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图列出比例提供的简化图纸(下图),按1∶10...

28.(1)由RH= UH2/PH得 (1分)
代入数据 RH=160Ω (1分)
(2)由图像可知酒精的浓度为0.06mg/L时,R=200Ω
由I=UR/R得
代入数据 I=0.0125A (1分)
由R0= UR0/I得 代入数据 R0=40
Ω (1分)
(3)注意:饮酒驾车画虚线,醉酒驾车画实线,每道线1分
(4)第1、2两空各1分,第3空2分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吹气口周围空气被压入吹管,使测量出的酒精浓度变小
其他类似试题
(5分)如图所示是“多功能组合式太阳能房”中的太阳能积热墙.在墙上用胶粘一层黑炉渣,在外面安装双层玻璃.黑墙能吸收太阳的辐射热,与玻璃之间形成了空气加热系统,这个系统上下有两个管子与室内相通.
(1)屋里 ▲ (选填“冷”或“热”)空气下沉从下面的管子进入系统, ▲ (选填“冷”或“热”)空气上升通过上面的管子回到屋内.
(2)墙外面双层玻璃的主要作用是( ▲ )
A.隔热 B.屏蔽磁场 C.挡光 D.绝缘
(3)在炎热的夏季,应 ▲ (选填“关闭”或“开启”)空气加热系统,请写出一种简易可行的关闭方法 ▲ .
更多类似试题
Copyright ? 2011-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7教育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朱建新生物 西安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44592人已学
1.研究发现,有l%~2%的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 HIV之前,体内存在3种名叫“α-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α-防御素”的推测中正确的是 & ( & &)
A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DNA决定的 B控制其合成的基因可能含A、U、C、G 4种碱基 C强酸、强碱或高温会使其功能丧失 D一定含有C、H、O、N、P、S等元素
2.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核孔能够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但无法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 B胰岛B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的核仁大、核孔数目多 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D核膜是双层膜,其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3.玉米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R和基因r不可能出现在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的两极 B基因R可以突变成基因r,基因r 也可以突变成基因R C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故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r都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D一株处于开花期的杂合玉米个体中:含基因R的精子=含基因r的精子=含基因R的卵细胞=含基因r的卵细胞
4.某生态系统主要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如下图甲,而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种群实际大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的食物网中H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是第三、四营养级 B从图乙中可知,物种2的种内斗争最剧烈 C若生物A从B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60%,则A增加10kg,至少需要B 130kg D除图甲所示的生物类群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该包括分解者
5.科学探究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下列有关生物科学探究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B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后,大胆提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所做的实验表明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6.某地有一种植物,同一植株上不同时期所开花的花色会发生变化,其传粉者包括当地的白线天蛾 (天蛾)和7月中旬将开始陆续迁徙离开的蜂鸟。如图表示7月30日~8月15日前后,当地各类群生物的数量变化。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红色的花更容易吸引蜂鸟完成传粉 B该植物与传粉者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 C8月份该植物种群的红色基因频率下降 D植物的花色变化反应适应了传粉者的改变
7.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中填写图中数字)。(1)甲图中囊泡X由 & & & & 经“出芽”形成,到达 & & & & &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 & & & & & & 。(2)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 & & & & & & & & & & & & & &,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 & & & & & & 的功能。(3)囊泡运输与S基因密切相关,科学家筛选了酵母菌S基因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菌对比后,发现其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大量积累。据此推测,S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囊泡运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 & & & & & & & & & & & & & & & &。
8.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两种物质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图2是研究叶肉细胞中上述两种物质代谢过程的实验装置,在密闭小室内放有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缓冲液能补充CO2,保持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在0.03%,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距离测得。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1中C3为丙酮酸,则过程①发生在________中,在①②过程中都产生了_______。(2)在光照条件下,磷酸分子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图2所示的装置研究③④过程时,刻度毛细管内水柱移动的距离表示__________。(4)若用图2装置测定叶片的呼吸速率,则需对装置做两处改进: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生长状况、部位相同的棉花叶片上用打孔器打出大小相同的若干圆形叶片,均分成若干份。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光照等条件(如左下图)。圆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部分氧气存在于叶肉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导致圆叶片上浮。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将记录结果绘成右下图。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c点以后曲线上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值: 10分
9.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用D-d、R-r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下图所示。(1)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子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红花:白花=_________或__________。(2)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这说明花色素的合成量与体细胞内___________有关。对R与r基因的mRNA进行研究,发现其末端序列(如上图所示)存在差异。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相差______个(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AA、UAG与UGA为终止密码子),其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基因型为DdRr的花芽中,出现基因型为Ddr的一部分细胞,其发育形成的花呈_____色,该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变异。(4)现利用已知基因组成为DDrr的正常植株,进行杂交实验,以确定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类型配子活力都相同)。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结果预测:I若子代中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①;II若子代中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②;III若子代中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③。
分值: 15分
10.I.下图是生长素作用与其浓度关系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其侧芽浓度 & & &(高/低)于顶芽,由此可见,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2)向光生长的幼苗,若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B点对应浓度,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 & & & & & & 。II.某课题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α-萘乙酸(NAA)的生理作用,用玉米试管苗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下:(3)由上表可知此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表中数据能否确认0.2mg/L,即是该实验最适宜的浓度?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 & & & &&(填“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或“γ-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 & & & &,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病疾称为& & & & & &,胡萝卜素是& & & & & &(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 & & &(填“需要”或“不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 & & & &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 & & & & & & & & & & & & & & & 。
分值: 15分> 【答案带解析】(10分)图1为某酒精检测仪.工作时简化电路如图2所示.UC=3V,UH=4V....
