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理教学设计案例案例?物理教学设计案例案例与设计有什么区...

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1秒后自动跳转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案例设计
范文一: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教学重点整理比和比例、求比值及比例尺.教学难点正、反比例概念和判断及应用.教学步骤一、基本训练.43-27
4.8÷0.425÷ 100×1
0.25×40二、归纳整理.(一)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1.回忆所学知识,填写表格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1.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呢?3.总结几种比的化简方法.(1)整数比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2)小数比化简,一般是把前项、后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补零),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3)分数比化简,一般先把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4)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求出比值后再写成比的形式.
解比例:12 :x=8 :24.巩固练习.(1)李师傅昨天6小时做了72个零件,今天8小时做了96个零件.写出李师傅昨天和今天所做零件个数的比和所用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多少?(3)解比例: ∶ =8∶2(二)求比值和化简比.
1.求比值:4∶化简比:4∶2.比较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3.巩固练习.(1)求比值.45∶72
∶3(2)化简比.∶
0.7∶0.25(三)比例尺.
1.出示中国地图.教师提问:(1)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比例尺是 )(2)什么叫做比例尺?这个比例尺的含义是什么?(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6000000倍)(3)比例尺除了写成 ,以外,还可以怎样表示?2.巩固练习.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9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在这幅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2.5厘米,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一条长480千米的高速公路,在这幅地图上是多少厘米?(四)正比例和反比例.1.回忆正、反比例意义.2.巩固练习.(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①收入一定,支出和结余②出米率一定,稻谷的重量和大米的重量.③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它的底面周长和高.(2)木料总量、每件家具的用料和制成家具的件数这三种量
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当( )一定时,( )和( )成反比例.(3)如果 =8 , 和 成( )比例.如果 = , 和 成( )比例.(4)在一幅地图上,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三、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四、课堂练习.1.填空.(l)根据右面的线段图,写出下面的比.①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甲数:②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 乙数:③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④乙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2)( )24= =24 ∶( )=( )%.(3) ∶6的比值是( ).如果前项乘上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如果前项和后项都除以2,比值是( ).(4)把(1吨):(25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它的比值是( ).(5) 与3.6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6)如果a×3=b×5,那么a∶b=( )∶( ).(7)如果a∶4=0.2∶7,那么a=( ).(8)把线段比例尺 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9)甲数乙数的比是4∶5,甲数就是乙数的( ).(10)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甲乙两数的比是(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1)1克药放入100克水中,药与药水的比是( ).①1∶99 ②1∶100
③1∶101 ④100∶101(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10天,乙队单独做要8天.甲队和乙队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 ).①10∶8
④ ∶(3)在下面各比中,与 ∶ 能组成比例的是( ).
④ ∶(4)有一无,某班的出勤率是90%,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的比是( ).①9∶10 ②10∶9
④9∶1(5)在一幅地图上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5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①1∶5
③1∶500000(6)用3、5、9、15这四个数组成的比例式是( ).
①15∶3=5∶9 ②3∶15 ③15∶9=5∶3 ④9∶3=5∶15(7)在比例尺 的地图上,2厘米表示( ).①0.4千米
③40千米(8)大小两圆半径的比是3∶2,它们的面积的比是( ).
②6∶4 ③9∶4五、布置作业.1.化简下面各比.0.12∶56
∶2.写出两个比值都是3的比,并组成比例3.写出一个比例,使它两个内项的积是12.4.如图是用1∶20的比例尺画的一个机器零件的截面图,量出图中两个圆的半径,并计算这个零件截面的实际面积.六、板书设计原文地址: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教学重点整理比和比例、求比值及比例尺.教学难点正、反比例概念和判断及应用.教学步骤一、基本训练.43-27
4.8÷0.425÷ 100×1
0.25×40二、归纳整理.(一)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1.回忆所学知识,填写表格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1.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呢?3.总结几种比的化简方法.(1)整数比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2)小数比化简,一般是把前项、后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补零),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3)分数比化简,一般先把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4)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求出比值后再写成比的形式.
