很难提高的,花时间最久,各种虚无缥缈。我们大一刚入学的材料基本上就是类似voa standard 的语速了,每天都想自尽……这种情况到了大三我才觉得不那么郁闷了。其实听力关键还是要听懂你听不懂的东西,不然你永远无法提高。最好的方法是dictation, 最实在最能提高但是也很慢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自己,毕竟每做一次听写大家都会崩溃一次........再说泛听,自从上了大学,我就强迫自己把日常娱乐都换成美剧和英文电影,其实还是很有用的,其实就是制造一个环境,感觉会慢慢有,但是一定记住泛听永远不能代替精听!关于口语和写作,我觉得大量的背诵,输入很重要。毕竟语言没有输入就不会有输出。输入什么也很重要,我觉得说英语至少要说人话,但是我们学的常常不是人话。说实话我觉得背诵瓦尔登湖你可以和教授聊学术,但是你更多还是要和普通人聊生活。所以学习人话很重要,我十分建议大家学习美剧中的台词,很生活化的那种,十分推荐modern family。如何学习呢?背啊别废话啊!看一遍是记不住的真的,少说一集也要反复看七遍,分段看和记。学习的路真的很枯燥,大一的时候常常恍惚,不知道身在何处,前路在何方,但是每天的积累,那种变化,又会让人觉得自己不曾碌碌无为。大学最常做的三件事:敷面膜背单词,敷面膜听听力,打扮的漂漂亮亮去自习。朋友不多,知己两三,但是经常结伴走在自习路上,或是一同回去在路上看看夜光。我们学校地处市中心,四通八达,商业圈繁多,但是真的有一些学生,每天好好读书,毕竟学识你别人永远无法偷走的东西。不是什么大牛,也曾羡慕那些聪慧的天才,但是英文啊,真的可以哪怕是那种普通人也可以有所成的东西,全在用心。很抱歉因为很多事情很久没有来知乎,当时其实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是很烦闷的,生活总有瓶颈。感谢所有回复我的人,谢谢你们。快要毕业了也在面试什么的,希望能从事英语相关的行业,能不改初心~其实选了英专就是不归路呢,只能一直走下去~语言的魅力其实很难描述,生活的难度也超乎想象。希望入职之后可以继续分享一个英专狗的职场建议~祝大家都能学好英语,平安顺遂~
《我给同事制定的三个月英语学习计划-坚持三个月,没效果你来找我!》 另外一个几千赞的回答,我直接搬过来吧!好让更多的人看见!看到知乎上很多牛人写的文章,都很不错,也很详细。我这里来说说具体的执行方法和学习计划,具体英语知识请扫码进群交流!总之一句话,你不行动,你不开口,不管你身处何处,都白搭。这篇文章是前段时间我给同事列的计划。只要你敢坚持,我就敢保证你有进步,坚持的越久,效果越好,口语越牛逼。“我是托福老师,我的心愿是:简单点,学英语的方式简单点! 更多干货扫盲贴见微信公众号/我的知乎专栏。本文来自我的微信公众号:Markenese-------有问题,私信我!也可以扫码关注微信号阅读英语相关干货!想学英语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疑问较多,我慢慢的补充在文章后面。我会挑选一些好的问题来回答在后面。但是提问之前请大家先把文章耐心的看完,很多疑惑都已经解答过了。--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谢谢(收藏量已经破10000了,但是点赞量。。。我先哭会儿)--大家貌似都关注在计划中的新概念2,大家注意啊,计划中不只是新概念,新概念只是一部分,重点用于口语和发音的自我纠正。更重要的是后面的精听和泛听,那才是提升内力的关键部分。-------计划的正文在此-----很久没有系统的学习英语了,看到不少学生和朋友还在苦苦的为了学习英语而苦恼,想起了我大学时候去参加英语角那种想说说不出口的憋屈和尴尬。由于当时在English corner 的时候,大家貌似只喜欢和口语好的人玩,我这种哑巴英语自然被人冷落和忽视。于是一向愤世嫉俗的我下定决心,我要成为英语角英语说得最棒的人。于是从那时开始,我就真正意义上开始了自己学习英语的旅途。前两天同事突然问我:我该怎么学英语效果最好,而且很地道,没有口音。于是我告诉她:我给你列个计划,你按照我说的坚持三个月,你就不一样了!开始之前,先回答一些疑问。提高听、说、读、写的秘诀是什么?听力不好是因为你听的少了。连读,吞音听不懂?还是因为你听的不够多!所以提高听力的方法就是-听!(这里有精听和泛听之分)口语的学习和听力应该是同步的!口语用于交流,你听都听不懂,还怎么交流? 所以不要抱怨你没有语言环境,没有老外陪你练习,多数人还没有达到需要和老外直接对话的水平。 言归正传,在听的懂的情况下,口语的提高别无他法,开口说是唯一的出路!英语的学习,我个人建议先从听口开始。想想我们是如何习得母语,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后期通过增加阅读量和写作练习,提高只是时间问题。我说英语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犯语法错误,性别不分怎么办?