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习题!

【】【】【】【】
定价:¥24 优惠价:¥24.0&&..
定价:¥30 优惠价:¥30.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语言学概论练习题》答案--cdxx的blog
精彩就在你身边!
精彩就在你身边!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答案
15:36:00 | By: cdxx ]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的表述
基本概念:
1、语言M言语
言语是言说活动中实际存在的话语以及为说出和理解这些话语而进行的行为过程。语言是在言语背后起支配作用以使它能够形成和理解的单位系统和规则系统。言语是具体对象,语言是抽象对象。
2、聚合关系M组合关系
语言符号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发生在心理记忆中就形成了聚合关系,彼此有聚合关系的语言成分组成系统。
语言符号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发生在线性排列中就形成了组合关系,彼此有组合关系的语言成分组成结构。
3、语言意义M语用意义
语言意义是语言单位仅仅由于成分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而具有的抽象意义。语用意义(言语意义)是语言单位在一定的语境中反映了特定的交际意图而形成的具体意义。
我们对语境通常由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前者指的是一段话语所处的上下文或前后语环境,后者指的是一个言语行为所处的整个自然――社会大环境,其中交际双方能直接感知到的是现场语境,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则以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的方式存在。
5、音位(功能定义和构成定义)
从功能方面定义,音位是属于特定语言和方言,具有辨义功能,能区别语素的语音形式或意义的最小的、抽象的自然语音单位,每个音位都拥有一组音位变体。
从构成方面定义,将某一音位与其它所有音位区别开的区别性语音特征加合起来就构成了这个音位本身,也就是说音位仅仅是一组区别性语音特征的集合。
6、音位变体M自由变体M条件变体
音位变体指的是因为彼此没有对立性差别(具有相同辨义功能)而归为同一音位的一组音素。在音位变体中可以区分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彼此有语音差异的音位变体受到发音条件的限制,按规范的发音方式不在同一语音环境中出现而不构成对立性差别,但如果违反发音规范硬让它们在同一环境中出现也不会引起辨义功能的变化,这样的音素构成的音位变体就称为条件变体。
彼此有语音差异的音素可以自由地在同一语音环境中出现而不引起辨义功能的变化,这样的音素构成的音位变体就称为自由变体。
7、内蕴意义
词在反映所指对象时还会加进相应语言群体对该对象的传统观念、文化心态以至于社会偏见,它们积淀在词汇意义中就形成了该词的内蕴意义(文化意义)。
8、联想意义
一个词可能经常只在一定环境中使用,以至于只要一使用该词就会引起关于相应环境的联想,甚至加进了对于该环境的价值评判和情感反应,这种稳定的联想关系积淀在词汇意义中就形成了该词的联想意义。所谓使用环境大致有时代、地域、社群、语体四类,相应联想意义也可以分为时代意义、地域意义、社群意义和语体意义四类。
9、反映意义
围绕着某词存在着多种意义时,如果使用其中的意义A同时会使我们感受到意义B,B就是A的反映意义。
10、搭配意义
某词如果经常与另一或另一些词搭配使用,以至于当那些词未出现时我们也能从该词感受到它们的意义,这种意义就形成了该词的搭配意义。
11、语义场
依靠一个最低位的共同语义特征而相互作用的一组词语组成一个语义场,以这个最低位的共同性语义特征为义位的词是这个语义场的标题词,而这组词中的每一个词都是这个语义场的一个成员词。
12、预存单位M使用单位
所谓预存单位,是指语言中预先构造好储备在使用者记忆中,以备使用时整体提取并以独立身分参与造句的意义单位。预存单位主要有词和固定词组。
所谓使用单位,是指为实现某个交际目的而提取预存单位临时组合成的意义单位。使用单位主要有句子,自由词组是不完全使用单位。
13、句法结构的层次性
任何一个句法结构都具有构成性与功能性,构成性指任何句法结构都由若干结构成分组成,功能性指结构体也可以作为结构成分去构成更大的结构体。构成性和功能性使一个句法结构能同时具备结构体、结构成分的双重身份。这样,句法结构就形成了层次性:语法单位之间由于组合次序的先后而造成的层层包含的关系。
14、直接成分
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句法结构中结构成分就有直接成分与间接成分之分。所谓直接成分,就是直接发生了结构关系而造成一个句法结构的成分。
