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北京去广东行政职业学院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高明校...

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针织工艺专业申报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自评报告 - 校园动态_工作动态_信息公开 - 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
&&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
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
&&& &&& &&& &&& &&& &&& &&& &&& &&& &&& &&& &&&
||||||||||||||||||
&&&&&&&栏目导航
&&共有 324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针织工艺专业申报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自评报告
&&发表日期:日&&
&&&&【编辑录入:】
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针织工艺专业
申报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为加强我校针织工艺专业建设,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根据省教厅《关于公布中职学校重点专业评估指标标准的通知》(粤教职函[2012]43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申报我校针织工艺专业为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现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校概况
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由原东莞市威远职业中学与原大朗职业中学于2012年9月经东莞市教育局统筹整合为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学校分两个校区建设,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主校区虎门校区创办于1984年,分校区大朗校区创办于1997年。学校开设有针织工艺、工艺美术、纺织技术与营销、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服装展示与礼仪、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平面媒体印刷技术、连锁经营与管理、国际商务等15个专业(专业方向)。在各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努力扩大办学规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1995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重点职业高级中学;1998年学校服装专业被省教育厅定为广东省五大重点建设专业之一;1999年获得广东省首批绿色学校称号;2000年5月我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中;2003年我校还被省教育厅、省劳动及社会保障厅评为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学校自1996年以来多次被评为东莞市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一等奖、市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市文化建设标兵单位、镇“快乐教育”先进单位等,学校也被誉为“职教明珠,人才摇篮”。
(二)办学思想明确,发展思路清晰
东莞虎门是全国服装名镇,我校服装专业于2007年评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大朗是全国毛针织产业集群基地、全国羊毛衫名镇,东莞市毛针织特色产业镇。毛针织产业成为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产业,大朗也因此成为广东省2010年产业转型升级示范镇。学校依托区域经济特色办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根本,以技能为核心”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强校”的道路,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为企业发展和行业服务。按照东莞市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以转变职业技术教育观念为前提,以紧密联系产业发展为导向,以政策大力支持为基础,以校企密切合作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为重点,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持和保障。同时紧跟学校“123456工程”整体规划的实施,创新思路,改变现状,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竞争力和就业率,办社会、学生、家长满意的职业教育。
