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换手率土壤导温率

1、土壤:指发育于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
植物的未固结层。
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全过程中,土壤具有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水分、 养
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四大肥力因子:水、肥、气、热
3、土壤学:研究土壤性状、土壤发生、土壤分类和分布的科学,并且也是研究土壤调查、
利用和改良的科学。
4、18目的筛孔为,36目的筛孔为目的筛孔为
5、进行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主要有、。
6、土壤是在地球表面、、
7、论述土壤对植物生长繁育的作用。
答:(1)营养库的作用;(2)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3)雨水涵养作用;(4)生物的支撑作用;(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1、土壤矿物质:土壤中所有无机物质的总和,主要来自于岩石与矿物风化物,少部分源自
于有机化合物的分解产物。
2、矿物按成因可分为和
3、风化作用:是地球表面或近地球表面的岩石矿物在地表自然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化
学变化。岩石发生物理和化学的变化称为风化。
4、风化作用分为 。
5、土壤粒级:根据土粒的有效直径和性质把其划分为若干等级即为~。
6、一般将土粒由粗到细分为和 4组
7、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组合即粒级大小及组成比例称为土壤质
地,也简称为土壤机械组成。
8、将土壤质地划分为、和。
9、土壤质地的层次性表现为、 或 。
10、说明不同质地类型土壤的肥力特征。(论述)
答:(一)砂质土
农民称白土、白塘土,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它通气透水性强,保水保肥性差,养分含量少,养分转化快,有效性高但不持久,耕性好,春天升温快,是热性土,“发小不发老,养苗不把籽”。适种抗旱耐瘠作物,保证水源,及时灌溉,多施有机肥,少施勤施化肥,保证养分、水分供给。(轻、薄、暖)
(二)粘质土
农民称红土、红淤土、红泥头等,广泛分布于平原洼地、山间盆地、湖洼地区,南方分布较广。它的特性与砂土相反,通气透水性差,保水保肥性强,养分含量高,土温比较稳定,但春天土温转暖慢是冷性土,耕性差,“发老不发小,把籽不养苗” 。由于它肥劲稳、肥效长,因此适种粮食作物。(重、壮、冷)
(三)壤质土
农民称两合土、连合土,砂粒粘粒含量适中,集砂土粘土优点于一身,适种作物广,肥力较高,是农业生产上质地比较理想的土壤。(柔、沃、温)
(三)了解腐殖质的性质
1、土壤有机质:是指以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微生物残体、土壤生物的分泌物与排泄物,以及这些有机物质分解和转化后的物质。
2、进入土壤的有机质一般存在形态。
3、土壤有机质一般可分为其转化途径为。
4、矿质化作用: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最终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
养料的过程,称为有机质的矿质化作用。
5、腐殖化作用:土壤微生物将生物残体矿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合成更为复杂的腐殖
质的过程,称为有机质的腐殖化作用。
6、腐殖质(特异性物质):是普通生命物质进入土壤后在土壤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作用下,
经转化后重新合成的一类高分子深色有机物。
7、腐殖质物质划分为、、个组分,其中和是土壤腐殖质的主要部分,合称为腐殖酸。
8、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答:(1)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2)提高士壤的蓄水保肥和缓冲能力(3)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4)促进微生物的生命活动(5)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6)其他方面的作用
9、酒精燃烧法只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新鲜土样,不适合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它导致部分有机质被高温氧化损失掉,使测定结果偏高。
1、土壤生物:指全部或部分生命周期在土壤中生活的那些生物。
2、土壤生物的主要功能:(1)影响土壤结构的形成与土壤养分的循环(2)影响土壤无机物质的转化(3)固持土壤有机质(4)生物固氮(5)净化土壤
3、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点 :
(1)绝大多数微生物分布在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颗粒的表面,附着或缠绕在土壤颗粒上,形成无机一有机一生物复合体或无机一有机一生物团聚体。
(2)根系周围的土壤(根际土壤)比根外土壤更有利于微生物的旺盛生长。
(3)表层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一般要比底层高。
(4)土壤微生物在分布上也有地域特点,在不同气候、植被、土壤类型下,微生物的类群、
数量都有很大不同。
(5)土壤微生物的类群和数量,随土壤熟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多。
(6)土壤能同时为要求不同的多种微生物类群提供生存条件。
(五)重点:土壤容重、孔隙度、三相比的计算
1、土壤容重:是指在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包括粒间孔隙在内的原状土)的烘
干土重。单位:g/cm3或t/m3。
2、土壤空隙性:土壤中土粒或团聚体之间以及团聚体内部的空隙叫做∽。
3、根据土壤孔隙的通透性和持水能力,分为三种类型:、、
4、土壤结构(体)的类型:、结构。
5、团粒结构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如何及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措施?
