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纯氮环境下的神经纤维瘤受刺激后是否还...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章末复习课时作业 新人教必修3.doc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80 &&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章末复习课时作业 新人教必修3.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章末复习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应用一 神经兴奋的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关系
1.将离体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G表示电流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B.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图中电流表指针会发生两次相同方向的偏转
C.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图中电流表指针会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
D.若将离体神经纤维置于纯氮环境中,在图中c处给予刺激后,电流表指针不会发生偏转
解析 静息时,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刺激c点后膜电位发生变化并双向传导,在b、a两点中首先到达b点,使b点膜外变为负电位,与a点形成电位差,电流由a到b。之后b点恢复为静息电位,传到a点时,电流则由b到a,所以电流表指针会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当神经纤维受刺激后,膜电位的变化需要消耗能量,在纯氮环境中,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缺乏能量,神经纤维不再发生膜电位变化。
解法总结 判断兴奋传导的依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双向传导,并且在神经纤维上各处的传导速度相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单向传递,速度明显慢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体分析如下:
下图中ab=bc=cd=de=ef=fg=gh,按电流表指针偏转次数分类如下:
转次数 接线柱
的位置 刺激
位点 原因分析
0 b、d两点 c点 b、d与c点距离相等,则b、d两点同时兴奋,无电位差
b、d两点 g点 兴奋在突触间单向传递,b、d两点不兴奋
1 e、g两点 f点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g点兴奋,但在突触间单向传递,e点不兴奋
2 b、d两点 a点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b、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9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4 p.5 p.7 p.7 p.8 p.8 p.8 p.7 p.7 p.7 p.5 p.6 p.7 p.6 p.7 p.4 p.7 p.7 p.5 p.7 p.7 p.7 p.7 p.6 p.第2章章末复习应用一神经兴奋的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关系1.将离体神经纤维置..第2章章末复习应用一神经兴奋的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关系1.将离体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G表示电流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是外正内负B.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图中电流表指针会发生两次相同方向【新步步高】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章末复习: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相关文档专题ppt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高二生物复习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知识及练习题_生物试卷_高考网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高二生物复习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知识及练习题
&&&&&&&&&&★★★★★
高二生物复习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知识及练习题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13:38:53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新课程目标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初步形成敢于质疑、尊重事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对信息的提取处理能力和思维能力●探究与学习指导【问题情境】情境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世纪末,科学家伽尔瓦尼(Galvani)在研究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时发现,如果用两种金属导体在肌肉和神经之间建立起回路,肌肉就会发生收缩。他认为肌肉和神经上带有相反的电荷,这种收缩是由于从肌肉内部流出来并沿着神经到达肌肉表面的电流刺激引起的。材料二: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Volta)对伽尔瓦尼的实验结果提出异议,他认为由于伽尔瓦尼实验中所用导体的金属属性不同,两种不同的金属接触可以产生电位差,他认为使蛙肌肉收缩的实际上是一种“双金属电流”,纯属物理现象。而伽尔瓦尼则坚持自己的观点,引发了一场伽尔瓦尼与伏特之间的有意义的学术争论。伽尔瓦尼和伏特的争论促使他们各自进一步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论点。伏特由此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直流电池―伏特电池。而伽尔瓦尼则改做“无金属接触收缩”实验(见右图),证实了自己的观点,并开创了电生理学的新时代。(1)材料一说明了
。(2)材料二右图所示实验证明
;对我们的启示是
。情境2:你听说过我国3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吗?材料一:日凌晨3时42分56秒,,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这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也是迄今为止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相当于400枚广岛原子弹在距地面16公里的地壳中猛然爆炸,顷刻之间,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化为一片瓦砾,人民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遭到惨重损失。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相当于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唐山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仅唐山市区终身残废者达1700多人,4204名儿童失去父母成为孤儿。 材料二:钢铁长城――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动近15万人组成抢险队,全国各地2万多名医务人员,组成近300个医疗队、防疫队奔赴震区,大量重伤员通过空运或火车运送到外省市治疗。其中有些重伤员由于房屋倒塌,腰胝部受到重压,意识丧失,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材料三:大大超越生命极限的人。据医学记载,一位女性在完全嗨⒍鲜澄锏那r下,生命极限是七天,而唐山地震中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卢桂兰是在震后十三天被解放军从废墟中救出,当时她大腿骨折,身体十分虚弱,全身呈现出严重的酸中毒症状,但神志清醒,她的第一句话是“解放军万岁”!
(1)你知道人的排尿反射中枢位于何处吗?
;请你解释材料二中意识丧失而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的可能原因?
。 (2)材料三中卢桂兰出现酸中毒现象,该现象实质上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情境3:人类脑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又一国际性的科研计划。材料一: 1997年人类脑计划在美国正式启动,参与国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日本等19个国家,其目的是组织和协调全世界神经科学和信息学家共同研究脑、开发脑、保护脑和创造脑。2001年9月,中国正式成为参与人类脑计划与神经信息学研究的第20个国家,中国科学家表示,要积极配合国际神经信息网络及数据库,建立中国独特的神经信息平台、电子网络和信息数据库,更好地和国外科学家协作,共享科研成果和国际资源。材料二:人类脑计划的核心内容是神经信息学,将神经科学和信息学相互结合进行研究,是当今国际科学研究的两大热点,神经信息学是这两大学科相结合新兴的边缘学科。其目标是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使神经科学家和信息学家能够将脑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果联系起来,建立神经信息学数据库和有关神经系统所有数据的全球知识管理系统,将不同层次有关脑的研究数据进行检索、比较、分析、整合、建模和仿真,绘制出脑功能、结构和神经网络图谱,从而解决目前神经科学所面临的海量数据问题,从基因到行为各个水平加深人类对大脑的理解,达到“认识脑、保护脑和创造脑”的目标。材料三:由于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极其复杂,需要从分子、细胞、系统、全脑和行为等不同层次进行研究和整合,才有可能揭示其奥秘。美国把九十年代最后十年定为“脑的十年”,欧洲确定了“脑的二十年研究计划”,日本将21世纪视为“脑科学世纪”,脑科学的研究热潮遍布全球。科学家们提出了“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三大目标,人们相信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将为人类更好地了解自己、保护自己、防治脑疾病和开发大脑潜能等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1)材料一说明了
。(2)材料二说明人类脑计划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3)人类脑计划中的三大目标是
;你认为21世纪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
。【疑难透视】1.你知道神经纤维在实现传导功能时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吗?透视分析:(1)生理完整性。神经纤维的传导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冲动就不能通过断口继续向前传导;即使不破坏神经纤维结构上的连续性,而用机械压力、冷冻、电流和化学药品等因素使纤维的局部功能改变,也会中断冲动的传导。(2)绝缘性。一条神经内虽然包含许多条神经纤维,但是它们各自传导本身的冲动,而不波及邻近的神经纤维.正因为神经纤维具有这种特性,使得许多纤维可以同时传导而互不干扰,从而保证了神经调节的精确性。(3)双向传导性。刺激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方向同时传导。(4)相对不疲劳性。与肌肉组织比较,神经纤维相对不容易疲劳。例如,在适宜的条件下,用50~100次/秒电脉冲连续刺激神经纤维9~12 h,神经纤维仍保持着传导冲动的能力。神经纤维能够不断地接受刺激和传导冲动,对于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2.你知道突触传递的特点吗?透视分析:突触传递由于要通过化学递质的中介作用,因此具有不同于神经纤维传导的特点。(1)单向传递。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就是从突触前神经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而不能逆向传递。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2)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这是因为兴奋由突触前神经末梢传至突触后神经元,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约0.5 ms),这段时间叫突触延搁。(3)总和。通常兴奋性突触每兴奋一次,并不足以触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但是,同时传来的一连串兴奋,或者是许多突触前神经末梢同时传来兴奋,引起较多的递质释放,就可以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这种现象叫总和。(4)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突触对内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缺氧、二氧化碳增加或酸碱度的改变等,都可以改变突触部位的传递活动。(5)对某些药物敏感。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某些药物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阻断或者加强突触的传递,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例题解析】例题1:下列为反射弧示意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A.在②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向的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向的D.以上说法都对解析: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性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间的单向性传导情况。组成一个反射弧的神经元主要有三类: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三者之间通过突触相联系。突触的结构由轴突与细胞体或轴突与树突接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兴奋在传导时,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导,即突触决定了兴奋传导的单向性。(答案: B)例题2: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A.②④
D.②⑤A解析:本题考查感觉与反射的概念。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在人的大脑皮层中引起的反应。形成感觉的神经结构只需三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有关的感觉中枢)。而反射是指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发生的反应,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完成任何一个反射活动,反射弧的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必须具备,缺一不可。因此,反射与感觉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神经调节过程。(答案:A)例题3:某科学家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下列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请据图分析回答。(1)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
。(2)如果将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外,同时在c处给以一个强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若将b电极置于d处膜外,a电极位置不变,则刺激c处后,电流计是否偏转?
