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提出生态学杂志这一概念的科学家是谁?

上个世纪哪位生态学家提出了食物链的概念?_百度知道
上个世纪哪位生态学家提出了食物链的概念?
提问者采纳
食物链一词是英国动物生态学家埃尔顿(C.S.Eiton)于1927年首次提出的
其他类似问题
生态学家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生态系统_百度百科
收藏 查看&生态系统[shēng tài xì tǒng]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简称是ecosystem的缩写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与全球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随着的发展认为与是不可侵害的以至后来欧德姆(E.P.Odum)认为应把生物与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研究一定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和空间分布环境因素对生物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等他的这一理论对大学生态学教学和研究有很大的影响他本人因此而荣获美国生态学的最高荣誉--也是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人[1]1935年生态学家亚瑟·乔治·坦斯利爵士Sir Arthur George Tansley受丹麦植物学家尤金纽斯·瓦尔明Eugenius Warming的影响明确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
原文Ecosystem is the whole system,… including not only the organism-complex, but also the whole complex of physical factors forming what we call the environment…生态系统是一个的系统的整体这个系统不仅包括有机复合体而且包括形成环境的整个物理因子复合体……这种系统是地球表面上自然界的基本单位它们有各种大小和种类[2]
坦斯利对生态系统的组成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为生态系统下了精确的定义
1940年美国生态学家R.L.Lindeman在对赛达伯格湖Cedar Bog Lake进行定量分析后发现了生态系统在能量流动上的基本特点
·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不可逆转[2]
·能量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传递率为10%~20%
这也就是著名的早在古代中国的就阐发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重要的思想其中以和为代表的学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一时期人与生态系统的矛盾并不突出最早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是新英格兰作家Henry David Thoreau在其1849年出版的著作瓦尔登湖中梭罗对当时正在美国兴起的和旧日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远去表示痛心梭罗第1页30~34页梭罗在四乡的生活中对本土生物做了详细的考察以艺术的笔调记录在瓦尔登湖一书中为此梭罗被后人称为生态文学批评的始祖梭罗第1~4页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发表震惊世界的生态学著作寂静的春天提出了农药造成的生态公害与问题唤起了公众对事业的关注[4]1964年先驱卡逊去世化工巨头孟山都化学公司颇有针对性地出版了荒凉的年代一书对环保主义者进行攻击书中描述了DDT等杀虫剂被禁止使用后各种昆虫大肆传播疾病导致大众死伤无数的惨剧日美国学生Dennis Hayes发起并组织保护环境活动得到了环保组织的热情响应全美各地约2000万人参加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旨在唤起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的措施后来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至此每年4月22日便被确定为 1972年瑞典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于5月5日签订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这是保护环境的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文献是世界上第一个维护和改善环境的纲领性文件宣言中各签署国达成了七条基本共识此外会议还通过了将每年的6月5日作为的建议会议把生物圈的保护列为国际法之中成为国际谈判的基础而且第三世界国家成为保护世界环境的重要力量使环境保护成为全球的一致行动并得到各国政府的承认与支持在会议的建议下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设在首都[5]日至18日为了纪念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促使世界环境的好转国际社会成员国在规划署总部内罗毕召开了人类环境特别会议并通过了内罗毕宣言在充分肯定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的基础上针对世界环境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一些各国应共同遵守的新的原则指出了进行环境管理和评价的必要性和环境发展人口与资源之间紧密而复杂的相互关系宣言指出原文只有采取一种综合的并在区域内做到统一的办法才能使环境无害化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格罗·布莱姆·布伦特兰夫人Gro Harlem Brundtland为主席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给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设想
原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e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en needs[6]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的发展能力
