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时间不足两年,又不是应届毕业生求职网,...

supplierchannel我的第一份工作(毕业特辑) - 今日头条()
长沙市政府官方微信政务资讯 | 民生关注 | 便民服务这是一份走心的调研和采访,一群前几年的毕业生,几个职场“新司机”,他们的求职考量和职场初体验应该是给新一届毕业生最好的指南。本文来自《第一财经周刊》,转自offer先生,谨以此文。致2016届的毕业生: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时间已经进入了2016年6月的上旬,距离各位离开大学校园只剩最后的一个月了。大家理想的offer都到手了吗?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16年高校毕业生达765万人,再次创下了历史新高。不过,今年的就业情况似乎还不错。根据前程无忧日前发布的《2016应届毕业生求职到位率调查报告》,2016年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并未受到经济放缓的影响,尽管目前工作签约率不高,但就业机会并不少。在受访的学生中,选择继续求学、当公务员和创业的毕业生占到了三成,剩下的七成里也有将近一半已经得到工作,另有1/4的毕业生已收到雇主录用的意向,但是还在犹豫是否接受,有7.2%的学生参加了面试,但还没拿到offer,还有17.9%的学生选择不找工作,苦于没有工作机会的仅占6.7%。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探讨毕业生选择的多元化问题。这种观察始于2012年代表90后的第一届毕业生正式登场,如今我们发现趋势已越来越清晰。年轻人们对一线城市、政府部门、国企和外企的崇拜感逐年减少,与之相应,你们对生活质量和个人兴趣的看重度又一直在提高,丰富的网络资讯也让大家眼界更宽广,在择业上更有想法。如何选择第一份工作?这是一个颇具技术含量的问题。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都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很多当时看重的东西,在踏入真实职场之后你可能会发现并没那么重要,而很多当时忽视的东西,也有可能成为日后职业成长的关键推动。所以今年我们打算从另一个维度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参考。往年我们报道的出发点通常是今年的应届生究竟在怎么找工作?他们有哪些变化?但越来越多元化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或许提供一点“过来人”的经验会更有参考价值。就在三四年前,这群过来人站在和你们一样的时间点上。那他们选择这第一份工作的初衷是什么?其后的职业经历又纠正了哪些偏差?他们走了哪些弯路又涨了哪些见识?从他们的故事中你可以学到很多。◆◆◆虽然过程有些不一样,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应届硕士毕业生黄剑锋现在的情况和三年前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生周予雪的情形还挺相似的:都是回到家乡进银行,都是计划成为一名客户经理。但三年后周予雪告诉我们,如果现在重新选,她既不会回无锡,也不会去银行。她的体会是,尽管银行对很多毕业生来说都是一个热门选择,但真正上手之后如果不合适会很痛苦。黄剑锋今年在选择回老家进银行之前甚至违了一次约。他签下的第一份offer是上汽集团旗下的汽车在线平台车享网。当时,除了专业对口的因素外,车享网未来可能整体上市的计划让他很心动,HR承诺优秀员工可以购买原始股,在上市后会是笔不小的财富。但深入了解之后,上海的生活成本又让他打了退堂鼓。他是湖南常德人,如果毕业后留在上海,那么就不得不面临高昂的生活成本——光是租房就得占掉很大一部分收入。但车享网的薪酬策略是根据业绩来定,这让刚毕业的他有点没底。第二个offer是湖南的华融湘江银行总行管理培训生岗位,给出的年薪在湖南当地是一个不错的收入。这个现实因素最终让他放弃了当初“成为新能源汽车或汽车后市场领域较为有影响力的人物”的职业理想,回到家乡走上一条据说是往总行金融管理和战略规划方向发展的道路。不过比起当年的周予雪,黄剑锋的自我规划看起来要更长远。“你知道深圳的微众银行和马云的浙江网商银行吗?我去的那个银行就和微众银行达成了战略合作。”根据他的计划,入了金融这个行,那么以后去其他金融机构也挺方便的,包括现在火热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回老家还是去大城市发展,可能是很多毕业生相当纠结的一个问题。