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煤层的顶板支护论文方法有哪些

浅埋煤层软岩顶板巷道支护参数优化--《煤矿安全》2014年04期
浅埋煤层软岩顶板巷道支护参数优化
【摘要】:以高家梁煤矿20107工作面地质和开采条件为背景,综合采用多点位移计、钻孔电视、锚杆(索)测力计和钻孔应力计进行巷道矿压观测,在此基础上提出3种巷道支护参数优化方案,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最优方案。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巷道两帮变形明显比顶板剧烈,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在工作面前方15~22采用方案2进行支护参数优化可将巷道变形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经济效益较好。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TD353【正文快照】:
大量实践研究表明,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并不缓和,来压期间顶板有明显的台阶下沉和动载现象,来压速度快且难以控制,地表下沉并周期性的出现裂缝[1-4]。内蒙古高家梁煤矿2-2上煤层埋藏较浅,埋深不超过140 m,属于较典型的浅埋煤层且煤层顶板岩性较软。已有的开采实践表明,其矿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崔廷锋;张东升;陈先应;迟晓岩;;[J];煤矿安全;2010年06期
侯树宏;柴敬;吕兆海;;[J];煤炭技术;2008年10期
温国惠;;[J];煤炭技术;2011年07期
孔德山;;[J];煤炭技术;2012年05期
刘学生;张明;宁建国;谭云亮;;[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远进;;[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李春睿;毛德兵;刘全明;徐刚;;[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1期
白武;;[J];硅谷;2012年07期
周兴玲;;[J];经营管理者;2012年12期
刘国磊;樊克恭;肖同强;;[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吴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孙红俊;康怀宇;;[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赵有生;许海涛;;[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董爱菊;张沛;杨花娥;杨渭清;;[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王军;;[J];江西煤炭科技;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郝君;白如红;王振华;何龙伟;;[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王蓬;;[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苗彦平;郭佐宁;黄永安;王碧清;;[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王碧清;黄永安;苗彦平;;[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王双明;范立民;黄庆享;杨泽元;;[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樊克恭;肖同强;;[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亮平;[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范钢伟;[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王超;[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翟英达;[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2年
弓培林;[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杨天鸿;[D];东北大学;2001年
李凤仪;[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张壮路;[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王旭锋;[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张勇;[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国磊;[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张建华;[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何鹏飞;[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韩俊效;[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张旭和;[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刘永峰;[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肖良;[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王国旺;[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周海丰;[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魏成;[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国文;陈素娟;;[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1期
陈兴和,贾进亚;[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5年02期
柴敬;侯树宏;崔洪明;蔡晓芒;;[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王旭锋;张东升;王红胜;封金权;;[J];煤矿安全;2008年02期
郑希红;孔德山;朱若军;;[J];煤矿开采;2009年05期
孙广义;林井祥;;[J];煤矿开采;2010年01期
杨吉平;姜光;王益品;朱守颂;;[J];煤矿开采;2010年01期
张炜;张东升;王旭锋;吴鑫;;[J];煤炭工程;2008年07期
靳俊恒;孟祥瑞;高召宁;陈亮;;[J];煤炭工程;2010年11期
周宜山;;[J];煤矿现代化;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玉军;[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曹荣平,程新明,张农,周荣章;[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04期
刘学征;;[J];山东煤炭科技;2006年03期
王宏明;;[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22期
马小钧;;[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7年03期
路鑫;;[J];科技资讯;2007年22期
杨胜江;;[J];煤;2008年04期
孟毅;;[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22期
王维华;;[J];煤;2008年08期
张志平;;[J];同煤科技;2008年03期
张晓磊;菅从光;汤元元;朱晓飞;;[J];实验力学;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春亭;赵刚;;[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李效甫;李化敏;;[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赵慧文;;[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李建波;;[A];第十六届六省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王同旭;麻洪蕊;;[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王彦武;;[A];第四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李庶林;桑玉发;王泳嘉;;[A];第六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1998年