15、基础句式
有一种句式完整地体现了一个论元结构,它通常采取具有肯定、主动等特征的一般陈述句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变换的基础句式。
所谓语迹就是论元成分从基础句式的一定位置上省略或移位后在原位置上留下的心理痕迹。
17、行事意图
行事意图即发话者说话的语用意图,指的是打算通过完成一定的言语行为来实现某些语言外目的的意图。行事意图可以通过行事成分表现出来。
18、间接言语行为
所谓间接言语行为,就是交际中往往通过实施某一个言语行为而事实上施行了另一个言语行为。这里的前一个言语行为是直接言语行为,它的实施依赖于语面意义;后一个言语行为是间接言语行为,它的实施依赖于言外之意。在这一过程中,间接言语行为才真正体现了发话者的说话意图。
19、指称M指示语M指示
指称主要是名词的功能,指的是用名词的概括性词义去确定特定语境中的所指对象,同时用名词的语音去称呼它,以表明它为一次言语行为所涉及。
指示语是指必须以一次正在进行着的言语行为中的某要素――如说话者、说话时间、说话地点等为参照而与语境发生关系,才可能有确切词义和所指对象的词语。
把话语中的指示语与语境联系起来的过程就是指示。
20、语言变体(社会变体)
语言变体就是具有共同社会分布的一组语言项目。所谓社会分布,就是某种社会因素造成的语言环境,而一组语言项目可以是某些特定的词语或语音特征、语法构造,也可以是整个语言系统。
21、语言的习得M语言的学得
语言的习得是大脑的语言获得机制不通过正式的教学环节,而是在一定的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对接触到的语言材料进行自动分析概括而总结出系统规则的过程。
语言的学得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环节,有目的地掌握一种语言的语音知识以及词汇、语法知识的过程。第一语言(母语)的获得以习得为主,第二语言(外语)的获得以学得为主。
22、直观动作思维M表象思维M抽象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指思维时能直接感知思维对象,并能通过思维者自身的动作去影响思维对象的思维活动。
表象思维(又称为形象思维)指思维时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进行排列组合、加工改造的思维活动。
抽象思维(又称为逻辑思维、语言思维)是以语言或其它抽象符号为工具、运用逻辑形式来进行的思维活动。
23、双语现象
双语现象是一个社会群体内同时以两种(有时是两种以上)语言或方言(包括民族共同语与方言)为主要交际工具的现象。双语现象的实质也是语言变体的问题,只不过是成系统的语言变体。
24、语码转换
语码转换指的是在双语社群内语言使用者不断更替使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语码)以实现不同交际意图的语言策略。
25、方言M亲属语言
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或者说变体,在方言之下还可以分出次方言以至于土语。
亲属语言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因而彼此有亲属关系的独立语言。
26、民族共同语
共同语是一个统一的社会内部全体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对一个具有方言分歧的单一民族社会来说,共同语称为民族共同语。
27、基础方言
民族共同语总是在某一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是基础方言。哪一种方言能够成为基础方言,取决于方言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由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条件造成的地位。
28、洋泾浜语M克里奥尔语
洋泾浜语是在与外族人接触较多的地区,外族语言在当地语言影响下吸收对方的一些成分,放弃自身的一些特点而形成的变体。
克里奥尔语是洋泾浜语在一定条件下被社会用作主要交际工具并作为母语来学习之后,系统逐渐完善而形成的独立语言。
29、语系分类M形态分类
我们可以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也即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这就是语言的语系分类(又称为谱系分类)。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可以依次划分出语系、语族、语支、语群和语种。
我们可以根据语言的语法形态特征对语言进行分类,此即语言的形态分类。据此可以把语言分为词根语、屈折语、粘着语和多式综合语。
&上一篇:下一篇:发表评论:
精彩就在你身边!
