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非应届生考研可以考研

您的当前位置:&>&
元旦调休与考研时间撞车 考生发帖求请假理由
(生活日报)日前,国务院公布了明年部分节假日安排,元旦放假时间是1月1日-3日,5日、6日(周六、周日)上班,而1月5日和6日恰好是考研日。这对不少在职考生而言,如何找个理由向单位请假,成了一个大难题。同样,如果学校正常上课,那么,对于以学校为考点的考务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不少麻烦。
&&&&考研与调休后上班撞车,在职考生发帖求请假理由
&&&&早在今年8月份,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间安排就已经公布。
&&&&在几个考研论坛上,如何找理由跟老板请假,成为在职考研一族讨论最为激烈的话题。网友“萱萱向阳”发帖求助:“真心不能用‘我要参加考研考试’这个借口啊!伤脑筋!!!找什么借口好呢?又合理又不会引起猜疑?求筒子们,帮我想个借口吧!”
&&&&此帖一出,立刻引发广大在职考研一族的共鸣。在集体吐槽时间安排的同时,多数人给出的理由是“身体不适”、“家中有事”、“女友意外怀孕”等。不过,还是有很多考生主动坦白。“领导肯定知道这事,还不如直接跟领导坦白了呢,毕竟追求进步,也不是什么坏事。”网友“小乖乖”回复道。
&&&&高校恰逢考试周,应届生考研影响不算大
&&&&记者从省招考院了解到,在济南的考点中,除了济南市招办外,还有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和济南大学等6个招生单位,这几所高校考点,主要是安排报考本校的考生,多数为应届生,因此,此次考试时间的冲突,对应届生影响并不大。
&&&&11日下午,记者从山大研招办了解到,1月份山东大学已经进入考试周,“1月初停课,考研不会跟学校正常上课产生冲突”。山东建筑大学研招办工作人员也表示,不管是不是工作日都要安排研究生考试。山财大研招办工作人员同样表示,虽然该校的考试周在1月下旬,其他时间还得按教学计划上课,不过学校肯定也会做好协调,保证考研顺利进行。
正在读取中...
正在读取中...
常务理事及理事单位:
会员单位:
特约会员:
长江互动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鄂ICP证:020001
联系电话:027-
正在读取中...
正在读取中...笑话大全-邪恶漫画大全-笑话大全官方网站 www.nanshimeirong.net
笑话大全-邪恶漫画大全-笑话大全官方网站
稍后补充视频简介
景梅与陈老师外出游玩两人聊得很是投机,陈老师急不可耐盘问景梅与满仓的夫妻关系,景梅如实相告但依然狠不下心跟满仓离婚。为了缓和跟满仓的关系,景梅下厨犒劳满仓,结果却把碱面当成了盐巴。满仓兴奋带景梅看电影,然而自己却呼呼大睡让景梅很是难堪。景梅终于放下负担同满仓行房,不久之后景梅怀孕,满仓得知后很是欢喜。
《猛鬼爱情故事》最新预告片
璃茉传简讯给亚梦约她见面,原来璃茉得到两张杂耍剧场的门票,邀请亚梦一起去。俩人路过公园,遇见了一个想成为搞笑艺人的女生小都,璃茉看到她那股热情,决定帮助她,接来来对她进行了搞笑剧场甄选大会的特训。比赛前小都得罪了作为裁判的胡次郎老师,比赛开始了,轮到小都上场,表演过程中遭到了胡次郎的嘲笑,心灵之蛋被蒙上了黑色。
http://LGR.经典老歌搞笑视频尽在大地门户网
http://LGR.经典老歌搞笑视频尽在大地门户网
http://LGR.经典老歌搞笑视频尽在大地门户网
http://LGR.经典老歌搞笑视频尽在大地门户网
赵本山小品大全《笑话》
邪恶漫画大全
http://LGR.经典老歌搞笑视频尽在大地门户网
不是我色,这里实在是太舒服
赵本山小品大全《笑话》优惠购:/
http://LGR.经典老歌搞笑视频尽在大地门户网
笑话大全 爆笑 喜剧电影 爆笑 爆笑校园