(10分)图1为某酒精检测仪.工作时简化电路如图2所示.UC=3V,UH=4V.圆圈中为酒精传感器,其中R为气敏电阻,在200℃以上的环境中才能稳定工作,工作时其阻值与周围气体中酒精浓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RH为加热电阻,工作时功率为0.1W,可以为气敏电阻提供200℃以上的环境温度.检测仪将EF间的电压转换为酒精浓度显示在屏幕上.(1)RH的阻值为多少?(2)当呼出气体中酒精的浓度为0.06mg/L时,EF间的电压为0.5V,R0的阻值为多少?(3)在E、F之间接入一只电压表,请根据表一和表二提供的信息,在图4上画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时,电压表指针所在的位置(饮酒驾车画虚线,醉酒驾车画实线).表一: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临界值
表二:呼出气体酒精浓度与血液酒精浓度对照表行为类别对象临界值mg/100mL饮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20醉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80 序号呼出气体中酒精浓度mg/L血液中酒精浓度mg/100mL10.051020.092030.143040.184050.235060.276070.327080.3680(4)该酒精检测仪采用了可拆卸式的吹管,左侧为吹气口,吹气管应采用图
(选填“5”、“6”)的设计.根据规定,被测者应口含吹管呼气测试,如果饮酒者在吹气口外对着吹管呼气,测出的酒精浓度将
(选填“偏大”、“偏小”),这是因为
(1)160Ω;(2)40 Ω;(3)如下图所示;(4)如下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1)由RH= UH2/PH得代入数据 RH=160Ω;
(2)由图像可知酒精的浓度为0.06mg/L时,R=200Ω 由I=UR/R得 代入数据 I=0.0125A,
由R0= UR0/I得 代入数据 R0=40 Ω;
(3)如下图所示,注意:饮酒驾车画虚线,醉酒驾车画实线
...
考点分析:
考点1: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电压越高越危险:由欧姆定律
2.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小于1000V)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大于1000V)带电体。
3.人们把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叫做通路。电路的两种主要故障是短路和断路。
相关试题推荐
(7分)有一种配有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LED路灯,路灯的额定功率为50W.吹向风力发电机叶片上的风功率与风速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5%,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20%.风速(m/s)2468101216风功率(W)151254201000200033758000(1)无风的晴天,光照4h,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可使路灯正常工作8h,则路灯消耗的电能是多少kWoh?太阳能电池接收的太阳光辐射功率为多少?(2)在有风的晴天(风速为8m/s),经2h的光照和风吹,产生的电能可使LED路灯正常工作多少小时? 