时 间 记 忆
精彩就在你身边!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精彩就在你身边!
最 新 日 志
精彩就在你身边!
最 新 留 言
精彩就在你身边!
用 户 登 录
精彩就在你身边!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查看: 1343|回复: 2
2012浙大《语言学概论》作业集123以及答案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52签到天数: 2 天[LV.1]初来乍到我玩的应用:
1.广州话[ka:u]是“教”的意思,[kau]是“救”的意思,这种差异我们称之为( )。
D 音质音位 正确答案:C& &
单选题 2.[p、t‘、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点是( )。
B 不送气音
D 擦音 正确答案:C& &
单选题 3.人类发音器官构成的三个部分是()。 A 肺、支气管、气管
B .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勺状软骨
C .口腔、鼻腔、咽腔
D .呼吸气管、喉头声带、声道 正确答案:D& &
单选题 4.白菜、小鞋(指暗中刁难人的行为)、红花(中药名)等都是( )。 A 一个词
B 一个词组
C 一个句子
D 一个语素 正确答案:A& &
单选题 5.音高主要决定于( )。 A 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B 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 .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D 发音体振动的声波形式 正确答案:B& &
单选题 6.语音是( )。 A 可感知的物质外壳
B 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
C .能传递一定意义的、能为人们所理解的声音
D 上述上个方面的总和 正确答案:D& &
单选题 7.普通语言学从理论上研究() A 个别民族语言的特殊规律
B 人类各种语言的一般的共同规律
C .几种民族语言的一般与个别的规律
D 汉语普通话的发展规律 正确答案:B& &
单选题 8.“老年化”这个词中()。 A 没有词干
B “年”是词干
C “老年”是词干
D “老年化”是词干 正确答案:D& &
单选题 9.词义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 )。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
C 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
D 纪录与被纪录的关系 正确答案:A& &
单选题 10.历史比较语言学之前的语言研究属于() A 个别语言学
B 普通语言学
C 前语言学
D 语语言学 正确答案:C& &
单选题 11.下面几种属性,()是语言符号的最基本属性。 A 任意性
D .社会性 正确答案:A& &
单选题 12.根据词的来源特点,我们可以把词分为( )。&&A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B 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C 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D 阶级习惯语、隐语、禁忌语 正确答案:B& &
单选题 13.英语“instinct”重音在前[′insti?kt]时是“本能”的意思;重音在后[ins′ti?kt]时是“充满”的意思。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被看作( )。 A 调位不同
B .重位不同
C 时位不同
D 重音法不同 正确答案:B& &
单选题 14.发乐音时,( )。 A 声门紧闭
B 声门打开
C 门关闭,气门大开
D .声门关闭,气流从声带间挤出,使声带颤动而发音 正确答案:D& &
单选题 15.下面几个判断中,()是不正确的。
A 语言符号是人类自己在一定的时期创造出来的
B 人类的语言是上帝或神赐予的
C 语言的社会性并不能阻碍各民族之间是真正沟通情感和思想
D 语言的文化属性是对使用不同语言的社会的历史文化价值的部分反映 正确答案:B& &
多选题 16.下面辅音字母中都属于浊音的是( )。&&A .t
E r 正确答案:CDE& &
多选题 17.下面列举的语言学家中,( )应属于现代语言学家。&&
C 乔姆斯基
E 段玉裁 正确答案:ACD& &多选题 18.下面这些词中都属于派生词的是( )。&&
E 弹性 正确答案:ABE& &多选题 19.下面这些词中都由两个语素构成的是()。
E 咖啡壶 正确答案:ADE& &多选题 20.下面音节中都是C+V(辅音+元音)结构的是( )。
E lay 正确答案:ADE& &多选题 21.下面这些单位中,都属于“语”而非短语的是( )。
B 三个代表
C 纪律检查委员会
D 伟大的思想 E.富有创新精神 正确答案:BC& &
多选题 22.下列音节中的字母“e”属于同一个音位的是( )。
E yē 正确答案:ADE& &
判断题 23.一个音位是一束区别特征的总和,音位之间的对立总是表现为若干特征的对立。()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对& &
判断题 24.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16-2000赫兹之间。()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 &
