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2011云南省国培计划2011职业业中学高考试题?...

云南省2011年6月会考试卷word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教师490544.0浏览总量总评分
评价文档:
8页免费10页免费10页免费13页免费13页免费 13页免费13页免费13页免费8页免费9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9页免费5页2下载券8页1下载券9页免费7页免费
云南省2011年6月会考试卷word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
春城晚报:云南省内不断涌现“超级中学” 高考状元最爱选经管专业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网
http://www.cuaa.net
&&&&发布时间: &&&&&&&&&&&&&&&&
&&&&云南省内不断涌现“超级中学” 高考状元最爱选经管专业&&&&
06:26:29 星期二
来源:云南网
大 中 小&&&&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元/月) 娱乐版发送CCYL到元/月)&&&&本文TAG:云南 高考 状元 更多&&&&一所好学校就是一个好窝,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学生才能成才。胡强俊 画&&&&云师大附中已成为名符其实的“状元摇篮”,今年全省文理科裸分状元再次出自该校。&&&&不难发现,云南基础教育正在逐步崛起,不断涌现的“超级中学”令人称叹。昨天是高考成绩和状元揭晓的第二天,晚报记者特别梳理了近年来我省高考状元的成长历程,从中发现了不少规律和亮点。&&&&从2001年至今,超过六成的省级状元出自昆明,其次是曲靖,其中以女生相对居多。值得一提的是,大多状元都出自“书香门第”,即父母双方至少有一人是教师。&&&&亮点1&&&&师大附中成“状元摇篮”&&&&万众瞩目的2013年云南省高考新科状元已于23日晚揭晓,面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许多人啧啧称羡。文理科裸分第一名再次双双花落云师大附中,这是继2009年和2011年之后,该校又一次包揽全省文理科状元。&&&&理科状元张宗慕雨的高考分数是734分(含20分加分),比全省第二名考生、曲靖一中的彭靖只高3分。文科状元孟鑫禹的高考分数是671分,同样与第二名考生的成绩差距很小。全省共有11名理科考生的分数在700分以上。文科方面,如果算上20分加分,昆一中文科生赵真的总分是690分,位居全省文科总分第一。很显然,全省文理科状元竞争激烈,分数差距都不大。&&&&可以说,云师大附中再度包揽全省文理科状元,已经不是稀奇事。从恢复高考至今,该校走出来的省级高考状元已经达36人(含今年2人)。据分析,该校之所以盛产状元,主要原因包括:面向全省招生,许多州市中考前3名云集于此,生源质量好;教育质量好,教学理念新,有一大批优秀教师;学风好,学生之间的差距不大,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其中,云师大附中堪称“状元的摇篮”,多次包揽文理科双料状元以及单科状元。此外,曲靖一中、昆一中、玉溪一中、下关一中等“重点中学”也在轮番输送状元,可谓是“实力派选手”,学校之间的博弈长期存在。而早在上世纪90年代,省内还有多所中学也培养出多位高考状元,比如个旧一中等。&&&&亮点2&&&&省内不断涌现“超级中学”&&&&每年高考分数揭晓时,省内各所中学就开始“高分考生大比拼”。一些重点中学因为高分考生、600分以上考生众多,以及一本上线率高,而被誉为“超级中学”,比如云师大附中、昆一中、曲靖一中、下关一中、玉溪一中等。&&&&就在6月23日晚,云南高考成绩刚刚揭晓几小时内,曲靖一中、昆一中等多所中学,就第一时间把进入全省前50名、600分以上考生等数据已经基本统计出来,并迅速在校园网上挂出了高考喜报。到昨天上午,在校园网上挂喜报的学校就更多了,包括云师大附中、下关一中等。&&&&数据显示,云师大附中文科有17人进入全省前50名,理科有18人进入全省前50名;昆一中文理科一本上线率达87.95%,全校三成考生的高考总分超过600分;曲靖一中文理科一本上线率更是达到90.15%,本科率达99.5%,其中的理科1班全班54人全部上600分,班主任李德安再创“最牛高考班”;下关一中一本上线率首次突破80%,达到80.09%。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云师大附中外,其余几所学校基本都只面向所在州市招生,生源质量相对较弱。&&&&因为高分考生众多,清华、北大、复旦、人大等名校云南招生组,都已经纷纷行动起来,希望能揽到最优质的生源。不少尖子生一度成为接线员,不光是各大名校招生组老师的电话,还有许多媒体的采访邀请,以至于一些尖子生无奈关掉手机。其中,部分高分考生正在面临清华和北大的选择,究竟应该选哪一所,他们十分纠结。&&&&亮点3&&&&大多状元出自“书香门第”&&&&根据省内高考状元的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昆明,其次是曲靖。统计显示,2001年至2013年,我省共产生了31个高考状元(包括外语类状元),其中有20个出自昆明,超过六成以上。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状元的成绩都是??分,不包括任何照顾加分。&&&&而据中国校友会网近期发布的“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在根据各地高考状元培养人数制作出的“顶尖中学排行榜100强”中,我省共有云师大附中、昆一中、玉溪一中、曲靖一中4所学校入围,其中云师大附中培养的状元数量雄居全国第一。此外,昆三中、云大附属外国语学校(主要是外语类高考状元)等重点中学的状元数量也相对较多。&&&&在性别方面,我省历届高考状元中以女生居多。比如2012年、2009年、2005年等年份的文理科状元均为女生,尤其是文科状元,从2005年至2010年的6年间,全省文科状元均为女生,直到2011年,才有了一个文科男状元(云师大附中刘毅文)。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分析,社会进步男女日趋平等、高考科目设置中语言类偏多、女性身心特征优势等是导致高考赛场上“阴盛阳衰”的三大原因。&&&&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来,我省大多高考状元都出自“书香门第”,父母双方至少有一人是教师。其中,2007年文科状元徐蓓思的妈妈是云南大学教师;2008年理科状元施源的爸爸是昆十中教师;2010年理科状元刘运操的爸爸是云南财经大学教师;2012年理科状元赖仪的爸爸是玉溪一中政治教师,文科状元陈曦格娇的爸爸是昆明理工大学一名教师;2013年理科状元张宗慕雨的父母是云南大学教师等。&&&&亮点4&&&&港大揽走多个文理科状元&&&&从2006年起,香港高校开始进入内地考生的视野。地处边疆的云南,许多尖子生也开始把目光从北京转向香港,其中,香港大学最受尖子生的青睐。&&&&就在2006年,云南省文科状元刘涵成为首个“吃螃蟹”的考生,以全省第一的高考成绩以及优异的面试成绩,最终被香港大学录取。这在当年的昆明引起轰动,甚至有人开始质疑清华、北大是否沦为二流大学,一度引发热议。&&&&随后,即2007年,更多的尖子生将目光投向香港,哪怕面对清华和北大同时抛来的橄榄枝。其中一些尖子生也义无反顾地选择香港高校,郭俊、徐蓓思两名省级状元均投向了香港大学的怀抱。紧接着,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在清华、北大、港大3个选择面前,我省均有状元放弃清华、北大而选择香港高校。&&&&不过,还是有多数状元选择了清华或北大。其中,文科状元大多选择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该学院几乎囊括了所有被北大录取的云南籍文科状元;而理科状元主要选择清华经济与金融等热门专业。由于状元们的高考分数处于绝对优势,因此清华、北大都是由他们任选专业,但他们选择的专业都相对集中,以至于有的班级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是省级状元。&&&&亮点5&&&&经管专业最受状元青睐&&&&根据中国校友会网调查显示,从年中国各省市区高考状元就读学科专业分布来看,选择就读经济管理专业的高考状元人数最多,有522人,雄居各学科门类首位,占总数的37.85%;其次是工学有324名状元,居第二,占总数的23.50%;随后依次是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教育学、艺术学等。&&&&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冯用军分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令人遗憾的是,恢复高考36年来,农学尚无高考状元问津,这显然与我国从农业大国变身为农业强国的国家战略不符,值得反思。&&&&冯用军介绍,理科状元最青睐的十大学科专业是经济管理、电子信息、生命科学、计算机、物理、建筑学、自动化、数学、土木工程和化学等专业;文科状元最青睐的十大学科专业是经济管理、法学、中文、新闻学、外语、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专业。&&&&高考状元已经成为顶尖中学的标志之一。每年的中学招生季节,是否有状元一度成为许多家长选择一所高中的指标之一。专家表示,尽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禁止社会炒作高考状元,但事实上,能否培养出高考状元,已成为检验一所中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省各重点中学之间的“状元之争”此起彼伏,有则欢呼,无则叹息。可以说,状元已经成为重点中学赢得社会青睐的金字招牌。&&&&刘超 中国校友会网(www.cuaa.net)
<font color=#13年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7年
<font color=#06年
