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语文不好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很差,想问下南京一...

  楼主其实什么都不用学,都是浪费精力!人一出生,只用学个说话走路就行,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结了婚会ooxx就完美了  
  @走路去纽约的小凡
11:51:00  可怜菩提一滴水,侵入红莲两瓣中  -----------------------------  @拍砖专用ID2
12:03:00  我记得该是“可怜数点菩提水,倾入红莲两瓣中”。  这是个老和尚的故事,年头太久了,可能记错,嘿嘿,  -----------------------------  @走路去纽约的小凡
12:05:00  一样啦一样啦~~~反正这个我觉得挺香艳的,嘿嘿  -----------------------------  @莫若有凤来仪 664楼
12:10:00  数滴菩提水  月明和尚渡柳翠  -----------------------------  我真的觉得我来这个帖子是受益匪浅,那个老榆,板砖,夏豆豆,都是人才诶~~~作为高中生长见识了嗷
  从有用的角度去衡量学习?  如果这样的说,人都是要死的,学什么有用?  人类文明是有用的?  动物倒是真的碰到什么都第一个去试吃,能吃就吃,不能吃就走。可怜人,都变成动物了。
  文字无非就是为了表达意思,古文嘛,对研究古代文化有作用,但是不必人人去研究。
  唉,活着有啥用,该不是会死  
  我还想问学高数有什么用什么用!!!  
  不学古文,懂祖坟在哪?不学古文,安知世有圣贤?不学古文,何以教三省其身?不学古文,是否只为利来?不学古文,知大道往何处?不学古文,毋须言自己为华人!
  @用一生去爱楼
09:25:00  有人说荣宁二府,就门口的石狮子是干净的,实在太偏激了,三姐只有一死明志。  看来不只石狮子是干净的,恐怕还要其他的干净的东西,只是那人未见。  不过纵然还有干净的,也难掩他的不干净。  这就是我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我读书不多,想知道各位评价文化的标准是什么。  语言上讲,我因为不懂英语也不懂其他什么语,但我喜欢诗经喜欢唐诗宋词,喜欢汉语的雍容优雅,一直也认为汉语是诗意的语言,在于......  -----------------------------  诶呦,历史不都这个回事吗。。。还有七十二个黑子呢,真想问司马迁你是亲眼看到了么?明史里面朱元璋出生好像是有什么异香还是紫雾的?总之是为了显示这个人与众不同,是天生做皇帝的料
  我是理科,但是很喜欢古文,当然那些苦涩难懂的东西还是不喜欢
  @楚贝勒
20:11:00  红楼梦是我读过的第一本黄书,以前只知道有本手抄本少女之心,但一直没缘看到。  -----------------------------  @六味地皇丸 45楼
20:24:00  那你太夸张了,红楼梦算什么黄书,撑死了宝玉wet dream一段,不算什么,最有趣的,那年大学里,什么课忘了,同班的俩女生,偷捧着本书,边看边笑,结果兄弟我好奇,就问什么书那么好笑,那俩见我问,又紧张又娇羞的掩过书本,瞟过去一眼,嘿嘿,灯草和尚,从此开化,感情女生也看这个啊。  -----------------------------  撑死了宝玉wet dream一段?楼主要不要回去再翻翻或者找找天涯里的旧帖
  @夏天的豆豆楼
18:12:00  我现在经常跟我7岁的儿子讲一个词--厚积薄发。  厚积就是一年两年,5年6年,10年8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样每天积累一点,但问耕耘不问收获。我醒悟的晚,一年前才开始耕耘。  到了薄发的时候,不用侃侃而谈,身边的人就能感觉到你从骨头缝里散发出的沉稳,内敛和智慧。这就是我理解的低调的华丽。孩子的教育只有一次机会,而我把宝押在这方面了,只愿求仁得仁。  -----------------------------  这位所讲甚是,即古人所说功夫在诗外。以前在大学里和同学之间关于作文的心得就是平时的积累,平时多读书多观察,文章即妙手偶得。
  读史可以明智,挺好的,我准备买上一整套史书和四书五经看看,挺有用的,尤其是春秋战国那会的书,挺好的,看了之后对人生的思考更加大气,当然,不到年龄去读那些书你肯定不愿因,有些阅历的人读这些书还是有好处的
  回复第2楼,@莫若有凤来仪  理科人生是灰暗的,不懂古文少了很多乐趣   有点像XXOO48式,光整个传教士,也能XXOO,可老汉推车的乐趣,举火烧天的乐趣……的乐趣,你就享受不了了,当然,说话还的说白话,因为有些姿势太辛苦啦   --------------------------  分析的很到位,我很欣赏,话粗理不粗哦  