儿童笑话大全 爆笑康痘商城/
孙行者手机导航网http://www.sunxingzhe.org/
英语学习机哪种好/
/什么产品祛斑效果好
/最有效的祛斑产品
/怎样才能生儿子
百草化痔膏/
http://LGR.经典老歌搞笑视频尽在大地门户网
不是我色,这里实在是太舒服
笑话大全提供婴儿奶粉
更多笑话大全 邪恶漫画大全 笑话大全官方网站 精彩内容尽在在 笑话大全 www.nanshimeirong.net
专业的影视综艺搜索引擎
根据亿万用户行为优化的搜索结果
收录播放速度快的优质视频我当年考研为什么选母校?-回复一封关于考研学生邮件
国庆期间收到一位曾经的学生邮件,问的是考研的问题。
先转一下邮件的内容:
老师您好,我是*大07*专业的一个男生,也是您博客忠实的粉丝。
首先在这祝您节日愉快~~~
还是先自我详简单介绍一下吧。我自我觉得是一个自律性很差的人,但觉悟性又不低。经常去自习,但效率很低,不是拿着手机上网、听歌,就是看不进书早早的回寝室。我也不玩网游,或者其他什么游戏。
我也觉得自己智商不怎么高,脑袋转得不快,但也不至于笨。我不贪睡可以坚持起早,所以大家还都觉得我挺勤奋(当然我知道这是虚的)。
经常计划要怎么样,可是执行力太低,难以完成。平时成绩在班上算是中等吧(大一高数还挂过)。
证书方面唯一拿到的证书也就是四六级,计算机二级考了两次也没拿到。
入党方面,跟班导沟通了几次才让我今年十一月份转预备党员。以上是我能想到评价自己的了!
现在碰上一个纠结的问题。我从大三下开始准备考研了,准备报考武汉理工的机械,到现在很没底。前几天在网上预报名了,其中我既报了本校,也报了理工。 十月就要正式报名了,现在的问题是很想报理工,但感觉理工又考不上,报本校考上的概率比较大,但心里多少不服气,想考个好点学校。
因为理工今年的学术研究生只有180人,比去年少了60,而且理工本来也是个热门学校,竞争对手很多,僧多肉少。
可是对自己仍抱有幻想,幻想自己在这剩下的三个月中可以爆发,可以突飞猛进,然后顺利考上理工。但又怕自己会不认真,对自己很不自信。
我很想考上研究生,具体目的其实是想拿一个研究生的文凭,以后发展空间大一点。不知道现在的社会是不是这样?起码研究生学历放在那里吧。所以分析了一下,考本校最靠谱一些,但是您也知道,我们本校也就在湖北二类里有点小名气,在全国就没什么位置了,所以怕以后进入社会不怎么承认这研究生的文凭。而且对本校老师也不怎么了解,怕跟着一些导师到时没项目只能在实验室呆着。
上一届考上理工的我们专业只有1个,华南理工、华科也各一个,对我们这届来说是个参考。
所以现在又想放手一搏,考理工,考不上看能不能调剂,保底的就是去就业了!
理工前期的专业课资料的准备也基本上全面了,到时看能不能让理工的同学打听到一些内幕消息(有一个高中同学的同学在理工机械院,班上考理工的同学也有一个同学是理工机制专业的)。现在关键是我数学不怎么好,一直以来也是如此,这给报理工一个很大的阻碍,很大原因是我复习不认真、不得法吧。所以搞得一直在本校与理工之间徘徊。
还有一个就是本校的机械专业好像**还行,因为**是立项博士点。所以想万一报本校的话就打算报化机专业,而且带**的其中一个导师是研究生院长。
上面就是我的一些想法,不好意思有点乱、很不全面也不知道对您了解我有没有很大欠缺的。知道老师您一直很忙,打扰您了。在这里想看看张老师抽点时间对我考理工和本校的看法(我更适合考哪里?)或者其他学校的建议。因为您当年是考取您母校的研究生的,算得上过来人,也想看看您当时对考研的想法。
祝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下面是我的回复:
首先这位同学还好不是纠结考不考的问题,这样问题就简单很多,如果是关心该不该考研的同学,可以看看我这篇文章(考研与就业的经济学分析:/?p=2364)。
总的来说,假如各项条件类似的情况下,有研究生文凭的人比没有的人被关注的概率更高。至于是不是成功的概率更高,我没有有说服力的统计数据,但我相信有关注的人更容易“被”成功,你可以把这个看做是马太效应。
进一步思考,名校的研究生是否更好?