<font color=#05年
<font color=#04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1年云南省2011年高水平运动员拟录取资格名单
来源:青年人()& 13:56:43 & 【青年人高考网】
2011年云南省高水平运动员拟录取资格名单公示
毕业学校名称
拟录取学校名称
保山市隆阳区民族中学
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
建水县第一中学
昆明市第五中学
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
西双版纳州第一中学
西双版纳州第一中学
景洪市第四中学
景洪市第四中学
云南省体育运动职业学院
玉溪市体育运动学校
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
电子科技大学
云南省网球运动管理中心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第一中学
云南师范大学
昆明市第十中学
昆明第三十中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文山州第一中学
云南财经大学
昆明第十中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香格里拉县第五中学
云南财经大学
文山州第一中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宜良县职业高级中学
云南财经大学
昆明第十中学
云南财经大学
昆明市第十七中学
云南财经大学
文山州第一中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昆明明德民族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
昆二十四中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昆明第三十中学
北京交通大学
昆明市第一中学
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
华东理工大学
昆明市第一中学
昆明市第一中学
昆明市第一中学
官渡区第一中学
西南政法大学
昆明第八中学
西南政法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昆明市第一中学
昆明市第一中学
昆明市第三中学
昆明市第一中学
昆明市西山区粤秀中学
云南省楚雄州第一中学
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
昆明市第一中学
云南省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
重庆文理学院
曲靖市麒麟区第一中学
云南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附属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
中国人民大学
昆明市第一中学
西安交通大学
昆明市第三十中学
西南交通大学
云南省玉溪市第二中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德宏民族中学
北京交通大学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
华东理工大学
昆明市粤秀中学
昆明市第一中学
官渡区第一中学
西南政法大学
云南省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
中央民族大学
保山民族中学
昆明理工大学
曲靖富源四中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
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
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
西南财经大学
昆明市滇池中学
西南财经大学
昆明钟惠培训学校
西南财经大学
玉溪市体育运动学校
昆明市五华区昆明第八
西南交通大学
大理体育中学
昆明理工大学
大理体育中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保山民族中学
昆明理工大学
大理体育中学
昆明理工大学
大理体育中学
昆明理工大学
保山民族中学
昆明理工大学
大理黄冈实验中学
昆明理工大学
大理体育中学
昆明理工大学
大理下关一中
昆明理工大学
保山民族中学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
昆明理工大学
大理体育中学
昆明理工大学
大理体育中学
昆明理工大学
大理体育中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曲靖麒麟区一中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师大实验中学
云南财经大学
昆明市第十中学
昆明市第一中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玉溪体育运动学校
更多进入:[]、[]
责任编辑:小草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云南省腾冲县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字介绍,需要完整内容请下载!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信息最准确的是(
A. 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B. 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C. 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D. 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2.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涤人俗淳。有
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诗中描写了唐朝时我国农村的生活景象
②描写了农村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景况
③描写了村民封闭保留、老死山林的自然心态
④描写了村民幸福美满,其乐融融,无忧无虑的原始社会公有制生活
3.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4.唐代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B.著名的“唐三彩”
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
D.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
5.“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中
这段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
A.工场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6.一位听书人,身穿暖和的棉布衣服,手里把玩着粉彩蝴蝶鼻烟壶,吃着鲜嫩的熟玉米
,津津有味地倾听评书《三国演义》。请推断该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
A.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
8.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
,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相等)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
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C.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D.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
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不是重农抑商主张的是(
A“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B“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C“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D“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明朝时,杭州张翰的祖先“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
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自是家业大饶”;另一碑刻资料记载:“
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上述资料反映的现象是(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B.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已经比较普遍使用了机器
C. 明朝中后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繁荣
11.《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