在优兴咨询关于学生们在选择毕业后理想工作城市的调查中,北上广深依然排名最为靠前。但与此同时,成都、杭州、南京、厦门等新一线城市的选择比例也在逐年上升。而在另一份关于生源地和就业城市倾向的调研中,变化更为明显。以杭州为例,2014年,所有家在杭州的受访毕业生中,愿意选择留在杭州工作的毕业生占32%,到了2016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61%。当然,向往大城市的毕业生仍不在少数。比如家在河北,目前在湖南湘潭大学学哲学的梁博威毕业后就将北上,到京东技术部门当大家俗称的“码农”。梁博威属于那种很早就发现自己兴趣的类型——大三之前他就已经确定毕业后要去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工作。因为从小就对互联网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刚上大一他就加入了学校的学生门户网站工作室,从程序员学习编程技术做起,一直做到工作室的CEO。2014年他还作为学校代表受邀前往山东参加首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论坛。他的经历或许可以很好地解释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和专业不对口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只要对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保持专注,只要肯花心思去学习和实践,专业、技术、所处环境的资源……这些都并不是不能克服的障碍。但在投身你热爱的领域前,我们应该先弄明白一件事。“无论你是因为什么原因打算跨专业择业,一定要明白这里面吸引你的究竟是什么,这样才能知道让你坚持克服后续困难的决心有多大。”大街网全国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彭飞说,“如果你的加分点不足以让你扛过短时间的痛苦,那么这一步最好还是迈得慎重一些。”许多毕业生在求职时往往会不自觉地追逐热门行业和高薪岗位,却忽视了合适的重要性。但一定要让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一击即中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这事儿的确也有难度。想听听职场专家怎么说吗?在宝洁大中华区传播与公关部副总裁许有杰看来,其实只有在工作了3至4年之后,才能真正判断一份工作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因为经常在微博上分享职场经验,他也在宝洁内部被年轻员工视作职场导师。许有杰把职业生涯的前4年划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刚开始的3到4个月,新人与公司从不认识到慢慢了解适应,经过了这个阶段职场新人们才是真正地开始进入职业生涯。第二个阶段:工作的第12到18个月,通常从这时期才开始真正着手工作项目。在这个时候,新人将会开始感觉到焦头烂额,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然而这个阶段也是一个训练自己抗压能力的最佳时期,熬过了就更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挑战。第三个阶段:24至36个月间,在这个阶段,年轻人已经有了足够多的经历,可以判断出自己是否已经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还是需要重新考虑新的职业规划。所以,第一份工作很关键,但大家也不要背太重的思想包袱,因为它也可能只是你职业生涯中的一个短暂试错环节。但即便如此,你也不能让这段经历一无所获。在彭飞看来,不论第一份工作合适与否,至少应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方法和专业度。不论今后换什么工作,这些都将是你很珍贵的经验。在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系念研究所的余其芬的情况应该属于前程无忧那份报告里的6.7%。6月毕业在即,但她手上还一个offer也没有。余其芬家在上海,按照她的计划,毕业后她想回到上海从事文字类的工作,进杂志社或是到三联书店做编辑、文案策划。也不是没在网上投过简历,期间也有过几个让她回上海面试的机会,但都不是很喜欢。“现在都是做新媒体编辑,也不是不好,但我怕搞到后面一直在做广告。”想到这行可能面对的互相抄袭、盗图等问题,她就觉得有点抵触,索性直接拒了这一类的面试。