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去新疆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前景怎么样?

各位大虾,有知道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情况的不,里面的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怎么样?那里的研究生待遇如何?_百度知道
各位大虾,有知道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情况的不,里面的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怎么样?那里的研究生待遇如何?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收入很高!!!!!!很不错!!!!!!!收入高!!!资源所不是很了解!!!!!!!!!不错!!!!!!!项目多翻法耻剐侪溉孵炮的很!!!,但是矿调所收入人均达到8万元以上!!!!!!!!!!!!!!
其他类似问题
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花岗岩类的区域岩石学及找矿前景--《地质与资源》2012年05期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花岗岩类的区域岩石学及找矿前景
【摘要】:对冈底斯东段古新世-始新世花岗岩类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大地构造环境、成矿专属性研究,表明花岗岩类呈现准铝—过铝质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石,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负Eu、Ce异常不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Th等,高场强元素Nb、Hf则表现为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的富,说明源区的部分熔融程度较高.古新世花岗岩类为变质泥岩、砂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始新世花岗岩类为角闪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冈底斯东段古新世-始新世花岗岩类形成于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阶段,成矿专属性表现为Cu、Mo等.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P588.121【正文快照】:
0引言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的成矿潜力评价一直以来是一个研究热点.按照板块俯冲、碰撞所对应的成矿系列,冈底斯成矿带应该具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矿床系列,包括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前的俯冲阶段(180~65Ma),主碰撞期(65~40 Ma),碰撞过程中的拉张阶段(21~12 Ma)等重要成矿背景[1].在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光明,冯孝良,黄志英,高大发;[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0年04期
侯增谦,曲晓明,王淑贤,高永丰,杜安道,黄卫;[J];中国科学D辑;2003年07期
李廷栋;[J];地质通报;2002年07期
郑有业,王保生,樊子珲,张华平;[J];地质科技情报;2002年02期
汪雄武,王晓地;[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1年04期
孟祥金,侯增谦,高永丰,曲晓明,黄卫;[J];地学前缘;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勇民,汪名杰,罗建宁;[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李金高,周祖翼,王全海,彭勇民,姚鹏;[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尹福光,万方,陈明;[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李光明,潘桂棠,王高明,黄志英,高大发;[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谭富文,尹福光,许效松,万方;[J];沉积学报;2000年04期
李金高,周祖翼,彭勇民,姚鹏;[J];沉积学报;2001年02期
彭勇民,李金高,刘家铎,姚鹏;[J];沉积学报;2001年03期
李金高,周祖翼,王全海,刘鸿飞,彭勇民,姚鹏;[J];沉积学报;2001年04期
谭富文;[J];沉积学报;2002年04期
张开均,夏斌,夏邦栋,王冠民,张孟群,李永铁,叶和飞;[J];沉积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德威;;[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孟宪刚;邵兆刚;雷伟志;王津;朱大岗;余佳;韩建恩;吕荣平;;[A];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C];2005年
曲晓明;侯增谦;辛洪波;;[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李德威;;[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裴先治;[D];西北大学;2001年
徐强;[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肖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薛典军;[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党犇;[D];西北大学;2003年
杨兴科;[D];西北大学;2003年
江元生;[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王萍;[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3年
丁清峰;[D];吉林大学;2004年
孙延贵;[D];西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永森;[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谢静;[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
郭衍游;[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王金锋;[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魏钦廉;[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丁枫;[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董树义;[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陈跃鹏;[D];长安大学;2004年
谢国刚;[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翟庆国;[D];吉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才,王天武,杨德明,和钟铧,任云生;[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李才,王天武,杨德明,杨日红;[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王国芝,王成善,曾允孚,赵锡奎;[J];沉积学报;2000年02期
刘志飞,王成善;[J];沉积学报;2000年03期
李文全,黄长青,张德义,刘平;[J];中国地质;2001年06期
侯增谦,曲晓明,黄卫,高永丰;[J];中国地质;2001年10期
张玉泉,谢应雯,梁华英,邱华宁,李献华,钟孙霖;[J];地球化学;1998年03期
刘本培,冯庆来,方念乔,贾进华,何馥香;[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3年05期
,郑锡澜;[J];地质科学;1973年01期
杜安道,何红蓼,殷宁万,邹晓秋,孙亚利,孙德忠,陈少珍,屈文俊;[J];地质学报;199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金景福;[J];岩石矿物学杂志;1984年02期
黄云玉;;[J];陕西地质;1987年02期
,张静;[J];地球化学;1988年04期
夏宏远;;[J];矿物岩石;1982年04期
华刚;[J];地球化学;1983年02期
张玉泉;谢应雯;胡国相;;[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5年02期
А.Т.Хитрянов
,雷文高;[J];地球与环境;1986年05期
郑济林;;[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真允庆;[J];地质地球化学;1987年01期
莫柱孙;;[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群;;[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1)[C];1990年
何永胜;李曙光;JochenH黄方;刘盛遨;侯振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朱裕生;李纯杰;高秉琼;方宗斌;;[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杨树锋;陈汉林;姜继双;竺国强;;[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曹毅;杜杨松;蔡春麟;秦新龙;李顺庭;向文帅;;[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李之彤;赵春荆;;[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6)[C];1987年
聂凤军;裴荣富;吴良士;张洪涛;;[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25)[C];1992年
李承东;张旗;苗来成;孟宪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四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青藏高原·岩石圈)[C];2004年
王心泉;;[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8)[C];1990年
喻亨祥;夏斌;刘家远;;[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博雅;[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黄志忠;[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滕艳;[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李晓明;[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王量迪;[N];宁波日报;2006年
滕艳;[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宏明;[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张青伟;[D];吉林大学;2011年
石玉若;[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5年
李永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李金冬;[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庞振山;[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李永军;[D];长安大学;2005年
钟长汀;[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伍光英;[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张洪涛;[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红艳;[D];吉林大学;2012年
刘春花;[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苟正彬;[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仵康林;[D];长安大学;2011年
陈孟军;[D];中南大学;2010年
郑硕;[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孙丽;[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李响;[D];中南大学;2011年
付山岭;[D];中南大学;2012年
赵晶;[D];新疆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搏击在地质信息领域的长空──记野外地质信息采集技术的带头人李超岭博士
――记宜昌地矿所所长、党委书记李金发
            
虽然,我是火红的地质事业
             沸腾的大地上
             一条静静地找不到名字的小河,
             但当人们的目光被希望的小树染绿,
             小树会告诉你,
             我无声的爱是怎样流进吮吸的根须。
                               ――李金发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与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诗人同名的李金发。2000年5月,李金发来到宜昌地矿所就任副所长、党委副书记。上任之际,映入他眼帘的是这样的景象:陈旧的大门、建于六七十年代的住宅楼、倾斜的石阶、未完工的大楼……
  这年夏天,时逢中国地质大学一位老教授因公来宜,在这里见到了他从前的弟子李金发。当他得知李金发刚刚就职、主持该所的全面工作时,顿时不无担心地说,“照我看,要搞好可不容易。”面对自己昔日的老师,李金发满怀信心地说:“目前条件的确差了点,不过我相信,有历届班子奠定的基础,有上级领导的支持,加上全所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让它变个样的,三年,三年后您再看来吧!”
