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上农业劳动生产率率的值在什么范围是合适的...

您好,欢迎来到法务在线!|&&
客服热线:400-060-1148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 江西省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江西省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江西省作为我国的中部一省,在地理位置上有其优势的一面(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 ,也有其劣势的一面(当前国家的政策倾斜度不够) ,在资源禀赋上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农业的自然条件与全国大多数省相比较好,但农业的产业结构不甚合理,农业的科技投入力度不够,科技兴农没有真正实现到位。因此我们需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实现十一五规划中的目标。
一、模型的建立模型的建立首先是变量的选择,这里我们构造了一个相对简单的实证模型以模拟人均农业产出决定的行为特征和微观机理,它是传统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变化形式。在模型中,因变量为劳均农业产出,自变量包括:人均耕地面积灌溉率,即有效灌溉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重劳均化肥使用量(实物量) 成灾率,即成灾面积与实际播种面积的比重结构调整系数,用林牧渔三业的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率加以表示代表技术进步的时间趋势变量。考虑到以机械动力为代表的资本投入在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的情况下仅具有劳动替代的功能,而不影响总产出水平的变动,而且机械动力拥有量与化肥使用量和灌溉率等变量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关系,在实际回归过程中我们舍弃了这一变量。在实际回归方程中,时间趋势采用简单线性形式,其它变量均采用对数形式。以下是设定已经对数据作适当调整后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1X1 +2X2 +3X3 +4X4 +5X5 +6X6 +其中:Y- 劳均农业产出X1 - 人均耕地面积X2 - 灌溉率X3 - 劳均化肥使用量X4 - 成灾率X5 - 结构调整系数X6 - 时间趋势(代表技术进步)根据江西1990 年- 2005 年相关数据,整理、计算后,运用SPSS 软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从回归结果来看,最先进入模型的变量是人均耕地面积,以下依次是成灾率、技术进步、结构调整系数。回归结果中直接舍去了灌溉率和劳均化肥施用量两变量,稍后再作解释。结果如下:Y= 7. 144
3. 545X1(122. 211) (10. 381)R2 = 0. 900
F = 107. 756
DW= 1. 800Y= 7. 118
0. 271X4(166. 392) (14. 598) ( - 3. 484)= 0. 952F = 109. 958 DW= 1. 800Y= - 8. 576
0. 008X6( - 1. 638) (7. 191) ( - 4. 847) (2. 998)R2 = 0. 975
F = 129. 517
DW= 1. 800Y= - 16. 655 + 2. 290X1 - 0. 191X4 + 0. 230X5 + 0. 012X6( - 3. 183) (5. 790) ( - 3. 142) (2. 575) (4. 541)R2 = 0. 986
F = 153. 495
DW= 1. 800
二、模型分析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可以看出,T(变量显著性) 检验,从T检验的各数值分析可知,结果令人满意,各变量显著性概率表明各变量与0 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变量取舍正确,不存在多大问题。R2 (拟合优度检验) 逐渐增大,说明模型拟合度越来越好,理论上也如此,农业产出不仅受耕地面积的影响,而且还受技术、天灾等因素的影响,考虑的因素越全面,模型模拟现实的程度越好,越能说明问题。F(方程显著性检验) 值也越来越大,说明方程中增加的变量对方程的表达也越来越好。DW= 1. 800 位与2附近,无序列相关性。表(一)
Coefficients(a)ModelUnstandardizedCoefficientsStandardizedCoefficientsB Std. Error Betat Sig.1 (Constant) 7. 144 . 058 122. 211 . 000人均耕地面积3. 545 . 341 . 949 10. 381 . 0002 (Constant) 7. 118 . 043 166. 392 . 000人均耕地面积3. 921 . 269 1. 049 14. 598 . 000成灾率- . 271 . 078 - . 250 - 3. 484 . 005宏观管理/ 193 (Constant) - 8. 576 5. 236 - 1. 638 . 132人均耕地面积2. 886 . 401 . 772 7. 191 . 000成灾率- . 288 . 059 - . 266 - 4. 847 . 001技术进步. 008 . 003 . 321 2. 998 . 01344 (Constant) - 16. 655 5. 233 - 3. 183 . 011人均耕地面积2. 290 . 396 . 613 5. 790 . 000成灾率- . 191 . 061 - . 176 - 3. 142 . 012技术进步. 012 . 003 . 491 4. 541 . 001结构调整系数. 230 . 089 . 161 2. 575 . 030
