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初三物理电路练习题题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哈尔滨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哈尔滨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2014中考物理试卷,中考物理试卷,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哈尔滨市中考分数线,哈尔滨市中考网,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2013物理中考试卷,哈尔滨市中考吧,哈尔滨市中考,数学中考试卷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65|
上传日期: 12:16:3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哈尔滨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官方公共微信求解:初中物理题(电路故障分析题)_百度知道
求解:初中物理题(电路故障分析题)
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灯L断路
B.一定是电阻R断路C.可能是灯L短路
D.可能是电阻R短路选A的话电压表还有示数吗,电路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突然熄灭,其余都完好在图所示的电路中,选B电压表的示数。若整个装置除了灯L和电阻R以外。闭合电键S,两个电表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过了一会儿,ABCD电压表电流表的情况都分析下
jpg" esrc="http://f.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baidu://f<a href="/zhidao/wh%3D450%2C600/sign=959a3d7ad42ae0f6e85e5dc/b151fa2fbd4b21ce5df://f.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1e3b021b510fd9f9adf812/b151fa2fbd4b21ce5df.hiphotos./zhidao/pic/item/b151fa2fbd4b21ce5df.baidu.hiphotos
提问者采纳
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变成零,所以电路的电流为零:当R断路时,电压表同时也被短路,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那么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没有示数,电路中电压表。C,但是由于电压表的电阻非常大,电流表:当R短路时:当灯L断路时。D。B,灯泡还是要继续发光。又因为R的阻值不变:当灯L短路时,电路不是断开的,只不过由于电阻减小,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是增大的(即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可以看成是测电源的电压,灯L串联接入电路。但是此时电路完整。综上,可得,所以R两端的电压应该是增大的(也就是说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路是断开的。而由于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路中还是有电流的A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故障分析的相关知识
其他10条回答
正确答案是B选择B
电压表电流表电灯串联起来了,灯不亮 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选A的话
L断路 整个回路都没有电流
两个表都无示数选C的话
如果L短路 相当导线
那么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示数选D的话
如果电阻R短路
那么电压表并联在导线两端 无示数 电流表有示数
但灯L应该更亮才对
选择B。电阻R断路后,电压表测量的电压接近电源电压,增大。电流表与电压表等L串联,电压表电阻很大,电流变小了。
如果L断路,则电压,电流表均为0.排除A如果R断路,则电压升高,电流为0。B对。如果L短路,则电压、电流均增大。排除C.如果R短路,则电压为0、电流增大。D对.所以B、D对。
如果是L断路,则A、V都没示数;如果是R断路,则A没示数,V有示数,且变大如果是灯L短路,则A、V都变大,如果是R短路,则A就大,V变小到0 所以要选择D
A不可能如果灯断路电压表无实数B对R断路的话A变小,V变大了,电压表相当于一个很大的电阻C如果灯短路A和V都变大D如果R短路的话V无示数
这道题,我选择B。(供参考)如果是A,灯L断路,整个装置是不通,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示数都会变小。如果是C,灯L短路,整个装置是通路,之前电阻R和电灯L是串联,现在电路中相当于只有一个R,整个电路电阻变小,所以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也增大。如果是D,电阻R短路,灯L不会熄灭。如果是B,电阻R断路,整个电路不通,灯L熄灭。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原来显示电阻R电压,现在连接电源,显示电源电压,所以增大。
选A:串联电路断路,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为0,电压表这时测电阻R,电阻R没有电流通过,所以其两端电压也为0。选B:电阻R断路,则电流表变为0,电压表增大选C:如果L短路,电压表这时增大,串联电路中总电阻减小,所以电流表也增大选D:电阻R短路,电压表变为0,电流表增大 一个电表减小的话,BD都符合,但要使灯不亮,则选B
若选A 时则电压电流表示数都为0若选B时则电压表示数会增加,电流表示数会变成0若选C时则电压电流表示数都会增加若选D时则电压表示数为0,电流表示数增加又因为灯L突然熄灭所以选B
A、L断路后电源被切断,两表均无示数。(错)B、R断路后灯L与电压表V串联,电流表读数变小,灯不亮,电压表指示电源电压。(正确判断)C、若是L短路则电流表A、电压表示数都会变大。(错)D、若是R短路则电压表无读数,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或尔后烧毁。(错)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帮忙解决初中物理电学题_百度知道
帮忙解决初中物理电学题
该玩具电动机正常转动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