英语不是咱的母语,不犯错就真神了,就连很多没文化的本土美国人说英语也是错误连篇,所以: it's okay to make mistakes as long as you know you are making mistakes. 错的多了,纠正的多了,慢慢就会犯的越来越少了。为啥我的四六级,雅思托福等等各种考试考了一次又一次都考不高?英语能力好比内力,各类考试好比武功心法。所以这些考试考不好,是因为内力还不够深厚。武侠小说里,张无忌有了强大的内力之后,学什么招式都游刃有余。所以考试考不好,往往是能力还没到。这就是我给同事列的英语学习计划:有的伙伴说计划看不清,大部分人应该是看的清的吧? 如果看不清的话,电脑版肯定看的清楚的!-----简单说明一下-----为什么选择新概念二呢?首先它是英国人编写的经典教材,每篇文章很短,只有一小段,内容也很接地气,都是生活中会用得到的表达。如图:精听用于提高词汇量和知识点,泛听用于磨耳朵,让你快速熟悉英语的声音。精听和泛听的资源,普特网上应有尽有。----------------------------------我大二坚持了三个月,四六级裸考优秀,同一年托业考了915,接近满分。BEC高级飘过,对当时的我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了。BTW,我是学统计学的,所以只要你想,时间总是可以抽出来的。 这里是新概念下载资源:(1)新概念1-4册pdf:链接: 密码:mu97. (2)新概念2、3册美音mp3链接:
密码: fm8z(3). 新概念2、3册英音mp3链接:
密码: mf9c有很多人问那个软件什么,补充一下:那是新概念,如下图,巴贝塔新概念英语。“真想认真学,还是买本纸质新概念吧”app我觉得当录音听挺方便的,你要是真想好好学,买本纸质新概念吧,什么时候书被你翻烂了,说明你就学的到位了,需要你记笔记,标出自己不懂得地方,app用于听录音记单词就好。“有人质疑新概念2会不会太简单”有的小伙伴觉得新概念二是不是太简单了,大概觉得自己高中英语水平还是可以的,或者觉得自己的口语还是不错的,觉得没必要从新概念二开始。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口语很牛逼(雅思口语至少7.0以上吧),你的确不需要。但是如果不是,相信你背完新概念2,你会发现日常口语对你来说是很自然 的事情,至少说英语不会像之前要想那么久才会给对方一个回应。注意:请一定按照计划里的步骤来背诵,一遍都不能少。背诵新概念二的同时,可以精学新概念三了!新概念三用于提高词汇量、语法、写作有奇效!几十年不变的经典教材是有原因的!等你把第三册学完了,可以挑战一下第四册了!那么如何自学呢?具体参看我的回答:如何学习新概念具体我就不再说了,哈哈!想学的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查看每日任务,里面有介绍!然后可以在优酷观看我录制的新概念三精讲视频!在优酷搜索:托福老师Mark 即可!在完全听不懂的情况下,泛听有用吗?答案是:用心听就有用! 有人问我我不动脑子听有效果吗?当然没有啊,你需要用心去理解,去感受它的语速和节奏,才能到达磨耳朵的效果! 听不懂没关系,不需要你听懂,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可能的确听不懂,但是记住计划中还搭配了精听,精听的目的是提高词汇量和知识点以及听力能力,当你词汇量和听力能力慢慢上来了,耳朵也磨的差不多了,泛听也就慢慢可以听的懂了!“过程枯燥,如何坚持”首先,你要是真的走心学习了,你会发现你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这会促使你继续下去。第二,相信我,坚持三个月,你学英语的欲望会更强,根本停不下来。要是想喷我,也请你坚持了三个月之后再来喷。“按照计划坚持了三个月,我口语就会很牛逼么”呵呵,当然不会!!!但是你从此就脱胎换骨了,你再也不是英语学渣了,四六级那种考试对你来说简直就和玩一样。口语必然不会一下子变得很牛逼,不会从哑巴英语一下子变成流利英语。但是你的口语储备已经具备了,你需要做的就是去运用,不管是英语角还是工作,还是课堂,还是出国,你的提高将会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你已经有了--内力--!“计划适用于什么人?”1. 如果你英语零基础,请看如何我的回答如何零基础学英语:2.如果记英语基础很薄弱,语法发音和糟糕,先找个靠谱的老师带着你学习二册的前30篇文章,自己觉得差不多了再开始自学。“如何使用计划才能保证效果”1. 请严格按照计划来,一遍不能少。即使你觉得你会了。 计划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学习新知识,更重要的是重复,加深记忆。 重复是提升的保证。"How are you, I am fine" 这么地道的表达你都记得住,说的那么顺,这是为什么? 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在内心重复了几万遍了吧。