虽然余其芬也对目前面临的一毕业就可能失业的处境有些着急,但在找工作这件事上她还是打定主意以兴趣和理想为重,现在没有机会,那就毕业回上海之后再慢慢找。在余其芬的个案里,地理和交通问题可能是妨碍她顺利求职的一个因素,目标行业近几年来的不景气也加大了她的求职难度,但应该还是会有很多人对她这种执着于工作和兴趣相合的求职态度产生一些共鸣。起码在优兴咨询针对毕业生关于工作岗位的要求所做的调研中,“提供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兴趣是一致的”这个选项连续两年排在了第一位。如果余其芬在上海,那么她找工作的情形或许会更接近两三年前的肖永强。这个北大毕业的微电子学硕士因为觉得IC(集成电路)行业没有足够的创新度和成就感,毅然放弃学了7年的专业,在就业时投身到金融领域,做起了PE。后来,他又因为想追求一种忙碌充实的状态而放弃了百万年薪,转而去了来钱相对较慢的VC领域。“如果没什么家庭压力,现在的学生在选择工作时还挺挑剔的。有时候,公司要求比较高、工作比较累倒未必会成为他们不喜欢这个公司的原因,”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说,“他们更看重做的事是不是喜欢和有意义。”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升职。每个年轻人对第一份工作都有美好的想象。此时此刻你可能也正豪情万丈,想着能短时间内获得快速晋升,创造一个职场神话。泰禾集团上海地区人力资源副总监曹曦就曾遇到过这样的年轻人,当他试图为其做一个“能够三年变骨干、五年变经理、八年当总监”的职业规划时,对方的回答是:这样太慢了。眼下许多公司都非常愿意给年轻人空间成长,但反过来,你也得遵守它的规则。升职是什么?在曹曦看来,升职就像打怪升级一样,这个阶段所有的技能点都满了,你就可以升下一级,而你的技能是否满点,还需要管理层根据表现和业绩做一个整体评估。很多时候晋升慢并非因为你年少,而是能力真的差一点。但曹曦仍然对这样的年轻人表示了欣赏,“我们也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我们非常鼓励、甚至很珍视他们这种积极性。那种没有被约束的想象力和热情都是非常可贵的。”事实上,在曹曦接触到的那些年轻人里,当他们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肩负起一定的职务之后,反而能够踏下心来去做好每一件事。最后,我们在这封信的附件里放入了5个过来人的故事,他们就是几年后的你们。读完他们的第一手经验分享,相信你一定可以从中找到几条适合自己的求职tips。祝大家求职顺利,工作开心哦。“选工作,合适比热门更重要”周予雪工作3年籍贯:江苏无锡毕业院校:复旦大学新闻系学历:本科第一份工作:中国银行无锡分行工作1年半后跳槽在工作了3年多之后,周予雪觉得,如果当初毕业时拿到offer后去中国银行实习一下,那么她很可能是另一个选择。我们曾在3年前的毕业生封面故事《到二三线去》中讲过她的故事。她本科在复旦大学读新闻专业,一开始想在毕业后做一名记者,但实习后发现自己更喜欢朝九晚五的生活。于是求职的时候把目标放在了快消业的marketing部门,但找这方面工作的结果却不理想。后来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去面试了中行,结果意外地拿到了offer。想到银行比较稳定,加上父母一直希望她回无锡,而如果要回无锡无非就是进银行或当公务员,权衡之下周予雪决定接受offer。银行是每年毕业生就业的一个大方向。通常来说,银行都会有春秋两招,秋招是客户经理方向,先做大半年柜员熟悉工作,然后再转去做类似销售的客户经理岗位。而有点补招性质的春招则以柜员岗位为主。周予雪的offer是秋招的理财经理岗位。其实发了offer后,银行也曾安排她去无锡实习。但毕业时忙,学车、毕业论文和毕业旅行几个事凑在一块儿,周予雪就没去。弯路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后来我妈说,如果你当年参加了实习,你可能会意识到自己不适合,然后就会重新在上海找工作。”周予雪说。一开始,在周予雪的想法里,无锡也不差,而且回家生活成本低,如果分配到市区或是经济水平不错的惠山区,那其实也不错。但结果,她被分配到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的区支行,而客户经理的业绩又往往受限于所在行当地的经济情况。第一年,周予雪做的是柜员岗位,习惯了那套标准流程后很快就得心应手了,主要的烦恼是工作有些死板——刨开午休,得在柜台后从早上八点做到下午四五点。2014年10月起转做个人客户经理后,工作对她渐渐变得痛苦起来:“我那个地方经济比较差,而且我们没有mentor制度,没有任何人教你该怎么做,全部得靠自己摸索。”刚转岗没多久,她就遇上了银行年初的“开门红”冲业绩阶段。