日至4日在举行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和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自与会这次会议中1987年提出的得到了与会国的普遍赞同会议通过了rio declaration又称地球宪章earth charter这是一个有关环境与发展方面国家和国际行动的指导性文件全文纲领27条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第一次在承认发展中国家拥有发展权力的同时制定了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方针[7]然而条款中到2000年用量要占农药的60% 这一号召因为生物农药性价比的问题至今仍是一纸空文
这次会议还通过了为各国领导人提供下一世纪在环境问题上战略行动的文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二十一世纪议程[8]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与计划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非政府环保组织通过了消费和生活方式公约认为商品生产的日益增多引起自然资源的迅速枯竭造成生态体系的破坏物种的灭绝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垃圾堆积因此新的经济模式应当是大力发展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生产禁止为少数人服务的奢侈品的生产降低世界消费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其中生产者为主要成分不同的生态系统有淡水生态系统分为池塘生态系统等)城市生态系统 其中无机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于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既在适应环境也在改变着周边环境的面貌各种基础物质将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甚至可以把一片荒凉的裸地变为水草丰美的绿洲生态系统各个成分的紧密联系这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生态系统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组成部分包含阳光以及其它所有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物质空气等阳光是绝大多数生态系统直接的能量来源水空气无机盐与有机质都是生物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主条目
生产者在生物学分类上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也包括化能合成与它们都是植物与利用太阳能进行合成有机物利用某些物质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比如硝化细菌通过将氨氧化为硝酸盐的方式利用化学能合成有机物
生产者在生物群落中起基础性作用它们将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同化同化量就是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维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其中各种绿色植物还能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繁殖的场所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生产者是连接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桥梁
decomposer
分解者又称还原者它们是一类异养生物以各种细菌寄生的细菌属于消费者腐生的细菌是分解者和为主也包含屎壳郎蚯蚓等动物
分解者可以将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无生命的复杂尸体粪便等分解成水等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的物质完成物质的循环因此分解者生产者与无机环境就可以构成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要成分
分解者是连接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桥梁
消费者指以动植物为食的异养生物消费者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了几乎所有动物和部分微生物主要有真细菌它们通过捕食和寄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能量其中以生产者为食的消费者被称为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被称为次级消费者其后还有与四级消费者同一种消费者在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可能充当多个级别杂食性动物尤为如此它们可能既吃植物充当初级消费者又吃各种食草动物充当次级消费者有的生物所充当的消费者级别还会随季节而变化
一个只需和就可以维持运作数量众多的在中起和的作用可以看成是一种生态系统随时间的变动结构也发生变化一般有3个时间长度量一是长时间度量以生态系统进化为主要内容二是中等时间度量以群落演替为主要内容三是短时间度量各要素之间最本质的联系是通过来实现的和构成了物种间的营养关系生态系统类型众多一般可分为和自然生态系统还可进一步分为和陆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则可以分为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
Tropicalrainforest
分布赤道南北纬5 ~10度以内的热带气候地区辐合带
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复杂密度长期处于稳定据不完全统计热带雨林拥有全球40~75%的物种[10]昆士兰州的热带雨林
植物高大为主
动物丰富度极高大多数为树栖或攀爬型
Temperate coniferous forest
分布寒温带及中低纬度亚高山地区
热带草原GrasslandTemperate orTropical
分布干旱地区
特点年降水量少群落结构简单受降雨影响大不同季节或年份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景观差异大
desertHot or Cold
分布南北纬15°~50°之间的地带
特点终年少雨或无雨年降水布斯基纳法索境内的稀树大草原
量一般少于250mm降水为阵性愈向荒漠中心愈少气温地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多晴天日照时间长风沙活动频繁地表干燥裸露沙砾易被吹扬常形成沙暴冬季更多荒漠中在水源较充足地区会出现绿洲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
分布欧亚大陆和北美北部边缘地区包括寒温带和温带的山地与高原