。(3)另取枪乌贼一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置于纯氮环境中,数小时后仍可完成兴奋的传导,然后才逐渐丧失兴奋性和传导性。恢复氧供应,兴奋性和传导性则立即恢复。上述现象说明
。解析: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差表现为外正内负,也叫静息电位。当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产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出现电位差,从而出现局部电流;图示在c处给予强刺激,产生兴奋,并向两侧传导;由于兴奋先传到b处,后传到a处,所以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相反的偏转。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直接能源是ATP,ATP的产生主要是有氧呼吸,也可以是无氧呼吸,所以兴奋的传导氧气并非必需;但兴奋后的恢复过程必需要氧气。(答案:(1)外正内负
(3)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直接能源可来自无氧代谢,而兴奋后的恢复过程需要O2或O2对兴奋的传导并非绝对必需,但对于恢复过程则是必需的)附:问题情境参考答案情境1: (1)肌肉组织可产生电
(2)肌肉中有电现象存在
科学上倡导学术自由,是否正确要靠实验来证明,这样才能促进科学的蓬勃发展情境2: (1)脊髓
① (脊髓既有反射功能还具有传导功能),由于腰胝部受重压,脊髓与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的联系切断
②控制排尿、排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大脑受损
(2)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失调情境3: (1)中国在人脑研究领域已经和国际接轨
(2)(神经信息学)
(3)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
了解大脑、认识自身素能训练选择题1.下列关于感受器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B.感受器直接将感受到的刺激传入大脑皮层C.各种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D.感受器可产生适应现象2.当刺激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时,将会出现
A.所产生的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B.神经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少C.所产生的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D.神经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多3.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时,球员踢球瞬间,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A.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
C.突触传导
D.反射弧4.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5.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非选择题6.在实验条件下,刺激一条离体神经纤维中间段的某处,所产生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当人体受到刺激,感受器兴奋,兴奋在反射弧中通过突触时,其传递方向是
向的,这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
作用于突触后膜造成的。
7.右图是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示为人的
(选填“左”或“右”)半球侧面图。
区障碍,则不能讲话;
区障碍,则不能写字;
区障碍,则不能看懂文字;
区障碍,则不能听懂话。
8.下图是膝跳反射弧的示意图 (1)请按所标示的部位填写构成反射弧的各结构名称 [①]
(2)指出反射弧图中的错误:
9.用显微镜观察小白鼠脊髓横切面装片,请回答:(1)如果要同时观察到灰质和白质,用
倍物镜。(2)如果欲观察神经元细胞体,应将视野对准脊髓的
部位。(3)在脊髓横切面上能否在一个视野中观察到一个完整的运动神经元?为什么?
。(4)在脊髓中除运动神经元外,还能观察到哪种神经元的细胞体?
。拓展提升选择题1.当一个人过度紧张时,会出现手足发凉现象,此时 A.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引起皮肤血管收缩B.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引起皮肤血管舒张C.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引起皮肤血管收缩D.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引起皮肤血管舒张2.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的电信号转为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3.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①③
D.②④4.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5.脊蛙(去除脑保留脊1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脚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刺激部位反应破坏前破坏后左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不收缩右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6.(多选)一个神经元突触末端的突触小体释放的神经递质,一般作用于
A.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
B.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C.肌细胞膜
D.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7.(多选)脑严重缺血时会造成脑组织细胞水肿。产生这一现象的有关原因是A.脑细胞中钠离子浓度升高 B.脑细胞中三磷酸腺苷合成减少C.脑细胞中钾离子浓度升高 D.脑细胞中钠离子浓度降低8.(多选)高处坠落造成人高位截瘫(颈椎损害),可能会出现哪几种表现A.大小便失禁B.触觉完全丧失 C.躯干冷温觉丧失 D.躯干痛觉丧失非选择题9.用狗做实验,研究支配心脏的神经及作用。实验过程中,先测定正常情况下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实验处理心率(次/分)正常时90仅阻断副交感神经180仅阻断交感神经70据表回答:在正常情况下对心脏作用占优势的神经是____
___,判断的依据是
。10.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回答:(1)图1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
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
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
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
电位。(2)当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
性发生变化,
离子大量流向膜
,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2中的
段。(3)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给予一定刺激后,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膜电位变化与钠离子浓度关系的是
)11.下图是突触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写标号)。突触后膜上能接受递质(如乙酰胆碱)化学信息的结构①称为受体,受体的化学本质可能是
D.核糖核酸结构①的形成与细胞结构中的细胞
有关,结构⑤突触小泡的形成与细胞器
有关。 (3)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释放出来,说明细胞膜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4)神经细胞内外电位差是由Na+、K+浓度在细胞内外的差异造成的,神经细胞维持Na+、K+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的差异与细胞器
密切相关。12.回答下列有关神经冲动传导的问题:(1)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
(正、负或零)电位。(2)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透过细胞膜向外扩散比
向内扩散更容易。(3)当神经纤维受到剌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表面离子的分布情况是