解比例:12 :x=8 :24.巩固练习.(1)李师傅昨天6小时做了72个零件,今天8小时做了96个零件.写出李师傅昨天和今天所做零件个数的比和所用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多少?(3)解比例: ∶ =8∶2(二)求比值和化简比.
1.求比值:4∶化简比:4∶2.比较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3.巩固练习.(1)求比值.45∶72
∶3(2)化简比.∶
0.7∶0.25(三)比例尺.
1.出示中国地图.教师提问:(1)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比例尺是 )(2)什么叫做比例尺?这个比例尺的含义是什么?(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6000000倍)(3)比例尺除了写成 ,以外,还可以怎样表示?2.巩固练习.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9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在这幅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2.5厘米,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一条长480千米的高速公路,在这幅地图上是多少厘米?(四)正比例和反比例.1.回忆正、反比例意义.2.巩固练习.(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①收入一定,支出和结余②出米率一定,稻谷的重量和大米的重量.③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它的底面周长和高.(2)木料总量、每件家具的用料和制成家具的件数这三种量
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当( )一定时,( )和( )成反比例.(3)如果 =8 , 和 成( )比例.如果 = , 和 成( )比例.(4)在一幅地图上,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三、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四、课堂练习.1.填空.(l)根据右面的线段图,写出下面的比.①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甲数:②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 乙数:③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④乙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2)( )24= =24 ∶( )=( )%.(3) ∶6的比值是( ).如果前项乘上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如果前项和后项都除以2,比值是( ).(4)把(1吨):(25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它的比值是( ).(5) 与3.6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6)如果a×3=b×5,那么a∶b=( )∶( ).(7)如果a∶4=0.2∶7,那么a=( ).(8)把线段比例尺 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9)甲数乙数的比是4∶5,甲数就是乙数的( ).(10)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甲乙两数的比是(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1)1克药放入100克水中,药与药水的比是( ).①1∶99 ②1∶100
③1∶101 ④100∶101(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10天,乙队单独做要8天.甲队和乙队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 ).①10∶8
④ ∶(3)在下面各比中,与 ∶ 能组成比例的是( ).
④ ∶(4)有一无,某班的出勤率是90%,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的比是( ).①9∶10 ②10∶9
④9∶1(5)在一幅地图上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5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①1∶5
③1∶500000(6)用3、5、9、15这四个数组成的比例式是( ).
①15∶3=5∶9 ②3∶15 ③15∶9=5∶3 ④9∶3=5∶15(7)在比例尺 的地图上,2厘米表示( ).①0.4千米
③40千米(8)大小两圆半径的比是3∶2,它们的面积的比是( ).