新的召唤与挑战
  1999年湖北省委组织部决定挑选一批年轻有为的管理干部去美国深造,经过严格的考试和筛选,从130人当中录取了59名,由湖北地矿厅推荐的李金发也在其中。在完成了英语培训、通过了托福考试之后,出国护照也已办好了,就在这时省厅领导找李金发谈话:“宜昌地质矿产所的老所长退了,国土资源部希望你能去宜昌所工作。现在,你面临着两个选择,你考虑考虑。”
  怎么办?何去何从?此前李金发对宜昌地矿所的情况已经有所了解,如果选择宜昌就意味着他将失去出国外深造的机会,而出国深造难道不是他一直向往的么?……
新千年初春的一个夜里,李金发久久不能成眠,他的思绪一下子飘到了很远的地方: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求学……湖北应城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庄,破旧的教室,艰难的生活与学习。还在小学,他就开始了那种边学习边劳动的生活。每天下午放学之后,放下书包就到地里参加劳动,帮助父母挣工分。米缸空了,他跟父母一起发愁。小小年纪,就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夜里,别人都躺下之后他仍在灯下孜孜不倦地学习。小学、初中、高中,强烈的求知欲和顽强的毅力使他一直名列前茅,高中时期他成为校团委副书记、市级三好学生、市新长征突击手……风华正茂的大学时代则更是令人难以忘怀:青春、梦想和诗情。刚刚被校刊《南望山下》所认识,接着又被大家推选为班长,一个沉静内向的人终于向人们敞开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中国地质大学的4年里,他不仅完成了矿产、矿床专业的学习,还按照老师的建议在武汉大学修完了经济管理。为此他还从颇为有限的生活费中抠出一点买了一辆自行车。车轮在转动,他的学习一刻也没有停止。大学毕业后,他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都用在考研的准备上……现在能够出国深造,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啊。
  然而,他不是一个党员么?难道他不是在大学时期就在党旗下宣过誓么?大学毕业前夕,班主任找到他,告诉他说这次分配去鄂西北的有4个名额但却没人报名……李金发不待老师说完就点点头,简短地说,我去!当天晚上他就背起行装动身了。秋树湾,在那与陕西交界的人烟稀少的大山深处、在那山坡上的一排牛毛毡盖顶的平房里,李金发一待就是六年。而与他一同分去的另外三个人,到那里一看就掉头走了。李金发却在艰苦中磨练着自己的意志,在实践中使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不断地得到升华……是的,他从未有过动摇。这一切是因为:那是党的召唤。在他工作以来的这么些年里,他曾多次听从这种召唤。现在,这是又一次召唤。
  他最终放弃了出国,选择了宜昌所。在这种选择中还饱含着他对地质工作的热爱:这是他的专业,他最好的青春时光都贡献给了这个事业;而且,这种选择也正好契合了他那乐于面对挑战的性格。这些年来他一次又一次地面对了挑战:
  1988年,地质行业的一些部门开始逐步企业化,面向市场,转变职能。他所在的鄂西北地矿所(原湖北省第五地质大队)成立了“鄂西北工程勘察公司”,他被任命为公司副经理,带领着由40名职工组建的经济实体,拉开了鄂西北地矿所从封闭的计划经济走向开放的市场经济的序幕。
  1990年,他被任命为武汉基础公司第五工程处经理。他上任时这个处亏损100多万,100多名职工全部下岗了。他带领职工苦干3年,头一年就扭亏为盈,第二年还清了100多万外债,第三年除买设备外还向大队上交了20多万。他所领导的工程处在全所效益名列第一。
  1993年,所里更换领导班子,当时还只是中层干部的李金发在民意测验中呼声最高。那年他28岁,被破格提拔为鄂西北地质矿产所所长。当时,这个所有1400多(加上家属共2580)人,而上面只有30%的拨款,另外70%全靠自己创收解决。他上任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顶着压力和风险,筹资800万,大胆引进了一台国际最先进的意大利旋挖钻井设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出了非凡的业绩。前后7年,他又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一个“壮举”:他在襄樊市购置了100亩地,建了640套房子,将鄂西北地质矿产所从偏僻的丹江口一举迁到了有利于发展的大城市――襄樊市。
是的,他曾改写过一个又一个单位的历史;他曾把脚下每一团燃烧着的荆棘都变成了智慧的火炬。现在,他面临着一个新的更大的挑战。
  此时,宜昌地矿所正面临着重重困难:从1987以来,来自上面的经费由全额拨款改为70%的差额拨款,加上所里对外经营的收益又极为有限,以至这个聚集了许多科研人员的单位职工年均收入只有11000元;建了一半儿的综合办公大楼也由于种种原因停工了。此时所容所貌、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急待改善。此外,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以及职工的精神面貌等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各种矛盾也不少。因此,人们对这位36岁的年轻所长既寄予着厚望又心存疑虑。
  面对这新的挑战,李金发以提高班子的理论素质、转变思想观念为先导,通过学习,确立了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要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穿到跨越式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牢牢地把握执政为民的精神实质。所党委一班人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接着,他开始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他走访老领导、老专家,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干部职工的意见。经过梳理,党委一班人明确了改革和发展的思路。确立了办所的十六字方针:“地调立所,科技兴所,开发富所,管理强所。”李金发又将其概括为八个方面四点问题,提出要“抓好一个重点(学科建设),攻破一个难点(分配和用人机制),解决一个热点(兴建职工住宅),推动一个增长点(科技开发)。
“哪怕花上200万,也要救出他们!”
  近几年来,不少中外地质科学家都把目光聚焦在藏北高原。从1999年开始,宜昌地矿所组织起一支年轻的队伍开始了对格拉丹冬雪山区域地质的科学调查与研究。这项调查对于缺乏高原工作经验的宜昌地矿所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几年来,项目组总是在四五月间出发,连续工作几个月直到秋季。
  2001年的6月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由于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拉萨安全工作站的一位汉语不太好的藏族小伙子的理解错误,向宜昌方面传来赤布张错项目组里有4名职工患了重感冒的错误信息。尽管这个信息与从另一个项目组传来的消息是矛盾的,但由于区调工作流动性太大,加上连日雨雪通讯中断,以致与赤布张错项目组迟迟联系不上。李金发知道,在高原上患感冒有可能会诱发肺水肿和脑水肿,甚至导致生命危险。一连数日,李金发与所里几位主要领导推掉了其他所有事情,一刻不停地通过多个部门查找他们的下落,并请求有关方面派出了救助车。由于道路被冲毁,李金发决定向有关方面申请直升机救援。这时有人提醒他说,即使有关方面同意派机救援,一架次最少也得20万。李金发当即拍板说,“别说20万,哪怕花上200万,也要救出他们,人比什么都重要!”尽管事后证明这只是一场虚惊,但项目组同志们却深受感动:他们由此看出了他们在所领导心目中有着何等的份量!