(三)办学资源丰富充实
学校总占地面积15.5万O,校舍面积超过7万O。学校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校园规划布局合理,拥有教学、实验、实训、图书馆、宿舍大楼和饭堂、表演厅等,建有标准8跑道400米田径场,拥有标准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形体训练等运动场地20多个,占地达3万平方米以上。我校图书馆面积为2862平方米,现有藏书6.5万册。建有千兆校园网、智能广播、校讯通、人性化电铃、时代校园OA系统、政教管理、电子监控、闭路电视等系统。我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为学生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更为宽阔的空间。
近年来,学校积极筹集资金,根据专业教学和发展需要,进行了一系列扩建和改造工程,建设了一批与开设专业相配套的高起点的实训实操室,实训室均配备55个以上的标准工位,均达每学生一工位操作。三年来,校内实验、实训开出率达100%。这些场室,不但满足了在校各专业学生实训、实操的需求,也为我镇新莞人、部分企业职工进行劳动培训和技能证书的考核提供了优越的场所。
二、针织工艺专业办学情况
(一)专业基本概况
我校大朗校区座落在中国羊毛衫名镇――东莞大朗,毛针织产业规模巨大,毛针织产品与品牌响誉海内外。2006年,我校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得出开设毛针织工艺专业发展潜力无限(开办之初为毛织设计与管理,以下称“针织工艺专业”)。毛针织服装属针织的纬编类服装,与梭织和经编针织服装在面料设计、衣片成型、生产过程等方面有着质的区别,梭织服装和通俗的针织服装都是以面料为载体的,是对现成的面料进行裁剪,通过锁边―缝纫―整烫等程序完成成衣过程。而毛织服装是以毛纱为材料,通过工艺核数―电脑画花―织片―缝盘―洗水―烘干―整烫等程序完成成衣过程,由此可见二者之间生产过程中的明显区别。以毛针织为内涵进行纵向和横向全面发展的这样一个专业,目前在省内乃至国内尚属首创,针织工艺专业迅速发展成为学校骨干专业,可谓独有的特色专业。2009年,东莞市教育局在全市骨干专业建设规划中确定我校针织工艺专业为重点建设的骨干专业。本专业现有在校生422名,11个教学班。到今年秋季,专业学生将突破500人。现我校其它如计算机专业和财会专业都开设了相关毛织的教学内容,全校区学毛织知识的学生现己达到700人。
(二)师资力量强大,教研成绩显著
我校针织工艺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人,专业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人,中级职称教师13人,中、高级职称比例占84.2%;“双师型”专业教师有16人,占84.2%。
专业带头人刘亮老师,1990年毕业于大连轻工业学院服装设计专业。2010年获得服装高级教师资格。刘亮老师在服装企业工作多年,从事职业教育19年,曾担任衡阳市伟大服装厂技术科长职务,原担任威远职业高级中学服装专业科组长和服装专业部长职务,生产实践和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技能扎实,目前为我校毛织研究室负责人兼本专业科组长,成为针织工艺专业学科带头人,负责针织工艺专业教育教学全面工作,担任《毛织时装画》和《毛织服装设计》等主干课程教学工作。刘亮老师获得过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东莞市“创业”、“敬业”、“学业”百佳优秀青年;东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他积极组织专业建设的研讨,负责学校针织工艺专业实训场室的建设,专业建设思路清晰,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负责研究实践的“区域性职业教育模式”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广东省教育管理科研 “吴汉良奖”一等奖,广东省创新教育科研一等奖,广东省基础教育科研二等奖,广东省教育科研“黄华奖”二等奖等;负责统筹并编写广东、广西、北京三省市中职服装专业统一使用教材《服装缝制工艺》第一、二册,由省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统筹并编写教育科研成果专著《双赢――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由广东省教育出版社出版;倡导并创办《南派服装杂志》,公开发表论文多篇。
学校重视针织工艺专业师资成长和培训,每年以人均3500元的标准安排培训经费。本专业先后选派5人分别到香港、江苏、上海、河南等地参加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选派刘亮、林娜等到香港制衣业训练局和香港时装周调研与学习;选派李军、王娅兰、杨献荣、林岚、杨志辉等老师参加国家级服装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选派朱学良、姚睿、温召雄等专业教师到盛星电脑横机公司、日本岛精电脑横机公司脱产学习。朱学良老师原来是会计老师,通过转型培训迅速成为电脑横机方面的专家,2012年担任广东省和全国电脑横机大赛的评委;姚睿老师在全国电脑横机操作比赛中获得广东省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林岚老师参加全国毛织服装网上设计大赛和全国毛织服装成衣设计大赛分别获得金奖和优秀奖;林娜老师参加全国毛织服装设计大赛获得优秀奖。在校本培训方面,学校借助行业、企业力量,聘请服装企业家、毛针织方面专家担任学校专业顾问,以专题讲座形式,进行毛针织服装款式设计、毛针织花型设计、国际毛针织流行趋势等专题为我校师生授课。