居濠境澳,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盖已有年。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
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
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
A.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
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时常可以“裕国”
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
D.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
12. 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鸦片战争前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势
C.中国茶叶和生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有史料记载1905年上海织布厂,“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是
以土布销场,顿形畅旺。”对这段史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简单朴素的穿衣习惯使中国土布旺销
B.外国经济侵略是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C.抵制洋货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经济发展与社会政治运动存在密切联系
14. 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主要是因为(
A、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
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较早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康有为维新派宣传推动
1912年初,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写道:“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
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无效”的原因是(
A.技落后的制约
B.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
B.官僚资本的垄断
D.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16.右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处可以用下列哪句诗比喻最为恰当(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5. 这种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实业救国”的道路越走越宽
③ 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
④ 这种命运的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D.①②③④
18. 1935年以后,中国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其原因是(
①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②中国人民开展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创造的机遇
③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币制改革”对生产的刺激和推动
19. 年,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探索有 (
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③中共“八大”的召开
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①②③④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
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
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D.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
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实施了“一五”计划
B. 推行了土地改革
C.组织了人民公社
D.发动了“大跃进”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年、、、1979--
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年相对应的是
20世纪80年代初,某外国公司意欲到政策条件比较越的深圳投资,因为深圳是(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区
C.民族自治区
D.特别行政区
历史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生活细节来反映。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细节是
A、大人→先生
B、粮票→股票
C、法币→人民币
D、臣民→公民
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握手、鞠躬礼,大街上还不时能听到“先生”、“同志”的称呼,这表
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由理念化为行动
②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出现了新陈代谢
③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不断加剧
④重大历史事件是社会习俗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
D.①②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在答题卡上作答】
26、阅读下列材料(共18分)
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二: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
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
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
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
,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1)、结合材料一说明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的?(1分)形成了什么经济政策?(1分)该
政策有何影响?(4分)
(3)、材料三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的?(2分)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4分)
(5)、尽管古代社会推行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措施,但手工业和商业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请列举古代手工业三大部门和两个最著名的商帮(4分)
27.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知识,分析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发昌机器厂
|继昌隆缫丝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
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
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⑴、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3分)
⑵、根据材料二和所知识,列举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经历的几个主要发展阶
段。(5分)
⑶、根据材料三,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
期又衰落下去? (6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 2004年,某报记者对“安徽实行包干到户”这一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进行专访的
访谈录摘要:
记者:当时农民分地的背景是什么?