判断题 25.每一个人至少掌握一种语言,所以都能准确地回答“什么是语言”这个问题。()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 & 判断题 26.语言和文字是同样重要的两种交际工具。()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 &
判断题 27.汉语中的“的”、“了”、“和”不能单独回答问题,所以不是词。()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 判断题 28.语言中存在的借词说明语言不存在民族性。()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 &
判断题 29.历史比较语言学不仅标志着语言学科的独立,而且为普通语言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对& &
判断题 30.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界限是固定不变的。()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 &
判断题 31.国际音标是1889年8月由语音学家学会制定的。()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 &
判断题 32.所谓音位是能区别语音形式和意义的语音单位。()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 &
判断题 33.普通语言学是以汉语普通话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 & 判断题 34.语言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说的话。()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 &
判断题 35.严式国际音标要标记到音位变体,要把语音的实际发音,包括细微的特色全部标记下来;宽式国际音标则只需记录到音位即可。()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对& &
判断题 36.元音与辅音的最重要的区别是有无气流呼出,其他几个方面的区别都跟它有关。()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 &
判断题 37.“神仙”、“魔鬼”、“上帝”客观上不存在,因此这些词没有客观基础。()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 &名词解释
正确答案:最小的语音单位。&&问答题
39.举例说明你对语言的任意性的理解。
正确答案: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最根本的是指构成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的相对社会约定性,即用什么声音表达什么意义具有任意性。它可以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用声音表达意义是人类社会的特性;用什么声音表达什么意义有一定的社会性;语言符号的历史变化也体现了一定意义的任意性。 不过,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要注意这样一个前提:一是任意性是相对于语言的最小表意单位来说的,如汉语的单音节词及双音节连绵词,英语的单音节或多音节单纯词。对以语素为单位构成的合成词就有一定的理据性了。&&名词解释
正确答案:具有一定的语音形式,代表一定的意义,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名词解释
正确答案:语素中用来与词缀构成合成词一般意义较为是在的语素。&&问答题
42.什么是音位变体?什么是条件变体?什么是自由变体?
正确答案:答:构成同一个音位的几个音素就是该音位的变异形式叫音位变体。有各自出现的语音条件(互补分布)的变体叫条件变体,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中自由替换而又不区别意义的变体叫自由变体。&&分析题
43.请按照构词方式给下列词归类。 动静 boyfriend 三好 火车 改善 老虎 friendly 司机支配式 简缩式 偏正式 补充式 附加式 并列式
正确答案:答:支配式 司机 简缩式 三好 偏正式 boyfriend、火车 补充式 改善 附加式 老虎、friendly 并列式 动静& &名词解释
正确答案:合成词中由两个或以上的词根构成的合成词。&&名词解释
正确答案:语素中用来与词根结合构成合成词的没有意义的语素。&&分析题
46.给你一个“ɡàn(干)”音节,你能用什么方法,通过哪些步骤,证明n[n]、l[l]、m[m]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是不同的音位。
正确答案:答:可以用替换的方法,将辅音mnl分别放入给定的音节中充当声母,产生不同的语音形式,且它们都可以有不同的意义,所以证明它们是不同的能够区别语音形式和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不同的音位。&&分析题
47.指出下列名词中的词根、词缀、词尾。 牛顿 工业化 电子 老鼠 水龙头 瓜子 teacher working enable boyfriend (1)词根:(2)词缀: (3)词尾:
正确答案:答:(1)词根:牛顿 工业 电 鼠 瓜 子 teach work able boy friend (2)词缀:化 子 老 er en (3)词尾:ing& &问答题
48.简要回答语言与言语的不同点。
正确答案:答:语言是决定言语活动或结果的规则系统,言语是语言的具体体现形式;语言具有社会性,言语具有明显个人性。&&分析题