。(4)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A.a和b处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5)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又恢复为静息电位时,发生的离子移动主要是A.K 经主动转运出膜外B.Na 经主动转运出膜外C.K 经被动转运入膜内D.Na 经被动转运入膜内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新课程目标1.简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3.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4.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探究与学习指导【问题情境】情境一:阅读下列材料: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酶用来消化食物。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呢?材料一:1894年,在巴甫洛夫的实验室工作的道林斯基(Dolinski)发现,把盐酸注入十二指肠可以引起大量的胰液分泌。材料二:1896年巴甫洛夫的学生帕皮尔斯基(Popielski)发现,切断迷走神经和内脏神经,破坏延髓后仍然存在这种反应。材料三:1901年法国学者沃泰默做了上述两个实验,得到相同结果。他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则不引起胰液的分泌。材料四:1902年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将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沙子研磨,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据材料一可提出假设:
材料二说明了:
材料三作用是:
材料一、二、三、四共同说明:
情境二:胰腺中有两类组织,一类是腺泡组织,分泌消化酶,另一类是胰岛组织,分散在腺泡组织中,像小岛一样。材料一:1889年德国两位生理学家闵科夫斯基、梅灵发现摘除狗的胰腺后会出现糖尿病症状。材料二:同时期的另两位学者发现,结扎胰导管后胰的腺泡变性,但胰岛组织无变化,且结扎胰管的动物并不产生糖尿病。材料三:1911年Scott发现从胰腺中提取胰岛素失败是由于腺泡组织分泌的胰蛋白酶破坏了胰岛素。材料四:加拿大医生班廷与贝斯特结扎狗胰腺的胰导管,等到胰腺萎缩后从中提取抗糖尿病的胰岛素。为了使糖尿病人普遍得救,胰岛素的发现者班廷毅然决定不把发现的专利卖给出价最高的投标人,却以每单位胰岛素只卖3分钱的条件,把专利权让给了一个条件较好的制药厂。据估计,从那时后起数十年来,胰岛素至少拯救了3000万糖尿病人的生命。(1)材料一说明了:(2)材料二说明了:(3)联系材料三、四,你能谈谈班廷获得的科学发现包括哪些内容?从他的行为上体现了科学工作者具备的什么品质?【疑难透视】1.激素和酶的联系和区别分别是什么?联系:激素和酶都是微量高效物质,都调节动物的新陈代谢。区别:激素一般是内分泌腺细胞产生,酶是机体所有活细胞产生;激素有些是蛋白质,有些是胆固醇,有些是其他物质;酶大部分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激素产生后随血液循环到达相应的器官、组织,酶产生后有些在细胞内,有些要分泌到细胞外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激素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酶更易受到PH、温度等因素制约。2.如何建立血糖调节模型?课本模拟活动中乙、丙分别代表什么?活动准备(略)活动步骤:步骤一:模拟吃饭后的反应甲将2张“糖卡”放到桌子上,模拟血糖暂时升高。接着乙将2张胰岛素卡放到桌子上,模拟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升高。接着丙将2张糖卡反过来拿着,模拟过量的血糖转化成糖原,暂时储存。步骤二:模拟运动时的反应甲从桌子上拿走1张正面朝上的糖卡,模拟血糖经消耗而降低。接着乙将1张胰高血糖素卡放到桌子上,模拟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接着丙将1张糖卡正面朝上放到桌子上,模拟血糖恢复正常。课本模拟活动中乙代表胰岛,丙代表肝脏3.胰岛素的作用是什么?其分泌的调节有哪些方式?胰岛素的作用增加血糖的去路和抑制血糖的来路。增加血糖去路方面,是促进糖的氧化分解、转变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合成糖原,但这些作用首先依靠胰岛素的这样一个作用: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抑制血糖来路方面,是抑制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就会有这样一个现象:若胰岛素减少肝糖元分解增加,非糖物质转化为糖也会增加。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其调节方式可受血糖浓度或胰高血糖素的刺激而分泌,也可通过神经调节,即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分泌。4.产生糖尿病症状的原因是什么?因为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这样使得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发生障碍,而此时肝脏释放的和由非糖物质转化来的葡萄糖则增多,因而出现高血糖。由于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多食又进一步使血糖来源增多,从而使血糖含量继续升高,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时,糖就从肾脏排出而出现糖尿。糖尿病人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时,也带走大量水分,于是出现多尿、口渴、多饮的现象。又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等。【例题解析】例题1.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会引起线粒体中的解偶联作用,即虽有电子传递但无ATP形成。根据以上事实,推断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A.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常人高B.食量小,肥胖,皮肤温度比常人低C.食量小,肥胖,皮肤温度比常人高D.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常人低解析: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会引起线粒体中的解偶联作用;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以热能释放,没储存到ATP中,机体缺少ATP,因此,患者食量大,皮肤温度比常人高。(答案:A)例题2.切除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B.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C.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解析:垂体不仅可以分泌生长激素,还具有调节、管理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作用,如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应该减少。(答案:A)例题3. 经测定,茶叶中含有少量的咖啡因。咖啡因具有扩张血管、刺激心脑等作用,因此咖啡因可作为:A.营养品         B.中枢神经兴奋剂C.镇静剂         D.酒类添加剂解析:镇静剂、中枢神经兴奋剂属于心理药物。本题以背景材料获取信息能力作为考查手段,推断出与背景材料“扩张血管、刺激心脑等作用”相符合的答案,故选B;D选项的酒类添加剂一般是增强酒品的色泽、香味的物质。(答案:B)例题4.较大剂量注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休克,该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       B.雄性激素C.肾上腺素        D.胰岛素解析:脑代谢活动所需能源物质直接靠血糖随时供应,一旦脑血糖供应不足,就会导致心慌、头晕甚至休克。胰岛素是唯一能直接快速降低血糖的激素,大剂量注射使血糖浓度降低,会引起小白鼠昏睡。A和B项虽有加速组织细胞物质氧化分解的作用,但并不降低血糖浓度,而肾上腺素有提高血糖浓度的作用。  (答案:D)例题5.(多选题)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时,可能需要细胞中哪些结构的参与?A.中心体        B.核糖体C.高尔基体       D.内质网解析: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类激素,蛋白质的多肽链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内质网对多肽链进行加工,并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蛋白质的加工和转运有关,所以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需要这些细胞器参与.(答案:BCD)附:问题情境参考答案情境一:(1)盐酸可刺激十二指肠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能引起胰液的分泌或者盐酸刺激十二指肠产生神经冲动,传导到胰腺,引起胰液分泌.胰液分泌不是由神经传导引起的说明盐酸不能直接刺激胰腺产生胰液.盐酸刺激十二指肠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能引起胰液的分泌情境二:(1)胰腺能分泌某物质,维持血糖浓度平衡维持血糖相对稳定的物质由胰岛细胞产生(3)科学家的伟大发现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科学的发现应具有创新精神等(其他有道理答案也可).从他的行为上体现了科学工作者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献身科学、造福大众等优秀品质(其他有道理答案也可)。素能训练一.选择题1.人们明知胰腺中有胰岛素,于是用研磨方法提取,但经千辛万苦也未获得,原因是:A.研磨方法简陋      B.研磨高热,使胰岛素变性C.胰岛素接触空气氧化   D.胰腺中有分解胰岛素的物质动物在饥饿状态下,组织内首先可能降低含量的物质是A.糖原          B.氨基酸C.血糖          D.脂肪3.某广告宣称“增高鞋垫”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青少年增高几厘米,甚至十几厘米,显然这种广告是虚假的,因为:生长是由生长激素等来调节的,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分泌生长激素的腺体是:A.甲状腺         B.垂体C.肾上腺         D.胰岛4.