答:团粒结构的特征:(1)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大小:近似球形、直径约为0.25~10mm(2)有一定的稳定性:由有机质胶结团聚形成(3)有多级空隙:疏松多孔。
与土壤肥力的关系:a、创造了土壤良好的孔隙性b、水气协调,土壤温度稳定 c、供肥保肥能力强,供肥较平稳d、改善土壤耕性
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措施:(1)农业措施: ①增施有机肥;②调节土壤酸碱性:增加钙离子;③正确的土壤耕作;④合理的轮作制度;⑤合理灌溉、晒垡和冻垡(2)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6、适宜作物生长的总孔隙:50~56%,通气孔隙:10%以上,最好15~20%。
(六)重点:土壤质量含水量、相对含水量的计算
1、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土壤水能否被植物吸收利用及难易程度。
2、不能被植物吸收的水称为无效水,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称为有效水。其中因其吸收难易程度又可分为速效水和迟效水。
3、通常把土壤萎焉系数看作土壤有效水的下限,把田间持水量看作土壤有效水的上限。
4、土壤水分的类型:、、毛管水可被吸收利用,吸湿水不能被吸收。
5、根据土层中毛管水与地下水有无连接,通常将毛管水分为:
6、土壤质量含水量:是指土壤中保持的水分质量占土壤干土质量的分数,单位g/kg。
7、通常相对含水量为70%至90%,是适宜一般旱作农作物以及微生物活动的水分条件 。
1、土壤空气与近地表大气组成的差别:(1)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高于大气;(2)土壤空气中的O2含量低于大气;(3)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高于大气;(4)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5)土壤空气组成和数量处于变化中
2、土壤通气性:是指土壤空气与近地层大气进行气体交换的能力或速率
3、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的交换机理有两种:。
4、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释放的)
的热量,被称为土壤热容量。
5、土壤热容量主要影响土壤温度的变化速率。热容量愈大,土壤温度变化愈,热容量愈小,则土壤温度变化频繁。土壤热容量的大小主要受土壤的三相组成影响,水&土&气。
6、导热率是评价土壤传导热量快慢的指标,导热率越高的土壤,其温度越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反之,土壤温度相对稳定。
7、土壤导温率越高,则土壤温度容易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反之土温变化慢。
8、土壤温度年变化:升温阶段,一般为1月至7月,7月达最高;降温阶段,一般是为7月至次年1月,1月达最低。土层愈深,最高温和最低温达到的时间落后于表层土壤,称为 “时滞”。温度的变幅也随土层深度而缩小,至5~20米深处,土温年变幅消失。
9、土温日变化:土表温度最高值出现在当地时间13~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之前;土温日变幅以表土最大,至40~100cm深处变化幅度小甚至消失。
1、土壤胶体:是指土壤中大小在1-1000nm 的细微土壤颗粒。(在长、宽和高的三个方向,
至少有一个方向在此范围内)。
2、土壤胶体分散系包括胶体微粒(为分散相)和微粒间溶液(为分散介质)两大部分。胶体微粒在构造上可分为微粒核、决定电位离子层和补偿离子层三部分组成。
3、土壤胶体的种类:、、4、土壤吸收性能类型:
5、陪伴离子效应:因陪伴离子不同而产生的效应,由各种阳离子被胶体吸着能力不同所致。
6、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基本上代表了土壤的保肥力高低;交换量大,保存养分的能力大,反之则弱。因此,土壤交换量可以作为评价土壤保肥力的指标。一般地:小于10 cmol/kg,保肥力弱;10~20 cmol/kg,中等;大于20 cmol/kg,强。
7、价数低、交换力弱的离子,增加其浓度可以交换出价数高、交换力强的离子,以多取胜。
1、我国土壤pH变动范围在4~9之间,大部分pH在4.5~8.5之间。“南酸北碱(大致以长江为界),沿海偏酸,内陆偏碱”的地带性特点。
2、土壤中H+ 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中,另一是(H+或Al3+)。