49.请分析下列音节中的元音和辅音,并按要求把音节填入各类中。 Jie dui lonɡ zou xue mao zhi good bed (1)含清辅音的音节: (2)含浊辅音的音节:(3)含单元音的音节:(4)含复元音的音节:
正确答案:答: (1)含清辅音的音节:Jie dui zou xue zhi (2)含浊辅音的音节:lonɡ mao good bed(3)含单元音的音节:lonɡ zhi good bed(4)含复元音的音节:Jie dui xue mao&&名词解释
正确答案: 最小的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自然语音单位。&&名词解释
正确答案:用来代表某个对象的标记形式,语言是符号的一种。&&名词解释
正确答案:最小的音义结构体。&&问答题
53.简要回答固定短语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答:结构上具有整体性;意义上具有凝固性;句法上功能类同词。&&名词解释
正确答案:是音义符号系统,由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构成,是决定言语行为的规则系统。&&问答题
55.简要回答词汇的民族性。
正确答案:答:首先表现在语言的词在音义结合上的差异,即同一个意义,可以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其次,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言往往用不同的语言单位来表达,如“男演员”是词组,但actor则是词。第三,不同语言中的词汇构成成分有差异,即同一个(系统)对象,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成分,如汉语中有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叔父等词,但英语中只有一个词——uncle。&&分析题
56.画出舌位图,并将普通话的7个舌面元音的音标全部标注在图上的适当位置。
正确答案:前 央 后高 i y ——— --———- u 半高 ———――——- ? o 半低 E ——--—- 低 -—— ¢-——& &名词解释
57.语流音变
正确答案:语音要素在语音组合结构中产生的临时性变化。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52签到天数: 2 天[LV.1]初来乍到
第二次作业
&&【第三章(语法学)、第四章(语义学)、第五章(文字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五级语法单位中,用来造句的单位是(& & )。
A.词、词组&&B.语素、词&&C.词组、语素 D.语素、语素组
2.下列各组词形变化的语法手段中,属于屈折的是(& & )。
A.he、him& & B. look-lookeD.& &C.goose-geese& &D.tree-trees
3.传统语法学把语法分成的两个部分是(& & )。
A.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 &B.小语法和大语法
C.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D.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
4.“一张北京”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是词语搭配不当,其实是“买一张去北京的车票”这句话在特定场所(售票处)对话省略。这种现象说明了(& &)。
A.语境对语法的作用& && && && &B.修辞对语法的作用&&
C.语汇对语法的作用& && && && &D.语音对语法的作用
5.语法的性质具有()。
A.概括性、民族性、模糊性& && & B.约定俗成、明确性、稳定性
C.稳定性、抽象性、系统性& && & D.不平衡性、渐变性
6.当词义所概括的界限不明确时,我们将它称为词义的()。
A.概括性&&B.民族性&&C.层次性&&D.模糊性
7.下面几个判断中()是不正确的。
A.词义的概括性不一定导致词义的模糊性
B.不同民族的词义不具有完全的对应性
C.不同民族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一定会有完全相同的结果
D.词义的引申主要是比喻和借代方法
8.下列判断中()是正确的。
A.义素分析法主要是针对词义而言的对比分析方法
B.义素分析法能解决一切词义的精确分析难题
C.句意一定是词语意义的总和
D.语法意义与句子成分意义是相同的。
9.下面几个句子中,()是有歧义的。
A.她明天要去学校 B.校长给她安排好的工作 C.她只吃了一碗饭D.小狗累了
10.下面句子中的预设,()不是通过词语手段实现的。
A.她今天又来了 B.盟军再次取得了胜利 C.她的爸爸来看她了D.我明天还要说
11.下列关于文字起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结绳记事& &B.图画和契刻& &C.刻漏记事& &D.以上说法都错
12.下列文字中,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 )。
A.汉字& && & B.日文& && && &C.英文字母& &D.希腊字母
13.已有的自源文字,从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归来,都是(& &)。A.音节文字& &B.词语文字& & C.音位文字&&D.语素文字
14.在下列四种古老的自源文字中,至今仍在使用的一种是(& & )。
A.古埃及文字&&B.苏美尔文字&&C.汉字D.马雅文字
15.在下列四种行为中,与文字起源直接有关的是(& & )。
A.结绳&&B.串贝&&C.图画& &D.以上各种行为