某学生未吃早饭,到第四节课时,下列有关他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含量的调节作用相反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结扎小狗的胰管,正常进食,小狗出现的症状是:A.生长发育立即停止  B.血糖浓度明显偏高,出现糖尿病C.消化不良,短期内无其他症状出现D.尿量减少,体温偏高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A.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增加B.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减少C.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增加D.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减少  7.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8.研究甲状腺功能时,应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是A.14C        B.131IC.15N        D.90S二.非选择题9.请在方格中和尖头上填上适当的词完成血糖的激素调节的概念图。10.右图为雌性高等动物性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性激素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是_______________。(2)促性腺激素可以调节②___________的分泌活动。(3)孕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为___________着床准备条件。(4)当血液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_和①____________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提升一.选择题1.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甲、乙、丙、丁四只雄性小狗,丁狗不作处理,甲、乙、丙狗分别做不同的手术处理。几个月后查得各自血液中三种激素的含量如下表,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雄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甲3.80.15.8乙3.62.80.1丙0.535.5丁436A.甲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身体发育停止B.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生长立即停滞C.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性情变得温顺D.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其个体大小变化为:甲、丁狗个体小,基本处于术前状态,丙、乙狗不断长大2.成年大白鼠连续3周饲喂甲状腺激素后,与对照组比较,会出现A.体重增加       B.嗜睡C.耗氧量下降      D.对低氧环境耐受能力下降3.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仅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几分钟的需要,那么,在一定的时间内,能使血糖维持在0.1左右的器官是A.大肠          B.胃C.肝脏          D.骨骼肌4.对人体内的各种物质代谢都有影响,但主要是调节糖代谢的激素,它的使用方法最好是A.涂抹法
B.注射法C.口服法
D.植入法5.下列关于血糖来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淀粉的消化、吸收
B.肝糖原分解C.脂肪和蛋白质转化
D.肌糖原分解6.当人体幼年缺乏碘时,其体内缺乏的激素和身高变化的曲线分别是图中的A.S和甲            B.S和乙C.T和甲            D.T和乙7.王明因故没吃早饭就上学,到第四节课时仍然精神饱满地认真听讲和学习,这时他体内血糖调节的过程不正确的是
A.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水解生成葡萄糖
B.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元分解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
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8.(多选题)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D.胰岛A细胞和B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相同9.(多选题)下面是有关人体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浓度变化影响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当小肠大量吸收葡萄糖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B.若数小时未进食,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加C.胰高血糖素会刺激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D.高浓度的胰岛素会刺激肝脏分解糖原10.(多选题)发现促胰液素的科学家是A.巴甫洛夫          B.贝利斯C.斯他林           D.沃泰默二.非选择题11.将成熟雄鼠的甲状腺进行手术切除,从第三周开始,每天注射激素A,结果激素A和激素B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A是
。(2)激素B是
。(3)如果停止注射激素A,鼠的身体状况是
。如果将注射量增加5倍,连续注射3个月,鼠的身体状况是
。12.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是能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因此,有人说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起细胞之间通讯作用。下图A、B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C、D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人体内图c所示过程中的信号分子为蛋白质类激素,那么参与这类物质合成与分泌的细胞器肯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得少于两种)(2)如果图A过程表示的是胰岛素分子对机体的作用过程,那么胰岛素分子主要通过[1]______运输途径到达所作用的靶细胞,主要的靶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得少于两种)(3)如果图B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那么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组成结构来看,[2]应该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4)细胞完成信号应答之后,要进行信号解除,终止细胞应答。已知[3]所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该靶细胞发生兴奋分泌唾液,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2]持续性兴奋B.靶细胞持续性兴奋并分泌唾液C.[2]持续性抑制D.靶细胞持续性抑制不再分泌唾液(5)C、D图中接受信号分子信息受体的主要成分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13.某同学由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联想到温度能否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活性。为了探索这一问题,他做了一个实验。在下述实验步骤(1)、(2)、(3)中各有一处错误或不妥之处,请改正并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步骤:(1)取三只相同的洁净玻璃缸,编上号,分别装上等量的蒸馏水、河水、自来水。(2)取发育状况不同的15只蝌蚪,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A、B、C号玻璃缸中,三只玻璃缸放在相同的适宜外界条件下培养。(3)每天同时向A、B、C三只玻璃缸分别投入普通饲料、甲状腺激素制剂拌匀的饲料、用60℃温水处理1小时的甲状腺激素制剂拌匀的饲料。(4)过几天比较蝌蚪的发育状况。改正:(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4)若B缸内蝌蚪发育最快,而A、C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B缸内蝌蚪发育最快,C缸次之,A缸最慢,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若B、C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而A缸内较慢,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新课程目标: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2.描述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3.说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4.认同毒品危害健康,应远离毒品探究与学习指导【问题情境】情境一:仔细观察下面二幅漫画如图所示,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两位同学分别采取什么措施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他们所作出的反应,哪些与神经调节有关?哪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你能说出两者间的关系吗?