②6∶4 ③9∶4五、布置作业.1.化简下面各比.0.12∶56
∶2.写出两个比值都是3的比,并组成比例3.写出一个比例,使它两个内项的积是12.4.如图是用1∶20的比例尺画的一个机器零件的截面图,量出图中两个圆的半径,并计算这个零件截面的实际面积.六、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案例高考中的线性规划问题探究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刘蓉蓉一、内容和内容解析线性规划问题从2004年进入高考后,逐步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命题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随着这部分内容研究的深入,线性规划的试题从单一、静态的线性规划发展到较全面、动态的线性规划问题。本节课作为一节高三线性规划问题的复习课把重点放在对含参数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讨论与解决,及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转化化归思想的培养和渗透。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这是进一步顺利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前提条件。2.掌握简单二元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决方法,以考查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为重点,并进一步涉及代数式的其他几何意义(如斜率、距离、面积等)。3.掌握含参数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决方法,从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转化化归思想,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大部分学生对简单的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已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但是对含参数的线性规划问题,由于平时接触不多,而且含参数就意味着该问题是运动变化的,解决的过程中必将遇到很大的困难。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就是本节课要去重点设计和安排的。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根据问题诊断分析,将采取以下两个方面的教学支持条件:1.本节课借助几何画板软件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线性规划问题中的运动变化的过程,从而有利于含参数问题的顺利解决。2.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利用教室的实物投影将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的推导过程或者解题过程展现出来,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和对话。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旧知,巩固提高?x?y?2,?引例:(09浙江高考题)若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2x?y?4,则2x?3y ?x?y?0,?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设计意图:复习巩固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的求法,同时也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高考题,了解高考的动态和难易程度。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教师巡视并在一旁指导,选取学生当中有代表性的解法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解法一】画出其平面区域,作直线l0:2x?3y?0,将其2平移,可知直线y??x?Z过点A?2,0?时,3?2x?3y?min?4【解法二】采用特殊值法,将顶点A(2,0),B(4,4),C(1,1)分别代入目标函数,可知在点A?2,0?时,?2x?3y?min?4思考:你能结合向量的数量积及几何意义找到其他解法吗?设计意图:通过用向量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加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拓宽解题的思路。师生活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寻找解题思路。【解法三】?????????设OM?(2,3),OP?(x,y)??????????????????????Z?2x?3y?OM?OP?|OM|?|OP|?cos?OP|?cos??????????????2x?3yOPOM故的最小值转化为确定在方向上的投影|OP|?cos?的最小值。所以结合图形,在点A时,Zmin??????????OM?OA?(2,3)?(2,0)?4探究:在可行域不变的前提下,你还会出什么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设置这个探究问题,能促使学生去整理归纳这部分的知识,同时复习如斜率、距离、面积等涉及代数式的其他几何意义的问题,并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师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请学生代表口述,并简要说明解题思路。 学生1:求x学生2:求2?y2的取值范围 y的取值范围 x学生3:求2x?3y的最小值学生4:求?ABC的面积小结:抓住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二.化静为动,突破提高?x?y?2,?例1.若实数x,y满足约束条件?2x?y?4,目标函数z?ax?y仅在点(2,0)?x?y?0,?处取得最小值,求a的取值范围。设计意图:此题属于目标函数中含有参数的线性规划问题,是由09陕西高考题改编,保留了引例中的可行域,从而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的核心。师生活动:因为这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故要预留充分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请解法典型的学生口述解题过程,同时借助几何画板演示运动变化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解法一】在A(2,0)处,目标函数z=2a在B(4,4)处, 目标函数z=4a+4在C(1,1)处,目标函数z=a+1?目标函数z?ax?y仅在点(2,0)处取得最小值?2a?4a?4,解得?2?a?1 ???2a?a?1【解法二】目标函数可化为y??ax?z,结合图形可知当a?0时,显然成立当a?0时,?a?kAC??1?0?a?1当a?0时,?a?kAB?2??2?a?0综上得