那是肯定的。
名校招生规模大,这意味着你在学校可以认识更多的校友,将来出门也可能遇到更多校友的关照;在中国名校往往汇集最多的名师,也意味着你将来得到名师指导或帮助的概率大一些。在中国,你导师是谁在很多时候有作用,比如最近那个雇人打人的肖传国教授,他肯定是有水平的人,但如果他的老师不是裘法祖院士,他能否顺利走到现在的位置都不好说,更别说院士,方舟子是否有左右他当院士的能量,我看未必。
当然任何学校都清楚这一点,所以不是名校的学校都要搞一些特色专业,普通的学校在面上肯定无法和名校竞争,但在某个点上也许比名校更突出,在这个特殊领域,非名校也许比名校更有影响力,这也是社会分工广泛发展给每个学校造成的成长空间,现在的问题往往不是学校有特色,而是学校什么专业都上,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是大而全了,特色没有了。
不过无论是名校(名气大)还是非名校(特色专业好),只要是好的,你都面临着竞争,无非是哪种竞争更激烈的问题。
回到考名校还是普通学校的问题,我谈谈我的个人经历,也许对你有一点启发。
我在大学表现普通,成绩当然更普通,主要是自己贪玩,不是我笨。实际上只要我愿意对付的话,我对付考试总有自己的办法。但毕竟成绩不突出,虽然我也考研,但考研也非我本意,我本意是想先就业,其实是潜意识觉得自己肯定考不上,不肯面对失败。
我妈妈劝我考没有用,已经联系了单位,不过我姨妈有见识,非要求我考,她把我当儿子一样养,我怕我姨妈,于是我只好去考。
在这种情况下,我根本不考虑外校,因为我觉得有研究生上已经幸运无比,还有资格挑选学校吗?
这大概也说明我历来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不过我觉得胸有大志也未必能让你成功,还很有可能让你焦虑,比如你,为考哪个学校犹豫,本质上不是考虑在哪个学校成功概率高,哪个学校有你喜欢的方向,哪个学校有你未来可以利用的人脉,而是觉得母校不如理工,是不是很没面子?
我能给你的建议是,虽然每个人情况都不同,既然决心考研,你可以认真考虑下成功的概率,我个人如果再做一次选择,也肯定是先确保考上要紧。一个人将来如果后悔,更可能后悔没有考上研究生,而不是没有考上哪个学校的研究生。现在研究生学历也不稀奇,只怕你将来还要考博士,还有机会择校。
此外我始终认为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导师比盲目进入名校更重要,毕竟研究生阶段你更有可能和老师沟通,所以既然是本校,不妨听听在读研究生的师兄们意见,了解具体情况,然后做决定更好。
假如你和我不一样,不是一个风险偏好型的人(就是不希望冒风险的人),你内心可能更充满赌性,你不妨全力以赴去做好你的复习,不要想考不考得上,要想如何做可以提升考得上的概率,然后去努力,这样才是正解。
比如你谈到数学,我以为是个伪命题,首先对机械类学生,高数好不好不因为你考哪个学校就可以降低要求,其次全国统考也不会题目不同,考研笔试只看总分,单科只要过线并不强调。如果你还是担心数学,不如说潜意识想为自己放弃理工找一个合理的借口。
任何选择都应该自己去做,然后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虽然是过来人,只能介绍我的情况供你参考,至于我的建议,不是你的主意,你的人生你要学会自己拿主意,无论事后看来有无好坏,有无对错,在当时再来过,也许那时的你还是会这样选,明白这点,人生即使有不如意的时刻,你也会坦荡很多。
------分隔线----------------------------应届毕业生这一年:考研大军创30年最高纪录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应届毕业生这一年:考研大军创30年最高纪录
  年终岁尾,在冬日凛冽的寒风中,我们看到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带着几分期待与紧张,进出于考场、奔波于车站。他们或者即将参加准备了许久的考试,或者要回到期待他们许久的父母身边,或者正要参加某场面试。大学生群体,特别是即将从校园走进社会或者刚刚进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们,在过去的一年中经历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他们正在思考着什么,又在期待着什么……
  考研大军:再创30年来最高纪录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30年来阵容最“鼎盛”的一场考研大战拉开了帷幕。151.2万名考生浩浩荡荡地开赴各个考点,为自己的未来接受这次检验……
  考研:为了幸福的磨难
  在考研学生的心目中,考研为前途,也为了更高的幸福指数。
  “考研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前途,如果失利,也没什么大不了,可以再找别的出路。”报考复旦大学金融学专业的赵建新是“二战”考研,由于第一年报考财大时分数相差不多,第二年报名时,他立下了更高的目标。
  “为了积极备战,毕业后的半年我都没有找工作,而是在学校附近租了个小房子专心复习。”赵建新介绍说,由于今年的金融专业是复旦第一次自主命题,因此压力很大。“不过我还是很有信心,期望每一门都能稳稳拿下。”