  在李金发看来,作为中南五省地调中心的宜昌地矿所,理应以地调科研为中心。地调科研是立所之本,他明确地强调学科建设是重中之重。
  李金发时时关注着世界地质调查工作发展的总趋势,不断地对干部职工灌输新的发展理念,促使本部门由传统驱动型向需求驱动型转变,由矿产资源型向资源与环境并重的社会型转变,从解决实效性与战术性问题逐步转向解决前瞻性与战略性的问题。2002年,他在原有的5个研究室的基础上又新增了“环境地质研究室”和“区域地质研究室”,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351”专业特色:即3个业务中心,5个专业发展方向,1个研究基地。
  地层古生物、花岗岩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这是宜昌地矿所40多年来所形成的特色学科。李金发在认真听取了老专家的意见之后,根据国家地质工作的新要求,提出了“优势更优”的思路,他对这三个研究室进行了重组、调整、充实和完善,使这三个实验室在硬件设施和软件的开发上都得到了改善和加强,从而使这三个学科在地调局第一批重点学科业务中心建设中全部成为地调局业务中心。
  为了使同位素室不断得到提升,他筹资25万元扶持同位素室开发B同位素方法、Ar―Ar法,开辟了在新能源、农业地质、环境地质应用方面的新领域;他大力支持花岗岩室不断拓展新领域,把传统学科的理论方法加以推广应用,与兄弟单位合作,先后在甘肃、西藏等地发现了与花岗岩相关的钨、锡、(络)铁矿等。
他对那些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研究项目和新的技术采取鼓励政策,2002年,所里拨专款支持新型能源可燃冰的测试研究。
  从2000年开始,地层古生物室有计划地对产于贵州关岭、以大量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为特色的珍稀生物化石进行了发掘和研究。这个产在距今2.2亿年前的晚三叠世地层中的古生物群,是继澄江生物群和热河生物群之后我国在古生物调查研究中的又一重大发现,它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化石库。为了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李金发专程奔赴现场去做协调工作,帮助当地政府领导认识这项工作在地质研究以及推动当地文化经济建设等方面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从而获得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2002年,发掘原址被开辟为“贵州关岭国家地质公园”。同时,宜昌地矿所也建立起了国内首家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博物馆。
  环境地质研究既是当前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课题。李金发采取了特殊政策,短短两个月,从外面调进了十多个人,使环境地质研究室迅速组建起来。几年来,这个研究室在三峡地质灾害的防治、南水北调工程、西部地质灾害规律、中南地区矿山环境治理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宜昌地矿所的地质研究积极向西部延伸。李金发上任后加大了这项工作的力度,组织科考队先后在西藏赤布张错地区、青海曲麻莱地区以及西藏雅鲁藏布江构造带开展了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调查,并在西藏雅江西段形成了矿产研究基地。为了使科考队的工作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李金发无论在人力、资金、设备上都给予全力支持。他特地引进了一批专业人才,为科考队购置了全球定位仪、卡车、帐蓬等设备,聘请了有经验的司机、藏医等等。在前后方的通讯联络、组织协调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配备了专门的协调员和负责人,并建立起严格的通讯制度。中秋节,他让有关同志把进藏同志们的家属组织起来,对她们进行慰问,亲自向她们祝酒。
  每年春夏之交科考队出发之前,他都要亲自到会反复强调安全工作,亲自带领机关干部敲锣打鼓地将他们送上征程;每年十月科考队收队归来时又为他们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组织他们认真总结经验,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全所倡导从那些年轻的科考队员们身上体现出来一种无畏而忘我的科学精神――“赤布张错精神”,并将这种精神作整个宜昌地矿所的精神旗帜。
  湖北宜昌黄花场剖面具有50多年的研究历史,是我国奥陶系划分对比的典型剖面。随着全球地质年表建立工作的深入开展,2002年底,宜昌地矿所正式向国际奥陶系分会提出““以宜昌黄花场剖面和该剖面上的Baltoniodus
triangularis的最初出现作为全球中奥陶统底界界线层型剖面和点”的推荐报告。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两家(另一家为阿根廷)提出了同样的申报,其中宜昌黄花场剖面已得到国际知名专家们的广泛认可,国际奥陶系分会亦高度重视,于2003年8月将其正式列入全球中奥陶统底界界线层型候选剖面之一。
  这个被行家们称为“金钉子”的课题对于反映一个国家在地质研究方面的总的水平,提高宜昌地矿所乃至整个地矿行业在国际上的声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李金发对这项工作极为重视,他多次向负责该课题的老专家汪啸风研究员询问情况,连续两年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对于前来考察、评估和协作的国内外专家,所里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
  作为六大区所之一的宜昌地矿所,还担负着中南地区的项目管理工作。2002年,“中南地区项目管理办公室”与宜昌地矿所在机构上融为一体之后,李金发亲自分管该项工作。他经常跟项目办的同志们一起研究中南地区的需求,了解中南地区社会发展的动态。亲自主持了中南地区地调项目的立项、野外质量检查和验收以及项目成果的评审验收工作,确保项目任务目标的全面完成。他亲自主持了中南地区的规划调研,并与各省进一步加强了联系,使宜昌地矿所与各省局的关系进入到了一个最为融洽的时期。在项目管理工作中,他确立了保重点、抓突破的工作方针,力图把中南地区的项目做大做强,为该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贯穿在“地调立所”之中的是以人为本的关怀。李金发十分注重从政治上、业务上和生活上关心本所的科研工作者。近年来,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被吸纳到党的组织中来;每年都有定向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2000年以来,所里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20人,硕士研究生7人,引进大学生18人,调入科技骨干34人。近年来,宜昌地矿所的整体学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年轻的学术带头人不断地涌现出来。