情境二: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现象:(1)天气炎热时,我们喝水多而尿少,天气凉爽时,我们喝同样多的水尿会较多;(2)有些同学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对于现象(1),你知道为什么吗?对于现象(2),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疑难透视】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怎样协调的?(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2.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区别是什么?(1)体液调节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的传送来调节各种生理活动;激素调节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至其他部位或细胞,来调节动物的生命活动。(2)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有激素、组织胺、二氧化碳、氢离子以及一些细胞的代谢产物等,其中以激素为主,因此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形式。(3)传送化学物质的体液是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传送激素的体液主要是血浆。【例题解析】例题1.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况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解析: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同时,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这说明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人体的交感神经被称为应激性神经,当人处于危险情境时,交感神经活动加强,支配皮肤、各内脏器官及内分泌腺,从而使人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系列活动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故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答案:C)例题2.下列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解析: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调节是相互联系的,水稳态是体内水的相对含量的相对稳定,这个相对含量是以渗透压为衡量标志的。血浆渗透压降低,说明人体摄入的水过多或盐分丢失过多等,此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抑制,不会产生渴觉。所以,A、D错误。当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因此,B错误。抗利尿激素可促进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从而使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对上升,这样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了。(答案:C)附:问题情境参考答案情境一:他们分别采取跑步运动增加产热和多穿衣服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人受到寒冷刺激紧握双拳,跑步运动及主动的加穿棉衣御寒与神经调节有关;运动时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等与激素调节有关;在寒冷的状态下,肾上腺、垂体等接到神经系统的信号,就分泌多种激素,促进机体代谢加强,产热增多。情境二:(1)天气炎热时,喝下去的水大多从皮肤以汗的形式散失,以降低人体体温;天气凉爽时,出汗较少,故水分以尿的形式排出较多。(2)这种做法不好,因为很少喝水时,会导致机体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排尿少了,相应的废物也不能及时排除,长此下去,会使机体产生功能障碍。素能训练一。选择题1.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种调节方式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              D.内分泌调节2.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B.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C.寒冷环境和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都是神经-体液调节D.寒冷环境和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都是神经调节3.大面积深度烧伤的病人在治愈后,夏季要比烧伤前怕热,这是因为皮肤烧伤时损伤了A.大量神经末梢         B.皮下脂肪组织C.大量汗腺           D.皮脂腺4.剧烈运动时,运动员表现为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具有A.保护和排泄功能        B.排泄和散热功能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D.散热和感觉的功能5.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6.当人体的一些组织器官损伤或发生炎症时,会产生并释放组织胺。该物质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该物质对血管的调节方式属于
A.血流自动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7.观察甲、乙两地蝌蚪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如右图所示。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甲地广见大型青蛙
B.乙地广见大蝌蚪 C.甲处居民有可能患甲状腺肿
D.乙处居民应多吃加碘盐二。非选择题8.据有关媒体报道,现在大学校园里很流行吃避孕药美容。一些避孕药对女性脸上的青春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绝不是治疗作用,因为青春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体内激素失衡造成的,有些女性体内的雄性激素过高就容易长青春痘,而避孕药中一般都会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服用之后可以达到调节人体内分泌平衡的作用,青春痘自然会消失。但是这种做法有很多副作用,比如会很容易引起黄褐斑,还容易引起宫颈癌。特别正处于青春期的女性生理机能发育尚未完全,长期服用避孕药,生理周期会被扰乱,即便是停药了也会对生长发育不利,严重的还会造成不育不孕。(1)为什么胰岛素不可以口服,但是避孕药却可以口服?(2)避孕药会抑制人体中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调节人体内分泌平衡的作用,这种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促性腺激素是由
分泌产生的。(3)目前市场上的水果、蔬菜有很多是使用植物激素刺激发育成熟的。那么,儿童吃了这些用激素催熟的水果、蔬菜后,会不会出现性早熟?为什么?(4)引起儿童性早熟的物质主要是
,它主要是由
产生的。9.如图表示正常人受到寒冷刺激时的部分调节过程。A、B代表人体的某种器官或结构,a、b、c、d表示调节物质。请分析回答: (1)在寒冷环境中,寒冷刺激人皮肤里的
,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
的体温调节中枢([ ]内填写图中序号,其后填相应名称),调节皮肤血管收缩,使皮肤散热量减少。骨骼肌也产生不自主颤栗,产热量增加,这时c和[
这两种调节物质在血液中的含量将
,它们直接作用于骨骼肌及其它组织后,也能使其产热。(2)当血液中的c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
,使a和b的合成和分泌减少,这种调节作用叫做
调节。(3)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婴儿出生后到一岁左右,这个时期如果[
缺乏将直接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拓展提升一。选择题1.二氧化碳是调节人体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下面列举了因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其中不正确的是:A.形成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B.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被迅速排净C.呼吸运动加深加快D.呼吸中枢的活动加强2.某人因细菌感染而发烧,被住院隔离.医务人员为其测定体温,发现在24小时内他的体温均在39摄氏度左右波动.则该病人在这24小时内产热和散热的关系为A.产热大于散热        B.产热等于散热 C.产热小于散热        D.不能确定3.关于寒冷环境中体温稳定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B.寒冷时皮肤散热对生命活动没有意义C.寒冷时经皮肤散的热量少于高温环境D.寒冷时代谢增强与多种激素有关4.将大白鼠从25摄氏度移至0摄氏度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A.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    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C.耗氧量减少,代谢变慢     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5.环境温度变化引起人体发生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这时A.温觉感受器兴奋        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D.皮肤血流量增加6.中暑的根本原因是
  A.在炎热环境中偶尔着凉
 B.环境温度过高,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C.由于气温过高,人体出汗过多D.人体不能适应外界气温的突然升高7.(多选题)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当①受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8.(多选题)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对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A.图中X、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B.图中a和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图中Z表示甲状腺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对下丘脑和垂体有反馈调节作用9.(多选题)在人体内,不可能在同一细胞中产生的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和胰蛋白酶C.生长激素和呼吸酶    D.胰岛素和呼吸酶二。非选择题10.下图示哺乳动物的某些生理活动的调节,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由下丘脑通过胰岛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______。(2)进入血液的甲状腺激素可以对下丘脑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进行_____________调节。(3)在上图②、③、④垂体部分释放激素的过程中,不是由垂体细胞合成的激素是 ______(填序号)。(4)若将某只成熟雄鼠的甲状腺进行手术切除,并从第三周起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在上面坐标图中继续完成甲状腺激素和激素②在血浆中的浓度变化曲线。第4节  免疫调节新课程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探究与学习指导【问题情境】情境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一种疾病肆虐人间,使很多人丧生,这种病就是天花。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这种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我国早在宋朝真宗时期(998--- 1022),就已经采用接种人痘――即将轻症天花病人脓疱中的浆液(简称痘浆)接种于健康人的方法来预防天花。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天花的蔓延。材料二:1796年,英国医师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注意到,挤牛奶的女工经常与患牛痘(牛的一种天然轻型传染病)的奶牛接触,她们的手上会出现牛痘脓疱,但在天花流行时,却从不感染天花。