?2?a?1【解法三】问题转化为当直线l:ax?y?z?0经过点(2,0)时,点B,C在直线的同侧,此时直线l:ax?y?2a?0要使点B,C在直线的同侧,则(4a?4?2a)(a?1?2a)?0即(a?2)(a?1)?0,解得?2?a?1评注:解法一简单易行,但解法不严谨不适用于解答题;解法二对实数a进行分类讨论,容易讨论不全;解法三联系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巧妙的解决了此题,但是不容易想到。小结: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转化化归思想。?x?y?2,?变式1:若实数x,y满足约束条件?2x?y?4,目标函数z?ax?y取最小值的最?x?y?0,?优解有无穷多个,则a=?x?y?2,?变式2:设x,y满足约束条件?2x?y?4,若目标函数z?ax?by (a>0,b>0)的最?x?y?0,?41大值为4,则?的最小值为ab设计意图:变式1是对例1的补充,通过这一变式让学生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的各种情况。变式2是对例1的延续,本题改编自09年山东的高考题,目标函数中出现了两个参数,同时还与基本不等式相结合,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师生活动:由学生各自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对此类问题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加以辅导。?x?y?m,?例2.若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2x?y?4,如果目标函数z?2x?3y的最小值是4,?x?y?0,?则实数m=设计意图:此题属于可行域中含有参数的线性规划问题,是由08陕西高考题改编,保留了引例中的目标函数,方便学生进行思考。师生活动:鼓励学生相互间讨论,合作探究,同时借助几何画板演示运动变化的过程,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解析】整个可行域是一个随着m变化而变化的三角形,求目标函数z?2x?3y的2z最小值即求直线y??x?的纵截距33的最小值。由图可知直线2x?y?4与直线x?y?m的交点出取得最小值。由?4?m2m?4?2x?y?4,得交点A() x?y?m33?4?m2m?4?3??4,解得m=2 33评注:解题关键是抓住问题中不变的量,变动为静来破解。 代入2x?3y?4得2?三.练习反馈,归纳小结练一练:??x?2y?5?0????1.(07浙江卷)设m为实数,若?(x,y)?3?x?0??{(x,y)|x2?y2?25},??mx?y?0????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x?0,?2.(08浙江卷)若a?0,b?0,且当?y?0,时,恒有ax?by?1,则以a,b为?x?y?1?坐标点P(a,b)所形成的平面区域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检测出学生的掌握应用情况。另外,通过这一练习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把握近几年的浙江高考卷对线性规划问题的考查内容和变化趋势。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1. 抓住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2. 遇到含参数的问题,要变动为静,以静制动3. 在解题中要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转化化归思想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整理归纳所学,将其内化。师生活动: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引导。【问题研讨】1. 对于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的解法有很多,除了本课中提到的三种解法外,还可以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或是变化角度,作出z0y的可行域,又或者是利用增元代换等等。到底哪些方法要介绍,介绍几种方法为宜,还有待进一步商榷。2. 本课中设置了一个探究问题:“在可行域不变的前提下,你还会出什么问题?”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果让学生一直探究下去,那势必会影响本节课的整个设计安排。但是如果学生能进一步编出含参数的问题,那学生从中收获到的肯定比现在要更多。因此,如何把握开放题的收和放,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去思考。3. 对于高三复习课,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大多时候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先复习知识点再讲解典型例题,一是由典型例题回顾归纳知识点。到底怎样的复习模式更能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更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还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摸索和探究。