  所里的科研人员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趋频繁,李金发经常给有关部门提供相关的信息,让他们做好交流计划。2003年,科技人员出国访问或参加学术会议达17人次,接待来自美、澳、德、英、法、加、丹、日等国专家32人次。
  为了构建多层次的人才梯队,形成流动、竞争、开放的激励机制,2002年,所里还启动了一项简称为“3?6?28”人才工程。“3”是引进和培养3名在国内外地学专业领域有影响的专家,“6”是选聘6名学术带头人,“28”是确定28名科技骨干。按级次设立奖金,两年一评,暂未满额的虚位以待。在生活待遇方面也从政策上向科研人员倾斜。在住房面积上对科研人员给予优惠,并发放一定的购房补贴。对于新分来的尚处于见习期的硕士生和本科生实行高于档案工资的协议工资。
  李金发经常深入到科研人员中去,从科研项目的立项、设计以及成果验收,他都参与其中,听取汇报。这样做既使他及时了解到地调科研的新动态和新成果,又加强了与科研工人员的联系。他经常与他们交心谈心。老专家老研究员有谁生病住院,哪怕工作再忙,哪怕是刚刚从外地出差回来,他也要抽时间到医院里去看望。
  他亲自带人到有关大学去招募人才。所里每分来一批大学生,他都要到他们的寝室里去看望,通过座谈会的形式与他们谈人生、谈理想,谈发展,帮助他们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他们在购房方面的困难,所里主动为他们提供贷款。大学生们大多已经有了对象,所里就将他们的对象一并调入。有些大学生往往很惊讶,头一次见面,当他们一报出自己的姓名,李金发就能说出他们来自哪里或其他一些相关情况。对于科研人员生活上的困难,诸如配偶下岗再就业问题、子女的读书和就业问题等等,李金发无不一一挂在心上。
  姚华舟,年轻的地质学家,宜昌地矿所赤布张错项目组的负责人。姚华舟的女儿小时候在玩耍时从4楼窗口掉下来摔坏了头颅,尽管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头上至今还有拳头大一块没有颅骨,每天都得戴着帽子。姚华舟的爱人上班的地方太远,每天天不亮就得带着女儿去挤公共汽车,上班、送孩子上学,每天往返都得两个多小时,而姚华舟每年都要在野外呆半年以上。因此她一直渴望能调到离家近一些的单位。尽管有实际困难,但又不想给组织上添麻烦,姚华舟为此很是不安。李金发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立即找到南苑管理区的某位负责人,请他出面帮忙解决。这位负责人在听说了事情的原委之后深受感动,当即表示马上去找有关单位。然而,事情并不容易,尤其是涉及到工作岗位的事情。李金发为此亲自上上下下地跑了十几次,终于将姚华舟的妻子调到了离所只有5分钟路程的一所学校里。姚华舟的妻子心里充满了感激,可又不知该怎样感谢领导才好,是请吃饭,还是送礼品?姚华舟告诉她说,“什么都不用!人家领导不图那些,就是希望咱们把工作干好。”他嘱咐妻子要把学校里的工作做好,给帮了忙的领导争口气。他自己也一定要把青藏高原的这摊子事弄“明白”,让所领导放心。
  几年来,李金发多次为类似的事情四处奔波,先后为17位科技骨干的配偶和子女解决了就业问题。
  “地调立所”的战略加上“以人为本”的关怀,使宜昌地矿所的地调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2000年以来,宜昌地矿所承担或参与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项目19项,所有项目均通过了由地调局组织的设计审查,设计审查优良率为100%,成果优良率100%,并全面完成了每个年度下达的计划实物工作量,承担国家、部级科研项目共40余项,出版专著6部,提交科研报告20余份,发表学术论文179篇,其中SCI检索论文5篇。
科技兴所与开发富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另一支臂膀
  在李金发看来,科技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的开发利用,这是宜昌地矿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另一支臂膀。李金发目光远大思路开阔,具有极为明确的抢抓机遇的发展意识。在他看来,只有抓住了机遇才能迅速赢得发展空间。
  工程勘察院是经营开发部下面的一个部门。李金发上任时,勘察院每年产值只有五六十万元。问题出在哪里?原来,勘察院没有“资质”凭证。资质凭证是进入市场的入场券。没有资质凭证就等于是黑人黑户,从一开始就被挡在了市场的门槛之外。从前,勘察院采取的是挂靠的办法,从别人那里分一杯羹。被人戏称为游击队。哪里修大楼,他们就去打几个眼。这种状况怎么能获得大的发展?
  2001年7月,李金发从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的一次讲话中得知三峡地区第二期地质灾害防治即将开始,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李金发看来,三峡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从区位上讲,宜昌地矿所正处在最前沿,理应为三峡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做贡献。
  他当即要求有关人员把资质认证当作一件十万火急的大事来抓。他和副所长彭轩明先后亲自带领有关人员跑武汉、跑北京,数次往返,向有关的领导和部门陈述宜昌地矿所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区位优势。请他们到这里来进行评估。有一天,为了等候外地的一位专家,李金发在船码头站了三个多小时,使那位专家十分感动。
  地勘院原先只有三个人、两台钻机和一台电脑,无论是在专业人才,还是在设备和资金上都比较欠缺。李金发一边着手争取资质认证,一边迅速扩充和提升地勘院,使他们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从河南、河北、浙江及本地其他单位引进了7名在勘察和设计方面有专长的技术人才,所里又挤出100万元资金为勘察院购置了钻机、电脑、软件等设备。
  李金发强调雷厉风行,其节奏之快有时使得为他们赶印资料的印刷厂几乎跟不上趟。一次去北京,列车快要发车了,印刷资料才匆匆送到。
  经过两个月的高效工作,勘察院终于获得了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甲级、设计和施工乙级的资质证书。刚刚拿到证书不久,时逢国务院拨款40个亿用于三峡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这个机遇一下子就被抓住了!