3、土壤酸度类型:、 ,潜行酸度和4、土壤碱性的表示方法:总碱度、碱化度、
5、土壤缓冲性:土壤抵抗外来物质引起酸碱反应剧烈变化而保持pH稳定的能力,称土壤
缓冲作用,或缓冲性能。
6、土壤酸、碱缓冲原理:(1)土壤中有许多弱酸――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等,当这些弱酸与其盐类共存,就成为对酸、碱物质具有缓冲作用的体系。(2)
土壤具有阳离子交换作用。(3) 土壤中有两性物质
1、土壤养分的基本来源――矿物岩石风化 ,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土壤有机质分解
2、根据在土壤中存在的化学形态分为:、分、有机态养分
3、根据植物对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难易程度分为:4、土壤中氮的形态分为两大类。无机态氮分为、、 、游离氮。有机态氮分为水溶性有机氮、水解性有机氮、非水解性有机氮。
5、土壤中氮的转化:、、失、硝酸盐的淋洗损失、生物固氮
6、土壤中磷的主要来源于、
7、磷的固定:8、土体里的钾完全是矿质态的,没有有机态。土壤中钾的形态水溶性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矿物态钾。
1、土壤耕性:是指土壤在耕作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性质。
2、判断宜耕状态用三种方式:“看、摸、试”:(1)“看”:土的颜色。“外白里湿,半干半湿”。
(2)“摸”:湿的程度。“手握成团,落地松散”。(3)“试”:耕作效果。土不粘农具,不起垡片,自然松散。
3、改良土壤耕性的方法:(1)掌握耕作时土壤适宜含水量(2)增施有机肥 (3)改良土壤质地(4)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性(5)少、免耕技术
4、土壤粘结性: 指土粒与土粒之间由于分子引力而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性质。
5、土壤粘着性: 是土壤在一定含水量的情况下,土粒粘着外物表面的性能。
6、影响土壤粘结性和粘着性的因素有:①土壤质地:土壤愈细,接触面愈大,粘结性和粘着性愈强。②土壤含水量:含水量愈少,土粒距离愈近,分子引力愈大,粘结性愈强,故干燥土块破碎甚为困难。③土壤结构:团粒结构可使土团接触面减少,因而其粘结性和粘着性降低,土壤疏松易耕。④土壤腐殖质含量:腐殖质含量增加可减弱粘土的粘结性,因为腐殖质在土粒外围形成薄膜,改变了粘粒接触面的性质。⑤土壤代换性阳离子的组成:不同的阳离子种类可影响土粒的分散和团聚。钠、钾等一价阳离子可使土粒分散,钙镁二价离子能促使土壤胶体团聚。
(十二、十三)
1、 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累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2、 土壤自净作用: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在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
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反应过程,降低其浓度或改变其形态从而消除或降低污染物毒性的现象。
3、 土壤环境容量:在一定条件下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4、 土壤退化: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
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
5、 突然污染物的种类:。
6、 土壤退化的分类:土壤侵蚀、土壤沙化、土壤盐化、土壤污染、土壤性质恶化、耕地的非农业占用。地质一月200题_百度文库
地质一月200题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在每小题后边的括号中划“√”号或“×”号):
1.地球自转产生的偏转力——科里奥里力在赤道处最大,两极处最小。(×
2.地球两极的理论重力值比赤道大。( √ )
3.在同一纬度上,大陆上的重力值一般比海面上小。( √ )
4.因为地心处重力值为零,所以地心处压力值也为零。( × )
5.地球内部物质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直线型增加。( × )
6.某地磁倾角为正值,则该地必位于北半球。(√
7.某地磁偏角为东偏4°,在进行磁偏角校正时,应在所测方位角值上加这个偏值。( √ )
8.磁场强度的垂直分量在赤道上趋于零,在两极处最大。( √ )
9.磁场强度的水平分量在两极处最小,在赤道上最大。( √ )