a ,Dependent Variable : lnY由以上分析及结果可知,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和序列相关性问题。以下是异方差检验: (见下图. 标准化后残差散点图) 。由图可知,模型基本上不存在异方差问题。而通过等级相关(Spearman 相关系数) 分析,输出的两两相关系数与显著性检验表(表略) 可知,人均耕地面积、成灾率、技术进步、结构调整系数两两之间的t 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均大于0. 05 ,说明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化肥施用量、灌溉率与其他变量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t 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小于0. 05) 。因此模型可通过异方差检验。因此,模型的最终结果应该为:
Y= - 16. 655 + 2. 290X1 - 0. 191X4 + 0. 230X5 + 0. 012X6而由于常数项为负,与经济意义不符。我们取标准回归方程及其系数:
Y= 0. 613X1 - 0. 176X4 + 0. 161X5 + 0. 491X6显然,农业产出与人均耕地面积、成灾率、结构调整系数、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其中耕地的贡献率为0. 613 ,技术的贡献率为0. 491。模型结果舍掉了灌溉和化肥施用量两因素,可能是仅取江西的数据不足以说明问题,或是江西的化肥施用和灌溉的作用不大,或是其他原因。我们就模型最终结果进行经济分析。首先,耕地产出弹性较高,说明耕地贡献较大,与理论相符合。但在我国目前人口日渐增多,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农业产出,进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不可能和不现实的。人均耕地规模的难以扩大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根本性瓶颈。但我们可以通过另外一种途径来解决问题,也就是通过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来增加农业人均产出的水平。其次,技术进步始终是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途径。但资料显示,江西省农业技术进步发展缓慢,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一大阻碍。第三,我们都知道灾害是影响农业产出的一大因素。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有的灾害我们无法避免,但有的灾害是我们人类自己对大自然的掠夺性索取和毁灭性破坏造成的。这就需要我们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四,结构调整系数也是影响农业产出的一大因素。农业内部生产结构的调整已构成了农业产出的增加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源泉。这种结构调整效应的产生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所引起的,是农产品市场价格机制作用的结果。
三、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建议与对策(一) 推进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推进、应用科学技术进程中,江西省需要:首先, 积极应用科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硬的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首要环节。针对我省目前状况,应从三个问题着手,解决好基本建设问题(电力建设问题、水利建设问题、道路建设问题) 。其次,科技致富,走高产优质高效之路。江西省要在积极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新品种的同时,大力推广先进农业适用技术,实现良种、良技、良好相配套。(二)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有关研究表明,加入WTO 以后,粮食和油料生产者的收入将会受到较大的不利影响,而其他农作物生产者的收入下降幅度较小,畜产品、水产品和其他农产品生产者的收入有可能提高,非农业部门的收入也将呈上升趋势。但这种上升或下降的趋势是静态条件下国内外价格整合的结果。如果生产者有能力将资源自由地转用于其他农产品的生产,或者投入到农业以外产业的生产中,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不仅不会出现明显的下降,甚至还有可能带来增长。因此,江西省应实行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结构调整,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三)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贡献率与第一点相似,江西省需要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着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江西省与全国各发达省相比一样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将是我国尤其是江西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里,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和开发必须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技术效率和市场效益的内在统一。
相关知识内容
(共收到条评论)
请后发表评论,还没有账号,请
大家都爱看
相关法律咨询
如遇问题,请选择
1.咨询律师
常见法律问题,请发布法律咨询,律师在线专业解答!