特点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温凉短暂最暖月平均气温不超过14℃年降水200~300mm
水域生态系统
分布大部分地区
种类沿海滩涂深度小于6m的浅海[11]
生态价值可作为生活工农业用水的水源补充地下水水禽的栖息地鱼类的育肥场所
分布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特点生物群落受光照温度盐度等非生物因素影响较大
生物浮游生物大型藻类鱼海生哺乳动物其他无脊椎动物
生态系统的类型比较
森林草原海洋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比较
湿地生态系统
降雨量很少
沼泽地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林沿海滩涂及低于6m的浅海水域
营树栖和攀缘生活如犀鸟避役树蛙松鼠貂等
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特性两栖类和水生动物少见
水生动物从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到个体最大的鲸
水禽鱼类如丹顶鹤天鹅及各种淡水鱼类
微小浮游植物
 种群和群落动态
长期相对稳定
常剧烈变化
长期相对稳定
周期性变化
 限制因素
一定的生存空间
水其次为温度和阳光
阳光温度盐度深度
 主要效益
人类资源库改善生态环境生物圈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体
提供大量的肉奶和毛皮调节气候防风固沙
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和水循环调节全球气候提供各种丰富资源
生活和工农业用水的直接来源多雨或河流多水时可蓄积调节流量和控制洪水干旱时可释放储存的水补充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缓解旱情消除污染提供丰富的生物资源
 保护措施
退耕还林合理采伐防虫防火
防止过度放牧防虫防鼠
防止过度捕捞及环境污染
加入湿地公约建立重要湿地
 人工生态系统有一些十分鲜明的特点动植物种类稀少人的作用十分明显对自然生态系统存在依赖和干扰人工生态系统也可以看成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经济系统复合而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分布农垦地区
生物农作物为主昆虫杂草被废弃后农田生态系统将发生次生演替成为自然生态系统
分布世界各地
特点除人工生态系统的共同特点外城市生态系统以为直接的能量来源开放度高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丧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能量流动两大特点1.能量流动是单向的;2.能量逐级递减
①能量的输入
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太阳能以光能的形式被生产者固定下来后就开始了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被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只占太阳能的很小一部分下表给出太阳能的主要流向
然而光合作用仅仅是0.8%的能量也有惊人的数目3.8×10^25焦/秒在生产者将太阳能固定后能量就以化学能的形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
②能量的传递与散失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是不可逆的而且逐级递减递减率为10%~20%能量传递的主要途径是食物链与食物网这构成了营养关系传递到每个营养级时同化能量的去向为未利用用于今后繁殖生长代谢消耗呼吸作用排泄被下一营养级利用最高营养级除外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捕食寄生等关系构成的相互联系被称作食物链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就形成了食物网食物链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重要形式其中生产者被称为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被称为第二营养级以此类推由于能量有限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
生态金字塔是以面积表示特定内容按营养级至下而上排列形成的图示因其往往呈现金字塔状故名常用的有三种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生物数量金字塔
①energypyramid
含义将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能量的数量值用面积表示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即为能量金字塔
特点能量金字塔永远正立因为生态系统进行能量传递是遵守林德曼定律每个营养级的能量都是上一个营养级能量的10%~20%
②biomasspyramid
含义将每个营养级现存生物的有机物质量用面积表示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即为生物量金字
特点与能量金字塔基本吻合因为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与其有机物质的同化量正相关
③生物数量金字塔Eltonian pyramid
含义将每个营养级现存个体数量用面积表示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即为生物数量金字塔
特点形状多样并不总是正立例如几百只昆虫和数只鸟可以同时生活在一棵树上出现下小上大的现象主条目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推动着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这里的物质包括组成生物体的基础元素碳氮硫磷以及以DDT为代表的能长时间稳定存在的有毒物质这里的生态系统也并非家门口的一个小水池而是整个生物圈其原因是气态循环和水体循环具有全球性一个例子是2008年5月科学家曾在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内检测到了脂溶性的农药DDT这些DDT就是通过全球性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从遥远的文明社会进入企鹅体内的
按循环途径分类
gaseous cycles
元素以气态的形式在大气中循环即为气体型循环又称气态循环气态循环把大气和海洋紧密连接起来具有全球性吴人坚141页碳-氧循环和氮循环以气态循环为主
water cycle
水循环是指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是生态系统的重要过程是所有物质进行循环的必要条件吴人坚143
sedimentary cycles