2. 请注意精听和复述跟读的过程中,计划中有一点很重要: "模仿人家的口音,语音语调,口气"-"模仿人家的口音,语音语调,口气"-"模仿人家的口音,语音语调,口气"。 你要是坚持了三个月过来骂我,说学习了这么久还是被人嘲笑我发音难听,难听到没朋友。 你怪我咯? 所以 模仿环节请一定走心。3. 虽然说三个月后你会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英语的学习是持续性的, 不学 不用会忘记的。 聊聊背单词我个人不信什么词根词缀,什么快速记忆。记单词的唯一方法就是重复,不管多少的单词,我每天花点时间过几遍,忘了我就去翻看,不断的重复记忆,自然而然的就记住了,不用搞得那么痛苦。见过不少人拿着四六级单词本来背单词,而且有的热甚者按照字母表顺序背诵,就是那种a开头的,b开头的。那样的记忆是极其枯燥和打击你的兴趣的,那种方法适合你查漏补缺,但是绝对不适合你去背单词,而且单词本身很活的,很多单词的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词性和词义,所以个人推崇的方法是把单词放在句子或者文章里面记忆。背单词之前,请问问自己你为什么要背单词-为什么要背单词-为什么要背单词。1. 如果只是为了考试,比如说阅读,你只需要记住他的意思,发音和拼写甚至你都不需要记住。 听力的话,你只需记住发音和听力识别就好。 2.如果你是为了口语,发音和用法就是你应该侧重的地方。3. 但是,那些常用的单词,如 important/ significant/ essential/ crucial 这些同义词,他们都实用 常见,这类单词不管你为了什么,你都应该学会,完全掌握。 4. 有些单词,比如GRE, 托福中的某学学术性单词如 porosity,permeability,这些单词认识他就好,因为除了考试,你估计这辈子都不见得会遇到几次。“使用新概念第二册还是第三册”很多人问这个问题,我觉得大学生可以直接学习新概念三了,并不是说新概念二没用,概二用于口语的学习和语音语调的矫正还是不错的。具体参看我的回答:长难句看不懂,是因为语法没吃透吗?这个问题问的很好!长难句是英语学习道路上必须攻克的一个难题! 根据我带的这么多托福学生的问题,我认为长难句看不懂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词汇量的匮乏。这听起来像废话,但是这的确是大多数学生的问题。词汇词义理解片面/单一。在真实的语境中,单词的意思往往会因为语境而发生微妙的变化,但是多数学生对单词的比较单一,放在句子中翻译过来会很奇怪。没有语法概念。这个不过多解释,不懂语法,长难句很难读懂。有语法概念,但是语法不牢固或是反应时间太长。理解一个长难句需要很长时间。很多老师告诉学生,长难句理解不了,你要学会找句子主干。听起来貌似好有道理的样子,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没有语法概念,找个毛线的主干。句子那么长,那个是主干?你觉得学生会找得到?所以主干适合具备了语法知识的学生。所以对于大多数学生,想看懂长难句,掌握扎实的语法知识是必经之路,其它的方法都是扯淡。想学习长难句中的高频语法点,请查看我的微信公众号 Markenese 里面的语法专题。都是我上课的干货,非常有代表性和实用性。“如何挤出时间”本来我是拒绝回答这种问题的!你真的想学,时间自己自然会想办法去挤。当然,个人经验,可以把听力资源下载到手机或者mp4,晚上睡前一个或半小时做泛听,有助于睡眠哟! 平时上厕所,洗衣服,或者寂寞空虚了,闲的蛋疼了,掏出手机做精听或者泛听。每天保证一个小时的听力时间。坚持?反思才是王道!坚持了几个月,能力有了之后改如何进一步提高?有了听说读写的内力之后,你就具备了运用英语的能力了!你可以做这些事情:看英文原版书,什么书都可以看。看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生词,不懂过的查,第一本也许会很痛苦,但是坚持两本书,你就不一样了!看美剧。这里的看美剧不是看着好玩,而是反反复复的看,找一部自己特别喜欢的美剧看!第一次看剧情,第二次注意台词表达,不懂的,或者地道的表达记下来学习!第三篇精听台词,去掉字幕。第四遍,跟读并复述台词。注意模仿语音语调等。用英文写日志,记录自己的生活。出国旅游,多多练习。在coursera上面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课程,都是顶尖的国外大学录制的高质量高清晰课程,纯英文授课,布置作业,和你在国外读书其实没有本质区别。等等等。。。文章写的略粗糙,很多方面没涉及到,有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谢谢你的阅读,有疑问可以关注新浪微博:Mark在中国扫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Markenese,学英语你来找我建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看英文小说,推荐入手一个kindle,下载免费的英汉词典后就可以方便地查找小说原文中的单词释义,kindle还会自动将查阅过的单词保存在生词卡中方便记忆。