此外,学校还通过举办教育教学理论专题讲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等形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学校通过举办课件制作比赛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水平。针织工艺专业教师均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本专业教师重视教育教学研究,教学科研课题获得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二等奖2项。编写省统编教材《服产缝制工艺》2册,08年以来撰写的教学论文有16篇公开发表和获省二等奖以上、获得市级以上奖励有24篇。本专业教师开发了《毛织吓数》、《STOLL画花》、《SSR112画花》《慈星画花》《毛织工艺基础》、《毛织英语》、《毛织跟单》等实用性与前瞻性强的校本教材;2012年李军老师的科研课题《中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被考评为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三)校内实训设备先进,校外实训基地稳固
目前针织工艺专业共配备11个实训场室,包括毛针织服装前整、后整综合实训室、STOLL电脑横机实训室三个、慈星电脑横机实训室、电脑横机综合实训室、电脑工艺核数实训室、服装设计实训室、结构制图实训室,场室总面积约1690.77平方米,设备总价值622.497万元,生均设备价值14751.47元。实训场室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平台。其中,针织一体化综合实训室和数控横机一体化实训室按照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要求进行布局,能容纳2个班学生同时实训。学校拥有目前毛针织行业生产线上最先进的设备(一台价值87万元的德国STOLL电脑横机),在实训室建设中十分注重学生基础技能的训练。针织一体化综合实训室除具备理论实践一体化外,还具备倒毛、织片、缝盘、洗水、烘干、整烫六大功能,是一条从毛纱到毛衣的完整流水生产线,学生通过该完整的生产线实训,对于毛针织的生产过程有了全面了解,对于毛针织生产应具有的知识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体会。在过去的一年中,学校继续加大对本专业实训场室的投入,总投入近300万元人民币增建了两个数控横机室,引进目前世界最为先进的德国STOLL16针加长电脑横机、日本岛精毛针织电脑横机,建设电脑毛针织设计实训室。
本专业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实践教学,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列出11个实习实训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共开出11个项目(包括一体化课程),实训开出率达100%。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已与21家毛针服装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我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岗位实训条件。学校在第五个学期的第十三周和春季学期组织三年级学生参加毕业顶岗实习,把专业实训教学迁移到企业生产一线,按企业和行业生产标准要求进行实训实习,时间为7个月,实现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达100%。
(四)教学管理严谨,重视教学实效
本专业各年级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训大纲齐全。实施性教学计划经过专业调研、专业教师研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审核制定。
教学大纲、实训大纲经过专业教师充分讨论,专业组长审核,教学部门审定,主管校长审批后才下发执行。本专业各年级各类课程教师学期授课计划完整,均由专业教师制订,专业组长审核,教学部门审批备案。本专业各年级实验指导书、实习实训计划齐全,编写规范,审批严格,着重体现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调课、代课审批严格,各类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我校注重网络管理平台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引进成绩管理系统,自主开发校园网络平台。学校重视常规教学管理,现有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岗位职责要求》、《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教师培训制度及措施》、《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暂行条例》等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各项检查落实到位,考核资料齐全。制定了《奖教奖学试行办法》,每学期评出优秀教学论文,每学年举办一次桃李杯公开课教学比赛,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定期检查教学进度、任课教师的教案、教学计划、听课记录本等。严格课堂登记制度,坚持教学的日常巡查。正课及晚修时间,均安排值日教师进行巡查,检查教师上课及下班辅导情况。教务处每学期均对所有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和学生座谈,进行统计和分析,将结果及时反馈到任课教师和专业科组。严格考试纪律,每学期期末考试均要填写考场情况记录表,安排巡考人员检查考试情况,对违纪舞弊情况严肃处理。