沉积型循环发生在岩石圈元素以沉积物的形式通过岩石的风化作用和沉积物本身的分解作用转变成生态系统可用的物质沉积循环是缓慢的非全球性的不显著的循环沉积循环以硫磷碘为代表还包括硅以及碱金属元素吴人坚141~142
常见物质的循环
carbon cycle
碳元素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碳循环是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循环其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随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流动碳-氧循环的主要流程为可参见右图
①大气圈→生物群落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化为有机物
·消费者通过食物链获得植物生产的含碳有机物
植物与动物在获得含碳有机物的同时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回到大气中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碳这些产物是下一环节的重点
②生物群落→岩石圈大气圈
·植物与动物的一部分遗体和排泄物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回到大气
·另一部分遗体和排泄物在长时间的地质演化中形成石油煤等化石燃料
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回到大气中开始新的循环化石燃料将长期深埋地下进行下一环节
③岩石圈→大气圈
·一部分化石燃料被细菌比如嗜甲烷菌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回到大气
·另一部分化石燃料被人类开采利用经过一系列转化最终形成二氧化碳
④大气与海洋的二氧化碳交换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溶解在海水中形成碳酸氢根离子这些离子经过生物作用将形成碳酸盐碳酸盐也会分解形成二氧化碳
整个碳循环过程二氧化碳的固定速度与生成速度保持平衡大致相等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大量开采化石燃料极大地加快了二氧化碳的生成速度打破了碳循环的速率平衡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迅速增长这是引起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
nitrogen cycle
氮气占空气78%的体积因而氮循环是十分普遍的氮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氮循环对各种植物包括农作物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氮循环的主要流程为可参见右图
①氮的固定
氮气是十分稳定的气体单质氮的固定指的就是通过自然或人工方法将氮气固定为其它可利用的化合物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有三条途径
·在闪电的时候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在高压电的作用下会生成一氧化氮之后一氧化氮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形成硝酸盐
+→→→→硝酸盐是可以被植物吸收的含氮化合物氮元素随后开始在岩石圈循环
·自生固氮菌能将氮气固定生成氨气这些氨气最终被植物利用在生物群落开始循环
·自1918年弗里茨·哈勃Fritz Haber发明人工固氮方法以来人类对氮循环施加了重要影响人们将氮气固定为氨气最终制成各种化肥投放到农田中开始在岩石圈循环 ②微
氮被固定后中的各种微生物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参与循环
·Nitrifying bacteria能将土壤中的铵根氨气氧化形成硝酸盐
·Denitrifying bacteria能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
反硝化细菌还原生成的氮气重新回到大气开始新的循环这是一条最简单的循环路线如果进入岩石圈的氮没有被微生物分解而是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进而被植株同化那么这些氮还将经历另一个过程
③生物群落→
植物将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通常是蛋白质氮元素就会在生物群落中循环
·植物吸收并同化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
·初级消费者通过摄取植物体将氮同化为自身的营养物更高级的消费者通过捕食其它消费者获得这些氮
·植物动物的氮最终通过排泄物和尸体回到岩石圈这些氮大部分被分解者分解生成硝酸盐和铵盐
·少部分动植物尸体形成石油等化石燃料
经过生物群落循环后的硝酸盐和铵盐可能再次被植物根系吸收但循环多次后这批化合物最终全部进入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组成的基本循环中完成循环
⑤化石燃料的分解
石油等化石燃料最终被微生物分解或被人类利用氮元素也随之生成氮气回到大气中历时最长的一条氮循环途径完成
sulfur cycle
硫是生物原生质体的重要组分是合成蛋白质的必须元素因而硫循环也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循环硫循环明显的特点是它有一个长期的沉积阶段和一个较短的气体型循环阶段因为含硫的化合物中既包括硫酸钡硫酸铅硫化铜等难溶的盐类也有气态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硫循环的主要过程为
①硫的释放
多种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可将硫释放到大气中
·火山喷发可以带出大量的硫化氢气体
·thiobacillus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形成硫化物释放化合物的种类因硫化细菌的种类而有不同
·海水飞沫形成的气溶胶
·岩体风化该途径产生的硫酸盐将进入水中这一过程释放的硫占释放总量的50%左右吴人坚146~147
大部分硫将进入水体火山喷发等途径形成的气态含硫化合物将随降雨进入土壤和水体但大部分的硫直接进入海洋并在海里永远沉积无法连续循环只有少部分在生物群落循环
②岩石圈水圈→生物群落
和氮循环类似植物根系吸收硫酸盐硫元素就开始在生物群落循环最后由尸体和排泄物脱离大部分此类物质被分解者分解少部分形成化石燃料
③重新沉积
分解者将含硫有机物分解为硫酸盐和硫化物后这些硫化物将按①过程重新开始循环
phosphorus cycle
磷是植物生长的必须元素由于磷根本没有气态化合物所以磷循环是典型的沉积循环自然界的磷主要存在于各种沉积物中通过风化进入水体在生物群落循环最后大部分进入海洋沉积虽然部分海鸟的粪便可以将磷重新带回陆地瑙鲁岛上存在大量的此类鸟粪但大部分磷还是永久性地留在了海底的沉积物中无法继续循环