入手kindle一个多月每晚都坚持看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的英文小说,英语阅读能力大有长进。听英文歌/看美剧英剧也可以稍稍锻炼一下听力,不过还是消遣的意味更多。想锻炼可以尝试从简单的剧入手直接看生肉,或听写歌词一类。如果有特殊喜好的可以去tumblr一类的网站,或者是quora等,也算是在消遣中学习了。以上方法均只针对【不需要】突击考试或有志大幅提高英语水平的人。语言学习毕竟是个积累的过程,培养出热情才容易有成果。
-借花献佛了,考拉小巫的学习英语系列。看了这么多学习英语方法的介绍,觉得她的文章是最最中肯、有价值并且有效的。-
这个问题被问了很多遍,我也回答了很多遍,但是今天我反其道而行之,讲讲“如何学不好英语”。1.有些同学很谦虚,英语不好就到处请教,于是乎学了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有些方法之间还是互相矛盾的。有些来请教我的同学,听了我的方法之后,还要拿出别的老师的方法来反驳我一通。不是我的方法一定对,别的老师的方法一定错,关键在于这些请教的同学大多没有真正地理解这些方法,更没有好好地去执行。其实依我看呐,这些方法都对,如果你有足够的高度,自然可以融会贯通。反之,如果没有这个高度,方法越多,只会越坏事。打个比方:你想学绝世武功,今天拜入少林,明天求教武当,就算拿到了易筋经和太极拳法,不肯从打坐和扎马步练起,怎么能学会呢?还更有些初生牛犊,内力和剑术都不行,却偏要加入华山剑宗、气宗之辩,碰到高手就想偷师(比如:),如果我是风清扬,你是令狐冲吗?这些学了很多种不同方法的同学,就像功夫熊猫3里面的Kai,吸了那么多大侠的气,最终只会发现根本无法消化,反噬了自己。“方法”太多,学不好英语。2.有些同学,颇有雄心壮志,决定好好学英语,或者准备考雅思、托福、专四、专八等考试,第一件事情就是找资料。以雅思为例好了,官方的试卷有雅思OG共8套卷子,剑桥雅思从1到11共有44套卷子,这样加起来就是52套卷子。我竟然碰到过不少同学说:剑桥都做完了,老师还有没有别的试卷?我心想做了这么多卷子,分数应该很高了吧,一问,5.5。高考已经是出了名的题海战术了,也不过三模、四模,雅思这么多卷子,都够52模了,还没学好,肯定不是卷子太少的原因。这些同学找的资料远远不止这些,词汇总是有红宝书、绿宝书、逆序小词典、什么807,还要在手机里面装上扇贝、百词斩,语法也有薄冰、张道真、无敌英语语法,考试本身当然有新东方、环球雅思、朗阁雅思、新航道等等各家的内部讲义,还有一堆其他各种从百度文库、新浪爱问、小站、CD、百度贴吧和百度云里等等论坛上下载的各种材料。其实依我看呐,考个雅思,根本没必要做那么多套剑桥,考个托福,也不必做几十套TPO。雅思做个7-11的20套卷子,托福做个最新的20套TPO,足足够了。我做词频统计的时候发现,不论雅思还是托福,20套卷子当中,该考的词汇都出现过一次,再增加统计样本,词频变化不大。“资料”太多,学不好英语。3.有些同学,到各家机构报班,新东方、环球雅思、新航道学了个遍,大班、小班、VIP听了个遍,还是学不好英语,考不出分数。仔细一看,这些同学除了听课,啥也没干。又有些同学,非常勤奋,认真完成作业之外,还给自己布置了不少额外任务。我就见过“雅思写作每日一练”和TPO刷了好几遍的狂人,结果还是考不出好的分数。原来,雅思作文写完就放在那里,根本就没有请老师批改打分、修改再批改的过程,TPO做完对对答案就算了,从来也不知道为何对为何错,更别谈举一反三了。其实依我看呐,课当然是要听的,听完要练呐,练习只需要适量即可,练习要有人指导啊,练完要反思啊。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古人诚不我欺也。光学不练,死练不思,学不好英语。4.我还在新东方教课的时候,偶尔也教教VIP,大概我的雅思、托福分数比较好看,总是有家长带着学生慕名而来,一谈总是再有十几天就要考试,雅思5.5想上7的,托福70多想上100的。一推脱,还有些家长总是要说:李老师,名师出高徒,点拨点拨。每次这个时候,我就烦死了那些课程顾问。我又不是神,十几天哪能有这本事,半年还差不多。知乎的私信里面,也总是有好学的同学来问:如何快速提高雅思、如何迅速提高单词量,我一般都不回复。说实话,我也蛮想能回复的,关键是我知道如何背单词、如何学语法、如何考雅思、托福,可是要“快速”我就做不到了。具体到雅思、托福的具体题型,我也知道一般而言正确的做法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所谓“方法”,但是要“技巧”、要迅速提分的“点拨”我是没有啦。投机取巧,学不好英语。结语回到问题:除了绝少的语言天才,大部分人,可能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学,如果你都大三大四甚至大学毕业了英语还没学好,估计你就是这“大部分人”之一。