  @六味地皇丸
10:27:37  如题,我对古文一窍不通,看着各位爷在老榆头的带领下,讨论起什么史记,什么通鉴,干瞪眼,我想问问,学这么个棺材里挖出来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应付考试例外啊,教育部定的,不学上不了大学,这个谁都...  -----------------------   看过倚天屠龙记吗?先不管张无忌懂不懂,先教他背下来,之后长大了慢慢都会懂。  古文如同武林秘笈,做人慢慢就会懂得
  最大用处就是,,,,,,几年前买到一套明清八禁,都是文言文,说真的看的那叫一个嗨皮,其中滋味不是简单言喻所能表达的,把朋友急的硬生生的看不懂,呵呵说句心里话,文言文本身没觉得有什么用处,但很多文言文体式的古文真的是人生精华,这些不是二十几岁年纪所能领悟的
  我认为,现在学古文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它能帮助现代人建立道德感,学会自律。一个人,如果思想不端正,人品不好,走到哪里都不会有人喜欢。孩子的三观还没有建立,用古文帮孩子建立正确的观念我觉得挺好。也不用多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朱子家训,这几篇就够了。
  文化和礼数是分不开的,读书能知礼,好比论语、三字经、道德经,都是教大家怎么做人的,想做事先做人。  那些思想品德的课程都是洗脑的,比如听老师的话,但是现代教材里并没有为老师这个职位定位,现在的老师校长有的就是禽兽。  好比说,现代的文章很少有对直性子的解释,好多人都把直性子和没教养混为一谈,这些古文里都有解释。  至于英文,我记得有个主持人说,现在很多人都中不中洋不洋的,就是不知道自己出国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一个中国人,他应该80%为中国,20%学习一些西方的优点,然后结合自己得以传承。大多数半吊子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也在这里。
  单纯喜欢就能学得进,不喜欢就可以想出很多理由来,比如说以后生活不会用到,对找工作没帮助  
  不能武断的说有用还是没用,在学习过程中对古文的理解能提高本身的文化修养和理解能力,数学也一样,虽说并不能具体的说用在了什么地方,但一个大学生的各方面的修养谈吐肯定是优于一个中学生的
  @zhbapple
22:01:00  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历史上的皇族、贵族,哪一个不是受过大量古文训练(至少也是大部份吧),但是这些受古文熏陶的人创造了什么样的历史?什么样的文明?二十四史,哪一页不流血、不死人?你找一页我看看?  要想明白这些,很难吗?  -----------------------------  @拍砖专用ID2
22:06:00  哦?  那你有数据吗?你调查过吗?你调查的权威吗?  既然你提出这个观点,请列出二十四史中你的调查数据吧!  -----------------------------  @zhbapple 139楼
22:12:00  你看不懂?我的观点,二十四史所有的页面都有流血杀人的悲惨事件。  你要证明我错了,很简单,找一个没有流血杀人的页面即可,那么我承认我的观点错了。  -----------------------------  立论本身有误,一、“受过大量古文训练的皇族与贵族”并不能代表古文乃至古中国文化本身。历史和文化也不能划等号。  二、我觉得可以把古文比作美酒,对普通百姓来说,它不是生活必需品,可逢年过节的时候,也希望能喝上一杯。对贵族来说,美酒喝了很多、饭菜吃的太少,能不出问题么?
  回复第11楼,@潇湘在我  文言与白话虽然分属汉语的两个不同时代,然而汉语文化有其连续性,因此文言与白话之间也有继承和连续的关系,不可截然分开。现代人之不懂文言,对文言文感到生疏,乃是文革式的人为破坏和教育缺陷,以及文化自卑心理所造成。事实上,文言的许多词语和句法,是深植于日常口语的组成部分,连小学生也会用,而且不能改成白话。“百分之几”不能说“百分的几”,“莫名其妙”不能说“莫名他妙”。诸如“好高鹜远”“岂有此理”之类的成语,连小学生也明白,也会说。这些现象说明,文言与白话不能截然分隔。现代有文化的人,需要有阅读文言的基本功力,也需要吸取有益的文言成分以提高表达的能力。本书提供基本的文言阅读训练。   摘抄汉语文化读本  --------------------------  力挺!虽然我讨厌学文言文,但我仍在认真学。在中国文学中是很有用的  
  lz你要知道科学研究表明:现代人的智商不如古代人 逐年递减。那些古人的学术、真相以及精神 都留在的文章里 你不学古文
想断了华夏智慧吗!?