10.地球上获得太阳辐射能最多的部位是赤道。( × )
11.在同一热源情况下,热导率小的地区地温梯度较大。(√
12.岩石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
13.地表以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规律称地热增温率。( × )
14.地壳与地幔合在一起又被称为岩石圈。(×
15.软流圈的物质全部处于熔融状态。(×
16.陆壳下的莫霍面深度随地面高程的增加而增加。( √ )
17.地磁轴与地理轴的夹角称磁偏角。( × )
18.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19.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 )。
20.矿物都具有解理。(×
21.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 )
22.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 × )
23.矿物的颜色只与其成分有关。( × )
24.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 )
25.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 ×)
第1 / 14页
贡献者:jujinhuahuaxia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土壤学复习测验
您的位置: →
土壤学复习测验
复习测验绪论部分一、名词解释土壤:土壤肥力: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潜在肥力:肥料:二、填空1.土壤肥力包括 、、和 。2.肥力的种类有:、、和 。三、回答1. 土壤、肥料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 二十一世纪土壤学、肥料学的发展前景?第一篇
土壤物质组成部分一、名词解释风化作用:粘土矿物:同晶置换:粒级: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腐殖物质:矿化作用:腐殖化作用:矿化率:二、填空1.土壤的固相部分由和2.土壤矿物按起源分 和两大类。3.风化作用的类型包括和三大类。4.层状硅酸盐矿物最基本的结构单元是 和。5.土壤粒级是根据来划分的,而质地分类是根据来划分的。6.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的界限是。7.土壤质地主要是通过和8.矿物质养分靠9.土壤有机质转化可归结为和两个相互对立的作用。10.土壤腐殖物质可分为和11.FA的分子量比HA ,而酸性比HA三、判断正误并改正1.粘土是由粘粒组成的。
)2.粘土的营养元素比砂土丰富。
)3.给土壤施大量有机质,可改变土壤质地。
)4.土壤有机质高,土壤肥力也一定高。
)5.有机质C/N比越大,越容易矿化。
)6.土壤质地对有机质矿化作用没有影响。
)7.任何土壤多施有机肥料,就能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
)8.腐殖质既可以带正电荷,也可以带负电荷。
)9. FA和HA都能溶于水。
)10.烟草适宜生长的土壤质地比玉米轻。
)四、回答1.比较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在电荷及结构方面的异同。2.分析砂土和粘土的肥力特征和生产特性。3.改良质地过粘的方法有哪些?4.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条件是什么?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是哪一种?为什么?5.施有机肥为什么能改善土壤质地的不良性状?6.试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的作用和意义。第二篇 土壤的物理性质一、名词解释1.土壤比重:2.土壤容重:3.土壤孔隙度:4.土壤结构体:5.土壤结构性:二、填空1.一般矿质土壤的比重为。2.土壤容重的大小受、和等影响而变化。3.土壤孔隙度(%)=。4.砂质土的容重5.土壤孔隙可划分为、和三种。6.土壤结构主要通过来影响土壤性质的,团粒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7.团粒结构的直径为8.衡量土壤耕性好坏应从、和三个方面着手。9.判断宜耕期的主要指标是10.形成团粒的胶结物质包括、和三类。三、判断正误并改正1.土壤比重随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2.表层土壤比重一般小于底层土壤比重。