课肯定要听,闭门造车不行;光听课又不行,单词要背,语法要理解,听说读写都要练;死练还不行,起码写作、口语等输出性的项目需要老师给你反馈,练完要反思,要总结,要举一反三。我非常能理解各位学英语的痛苦。我英语学通了,可是背日语单词也是痛苦得要死,拉丁文的语法也是把我折磨得死去活来,以至于能回来看看英语,就感觉天降甘露一般。有次日语考作文,我也只能搞个模板在那里背,真到考试的时候还是搜肠刮肚写不出几个句子,汉语能轻易想到的句子用日语就是表达不出来,直接用日语想又什么都想不出来。总之,我的意思是,我真的能理解你们,但是也真的没太多办法。我很少写这种抽象的方法论的东西,今天也算牢骚了一回。大多时候我还是倾向于写干货,有兴趣可以看我的专栏,我准备把之前教过的课程的讲义都变成文章的形式分享出来,现在还主要在写雅思、托福,SAT、GRE、GMAT之后可能也会写写。如果有好的条件,我还想录一些视频,不过现在只能算一个想法。总之,我主要还是写干货的。
1、制定好计划,比如每天什么时间学,学多长时间。时间没有保证,广大知友的建议都不会有任何作用。2、勤复习。用以上各类方法学完之后,一定记得每周、每月隔段时间再回顾下,不然真的会忘。3、适度选资料。囤积100G的英语学习资料,不如把一本英语文摘的用词用句都学透。
1.学好英语的心理准备“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虽然这是一个说滥了的题目,但其实很难回答。我在北外教了整整40年英语,学生几乎年年拿这个问题考我,可我从来没能作出自己感到满意的答复。学会一种语言,涉及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了。现在我仅就某些具体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希望能对初学者有些帮助。首先我想说句人们听腻了的老话:一个人要想学好英语,必须有足够的信心,必须坚信英语是可以学好的。实际上,连国外都有不少人相信中国人学英语很有些天才。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考TOEFL得高分,甚至得满分,有的GRE课程考得比美国学生还好,都从一个方面证明了这一点。当然,有信心还不够,还必须有决心。因为英语要学好也不容易。必须准备花大力气,下苦功。眼下,快餐文化流行,什么都急功近利,无论做什么都巴不得以极有限的投资就迅速获得高额的回报。媒体也每每讲些通过自学精通几国外语的故事,让碌碌如我辈听了无地自容,因为我们学了一辈子,至今一国外语也不敢吹“精通”两字。但冷静下来想想,世界上恐怕很难有这种便宜事。近来,听说市场上出现了不少诸如“趣味英语”、“奇迹英语”、“疯狂英语”之类的新产品,我没有认真进行过研究,但是我想只要还是 “英语”,总还得按规律来、总还得符合语言的一般规律,英语的特殊规律和中国人学习外语的具体规律吧。“趣味”是一个好东西。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材教法都有助于学习。但我不相信取巧,不相信侥幸,不相信速成,不相信跳跃。而现在不少初学者的问题恰恰就是缺少一种刻苦的精神,有些朋友总以为交点钱,上个培训班,泡上一两个学期;每星期心血来潮听几次课,考试时买个“快译通”帮帮忙,就能学好英语,这纯粹是误解。达尔文说过,“It's the dogged that does it”(只有百折不回的人,才能最后成功。),不花牛力气,恐怕很难尝到掌握一国语言的乐趣。说到这里,我忍不住又要“忆苦思甜”了。我们这些六十上下的人当年还是学生的时候,哪里有今天的优越条件?图书短缺,教材单一,和外部世界信息不通。没有英语录像,英语电影就几部四十年代的旧片子,数量比八个样板戏还少。录音机是四、五十斤重的老“钟声”(现在早进了博物馆),练听力时全班人伸长耳朵,站在喇叭口还听不清。外文书报杂志更谈不上。记得在湖北沙洋干校时,学生每天在露天听英语广播,下雨就打着伞听。可即使是这样的条件,人们还是掌握了英语的技能。靠的就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也很简单: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用过去一句口头禅说,就是:想学好英语就必须“丢掉幻想,准备战斗。”2.入门阶段很关键说到克服困难的决心,最最需要这种决心的时候大概就是英语的入门阶段了。入门关不好过。因为英语学习中的种种困难,恐怕有80%都集中在这个阶段。语音语法词汇,听说读写的技巧,都要在这个阶段实现零的突破,打下基础,养成习惯。难怪中外各种英语教学法,大都围绕这个阶段的各种问题做文章。总之,“师父领进门,修行在本人”,这入门关过去了,下面文章就好做了。现在每年都有几十万甚至成百万人兴冲冲地开始学英语,但到头来,也许只剩千把人坚持到参加自学高考,大多数都在入门关卡住了。入门关能不能绕过去呢?