  2002年,李金发又亲自带人到省里有关部门去争取项目,使地勘院当年就接到了7项工程,当年创产值1000万,其中800万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为国家第二期三峡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自此,工程勘察院步入了一个新的境地。几年来,他们已完成了三峡库区7个滑坡体的勘查与设计任务,在湖北省地勘单位中名列第二;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竞标中获得2项工程,同时,在其他服务领域里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丁基胶塞,从前这种材料主要依靠国外进口。从1989年开始,市内一家科研单位与宜昌地矿所联合攻关,于1991年获得成功。其后兄弟单位购进了意大利生产线,开始了丁基胶塞的生产。该产品所需要的超细锻烧高岭土则由宜昌所生产、供给。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宜昌地矿所下属的一个小企业在规模上却始终上不去。李金发上任时,这个设在所内一角的小厂实际上只是一个小作坊,只有两台老机器在那里转着,每年只能生产百把吨,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发展处于迟滞状态。
  属于高新产品的超细锻烧高岭土被广泛应用于医药、橡胶、轮胎等行业,市场前景极为广阔,而三峡地区在非金属资源方面又有着明显的优势。李金发意识到,随着我国加入WTO,无疑给丁基胶塞的发展又提供了一个机遇。
  李金发决定对它进行彻底的改造。他积极向上申请,筹资600万元,又得到了宜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支持,以极为优惠的价格在开发区购得了21亩地,兴建起科技工业园。他又亲自带人到山里去寻找矿产资源。有一次他们去一个县乡,小车进不去,步行了二十多里地。
  2001年初,从前被人戏称为“面粉厂”的小作坊经过重组升格为创微微粉公司,同时,他又通过购买或租赁将周边地区的两家高岭土厂囊括进来,使创微公司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并初步形成了集团构架,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里集资建房时需要大量的塑钢门窗,如果靠购买势必要花费一笔不小的资金。李金发认真地算了一笔帐,决定以此为契机办一个塑钢厂。在进行了一番考察之后,投资十万,购了一台设备干了起来。结果,当年产值就达到200万,不仅为所里的基建节约了大笔费用,还解决了一些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宜昌地矿所在对外经营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他们已有了4个经济实体:勘察院、创微公司、科地公司、大地实业公司,这些公司一方面给所里创造了经济效益,同时又给一部分职工家属和子女解决了就业问题。
管理强所:求真务实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李金发常说,管理是强所之基。为了促进地调科研的发展,他与班子成员一道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上实行了改革。他们根据选聘与竞聘相结合的原则,分两步实现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职工竞聘上岗,从而使全所的组织结构更加完善、业务结构更加优化,人员结构更为合理,形成了地调科研、项目管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和科技开发四大板块的格局。
  在分配制度方面,他们遵循重实绩、重贡献的原则,实行职工收入与工作成绩和成果水平等要素的有机结合。针对各个部门的不同特点,他们实行了不同的工资分配办法,诸如绩效岗位工资、半定量浮动工资和年薪制等等,同时还设有岗位津贴,岗位津贴与岗位职责和贡献挂钩,从而建立起一套较为科学的分配制度。
  凡是涉及到类似上述这些重大的改革举措时,李金发总是自觉地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先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层层听取意见,反复修改方案,最后才进行表决。该由党委决定的事由党委集体决定,该由职代会表决的就确确实实地交给职代会,该行政决议就行政决议,一旦形成决议,就坚决贯彻执行。
  在党委一班人中他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地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见,包括与自己不同的意见,从而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民主空气。在他看来,无论什么意见都代表了一种方案,所谓决策就是从众多的方案中挑选出一个最优的方案。因此,每一个决策的形成都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科学的过程,民主化和科学化就是决策的基本内涵。所谓果断,就是在充分地听取了各种意见之后从各种方案中大胆地作出选择;如果不做调查,一个人说了算,那只能被称之为武断。
  2003年,为了扩大高岭土生产的规模,所里打算收购宜昌市点军区下面的一个破产的碳素厂。事情提交到党委会上后有同志认为此举有许多潜在的风险:其中最关键的是对方(区政府)并没有真正的产权,因为该厂的不动产早已抵押给了银行。此外还涉及到排污以及其他一些问题,尽管区政府有一些相关的承诺,但真正实行起来恐怕有相当的难度。李金发在认真听取了这个意见之后,放弃了原先的打算。此后他们在另一个地方租下了一座窑炉。
  李金发注重倾听各部门负责人以及普通职工的意见。比如,在项目的经费管理上,所里一开始是学习和推行兄弟单位的经验,但后来有同志提出这种经验有过于细化的倾向,于是,李金发根据实际情况作了调整和修订。在中层干部竞聘期间,有一位同志竞聘到一个新的岗位。但一些职工认为,尽管该同志的竞聘演说比较成功,但对这个新岗位的业务并不十分熟悉,李金发于是根据群众的意见作了调整。
  李金发十分尊重广大职工的民主权利,所里的每一个重大举措,比如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3?6?28”人才工程的实施、集资建房等均将方案提交给职代会。许多方案经职代会讨论后都做了一些修改,吸纳了职工们的许多意见,这使得职工们感到职代会的确是名副其实地行使了权力。职工们说,“我们的职代会不是摆设,不来虚的,不走过场。”大家认为,近年来宜昌地矿所广大职工的民主参与意识与所领导的民主意识形成了良好的契合。
  李金发同志作风扎实,凡事先做调查研究,常常深入一线解决问题。同位素测试室常年担负着繁重的对外测试任务。但由于在设备改造以及维修等方面的费用太高,逐年来在运转方面出现了许多困难。然而,测试工作却是整个地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帮助这个部门摆脱困境,李金发数次组织现场办公,认真地听取各方面意见,找出困扰实验室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根本上扭转了局面。近年来这个实验室不断地向前发展:建立起了国内一流的净化实验室,开发出了颗粒锆石、Ar-Ar法和B同位素等新的方法,在科技部改造项目负离子计数技术上也获得了突破,提升了现有设备水平,2003年克服“非典”影响,产值达到90万,创历史最高纪录。
  许多科技人员常年习惯了与数据和仪器打交道,很少与人打交道,尤其是很少与领导打交道。可是自从李金发来到宜昌地矿所之后,他们感到与领导近了,因为李金发会常常出现在他们的科室。节假日加班,李金发是一定要去看望的。有时只是某一台仪器的调试,李金发也会不时地去看一看。院内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角落,常常可以见到他的身影。
  所里有许多在外面进行的科研项目和开发项目,李金发从不满足于坐在家里遥控指挥,常常亲临现场。不管是千里之外科考队或项目组所在的甘肃和青海,还是地处峡江的“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不管是贵州关山的古生物化石发掘地,还是地勘院在五峰和巴东的施工现场……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常常跟职工们一起住在工地上。除了对他们表示慰问之外,他跟他们一起研究在科研、施工、安全、生活乃至与当地人的关系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他常常对下属一些部门的负责人说,“有困难找我!”
  2002年底,地勘院在巴东县和秭归县分别争取到了一个滑坡治理标段,在这些地方施工,一是危险性大,另外还要与合同的另一方以及当地村民搞好关系。李金发经常前去看望,除了帮助他们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之外,还带着他们主动去与方方面面搞好关系。李金发是厅级干部。职工们看到,李金发在跟有关人员以及当地村干部在一起时没有一点官架子。李金发说,“在施工中只有甲方和乙方,没有官。”
  2004年初,为了给创微公司寻找矿源,春节还没过完,他就拉着宜昌国土局一位领导一起来到了长阳县。车到长阳之后需要乘船。正月初十,人家还没上班,只好临时去找。下船后又得步行,那时山上还到处都是积雪。陪同他们一起到矿上去的一位副县长见此情形十分感动。
  2004年3月,为了搞好资源补偿费的立项工作,他又带着科研人员在恩施自治州崎岖的山路上一连跑了好几天,步行几十公里,踏勘了四个乡镇点。
  李金发大胆任用有干劲有管理能力的青年干部,并十分注重保护他们的工作热情,充分地体现出一种人性化的管理。
  2002年秋,地勘院在五峰县牛庄乡五家河的施工队伍遇到了特大山洪。当地老百姓讲,这么大的洪水只在1935年出现过一次。由于平时河里水深仅到脚脖子,加上缺乏必要的气象预报,大家一时没有心理准备。当时在那里负责的是年仅24岁的助理工程师常宏。从下午开始下起来的雨看上去并不太大,但到半夜里河水却陡然猛涨,在岸上能听到石头在河里发出的撞击声。一台钻机连同岩芯被淹在水下。常宏赶紧组织人下水打捞,他们用绳子先把岩芯从悬崖上吊了上去。但有一部分东西已被水里滚动的石头打坏了,有的则被冲到了下游几公里远的地方。常宏在电话中向所里汇报时心里沉甸甸的,并做好了接受处分的准备。但他没有想到,连夜带人赶往现场的李金发见到他时的第一句话却是:“你们辛苦了!这里的情况我已知道了。”
  由于河床中的沉积岩非常厚,打钻非常不容易。加上是个穷山沟,生活也十分艰苦。因此,当常宏听到这一句“你们辛苦了!”时心里真是百感交集。他想他只有加倍努力,来弥补由这突如其来的山洪所造成的损失。此后他更加兢兢业业,2001年,通过竞聘,他成了地勘院的副院长。
“他心里还有这个家么?”