  即将从兰州大学毕业的高晓在父母的建议下报考了复旦大学经济学专业。对她而言,考研最重要的不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而是磨炼意志。“考研是想给自己一次历练的机会,很多问题都在考研的极端情况下暴露出来,而自己也在克服问题中成长,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义。”
  来自山东泰安的赵志2008年本科毕业后就在上海新彩软件开发公司工作,今年报考了上海交通大学的软件工程硕士专业。从事了两年多软件开发工作的他对于研究生是志在必得:“对我而言,考研最主要还是工作需要,我的很多同事都来自世界500强企业,学历高,眼界就不同,所以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更有自信和实力。”
  赵志说,对于大部分考研的上班族而言,因为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积累,考试心态都比较轻松。“不管怎么样,考研都是改善性的一种人生选择,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的充实和充满幸福感。”(记者 俞菀 顾洋)
  不同群体心态各异
  应届生:就业期待成考研主要原动力
  “在报考我们学校的研究生中,应届学生占到80%以上,考研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让将来就业更容易。”延边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曲柏宏告诉记者,从近几年学校考研的情况来看,应届学生所占的比例一直很高,大部分学生的读研目标很明确,就是为就业做准备。
  统计数据显示,报名参加2011年考研的全国考生比2010年增加了11万人,而报考北京地区硕士研究生的全国考生也创造了历史纪录,26.37万的数字为近6年来最高。
  日前,一项针对2011届大学毕业生流向的网上调查显示,排名第一的读研理由是因为“就业前景好”,达到36%的比例。就业期待成为大学生们读研的最大动力。
  “我们这个专业本科就业没有任何优势,几个要找工作的同学不是在做销售,就是在房地产公司实习。”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大四学生方焱说,“除了保研和出国的,我周围大多数同学都在准备考研,研究生的就业机会以及所选择单位的层次都会比本科生有优势。”
  分析考研人数不断增长的原因,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招办主任张泓说:“除部分考生为实现长远人生目标和热爱研究性工作外,还有许多考生只是把考研作为权宜之计。一方面,大众化教育阶段,降低了本科毕业生进入社会的稀缺性,提高了用人单位的学历门槛,职级与薪酬难以满足本科毕业生的心理需求,迫使本科生为提高入行起点而读研;另一方面,近年来,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佳,找工作与报考研究生成了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的主渠道,且同时进行。学生一旦找到工作将会放弃考研,每年缺考人数达10%以上,其中应届生比例较高就说明这一点。”
  职场人:考研为提升竞争力
  在应届学生前赴后继、为考研而奔忙的时候,不少职场中人也纷纷加入考研大军,在工作之余为自己“加码”,有的甚至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考研的准备。
  在电视台做了3年编导的景小迟(化名),去年7月辞去了工作,准备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总觉得工作都是在重复,没有新的突破,主要还是知识储备不够,要想进一步提升能力,必须再进行系统的学习深造。”抱着这样的想法,她到人大听课,每天在教室里上自习,经常是从早上8点一直学到晚上教室熄灯,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学习让她觉得很充实。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非应届考生在考研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根据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提供的数据,非应届本科毕业考生在该省2011年考研考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1/3。同一些应届学生缺乏自主性、“随大溜”、抱着“先拿个文凭再说”的想法相比,职场人大多有着清晰的人生规划,希望通过读研“充电”,为未来更好地发展做准备。
  下班就拿起英语和政治书,业余时间都在准备考研,晚上经常学习到深夜,在某高校行政部门工作的亚楠最近几个月都是这样度过的。她告诉记者,自己工作的部门已经有一半多同事都是研究生学历了,无论从职业发展还是从自身素质提高方面讲,考研都很有必要。
  考前网上流传一条这样的微博:“全国考研151.4万人,其中36.9万人找到工作不会去,29.7万是裸考,40.2万不能正常发挥,15.4万会迟到,28.9万不和你考一个学校。剩下的1000人,369人不如你,513人有各种心理问题,117人忘带文具,那么你剩下的对手只有一个:你自己!”