三、加强教学改革,创建特色专业
(一)针对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专业现代化建设
本专业的设置和建设有充分的社会调查与论证,制定了专业建设的规划,在教学中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对专业课程进行岗位群分方向处理,目前设置“毛织服装造型设计与工艺”和“毛织花型设计与管理(分进口机和国产机)”两个专业岗位模块方向进行学习,其中毛织花型设计与管理方向针对不同品牌的电脑横机功能上的区别,分出以慈星、金昊两大品牌为主的国产机电脑花型设计方向,STOLL德国机电脑画花和岛精日本机电脑花型设计方向,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成立了由13位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和6位理论水平高的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们定期召开有关专业建设的研讨会,对本专业方向定位、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培养模式等方面作专业指导。
我校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了“草园”毛针织品牌,并在大朗毛织贸易中心――毛织创意园区建立“草园”工作室。实现了培养一个产品品牌、开辟一个集培训为一体的专业教学网点、搭建一个教学产品展示平台、构建一个获取行业信息窗口的专业建设目标。
(二)建立与生产岗位相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我校针织工艺专业形成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主干课程,构建了以毛针织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公共基础模块、以企业岗位为核心的岗位群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因大朗毛针织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走向产品开发,生产走向数字化的高科技应用,原使用手摇织机、半自动编织横机己不能适应产品多样化、花型复杂化、生产高效化的发展,而国产电脑横机因价格优势,深受转型升级的企业和在毛针织行业创业者的欢迎。因而,从2010年开始,我校在只有德国STOLL机花型设计方向的基础上增设了慈星、金昊等国产电脑横机花型设计与管理方向和日本岛精电脑横机花型设计与管理方向。同时增加电脑横机方向的工艺核数课程,以往在电脑花型设计与管理这一方向中没有设置工艺核数课程,因为毛针织行业的技能岗位具有非常强的孤立性,整个行业有设计、画花、工艺核数、织片、缝盘、洗水、烘干、整烫9大岗位。除洗水、烘干、整烫三个岗位能由一个人员完成外,其它6个岗位的技能几乎没有人可以吃透的。在电脑花型设计与管理方向中增加工艺核数课程,使这一方向的学生懂得工艺核数知识,对于所织织片成型准确性与数据设置合理性更具科学意义。因此,自11级开始为电脑花型设计方向增设工艺核数课程。根据毛针织设计岗位能力的要求,从09级增加设置学生考取图形图象应用处理制作员(Core1DRAW)技能证书课程,并相应修改课程设置。
毛针织的布片是通过线圈数据计算,以数字形式得出织片的形状。由于数字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接受,为此,在基础课程中设置结构制图和立体裁剪课程,使以线圈为数据得出具体的形状,教学效果更好。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配合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专业技能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本专业教师围绕理实一体化开展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如《毕业设计》课程的综合实训,把“款式设计”与“生产产品”两项内容融合在一起,学生在设计实训室完成款式设计――在工艺核数实训室完成工艺核数――在画花织片实训室完成花型设计和织片――在缝盘实训室完成织片缝合――在洗水、烘干、整烫实训室完成作品后整,最后得出成品。并由专业教师指导生产工艺的编写。原来学生毕业创作在第五学期进行,自2011年调整计划,2012年开始将每年学生创作提前到第四学期进行。因为大朗每年在10月底11月初举办中国(大朗)毛织产品国际交易会,同时在织交会期间举办“英伟杯”全国毛织服装大赛,为了使我校针织工艺专业教学更好地融入到当地产业大计中,将毕业设计与“英伟杯”大赛两项合并,实现“专业办学更有利、学生学习更有趣、教学效果更有益”的深化教学改革。
(三)以岗位教学项目为推手,创新“专业职业化,职业专业化”专业培养模式
我校针织工艺专业实施“专业职业化,职业专业化”的创新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项目教学生产化、实训实习岗位化的专业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具有职业化的专业能力,使所从事的职业达到专业化水平。