当时周予雪被分派的业绩指标非常高,但由于支行“先天不足”导致压力很大,但领导偏偏在这时开始指责她“做了几个月也没什么成绩”,还说一个业绩不如她的新人做得反而比较好,于是她“一下子就对这份工作心灰意冷了”。除了业绩压力,客户经理还有很多额外的工作。例如A股跌了,她就得想办法安抚手上的客户,周末还得陪着客户去参加行里组织的回馈旅游,这些她也都不喜欢。“我当时很讨厌去,就觉得像三陪。”到这时候她才发现自己原来不是很会哄人,不太适合需要高情商的银行。“如果再让我选,一定不会进银行了。因为你肯定不会甘心一直做柜员,但客户经理这个职位说白了就是一个sales,而且是一个看资历的sales,和你的努力其实不是直接正相关。这也是我后来做不下去的一个原因。”决定离开之后,无锡留给周予雪的机会其实不多。“感觉缺少一些渠道。无锡就算是比较大的企业也不会公开招聘,都是内部解决的样子。”她甚至还去考过两次公务员,但因为机会实在太有限,最后都没考上。2015年4月,周予雪重新回到了上海。除了工作原因,无锡单调的生活也让她萌生了去意。3年前,她曾经在展望回无锡的生活时说:“我回去头一两年的时候会经常回上海找朋友们聚会聊聊,但可能过了三四年我就没有这种激情了。”但真正回到从小生长大的无锡后,她才发现以前的朋友都离开家乡了,在当地根本找不到人“聚会聊天”。现在,周予雪在上海一间从事影视剧、综艺节目宣传的传媒公司找了份文案的工作,也算是重回自己的专业。资本市场这几年给娱乐产业带来了蓬勃发展,但从业者本身收入并不高。一些朋友开始劝她不如去做自媒体工作室,但过去几年的经历让周予雪理解了适合的重要性,她认为现在自己更需要一份能一步步感受到自己成长轨迹的工作。“一定要多向有经验的人学习”梅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士。梅芳工作4年籍贯:浙江丽水毕业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员工福利专业学历:本科第一份工作: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员工福利顾问梅芳拿到offer的时间比很多毕业生都早——2012年12月大四上学期还没结束,她就拿到了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员工福利部门分析师的offer。在找工作这件事上,梅芳规划得非常早,当然这可能和她周围的环境也有点关系。在梅芳就读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里,几乎每一届学生都是从大三就开始考虑想在哪座城市工作、去什么行业、准备哪些相关实习这些问题了。梅芳的专业是员工福利。在从应届生论坛之类的网站上了解到人力资源咨询这个行业的存在,并且几乎每个人力资源咨询公司都有福利咨询这块业务后,她就对这个行业产生了兴趣。接着梅芳又围绕着这个行业到底是做什么的做了很多功课,并在职业分享会上找相关行业的学长学姐们问了不少问题。最后让梅芳认定这个方向的,除了行业看起来高大上、薪资待遇也不错之外,还有咨询行业这种从未知到已知,从基础的信息收集到给出一个解决方案的工作模式让她觉得很有意思。但咨询公司并不好进,尤其美世当年还没有公开的校园招聘。于是,梅芳开始想办法在网上找实习资源,她的打算是“起码先进去做个实习生”。逛学校BBS的实习论坛时她看到了一个在美世工作的学长发的帖子,于是私信联系上了他。大概因为大家都是浙江人,老乡情谊起了点作用,那位师兄后来就作为推荐人把梅芳推荐到了美世实习。“其实到现在我都没见过那位师兄,都是QQ联系的。”梅芳至今都很感谢那位学长。梅芳常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实习工作。实习的工作其实都挺基础的,无非是打印、整理文件和做一些非常基础的数据分析,就像常见的实习生抱怨帖里的情形一样。不过梅芳之前在学校的职场经验分享活动上听过不少工作三到四年的师兄讲过一些实习的注意事项,等于做够了心理建设,所以比较能以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这些工作。“我有本小本子,上面记了不少tips。比如我记得当时有一个人讲了一句话,他说你实习的时候要眼里有活儿。还有一个是说,你要帮助你的上级得到他的上级的认可。”梅芳说,“这些话看起来很琐碎,但是我觉得对我一个完全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概因为一开始心态就摆准了位置,所以同事们会觉得她比其他实习生更主动些,对她的印象也更好些,最后也就顺利地得到了留用的机会。但正式工作后,落差还是会经常出现。比如就算摆脱了实习生的身份,她在一开始还是得做很多重复性、基础性的工作,纠结数据分析上的细节性问题,想象中每天衣着光鲜地去见客户的情况和现实的出入还挺大的。