  2002年秋的一天,当李金发得知在五峰施工的队伍遇到了特大山洪的消息时,他放下电话立即带人驱车前往施工现场。这时,妻子罗郧正卧病在床,发着高烧。看着丈夫匆匆离去的身影,她心底泛起了一股难言的苦涩……
  她与他在鄂西北的野外队里由认识到相爱。黄龙山、许家坡、高桥坡、秋树湾……这些他俩共同熟悉的地方是他们的青春和爱情的见证。早春二月,小河里还浮着冰。他曾背着她涉水过河,刺骨的河水给了他俩难忘的记忆。这个沉默寡言的人好学多思,所里的地质简报上不时能见到他有关改革的见解独到的文章,篮球场上常有他奔跑腾跃的身影。尽管人常说“好女不嫁地质郎”,但漂亮的罗郧深信他正是自己理想中的人。她憧憬着一个温馨的家,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养育子女。可她没有想到,婚后的一切却是这样!
  1990年10月,孩子眼看就要出世了,可身为鄂西北工程勘察公司副经理的丈夫却和职工们一起连续几个月呆在枣阳一个叫猫儿眼的穷山沟里,他们在那里为农民打水井。那时还没有手机,山上也没有电话,他往家打一个电话得跑到山下的小镇里。而她要找他就更困难了。他甚至连孩子的预产期也不知道。她的父母都在外地,身边一个人也没有。巧的是,孩子出生的头一天他出人意料地回来了。孩子出生了,他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啊,可她看到的丈夫却是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还是刚刚赶来的罗郧的母亲看出了苗头。在岳母的追问下,满怀歉疚的李金发这才吞吞吐吐地道出了实情:实际上他并不是专程为孩子的出生回来的,他是为了给工程队买钻头才顺便回家一趟。打井很不顺利,地势太差,井打得很深,不时还遇到垮孔。长期以来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吃水非常困难,现在他们正眼巴巴地盼望着出水呢……岳母一声不吭,听完这些之后她不忍心再将他强留下去。孩子出生才三天李金发就又回到了工地,等他再回来时孩子都已经满月了……
  多少年了?多少年来他们的生活一直就是这个样子。丈夫长年在外,罗郧只能一个人带着孩子。前些年,要强的罗郧通过成人高考,考上了武汉地院,但为了孩子,只好休学一年。孩子渐渐大了,她带着孩子去学琴、学舞蹈,春夏秋冬,无论寒暑全靠她一个人用自行车带着孩子,风里来雨里去。有时回到家又饿又累,可还得做饭,还有一大堆家务在等着她去干。她淌过眼泪,有过怨言,也有过疑问:“他心里还有这个家么?”偶尔,她也赌气把家务推给他。可等到他真的动手来干时她又感到于心不忍。是啊,他比她更操劳:他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每次出差在时间上也是安排得紧而又紧,有两次他一回到家,刚刚坐下,就不知不觉在沙发上睡着了。他实在是太疲劳了。看到这些,她还忍心再说什么吗?……的的确确,他心里装着另一个家,一个更大的家!
  李金发上任时职工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还比较艰苦,所里的住宅楼大多建于六七十年代,不仅陈旧,面积也小。一般职工的住房面积只有四五十平米,研究员也才59平米。所容所貌也不太像样。在李金发看来,“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就是执政为民,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不断地改革和发展,包括不断地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他与党委一班人当机立断,决定在全所范围内集资建房。
  历年来,所里也陆陆续续地建了一些房子。但一般都是小打小闹,每次建一栋,两三千平米。不仅不能满足需要,更大的弊端还在于,每次都只能是一部分人一次又一次地迁入新居,而学历、资历排在后面的人则永远住不上新房子。
  由于习惯所致,集资建房工作在刚开始时遇到了一些观念上的阻力。有的科研人员认为,所里应该为我们盖房子,干嘛还要我们自己掏钱?一部分职工则猜,这次盖房恐怕又跟从前一样,解决一下所领导和部分科研人员的住房问题。也有个别干部担心,集资建房是否未能突出科研人员的重要地位呢?
  针对这些一样想法,李金发做了大量的疏导工作,反复向大家说明,这个决定是基于这样一个考虑:全国范围内的集资建房热潮已基本过去,如果我们再抱着等、靠、要的思想不放,必将彻底失去政策支持。
  为了克服以前建房分房中所存在的弊端,李金发决定采取与从前完全不同的方式:按需建房,有多少需求就建多少房子,对于科研人员的优惠则可以从分房标准上体现出来:
  一、所有人都可提出申请,有多少需要就建多少房子。二、在住房面积上按照学历、职称、资历等因素划分为三个等级标准:150平米、120平米、100平米。三、排在后面两个级次上的职工如果愿意,可以跳档选择,超出的部分按规定交纳略高于正常集资的费用。
  这个政策立即受到了广大职工的热烈欢迎。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干部职工对此仍不无担心:一下子搞得这么大,上千万的资金,会不会出什么问题呢?房子是否真的能建起来?是否真的能按照这个政策分房?