有害物质循环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生态系统排放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并通过富集作用积累在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上最顶端的生物往往是人生物的富集作用指的是生物个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平衡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富集曾引起包括水俣病痛痛病在内的多起生态公害事件
生物富集对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也有重要影响例如美国的国鸟就曾受到DDT生物富集的影响1952年~1957年间已经有鸟类爱好者观察到白头海雕的出生率在下降卡逊[4]第八章随后的研究则表明高浓度的DDT会导致白头海雕的卵壳变软以致无法承受自身的重量而碎裂直到日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正式全面禁止使用DDT白头海雕的数量才开始恢复主条目
物理信息physical information
物理信息指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它可以来自无机环境/也可以来自生物群落主要有声光温度磁力机械振动等参稳态与环境第105页眼耳皮肤等器官能接受物理信息并进行处理植物开花属于物理信息
chemical information
许多化学物质能够参信息传递包括生物碱有机酸及代谢产物等鼻及其它特殊器官能够接受化学信息
behavior information
行为信息可以在同种和一种生物间传递行为信息多种多样例如的圆圈舞以及鸟类的求偶炫耀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活动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许多植物等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
·蚜虫等昆虫的翅膀只有在特定的光照条件下才能产生
·光信息对各种生物的生物钟构成重大影响
·正常的起居捕食活动离不开光气味声音等各种信息的作用
②种群的繁衍
·光信息对植物的开花时间有重要影响
·性外激素在各种动物繁殖的季节起重要作用
·鸟类进行繁殖活动的时间与日照长短有关
③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
·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兔子也能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能降低风险
发布的2012年度世界风险报告称人类发展已经使得潜在风险大幅增加报告还说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生态系统降低风险和防止各种灾害
报告举例说珊瑚礁以及东南亚滨海红树林等生态系统的消失降低了防护洪水和风暴潮的能力巴基斯坦长期的滥砍乱伐致使土壤流失洪水肆虐频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报告警告说如果人类未来的发展依然如此差劲那么更多人口将面临灾害困境
不过报告同时也描绘了另一幅画面如果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保护携手共进就能够将降低灾害风险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联系起来
有证据表明完整的生态系统能够显著降低灾害风险但政界和学界极少对此予以关注报告援引加勒比海地区国家恢复珊瑚礁的例子说这种生态系统恢复就降低了这些国家经受暴风雨灾害的风险
德国发展援助联盟Alliance Development Works主席彼得·穆克Peter Mucke认为应该将减灾的绿色解决方案纳入国际间就发展问题进行的磋商议题之中我们需要确定哪些地方的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工作提供了较好的降低风险解决方案同时我们还需要更好的数据并且将各地的研究整合到国际间的灾害预防规划当中
穆克还说新的世界风险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图景描绘了环境破坏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正逐渐构成对人类的直接威胁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正面临洪水干旱地震和飓风从2002年到2011年发生了逾4000次灾害受灾人口达100万造成的损失几近2万亿美元而2011年是灾害高峰
该报告的世界风险指数采用了世界灾害指数的28个指标对173个国家的灾害风险进行了评级由此得出一个发生风险的综合指数其中包括了自然灾害风险以及应对和适应灾害的能力不足等因素
中美洲大洋洲南部以及东南亚是风险最大的地区那里面临着自然灾害的高风险急剧的气候变化而社会状况又十分脆弱在面临最大自然灾害风险的15个国家中有8个是岛国其中大多数分布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由于靠近海洋这些国家尤其要面对飓风洪水和海平面升高的风险
美国自然保护协会的研究人员克里斯蒂娜·谢泼德Christine Shepard说这15个高风险国家都位于热带和沿海地区但这些国家也都同时拥有能够降低灾害风险的沿海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健康与服务功能产品生产系统主要实现生态系统评价参数的生产功能主要包括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草场状况辐射计算地表温度比辐射率地表蒸腾与蒸散量以及生态系统生产力等参数的计算并结合上述参数及相关模型方法实现草场承载力评价功能系统同时提供地图制作功能将本系统生产的产品或其他系统产品制作专题图并输出为图片或打印输出本系统相关健康与服务功能产品的生产为生态系统健康度评价提供数据基础[14]
1 文件操作
本模块主要实现地图文档的管理包括新建地图文档打开地图文档对地图文档的保存和另存操作;以及打开和导出影像功能
2 产品制作
(3) 草场状况
(4) 辐射计算
(7) 地表反照率
(8) 地表蒸散与蒸散量
(9) 生态系统生产力
(10)草场承载力评价
3 地图制作
系统提供了模板进行产品制作;用户也可以通过插入文本图例比例尺格网和指北针等自定义模板并可以对图层颜色定义进行地图输出系统提供两种窗口地图窗口和打印窗口;通过地图窗口放大缩小选择需要输出的视图在图层控制中选择需要输出的图层;选择打印窗口当前的地图窗口的视图将被输出为专题图通过系统模板或自定义模板输出专题图在打印窗口状态模板编辑工具将以快捷菜单方式在地图操作窗口方便用户操作
生态价值是区别于劳动价值的一种价值指的是空气水土地生物等具有的价值生态价值是自然物质生产过程创造的它是自然-社会系统的共同财富无机环境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也逐渐被人类发现生物多样性指的是一定范围内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遗传与变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物群体以及生物圈生态过程的总和它表现为多样性以及生态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尤为重要因为无论是物种多样栓还是都是寓于生态系统多样性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直接影响物种多样性及其基因多样牲