)3.砂土疏松容重小,粘土紧实容重大。
)4.容重越小,孔隙度越大,土壤通气透水性不一定就强。
)5.土壤容重为2.65g/cm3时,土壤孔隙度为零。
)6.比重和容重都可以反映土壤孔隙度。
)7.团粒结构之所以比较理想,因为它具有多级孔隙。
)8.较理想的土壤结构是块状结构。
)9.判断土壤宜耕期的主要指标是质地状况。
)10.土壤孔隙度为54.72%时,土壤容重为1.20g/cm3。
)四、计算、回答1. 现有500cm2地块,耕层深度为20厘米,若土壤容重为1.325g/cm3,现土壤质量含水量为20%,试求:(1)耕层土壤的干土重?(2)该耕层土壤的孔隙度?(3)土壤容积含水率是多少?(4)通气状况如何?(5)土壤中三相比?2.简述土壤中各级孔隙的特点和性质。3.为什么生产上对旱地土壤结构的要求以团粒结构最理想?4.创造良好土壤团粒结构的最有效途径是什么?5.适合作物生长发育的土壤孔隙性指标是什么?第三篇
土壤的化学性质一、名词解释1.永久电荷:2.可变电荷:3.CEC:4.盐基饱和度:5.活性酸:6.潜性酸:7.代换性酸度:8.水解性酸度:9.土壤缓冲性:10.Eh:二、填空1.高龄石所带电荷主要是。2.土壤悬液中插入正、负电极通电后,正极处,负极处,说明土壤是而且是以为主。3.土壤中的永久电荷是由产生的。4.土壤胶体电荷以其产生的机理及电荷性质可分为5.土壤中的非盐基离子是和6.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可分为7.土壤酸度可分为
指标。8.土壤酸度的起源是,而潜性酸的主要来源是。9.导致土壤酸性的离子是。10.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呈现出的规律,与的规律是一致的。11.一般地说,阳离子交换量越大,土壤缓冲性能,盐基饱和度愈大,缓冲盐基非饱和度越大,缓冲的能力强。三、判断正误并改正1.土壤胶体上吸附性的阳离子对植物是有效的。
)2.一价阳离子不能把胶体上吸附的多价离子代换出来。
)3.土壤pH升高,有利于保持更多的阳离子。
)4.1克Ca2+可代换出胶体上吸附的1克K+。
)5.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越大,其保肥能力也越强。
)6.石灰性土壤Al3+的缓冲作用尤为突出。
)7.代换性酸度比水解性酸度大。
)8.一般活性酸大于潜性酸。
)9.盐基饱和的土壤也有潜性酸。
)10.潜性酸的数量决定了土壤总酸度。
)四、回答1.阳离子交换作用有什么特点?2.影响阳离子代换能力大小的因素有那些?3.土壤电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土壤保肥性能受哪些因素影响?5.试述阳离子交换作用与土壤性质的关系。6.土壤中酸性和碱性是如何产生的?7.土壤酸度有哪两种类型,它们的关系如何?8.试述土壤产生缓冲性能的原因。9.生产上集中施肥的依据是什么?第四篇
土壤肥力(土壤水分、养分、空气和热状况)一、名词解释1.吸湿水:2.田间持水量:3.萎焉系数:4.土壤水分特征曲线:5.入渗速率:6.土壤水吸力:7.导温率:8.土壤热容量:二、填空1.土壤最大有效水贮量(%)=。2.土壤有效水含量(%)= 。3.土壤质量含水量(%)= 。4.土壤质量含水量(θm%)和容积含水量(θv%)的关系是 。5.土壤水势包括的分势有、、和。6.由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可知,相同吸力下,含水量是粘土于砂土,相同含水量下,水吸力是粘土于砂土。7.土壤悬着水裸土蒸发的三个阶段是 , 和。8.根据作用力的类型和被作物利用的难易程度,土壤液态水可划分为
、。9.土壤土壤空气与大气间交换的方式是。10.土壤中养分的转化有11.土壤中有效态养分包括态。12.影响土壤有效磷的决定因素是13.土壤中无机态氮包括,它们都是态氮。三、判断正误并改正1.土壤水分运动一定是从含水量高处向含水量低处移动。
)2.土壤有效水含量一般是粘土&壤土&砂土。
)3.镇压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起到抗旱提墒作用。
)4.土壤水分运动是从水势高处流向低处。
)5.土壤饱和含水量用体积百分数表示时,其值等于土壤孔隙度。
)6.土壤有效氮的形态是NH4+-N和NO3--N。
)7.磷有效性比较高的土壤是酸性土。
)8.我国南北方土壤都存在磷的固定问题。
)9.土壤中可能出现微量元素供应不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微量元素含量少。(
)10.粘土因为它的热容量小,所以称为凉性土。