1、配合大朗举办的全国毛织服装网上设计大赛和全国毛织服装“英伟杯”大赛,分别组织“毛织绘画作品设计网上大赛”、“英伟杯毛织服装绘画作品”项目教学,根据大赛要求设置项目内容和任务,通过这一项目式教学不仅达到促进学生对毛织服装绘画和设计能力大幅提高的目的,而且使我校成为大赛获奖大户。自2008年以来获得这两项全国大赛的3金、1银、3铜、11优的好成绩。其中2012届的金奖获得者,我校2010级学生陈贤贤同学获大赛奖励金50000元人民币,东莞市教育局召开表彰大会,东莞市政府再给予5000元人民币表彰。这些获奖学生获奖时均为在校学生。
2、与企业合作制订电脑横机实操考核标准,实施电脑横机标准化项目教学。电脑横机在毛针织行业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横机技能操作标准化来实现织片生产标准化。因而我校实行电脑横机实操标准化项目教学,使我校电脑花型设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达到人人都能使用电脑横机,并取得我校与东莞金中龙电脑横机公司共同颁发的电脑横机技能证书。
3、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我校自2008级毕业设计课程开始由企业赞助,冠企业名进行毕业创作,由企业免费提供毛纱为学生毕业设计创造优越条件,并对作品获得优秀奖以上的学生进行经济上的奖励。被企业选为生产的优秀设计方案,将以生产量的提成份额奖励设计者,同时在经济上奖励毕业设计课程中优秀的指导教师。其中“印象草原品牌”赞助的印象草原杯大朗职业中学毕业创作中,金奖作品《簇恋》设计方案得到企业肯定,在此作品的基础上加以修改成为欧洲客户产品,学生张嘉文获得5000元人民币的设计费。这一激励式的创新教学模式,极大地鼓舞了师生的教、学热情和设计兴趣,使毕业设计作品的质量逐年得到提升。“草园”工作室与东莞市周丰织造厂和大朗针织厂等企业鉴定技术合作协议,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工作,师生直接参与所开发产品生产制作。同时学生利用校内实训时间,按照企业品牌质量的标准进行来料加工,生产出合格的品牌毛织服装。
大朗官方统计表明,大朗拥有3000余家毛针织企业,我校与21家较大的毛针织企业建立了生产实习的合作关系。每年毕业班学生在第五学期的11月30号前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汇报表演工作,2012年开始,10级学生在第四学期进行毕业设计,学生自12月1号开始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毕业顶岗实习,实习时间为7个月。通过实施顶岗实习,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零距离”对接企业生产,充分满足企业生产对毕业生岗位能力的实际需求。
四、示范幅射作用大,学生就业创业前景好,专业教学质量高
1、领导高度评价。在“专业职业化,职业专业化”职教理念指导下,毛织专业建立起较为系统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生成材模式体系,为专业可持续发展作好铺垫。我校“草园”工作室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原省长黄华华,副省长宋海,副省长原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东莞市原市长李毓全等重要领导的亲临视察,对我校毛织设计与管理专业方向的办学特色表示充分肯定。专业学科带头人刘亮老师,2011年获评“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受到汪洋书记的接见。
2、竞赛成绩显著。我校针织工艺专业通过组织师生参加全国专业大赛提高教学质量,尤其取得极其可喜可贺的佳绩,使得我校针织工艺专业声名远扬,网上输入大朗职中关键词,就会出现无数条关于大朗职中毛织工艺专业办学的条目。学校师生先后参加了“英伟杯”全国毛织服装设计大赛和全国毛织服装设计网上大赛。在这两项全国性大赛中,我校学生周惠如、陈贤贤先后获得2008年和2012年的金奖,林岚老师获得2011年全国网上毛织服装设计大赛金奖,叶艳婷同学获银奖,还有铜奖三名、十佳毛织设计师奖一名、最具商业价值奖三名、优秀奖七名。我校朱学良老师成为全国电脑横机比赛的评委,我校姚睿老师在全国电脑横机大赛中取得广东省第一名成绩,获得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我校学生作品――毛织服装成衣于2011年代表东莞市职业教育成果在参加广东省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暨粤港奥服装专业论坛活动中展出。
3、学校自主开发针织艺术品获如潮好评。我校针织工艺专业在毛针织技术开发上有重大技术突破,开发出精美的毛织书画艺术品和工艺品,所开发毛织艺术作品百余幅,受到省、市、镇各级领导和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先后两次被指定代表东莞市参加省级展览。2011年我校代表东莞市职业教育成果在参加广东省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暨粤港奥服装专业论坛活动中被省教育厅指定展出,展出四十二幅作品,其中三十米长的《清明上河图》震惊全场,受到国家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广东省许瑞生副省长的良久驻足观看、细致询问和高度称赞,并指出职业教育必须走创新之路的必要性。2012年我校被东莞市文联指定代表东莞市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工艺博览会,《清明上河图》获得金奖展品荣誉。其它自2010到2012年三年中,每年一届的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交易会期间,我校毛织艺术品在交易会被指定设专场展出。2012年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在大朗国际织交会期间,参观我校毛织艺术品展览现场时指出要把毛织艺术品做成一个新的产业。今年4月,我校毛织艺术品《清明上河图》将应邀参加在《清明上河图》创作源河南开封举办的全国书画艺术展。