  考碗大军:高烧会退吗?
  日,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如期举行。1415138人报名、实际参考人数90万人;全国31个区、46个城市、908个考点;137个招考单位、1.6万余岗位、录取率约为1.57%;最热门岗位考录比达到创纪录的4961∶1……只需要几个数字,一幕尘土飞扬的“考碗大军”在全国各地厮杀的场面便会再次浮现于眼前。
  数字略降,公考退烧?
  从数字上看,今年公考报名人数的确踩了“刹车”,加上录取岗位数增加,总体竞争比去年有所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已经连续3年站上百万报名者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依旧保持高位运行,平均每个岗位的竞争者都在两位数。在10天的网上报名中,报名网站时常出现拥堵。
  “不是我不想考,是自己能报的职位太少了。”有考生发出这样的感慨。不少岗位都要求具有两年基层工作经历,这无疑将不少应届生挡在门外。而报名系统中每分每秒刷新的报名人数也让不少人心惊肉跳,几百上千人竞争一个职位,有限的复习时间,不可预测的考试结果,到底考不考,是否值得花这么多精力去考,成为很多人反复掂量的事情。
  国内一家大型公务员培训连锁机构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备战国考前来报名的七成是大学生,连续举办的公务员培训讲座也几乎场场爆满。近几年,公务员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大部分都活得比较“滋润”,有的已发展为全国连锁机构。公考培训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这与高烧不退的公考紧密相联。
  从就业规律来说,只要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公务员考试就很难降温。现在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选择公务员作为职业并非盲从,而是基于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进机关当公务员,不仅可以从中得到工资、住房等有形收获,还能获得社会地位、声誉等无形收获。(新华日报,文 吕妍)
  干部子女考公务员引发热议
  干部子女考公务员本不是什么新闻,然而今年“国考”期间半月谈网一篇《如何理性看待干部子女考公务员》再次让这个敏感话题成为热议的焦点。
  “难道领导干部的子女就不能成才吗?难道一定得是工农子弟才正常吗?”一名拟任某地团市委领导的干部孩子对自己被质疑深感不平,称自己被提拔与家庭背景无关。《北京青年报》评论对此表示理解:不能说他的辩解没有道理,也不能说官员的子女一定不能成才――其实在很多时候,由于受环境熏陶,官员子女成才的可能性比普通家庭子女更大――官员子女如果确有过人的学识和才干,有在基层和艰苦地方工作的实际经验,那么,将他们选任到合适的干部岗位,让他们像父辈那样走上为官从政之路,并没有什么不正常。
  然而目前围绕干部子女参加公务员招考的最大争议,不在于其能不能参加公考、能不能从政,而是在于,大家要在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规则中平等竞争,干部子女不能通过暗箱操作、权力通吃“近水楼台先得月”,更不能让一些庸才借助权力“登堂入室”。
  从福建屏南县“量身招聘”到海南三亚的局长女儿“高分入围”和“官二代三甲”,招录环节中的“灰色通道”频频考验着群众们对于公务员“公正、公开、公平”招录的信心。
  招录的规则和程序被玩弄于股掌之间,自然难言公平正义。公务员招录时干部子女可以“权力世袭”,普通考生就只有“望洋兴叹”,乃至“恨爹不成刚(李刚)”了。无奈与义愤的情绪尚在其次,这么一来,“权力世袭”必然带来机会排斥,阻碍乃至堵塞底层子弟向上流动的渠道,加剧“阶层固化”的局面,从而伤害社会的稳定。
  所谓“流水不腐”,一个精干高效的公务员队伍,应该遴选囊括社会各阶层精英人士;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其阶层流动的渠道也应该是畅通和开放的。但是,干部子女“权力世袭”,干部队伍“近亲繁殖”,不仅阻碍社会之水的“流动”性,压抑社会活力,造成社会“板结”,即便对于公务员队伍来说,也易使公务员队伍因“近亲繁殖”而良莠不齐,整体素质堪忧,且会因失去广纳百川的能力而致“死水一潭”。
  公考成绩如期公布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已经于日公布。考生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http://www.)、国家公务员局网站(http:/www.)进行免费成绩查询。
  据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负责人介绍,今年在划定合格分数线时,既考虑到新录用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又兼顾了不同职位层次对公务员能力的不同要求,对中央、省(区、市)、市(地)和县(区)职位采取了分层划线的方法,同时对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予以政策倾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公共科目笔试合格分数线为:
  报考中央机关综合管理类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10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5分。