)A,他先用手捏住电动机的转轴.6A题,9%求高手解决,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读数为2A,当电动机正常转动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30%
D。他需要选择一只能量转化效率高的电动机,70%
C:某同学准备参加玩具赛车比赛,使其不转动,然后放手,91%
B。设电池电压恒定不变
一个问题抛出来。。完蛋了,一堆答案冒出来
提问者采纳
另一部分是电路产生热功I^2R即UI=W+I^2R所以机械功W=UI-I^2R转化效率n=W&#47,可以并带入正常工作的电流I=0.6R&#47.6A,电路的功率为W总=UI此时电路的功率包含两部分,所以此时U=IR.3=0;W总=(UI-I^2R)/U在电动机为转动时;UI=1-IR&#47,由于此时I=2AB 70%电动机正常工作的时,一部分是电动机做的机械功W,电路为纯电阻电路,有n=1-(0;2R)=1-0,所以U=2R带入前面转化效率的式子
提问者评价
谢谢。明白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6u=0.7;0,UI=(I^2)R(总功率等于发热功率)电动机转动时,则0.42u&#47,U‘I’=P机+(I‘^2)R(总功率等于发热功率加上机械功率)带入化简可得p机=0.42u电动机不转时
1-(o.6)x(0.6)/【2x2】=0.91
能解释一下吗?我也觉得是这个答案。但是解释不清
(o.6)x(0.6)Rt表示的是正常工作时在t时间内产生的热量,2x2Rt表示正常工作时在t时间内消耗的总电能,它们的比值就是电能转行成热量的效率,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效率用1减去电能转化成热量的效率就可以了。在道题在我以前教物理时遇到过。
开始用手捏住电动机的转轴,使其不转动点几次是相当于纯电阻
放开手势正常工作设电压 u 所以效率为
( 1-- 0.6*U/2*U)x100%=70%
E=I R电动机不转的时候,就是纯电阻电路转的时候,一部分转化成热能,一部分是机械能就可以求解了
能解释不?
初中物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5年大连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详细解析和点评(Word版)
17:00:51&&&来源:&&&评论: 点击:
2015年大连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详细解析和点评(Word版)一、选择题 1.“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色
D.频率 解答:解: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 故选:B.
2015年大连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详细解析和点评(Word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注意:第1~11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
&考点:响度.
&专题:声现象.
&&& 分析:响度的大小主要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 解答:解: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 故选:B.
&&& 点评:了解生活中常说的词是指声音的什么特性:音量是指响度,音高是指音调,高保真是指音色,音品也指音色.
  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属于导体的是
  A.陶瓷杯&&&&&&&&&& B.塑料尺&&&&&&&&&& C.玻璃砖&&&&&&& D.金属块
&&& 考点:导体.
&&& 专题:电流和电路.
&&& 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根据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即可作出判断.
&&& 解答:解: 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石墨、酸碱盐的溶液等.题中选项中,只有金属块是导体,其他的都是绝缘体. 故选D.
&&& 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导电性的了解,属于识记的内容,比较简单.
  3.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A.用湿手拔用电器的插头&&&&&&&&&&&&& B.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
  C.电器起火时先切断电源&&&&&&&&&&&& D.使用试电笔时手接触金属笔尖
&&&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 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
&&& 分析:(1)生活中的水是导体,不能用湿手接触带电体; (2)生活中要远离高压带电体; (3)电器起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施救; (4)使用试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
&&& 解答:解:A、生活中的水是导体,用湿手拨用电器的插头易引发触电,故A错误; B、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易引发触电,故B错误; C、电器起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施救,故C正确; D、使用试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故D错误. 故选C.
&&& 点评:熟练掌握家庭电路中的安全用电常识,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4.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阳光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B.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C.在河岸边看到河底变浅&&&&&&&&&&&&&& D.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 分析:①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当光照射到两种物质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③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有: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透镜成像等.