潜在价值指的是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直接价值包括对人类的医药仿生文艺旅游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间接价值亦称生态功能指的是对生态环境起稳定调节作用的功能常见的有湿地生态系统的蓄洪防旱功能森林和草原防止的功能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稳态与环境125~126作为一个独立运转的开放系统生态系统有一定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在原因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稳态与环境第109页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就被称为达到了生态平衡主条目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内部长期适应的结果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其特征为
·能量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基本相等保持平衡
·生物群落内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完整的营养结构
·具有典型的食物链与符合规律的金字塔形营养级
·生物个体数生物量生产力维持恒定吴人坚第151页生态系统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被称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体现的一般地成分多样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途径复杂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反之结构与成分单一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就相对更弱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有着最为多样的成分和生态途径因而也是最为稳定和复杂的生态系统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由于仅地衣一种生产者因而十分脆弱被破坏后想要恢复便需花费很大代价
negative feedback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它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抑制性调节机制例如在草原生态系统中食草动物瞪羚的数量增加会引起其天敌猎豹数量的增加和草数量的下降两者共同作用引起瞪羚种群数量下降维持了生态系统中瞪羚数量的稳定
正反馈调节
与负反馈调节相反正反馈调节是一种促进性调节机制它能打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常作用小于负反馈调节但在特定条件下二者的主次关系也会发生转化赤潮的爆发就是此类例子
resistance stability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即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自我调节能力正相关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平衡不易被打破
resilience stability
恢复力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已经被破坏后在原地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关系是微妙的过于复杂的生态系统比如热带雨林的恢复力稳定性并不高原因是其复杂的结构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重建而自我调节能力过低的生态系统比如冻原和荒漠几乎没有恢复力稳定性且抵抗力稳定性也很低只有调节能力适中的生态系统有较高的恢复力稳定性草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是比较高的人类对生态系统施加了强有力的影响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生态系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对生态系统的重建与恢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总之深刻影响了生态系统的运转
①对植被的破坏
·伐木业在引入大型作业机器后工作效率迅速提高这是植被破坏的重要原因
·有些地区由于长期以木柴为燃料长年累月导致了植被的严重破坏就是一个例子
·有些国家在战争中释放能引起植物死亡的毒剂美军在越战中就曾使用橙剂导致越南地区大面积树木死亡
②对食物链与食物网的破坏
·物种入侵
·大规模捕杀
③对无机环境的污染
重建与改进
生态系统在遭到破坏后对其进行恢复需要运用恢复生态学原理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生态整合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结构区域及历史情况可持续的社会实践等广泛的范围恢复生态学的目标是重建某一区域历史上曾有的生物群落并将其生态功能恢复到受干扰前的状态
对生态系统进行重建关键是恢复其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主要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恢复能力辅以人工的物质与能量投入并进行生态工程的办法进行自卡逊寂静的春天以来轰轰烈烈的环保运动对全球的影响并不仅仅停留在生物学界经济学哲学以及日常生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环保运动的冲击莱斯特·布朗提出了的概念哲学家也将视线投向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应运而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就提到要建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环境保护已经远远超过学术领域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主题主条目