  为了消除他们的疑虑,李金发及党委一班人采取了积极稳妥的步骤,他们成立了由所领导、部门负责人和住户代表组成集资建房领导小组。建多少房,怎么建,如何分配等等,由领导小组拿出方案,然后交给职代会反复讨论,修改,最后形成决议。
  为了防止和杜绝在建房中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建房领导小组下面又专门设立了招标小组和价格谈判小组,这两个小组分别由纪检、财务、办公室、基建办以及住户代表等有关人员组成。招标以及价格谈判等事宜均由这两个小组具体操作,两个小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制约;此外还有纪检监察的全程跟踪。招标工作初步完成之后,价格谈判小组在最初的价格上使每平方米又下降了80元。他们还在施工合同中详细规定了所有原材料的品牌、规格、型号、价格等等,以确保工程质量。预算、决算等等均按规定程序办理。
  所里拿出了4套设计方案供职工挑选,初步选定之后又反反复复地听取意见,不断修改,直到职工们满意为止。为了尽量降低费用,李金发亲自带着有关人员去与管委会及地方政府取得联系,争取到了政策支持并减免了相当一部分规费。
  在所级领导的住房分配上,李金发及党委一班人也改变了从前的一贯做法,不搞特殊,所级领导一律根据各自的学历和技术职称参与科研人员的打分行列。这一规定使得李金发本人及部分所级领导的排名落在了一部分科研人员的后面。这一举动受到了广大职工的热情称赞。
  第一批6幢住宅楼于2001年底顺利地建成了,建房总面积高达18000平方米。考虑到宜昌气候比较潮湿,一楼盖成了2.2米的架空层,全部用作贮藏室,每一户均有一间。挑选贮藏室也是按照打分的排名顺序。李金发所在的这一幢,一位跳档选择、排名在后的老职工看中了本应属于李金发的贮藏室,基建科的同志感到十分为难。李金发知道后微微一笑,说,我与他对换。事后,这位老同志既受感动又觉得很不好意思,表示不再要求调换了,可李金发同志却坚持要与他调换。他一贯推崇的是: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第一批住宅楼的建成不仅使相当一部分人改善了生活条件,更使他们看到了新的党委一班人一心为职工谋福利的崭新的精神风貌。从前处于观望中的那一部分人现在迫切要求所里再次集资建房。怎么办?有人猜,所里不一定会满足他们的这种要求:一来所级领导都已参加了第一批集资建房,他们还会费那个劲么?再说,当初不是已经在全所反复动员过了么?要不要房子也是出于他们自己的选择。但李金发却认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大家都住上房子,安居才能乐业。既然要真心地为职工办好事,就要允许别人有一个反反复复的权衡过程。
  2003年,第二批的5幢住宅楼又顺利落成。两次建房,总面积达35000平方米,户均面积达到了120平方米,不仅极大地改善了职工们的住房条件,也使全所职工振奋了精神,增强了凝聚力。
  在兴建住宅楼的同时,李金发又积极向上争取,通过多种途径筹资400多万元。不久,综合大楼和地调科技楼的装修工程也全面启动,大院内的环境改造亦随之展开。
  短短三年时间,宜昌地矿所的所容所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前那狭小陈旧的大门不见了,在充满了现代感的宽阔的大门的一侧,一幢九层的综合大楼已装修一新,大院内处处鲜花绿草,11幢崭新的宿舍楼排列在大院内的一侧,科技楼和检测楼也重新装修过了,大院内的每一条干道和小径都经过了翻修,又新建了篮球场、门球场和儿童游乐园,大院一角的山坡上还建起了一个漂亮别致的地质公园。
  宜昌地矿所地处城郊的结合部,地理位置比较偏僻。长期以来,囿于分片入学的规定,职工们的小孩难以进入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就读,而借读则要缴纳一笔可观的费用。多年来科研单位与社会老死不相往来,使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职工,有的人甚至还因此不得已而调走。在一次职代会上,职工们提出了这个问题。为了满足大家的心愿,李金发不辞辛劳,多次主动与地方政府和有关单位进行磋商,几经努力,终于使教学质量较高的东山小学和宜昌市第七中学成了他们的对口学校,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此外,所里还与市内一家重点高中建立起了良好的资源共享关系,宜昌地矿所的龙化石博物馆成了深受校方欢迎的一个教学基地。
  李金发对于离退休老同志、老职工十分关心。所里的离退休职工差不多占到总人数的一半儿。为了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所里特意在大院内为他们修建了两个门球场,而树林茂密、场地开阔的地质公园又为他们的晨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2003年,一幢二层的小楼被改造成“职工之家”,里面有阅览室、电视室、书法室、乒乓室、台球室、练功房、健身房,健身房里各种健身设备一应俱全。近年来宜昌地矿所的离退老职工特别活跃,他们分别成立了门球队、健身队、歌咏队、乒乓球队。2004年,中央电视台还播出了宜昌地矿所老年歌咏队合唱的“勘探地质队员之歌”。一位省局领导看了说,“你们的职工有福。”
  为了对那些在宜昌地矿所工作了多年的老职工体现出一种关爱,所里在分房计分的方案中将工龄作为一项纳入其中。在第二次集资建房中,有的老同志认为下水道设置得不够合理,李金发听到反映后亲自到会听取意见,并向有关专家征询解决办法。所里的离退老同志老职工每月都有一定的生活补贴。老同志中有谁生病住院了,李金发或者亲自到医院看望,或者安排工会的同志去看望。每年春节,所里都要对老同志们进行慰问,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职工酌情给予补助。李金发还让所里下属企业尽量安排本所职工的下岗家属和子女,几年来为20多位退休职工的子女解决了就业问题。
  每年学生中考、高考过后都是李金发最忙的时候,不少职工为子女上高中或大学的事求助于他,而他总是不遗余力地为之奔走。一位去世的老职工的子女在读书上遇到了困难,李金发为其四处联系,将他送进了武汉大学。这些举动,让人们充分地感受到他作为一所之长对普通职工表现出来的真挚的关爱。
  李金发常说,职工利益无小事。哪怕是停电停水,煤气局部泄漏这样的事都牵挂在心,甚至亲自出面解决。有一次李金发刚刚从外地出差回来,发现又停电了。大热的天,许多职工都站在外面。一看这情景,他赶紧找来有关人员,不顾疲劳一起驱车去供电局,找局领导,找变电站负责人,直到电流畅通这才回家。2003年他筹资20万又拉了一条备用线,彻底解决了因线路老化出现的供电问题。一位职工的住宅门前的地漏有问题,一遇大雨就淤积起来。李金发听到反映后亲自带着物业部的人到现场检修。其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又下起了大雨。忙了整整一天的李金发刚刚躺下,猛然又记起了这件事,于是赶紧起来去现场察看。
  李金发常说,“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李金发是农民的儿子,他对普通职工始终保持着一种纯朴的感情。在他的带动下,全所上下形成了一种关爱同志、关爱他人、关爱弱势群体的和谐而温暖的感人氛围。
  ……“四面山风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的,李金发是把宜昌地矿所当成了自己的家。他常说,只有把工作搞好了,职工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他这个所长才算没有辜负上级领导的重托,才算对得起广大职工的信任。他有这样一条座右铭:“升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慢说一官无用,一方全靠一官。”在他看来,衡量一个领导者的政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他所领导的单位里的职工是否在各方面获得了发展。
  ……这么些年来,罗郧也已渐渐地习惯了。习惯了一个人操持家务,一个人管教孩子,一个人上街购物;也习惯了他不在家的日子,习惯了独处。
  半夜里,丈夫从五峰打来了电话,告诉她那里的情况并询问她的病情。静夜中,听着他那满含歉意的话语,她不禁又想起了他在野外队里时曾写下的一首小诗:
  哪怕明天还会有冰霜雨雪,
  我会永远珍藏你赠给我的一缕神奇,
  从此我的心灵中飞翔着一个快乐的音符,
  那是你用无声的爱弹给我的一支心曲。
  黑暗的雨夜中,她仿佛看见了他那无声的目光,两行眼泪不知什么时候从她的脸上滑落下来。