  私以为很有用,第一:一个连自己母语都掌握不了的人,怎么能够掌握好其他国家的语言?以前的大家,很多都有扎实地古文基础。第二:学习古文,潜移默化中,可以陶冶性情,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这个说得比较宽泛吧~~~本人从小喜欢古文,现在就是一普通人,但是还是觉得以前反复地阅读,背诵和学习还是很有用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真心希望大家不要这么功利,用一点点的时间每天读读诗词歌赋,有好处的。
  无知之人
照你那么说 还拍电影干什么 又不能吃
看了就忘了
什么叫文化
那你就不应该让你儿子上学 直接去学技能就行了
  @六味地皇丸 575楼
09:02:00  再说我觉得读古这个东西,跟手淫差不多,爽,翻开历史长卷,几千年文明就在面前,王侯将相,你死我活,读着读着,把自己也读进去了,想象着自己也是刘邦项羽,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再不然就是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打着手电躲被窝里偷乐,时不时身上搓下几条老泥往外一弹,等合上书爽完了,还不是一头的空虚无奈,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面对领导你也刘邦项羽?还不是得缩头装乌龟孙子,下了班菜市场青菜......  -----------------------------  差不多就这意思。
  我高中之前特别讨厌古文,高中时有一个学期全是古文,学的多了,竟然喜欢上了,老师不要求背诵的自己也背诵,觉得古人说话很简洁,很深刻,很美!  
  你没有参加过高考吧 中国现在的语文教育被一些咬文嚼字的老古董占据着 学会了之乎者也 古文才对他们的胃口 才能考个好成绩 大家都知道是错的但是没法改变 就像计划生育一样都得忍
  讨论很多,意义全无。  一句话:爱学不学。时代变了,出路很多。不学古文不会饿死,学了古文也不会功成名就。但是你要知道,学校不只是教你找工作和生存的。  如果楼主认为学些技能就行,大可让自己的孩子上完初中就辍学嘛。好好在社会上厮混也未必会差。
  古文意境优美。学国学,中医必须要精通。  
  @蟋蟀是我:  在这宫里,有利用价值的人才能活下去,好好做一个可利用的人,安于被利用,才能利用别人。--甄嬛传  @六味地皇丸
  是啊!不能带功利性目的读书,要继承中华文化的精华,流传下来的优美古文都是浓缩的历史浓缩的精华!  
  做个穷人,过低等的生活,根本没用。如果你想过高级的生活,那可是有用的。比如你在家种地,会英语和不会英语没什么区别,如果你混好了,移民美国了,那么你会不会英语差别就大了。其实所有的知识都是这样的,有没有用,看你过什么样的生活。
  没什么必要那么小就学古文。文言诗词之类的,懂得欣赏下就行了,你学得再早,再好也不可能写得如以前那么好。  当然,如果要把孩子朝着语言学家考古学家的路子上培养,就是二话了。
  有利于形成辩证思维,综合素质会变高,学东西比别的孩子快,理解力强
  @深谷老榆 19楼
11:30:00  @六味地皇丸  如题,我对古文一窍不通,看着各位爷在老榆头的带领下,讨论起什么史记,什么通鉴,干瞪眼,我想问问,学这么个棺材里挖出来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应付考试例外啊,教育部定的,不学上不了大学,这个谁都知道,除此之外,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金钱,学一个平日里生活工作中,除了炫耀几句外,根本用不着的东西,有意思吗?  还有一个英语,也差不多,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从小到大多少时间精......  -----------------------------  圣人蛋的裤头!
  英语怎么会没用呢?楼主真是够愚昧的
  @楚贝勒 735楼
14:30:00  @蟋蟀是我
:  在这宫里,有利用价值的人才能活下去,好好做一个可利用的人,安于被利用,才能利用别人。--甄嬛传  -----------------------------  我说贝勒,你对民主的理解,可能倒是比一般人多一些;要说古文者玩意,我感觉你还是闭嘴的好,呵呵!
  @楚贝勒
14:30:00  :  在这宫里,有利用价值的人才能活下去,好好做一个可利用的人,安于被利用,才能利用别人。--甄嬛传  -----------------------------  @拍砖专用ID2 742楼
14:43:00  我说贝勒,你对民主的理解,可能倒是比一般人多一些;要说古文者玩意,我感觉你还是闭嘴的好,呵呵!  -----------------------------  地黄丸,人家不管咋说,还把孩子弄进个211大学,也算有些教育心得了。你说你孩子才6岁,就判定古文没用,这个有啥说服力呢?