2.案件委托
法律问题涉及委托律师解决,请发布案件委托,律师在线接洽,选择合适律师委托。
3.法律查询
想知道法律问题涉及什么法律法规,并了解法律法规详细条文,可查询法律文库。
4.人工客服
想了解网站和产品概况,不清楚网站功能操作,想让在线客服帮忙推荐律师,请联系在线客服。周一至周五:9:30-18:00
热线电话:400-060-1148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论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中图分类号:F323.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论文网 /2/view-347992.htm  内容摘要:针对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现状,本文对索洛模型进行拓展,并运用截面、pool、panel(固定效应)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生育率和人力资本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均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通过降低农村生育率和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从流量和存量两方面减少过多的农业劳动力,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增加农业总产量,从而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人力资本 生育率 农业劳动力 劳动生产率      长期以来,我国规模分散过小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因此成为阻碍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农业生产过多地依靠农业劳动力数量的投入,以大量密集型劳动投入不断挖掘有限的土地生产潜力,从而忽视了现代化技术对农业的推动作用。在长期注重土地产出率的同时,劳动生产率更不能被忽视。郭熙保(1995)认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二元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在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和水平很低的国家里,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针对目前农业规模经营的问题,不仅要促进土地流转和适度集中,还要减少聚集在土地上过多的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要素制约着土地要素、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等在促进农业生产能力上的作用发挥,这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而劳动力要素投入包含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首先,通过减少过多的农业劳动力数量,可以有效提高人均资本和产出的稳态水平。其次,通过提高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即质量),可提高农民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并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从而达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郭剑雄(2005)认为,农村地区的高生育率和低人力资本积累率所导致的马尔萨斯稳态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根本原因,城乡收入差距调节政策的主要着眼点,应是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和降低其生育率。   另外,在人力资本收益率提高的背景下,生育率下降会加速人力资本的积累,偏好人力资本投资也将对生育率产生替代效应,人力资本和生育率之间可以达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二者将共同作用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人力资本、生育率对农业规模经营生产率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索洛模型的拓展,来分析人力资本、生育率变化对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Mankiw、Romer and Weil(1992)等学者评价了索洛模型的实证意义,他们认为该模型运行效果良好,但如果再考虑人力资本,模型会拟合得更好。因此,在本文的模型中加入人力资本的影响显然是十分必要的。模型的建立主要围绕两个方程展开,一个是生产函数,一个是资本积累函数。   假定农业部门生产函数符合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形式,生产中只使用资本K和劳动L两种要素,Y为农业产出。在此我们并未设定独立的人力资本投资函数,而是假定每单位劳动力L都具有h单位的人力资本,而h与教育有关。假定农业中的所有劳动力都是一样的,因此,如果L等于生产中总的劳动力数量,那么总的人力资本投入就等于hL,由此,可得到如下形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即   Y=F(K, L)=AKα(hL)1-α(0 < α < 1)(1)   其中Y为农业产出、K为资本、L为劳动力,A为生产率,是外生变量,以固定比率g增长。   生产函数以劳动力人均产出y=Y/L、人均资本使用量k=K/L表示,而以人均形式表示的生产函数即为:   y=h1-αAkα(2)   而资本积累方程为:   K=sY-dK (3)   式(3)表示资本存量的变化等于sY减去资本损耗dK,其中s为储蓄率,d为资本折旧率。   对k=K/L两边取自然对数得,    (4)   将上式(4)代入(3),并令即人口增长率为n,即得到以劳动力人均资本表示的资本积累方程为:   (5)   通过(1)、(5)式可解得稳态下的劳动力人均资本量k*和y*。将(1)代入(5)可得,      令K=0,解得,    (6)   将(6)代入(2),得稳态下的劳动力人均产出为,   (7)   由(7)得,    (8)   (9)   所以可得出如下结论,人口增长率的上升会降低农业劳均产出,而人力资本投入的上升则会提高农业劳均产出。      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生成   本文的模型采用stata9.0计量经济软件进行分析,所采用的相关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出版的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1980年到2007年。   由于1998年后重庆变为直辖市,之前的数据缺损比较严重,因此剔除了重庆市的相关数据。   本文中采用的回归方程形式为:   yi,t=c+α1gratei,t+α2landi,t+α3 poweri,t+α4edui,t+α5yi,80+α6di,t+εi,t   其中,i代表不同地区,t代表不同的年份;yi,t代表各地区t年的农业劳均GDP水平, 其中农业劳均GDP我们是按照当年的农业总产值除以农业劳动力人数计算所得;gratei,t代表的是地区i在t年时的农村人口增长率;landi,t、poweri,t分别表示地区i在t年时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均土地和机械的投入数量,它们主要是度量农业生产过程中物质资本要素投入变化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由于农业生产存在复种的特点,在土地变量的选取过程中本文采用当年的播种面积作为土地变量的指标,而不用耕地面积,这样将更能体现土地要素与产出之间的变化关系,农业机械投入则以机械动力来衡量。edui,t代表的是地区i在t年时的中等学校入学人数,它衡量的是人力资本要素投入变化对农业产出的影响;yi,80是代表各地区1980年的农业劳均GDP水平,加入这一变量是为了控制一些模型没有包含的遗漏变量的影响;di,t是一个代表不同地区的虚拟变量,反映在此期间内其他未分离的地区因素对省际间的农业增长差异造成的影响;εi,t是扰动项。本文感兴趣的系数是α1和α4,它们分别反映了生育率和人力资本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程度。