)四、回答1. 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因素和用途各是什么?2. 土壤水分运动饱和流和非饱和流中达西(Darcy)定律有何不同?3. 试述西北地区抗旱保墒的原理和措施。4. 土壤氮素损失的途径有哪些?5. 土壤固定磷的机制有哪些?6. 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的途径有哪些?7. 土壤通气性的指标有哪些?8. 试述土壤通气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9. 土壤热容量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第五章 土壤形成、分类与分布一、名词解释1.土壤成土因素:2.母质:3.土壤剖面:4.粘化成土过程:5.土壤分类:二、填空1.土壤形成过程的实质是 ,其基本特点可概括为2.土壤之所以呈现地带性分布规律,是因为土壤的与所处的地带的3.与土壤关系最密切的环境条件有 和4.土壤是在、五大自然成土因素自然作用下形成和发育的。5.土壤是在
不同。6.土壤既是地理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地理景观的一面镜子,是因为它清晰反映着地球表面7.人为因素参与成土过程与自然因素不同之处就在于人类活动是具有 性。8.生物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主要作用可归结为
完成的,后者主要是三、回答1.简述生物因素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2.怎样理解“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土壤”。3.举例说明我国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土壤学复习测验相关文章
《》由(在点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土壤学思考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土壤热容量:土壤热容量-定义,土壤热容量-应用学科_土壤热容量-牛宝宝文章网
土壤热容量:土壤热容量-定义,土壤热容量-应用学科 土壤热容量
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土壤每生高一摄适度所需热量的卡数。又分为重量热容量(单位用卡/克.度表示)和容积热容量(单位为卡/立方厘米.度)。土壤热容量与土壤三相物质的热容量有密切关系。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specific heat),是物质的比热容与所进行的过程有关。土壤热容量_土壤热容量 -定义单位质量土壤(或容积土壤)每升高1℃温度时所需的热量。土壤热容量_土壤热容量 -应用学科土壤学(一级学科);土壤物理(二级学科)土壤热容量_土壤热容量 -简单介绍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土壤每生高一摄适度所需热量的卡数。又分为重量热容量(单位用卡/克.度表示)和容积热容量(单位为卡/立方厘米.度)。土壤热容量与土壤三相物质的热容量有密切关系。在三相物质组成中,水的热容量最高,为1。空气的热容量最小,为0.0003。二者相差3000倍。矿物质土粒的热容量为0.5-0.6,有机质的热容量为0.48-0.6,它们组成土壤的固相部分,一般变化不大。而土壤水,气含量经常变化,而且相互消长。土壤空气的热容量很小,可忽略不计,所以土壤热容量主要决定于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很低时,热容量小,土温升降容易。如沙土一般含水量低,热容量小,容易生温,称为热性土。粘质土则相反,称为冷性土。农业生产常用灌排水调控土温变化的道理就在于此。土壤热容量(heacapacityofsoil)又称土壤容积热容量,即单位容积的土壤、温度升高l℃所需要的热能,单位为J?L-1?K-1。由于自然土壤由多种成分组成,通常不用比热,而采用容积热容量来表示土壤增热或冷却时温度变化的强度。不同土壤的容积热容量是不同的,其数值大小取决于土壤的机械成分、孔隙度和含水量。水的容积热容量约比土壤中矿物质的容积热容量大一倍左右,所以当土壤湿度增加时,容积热容量将急剧增大。土壤孔隙度越大,则土壤吸收水分的可能性也越大,故土壤容积热容量随土壤湿度和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土壤的容积热容量应该是土壤中固体成分(如矿物质和有机质)、水和空气的容积热容量的加权平均值。通常,水(20C°时)的容积热容量为4.187X103J?L-1?K-1粘土为6.030X103J?L-1?K-1,湿粘土为2.680X103J?L-1?K-1含根的轻质土为3.768X102J?L-1?K-1土壤热容量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分为:容积热容量;质量热容量。