  读书是好的,古文也是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多学习总是好的。  
  当然有用了,这个不做解释。
  两个MM在吃饭,一外国兄弟过来拼桌,先磕磕绊绊地用中文自我介绍……然后撑不住了用英文……最后要电话号码……  MM甲表情纠结地沉默了很久,想问MM乙,可外国兄弟中文听得懂,英文也听得懂,手势表情都落在他眼里……  最后MM甲憋出来一句:“子欲与之友乎  
  @楚贝勒
14:30:00  :  在这宫里,有利用价值的人才能活下去,好好做一个可利用的人,安于被利用,才能利用别人。--甄嬛传  -----------------------------  @拍砖专用ID2
14:43:00  我说贝勒,你对民主的理解,可能倒是比一般人多一些;要说古文者玩意,我感觉你还是闭嘴的好,呵呵!  -----------------------------  @拍砖专用ID2 743楼
14:47:00  地黄丸,人家不管咋说,还把孩子弄进个211大学,也算有些教育心得了。你说你孩子才6岁,就判定古文没用,这个有啥说服力呢?  -----------------------------  拍砖,你看,我转了蟋蟀朋友的一个微博,甄嬛传里的一句话而已,咋就我不能说古文了呢?  古文的作用,我在六爷这贴子前已经说了四大功效,第一就是修身,最后就是厚黑,这两个完全相反的东西,在古文里都能找到,至于大家找什么,那就全凭自己了。  你看我,也从来没说过古文没用这话,尽管功力不如你,也算是个小小的爱好者,那啥,我咋不教孩子古文呢。尽管我喜欢红楼梦多于大学中庸。
  @楚贝勒 13楼
11:22:00  出口成章,有学问的样子,好泡小闺女。  -----------------------------  哈哈,贝勒说的好,话说,俺还真好这一口。
  古文蕴含很多智慧,我也不喜欢,平时就看看翻译过的。英语也是如此,我一个大学生英语不如我上小学的妹妹。我始终坚守学自己有兴趣的做自己喜欢的这种思想。。不能因为不喜欢就说它没有用啊。  
  @楚贝勒
11:22:00  出口成章,有学问的样子,好泡小闺女。  -----------------------------  @夜行青衣人1 748楼
15:04:00  哈哈,贝勒说的好,话说,俺还真好这一口。  -----------------------------  拍砖,你是不是当年就这么泡到你媳妇的。
  古文说起来文邹邹的,显得你小孩有文化,不象你。
  @秋水江湖
00:06:00  古人其实也跟现代人一样  有很多傻逼,  但同时也有很多天才。  现代人所谓的客观理性,其实古人一样具有。  在没搞清楚人家曾经都整出过什么的时候,  千万不要托大地认为古人不如今人。  -----------------------------  @所来何事 74楼
08:07:00  我甚至觉得古人比现代人更有智慧。  现代人物质生活眼花缭乱,迷失了,疲于奔命了,与天地自然更远了。  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历史就是一个圈。我觉得古人比我们有智慧。  ------------------------  绝对认同。有田地万物疏远了。都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了。
  学习古文学的是意蕴,对历史文化的深刻了解。对个人涵养的帮助是巨大的。
  楼主不觉得现代文字很缺乏美感吗?现在流行歌曲的作词,你听了不想吐么?
  @所来何事 14楼
11:25:00  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 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 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XX公园春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假山……‘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XX,今天真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啊!’”  -----------------------------  有文發,抠以泡妞了啦
  数学学了有用嘛?除了加减乘除几个会用到别的。音乐学了有用吗,你又不当音乐家。常识里边的地理历史政治有用吗?你又当不成什么学者。大家会在大学的时候确认自己的方向,不过说起来几个是目的明确的?古文魅力在于文化沉淀,不学无以开发兴趣,久而久之历史不就断代了么。初级教育不过启蒙,谁指望小孩子学了古文立马精通。
  懂古文,可以看很多華夏文明的書籍,對人生大有幫助。
  @楚贝勒
11:22:00  出口成章,有学问的样子,好泡小闺女。  -----------------------------  @夜行青衣人1
15:04:00  哈哈,贝勒说的好,话说,俺还真好这一口。  -----------------------------  @楚贝勒 750楼
15:08:00  拍砖,你是不是当年就这么泡到你媳妇的。  -----------------------------  NO,应该说,人家当年就是这么被泡到滴。
  @六味地皇丸   天!  哈哈哈~~你捅马蜂窝了!