受这一现象的启发,詹纳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用针尖沾上感染了牛痘的女工手上的痘浆,然后划到一个男孩左臂的皮肤上;六个星期以后,又在这个男孩的右臂接种了天花痘浆,但是这个男孩并没有感染天花。⑴材料一中接种痘浆遏制天花蔓延的道理是什么?。⑵材料二中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道理是什么?⑶通过两则材料的比较可得出什么结论?情境二:艾滋病被认为是20世纪的瘟疫,它的传染性极强。现在全球每年死于艾滋病的人数逐年增加,近几年的统计资料是:2003年2004年2005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已达4030万,已死2500万死亡人数300万310万320万新增人数500万490万490万全世界许多重点研究机构都在从事HIV疫苗的研制工作,但20多年过去了,仍没有突破性进展。可以说,HIV还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危害人类。⑴你能说出HIV疫苗为什么相对于其它疫苗较难研制吗?⑵对于HIV肆虐人类,你有何感想?情境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流行性感冒一般分为三种,即甲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丙型流行性感冒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甲型流行性感冒大部分都是禽流感,禽流感病毒一般很少使人发病。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按病原体(禽流感病毒)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十几个小类,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禽流感主要在鸟类中间传播,偶可感染至人,其临床表现与人类流行性感冒相似,但禽流感症状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疫苗接种无效,与普通流感有一定区别。
材料二:禽流感的宿主主要有①家禽:目前肯定的是鸡,而火鸡、鸭和鹌鹑等尚未见报道;②野禽:如野鸡、水禽和海鸟等;③候鸟:从韩国飞到日本越冬的候鸟有14种之多,候鸟粪便污染水,可以引起禽流感。
材料三:禽流感病毒的结构: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由8个负链的单链RNA片段组成。这8个片段编码10个病毒蛋白,其中8个是病毒粒子的组成成分(HA、NA,NP、M1、M2、PBl、PB2和PA),另两个是分子质量最小的RNA片段,编码两个非结构蛋白――NSl和NS2。
材料四:病毒的RNA分为三类即正链RNA[( )RNA]。负链RNA[(一)RNA]和逆转录RNA,分别存在于三种不同类型的病毒中。正链RNA能与核糖体结合,具有mRNA的功能;负链RNA必须在病毒颗粒携带的转录酶的作用下转录成( )RNA才具有mRNA的功能;逆转录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整合到寄主的DNA中,再转录合成mRNA。
阅读完上面的资料,思考以下问题。⑴感冒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它有许多亚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你认为禽流感易于流行传播的因素有哪些?⑶对家禽注射禽流感疫苗(灭活的禽流感病毒),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还能有效地预防家禽患禽流感,为什么?请加以解释。【疑难透视】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靶细胞是如何裂解死亡的?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2.你知道疫苗有哪几种类型及各自的优缺点吗?疫苗是提高人体免疫力来达到预防疾病目的的一种生物制品,它基本上是由微生物及其所含成分制成。在习惯上,人们把由细菌制成的称为菌苗,把由病毒制成的称为疫苗,也可将它们通称为疫苗。目前应用的疫苗主要有三种类型,各有优缺点。(1)减毒活疫苗。接种后能感染人体而产生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效果。如小儿麻痹糖丸就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口服后可预防小儿脊髓灰质炎。由于这类疫苗中的病毒仍有一定的活性,因此有些人接种后会发生副作用,不是很令人满意。(2)灭活的死疫苗。这类疫苗已将病毒杀死,安全性很好,但产生的免疫效果比减毒活疫苗要差,而且要多次强化免疫,如钩端螺旋体疫苗即属此类。(3)新型疫苗。包括基因工程疫苗,它是以现代基因工程的手段,由病毒DNA的一段无毒序列制成,如现在我国应用的新型乙肝疫苗。这种疫苗安全性很好,预防效果与灭活疫苗相似,但要多次强化才行。因而,可以说传统使用的疫苗尚不足以满足人们提出的安全、有效、简单、经济的高要求。为此,国内外许多科学家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研制和开发出了新型疫苗,即基因疫苗。基因疫苗不仅安全性高,而且从阻止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和清除已被病毒感染细胞的两个方面产生防治效果。基因疫苗不仅可用于防治病毒感染,还可用于防治肿瘤,其主要优点为可以诱导很有效的专一性T杀伤性细胞,后者可以杀死肿瘤细胞。基因疫苗的安全性极高,不存在对人体的毒性,机体耐受性好。因此,基因疫苗是未来疫苗研发的重点。将疫苗基因转移到植物,如香蕉、马铃薯等,已经成功地生产出狂犬病疫苗等可食用的疫苗。3.只要运用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就能成功了吗?医学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做器官移植。由于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即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如果将别人的器官移植到病人身上,病人的免疫系统就会认出这是“非己”成分而加以排斥。因此,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事实上,除了同卵双胞胎以外,要想在世界上找到两个HLA完全一致的人是不可能的。研究表明,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这种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快而强)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由于供者与受者的HLA一般不可能一致,为了减轻器官植入后所要发生的排斥反应,病人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使免疫系统变得“迟钝”,这样,植入的器官就可以长期存留了。【例题解析】例题1.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的小鼠皮肤移植更容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解析:皮肤移植中,新移植的皮肤要受到机体对异体皮肤的排斥作用,而机体的免疫反应几乎全由两种淋巴细胞――T细胞和B细胞来完成的。切除幼年小鼠的胸腺,T细胞的数量大量减少,甚至没有T细胞,而在异体移植皮肤时,排斥反应主要是由T细胞发动的细胞免疫反应。 (答案:B)例题2.(多选题)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原体只有突破前两道防线才能引起特异性免疫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D.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解析:人体免疫共有三道防线,第一道为皮肤、黏膜,第二道为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为特异性免疫,只有突破第一、二道防线才能引起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中主要利用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和抗原结合,使抗原失去作用;细胞免疫是针对寄生到细胞内的病原微生物的,通过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从而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在体液免疫中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一方面形成浆细胞,另一方面形成记忆细胞,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答案:AC)例题3.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导致艾滋病HIV病毒是RNA病毒。它感染人的T淋巴细胞,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使患者死于广泛感染。请回答:⑴该病毒进入细胞后,能以
为模板,在
酶的作用下合成
,并整合于人的基因组中。⑵整合后它按照
原则进行复制,又能以
为模板合成
,并进而通过
过程合成病毒蛋白。⑶如果将病毒置于细胞外,该病毒不能繁殖,原因是
。解析:题目已明确告诉艾滋病病毒为RNA病毒,因此,其必须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后,才能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因为RNA与DNA是无法整的;其整合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先要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DNA为模板合成mRNA,然后由mRNA控制病毒蛋白的合成,即进行翻译过程。若将病毒置于细胞外,病毒就不能繁殖,因为病毒繁殖所需的各种核苷酸、氨基酸、能量及酶等,病毒本身是不具备的,只能靠宿主细胞提供。(答案:⑴RNA
⑵碱基互补配对
⑶病毒本身缺乏繁殖所需的原料、能量和酶。)附:问题情境参考答案情境一:⑴痘浆中有天花病毒,轻症天花病人痘浆中的天花病毒毒性相对较弱,用其接种,使健康人体内产生抗体又不致于致病。⑵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的抗原性极为相似,牛痘病毒抗体同样可对付天花病毒。⑶①预防天花的方法最早在中国出现,中国古代人民是非常有智慧的。②对付同一种流行病(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关健在于探索、发现。情境二:⑴HIV病毒为RNA病毒,RNA为单链结构不稳定,易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其抗原性不断改变,以前的疫苗对新的病毒不起作用。⑵致力于微生物的研究工作,为艾滋病的防治作出一份贡献。宣传有关艾滋病的知识,让人类尽可能远离艾滋病。……情境三:⑴RNA
单链RNA稳定性差.突变率高⑵禽流感不但可以通过家禽传播,而且还可以通过野禽和候鸟传播。鸟类特别是候鸟活动范围大,且鸟类没有膀胱。直肠极短,粪便尿液随时排出体外,易把其所携带的禽流感病毒传播到它们活动过的地区。⑶①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入鸡体内,通过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形成记忆细胞。
②若禽流感病毒再次侵入鸡体内,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成大量的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③浆细胞能产生抗休。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消灭分布在环境中的禽流感病毒。
④禽流感病毒侵入体内细胞,效应T细胞将其消灭,因此,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还能预防禽流感。素能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人体免疫第二道防线的是A.皮肤
D.T细胞2.浆细胞内形成抗体的结构是A.高尔基体
D.核糖体3.在体液免疫中,大多数病原体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目的是A.直接吞噬掉抗原
B.暴露其抗原
C.传递给T细胞
D.传递给B细胞4.下列物质中可能属于过敏原的是A.HIV
B.乙肝病毒
D.异体器官5.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HIV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细胞B.在体液免疫中可能不止一次用到吞噬细胞C.体液免疫中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可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是对人体细胞的黏附D.抗体可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因此结核杆菌也可被抗体直接消灭6.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这种免疫是A.非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针对特定抗原的
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