后来她找了很多同样年纪但不同行业的朋友聊了聊,发现大家都有这样的困扰之后也就释然了。“现在我会觉得,不管什么工作,大部分时候都是很细很重复性的内容。大家都是勤勤恳恳工作的,没那么多想象中的光鲜亮丽。”梅芳觉得,年轻人在找第一份工作时,最重要的还是找到一个好的平台、培养好的工作习惯。比如在他们这样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行业,邮件没有签名或是报告的格式不对都可能是一种大忌。通常来讲,第一份工作起点一般的同行犯这些错误的比例会高一些。进美世之后尽管她也没有就此接受过培训,但整个公司的工作风格很严谨,她自己也很自然就懂得要向专业水准靠拢。现在,梅芳已经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到了第四年,title从分析师升到了顾问。她也承认,工作两三年后,人难免会遇到一些瓶颈。“快速成长的时间过去了,可能工作中也会开始出现一些不顺心的事。”看到周围的一些朋友选择跳槽来改变一下现状后,她又像当年大学找工作时候一样找了些已经跳槽的前同事讨教些经验。得到的答案反而让她有些释然:如果只是因为不顺心而跳槽,那新的公司也会有新的不顺心。“所以,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是最重要的。”“工作的挑战比公司光环更棒”张艺凡,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系学士。张艺凡工作4年籍贯:上海毕业院校:上海外国语大学 日语系学历:本科第一份工作:欧莱雅销售培训生8年前,也就是张艺凡刚上大学那会儿,外企里的快消公司几乎是校招中最抢手、最“高大上”、要求也最高的几个行业之一。张艺凡几乎在大一时就确定了毕业后一定要去快消行业工作的理想。因为“每次快消公司的校招活动都很隆重,发的赠品也很高级”,看起来自带一种光环。另外她是语言专业的,相对来说去那些非专业人士都能进的职能部门也更合适。但自我评估下来,张艺凡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优势:快消招的人少,竞争大,而且倾向市场管理、广告专业和理科生。她想到的办法是专业不对口,就用工作经验来补。所以整个大学四年,她一直在实习。大一、大二去了英孚教育和GE的市场部,大三在一家广告公司做AE,大四的时候还去一间咨询公司实习了两个月。不过也因为花太多精力去实习,所以张艺凡在大学期间的成绩并不高,也没什么校内学生会组织的领导经验——她后来找工作时发现这些其实仍然非常加分。等到大四找工作时,张艺凡投的简历全是那些快消品公司的销售岗位。那些年最热门的宝洁、联合利华她当然都投了,但结果全死在了笔试上。“大概我没什么天赋去做那些很难的题目吧。”到了欧莱雅,招聘方式还蛮不一样的,“基本全是面试,更注重和你这个人合不合”。几轮下来,张艺凡意外顺利地拿到了欧莱雅销售培训生的offer。她事后想想,找工作这件事还挺讲缘分的,有时候过不过就是气场合适状态到位和面试官对你过往经历认可度的问题。能成为欧美知名快消公司的培训生,张艺凡周围的同学都挺羡慕的,至少在毕业时她是顶着光环迈入社会的。但在工作的前半年,现实瞬间就给她来了个巨大落差。作为销售培训生,张艺凡首先需要轮岗一年,而且是纯绩效考评,公司的说法是希望他们更透彻地理解一年中的销售情况,以便日后做销售管理。理解这项决定的意义不难,但要把工作做好却不简单。进公司做了两天产品培训后,张艺凡就直接被”扔“到梅龙镇伊势丹的植村秀柜台上去卖货了,还得和工作七八年的BA(美容顾问)背一样的指标。此前人生经验里从来没有卖过东西的张艺凡,刚开始的时候完全使不上劲,心里特崩溃。“她们尽管学历没你高,但销售成绩就是比你好,老顾客就是比你多,就算是新客人成交的单笔金额也比你大。”要提高业绩,张艺凡说只能通过观察BA的销售过程,自己揣摩怎么才能让客人买更多的东西,然后和她们保持好关系,请她们教自己销售技巧。前半年老板一直盯着业绩,压力非常大,但又不能太抢BA的生意,以免得罪她们,她就只能这样一路微妙地去平衡。最后,张艺凡在一线柜台上总共待了一年半才回到公司总部,期间她还被派去了青岛当了一段时间的柜长。在商场里转了一大圈,有点明白为什么公司那些销售主管都在柜台待了七八年才升到主管的位置。只有在柜台上好好待过,才能明白一年中销售的起起伏伏,也才能明白BA心里是怎么想的,在做一个销售决策,哪怕是申请一个赠品时,她的目的性也能更明确,底气更足。了解到BA的辛苦之后,她觉得自己也更具同理心,情商也更高了。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一代来说,这是个比较难得的体验。另一方面,尽管大学四年已经积累了很丰富的实习经验,但真正工作起来,张艺凡发现很多事情都完全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实习生很难接触到一个部门核心的东西。