  报考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9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5分。
  报考市(地)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9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0分。
  报考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9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0分。
  给予政策倾斜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
  西部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市(地)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9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0分;西部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县(区)级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8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45分。
  非通用语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9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0分。
  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定向招录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9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0分。
  蚁族:被误解的“弱势群体”
  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可是我们依然有坚强;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可是我们依然还在幻想;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可是我们依然有力量……
  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廉思主编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让北京海淀区西北旺镇唐家岭村成为中国最著名的一个“蚁穴”,他将自己所研究的这个“高知、弱小、群居”的群体称为“蚁族”,也同样使他们成为今日中国最具话题性、最受关注的群体之一。
  “蚁族”走上时代议程的前台绝非偶然,这个“现象级”群体浓缩着当代社会众多社会因素,如果存在一份“蚁族”的DNA化验报告,那么你很可能在结果中看到这样一串词汇: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穷二代”、高房价、理想与现实落差……然而,当我们走近他们时,却发现这一群体有着十分旺盛的生命力,他们对现实的压力发出了有力的质问,“谁的青春不是苦过来的”。他们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2010年,廉思所组织的课题组在蚁族数量较多的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重庆、南京等大城市同时展开调查,历时半年有余,发放问卷50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4807份,形成了第一份全国范围的蚁族生存报告。
  群体有扩大迹象
  “有时候我真怀疑这一纸学历有什么用,现实离梦想太远了。”生活在广州的艰辛,张春华(化名)深有体会。2009年夏天,他获得了暨南大学某专业硕士学位。毕业一年多来,他做过销售,卖过保险,还当过家教。“赚得少,只能搬来棠下村住。这儿多便宜,每月的房租还不到500元,水电费全包。”张春华无奈地说。
  张春华现在天河区一家私企上班,每月工资2200元。吃饭700元,住500元,剩下的钱买烟、买衣服、出去玩儿,是典型的“月光族”。
  “男生”、“研究生”,在以往的就业市场上,一般会被认为是“香饽饽”。但在今年,像张春华这样的男硕士蚁族已经不罕见了。
  据课题组调查,在过去一年中,北京地区有研究生学历的蚁族比例上升明显,所占比例从2009年的1.6%增加到2010年的7.2%。这从侧面揭示了研究生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而本科生方面,接受过大学本科教育的蚁族从31.9%上升到49.8%,仍然是这个群体的主要部分。此外,大专生(国民教育系列)比例为22.4%,成人/民办本科生与专科生的比例分别为7.2%与9.3%。
  值得注意的是,蚁族群体中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所占比例有较大提升。北京地区的调查数据显示,一年间,211重点高校的毕业生由0.8%上升到28.9%,这直接反映了重点院校毕业生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在蚁族群体中,普通院校毕业生比重最高,为52.3%。职业技术类院校毕业生比例最少,占18.8%。