马其华;王宜泰;;[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黄海臣;孙建中;王玉红;;[A];山东省煤炭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罗飞;许梦国;李果;;[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姚润祥;[N];山西经济日报;2003年
梁勇 岳文虎;[N];经理日报;2007年
高蕾 庞舒月;[N];中国煤炭报;2007年
信永华;[N];中国矿业报;2004年
吴启东;[N];科技日报;2006年
姜媛;[N];中国矿业报;2011年
葛明;[N];科技日报;2005年
黄长国;[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赵颂;[N];贵阳日报;2006年
赵维海;[N];经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学贵;[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荆升国;[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李桂臣;[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代进;[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刘倡清;[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吴爱民;[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郜进海;[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张军;[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刘卫东;[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蔡来生;[D];兰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芳媛;[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张朋;[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赵亮;[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张杰;[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张朋;[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薛学贵;[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赵小召;[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朱昌星;[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朱荟桥;[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李春睿;[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用手机扫描以上二维码直接访问此文。
范各庄矿深部软岩巷道支护形式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开滦精煤范各庄矿开拓水平的逐渐延伸,软岩巷道施工和支护问题日益突出,对软岩巷道的支护技术的探索既有现实意义,又有长远意义。该公司—600水平二石门7煤层运料上山由于受埋藏较深(埋深—450— —580m)和3273N工作面采动影响,围岩破碎,在采取锚梁网和金拱支架两种支护方式情况下,其底鼓和两帮变形问题依然严重,现根据具体情况探讨深部软岩巷道有效支护方式。  【关键词】软岩支护;底鼓;底梁;锚梁网;锚索  1.概述  开滦精煤范各庄矿3273S工作面运料上山位于三水平南二采区,地面标高+25.25m,工作面标高—450 — —580m。北部为7煤层皮带上山和3273N采空区煤柱,南部为3273S、3275S工作面。该运料上山为梯形断面,净宽4500mm,净高3000mm,埋深—600m— —450m,全长358m,沿7煤层顶板施工。由于该运料上山受新采完的3273N工作面超前支撑压力及多条小断层影响,两帮煤壁酥软,顶底板破碎,且与8煤层仅隔厚度2.5m的粉砂岩,顶底板岩性均为灰黑致密且含植物化石较多的泥质胶结粉砂岩。支护形式有锚梁网和金拱支架支护两种,施工后巷道底鼓、变形严重。先后曾多次采用卧底并加补金拱支架的方式修复。最终基本满足使用要求。  2.运料上山支护形式现状  2)、该巷道处于破碎区或应力集中区。巷道掘进过程中要经过F2断层及小断层破碎带,使煤层及顶底板破碎,削弱了煤岩体本身的承载能力;又受到3273N工作面采动影响,致使此7煤层运料上山处于压力增高区,增加了巷道变形指数。  3)、巷道底板未支护。我们知道,岩体在三向等压状态下其抗压强度是最大的,我们对巷道的支护,就是在巷道围岩的原岩应力场被破坏后,人为的形成一个近似三向应力的受力状态,利用岩体自身的强度来保持巷道断面的完整性。而一般情况下,巷道支护主要指对顶板和巷道两帮的支护,往往忽略了对底板的管理。对于巷道底板岩性较软或遇水膨胀的蒙脱石泥页岩时,巷道不能依靠底板围岩形成闭合的承载结构而导致底鼓。严重的底鼓导致两帮及顶板变形,影响巷道的正常使用。  3.针对巷道变形的应对措施  3.1金拱支架加底梁  对于巷道顶底板破碎,煤层酥软的情况,以往支护形式为普通金拱支架支护,底鼓后在派人力清卧,以达到设计断面高度。可在掘进巷道预留变形空间基础上,用普通可缩性金属拱形支架加底梁形成环形承载结构,配合小板、撑木、及铁钩子形成封闭的承载整体,抑制巷道围岩破碎区的发展,最大限度的恢复巷道围岩的三向应力状态使其达到一个新的相对平衡。  3.2全封闭锚网支护  锚网支护属于主动支护的一种形式,根据锚网支护基本理论中的围岩强度强化理论:巷道锚杆支护的实质是锚杆和锚固区的岩体相互作用形成统一的承载结构,使围岩体处于三向应力状态,增加围压,强化巷道围岩强度,可改善被锚固岩体力学性能,提高锚固体的承载能力。减少巷道周围破碎区、塑性区的范围和表面位移,控制破碎区、塑性区的发展,从而保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根据现有的锚网支护施工工艺和材料,可在原有锚网支护的基础上,在底板和两帮下角(以45度)以适当的间排距加打底锚杆,抑制塑性区的发展,使塑性区形成稳定封闭的承载环。此方法在开滦吕家坨矿—950五采轨道石门第二段523m的修复工程中已试用。其采取的支护方式为:全封闭挂网,树脂螺纹钢等强锚杆及喷浆支护,锚杆长度1.8m,锚杆间排距0.8m,喷浆100mm厚。这种方法有效消除了局部欠支护效应,使巷道变形量由修复前的400—500mm/4—5个月到现在的80mm/年,受到良好效果。针对3273S运料上山0—180m范围巷道顶板、两帮压力显现不明显,底鼓比较严重的情况,在掘进时预留变形空间的情况下,可以试用。  4.结论  1)对于软岩巷道的支护,要根据区域的具体工程地质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支护形式,如金拱支架加底梁或采用全封闭锚网支护;  2)一般情况下软岩巷道要进行二次支护和联合支护,尤其要注意锚索和其他支护形式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杜计平,孟宪锐.采矿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2]陈炎光,陆士良.中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  [3]郭奉贤,魏胜利.矿山压力观测与控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用手机扫描以上二维码直接访问此文。
系统分类:&>>&确定购买:
厚煤层底板巷大断面在软岩支护技术中的应用?
文章价格0.50元
您的当前余额不足,是否去充值?
当前余额为:0.00元论文:软岩中掘进支护的应用-中大网校论文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顶板支护论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