4、学生就业状况良好。目前在毛织行业就业、创业的毛织专业学生,分别在英伟针织公司,茂荣针织集团、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兴业针织公司、香港中大(STOLL)电脑横机公司、盛星电脑横机公司等几十家大型企业成为技术骨干并得到重用。如周惠如在众达针织公司担任设计师,彭佩娜在裕和公司任设计师,叶艳婷、刘瑞敏在香港新意思针织公司任设计师,廖强成、钟伟鹏、谢晓欢等分别在香港中大公司、盛星电脑横机公司、茂荣针织公司任花型程序设计师;钟达根、李伟光、韩汉祺三名学生一次性被鄂尔多斯羊绒公司招去做毛织工艺核数师,月薪达五千元。不少学生学成后自己做起老板,如叶伟光、周伟宁自己家都投资上百万元,购买电脑横机生产高档毛织服装;叶骏岳自己开办纺织品激光雕刻公司,专为服装进行工艺雕刻装饰等。学生的就业情况显示出我校毛织专业毕业的学生在这个行业一展伸手便大有作为的强大优势。
5、对外培训效果好,变人力负担为人力资源。学校就业培训处还面向社会及本行业进行在职培训和就业培训,培训项目有电脑横机操作、电脑服装绘图、中级办公软件等。我校与大朗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办农村富余劳动力免费培训,多年坚持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辅导他们考取我校与东莞市金中龙电脑横机有限公司共同颁发的电脑横机技能证等,培训工作获得上级的好评。
近年来,本专业面向社会就业及企业内部员工在职培训3000人日以上(2011年培训量3012人日,2012年培训量3418人日,近两年年平均培训量达3217人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专业建设未来三年发展方向与设想
根据我国2011年1至12月份服装生产量与工业产值情况看,出口服装中,针织出口总量为207.65亿件,产值为801.68亿元;梭织服装的出口总量为84.62亿件,产值为630.77亿元。内销服装中,梭织服装略高于针织为133.11亿件,针织为121.09亿件。由此可见,梭织面料的服装(包括皮草等非纺织面料服装)于整体服装市场的占有量只占约39.85%左右,而另一大块江山则由后起之秀的针织类占据,其全国占有量在60.15%左右。然而,毛针织巨大的产业市场产生出巨大的人才空缺,却没有针对性的毛针织人才培养基地,我校创造性地开设毛针织工艺专业,这在全省乃至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专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基于如上情况,我们着重加强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发展学生,成就教师,继续开创新的有利于学生成才的教学模式,使每一个针织工艺的学生撑握坚实的毛针织工艺专业技能,为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创造良好的发展末来;加强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使我校毛针织工艺专业老师早日成为省内外毛针织行业的专家。第二方面,继续与企业实现深度合作,制订毛针织设计、工艺核数、电脑画花、电脑横机操作,缝盘等岗位专业技能的标准化教学,制订以上岗位的初级、中级、高级考核标准,把学校建成毛针织技能考证基地和毛针织技能鉴定机构,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和相关的劳动者,实现毛针织行业在以上工种的标准化执证上岗。这也是根据《劳动法》、《职业教育法》赋予职业教育的任务,也是我校针织工艺专业发展的夙愿。第三方面,针对毛织行业需求,开设各工序培训班,为行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体现职业教育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综上所述,按照《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评估标准》及《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对4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进行认真的研究自评,我们自评得分97.5分,特此申报该专业为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请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审核。
&&&&敬请专家们帮助及指导!
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
2013年3月10日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证&码: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Copyright&&&&&&&& 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网址: &&nbsp &&nbsp服务信箱 :
地址:东莞市虎门镇威远环岛大道西91号 邮编:523909
电话:办公室电话:86-9
学校总机:86-7
&&&就业办电话:86-3
建议最佳设置:IE 6.0以上版本浏览器 800*600分辩率
页面执行时间:27.344毫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