范文三:《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李金盆一、教学目标:1.认识课后生字。读读记记“斑斓、炽热、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目不暇接”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二、教学重、难点:了解“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文资料,教师准备非洲风情风光的碟片或课件。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了如《桂林山水》《草原》等许多描写我国地域风情的美文佳作,对于作者写这类文章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印象,而对国外的异域风情却知知甚少,心中总是怀着一份神奇,和一份想往。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带领学生进入本课学习。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先让学生读,领略异国的风情。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1.导语:你对非洲有哪些了解?师:今天我们先来聊聊非洲。板书:非洲(同学们交流以前对非洲的了- 1 -解。)生:我从以前学过的课文《梦想的力量》,知道非洲是一个缺饮用水的地方!生:非洲黑种人居多,非洲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生:非洲是个贫穷落后,怪病丛生的地方.师:在人们的印象里,恐怕非洲是要和贫穷、落后、灾难、疾病联系在一起的。其实那是非洲政治、经济落后所导致,今天,老师却要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非洲(师板书:彩色)2.出示课题"彩色的非洲"。课题质疑。如:为什么说非洲是彩色的? 3.: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者彭仁一起走进彩色的非洲,去感受非洲那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大家坐好,非洲之旅已经开始了。 活动二、检查预习情况,走进非洲1、检查词语认读。(1)预习课文时,通过你的各种努力,这些词语,都会读了吗?(课件出示下列词语)斑斓、炽热、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目不暇接2.紧扣“色彩斑斓”,感知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活动三、再读课文,分组合作,完成练习(1)为什么说非洲是彩色的?浏览课文,找出文中三个直接说明非洲是彩色的感叹句。A、“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B、“蓝天、骄阳、绿树、红土、鲜花,以及皮肤 油黑发亮的非洲人,构成了七彩的非洲!”- 2 -C、“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2)、找一找文中出现的过渡句A、“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B、“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
这两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作用(3).默读课文,思考:“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文中又用了哪些精美的词句来具体描绘非洲的色彩斑斓。(1)非洲的蓝天、骄阳是彩色的;(2)非洲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3)非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4)非洲的日常生活是彩色的;(5)非洲的艺术是彩色的。活动四、研读重点句段,感受彩色非洲。非洲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课文里的语言也是丰富多彩的。1、 寻找描写颜色的词。(1)像“色彩斑斓”这样描写颜色的词就用了好些,你能找出几个来吗?跳读课文,划词,交流。单色词:蔚蓝、殷红、金灿灿、双色词:白里透红、红绿相间、黄中透红、多色词: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七彩、五光十色、花花绿绿、多姿多彩、(2)在寻找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中你有什么感触?(非洲的色彩不仅多,而且大多鲜亮耀眼;作者描写颜色的词语很丰富。)活动五、 自主研读课文,感受语言魅力。- 3 -课文不仅用了丰富的颜色词汇描绘彩色的非洲,还用了许多独有的方式展现非洲的五彩斑斓。(1)选择最吸引你的一段文字细读,感受非洲的魅力和课文语言表达的特色。(2)汇报交流。(抓重点句段交流)语段一:蓝天骄阳是彩色的作为彩色之源的赤道骄阳,是那么炽热,那么明亮。金灿灿的阳光,映照地天空格外晴朗,好似透明的蓝宝石。到了旱季,蓝天之上没有一丝云彩,浩瀚的天穹显得并不高远,蔚蓝的天和湛蓝的海,在地平线上交汇,你会觉得非洲的蓝天似乎离我们更近些语段二:植物世界是彩色的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颗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A、引导学生体会:a、句中连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展现了树开花的奇丽景色。b、这里如此细致地描写树开花的情形,是因为这是非洲的特色。相比,前面略写花开花则是因为太常见了。B、指导有感情朗读。语段三:动物世界是彩色“其颜色不仅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且在不断变换着,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令你目不暇接,不住地发出赞叹。。。。。。” A、通过朗读体会:颜色在变换更能表现非洲蝴蝶的色彩缤纷,与众不同。- 4 -B、想象:游客会发出怎样的赞叹?语段四:日常生活是彩色的A、这段话里描绘了几幅非洲人民彩色的生活画卷?(花花绿绿的服装、五光十色的食物、绿树红花的住房)B、猜测非洲人的性格和生活态度?(热情、乐观、、、、、、) 语段五:艺术是彩色的A、用排比句概括非洲的绘画、工艺品、音乐和舞蹈艺术都是彩色的。B、展示非洲人民的舞蹈图片,感受非洲艺术的热情奔放和其中涌动的非洲人民的生命激情。3、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过渡:我们从课文中学到了哪些表达方法呢?(1) 结构上采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总结全文的方法。既首尾照应,呼应课题,又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