人类本身只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以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保证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人与自然的冲突较小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较弱还未受到重视在1850年~1980年间世界总人口增长2.65倍吴人坚184人类经济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愈来愈大20世纪60年代后期Herman Daly的稳态经济设想就已经被认为是生态经济学的奠基性工作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生产的生态化是进行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生态产业指的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经济过程及和谐经济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吴人坚292生态产业的特点可以通过与传统企业的对比来体现
传统产业与生态产业特征比较表
单一产品内部财务利润
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社会功能导向
以产品为导向
以消费者和市场为导向
对产品销售端负责
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负责
出售产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租凭出售产品的功能
对外部依赖高
规模化趋势
产业单一化大型化重复投资严重
多样化网络化规模适度
系统耦合关系
单一纵向的部门经济
复合横向的生态经济
系统调节机制
正反馈调节为主
正负调节平衡
局部效益高整体效益低
综合效益高整体效益大
减量化再资源化和再循环
外排负效益
系统内部资源化正效益
末端治理高投入低回报
过程控制低投入高回报
被动分工专门化
主动一专多能
厂内外环境分离
与厂外环境构成复合生态体
灰色破碎反差大
协同进化代价小
人治调节能力弱
可持续能力
吴人坚293~294有删节绿色消费是生态经济建设的又一重要环节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绿色消费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物种环境的保护等
主要特征简朴摈弃过度消费与过度包装使用绿色材料与绿色食品环保运动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态文学上生态文学是一种反映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文学在生态文学中生态环境不再是一种背景或工具化的存在而是主题的一部分
生态文学著作
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又译湖滨散记
奥尔多·奥利波德沙乡年鉴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背景
①历次公害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美国洛杉机的光化学烟雾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富川县痛痛病事件
②资本与现代科技
生态环境问题是工具理性的现代技术在消极方面的体现资本与现代技术是导致环境问题的两个基本因素一方面资本的无限扩张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构成矛盾另一方面现代技术的反自然特性与生态系统的自然性构成矛盾高兆明104现代技术的反自然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现代技术创造了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二人造物进入自然界使自然界无法循环再生自然界的自我平衡能力被打破
从生态系统的价值论证人保护生态的伦理责任是不充分的生态问题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自身生活世界的问题据马克思的分析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自然界不在社会之外而在社会之中即自然不在人之外而在人之中人对自然环境的责任就是对自身存在的责任这一本体论是的基础森林生态系统Forest Ecosystem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光热水气土壤等)综合组成的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自然生态科学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等生态系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生物量最高的
为何长期稳定?
在地球陆地上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与陆地其他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有着最复杂的组成最完整的结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最旺盛因而生物生产力最高生态效应最强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和优势
1森林占据空间大林木寿命延续时间长森林在占据空间方面的优势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水平分布面积广中国北起大兴安岭南到南海诸岛东起台湾省西到喜马拉雅山在广阔的国土上都有森林分布森林占有广大的空间二是森林垂直分布高度一般可以达到终年积雪的下限在低纬度地区分布可以高达米三是森林群落高度高于其它植物群落生长稳定的森林森林群落高度一般在30米左右热带雨林和环境优越的针叶林其高度可达70~80术有些单株树木高度甚至可以达100多米而草原群落高度一般只有20~200厘米农田群落高度多数在50~100厘米之间相比之下可以看到森林有最大的利用空间的能力
森林的主要组成是树木树木生长期长有些树种的寿命很长在中国千年古树屡见不鲜据资料记载苹果树能活到100~200年梨树能活300年核桃树能活300~400年榆树能活500年桦树能活600年樟树栎树能活800年松柏树的寿命可超过1000年树木生长期长从收获的角度看好像不如农作物的贡献大但从生态的角度看却能够长期地起到覆盖地面改善环境的作用正因为森林生态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这样的优势所以森林对环境的影响面大持续期长防护作用强大效益显著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境生态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