  @泰迪熊木乃伊 759楼
15:42:00  @六味地皇丸  天!  哈哈哈~~你捅马蜂窝了!  -----------------------------  面对名称狂轰乱炸,六爷不敢抬头了。
  @楚贝勒
11:22:00  出口成章,有学问的样子,好泡小闺女。  -----------------------------  @夜行青衣人1
15:04:00  哈哈,贝勒说的好,话说,俺还真好这一口。  -----------------------------  @楚贝勒 750楼
15:08:00  拍砖,你是不是当年就这么泡到你媳妇的。  -----------------------------  呵呵,首先是咱长得英俊呀!1.77米的个头,标准帅小伙呀!可谓“压倒元白”呀,呵呵!
  作者:魔教东方不败 来自:手机版 时间: 13:05:00     楼主其实什么都不用学,都是浪费精力!人一出生,只用学个说话走路就行,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结了婚会ooxx就完美了  ********************************************  楼主就是个2B !
  @所来何事 14楼
11:25:00  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 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 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XX公园春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假山……‘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XX,今天真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啊!’”  -----------------------------  高,搞!
  你学也就是个皮毛,你总不能一点都不懂吧?老祖宗的东西一点都看不懂也说不过去。再说不学也不知道有人会对这个感兴趣啊,那还会有谁去学专业呢。至于英语,就是楼主你眼光浅了,要发展,要跟国外交流先进的东西,必须要懂英语,各行各业都需要,即使你只是想卖东西给老外你也得会英语啊!难道你想闭关锁国自给自足吗?  
  不懂文言文,你就看不懂古时候的禁书  不懂英语,帮你翻墙了你也看不懂国外网站写的是什么
  有鸡巴用
  LZ你不觉得学习老祖宗的精华是很荣幸的事吗?你不觉得诗经离骚里面的文字很美吗?像你这种做父母的就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我知道你会说学这些没用,要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都是糟粕的话,为什么日本韩国香港的却在保留?有时间带带孩子去日本或者韩国旅游旅游吧,我到觉得英语是没什么必要去花太多心思的,全世界也只有中国把英语归入高考内容
  华夏文明的精华全在古文里!
  @潇湘在我
11:19:00  文言与白话虽然分属汉语的两个不同时代,然而汉语文化有其连续性,因此文言与白话之间也有继承和连续的关系,不可截然分开。现代人之不懂文言,对文言文感到生疏,乃是文革式的人为破坏和教育缺陷,以及文化自卑心理所造成。事实上,文言的许多词语和句法,是深植于日常口语的组成部分,连小学生也会用,而且不能改成白话。“百分之几”不能说“百分的几”,“莫名其妙”不能说“莫名他妙”。诸如“好高鹜远”“岂有此理......  -----------------------------  @六味地皇丸 18楼
11:27:00  你举例的是古汉语融入现代汉语的那一部分,当然要学,而且要学好,那是有用的,绝对的现实意义,但是你去看看现在的中学语文,文言文要学的部分绝对就是沉淀在棺材里的那一部分,一点现实意义都没有,学生背完记完考完,也就放回棺材完事了,一辈子用不着。  -----------------------------  错,基本一辈子都在用着。记得多少就用了多少,这有提升个人修养的,道德修养,文笔等等作用
  身为理科生,但是很喜欢古文,沉迷进去了,真的很美好啊~  
  @深谷老榆
11:30:00  -----------------------------  @潇湘在我 22楼
11:37:00  比较赞同深谷老榆。不过地黄丸兄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就是目前的文言教学,纯粹是抽出一个静态的切片,未能就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展现给小朋友。所以救治的方法不是不学文言,而是如深谷老兄一样,由史入文,必须大剂量的上史记、通鉴、先秦诸子,只有在历史的脉络里,学生才取到传统智慧的一瓢饮。  -----------------------------  对,很多成语都来自春秋战国的,我觉得语文课可以在每节课上抽10分讲一个历史故事。
  @深谷老榆
11:30:00  年龄小才正是学习的时候,小学生学什么手艺啊?到菜市场收钱?小学生可以不学《史记》,但是,古诗词应该多背吧?《声律启蒙》应该背下吧?四大名著里面的《西游记》应该看吧?  我个人觉得,小学阶段,最好把四大名著都读了,至于《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对小孩子有难度,哪怕是囫囵吞枣,也不不读强。  -----------------------------  @六味地皇丸 27楼
12:08:00  倒也不至于去菜场里收钱,是我在资本主义那里,看到很多鬼子的孩子,空闲下来的时间,也不是埋头在古书堆里,他们会从小就参加很多实际的活动,比方什么童子军啦,做个什么义工,还有热衷于考救生员牌照的,要不就是搞体育,要不就是在车库里瞎倒腾,就好象乔布斯在车库里倒腾出苹果一样,这是个风气,注重现实,注重现在的风气,当然,也可能我接触到的层次低,高等的鬼子,可能比咱还啃书本,也未必可知。  反正读史......  -----------------------------  人家那是没什么历史可以给他们读....他们学历古英语古德语之类的才是没意义,因为它们和现代英语相差太大
  汉语之美  不读古文,不诵诗词,哪能体会到  让孩子接触古文(一般都从古诗开始),对孩子语言能力的锻炼,是潜移默化的  非一朝一夕的速成式教育可比  有句老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柳),就是这个道理
  @abec小龙女 764楼
15:51:00  至于英语,就是楼主你眼光浅了,要发展,要跟国外交流先进的东西,必须要懂英语,各行各业都需要,即使你只是想卖东西给老外你也得会英语啊!难道你想闭关锁国自给自足吗?  -----------------------------  这个,你得了解情况呀!  我想,这个坛子里,大概英语水平没有超过地黄丸兄的了,他说英语不需要学,那是谦虚,你们别当真!