(6分)如图,工人用滑轮组在15s内将重为48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
所用拉力为200N.(1)工人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拉力的功率是多少?(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7分)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ρ物&ρ水)放入圆柱形容器底部,如图1所示.逐渐向容器内倒入水(水未溢出),测量容器内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对应受到的浮力F浮,并绘制了如图2(实线)所示的图像.(1)在水中,h=12cm时,物块处于
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沉底”),物块重为
N.(2)未倒水前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a,物体的密度为
kg/m3.(3)更换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绘制了如图2(虚线)所示的图像.h=12cm时,物块处于
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沉底”),液体的密度为
kg/m3.当h=12cm时,水中物块的重力势能
液体中物块的重力势能.(选填“&”、“&”、“=”) 
(7分)为了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小明将铁架台、导体AB、小量程电流表、蹄形磁体、开关和若干导线按图连接.(1)导体AB、小量程电流表及开关的连接方式是
.(2)小明刚安装好实验器材,就立即观察电流表,发现指针没有发生偏转,出现这个问题最有可能是因为
造成的.(3)解决(2)中的问题后,小明观察电流表,发现指针还是没有发生偏转,于是他左右移动导体AB,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摆动,此时
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4)小明又沿多个不同方向来回移动导体AB,均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摆动.(5)经历了(2)、(3)、(4)的探究,小明便得出了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你认为小明的结论
(选填“是正确的”、“不够准确”) ,为了验证你的这一判断,你应该怎样做?
.(6)实验中,小明在电路闭合时将导体AB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松开手,发现导体AB左右摆动,此时小量程电流表的指针
(选填“左右摆动”、“偏向一边”、“静止不动”) .导体AB摆动过程中,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及导线悬挂点的摩擦,导体AB的机械能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5分)如图所示是“多功能组合式太阳能房”中的太阳能积热墙.在墙上用胶粘一层黑炉渣,在外面安装双层玻璃.黑墙能吸收太阳的辐射热,与玻璃之间形成了空气加热系统,这个系统上下有两个管子与室内相通.(1)屋里
(选填“冷”或“热”)空气下沉从下面的管子进入系统,
(选填“冷”或“热”)空气上升通过上面的管子回到屋内.(2)墙外面双层玻璃的主要作用是(
B.屏蔽磁场
D.绝缘(3)在炎热的夏季,应
(选填“关闭”或“开启”)空气加热系统,请写出一种简易可行的关闭方法
题型:计算题
难度:困难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图示为某种家用电热水器工作电路的简化图.表中为其三种加热模式的..
图示为某种家用电热水器工作电路的简化图.表中为其三种加热模式的相关参数.(1)该电热水器的插头应接入&&&&&孔插座.(2)若该电热水器按“加热模式1”连续正常工作10min,通过发热电阻的电流是多少?产生的热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若该电热水器连续正常工作15min,消耗电能0.55.通过计算说明该电热水器采用了哪种加热模式.
题型:计算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三&&&&(2)&&&&&&&(3)加热模式3(1)该电热水器的插头应接入三孔插座;(2)按“加热模式1”正常工作时由得,通过的电流因为电流通过电热丝所作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所以电阻产生的热量(3)因为2&&3所以选择的是“加热模式3”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图示为某种家用电热水器工作电路的简化图.表中为其三种加热模式的..”主要考查你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是V;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是Ω;I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是A。
单位使用:使用欧姆定律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I的单位是A,U的单位是V,R的单位是Ω。解析“欧姆定律”: &&&&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和核心内容,是贯穿整个电学的主线,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要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1)欧姆定律中的关于成正比、成反比的结论是有条件的。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条件就是对于同一个电阻,也就是说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条件就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2)注意顺序,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个逻辑关系,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通了电流才有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同样也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即使导体中不通电流,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更不会因为导体中电流的增大或减小而使它的电阻发生改变。 2.要知道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单位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可变形为U=IR和R=,但这三个式子是有区别的。(1),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它反映了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跟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这个外部原因和导体本身的电阻这个内部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2)U=IR,当电流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它的电阻成正比。不能说成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成正比,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的大小由电源决定,跟I、R无关,此式在计算比值时成立,不存在任何物理意义。(3),此公式也是一个量变式,不存在任何物理意义。不能误认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公式中的I、U、R都要用国际单位,即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符号A;电压的单位为伏特,符号V;电阻的单位为欧姆,符号Ω,且有。 3.要明白定律的适用范围 (1)定律只适用于金属导电和液体导电,对于气体、半导体导电一般不适用。(2)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如:电路中只接有电阻器、电热器、白炽灯等用电器的电路。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电路、日光灯电路等,则不能直接应用。