B.B细胞不受抗原刺激也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C.只要接触到一次某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住该抗原的特征D.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8.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A.T细胞
C.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9.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A.扁桃体
D.胸腺 10.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须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二、非选择题11.用未感染过病原体的健康小鼠A和B做实验(如图),请回答:⑴注射毒性强的S病原体后,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B鼠能正常生活,A鼠则患S引起的传染病死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假如在给B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就给其注射S病原体,则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会___________。⑶如何利用B鼠救助患病初期的A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右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请回答:⑴ X为_________细胞,它正在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 M细胞在____________时形成E细胞。⑶ 经检测M细胞与E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⑷ E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其产生的_________与病原体结合,可抑制病原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提升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B.B 细胞和 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细胞免疫有缺陷 D.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2.刚刚痊愈的“非典”患者的血浆中,含量比一般人高的物质是A.相应抗体
D.脂蛋白3.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相应的病菌结合A.②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⑦4.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给人接种乙肝病毒预防乙肝5.过敏反应的特点不包括A.发作迅速
B.反应强烈
C.有个体差异
D.易破坏组织细胞6.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青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7.下列有关器官移植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器官移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体器官短缺B.运用免疫学的原理解决器官移植所面临的排斥问题C.运用免疫抑制剂可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D.通过人工培植器官已成功解决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8.有关免疫功能过强和过弱的各例中,不正确的是A.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
B.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弱造成的C.AIDS是免疫功能过弱造成的
D.肿瘤的形成是免疫过弱造成的9.每次注射青霉素之前,都要给病人做“皮试”,其目的是A.观察病人的体质以决定用药量
B.观察病人是否患有自身免疫病C.观察青霉素的杀菌效果
D.观察病人是否会发生过敏反应10.右图为特异性免疫过程某个时期的示意图,图中“X”代表的细胞名称是A.B细胞
B.效应T细胞 C.记忆细胞
D.浆细胞11.下列行为中最可能传播艾滋病的是A.与艾滋病人同桌进餐B.输血给艾滋病人C.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器械D.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冲水马桶12.新生儿在出生后半年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
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C.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十分健全和
D.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13.在体液免疫中,记忆细胞直接产生于A.吞噬细胞
C.造血干细胞
D.T细胞14.下列有关抗原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靶细胞就是抗原
B.抗原就是使人引起疾病的物质C.所有的过敏原都属于抗原
D.抗原都能与抗体发生反应15.(多选题)下列各物质或结构中属于免疫系统组成的是A.骨髓
B.吞噬细胞
D.抗体16.(多选题)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经过增殖分化形成A.浆细胞
C.记忆细胞
D.吞噬细胞17.(多选题)可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的细胞是A.抗体
D.吞噬细胞18.(多选题)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HIV病毒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患者免疫系统瘫痪B.人体可通过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C.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致靶细胞裂解D.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机体将产生更激烈的免疫反应19.(多选题)下列属于免疫学运用的是A.给健康人注射疫苗来预防相应的传染病B.用特定的标记的抗体来检测人体血液中是否含有某种致病因子C.用免疫抑制剂解决器官移植中的排斥问题D.通过适当的增减衣物来维持恒定的体温二、非选择题
20.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
,进而使T淋巴细胞活化,同时使B淋巴细胞致敏,随后由效应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产生的抗体将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由此引起的眼疾在免疫学上称为
病。21.下图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内抗体产生、病毒增殖与疾病程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变化图。请分析回答:⑴该病毒与人的关系是__________,免疫学认为侵入人体内的病毒属于_____________。⑵在a、b、c曲线中,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_______,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________。⑶由曲线变化特点看出,再次感染该病毒比初次感染时体内抗体水平产生明显_______,而且出现抗体的时间_________。⑷如果在初次感染前一个月给人体注射过相应的疫苗,结果在其感染后未有明显病症出现,原因是人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___。⑸在上图坐标中,画出第⑷题感染病毒后人体内抗体产生与病毒增殖的关系曲线。22.右图抗原刺激机体后机体抗体产生量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⑴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蛋白质,当__________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________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⑵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_______________反应而脱落,这是效应T细胞所起的作用。⑶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______。
23.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对维持人体健康极为重要。⑴器官移植时,异体器官常不可避免地会被患者的效应T细胞识别并攻击。为了避免器官移植时的异体排斥反应,医院建议保留婴儿的脐带血,以便必要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接种过流感疫苗的健康人也可能在短期内不止一次地患流感,其免疫学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章  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汗腺的功能是A.散热为主,兼行排泄       B.排泄为主,兼行散热C.排泄为主,兼行气味散发     D.化学通讯为主,兼行散热2.给某人踝关节注入局部麻醉药,此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是A.神经中枢           B.突触C.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D.传出神经和效应器3.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和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在突触中传递时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变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4.如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体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B.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C.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D.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元和肌糖原的分解补充5.阉割幼猪以利于育肥,与之关系最密切的激素是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C.性激素             D.胰岛素6.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7.在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内含有大量的A.钠离子              B.钾离子C.铁离子              D.镁离子8.现有三组事例:(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称为溶血性贫血;(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亦可导致严重发病;(3)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他们依次归属于①过敏反应;②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缺陷A.②①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②①9.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摄氏度的温室中移至5摄氏度的环境中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将减少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将增加C.青蛙的耗氧量减少,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D.青蛙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的耗氧量减少10.下图中的a、b、c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的Y分别代表三种物质,有关Y的叙述,错误的是:A.Y不可能位于染色体上
B.Y有可能位于线立体中C.Y不可能位于细胞膜上
D.Y中有可能含有磷元素11.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分布在不同部位的液体,其中哪一部分直接构成内环境?