  (二)估计结果分析   回归得到的结果见表1。   首先,采用2007年全国30省区的截面数据所得的OLS回归结果,并且为控制地理因素的影响,引入直辖市虚拟变量。由回归结果可见,农业劳均产出与生育率之间具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与教育(人力资本)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其次,为观察到由截面数据所得的结果时间序列上是否仍旧有效,采用年,30省区的混合(pool)数据所得的OLS回归结果。结果是农业劳均产出与生育率之间仍然具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与教育(人力资本)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但是采用混合(pool)数据回归要求各地区间的差异不明显,否则就会产生异方差、序列相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检验。由所得出的F值,我们认为相对于Pooled模型而言,面板(panel)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更好一些。   最后,我们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采用了面板数据模型中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该模型与我们的理论预期相一致,农业劳均产出与人口增长率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与人力资本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另外,根据劳动经济学的理论,生育率可能并不会在当期就对劳动力供给、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等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我们紧接着构造一个滞后1期的人口增长率变量grate_1, 结果可见滞后1期的人口增长率和教育(人力资本)对于农业劳均产出的影响更为明显。   综上,应用截面、pool、panel(固定效应)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均表明生育率与农业劳均产出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人力资本与后者则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生育率和人力资本对农业劳动生产率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论      当前我国的农村生育率和人力资本的现实状况,直接的影响着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通过降低农村生育率和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可以减少过多的农业劳动力,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增加农业总产量,从而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均产出)的提高。   具体而言,首先,应从流量上有效控制我国的新生农业人口,继续坚持执行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其次,从存量上促进过多的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到非农产业上,通过坚持和完善农村的基础教育和大力发展农村技能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这一方面促进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效率,另一方面帮助留在农业种植上的农民掌握更多的农业专业知识,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手段进行生产,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熙保.农业发展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2.郭剑雄.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J].中国社会科学,2005.3   3.Mankiw,N Gregory & Romer,David & Weil,David N,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      作者简介:   张平,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来源: 作者:郑林庄;
从美国农业的经历看农业劳动生产率问题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国家。一九七七年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粮食十四万七千斤,肉一万二千斤,奶二万七千斤,蛋一千七百五十斤。当年一个农业劳动力的年产值达二万三千八百美元,一年生产的实物可以供养五十六个人。从一九七二年一一九七六年各种农畜产品的平均用工时数来看,种一亩玉米只用五十分钟,种一亩小麦用二十九分钟,种一亩棉花用三小时零三十六分钟。每生产一百斤猪肉用五十三分钟,生产一百斤牛肉用一小时三十九分钟。就一般农场饲养的鸡来说,每生产一百斤鸡肉(毛重)用工三小时零二十四分钟,而专业化养鸡场每生产一百斤肉鸡只用十三分钟。因此,研究一下美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经验和问题,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有帮助的。下面集中谈一下其中的两个问题。一、农业机械化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美国既是一个农业劳动生产率很高的国家,又是一个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的国家。为了说明美国发展农业机械化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拿它一八七O年以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具体增长情况来分析一下。我们采用一八七O年以后的数字,是因为(1)美国农业的商品经济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有了长足的发展。美国......(本文共计5页)
       
         &
相关文章推荐
《西北人口》2012年03期
《中国农村经济》1988年09期
《当代财经》1989年07期
《农业经济》1998年11期
《益阳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人口学刊》2001年03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1期
《人口与经济》2004年03期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03期
《云南农业科技》2004年05期
《恩施州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12期
学习与探索
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出版:学习与探索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要素禀赋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4页&#165;2.0018页&#165;2.0013页免费5页&#165;2.005页&#165;3.00 11页&#165;2.005页&#165;2.0013页免费8页免费8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0页免费8页免费9页免费5页免费6页免费
要素禀赋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要&#8203;素&#8203;禀&#8203;赋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58.66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提问回答都赚钱
> 问题详情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可用_______。 A.农业劳动生产率=活劳动时间农产品产值或产量B.农业劳
悬赏:0&&答案豆&&&&提问人:匿名网友&&&&提问收益:0.00答案豆&&&&&&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可用_______。 A.农业劳动生产率=活劳动时间/农产品产值或产量B.农业劳动生产率=物化劳动时间/农产品产值C.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产值/物化劳动时间D.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产值/物化劳动时间+活劳动时间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发布时间:&&截止时间:
网友回答&(共0条)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4.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6.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为你请到的专家
&&&&采纳率:76%&&&
&&采纳率:97%&&&
&&采纳率:88%&&&
&&&&采纳率:25%&&&
&&采纳率:90%&&&
[] [] [] [] [] [] [] [] [] [] [] []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业劳动生产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