16.现在公认的汉字的最早源头是(& & )。
A.甲骨文&&B.篆书& &C.隶书&&D.楷书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短语中属于主谓关系的是()。
A.明天去北京&&B.后天是星期二&&C.桌上有一本书&&D.铅笔一支&&E.她累了
2.下列述宾关系的短语中,宾语是施事的是()。
A.路边种上了许多树&&B.村子里死了一个老人&&C.动物园里逃了一只老鹰
D.她卖了一棵树& && &E.太阳从东方升起来
3.下列几组中都用了附加语法手段的是()。
A.他吃过饭了&&B.He&&looked at the&&bird&&C. I have two books
D.He went to Shanghai&&E.I am reading a book
4.下列几个判断中,()是正确的。
A.词义的民族性就是说不同民族的词义是没有对应性的
B.词义的理性意义是指词义中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或主观对象的认识,也称概念意义
C.词义的附加意义完全取决于使用者个人的理解或使用
D.词义的语体色彩是指某个词语在不同语体中的临时性的表达色彩
E.同义词中的词语意义不一定是完全相同可以替代的
5.下列各组中,()是语义学要研究的对象。
A.同义词 B.逻辑意义C.语义场 D.语用意义E.语法意义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 & 汉字是意音文字&&B.汉字是音节文字&&C.汉字是音位文字&&
D.汉字是词语文字E.汉字是表意文字
7.为少数民族创制文字要注意的原则有(&&)。
A.需要原则&&B.简洁原则&&C.自愿原则& &D.科学原则&&E.协作原则
8. 下列五组都是关于文字发展的看法的,其中正确的有(& &&&)。
A.象形文字出现得最早,并且大多数象形文字都是表意字符
B.音节文字是在象形文字基础上产生的
C.音位文字使用的字符最少、最经济
D.评判一种符号体系优劣的标准在于它的语言功能
E先有辅音文字,后有象形文字
三、名词解释
2.语法形式& &
3.语法范畴& &
8.拼音文字&&
9.他源文字&&
四、判断题
1.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话方式,所以不必受固定的规则约束。()
2.句子是言语行为中的最大的交际单位。()
3.汉语的名词没有性范畴,但代词有,如她、他等。()
4.汉语许多类词都有利用重叠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形式,因此,重叠应该看做一种语法手段。()
5.不同的语言往往具有不同的语法手段,我们不能因为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而认为语言因此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分。()
6.汉语主要依靠虚词和词序这样两种手段来表达语法意义的。()
7.汉语与英语一样,都是属于分析型语言。()
8.词语的多义是语言符号系统中的正常现象,但语法歧义等如果在具体语境中仍然存在歧解,就是应该避免的,除非有特殊的表达目的。()
9.文字总是与语言相对应的,有什么样的语言就一定有什么样的文字。()
10.语言的发展一定与文字的发展同步。()
11.从文字发展的过程上看,拼音文字是最简洁科学的,汉字是落后的文字形体。()
12.汉字数千年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是世界上最美观科学的文字符号。()
13.汉字一个形体一般对应于一个音节,因此汉字也就是音节文字。()
五、分析题
1.以汉语中的词语“偶然”与“偶尔”为例,说明采用哪一种词类分析标准分析最好。
2.以英语为例,说明“时”范畴的表现。
3.请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复杂短语,多义的请多分。
& &(1)她 一直 住 在 热闹非凡 的 南京路 上
& &(2)两个 学校的 老师 都 参加了 植树 活动
4.设有语义场“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请提取它们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并通过矩阵图的形式,用“+”表示具备该义素,用“-”好表示不具备该义素,分析上述四个词的义素特征。
& &&&共同义素:&&同胞& && &区别义素1&&男性& & 区别义素2&&年长& &&&
哥哥& && && && && && && && && && && && && && && && && && && && &&&
弟弟& && && && && && && && && && && && && && && && && && && && &
姐姐& && && && && && && && && && && && && && && && && && && && &
妹妹& && && && && && && && && && && && && && && && && && && &&&
5.分析汉语的多义词“深”,说出它的三个义项,并分别找出对应的反义词。& && && && && && && && && && && && && &&&
6.分析下列汉字,给它们进行造字法的分类。
& &桥& &人& &&&水& &&&钟& &&&字& &&&磊& &&&上& &&&旦& && &尖
7.请给下面的几种文字符号进行归类:
日文& &汉字& &英文& & 希腊文& &&&古埃及文字& && &韩文
(1)自源文字:
(2)拼音文字:
六、问答题
1.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有什么不同。
2.词类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还是语法学家自创的对象?为什么?