不能,凡是想跳过入门阶段的人,十个有五双最终都成夹生饭。欲速不达,进退两难。入门阶段一定要踏踏实实来,一步一个脚印。这么做,当时觉得慢,事后却会证明是多快好省的唯一途径。学习材料不要越难越好。以为课本难,就是自己程度高,完全是错觉。我们现在中学英语教材和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往往不成比例,我斗胆说一句:这实在是一种失策。不如学得少些,但学得好些,将基础打扎实。入门阶段的任务很重。语音没有一年半载的苦练,光靠注汉语拼音符号是不行的。基本语法,如名词复数、动词变位、时态、语态、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以及各种基本的句子结构,没有一年半载的反复操练,也不会成为自己的东西。入门阶段三千上下的词汇都是基本词、结构词,不通过一、二年的艰苦练习,也很难真正掌握。而这些语言要素还要通通转化成为听说读写的实际技能。要做到这一切,不到一定的火候是不可能的。入门阶段往往坚持不到底的另一个原因是:在这段时间里,实际上还没有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因此初学者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尝不到甜头。其实他们这时正在一步一步接近门槛。再坚持一下,就有可能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此时突然丧失信心,功亏一篑,实在可惜。3.入门阶段语音语法很重要入门阶段一般可分成两个部分。一个以语音为重点,一个以语法为重点。说到语法,有些初学者往往以为就是指语法的理论。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语法里是有不少条条,它们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和归纳作用。千变万化的语言,一经点破,就成了有规律可循的东西,这当然给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语法理论在入门阶段,不能不讲,也不能多讲。钻得过早、过细、过深,不但会不必要地耗费时间精力,而且会产生不良后果。入门阶段应强调技能训练,突出的就是一个“练”字。所以与其坐在海边反复读游泳手册,不如下海扑腾它一两个小时。语法中多数条条并不难懂难记,但要熟练掌握就要千百次地苦练。英语中he和she的差别谁都知道,但有些人学了一辈子还在混。有一些学理工科出身的初学者,往往习惯于从语法规则出发,然后以相应的规则组装成句子。他们的毛病往往是过分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也就是说是过分重视知识,而忽视技巧。结果,有些初学者虽然每一个难句都能用语法分析得一清二楚,却仍然听不懂说不出,没有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所以,在入门阶段,不宜打破沙锅问到底,在一般情况下,不如把复杂的语法看成一些不同的句型去模仿。不然,就有可能像寓言里的“蜈蚣”,当它的朋友问它:“ 你这么多脚怎么决定先迈哪条腿呢?”,它就愣住了。结果本来走得好好的,就因为想弄清理论上应先迈哪条腿,而从此不会走路了。这里顺便说说我对各种练习的看法。入门阶段要强调练,练就要做各种习题,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实际上习题可以设计得千奇百怪。不同的习题当然可以达到不同的目的。但有必要突出重点。在入门阶段,我主张要少做以弄清概念为目的的练习,而要多做有利于实际使用,有利于技能熟巧,有利于思想表达的练习。我特别对各种是非题,选择题有保留。因为这种练习容易导致非此即彼的简单的思维模式。也容易导致钻牛角尖。更重要的是它的目的只在于弄清概念,而不涉及语言技巧的实际操练。现在我国各级学校,学生深受题海战术之苦。有的学校和学生不得已把做题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参加各种考试作为各项教学工作的核心。这是一种极其有害的做法。习题中大部分仅仅是为了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如用温度计测量人的体温。不能误认为做习题就能掌握一种语言。正如用体温计不能使病人退烧一样。现在全国考托福成风,结果影响到正常的英语学习。使人以为托福考好了,英语就学通了。这又是一种严重的误解。社会上还流行各种教学生如何取巧得高分的培训班,教学生画圈如何画得快,猜得准。我说句笑话,这样的考试如果得了满分,这位学生的英文也许什么地方出了什么毛病。就像我70年代听说过的一个学生,他用9元人民币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据说那车会骑了以后,正常车反而不会骑了。我担心目前这种考试会成为这种9元钱买来的二手车。