“我既然给共产党做事,就要对它忠诚”
  2002年10月的一天,李金发的哥哥从老家应城县风尘仆仆地来到宜昌。兄弟俩很久不见了,相见之下有着说不完的话。两人先是各自说了些家里的情况,接着话题又转到了工作方面。哥哥是应城县某邮电支局的局长,工作上也是十分努力。当谈到邮电支局的情况时,哥哥说,他们正在发展邮政储蓄,能否请他这边支持一下,存一些钱到他的支行里。照哥哥的想法,钱存到哪里也是存,再说也是公对公,他也不过是为了完成任务。李金发沉吟着没有说什么。哥哥见他没吭声,于是说,你是所长,这点小事还办不了吗?李金发笑了笑,仍然没吭声。实际上,这并不是小事。在他的心目中,凡是将公与私混杂在一起的事就不是小事。不过,他不想让哥哥难堪。于是顾左右而言他,扯起了别的事情。为这件事,哥哥走的时候很不高兴。但过了一阵,哥哥也终于想通了。说到底,他俩是亲兄弟,从小他们都受到父亲的影响――父亲是部队转业干部,一生刚强正直,嫉恶如仇,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教导他们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他们兄弟俩也都是共产党员,是党培养起来的干部,懂得应该如何做人行事。
  小时候,李金发家里很穷,父亲的过早去世使得他们的生活更为艰难。为了他的求学,他的大姐曾做出过很大的牺牲,因此,他与大姐的感情也特别深厚。一次,姐姐的孩子从老家来了,希望舅舅能为他安排工作。看着外甥那满怀期待的眼神,李金发的感情十分复杂。然而,他还是不能那样做:他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职工办事,不能为自己谋利。
  “为人贵诚,为事讲真,为官求正。”这是李金发的生活准则。其实,从很早的时候起,李金发就把清正廉洁看做是为官的一个重要品质。公是公,私是私,泾渭分明。在他担任鄂西北地矿所所长期间,公司下面有不少工程,时常有亲戚朋友希望通过他找点事做,但他从来就是一概拒绝。担任宜昌地矿所所长之后,他手中的权力更大了,但同时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更严了。他坚持在一些涉及到职工利益和经济利益的重大事情上采取回避态度,并使之形成制度。比如,在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上,他将决策权交给职代会。又比如两次集资建房,相关的事宜均交给了招标小组和价格谈判小组。两次建房工程质量均达到全优,价格又是同类建筑中最低的。此外,综合大楼、地调科技楼、创微微粉厂房等兴建、改造、装修工程的招标,办公设备的采购等等全都由相关部门监督检查。
  在工作上他带头执行制度。由于公务繁忙,2002年,他的电话费超了800元,他坚决要求财务人员从他的工资中扣出;2003年,电话费又超了1390元,同样照规矩办理。有一次他的手机被盗,他按照规定主动赔付了800元。
  李金发在襄樊原有一套60平方米的住房,在新单位集资建房之后,他坚持按照当年购房的价格(1.5万元)将原有的一套退还给了原单位。有人对他说,像那样一套房子,按时价可以4万元退还,并且也有人这样做了。但李金发说,“不行,我只能享受一次福利分房,那样做等于是揩国家的油。”
他对自己的家人也要求得十分严格。平时,他常对妻子说,凡是涉及到别人利益的事情,要先为别人着想。妻子罗郧在原单位是中层干部,调到宜昌地矿所之后一直从事着一般性的具体工作。近年来,所里先后两次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每一次他都让妻子放弃了竞选。2003年,所里实行全员竞岗,罗郧与一位同事竞争的是同一岗位,两人的条件也不相上下。在这种情形下,罗郧主动放弃了,另选了其他岗位。
  长期以来,李金发与妻子罗郧已形成了一种默契:即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不能有丝毫的特殊。所里的小车,非公不用。有时,李金发坐小车去市里办事,恰好碰上妻子罗郧也要去市区,两人的路线也差不多。可即便如此,罗郧也不顺便搭乘,而是去坐公汽。有一天,女儿下午去上学,恰好碰上李金发出去办事。妻子罗郧见时候不早了,就让他顺便把女儿捎上,但他坚持不肯破例。一位老职工无意间目睹了这一幕,不禁感叹不已。
  李金发时常嘱咐妻子说,对于凡是上家里来的职工,一律要好好接待。他的出发点是:职工上门来多半是因为有一些这样那样的事情,而为职工办实事、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正是他的职责所在。
  不收受任何礼品,这是李金发和妻子罗郧恪守了多年的一条铁定的规矩。妻子罗郧多次婉言谢绝了别人送上门来的礼品,李金发更是苛严到被人看作是“不近人情”。一次,一位想调入宜昌地矿所的年轻人拎着礼品来到他家。李金发严肃地说,“先把礼品拿走,我再来考虑是否可以接受,否则不予考虑。”年轻人将信将疑地把礼品带走了。不久,在经过考察之后他顺利地调了进来。
  近年来所里不断有一些大规模的基建工程,李金发带头不收礼,不吃请。相反,倒是他们请乙方吃饭。每一个大的工程,在基础完工、主体完工和完工验收等三个阶段他们都要宴请乙方,向他们表示谢意。在乙方看来,尽管价格被他们压得很低,但却不再有别的开销。对他们这种正规正矩的行事方式,乙方深为敬佩。
  对于金钱,李金发有他自己的观念。某年,从外地来了个台湾老板,想从李金发手里接工程,并直言不讳地说,“你帮忙把价格抬高30万,我给你15万,交现金。”李金发说,“这不是我想要的钱。我既然给共产党做事,就要对它忠诚;如果想赚钱的话,我就自己下海。总之,我不会利用共产党给我的这个位置为自己捞取好处。”
  说来也巧,还真有人想拉他下海。一位香港老板,十分欣赏李金发的管理理念,连续跑来10多次想拉他加盟,许以年薪40万元,外加一套住房。前一阵这人又来了,找李金发磨了两天。李金发说,“我还是那句话,我有我的追求。我的价值观并不在钱上面,我只希望做一番事情。再说,我的这点本事也是共产党给的,如果它能创造财富的话,那财富也不属于我。”
着眼未来的“三级跳”
  三年之后,老教授果然又来了。眼前的一切不能不使他感到万分惊喜:宜昌地矿所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呈现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崭新气象。会议室里则悬挂着他们获得的各种荣誉:“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宜昌市最佳文明单位”、“宜昌市文明小区”、“宜昌市花园式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国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勘查项目管理先进集体”、地调局“全面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的的确确,宜昌地矿所从里到外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老教授点着头,似乎有点不大相信他所看到和听到的。“是的,你做到了,完全做到了!”李金发恭恭敬敬地对老师说,按照他们“三级跳”的发展规划现在已经实现了第一个阶段的四个目标,即:地调科研水平有了新的突破,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职工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职工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第二阶段是从2004年到2006年,他们打算经过三年努力,拿出1至2个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同时使本单位形成厚实的积累,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年,他们希望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建成一个体制顺畅、结构合理、机制灵活、管理科学,并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一流的大区地调中心。
  是的,雄心勃勃的李金发将会把他对事业、对社会、对职工的爱扩展得更为广大!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地质矿产研究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