亲历者:当时面临的情况是农民连吃饭都成问题,旧体制束缚了中国广大农民的积极
性。但是,干部都不敢讲真话,口号上喊“人民公社年年好”,其实生产力却是年年大倒
退,农民怨声载道。
  记者:在当时的情况下搞包产到户的阻力很大吗?
  亲历者:农民们走出了这一步,很多人都是反对的。有一位老同志干脆直说:“这是
  记者: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前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亲历者:“大包干”的第二年,小岗生产队大丰收。这个自农业合作社以来从未向国家
交过一斤粮的“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队”,第一次向国家交了
公粮,还了贷款。
——《鲁中晨报》2004年8月
材料二 右图是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秘密开会,决定分田单干
,并写了保证书,签字画押。保证书主要内容是:他们保证完成向国家上缴的公粮和统
购粮;若队干部因包产到户坐牢,他们保证把队干部的孩子养到18岁。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资料  
|粮食产量|人均口 |人均分配收 |还贷款 |交售粮食 |
|1976年|19户
|35000斤 |230斤
|1979年|20户
|132300斤|800斤
(1)、依据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小岗村农民包干到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三,分析小岗村农民包干到户使小岗村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3)、小岗村农民包干到户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
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
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
,史论结合;注意冲击与反应的对应关系,围绕材料观点,摘抄原文而不做论述不得分
腾四中年高二下期
期末考试答题卷 【历史】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二、材料题。(共3个大题,共50分)
26、(18分)
27、(14分)
28、(10分)
29、(8分)
26、(1)铁犁牛耕(2分)
(2)认为农业和商业是矛盾的,农业为本,商业为末。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
定,巩固君主的地位,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
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3)认为工商皆本。(2分)
(4)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或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4分)
(5)丝织业、冶金业、制瓷业。徽商、晋商(4分)
27.(14分)
⑴明代“机房”主要为手工劳动,民族企业是机器生产。近代民族企业多分布在我国东部
沿海地区。(3分)
⑵产生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短暂发展 陷入困境(5分)
⑶一战期间迅速发展的原因:(4分)
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临时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于
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
②一战期间,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伏彼起,“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
,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使国货市场不断扩大,为其企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③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
的外部条件;
④状元实业家特殊的地位和经历,尤其是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20年代中期衰落的原因:(2分)
①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进入20年代,随着国际关系的调整和经济的恢复,列
强不断扩大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张謇的企业因此每况愈下;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不仅中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帝国主义手中,而且中国
的民族工业与享有帝国主义特权的外资企业所处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如捐税。因此,张
謇企业衰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结果。
28. (共10分)
⑴人民公社严重束缚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分)
⑵变化:1979年小岗生产队获得了大丰收,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都大幅提
高,还了贷款,交售了粮食。(2分)
原因:实行“包干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分)
⑶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全面展开,揭开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29.(8分)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放大查看)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1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制卷人:张金仙)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4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下列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制卷:赵文锋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制卷人:张金仙)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答案请填入后面的答题
选择题(每题5分,共12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理做)已知集合,,则
一、社类阅读(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
说明:制卷人:赵文锋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5
腾冲县第六中上期期末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
(全卷有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1
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年高二上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省国培计划2011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