习题和考试自然有它们的用处。但一个英语程度好的人能对付习题和考试,并不等于说会对付习题和考试的人英语程度就好。语言教育家们都认为,英语水平高低只有一个可靠的标准:就是看一个人利用它能表达多少思想,表达到什么深度以及表达得如何精确,生动,流利。入门阶段要突出一个“练”字,就是要勤用眼,勤用耳,勤用嘴,勤用手,勤用脑。在我看来,这里最最重要的是要尽快攻下听说关。必须尽早学会张嘴说话。什么时候能做到“言论自由”了,学习英语的大门也就敞开了。要解决听说入门,先要练语音,其次要结合基本语法,基本词形变化,口头反复操练基本句型。初学时,练的当然是简单的套话,但万丈高楼也就从此而起,不能眼高手低。普通成人初学者往往会说的不想说,因为觉得太简单幼稚。想说的又不敢说,因为怕犯错误让人看笑话。结果是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过就忘,一说就错。成人的丰富思想,反而成了心理障碍。学习效果反而不如一些无所顾忌的孩子。记得我二十几岁大学刚毕业时曾教过一批准备出国的优秀中年科学工作者,其中一位就是现在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当时我就说服他们跟我这个毛头小伙子一起咿呀学英语,讲“Little Tom”之类的小故事,天天一起操练一些最简单不过的东西。但一年半强化训练的结果表明,这种基本训练即使对这些尖端科学的中年学者也是有效的。所谓听说能力,在入门阶段,实际上离不了模仿。为此,朗读、背诵、复述都是必需的。我至今仍相信熟读唐诗三百首那句老话。东西背多了,迟早会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4.听说能力的提高我还认为,在入门阶段,所谓听说的能力,首先就是听懂别人问题以及向别人提问题的能力。任何事物,能学会以不同问句形式(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反意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等),以不同人称,不同时态、语态,问清时间、地点、经过、原因、后果等等,并能流利作答,将是入门阶段了不起的成就。当然练习问答,最好有人对练。实际上,听说能力培养的前提是一个人要有交流思想的愿望和兴趣。性格过分内向,平时就沉默寡言,一天下来,连本国语也难得说几句的人,听说关要顺利过去肯定十分困难。听说训练,当然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先从日常生活开始,逐步扩大题材。这就涉及到多听多读的问题,因为吸收语言的途径无非靠眼睛看和靠耳朵听两条。现在学习英语条件好了,练习听,不论软件或硬件都有现成的。但据我平时观察,不少学生听得不够,也听得不精。五十年代时英语教师中常常提“精”和“泛”的关系,认为两者应有机结合,不能偏废。我至今仍然认为这是一条真理。我主张学生应该有计划地精听一些东西。一周准备一小时左右的材料,每周的材料反复听它七八次,听到当年我儿子听“地道战”那种程度。即使做不到倒背如流,起码也要做到听来毫无困难。如此坚持四年,肚子里有这么二百小时左右的地道英语垫底,听的困难就该解决了。不仅听,这些呼之欲出的熟悉的声音,肯定也会为说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听说能力要想提高自然还必须和阅读结合起来。读的东西多了,词汇量大了,语言现象熟悉了,听力也会受益。实际上,阅读不入门,听说也难入门。所谓入门,简单说,我认为就是要开始大量阅读,读出味道来,养成习惯。读多少才算大量阅读呢?入门阶段是否可以定它一个50-100本的指标?我大学刚毕业时,因为学生时代政治运动,社会工作太多,加上起点太低(从ABC学起),所以基础太差,恐怕比不上今天刚入学的优等生。后来逼得没办法,只好下苦功,利用工作之余苦读。记得当时每周要上课18-24小时,每天还要下班辅导几小时,集体备课几小时,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几小时……,基本上不到晚上10点没有时间看书。就这样我几乎每天攻读到半夜一二点,星期日也基本上都背一个书包,带几个馒头,在紫竹园读一整天。甚至有时进城购物,也一路看书。走到城里,买东西来不及了,但书已看完了一半,又欣欣然空手看着书回校。一年多下来,就这样利用当时工余的可怜巴巴的一点时间,读完了一万四五千页书。事后发现,就这点书成了我英语学习的一个转折点。我并不希望年青人机械模仿,今天有人再捧着书边读边在路上走,也太危险。我只想说明阅读的作用非同小可。读些什么呢?学生们常常问。我的意见是不妨随心所欲。爱看爱情故事,就从爱情故事入手,爱读侦探小说,也不妨先看侦探小说。总之,根据个人兴趣、需要、条件决定,听其自然。因为开始时,最要紧的是要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以后读到一定程度,人们自然会有扩大范围的要求和能力。