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工程建设信息网信息工程哪个大学最好

当前位置: >
2015年中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文/李铭浏览9632次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本次大学评价共包含2751(去年2742)所中国高等院校。其中包括1200所(去年1155)中国大学(不含军事类院校和港澳台地区高校):含重点大学131所(一流大学26所),一般大学645所(去年621),民办院校424所(去年403);另外还对287所(去年298)独立学院和1264所(去年1289)普通公立专科院校进行了全面系统、客观公正的科学评价2015年中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行榜排 序学校名称水 平开此专业学校数1电子科技大学 5★
461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5★
461 3浙江大学 5★
461 4北京邮电大学 5★
461 5哈尔滨工业大学 5★
461 6哈尔滨工程大学 5★
461 7华中科技大学 5★
461 8重庆大学 5★
461 9西北工业大学 5★
461 10福州大学 5★
461 11吉林大学 5★
461 12山东大学 5★
461 13大连理工大学 5★
461 1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
461 15南京邮电大学 5★
461 16北京科技大学 5★
461 17东北大学 5★
461 18大连海事大学 5★
461 19郑州大学 5★
461 20长春理工大学 5★
461 高三网小编推荐你继续浏览:推荐阅读日阅读20次 /日阅读25次 /日阅读42次 /日阅读21次 /日阅读21次 /日阅读34次 /日阅读36次 /日阅读41次 /日阅读23次 /日我是在校电子信息工程系的大学生,来看看我的专业规划吧 - 电子电路图 -
中国电子技术论坛 -
最好最受欢迎电子论坛!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我是在校电子信息工程系的大学生,来看看我的专业规划吧
21:54:12  
大家好,首先声明我会不断更新这个帖子的,所以不会一次写全。
我现在在烟大电子信息工程系就读。有没有学长啊!!???
我特不想虚度大学四年,,,,先来谈谈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吧,然后我完善自己的规划,,哈哈
22:31:27  
首先好好把电路分析、数电模电都学好,最好在大一接触下C语言
其次可以学习单片机,一定要学精学深,当然画PCB的软件起码要学会吧
再就看你个人的兴趣了,一定要有一样是你擅长的,精通一样
10:23:30  
15:56:19  
首先好好把电路分析、数电模电都学好,最好在大一接触下C语言
其次可以学习单片机,一定要学精学深,当然 ...
我们已经学完c了,感觉挺容易的,是我大一学的最好的一门课,然后我们 正在学模电,数电还没有开,电路分析已经学完了,,,感觉模电挺难的,,,,
15:48:00  
学的好的话,都不是难度. 汇编语言也要学
21:16:47  
大一大二:C语言,单片机,数电,模电,
大三大四:protel,proteous、、、、
助理工程师
08:42:09  
路过···大家接着谈,我不多说
19:40:52  
学完又忘了。、、
22:32:53  
电子信息工程这个专业范围很宽,一定先要抓住一个头来做。做精了再往外扩。贪多嚼不烂。
17:19:06  
你的职业规划呢?过来借鉴呢,结果都没贴出来,好桑心…………
16:15:13  
哎,我很悲剧
Powered by开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来源:大学生必备网 
08:27:49 
开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又是一年高考时,哪些大学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定是广大考生相当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新梦网高考为大家整理的开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大学名单,总共625所学校,排名不分先后,供大家填报志愿参考。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天津科技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学院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淮阴师范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海洋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
中国计量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淮南师范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井冈山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中原工学院
新乡医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轻工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黄冈师范学院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工程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韩山师范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乐山师范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
曲靖师范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理工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
兰州商学院
青海师范大学
石河子大学
伊犁师范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呼伦贝尔学院
齐鲁医药学院
江西科技学院
天津天狮学院
安徽建筑大学
湖北理工学院
淮阴工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
西安文理学院
成都工业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安阳工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
攀枝花学院
北方民族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