&&& 解答:解:A、阳光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故A正确; B、看到岸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岸边的树在水面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在河岸边看到河底变浅,是由于池底反射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的结果,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 D、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 点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 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
  5.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在他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与平面镜的距离逐渐变小D.与平面镜的距离逐渐变大
&&&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虚像.来解答此题.
&&& 解答:解: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当人远离平面镜时,像也会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 点评:熟记并灵活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视觉的大小变化并不代表真实的大小变化.
  6.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线圈转动的方向,可行的办法是
  A.改变电流的大小&&&&&&&&&& B.改变磁场的强弱
  C.只改变电流的方向&&& D.同时改变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
&&& 考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 专题:电动机、磁生电.
&&& 分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改变磁场方向或改变电流方向,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发生改变.
&&& 解答:解:AB、改变电流的大小、改变磁场的强弱可以改变电机的转动速度,不能改变转动方向.不符合题意; C、磁场方向不变时,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符合题意; D、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线圈转动的方向不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评:改变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和转动速度的 影响因素很相似,注意区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通电导体的转动速度跟电流大小和磁场强弱有关.
  7.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通过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由此分析各图即可.
&&& 解答:解: 由题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即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图象应为过原点的直线,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 点评:本题考查对匀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和理解,运动图 象是通过建立坐标系来表达有关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一定要明确横坐标和纵坐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
  8.如图1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灯L1不发光,灯L2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A.L1被短接&&&&&&&&&&&& &B.L1断路
  C.L2被短接&&&&&&&&&&& D.L2断路
&&& 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 专题:欧姆定律.
&&& 分析:由图知,两只灯泡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L1支路电流.
&&& 解答:解: A、如果L1被短路不能发光,电源也会电路,会烧坏电源.不符合题意; B、如果L1断路不能发光,电流表也断路无示数;L2支路不受影响,L2正常发光,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示数不变.符合题意; C、如果L2被短路不能发光,电源也会电路,会烧坏电源.不符合题意; D、如果L2断路不能发光.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电路故障的判断,将每个选项代入题干,只要有一条与已知矛盾,此选项就是错误的.
  9.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把碎冰装在大试管中,将大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水的质量相同,大试管在水中的深度也相同,用常温水而不用开水的好处是
  A.缓慢加热&&&& B.均匀受热&&&& C.增大受热面积&&& D.缩短实验时间
&&&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 分析:知道怎样才能使使试管中的晶体缓慢加热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 解答:解: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实验中,把碎冰装在大试管中,将大试管放在水中加热.实验中用常温水而不用开水的好处是缓慢加热,方便记录冰的温度变化,这样实验效果会好一些. 故选:A.
&&& 点评:本题考查冰熔化的实验,注意实验中使晶体均匀受热和缓慢加热的方法.
  10.甲、乙物体的密度相同,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将它们叠放在水槽里的水中,水面恰好与甲的上表面相平,如图2所示,现将乙物体取下,当甲物体静止时,甲物体将
  A.沉在水槽的底部
  B.悬浮在原位置
  C.漂浮,水下部分高度与甲的高度之比为1:2
  D.漂浮,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与甲的体积之比为1:3
&&&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 专题:应用题;压轴题;错解分析题;浮沉的应用.
&&& 分析:由图可知:甲、乙处于漂浮,则由物体 的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即可求出物体的密度与水密度的关系,据此可判断将乙物体取下甲物体的状态,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水下部分高度与甲的高度之比和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与甲的体积之比.
&&& 则当乙物体取下,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甲物体会漂浮,故A、B错误;
&&& 甲漂浮时,由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F浮A=GA,
&&& 故选D.