  @六味地皇丸 学古文可以看经文,拜佛的时候就可以不用担心念经看不懂了。可多好处了。  
  @潇湘在我
11:19:00  文言与白话虽然分属汉语的两个不同时代,然而汉语文化有其连续性,因此文言与白话之间也有继承和连续的关系,不可截然分开。现代人之不懂文言,对文言文感到生疏,乃是文革式的人为破坏和教育缺陷,以及文化自卑心理所造成。事实上,文言的许多词语和句法,是深植于日常口语的组成部分,连小学生也会用,而且不能改成白话。“百分之几”不能说“百分的几”,“莫名其妙”不能说“莫名他妙”。诸如“好高鹜远”“岂有此理......  -----------------------------  @六味地皇丸 18楼
11:27:00  你举例的是古汉语融入现代汉语的那一部分,当然要学,而且要学好,那是有用的,绝对的现实意义,但是你去看看现在的中学语文,文言文要学的部分绝对就是沉淀在棺材里的那一部分,一点现实意义都没有,学生背完记完考完,也就放回棺材完事了,一辈子用不着。  -----------------------------  你觉得没用只是物质思潮下的唯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典型思路。如果按你这种说法,别说古文。书法,古音乐,绘画,文学等等艺术形式都可以扔进垃圾桶里。何况,按你说的,文言文有值得学的,有不值得学的。如果你根本读不懂,你怎么判断是值得学还是不值得学?你要批判,你起码也得先懂吧?
  @拍砖专用ID2
19:24:00  那不对!  中国的文化和智慧,都集中在那些古文典籍中了,我们作为中国人,怎么能不去学习古汉语呢?不学古汉语、不读古籍,那就是一个“香蕉人”而已。  至于你说你儿子的事,呵呵,恕我直言,现在的孩子,其看书量和所看书的档次,差得不是一般二般呀。这些孩子,几乎都可以归结为“不读书的人”。(我没记错的话,前几年有这么件事:武汉某著名大学,很可能就是武汉大学,我记不太清了,某年中文系......  -----------------------------  @六味地皇丸 40楼
19:39:00  拍兄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这是断章取义偷换概念,中国文化的智慧,确实在古籍中,但是糟粕也在古籍中,中国的历史,凡事讲究“古”,研究“古”的时代,无不是大家你斗我我斗你争个你死我活的社会,登峰造极就是文革了,全民学法批儒,连个农村的老头老太都要学法家,斗孔夫子,古文学多了,又没什么用处,不就是吃饱了饭没事干你斗我我斗你呗,好在我们这把年纪大人,小时候还真见过。  四大名著,不看也就不看了,......  -----------------------------  楼主你才是偷换概念呢....怎么学古文就是斗来斗去了,唐诗宋词干嘛去了,都古文都读到厚黑学去了?
  @深谷老榆
11:30:00  -----------------------------  @六味地皇丸 23楼
11:44:00  是呀,从功利主义立场来说,眼下这两样那是非学不可,还得多花点功夫去学,现实点讲你儿子要不是语文大爆发122,绝捞不着这么个名次,你们父子俩看史记,是看对了。  我儿子还小,我只是在想,花那么多精力学之乎者也,是不是学点别的实用的东西,或者把同样的精力,用来精通一件实际上用的着的手艺,是不是更好些。  -----------------------------  山海经看不懂很正常。但是秦汉以来的那么多文字。楼主你看不懂还等着别人给你翻译吗?再说楼主除了地摊文学、故事会等等文字以外,不看看其他书籍?无论做学问还是偶尔的小资一把,古文、英文你总要能随便翻翻吧,哪怕借助字典!