不过,从配合听说训练考虑,不妨先读些当代的小说;尤其是多读些剧本和电影脚本。因为这些书里活的语言多,学了就能用。当年我有段时间里专门读Shaw, James, Barry和Galsworthy等人的全集,就觉得对自己的口语很有帮助。总之,我不赞成过早结合理工科或其它的专业。我相信,专业英语如没有一般英语的雄厚基础,很难真正学通。当然,从长远看,读的材料也不能过偏。兴趣要广泛些。和饮食一样,挑食不好。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一定要合适。满篇生词,阅读时大部时间在查词典,一小时只看两三页,读起来就索然无味了。也失去了大量阅读的本意。所以材料中生词难点不能过多,不能达到语言学家所说的 “frustration level”(使学生感到沮丧的程度)。一种合适的材料,读起来应该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为此,一小时七八页恐怕是起码的速度。总之,一开始材料不怕容易。只有容易,才能大量;而只有大量,才能入门。要不要查词典?开始时能不查就不查,能猜就猜。要不要记笔记?如是自己的书,精彩的地方做个记号也好,以后有空可以再重点翻翻,加深印象。但犯不着记太多笔记。记多了,花时间太多,也影响连贯阅读,而且成了一本词典,反而用处不大。这样泛泛读会有收获吗?肯定会有。这种收获也许不能具体计量,但它一定会成为你学习语言的丰富源泉。阅读入门以后,当然还要不断提高。记得北外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提出过学生要过简易读物关,简易原著关(比如中文的英译本)和一般原著关三关,我觉得这一条今天也仍然站得住。大量阅读的关键是要解决词汇量太少这个拦路虎。这就成了美国小说里的“第22条军规”。要大量阅读必须有大量词汇,要有大量词汇又必须大量阅读。鸡和蛋,谁先谁后,很难说清。也许这就是两种东西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意思。在实际操作中,我认为特别需要记住的一点是,要扩大词汇,首先要学会区别对待“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也就是说不能满足于在教师指导下一个词一个词细细抠,而应该大量接触。对这大量的新词,可以只求辨认,不求甚解。只有降低掌握这些词汇的要求,才能在短期内扩大数量。反过来,也只有扩大了这些词汇,阅读中才不至于寸步难行。以后阅读大量开展了,大量的“消极词汇”就会“积极”起来,原来的“点头之交”就会成为你的“亲密战友”。为了扩大词汇,还要学会联想,学会比较,学会举一反三。一个词的词形、发音、词义、用法都会有一些有趣的特点,能帮助我们记忆和掌握。见到一个词不妨同时想想它的同义词、反义词、派生词。在英美中学里有一门拉丁文课,据说对掌握构词法极有帮助。我们没有这门课,但同样应该重视构词法,以扩大我们的词汇。扩大词汇能不能通过背词典的办法?我知道有不少人下过这种功夫,我本人就是一个(我曾经背过一本小词典,每天背一页,撕一页)。但回头来看,除非有特殊情况,比如在敌人牢里的革命者或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一般不必出此下策。因为词典收集的词不分轻重缓急,没有上下文,不利于多快好省地学习掌握。通过大量阅读来扩大词汇要容易得多。不过,在特定时期,为一个明确目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一些词汇突击,还是可取的。记得我在大学一年级学完以后,利用一个暑假强记了三千多常用词,到了第二年,学习就显得十分主动,阅读起来也大大减少了困难。后来年级举行写作比赛,居然得了第一,使我当时受宠若惊,从此也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突击单词当然要一批一批来,恰到好处,而且一定要和阅读结合起来,不然死记硬背的东西很难在记忆中持久,也不可能学活。以上我谈的主要都是入门阶段的一些问题。英语学习进入高级阶段以后,当然还有很多挑战。比如写作问题将日益突出。翻译能力的培训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技能之外,知识又成为永无止境的探求的目标。一个学外语的人最终必然还会涉及文、史、哲、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要真正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终不能停留在语音语法词汇上。总还有整个文化素质的问题、人文修养的问题、理想的问题和气节的问题。不过这一些都不是本文的题目了。最后基础比较薄弱的建议可以去这里试试。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学好英语口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