&&& 点评:本题关键有二:一是漂浮条件的使用,二是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11.如图3所示,一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小球,把它们套在光滑的水平杆上,a点是压缩弹簧后小球静止释放的位置,b点是弹簧原长时小球的位置,c点是小球到达最右端的位置。则小球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a点,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B.小球在b点,小球的速度最小
  C.从a到b点,小球的动能逐渐增大
  D.从b点到c点,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小
&&&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 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
&&& 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
&&& 解答:解: A、a点是压缩弹簧后形变程度最大处,弹性势能也最大,故A错误; B、因为水平杆光滑,所以小球在a点时只受到弹簧向右的弹力,则小球由a向b运动时会加速运动,故B错误; C、小球质量一定,从a点到b点时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动能逐渐增大,故C正确; D、b点是弹簧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弹性势能为0,小球到达b点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所以弹簧逐渐被拉伸,弹性势能逐渐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 点评: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变化.
&&& 12.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做功冲程中,汽缸内气体的(  )
&&& A.内能减小B.质量增大C.压强减小D.温度降低
&&&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 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
&&& 分析: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进气阀和排气阀均关闭的只有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而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做功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 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有两个冲程发生能量转化,一是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二是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根据密度计算公式&=,气缸内物质质量不变,体积增大,密度变小,压强变小.
&&& 解答:解: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做功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故气体的密度减小,压强减小. 故选:ACD.
&&& 点评:解决此题要结合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原理进行分析解答,知道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
&&& 1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滑到b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 B.R2的功率变大
&&& C.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
&&& D.R1电流的变化量大于滑动变阻器电流的变化量
&&&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 专题: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 分析: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如何变化,然后应用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分析答题.
&&& 解答:解:由图示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R2并联,然后与电阻R1串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 A、滑片P从中点向b端移动 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干路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故A错误; B、电路电流I变小,电阻R1阻值不变,电阻R1两端电压:U1=IR1变小,电阻两端电压:U2=U﹣U1变大,电阻阻值R2不变,R2的功率:P2=变大,故B正确; C、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之比:=R1,电阻R1阻值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故C正确; D、R1电流的变化量等于干路电流变化量,等于R2电流增加量与滑动变阻器电流减小量之差,R1电流的变化量小于滑动变阻器电流变化量,故D错误; 故选BC.
&&&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分析电路图得出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的测量对象是本题的突破口,灵活运用欧姆定律是关键.
&&& 14.如图所示,把装水的大烧杯放在水平升降台上,将一轻质玻璃杯倒扣在水中,玻璃杯内封闭一些气体,玻璃杯底用支架固定,支架在水中部分的体积忽略不计,水面都是静止的.将升降台缓慢升起一定高度(玻璃杯口没有接触大烧杯底部),水面静止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玻璃杯内气体压强变大
&&& B.玻璃杯外、内水面高度差变大
&&& C.大烧杯底部内表面受到的压强变大
&&& D.支架对玻璃杯的压力变小
&&& 考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压强大小比较.
&&& 专题:压轴题;压强、液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分析:(1)将升降台缓慢升起一定高度,烧杯所 处水的深度变大,由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gh判断水产生的压强的变化;进一步判断出玻璃杯内空气体积的变化和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 (2)由气体压强的变化可知玻璃杯外、内水面高度的变化; (3)玻璃杯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大烧饼内的液面会下降,据此判断出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变化; (4)玻璃杯和水作为整体受到的重力不变,水对放入其中的玻璃杯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浮力,力是相互作用的,那么玻璃杯会施加给烧杯和水这个整体一个向下的压力(F压=F浮),当升降台缓慢升起一定高度时,空气体积减小,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浮力减少,相应的支架对玻璃杯的压力变小.
&&& 解答:解:A、将升降台缓慢升起一定高度, 玻璃杯所处水的深度变大,由p=&gh可知,液体的压强变大,玻璃杯内空气的体积会变小,气体压强变大,故A叙述正确; B、将升降台缓慢升起一定高度后,玻璃杯内水的深度变大,玻璃杯外、内水面高度差会变大,故B叙述正确; C、玻璃杯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大烧杯内水的液面下降,因此大烧杯底部内表面受到的压强变小,故C叙述错误; D、由于玻璃杯的重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变 小,浮力变小,玻璃杯底部受到支架的压力F压=F浮﹣G,重力不变,浮力变小,支架对玻璃杯的压力变小;故D正确. 故选:ABD.
&&& 点评:本题考查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及压强大小的比较,明确玻璃杯排开水的体积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此题属于中等题.
相关热词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