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海水提镁中镁的含量为1.10gxLp^

当前位置:
>>>(9分)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海水中镁的含量为1...
(9分)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海水中镁的含量为1.10 mg·L-1,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1)为了使MgSO4完全转化为Mg(OH)2,可以加入过量试剂①,试剂①最好选用__________。(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剂②可以选用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Cl2和Mg,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假设海水中镁元素全部存在于MgSO4中,则海水中MgSO4的含量为____mg·L-1,若某工厂每天生产1.00 t镁,则每天需要海水的体积为________L。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Ca(OH)2 (2)过滤(3)盐酸 Mg(OH)2+2H+===Mg2++2H2O(4)MgCl2(熔融)Mg+Cl2↑(5)5.50 9.09×108略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9分)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海水中镁的含量为1...”主要考查你对&&物质的分离,离子的检验,粗盐的提纯&&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质的分离离子的检验粗盐的提纯
分离与提纯的原则和要求:(1)选择分离与提纯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①不增:指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减:指应尽可能减少被分离与提纯的物质的损失。 ③易分离:指如果使用试剂除去杂质时,要求反应后的产物跟被提纯的物质容易分离。 ④易复原:指分离物或被提纯的物质都要容易复原。 (2)分离与提纯操作过程应遵循“三必须” ①除杂质试剂必须过量;②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过量试剂会带人新的杂质);③除杂途径必须选最佳。常见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1)物质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2)物质分离与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①加热法混合物中混有某些热稳定性差的物质时,可直接加热,使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分解而分离出来。例如:食盐中混有氯化铵、纯碱中混有小苏打等均可直接加热除去杂质。 ②沉淀法在混合物中加入某试剂,使其中一种以沉淀形式分离出去的方法。使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引入新杂质,若使用多种试剂将溶液中不同粒子逐步沉淀时,应注意后加入试剂能将先加入的过量试剂除去,最后加入的试剂不引入新杂质。例如:加入适量BaCl2溶液可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SO4。 ③转化法利用化学反应将某种物质进行多次转化而分离。例如:分离Fe3+和Al3+时,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Fe(OH)3和NaAlO2,过滤后,分别再加盐酸重新生成Fe3+和Al3+。注意转化过程中尽量减少被分离物质的损失.而且转化后的物质要易恢复为原物质。 ④酸碱法被提纯物质不与酸或碱反应,而杂质可与酸或碱发生反应,可用酸或碱作除杂试剂。例如:用盐酸除去 SiO2中的石灰石,用氢氧化钠除去铁粉中的铝粉。 ⑤氧化还原法 a.对混合物中混有的还原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氧化剂将杂质氧化为被提纯物质。例如:将氯水滴入混有FeCl2的FeCl3溶液中,除去FeCl2杂质。 b.对混合物中混有的氧化性杂质,可加入适当还原剂将杂质还原为被提纯物质。例如:将过量铁粉加入混有FeCl3的FeCl2溶液中,振荡过滤,除去FeCl3 杂质。 ⑥调节pH法通过加入试剂来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中某组分沉淀而分离的方法。一般加入相应的难溶或微溶物来调节。例如:在CaCl2溶液中含有FeCl3杂质,由于 Fe3+水解,溶液呈酸性,可采用调节溶液pH的方法将 Fe3+沉淀除去,为此,可向溶液中加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或碳酸钙等。 ⑦电解法此法利用电解原理来分离、提纯物质。例如:电解精炼铜,将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液为含铜离子的溶液,通直流电,在阳极铜及比铜活泼的杂质金属失电子,在阴极只有铜离子得电子析出,从而提纯了铜。离子的检验:(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a2+:砖红色; (2)H+:H+酸性。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遇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NH4+:在试液中加强碱(NaOH)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4++OH-NH3↑+H2O;NH3+H2ONH3?H2ONH4++OH- (4)Fe3+:①通KSCN或NH4SCN溶液呈血红色:Fe3++SCN-==[Fe(SCN)]2+;②通NaOH溶液红褐色沉淀:Fe3++3OH-==Fe(OH)3↓ (5)Fe2+:①遇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转化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Fe3++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②试液中加KSCN少量无明显变化再加氯水出现血红色: 2Fe2++Cl2==2Fe3++2Cl-;Fe3++SCN-==[Fe(SCN)]2+ (6)Mg2+:遇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过量沉淀不溶解:Mg2++2OH-==Mg(OH)2↓,但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7)Al3+:遇NaOH溶液(适量)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溶液过量沉淀溶解: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8)Cu2+:遇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加强热变黑色沉淀:Cu2++2OH-==Cu(OH)2↓;Cu(OH)2CuO+H2O (9)Ba2+:遇稀H2SO4或硫酸盐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Ba2++SO42-==BaSO4↓ (10)Ag+: ①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迅速转变为棕色沉淀溶于氨水Ag++OH-==AgOH↓;2AgOH==Ag2O+H2O;AgOH+2NH3?H2O==[Ag(NO3)2]OH+2H2O ②加稀HCl或可溶性氧化物溶液再加稀HNO3生成白色沉淀:Ag++Cl-==AgCl↓ (11)OH-:OH-碱性:①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②遇酚酞试液变红;③遇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2)Cl-:遇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Cl-=AgCl↓ (13)Br-:加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Br-=AgBr↓ (14)I-: ①加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I-=AgI↓;②加少量新制氯水后再加淀粉溶液显蓝色:2I-+Cl2=I2+2Cl-;I2遇淀粉变蓝 (15)S2-:①加强酸(非强氧化性)生成无色臭鸡蛋气味气体:S2-+2H+=H2S↑;②遇Pb(NO3)2或(CH3COO)2Pb试液生成黑色沉淀,遇CuSO4试液产生黑色沉淀:Pb2++S2-=PbS↓;Cu2++S2-=CuS↓ (16)SO42-:加可溶性钡盐[BaCl2或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再加稀HCl或稀HNO3沉淀不溶解:Ba2++SO42-=BaSO4↓ (17)SO32-:加强酸(H2SO4或HCl)把产生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SO32-+2H+=H2O+SO2↑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18)CO32-:加稀HCl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CO32-+2H+=H2O+CO2↑;CO2+Ca(OH)2=CaCO3↓+H2O (19)HCO3-: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或向HCO3-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MgCO3生成,同时放出CO2气体。 (20)NO3-:浓缩试液加稀硫酸和铜片加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成蓝色: Cu+4H++2NO3-=Cu2++2NO2↑+2H2O (21)PO43-:加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溶解:3Ag++PO43-=Ag3PO4↓;Ag3PO4溶于稀HNO3酸。 粗盐的提纯:(1)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粗盐,水 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 (2)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3)实验操作 ①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粗盐(精确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用玻璃棒搅拌,并观察发生的现象(玻璃棒的搅拌对粗盐的溶解起什么作用?)。接着再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溶液是否浑浊。 在天平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在10毫升水中大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②过滤:按照过滤的操作进行过滤,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例如:滤纸破损,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找出原因后,要重新操作。 ③蒸发: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④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状态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发现相似题
与“(9分)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海水中镁的含量为1...”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4951371205378561295808357112372898海水是一种化学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包括水、溶解于水中的多种化学元素和气体.在海水中迄今已发现的化学元素达80多种.含量较高的元素除组成水的氢、氧元素外,还有氯、钠、镁、硫、钙、钾、溴、碳、锶、硼、氟等.(1)以海水及其产品为原料可以生产许多化工产品,如氯化钠、氢气、氢氧化钠、氯气、钠、镁、食用加碘盐等.在氯化钠、氢气、镁三种物质中(填化学式),由分子构成的是H2;由原子构成的是Mg;由离子构成的是NaCI.(2)自然界中的溴元素绝大多数存在于海洋中,其元素符号为Br,根据中文名称猜测溴应属于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3)锶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见下图,请回答有关问题:锶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为5,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8;其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4)海水也是未来人类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小明同学从水产市场带回一瓶浑浊的海水,准备与同学们一起对其进行净化.请你参入他们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①他们在向水中加入明矾,搅拌静置后进行过滤,加入明矾的目的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呈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②下列对过滤过程及结果描述正确的是(AC )(填编号);A.此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过滤是利用颗粒大小不同将混合物分离;C.过滤之后得到的“水”仍是咸的;D.过滤之后得到的“水”可以饮用.
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判断;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1)在氯化钠、氢气、镁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氢气.故填:H2;由原子构成的是镁.故填:Mg;由离子构成的是氯化钠.故填:NaCI.(2)自然界中的溴元素绝大多数存在于海洋中,其元素符号为Br,根据中文名称猜测溴应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填:非金属.(3)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锶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为5,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8;其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填:5;38;87.62;失去.(4)①他们在向水中加入明矾,搅拌静置后进行过滤,加入明矾的目的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故填: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填:烧杯、漏斗、玻璃棒;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呈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故填: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②过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过滤之后得到的“水”仍是咸的.故填:AC.已知海水中镁的含量为1.10mg/L,若该工厂每天生产1.00吨镁,则每天至少需要多少体积的海水?_百度知道
已知海水中镁的含量为1.10mg/L,若该工厂每天生产1.00吨镁,则每天至少需要多少体积的海水?
提问者采纳
这完全是一个数学计算问题....1.00吨=1000000g,1.10mg/L=1.10g/m3至少需要海水体积=.10=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已知海水中含有氯化镁,但因其含量低而不能用于生产镁.某工厂利用海水和海边丰富的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资源来制取氢氧化镁,然后制取较纯净的氯化镁,并再用于生产镁.写出制取氯化镁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CaO+CO2↑,CaO+H2O═Ca(O7)2,Ca(OH)2+M5Cl2═Mg(OH)2↓+CaCl2,Mg(Od)2+2HCl═MgCl2+2H2O.
解:将贝壳在高温下锻烧,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再将氧化钙与水反应得到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海水中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过滤出沉淀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故答案为:CaCO3C5O+CO2↑,CaO+H2O═Ca(OH)2,Ca(OH)2+MgCl2═Mg(OH)2↓+CaCl2,Mg(OH)2+21Cl═MgCl2+2H2O.利用碳酸钙分解得到氧化钙,然后利用氧化钙转化为氢氧化钙,再使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得到氢氧化镁,最后利用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即得到氯化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水提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