Chap.8土壤热量§2土壤热性质容积热容量是指每1cm3土壤增、降1℃时需要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用Cv表示,单位为J/cm3℃;质量热容量也称比热,是指每1克土壤增、降温1℃时所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用C表示,单位为J/g℃。两者之间的关系式为:Cvc×ρ(式中ρ为土壤容重)。Chap.8土壤热量§2土壤热性质热容量愈大,土壤温度变化愈缓慢,反之,热容量愈小,则土壤温度变化频繁土壤热容量的大小主要受土壤的三相组成影响。C水C土C气粘土升温慢,冷性土;砂土升温快,热性土。Chap.8土壤热量§2土壤热性质2土壤导热率土壤导热率是评价土壤传导热量快慢的指标,它是指单位厚度(1cm)土层,温度相差1℃时,每秒钟经单位断面(1cm2)通过的热量焦耳数。单位:J/(cm℃s)土水气土粒紧实、含水量大,愈易向下导热。Chap.8土壤热量§2土壤热性质3土壤导温率土壤导温率又称土壤导热系数或热扩散率。它是指在标准状况下,当土层在垂直方向上每厘米距离内,1℃的温度梯度下,每秒钟流入1cm2土壤断面面积的热量,使单位体积(1cm3)土壤所发生的温度变化。K/cvChap.8土壤热量§3土壤温度1土壤温度的年变化地表:17月为升温,712月为降温,7月土温最高。2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地表:日出后开始升温,1314时最高,随后降低。3不同深度土层的土温变化随土层加深,温度变化滞后Chap.8土壤热量§4土壤温度与作物生长土壤温度与种子萌发土壤温度与作物根系生长土壤温度与作物营长和生殖生长土壤温度影响养分转化与吸收Chap.9土壤水、气、热的调节§1土壤水的调节①控制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入渗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③合理灌溉④提高土壤水分对作物的有效性⑤多余水的排除Chap.9土壤水、气、热的调节§2土壤空气调节改善土壤结构,增大土壤孔隙度;通过调节水分,控制通气状况。Chap.9土壤水、气、热的调节§3土壤温度调节1)合理耕作与施用有机肥2)以水调温3)覆盖与遮荫Chap.10土壤氧化还原性质§1土壤氧化还原体系氧化态还原态氧体系O2H2O氮体系NO3-NO2-NO2-N2O、N2NO2-NH4锰体系Mn4Mn2Chap.10土壤氧化还原性质§1土壤氧化还原体系氧化态还原态铁体系Fe3Fe2硫体系SO42-S2-氢体系2HH2有机碳体系CO2CH4Chap.10土壤氧化还原性质§2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可用下式表示:59氧化态EhE0logn还原态E0为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化学手册中可查到)n为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用0.059时,单位为v,用59时为mvChap.10土壤氧化还原性质§2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旱地土壤的Eh值多在400700mV之间,大于700mV,表明土壤通气过强;Eh值低于200mV,则土壤通气不良。Chap.10土壤氧化还原性质§2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水田土壤的Eh值变化较大,正常值低于200300mV,长期积水的水稻土可降至100mV甚至下降到负值。一般水稻适宜在轻度还原条件(180-300mV)下生长。Chap.10土壤氧化还原性质§2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水田土壤的Eh值低于180mV或100mV,将使土壤中Fe2、Mn2的浓度升高,导致水稻Fe、Mn中毒。Eh降至负值时,会产生有机酸和H2S。土壤热容量_土壤热容量 -释文:单位质量或原状体积土壤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它有2种表达方式:一是土壤质量热容量,即为1克土壤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用cw表示,单位是焦/克?℃;二是体积热容量,即为1立方厘米原状土壤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用cv表示,单位是焦/厘米3?℃。两者的换算关系式是cv=cw?d,其中d是土壤密度,单位是克/厘米3.据估算在土壤孔隙度为50%、含水量为30%时,土壤的体积热容量一般为168焦/厘米3?℃。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换手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