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质能方程是什么?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什么是伽利略变换?其与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关系。
什么是伽利略变换?其与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关系。
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之初,对牛顿力学中使用伽利略变换研究惯性系理论提出了质疑,理由是:伽利略变换中默认了两惯性系采用相同的时间标准即t’ =t,如果没有这个默认,就会有t’≠t,于是爱因斯坦提出并证明了另一个变换即洛仑兹变换,作为否定和替代伽利略变换的唯一正确的变换。爱因斯坦对牛顿力学的指责一直成为牛顿力学的隐痛,成为人们怀疑牛顿理论的出发点,也成为相对论的立足点。本文证明了满足惯性系平权原理的变换只有伽利略变换,在伽利略变换中,t’=t可以被证明,从而消除了蒙在牛顿力学上的阴影。
  爱因斯坦用其光速不变假设证明了洛仑兹变换,并得到了一个错误结论即“光速是最大速度”,这一错误结论深刻地印在了接触和学习相对论的人们的意识里。人们普遍认为在相对论里或在物理学里,讨论大于光速c的速度是没有意义的,一些认识到相对论是一个荒谬理论的人也总是试图寻找一种超光速运动粒子以期得到相对论的反证据,这些错误观念都是对洛仑兹变换及相对论盲目接受而造成的。我在《洛仑兹变换的困难》一文中论证了洛仑兹变换中的速度可以大于光速以至于无穷大,洛仑兹变换与伽利略变换的区别不在于它们所使用的速度的有限与无限,而在于粒子在一个惯性系中的速度趋于无限时,它在另一个惯性系中的速度有限还是无限。如果粒子在一个惯性系中的速度趋于无穷大,而在另一个惯性系中的速度趋于一有限值,就得到洛仑兹变换,显然这一条件违反惯性系平权原理。如果粒子在一个惯性系中的速度趋于无穷大,而在另一个惯性系中的速度也趋于无穷大,就得到伽利略变换,下面使用这一极限条件给出伽利略变换的严格证明。
  设惯性系K’(x’,y’,z’,t’)沿惯性系K(x,y,z,t)的x轴正向以速度U=(u,0,0)匀速运动,自惯性系K到惯性系K’的正交线性变换为A=(aij) (i,j=1,2,3,4),即
  (x’,y’,z’,t’)=(x,y,z,t)A ①
  令R=(x,y,z),R’=(x’,y’,z’),A11=(aij) (i,j=1,2,3),A12=(ai4) (i=1,2,3),A21=(a4j) (j=1,2,3),A22=(a44), 则由K到K’的线性变换可改写为
  R’=RA11+tA21,t’=RA12+ta44 ②
  于是
  dR’/dt’=((dR/dt)A11+A21)/((dR/dt)A12+a44)
  令dR/dt=V,dR’/dt’=V’,则V、V’分别表示运动粒子在K与K’系中的速度,上式可改写为
  V’=(VA11+A21)/(VA12+a44) ③
  满足上述速度变换的初始条件有(1)洛仑兹变换与伽利略变换的公共条件:“V’=0,V=U”与“V=0,V’=–U”;(2)满足伽利略变换的极限条件:|V|→∞时,|V’|→∞。
  将条件(2)代入,并令V/|V|=V0得
  |V’|=|(V0A11+A21/|V|)/(V0A12+a44/|V|)|=|V0A11/V0A12|=∞ (|V|→∞)
  上式成立,必有A12’=0=(0,0,0) [注1],于是③式变为
  V’=VA11/a44+A21/a44 ④
  再将条件(1)代入④式,得
  UA11/a44+A21/a44=0,A21/a44=–U
  由此得
  A21=–UA11,A21 =–Ua44
  由于U=(u,0,0),代入上式便得a12=a13=a42=a43=0,a41=–a11u, a44=a11,再由A12’=(0,0,0)得a14=a24=a34=0,代入④式,并令V=(vx,vy,vz),V’=(vx’,vy’,vz’),便得
  (vx’,vy’,vz’)=(a11(vx–u)+a21vy +a31vz,a22vy +a32vz,a23vy +a33vz)/a11 ⑤
  由于对于vx’=0的点,vx =u,代入便得a21=a31=0;对于vy =0的点,vy’ =0,代入便得a32=0;对于vz =0的点,vz’ =0,代入便得a23=0,于是有
  a12=a13= a14= a21=a23=a24= a31=a32=a34=a42=a43=0,a41=–a11u,a44=a11
  将上述条件代入①式得
  (x’,y’,z’,t’)=(x,y,z,t)A=(a11(x–ut),a22y,a33z,a11t) ⑥
  又当t=0时,K与K’两惯性系重合,故当t=0时,有x’=x,y’=y,z’=z [注2] ,代入⑥式便得a11=a22=a33=1,这样就得到了伽利略变换为
  (x’,y’,z’,t’)=( x–ut,y,z,t) 证毕。
  [注1] A12’表示A12的转置。
  [注2]显然这一条件是相对论所不容许的,但其合理性是不容置疑的。如果在式⑥中直接代入洛仑兹变换证明中的假定a22=a33=1,或根据洛仑兹变换证明中使用的惯性系平权原理:自K’系到K系的线性变换为A(-U),且A(U)A(-U)=E,亦能得到a11=a22=a33=1,从而得到伽利略变换,恕不赘述。
其他回答 (1)
洛仑兹变换是洛仑兹研究电动力学时发现的,爱因斯坦只不过根据洛仑兹变换和自己提出的光速不变性在物质遵守能量守恒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质能关系。
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证明_百度知道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证明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日中新网,美国《侨报》援引美联社消息称,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说,他们通过迄今最直接、最精确的实验证明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著名的质能方程。质能方程(E=MC 2)指出,物质的总能量相当于其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它表明能量和质量可以互相转换,而光速是恒定不变的常数。质能方程是爱因斯坦1905年发表狭义相对论时提出的,被认为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也奠定了新的时空观。此前,其他物理学家曾用多个间接实验证明了质能公式的正确性。但科学家认为,这些实验存在一定前提条件,可能引起对质能公式广泛适用性的质疑。美国科学家在2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所采用的方法已能直接支持质能公式。这一实验的原理是:按照质能方程,当一个原子核捕获新的中子时,它的质量就会变成原先原子核和中子质量之和、再减去这一过程消耗的中子结合能,中子结合能包括放射出的伽马射线能量以及原子核碰撞后的反冲,只要分别测出原子核被中子轰击前后质量的变化以及轰击期间发出的能量,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验证质能方程是否准确。科学家选用了硅和硫原子来进行实验。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依据伽马射线在晶格中的散射角来测量其波长,波长(频率)就决定了伽马射线的能量。而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则用电磁阱“固定”住捕获中子前后的原子,并精确测定其质量。他们的测量结果表明,质量和光速的平方的乘积(MC2)与能量(E)的差异,大约为千万分之四,足以表明质能公式的正确性。这是迄今为止对质能公式最精确的直接验证,比此前的证明精度高了55倍。