3.你对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汉字简化工作怎样看?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繁简字之争有什么意见呢?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52签到天数: 2 天[LV.1]初来乍到
第三次作业& &
【第六章(语用学)、第七章(历史语言学)、第八章(应用语言学)、第九章(心理语言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语言产生的决定性条件是(& &)。
A.劳动& && & B.直立行走& &&&C.类人猿的出现& &D.会制造工具
2.下列(&&)是拉丁语的原始语言。
A.日耳曼语& &B.古斯拉夫语& &C.波兰语& && && & D.印欧语
3.民族语言政策实际上是一个(& &&&)问题。
A.民族政策& && & B.民族习惯& && &C.民族心理& &D.民族文化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的认知活动主要是指抽象思维活动& &B.语言是思维的最重要工具
C.人的思维认知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 &D.语言可以帮助完成人的认知过程
5.语言的统一只能通过以下(& && &)方式来实现。
A.消灭现有方言& && && && && && && && &&&B.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相互融合
C.推广民族共同语,逐步用它来取代方言& & D.推广方言,使之取代共同语
6.从词义发展上看,下面(& &)组词的词义指称范围扩大了。
A.江、河B.闻、香&&C.臭、脚&&D.江、风
7.下列各组词中,都是借词的是(& & )。
A.吉普、电脑& & B.尼龙、电视机&&C.菩萨、基因&&D.冰淇淋、冰棍
8.语法上,(&&)是句子中最小的能独立活动的单位。
A.语素& &B.词组&&C.词& & D.合成词
9.下列关于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B.概念是从千千万万的个体属性中抽象出来的
C.概念反映了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属性& &D.概念就是语汇
10.(& & )受到损害后,患者会出现语言障碍,基本上不能说话,但能听懂说话。
A.大脑右半球前部 B.大脑左半球前部C.大脑右半球后部D.大脑左半球后部
11.现在一般认为,人学习语言的最迟临界点是在(& & )左右,就是说在这个年龄之前如果不接触语言,此后就几乎无法学习语言了。
A.一岁& &&&B.三岁& &C.十二岁& & D.十八岁
12.“熟”语料库是指(& & )。
A.& & & & 经常使用的语料库& && && && && &B.经过批准发行的语料库& &
C.经过使用证明较为成熟的语料库& &D.标注了一定附加信息的加工文本
13.“语言迁移现象”指的是(& & )。
A.& & & &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母语对目标语的影响现象&&
B.& & & & 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C.& & & & 随着人口迁移而带来的语言变化现象&&
D.学习母语过程中语言水平提高或降低的过程。
14.下列四种说法中,(& &)不是语言起源必须具备的条件。
A.人类的思维发展到能够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分析
B.人类的喉头和口腔声道能够发出清晰的声音,具备一定的生理条件
C.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之间必须交流
D.人类社会产生了宗教,有了可以信仰的神
15.下列词语意义演变过程中,指称范围转移的是(& &&&)。
A.江& &B.河& &C.闻&&D.脸
16.一般说来,方言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上。
A.语音& &B.语汇&&C.语汇&&D.语法
17.在下面几种思维形式中,时刻离不开语言的是(& & )。
A.感性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前思维活动
18.在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的“电报句语言”阶段是指(& & )。
A.双词阶段& &B.复杂句阶段&&C.单词阶段&&D.简单句阶段
19.“应用语言学”名称是在(& & )世纪随着偏重语言教学的语言研究和偏重历史演变的语言学研究的分化而提出来的。
A.十七& &B.十八& &C.十九&&D.二十
20.下面对话说显示出的会话含义是违反(& &)原则而产生的。
问:你看,经理太太的衣服真漂亮啊。
答:今天的酒味道不错。