  工作不稳定,“三十而离”
  除了学历层次上升,30岁以上的蚁族比例由去年的3.1%上升到5.5%。年龄向上攀升的趋势,反映出蚁族摆脱“聚居”的困境需要更长时间,从蚁族到精英的蜕变变得愈发艰难。
  从年龄来看,蚁族主要集中在22~29岁之间,占了全部受访者的92.8%,蚁族中绝大多数为“80后”。
  课题组发现,今年绝大多数(93.7%)蚁族大学毕业后从事全职工作。与2009年相比,全职工作的比例有所提高;失业的比例也从2009年的18.6%下降到10.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2010年经济回升向好后,蚁族就业机会有所增加。
  但调查报告也指出,一年来过半蚁族有过换工作的经历,且平均换工作的次数为1.7次。其中,换过两次工作的蚁族接近3成。同绝大多数青年就业群体相比,蚁族换工作的频率比较高。
  受访者中绝大多数为专业技术人员或商业服务业人员,个体经营、私/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私有制企业仍然是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报告显示,其他六城市的蚁族与北京蚁族的就业状况无太大差别。7个城市中,有63.6%的蚁族就业于非公有制企业。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蚁族不仅所占比例非常小,而且在这一年间呈下降趋势,从2009年仅有的0.2%下降到2010年的几乎为零。
  收入方面,今年受访者的月平均收入为1903.93元。六成蚁族收入在2000元以下,收入在元之间的蚁族有36.6%。低收入者仍然占较大比例,月收入超过2000元的蚁族是少数。
  住房条件能够体现不同地域蚁族生存状况的差别。人均居住面积10平方米及以下的被访者占了近六成(59.6%),与2009年的69.6%相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人均居住面积在5平方米及以下的人数比例下降最明显(由2009年的38.4%下降到2010年的20.4%),这主要是因为北京以外的其他几个城市的蚁族租房面积相对大一些。
  从年龄还可以看出,蚁族存在“三十而离”现象,即大学毕业后奋斗5年左右的时间,如果在城市没有实现梦想,大部分选择了离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十而立”到了蚁族身上却呈现为一个无奈的现实――“三十而离”。当然,也不排除少数蚁族因为取得成功而离开聚居村,搬到条件较好的社区或者自己买房。
  认为自己弱势的不到五成
  调研显示,在所有受访者中,有65.1%认为自己现在是蚁族,有12.3%认为自己曾经是蚁族,有1.7%认为自己即将成为蚁族,还有20.9%否认自己的“蚁族”身份。
  在2008年与2009年的访谈中,课题组成员切身感受到蚁族对自身的肯定。此次调查结果显示,“理解”、“辛酸”、“坚强”三个关键词最能表达受访者对蚁族的情感。
  虽然外界普遍认为蚁族是弱势群体,但五成蚁族自己并不这样看,有47.9%的受访者认为“是”。
  从课题组的调研来看,83.6%的受访者认为未来5年到10年内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会“提升”,65.6%的受访者对自己未来成功很有信心。可见,蚁族对自己的未来仍然保持乐观,这个预期抑制了“弱势心理”的产生。
  与之相应的是,在课题组考察“蚁族”自身对未来出路的思考的开放式问题中,近一半(45.1%)受访者的回答中都含有“努力”、“奋斗”这两个词。
  相比“蚁族”对自身前景的看好,这一群体对未来5~10年内社会公平状况的变化趋势却不乐观。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仅38.7%的受访者持乐观积极态度,36.9%认为社会不公平状况会“越来越严重”,14.3%认为“不会好转但也不会恶化”,10.1%认为“不好判断”。
  当前的“蚁族”们往往处在社会经济能力上的“未成年期”,他们要抵受来自于生活、情感、心理各层面上的多重压力。尽管每天都生活在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沟壑”之中,背靠现实的“蚁族”们目光望着的常常还是理想的方向。
  “蚁族”现象将会在未来可见的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他们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中国转型期社会的各种复杂因素,既是“矛盾凸显期”中社会矛盾的首当其冲者,也完全可能成为“黄金发展期”中“蚂蚁上树”而成为一代“弄潮儿”。对于他们的现状需要一份理性的心态来看待,从主观因素到客观环境,还原一个全景化的“蚁族”形象,将对未来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
  在过去的这个年头里,我们认识了小老师赵小亭,认识了模特苏紫紫,认识了上海世博会上的“小白菜”们,还有黄山上迷茫无助的一群学生……大学生群体在今天转型社会大背景之下度过了含义丰富的一年,他们成为我们时代的特殊代言人,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的憧憬、对自我实现的渴望,我们该如何为他们建造一个承载这一切的更好环境?
更多关于&& 的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应届生考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