  生儿何必识文字,  斗鸡走狗胜读书。  隔壁阿二不识丁,  却是有钱腰板粗。  害人何止古文籍,  外语更是无用物。  劝君莫谈数理化,  忒是坑爹害老子。  要想孩子有出息,  肥吃肥喝莫读书
  今天的社会,古文确实用处不大,因为今天的中国人只对马上能赚到钱的东西感兴趣。  
  生儿何必识文字,  斗鸡走狗胜读书。  隔壁阿二不识丁,  却是有钱腰板粗。  害人何止古文籍,  外语更是无用物。  劝君莫谈数理化,  忒是坑爹害老子。  要想孩子有出息,  肥吃肥喝莫读书
  所以,我们其实都是孩子,在这个人类的永恒问题面......  -----------------------------  @六味地皇丸
08:19:00  你这些疑问,佛家早就解释通了,不需要学古文,也很容易理解的,一个乡里信佛的农妇,是不会有这三个愚蠢的疑问的。有时候,学得越多,懂得越多,不免烦恼痛苦越多。  -----------------------------  @潇湘在我 100楼
10:44:00  六味地皇丸兄,第一、你信佛当然以为佛解释通了,那还有不信佛信儒家的么。第二、佛经也是文言文写的呀!你不学文言文,谁给你讲佛经哦!  -----------------------------  这种不识古文的半文盲,只有被人忽悠的份。
  生儿何必识文字,  斗鸡走狗胜读书。  隔壁阿二不识丁,  却是有钱腰板粗。  害人何止古文籍,  外语更是无用物。  劝君莫谈数理化,  忒是坑爹害老子。  要想孩子有出息,  肥吃肥喝莫读书
  如果从有用没用这个角度来说,除了蓝翔这一类的,其他所有学校都可以关了
  @所来何事 14楼
11:25:00  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 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 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XX公园春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假山……‘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XX,今天真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啊!’”  -----------------------------  有意思
  @秋水江湖
23:51:00  呵呵,  你最好在有能力研究过《大藏》《道藏》后才说这些托大的话。  反正我觉得嘛  无论中华文明还是西方文明,作为个体,在文明历史面前,还是不要牛逼哄哄目空一切不可一世为好。  -----------------------------  @六味地皇丸 69楼
07:46:00  好吧,你怎么不说易经呢?我觉得现代的中国人,前百多年因为国力的衰弱,不免很多自卑,于是乎就有很多人,没办法了,往棺材里挖,从老祖宗那里找点自信,好比俩小孩子打架,打输的那个,嘴里嘟囔,我爷爷是义和团的会飞檐走壁,比你爷爷厉害多了。  最典型的,就是学计算机二进制那会儿,老师就说,这个二进制,咱老祖宗在易经里早就发明了,黑白两卦,看呐,0、1、0、1,大千世界变幻莫不在其中,洋人发明计算机的时......  -----------------------------  楼主咋滴是在说自己.....  你说学古文源自自卑找祖宗,那你这个说法基本就是自己自卑立刻认强者为爹妈了吧。。。。  “好比俩小孩子打架,打输的那个,嘴里嘟囔,我爷爷是义和团的会飞檐走壁,比你爷爷厉害多了”-------“好比俩小孩子打架,打输的那个,嘴里嘟囔,以后你爷爷就是我爷爷,看我还打不赢你”
  @六味地皇丸 呵呵,培育素质啊
  以后找女(男)朋友有用的,留着总比没有好~
  学古文能明理
  这么说来,其实很多东西,我们学来之后都是没有用的。
  英文表面上,真的没什么用,但是这个好比上大学,大学能给你什么呢?其实大学是给你一个思考的方法,(不排斥天-朝把教育当产业,当特权来做)。  人,其实,不学英语,也是要学一种外语的。这个应该还是与外来思维方法有关吧?  至于古文,怎么说呢?让你的孩子学一下,你会发觉,他聪明了,文雅了。文化上的东西,用功利的观点看,如何看得透?  我看,不是你孩子的问题。这个你也没办法阻止。问题的关键,在你身上。  如果条件允许,你的孩子不仅要学英语,古文,最好还要学一点绘画,音乐,哲学,历史等等。  其实,这些在功利的眼光看,都没有什么用处。
  我负责任地告诉你,有用,而且大大滴有用。  无论任何学科,扩展的是知识广度和深度。古文、英语这些是基础学科,是工具,掌握了之后,才可以进修更深一些的知识。  一个人的想在社会上混,个人的经验总是有限,所以需要学习,这是学习知识的初衷。有了古文,我们可以掌握千年前的知识和经验,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就提升了。
  @楚贝勒 78楼
08:31:00  抛开高考,古文最大的好处是修身,但要有选择,选错了全是厚黑。  换个角度,公民教育一样修身。  -----------------------------  厚黑是中国文化一大特色。。。
  @T生 26楼
12:08:00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学古文既是学史,也是在学读史的工具。既然要谈功利,就给个简单答案:一个人对中外历史和人类经历见识多了,能力自然能提高。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个提倡之所以成立,指向的就是增长个人的眼界和见识。  -----------------------------  +1
  有时间可以学习,中国人对古文一窍不通,说明你没有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比如,易经 现在很多人没有研究,搞不懂。中国历史很久远,没有人研究是不行的,也是一种职业。古为今用,不懂古文,怎么学习古人的智慧,传承文明?