上海电机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湖南工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湖北经济学院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淮海工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
山东工商学院
河南城建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
黑龙江工程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
大连民族学院
上海商学院
安徽新华学院
海口经济学院
武昌理工学院
宁夏理工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
西安外事学院
郑州科技学院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武昌工学院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黑龙江财经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
哈尔滨剑桥学院
青岛黄海学院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南昌工学院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商丘工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福建江夏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燕京理工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太原工业学院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石家庄经济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长治医学院
太原师范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
白城师范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科技大学
佳木斯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大庆师范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盐城工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
盐城师范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湖州师范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闽南师范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
赣南师范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青岛理工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周口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师范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商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药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
内江师范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天水师范学院
西北民族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广东白云学院
公安海警学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
安徽科技学院
平顶山学院
安徽三联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
常州工学院
宁波工程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
华北科技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吉林工商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
湖北警官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西安培华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城市学院
黑龙江东方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沈阳工程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武汉东湖学院
兰州工业学院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黄河科技学院
浙江树人学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烟台南山学院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南华大学船山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西安欧亚学院
南昌理工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山东英才学院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西安思源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沈阳工学院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武汉工商学院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
哈尔滨石油学院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哈尔滨华德学院
山东协和学院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无锡太湖学院
辽宁科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长春光华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长春建筑学院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青岛工学院