比如你肯定不会让一个大三的实习生去跟进一家门店销售,让他想办法和去年同比增长5%吧。”所以她觉得,对于实习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首先了解一下每个部门在干吗。第二个,知道公司里那些人是怎么样沟通事情的。现在张艺凡也开始带一些实习生和新员工工作。她发现,现在的小朋友和她当年很不一样,比如要数据,经销商不愿给,他就直接发短信来说要不到,很直接也无所谓。又比如在工作上他们可能会止步于老板安排什么就做什么,不太主动发现和提出新想法。“大概是因为觉得做了欧莱雅的管培生将来就一定是正式员工,会得到公司的重点培养吧。”张艺凡说,“其实不是的,应该有一种哪怕我今天是欧莱雅的管培生,但业绩不好还是会被公司裁掉的紧迫性。”她认为还得时刻保持一点危机感才好。“创业公司让人兴奋,但瓶颈可能来得也很快”张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学士。张楠工作4年籍贯:陕西西安毕业院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学历:本科第一份工作:豌豆荚安卓工程师工作两年多之后跳槽4年前,当我们在《“90后”登场!》里介绍张楠的故事时,他正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有着异乎寻常的冲劲和干劲。大三下学期,拿到豌豆荚的实习offer后,直接翘掉了大半学期的课程,从没什么互联网创业氛围的西安只身来到互联网行业前沿的北京。最开始的两个月,他就住在豌豆荚的办公室里,“睁眼工作,闭眼睡觉”。实习一年半,工作两年多,总共待了近四年,张楠说豌豆荚至今都是他最有感情的一家公司,虽然他在两年前就已经离开了。张楠在读大学时是喜欢实践出真知的那种类型,所以在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前,他折腾过很多工作,例如向同学推销过净水机,做过校园手机代理。后来他发现,自己爱的还是技术工作。要找到自己擅长或喜欢的做事方法,张楠认为其实很简单,他当时的办法就是代入那个场景,想想自己一天8小时、10小时都做这些事,然后连续做1年、3年、5年会不会厌烦。如果不烦,那就是喜欢。至于为什么从新浪、火狐中挑了豌豆荚,大概是因为它在创业的风口浪尖上,还有李开复背书,员工里有很多清华、北大、Google背景的,他认为自己跟着这群人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刚去豌豆荚的时候,它还是典型的创业公司,只有30个人,实习生和正式员工一样都是开发工程师,做的事都没有什么范例,遇到问题只能自己想各种办法去查资料。豌豆荚在管理制度上也很扁平,没什么汇报层级,所有人都是卯足了劲一起做产品,像个大家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纯粹。因为喜欢这种文化,张楠在实习结束时就留了下来。工作第一年,他还得到了公司的优秀员工奖,被奖励去硅谷拜访Google这样的技术公司,这些可都是学校里接触不到的。但两年之后,张楠再也找不到当初那种感觉了,最大的一个原因是豌豆荚做大了。第二年就有了百来号人,到了第四年直接就突破400人了。一下子变得太大后,张楠最先感受到的就是公司文化受到了冲击,“来了很多人,但都不如之前的,努力程度也不够,公司的整体风格和从前比差了好多”,加上业务方向不是很明确,增长也变慢了,“整个就人心惶惶了”。臃肿、复杂、层级关系……“这不是我能解决的问题,我只是个普通的工程师。”张楠说。在那时起,他渐渐开始有了些负面情绪。后来负面情绪积累越来越多,他受不了就辞职了。除了公司文化,让张楠离开的另一个理由是成长的瓶颈。在豌豆荚的四年里,张楠大概做了不下10个App,有许多还是独立完成的。看起来非常不错的成绩,但他却认为自己进步并不大。因为“环境熟悉之后,人就定性了,大家就认为你只能做这样的东西,不会给你新的机会。但如果不给你新机会的话,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别的事情”,所以他觉得也该换个环境了。“通常那种在公司待时间长的,要么就是特别精英的那种,特别好那种,但大部分是属于比较平庸的。”对于第一份工作的意义,张楠现在觉得,最重要的是去理解怎么跟人沟通,全面地了解一个公司是怎么运转的,还要明白商业价值是怎么回事。这些东西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离开豌豆荚后,他做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跳槽,去了今日头条成为Growth团队的负责人,当然从总体上看,这还是偏创业范儿的一家公司。张楠说,他至今都比较适应这样的氛围,让他去大公司反而会不适应。