  @潇湘在我
22:24:00  我来 尝试解释一下,今天的人知识肯定比古人丰富,但是有些事情,古人今人的困惑是相同的。第一: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这意味着痛苦。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  所以,我们其实都是孩子,在这个人类的永恒问题面......  -----------------------------  @六味地皇丸
08:19:00  你这些疑问,佛家早就解释通了,不需要学古文,也很容易理解的,一个乡里信佛的农妇,是不会有这三个愚蠢的疑问的。有时候,学得越多,懂得越多,不免烦恼痛苦越多。  -----------------------------  @深谷老榆 85楼
09:02:00  地黄丸同志用了乡下信佛农妇的问题作为例证,但我亲身体会,你这个例证本身不成立。  我想起来我小时候的事情。当时我大约小学二三年级,我妈杀鸡取卵,让我教她念佛经,因为她不识字,别人教她念的她没记完整。尽管我也识字不多,但是,那时我学会了查字典。  我记得的所谓佛经就是农村老太太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也不知道谁手抄的那种,说是佛经。用现在的知识看,不是佛经,是教化人的。因为后来我见过佛经,稍......  -----------------------------  古文是一种技能,这里特指中文古文。就像人会英文无需翻译读原文一样,时间速度,质量。。。当然现在即使一点不懂英文也不妨碍,中英信息的交流,翻译多。  你要数实在的具体的用处,有人不会外文一辈子再国内也混的很好,出了国不出唐人街,华人圈子也不用。。。。。  读书本来就是快速学习知识积累的方法之一,比纯粹的在社会生活中混学得快,浓缩,理论联系实践。。。所以说犹太人说书是甜的。。。  有更高的追求,学习中国文化,风俗,历史,思维,自然摇读很多书找感觉。。。  中国文化的厚黑,也是一种文化风格,思维习惯,行为潜规则。。。,
  @莫若有凤来仪 2楼
10:50:00  理科人生是灰暗的,不懂古文少了很多乐趣  有点像XXOO48式,光整个传教士,也能XXOO,可老汉推车的乐趣,举火烧天的乐趣……的乐趣,你就享受不了了,当然,说话还的说白话,因为有些姿势太辛苦啦  -----------------------------  学文的懂个屁。我们理科不仅懂老汉推车,而且可以把该姿势数学模型化,用3D的形式在电脑表现出来,帮你分析你的频率和速度多少时最优,你媳妇什么姿势最舒服。这就是科学,懂吗?学古文只能意淫!
  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莫若有凤来仪
10:50:00  理科人生是灰暗的,不懂古文少了很多乐趣  有点像XXOO48式,光整个传教士,也能XXOO,可老汉推车的乐趣,举火烧天的乐趣……的乐趣,你就享受不了了,当然,说话还的说白话,因为有些姿势太辛苦啦  -----------------------------  @ou_mygod 797楼
17:49:00  学文的懂个屁。我们理科不仅懂老汉推车,而且可以把该姿势数学模型化,用3D的形式在电脑表现出来,帮你分析你的频率和速度多少时最优,你媳妇什么姿势最舒服。这就是科学,懂吗?学古文只能意淫!  -----------------------------  搞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组,基本还是学学,起码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  就合理工科的去学数学几何,门类很多,学完了也不一定用得上,主要是知道怎么回事,学习思维方式。。。
  我觉得英语还是蛮有用的,每次出国都要带翻译(我老公),自己去就是傻逼一个啊。。。  就算不出国,仅仅去个香港澳门什么的,老公用英文点个餐服务员态度各种好,我一开口,脸立马耷拉下来,我次奥,歧视大陆人嘛~~~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