齐鲁理工学院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合肥师范学院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专业基础课最重要的就是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这3门课一定要学好。这3门课一般都是大一下学期到大三上学期开设,对大多数对电子知识还了解不多的同学来说,通常是学得一知半解,迷迷糊糊。所以,最好是在开课之前或是开课的同时读一两本通俗浅显的综合介绍电子知识的书籍,对书中的知识你不需要都懂,能有个大致感觉就行。
对这这种入门读物的选择很重要,难了看不懂可能兴趣就此丧失或备受打击,反而事与愿违。在此推荐一本《电子设计从零开始》(杨欣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电子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知识,模电、数电、单片机、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等都有涉及,一册在手基本知识就差不多了,关键是浅显易懂,有一定趣味性。另外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的一套小开本(32开)电子系列图书也不错,是日本人写的,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插图较多,也较浅显,不过这一系列分册较多,内容分得较细。
除了看书,还要足够重视动手实践。电路、模电、数电这些课程进行的同时都会同时开设一些课程试验,珍惜这个动手机会好好弄一弄,而不要把它当作一个任务应付了事。跟抄作业一样,拷贝别人的试验结果在高校中也是蔚然成风,特别是几个人一个小组的实验,那就是个别勤奋好学的在那折腾,其他人毫不用心地等着出结果。
我只想说,自己动手努力得来的成果才是甜美的,那种成就感会让你充实和满足。游手好闲的,到临近毕业找工作或在单位试用时,心中那种巨大的惶恐会让你悔不当初。这种教训太多了,多少次我们都是蹉跎了岁月才回过头来追悔莫及。除了实验课好好准备好好做之外,许多学校都设有开放性实验室,供学生平时课余自觉来弄弄。珍惜这种资源和条件吧,工作后不会再有谁给你提供这种免费的午餐了。
当然有些学校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或缺少器件,那同学们就在电脑上模拟一把试验平台吧,就是学好用好Multisim软件。Multisim是一种电路仿真软件,笔者上学时叫做EWB,后来随着版本更新,先后更名为Multisim2001、Multisim7、Multisim8。这个软件可模拟搭建各种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并可观测、分析电路仿真结果。大伙可以把模电、数电中学习的电路在这软件里面模拟一下,增加感性认识,实验前后也可把试验电路在软件里模拟,看跟实际试验结果有多大差别。可以说,只要你是学电的,这个小软件就是你上学时必须掌握的,对你的学习助益很大。另一个必须掌握的软件那就是protel了。
&&推荐下21ic技术专题:
上学时,从小学期的综合设计实验到毕业设计,最后都会要求你用Protel绘出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和PCB版;工作后,Protel也是你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部分同学毕业后一两年内的工作,可能就是单纯地用这软件画板子。Protel的版本也走过了Protel98、Protel99、Protel99SE、ProtelDXP、Protel2004的发展道路。Protel99SE、ProtelDXP、Protel2004这三个版本现在用得最多,目前许多学校教学或公司内工程师使用的都还是Protel99SE,当然若作为新的自学者直接从Protel2004学起似乎好一些。
综上所叙,作为最基本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Multisim和Protel是所有电类学生在上学时必须掌握的。其他的如Pspice、Orcad、SYstemview、MATLAB、QuartusII等等,需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选学,或是在进入研究生阶段或工作后在重点学习使用。那Multisim和Protel好学么?入门应该问题不大,让师兄师姐指导指导,或是找一两本入门书看一看就OK了。这里推荐一本《电路设计与仿真&&基于Multisim 8与Protel 2004》(也是杨欣编著,清华社出版),作为这两款软件的入门学习挺不错的,关键是一本书包含了两款软件学习,对穷学生来说比较划算,若是花钱买两本书分别去学这两个软件,就不值了,因为Multisim的入门不是很难。另用Protel画PCB电路板学问挺大的,有必要多看一些技术文档或是买一本高级应用类的图书。
&&推荐下21ic技术专题:
2.大三大四(学习专业课,尝试应用)
进入大三,就涉及到专业课的学习了,本文只讨论以应用为主的专业课,其他如《电力系统分析》、《电机学》、《自控原理》、《信号与处理》、《高电压》、《电磁场》等等以理论和计算为主的专业课,咱就不多提了。当然这些课对你今后向研究型人才发展很重要,也都很让人头疼,要有建议也只能说是努力学、好好学,懂多少是到少(不过别指望全都懂),以后工作或接着深造用得着时再回过头来接着补接着学,那时有工作经验或接触多了有感性认识,可能学着就容易些了。
那以应用为主的专业课又有哪些呢?不同专业方向有不同的课程,很难面面俱到。这里先简单罗列一下,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也称单片机)、开关电源设计、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PLC)应用、变频器应用、通信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DSP、嵌入式等等。可能有同学要问:这么多东西,大学阶段要想都学好不容易吧?答案是不仅是不容易,而且是不可能。这些技术每一门展开来都是复杂的一套知识,可以说,你只要精通其中一门,就可以到外边找个不错的工作了。
而且在大学阶段,这些课程也不是都要学的,而是针对不同专业方向选修其中几门(具体选哪几门,多研究研究你们各自的专业培养方案,多请教老师),学的时候争取能动基本用法即可,真正的应用和深入是要到工作后的;当然你若很勤奋或有天赋,能熟练掌握某一门达到开发产品的程度,那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就轻而易举了。到这里我们需要再明确一点:电子领域知识繁多、浩如烟海,所以一般搞硬件的公司都有较多的员工,一个研发项目是多人细致分工、共同完成的,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团队意识这个名词。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比如一些人专门负责搞驱动,一些人专门从事逻辑设计,一些人专门搞高频无线,一些人专门搞测试,一些人专门设计外壳,一些人专门设计电路板等等。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同学头都大了:那说来说去大学阶段到底究竟应该学些什么呢?说实话写到这里我的头也大了,电子设计涉及方方面面的东西太多了,实在不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能说得清楚的。所以我决定剔除这些生涩的课程名目,大致说一下我所认为的一个电类学生或是想要成为电子工程师的自学者应该掌握的基本的专业技能。