D.④12.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D.胰岛A细胞和B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相同13.先后将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图,分析该曲线表明A.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             B.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C.二次反应比初次更强烈、更迅速D.小鼠对抗原B反应更慢。14.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又恢复为静息电位时,发生的离子移动主要是A.K 经主动转运出膜外B.Na 经主动转运出膜外C.K 经被动转运入膜内D.Na 经被动转运入膜内二.多选题新课标第一网15.右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体液成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以进入②,然后进入④,再进入①,经①循环送至靶细胞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C.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图中①②③构成了人体细胞的直接内环境16.免疫系统包括:A.骨髓、胸腺
B.淋巴细胞C.脾、淋巴结
D.抗体、淋巴因子17.脑严重缺血时会造成脑组织细胞水肿。产生这一现象的有关原因是A.脑细胞中钠离子浓度升高 B.脑细胞中三磷酸腺苷合成减少C.脑细胞中钾离子浓度升高 D.脑细胞中钠离子浓度降低18.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A.a处B. b处
D. c处19.不同的蛇毒攻击不同的细胞,例如血液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等,且具有高度精确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的蛇毒分子的抗原决定簇不同B.不同的受体细胞表面有不一样的糖蛋白分子C.一种毒蛇只能产生一种蛇毒蛋白D.临床上使用的抗蛇毒血清主要作用是将蛇毒蛋白分解三.非选择题20.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在神经系统中,__________________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_______________是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2)属于神经调节过程是 (用字母与箭头表示),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过程是(用字母与箭头表示)。(3)试举一例说明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炭疽热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它可引起动物组织水肿,粘膜出血,造成动物死亡。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畜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实验绵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注射,这些绵羊感染后没有发病。四天后,对实验绵羊用毒性极强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注射,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请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绵羊在第二次注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后没有发病,其原理是体内产生了________,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细胞分泌产生的;与之合成和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2)炭疽杆菌的细胞类型是________细胞,它与酵母菌细胞的差别表现在________。(3)炭疽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4)我们认为该实验过程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设计原则、步骤、预测结果。①实验设计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1)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代表传出神经
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C
M代表效应器
S代表感受器(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
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C
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
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3)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
;刺激Ⅲ处,肌肉
。(4)在离肌肉5毫米的Ⅰ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3.5毫秒后开始收缩,在离肌肉50毫米的Ⅱ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5.0毫秒后开始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
毫米/毫秒。23.用概念图的形式表示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免疫调节、激素调节、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反射弧等概念之间的关系。24.右图是人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代表区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l)用电刺激皮层运动区某一区域,可观察到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那么接受刺激的是反射弧中的
。(2)图中显示面积大的躯干,在皮层代表区的面积很小,如手与五指在皮层代表区的面积几乎与整个下肢在皮层代表区的面积相等.说明运动越_____________的器官,其皮层代表区的面积越大。(3)从图中可知,除头面部外,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是
           关系。(4)若刺激兔右侧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可见其左侧肢体运动。说明此区域对肢体运动的调节具有
支配的特征。25.某同学为了验证体液免疫需要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参与,利用给定的材料设计如下实验:实验材料:未受感染的体重相同的小白鼠3只,X射线照射仪,新鲜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毒性极低的霍乱弧菌疫苗,血清抗体测定仪及其他必要的工具。实验原理:体液免疫中产生抗体而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有无,影响抗体的产生,通过测定血清中抗体数量的多少判断体液免疫的强弱。实验步骤:第一步:取未受感染的体重相同的小白鼠三只,分为1、2、3、三组,分别摘除胸腺,并用大计量的X射线照射。第二步:向第一组小鼠体内注射T淋巴细胞,向第二组小鼠体内注射B淋巴细胞,向第三组小鼠体内注射T细胞和B细胞。第三步:分别在上述三组小鼠体内接种霍乱弧菌疫苗。第四步:饲养15~20天后,分别测定三只小鼠体内血清抗体的数量。结果预期。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不严谨之处,请指出来并更正。①②③请为该同学填上结果预期。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通过神经的调节素能训练一、选择题1. B
5 .D二、非选择题6.双向的
递质7.(1)左
④H8.(1)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2)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没有中间神经元9.(1)低
因为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的轴突伸出脊髓之外
(4)中间神经元拓展提升一、选择题1 .A
8 .ACD二、非选择题9.副交感神经
阻断交感神经后,心脏受副交感神经的支配,心率升高;而阻断副交感神经,心脏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与正常状态相当。说明心脏正常状态时由副交感神经支配。10.(1)A
(3)D11.(1)C
(3)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线粒体12.(1)负;
(2)K+,
(3)内正外负;
(5)B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素能训练一、选择题1.D
二、非选择题9.10. ⑴ 下丘脑
⑵性腺(卵巢)
反馈调节拓展提升一、选择题1.D
10. BC 二、非选择题11.⑴甲状腺激素
⑵促甲状腺激素
⑶代谢缓慢、体温下降、心跳减慢、全身浮肿、神经反应迟钝;
体内物质氧化分解过快,食量大而体消瘦,心跳呼吸加快,神经系统兴奋性高。12. ⑴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⑵血液循环    肝细胞、脂肪细胞、骨骼肌细胞等⑶传出神经⑷ B  ⑸糖蛋白13.改正:(1)蒸馏水、河水、自来水改为河水
(2)发育状况不同的蝌蚪改为发育状况相同的蝌蚪(3)“投入”后加“等量”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1)高温使甲状腺激素制剂失活
(2)高温使甲状腺激素制剂活性降低(3)高温未影响甲状腺激素制剂的活性第3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素能训练一、选择题1.B
7.C 二、非选择题8. (1)胰岛素是蛋白质,在消化道内会被水解,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固醇类,可直接被吸收(2)反馈
垂体(3)不会。植物激素和人体性激素是不同物质,其结构不同,功能也不一样。(2分)(4)性激素
性腺9. (1)冷觉感受器 [
上升(2)抑制下丘脑(A)和垂体(B)的活动
反馈(3)[
]甲状腺激素拓展提升一、选择题1.B 2.A 3.D 4.B 5.B 6.B7.ACD 8.ABCD 9.AB 二、非选择题10. ⑴神经-体液调节
如下图第4节  免疫调节素能训练一、选择题1.C
10.A二、非选择题11. ⑴注入S疫苗,产生了抗体
体内没有抗体⑵体内还没有产生足够的抗体
死亡⑶可将B鼠的血清注入患病初期的A鼠体内,由于B鼠的血清中含有消灭S病原体的抗体,可以清除S病原体。12. ⑴吞噬
摄取和处理抗原
暴露出病原体的抗原
⑵同种抗原再次刺激
⑶M和E细胞是上B细胞经有丝分裂、分化而来
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拓展提升一、选择题1.C
14.C 15.ABCD
17.BC 18.AD
19.ABC二、非选择题20. 自身抗原
记忆(B淋巴)细胞
自身(特异性)免疫21. ⑴寄生
⑷已获得免疫(或已产生了抗体和记忆细胞)
人工免疫(或体液免疫)
⑸如右图22.⑴B(淋巴)
⑵排异(排斥)
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
D23. ⑴利用自身的干细胞构建组织器官
⑵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的寿命比较短;流感病毒易突变,使原来的疫苗失去效用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练习一.单选题1.A
7.B 8.B 9.C 10.C 11.B 12.A13.C 14.B 二.多选题15.BCD
19.AB三.非选择题20.(1)下丘脑
A-→C-→D-→F或A-→G-→E-→D-→F(3)幼年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大脑的生长发育21.(1)抗体
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体液(2)原核
有无核膜(3)异养型(4)①对照原则②将未经免疫的绵羊同时注射感染性极强的炭疽芽孢杆菌③全部死亡22.(1)A
(4)3023.24.(1)神经中枢
(2)精细复杂
(4)交叉(或对侧)。)25.(1)①分别摘除胸腺,并用大计量的X射线照射后,未检查小鼠是否具有免疫功能,应分别接种疫苗,然后测定有无抗体产生②向小鼠体内注射淋巴细胞时,应当等量③向小鼠体内接种疫苗时也应等量(2)第一组、第二组小鼠体内不产生抗体,第三组体内产生抗体,说明体液免疫需要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参与。
免费下载完整试题: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经纤维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