A.质的准则&&B.量的准则&&C.关系准则&&D.方式准则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起源的学说有(& &)。
A.神授说& &B.人创说& &C.劳动说&&D.自然说&&E社会说
2.普通话的定义包括以下(& &&&)几个选项。
A.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 &&&B.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C.全民族共同语& &D.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E以北方话为唯一基础方言
3.语料库包括(& & )。
A.用于一般检索的语料& & B.用于一般统计的语料C.未标注任何附加信息的加工文本& && &D.标注了一定附加信息的加工文本& &E标注了一定附加信息的原始文本
4.下列研究属于应用语言学范围的是(& & )
A.对语言基本理论的研究& & B.第二语言教学& &C.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
D.为语音合成服务的实验语音学& & E.现代汉语的句法理论研究
5.下列语言中来自拉丁语的有(& & )。
A.意大利语& &B.土耳其语&&C.俄语&&D.法语E.西班牙语
6.下面几个方面,( )与合作原则没有直接关系。
A.质的准则 B.关系准则 C.零形回指&&D.幽默原则E.方式准则
三、名词解释
1.洋泾浜语&&
2.亲属语言&&
3.外来词& &
4.综合性语言&&
5.社会方言& &
6.话轮& &
四、判断题
1.语言是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2.地域方言一般都有资格成为民族共同语。()
3.语言成分的变化多数是由政府主导的,而非社会自然约定。()
4.一种方言能否成为基础方言主要取决于它的使用人数。()
5.划分方言往往是以语音特点作为依据的。(&&)
6.语言学习与习得的区别在于自觉与不自觉。(&&)
7.第二语言学习过程出现的中介语就是错句。(&&)
8.语言规划具有社会性、权威性、实效性、长期性和实践性。( )
9.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母语对目标语的影响多数是积极的,即多属于正迁移。()
10.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是特指通过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个准则而产生的言外之意。()
五、分析题
1.阅读下面这段新闻,分析其中言语行为的变化及其产生效果的原因:
某城市地铁站内有一位盲人坐在地上乞讨,放在面前的纸牌上写道:“我是盲人,请各位给我点钱买饭吃。”但过客反映冷淡。后来一位路过的人,将牌子上的字改作:“现在已经是春天,可是我看不到。”路人看过,不少人掏出了钱。
2.阅读下面这段新闻,就其间反映的与语言符号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本报讯 8月6日,海口市交警部门做出了删除所有带“4”的新车号牌的决定后,在全国迅速掀起了一场讨论删“4”迷信与顺应民心之争的风波,正反双方据理力争,争论愈演愈烈。昨日下午,海口交巡警专门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针对新车牌删“4”引发的争议作出了官方的解释,删“4”既不是信奉迷信,也没有浪费牌号资源,反映了众多市民的意愿。& && && && && &(《海南特区报》)
3.话语形式与语境有紧密的联系,请以“欢迎”为题,构拟与以下两个语境相关的欢迎辞:
&&(1)邀请老同学到家里做客时:& && && && && && && &
&&(2)高级宾馆迎宾小姐对客人说时:& && && && && &&&
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照文意衔接的要求,在提供的四种选择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填在横线上。
& &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 && && && &,又来了一片沁人心脾的冷雨。
& &甲.一阵乌云刚刚布满天空& && && & 乙. 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
& &丙.一群欢叫的大雁刚刚从高空飞过&&丁.一堆堆积雪刚刚融化
六、问答题
1.简述四种关于语言获得理论的主要观点。
2.语言发展演变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加以说明。
3.语言会随着社会分化的不同类型而产生不同的分化,主要结果有哪些?
4.思维与语言之间有哪些主要不同?
5.什么是礼貌原则?请简单说明礼貌原则的内容。
工作时间:8:30-24:00
双休日正常上班
扫一扫加官方微信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言学概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