现在应该说单片机不知道那是相当严重的问题。单片机的知识和应用的技巧成了求职面试中必备的问题。但是单片机的知识较难入手,但是你如果看了《51单片机应用从零开始》(清华大学出版社,王玉凤,刘湘黔,杨欣编著)就不是这么感觉的了,这是一本中学生都读得懂的单片机基础和应用教程。这本教程凝结了国内几所重点大学中站在科研、教学第一线教师们的心血,也得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加的夫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多位博士生导师的指导意见。经过多位学者的精心裁剪,本书的脉络、线索、内容才真正符合读者学习单片机的需要。
《51单片机应用从零开始》以生动活泼、平实易懂的语言讲述。尽量让单片机学习过程中不断涌现的专业词汇,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通过多方面的使用而掌握。本书没有用专业的描述方法来叙述知识点,取而代之的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把应该了解的内容和盘托出。
十分注重基础知识的铺垫。在单片机学习之前,需要对计算机原理和电子技术有一定的了解。本书考虑到不同读者的知识背景不同,把这两个基础理论融入到了单片机的讲解当中,使阅读起来感觉不到有什么障碍。
构建了全面的学习支撑体系。每章最后的&实例点拨&除了巩固每章的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开辟单片机应用的视野;再加上&器件介绍&环节,补足单片机从基础到应用所需要的知识;以及丰富的附录内容可作为学习和应用单片机的强力参考。这便构建了一个完整学习单片机的支撑体系。
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书中有充足的实例应用,可以用在单片机实验、单片机课程设计当中。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实例前后都伴随着仔细的讲解,一个例子下来就能摸清来龙去脉。
叙述的内容全面、新颖、权威。严格按照单片机官方的技术参考对其进行讲解,包括所有51单片机学习与应用需要的基础知识。无论叙述的内容或是实例,都是目前世界上单片机应用的主流。
全书浑然一体。虽然每章各具标题,实际上互有联系。而这种联系如果在书中忽略不谈,则会对理解和记忆产生障碍。本书在正文中多次有知识点的相互映射,这不但能加深前后内容的联系,而且能深化理解与记忆。
我认为:除了最初提到的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外,应了解并掌握电子元器件识别与选用指导、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一些常用电路模块的分析与设计、单片机的应用、PLD的应用、仿真软件的应用、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电子测量与电路测试。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使用就不用说了,这是元素级的基础,不过要想掌握好也并不容易,一些电子系学生毕业了,还认不出二极管、三极管实物、分不清电解电容的正负极等等,也不是没有的事。还是一句话,多进进实验室,多跑跑电子市场,多看看书。
仪器仪表的使用,大学的实验课中你至少会用过数字万用表,波形发生器、电源、示波器、小电机、单片机仿真机,至少要把这些东西的接线方法和用法弄懂吧。
常用电路模块也是包罗万相,各种放大电路、比较器、AD转换电路、DA转换电路、微分电路、积分电路,还有各种数字逻辑单元电路等等,只能说,大致了解吧,并学会怎么去查资料、查芯片查管脚。最基本的,做实验或课程设计中用到的各种芯片要弄熟。
单片机,这是应该掌握的。时下单片机种类繁多,但各大小企业用得最多的还是51系列单片机,而且价格便宜、学习资料也最全,故给自学者推荐。当然各学校开课讲的单片机型号会有所不同,没关系,学好单片机编程,学好了一种,再学别的单片机就容易了。
PLD(可编程逻辑器件),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提供用户可编程,实现一定的逻辑功能。对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功能设定(即要它实现什么功能)要有设计者借助开发工具,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这跟单片机类似。开发工具可学习Altera公司的Quartus II软件(这是该公司的第4代PLD开发软件,第3代是MAX+PLUS II软件)。编程语言学习硬件描述语言VHDL或Verilog HDL。
仿真软件最基本的就是前面说的Multisim了,另外还可学MATLAB。其他的试专业情况选学或是工作后学。电路板设计与制作主要是用Protel软件辅助进行。这在前面已有介绍,读者应该也比较熟悉。
最后建议同学们积极与各类电子竞赛赛事,参加一场比赛一个项目做下来,电子设计的一个流程和各环节的基础知识就能串起来了,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及今后走向工作岗位都有莫大裨益。
以上这些东西我说得笼统,深入下去又是一大堆要学的东西。还是那句话,多啃书本、多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有一套&电子电路循序渐进系列教程&是按照上面我所讲的那个思路出的,可惜好像还没出全,现在好像只有《单片机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电路设计与制板&&Proetl应用教程》、《仿真软件教程&&Multisim和MATLAB》、《常用电路模块分析与设计指导》几本。另外听听你们老师的意见、师兄师姐的意见,问问他们应读些什么书,当然也不能尽听尽信,翻开一本书我想你先大致看看他讲得是否通俗,自己琢磨着能看懂几分?我想能有5分懂这本书就值得一看了,示自己现阶段的知识情况,太浅显的书不用看了,太深的书也不要去看,看得迷迷糊糊还打击自信心丧失了兴趣。
好了,就此停笔吧。本来是要写个书目推荐,可干瘪瘪的罗列一堆书目有什么意义?还是写下这些字,让同学们自己去思考去选择去深入吧,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最后一句老生常谈也是我的切肤之痛:大学四年会一晃而过,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不要虚度光阴。及时当努力,岁月不待人!
扩展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信息工程招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