其他类似问题
质能方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爱因斯坦的宇宙方程是什么?_百度知道
爱因斯坦的宇宙方程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1905年,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建了关于时空观的革命性的理论――狭义相对论,它是一个能够正确描述高速世界运动规律的理论。在讨论了高速运动中的空间-时间关系后,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E=mc2   常见形式是:△ E=(△m)c   式中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它是一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最大极限。这个公式就是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物体的能量每增加△E,相应的惯性质量也必定增加△m;反之,每减少△m 的质量,就意味着释放出△E的巨大能量。也就是说:质量与能量是等价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少量的质量能够转换为十分巨大的能量。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理论,它揭开了宇宙的一个巨大奥妙,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这一公式被后人称为“改变世界的方程”。
其他类似问题
爱因斯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4o福建模拟)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热核反应,质量减少.核反应方程是,这个核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已知质子、氦核、X的质量分别为m1、m2、m3,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B.方程中的X表示电子()C.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m=4m1-m2D.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E=(4m1-m2-2m3)c2★★★★☆(2014o海淀区模拟)我国自行研制了可控热核反应实验装置“超导托卡马克”(英名称:EAST,俗称“人造太阳”).设可控热核实验反应前氘核(12H)的质量为m1,氚核(13H)的质量为m2,反应后氦核(24He)的质量为m3,中子(01n)的质量为m4.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这种装置中发生的核反应方程式是12H+13H→24He+01nB.由核反应过程质量守恒可知m1+m2=m3+m4C.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m1+m2-m3-m4)c2D.这种装置与我国大亚湾核电站所使用核装置的核反应原理不相同★☆☆☆☆(2013o湛江二模)氘核、氚核、中子、氦核的质量分别是m1、m2、m3和m4,如果氘核和氚核结合生成氦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反应方程为21H+31H→42He+10nB.这是一个裂变反应C.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m=m1+m2-m3D.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E=(m1+m2-m3-m4)c2★★☆☆☆(2013o开封一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2C.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D.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为1λ2λ1-λ2的光子★☆☆☆☆(2012o济南一模)太阳内部有多种热核反应,其中的一个反应方程是:H+H→He+x.若已知的质量为m1;H的质量为m2,He的质量为m3,x的质量为m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是中子B.H和H在常温下就能够发生聚变C.这个反应释放的核能为△E=(m1+m2-m3-m4)c2D.我国大亚湾核电站就是利用轻核的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2011o佛山二模)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地震后,数秒内就将控制棒插入核反应堆芯,终止了铀的裂变链式反应.但海啸摧毁了机组的冷却系统,因裂变遗留的产物铯、钡等继续衰变不断释放能量,核燃料棒温度不断上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棒通过吸收中子来实现对核反应的控制B.衰变释放的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力最强C.铯、钡等衰变时释放能量,故会发生质量亏损D.核裂变遗留物铯、钡等原子的质量可能比铀原子质量更大★☆☆☆☆(2010o北京)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  )A.1036kgB.1018kgC.1013kgD.109kg★★★★★(2010o江西模拟)当2个中子和2个质子结合成1个α粒子时,放出28.30MeV的能量,当3个α粒子结合成1个碳核时,放出7.26MeV的能量,则当6个中子和6个质子结合一个碳核时,释放的能量为(  )A.21.04MeVB.35.56MeVC.92.16MeVD.77.64MeV★★☆☆☆(2009o上海模拟)使两个氘核发生聚变,必须使它们之间的距离接近到r0,接近到核力能够发生作用的范围.温度很高时,由氘原子构成的物质将变为等离子体,已知等离子体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为Ek=k1T,式中k1为波尔兹曼常量,T为热力学温度,两个氘核之间的电势能为Ep=k2r,k为静电力常量,r为核之间的距离,则使氘核发生聚变的温度至少应为(  )A.2k1r0B.23k1r0C.23k1r0D.23k1r0★★☆☆☆(2009o茂名一模)利用氦-3(He)和氘进行的聚变安全无污染,容易控制.月球上有大量的氦-3,每个航天大国都将获取氦-3作为开发月球的重要目标之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执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评估月壤中氦-3的分布和储量.已知两个氘核聚变生成一个氦-3和一个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2H→He+n+3.26MeV若有2g氘全部发生聚变,则释放的能量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0.5×3.26&MeVB.3.26&MeVC.0.5NA×3.26&MeVD.NA×3.26&MeV★☆☆☆☆}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