4.要理解欧姆定律的注意事项(1)物理量的同一性。叙述欧姆定律时,在两个 “跟”字后面都强调了“这段导体”四个字,它是指对电路中同一导体或同一电路而言。所以在运用欧姆定律等进行计算时,必须注意同一性,即I、R、U必须是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中的物理量。在表示I、U、R 时,注意脚标的一一对应。(2)物理量的同时性。由于电路的连接方式发生改变,开关的断开或闭合,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都可能使电路中总电阻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引起电路中电流和各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因此,必须注意在同一时刻、同一过程中的电压、电阻与电流的相互对应,不可将前后过程的I、R、U随意混用。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公式可进行有关计算。解题的方法是:(1)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看清电路的组成(串联还是并联);(2)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并在电路图上标明;(3)针对电路特点依据欧姆定律进行分析;(4)列式解答。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尺。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8A,则电阻R2的阻值为____Ω。
解析:闭合开关s,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 R1与R2中的电流之和,即;电流表A2测R2中的电流I2,则,电源电压,则=15Ω
如何判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1.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各元件的作用例如:开关在电路中并不仅仅是起控制电路通断的作用,有时开关的断开和闭合会引起短路,或改变整个电路的连接方式,进而引起电路中电表示数发生变化。2.认清滑动变阻器的连入阻值例如:如果在与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的导线上接有电压表,如图所示,则此变阻器的连人阻值就是它的最大阻值,并不随滑片P的滑动而改变。 3.弄清电路图中电表测量的物理量在分析电路前,必须通过观察弄清各电表分别测量哪部分电路的电流或电压,若发现电压表接在电源两极上,则该电压表的示数是不变的。 4.分析电路的总电阻怎样变化和总电流的变化情况。 5.最后综合得出电路中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亮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暗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暗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亮
解析:题中L、R1、R2三元件是串联关系,R2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路中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灯L 变暗,其两端电压变小,电压表测除灯L以外的用电器的电压,电源总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所以选C项。
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表的示数变化范围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把变化问题变成不变问题,把问题简单化。根据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情况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情况,画出等效电路图,然后应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有关计算。
例1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0Ω,当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 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______。
解析:把滑片在A点和B点时的电路图分别画出来,如图乙、丙所示,应用欧姆定律要注意I、U、R的同一性和同时性。滑片在A端时, 0.3A;滑片在B端时 =0.1A。
答案:0.3~0.1A欧姆定律知识梳理:用欧姆定律分析短路现象:&&&& 导线不通过用电器而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称为短路,要是电源被短路,会把电源烧坏。还有一种短路,那就是用电器被短路。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显然电源未被短路。灯泡L1的两端由一根导线直接连接。导线是由电阻率极小的材料制成的,在这个电路中,相对于用电器的电阻来说,导线上的电阻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图中与L1并联的这段导线通过灯泡L2接在电源上,这段导线中就有一定的电流,我们对这段导线应用欧姆定律,导线两端的电压U=IR,由于R→0,说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0,那么与之并联的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U→0,在L1上应用欧姆定律知,通过L1 的电流,可见,电流几乎全部通过这段导线,而没有电流通过L1,因此L1不会亮,这种情况我们称为灯泡L1被短路。&&&& 如果我们在与L1并联的导线中串联一只电流表,由于电流表的电阻也是很小的,情形与上述相同,那么电流表中虽然有电流,电流表有读数,但不是L1中的电流,电路变成了电流表与L2串联,电流表的读数表示通过L2的电流,L1被短路了。例:在家庭电路中,连接电灯电线的绝缘皮被磨破后可能发生短路,如果发生短路,则会造成(&& ) A.电灯两端电压增大 B.通过电灯的电流减小 C.电路中保险丝熔断 D.电灯被烧坏
解析由于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电阻非常小,由 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将非常大,所以保险儿丝将熔断。
注意防雷:1.雷电现象及破坏作用&&&& 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之间、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可达几百万伏至几亿伏。根据,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压非常高,放电时会产生很大的电流,雷电通过人体、树木、建筑物时,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我们应注意防雷。避雷针就可以起到防雷的作用。2.& 避雷针&&&& 避雷针是金属做的,放在建筑物的高处,当电荷传至避雷针尖上时极易沿着金属线流入大地。这一电流通道可使云层和建筑物间的正、负电荷中和,使云层放出的电荷完全通过避雷针流人大地而不会损坏建筑物。
发现相似题
与“图示为某种家用电热水器工作电路的简化图.表中为其三种加热模式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87372008915244394845416741406693其他类似试题
(2014遂宁)(7分)计算:(2)2+2sin45°+||
更多相识试题
Copyright ? 2011-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7教育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朱建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根据下图列出比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