“3年之后你就会发现开心和成就感最重要”肖永强工作3年籍贯:河南驻马店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系学历:硕士第一份工作:广发信德 投资经理工作1年后跳槽读到研一时,肖永强就明确了他以后不想找IC方向的工作,尽管他从本科开始就在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读微电子学专业。这个想法是他本科时去深圳的一家IC厂商实习后产生的。他当时发现国内的IC设计创新性很小,整个行业的运作让他觉得没什么成就感。那家实习单位悠闲的工作氛围他也不太喜欢,比如大家上班的时候会一起讨论考驾照,午休过后还会溜达好久,工作节奏甚至还没他在学校实验室里快。他更喜欢那种整天都很忙碌充实,做事很有意义和成就感的工作状态。于是他从一读研就开始找自己适合的方向,从银行、咨询到二级市场的卖方和买方等,肖永强用两三年的时间差不多全都体验了一下,他最终把自己的求职目标定在一级市场的买方,也就是大家所说的PE或是VC。这个行业让他有好感的地方在于,既能接触到不少有梦想和情怀的优秀创业者,也能收获投了一笔钱下去之后真正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肖永强是河南人,在北京读书,毕业后去了深圳的广发信德做投资经理。他不是很看重就业地点,这大概和他对户口这事儿无所谓也有点关系。他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赚钱足够多,户口在哪儿根本不重要,而且身边他认识的很多牛人其实也都没有北京户口。“其实医疗问题通过商业保险就能搞定。小朋友的教育问题更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了,我自己就是从河南农村考出来的,如果小朋友自己足够聪明勤奋,在北京、广州或是河南考其实都无所谓的。”肖永强显然对自己的赚钱能力足够自信,而且他也确实赚得足够多。入职半年第一次发年终奖,他就拿到了25万元。到了第二年,公司一共做了4个项目,他参与了3个,其中有一个被上市公司收购、一个在被收购中,还有一个项目上了新三板,他估计自己在之后一年能拿到80万到100万元的年终奖。但在拿到那笔巨额年终奖前,工作还不满一年的他就跳槽了。最大的原因还是工作氛围的问题。广州的工作氛围没有北京那么强烈的紧张感,加上同事们都比肖永强年长5岁以上且有家有室了,工作状态和他追求的紧张充实有差距。这时刚好有个能进顺为资本的机会出现,他毫不犹豫地做了选择。熟悉一段时间之后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对了地方:身边的同事都很聪明,反应快,项目经验丰富,而且极其勤奋,“跟广州那个世界完全不一样了。”当然,从来钱的速度上来说,当风险投资人的回报远没有之前那么好——投完一个项目之后通常需要等个三五年才能见到收获。但肖永强还是很喜欢这份工作。因为相比于之前做PE中晚期才能介入一些项目,发挥影响力有限,现在的工作更接近他喜欢的那种工作状态,尽管每天都有很多困扰,但也有许多惊喜,看到了不少企业从小做大,“这过程中成就感很强,和我之前想要的东西是一致的。”回头看自己从本科阶段就开始积累的漫长的职业目标的建立过程,包括在广州那段不到一年的做PE经历,在找工作这件事上,肖永强觉得有两点一定要坚持:首先是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是要尽量找一些优秀的人一起共事。“基本上三年过后,房子啊、车啊,或者说户口啊其实都没那么重要了。到最后变得重要的,是你日常的工作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有成就感。”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长沙政务资讯 | 民生关注 | 便民服务
政务资讯发布、便民信息查询、公众服务办理指南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官方新闻发布
《新快报》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日创刊,日常4开80版。
《新快报》秉承“内容为王”的市场导向,以关注民生、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办最受市民喜爱的报纸”为目标
欢迎关注中国第一张都市报、西部第一主流大报——《华西都市报》。
东北网成立于2001年7月,是黑龙江省影响力最强、访问量最大的官方综合性网站。
深谙股市16年,精通股市短、中、长线投资及庄家操盘手法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届毕业生求职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