(第一段):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最后一段):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师随学生汇报,课件出示这两个句子。(课件)师: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小结:都是感叹句,一个在课文的前面,一个在文章的最后,前后呼应,与课题照应生:表达出了作者对非洲的赞叹之情!师:作者在赞叹什么?生:(齐)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2)课文不仅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过渡十分自然。如,过渡句“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和“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等,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顺畅自然。- 5 -(3)课文的语言十分优美生动,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作者联想丰富,如,“金灿灿的阳光,映照得天空格外的蓝,好似透明的蓝宝石”,“……繁花似锦,绿海荡波,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一棵似一团火,一排是一片霞。到了开花季节……就像置身于花海深处”,无不体现着意境的色彩美和语言文字本身的美,读来就像欣赏一幅幅五彩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学生汇报师结合此处课件,引导学生体会出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出示课文中的原句,读一读。活动六:总结非洲是一方热土,他古朴、自然、美丽。他吸引了世界人的目光。
本文通过“三感叹、两过渡、五表现”来说明了非洲是彩色的 活动七、拓展资料,课堂小练笔:1、家乡不仅(
)是彩色,(
)也是彩色的。 2、家乡的(
)是彩色的,家乡的(
)也无一不是彩色的。活动八、作业布置1、朗读课文首段和尾段,感受作者对彩色非洲的赞美之情。 2、摘录课文优美词句。3、拓展阅读:《非洲的地理杂志》、《非洲之旅》- 6 -15. 画风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课文、有感表地朗读课文;2、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互相合作。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也来出个谜语请你们来猜,好吗?谜面:看不见它影子,摸不着它身子,花儿见它点点头,小草见它弯弯腰。生:是风。师:同学们真聪明,就是风(板书:风)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风的课文(板书:15 画风)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3、你知道那些风?并说说你对风的感受?生:台风、狂风、暴风、龙卷风、大风微风、西北风……二、复习生字1、出示课件:三位小朋友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呀,今天有三位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要和我 - 7 -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的名字就藏在老师手中的生字卡片中,看看谁认得它们,带着同学们读一读。(指名带读,其他同学跟读。问同学有没有陈、宋、赵的姓)2、同学们的识字本领真不小,现在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谁了吗?生:是宋涛、陈丹、赵小艺。喊喊他们的名字,打个招呼吧?生打招呼。(赵小艺,你好,认识你真高兴。)3.开小火车(游戏,出示生字卡片。小火车,开开开,开到你家来。)三、分段学习课文1、同学们真热情,想不想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生:想)那咱们赶快找开课文读一读吧,老师有个小小有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标出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再找出小朋友画风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2、知道三位小朋友分别画了什么吗?请帮我来连一连吧
雨丝赵小艺
旗子风车3、出示课件:三幅画老师这里有三幅小朋友的,看看哪位同学能很快辩认出是谁的画,是从课文中哪一段知道的?A、认出宋涛的画⑴读出相应的段落⑵有风了吗?“斜斜的”、“吹斜了”应该重读。B、认出陈丹的画⑴找到相应的段落了吗?请读一读。⑵同学们,你们都是小树了,读出风的感觉了就把腰弯一弯C、认出赵小艺的画⑴指名相应的段落⑵重点指导读出有风的感觉“旗子在空中飘着”、“风车在呼呼地转”。4、三位小朋友画风成功了吗?(成功了)- 8 -是从课文中哪一段看出来的。请找到的同学一起读。5、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想象一下一阵风吹来,我们仿佛看见旗子在(飘扬),雨丝是(斜斜的),小树是(弯弯的),还有风车在(呼呼地转)。美不美呀?(真美呀!)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把这一段再美美地读一遍(生读最后一段)。6、小朋友们的画这么美,能配上几首诗就更美了,同学们能作诗吗?(能)请同学们用“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的句式给小朋友的画配上小诗。8、指名分别配上小诗师帮忙整理。9、一起动支脑筋,给我们的集体创作加个题目。10、全班带着题目齐读诗歌。这可是我们班的伟大作品呢。四、指导朗读1、欣赏课文朗读,(课件:动画朗读课文)2、同学们有信心读得更好吗?想不想换另一种方式来朗读?3、分小组分角色朗读,先练一练。4、推荐几位到上面来分角色朗读,可以根据你的理解加上一些动作表演(推先四位同学)下同的同学都是评委了,等会儿还要请你们来评评,认为谁读得好。(学生分角色朗读)5、谁来评评?学生试评,教师指导。6、小结:上面的同学读得很投入,下面的评委也很出色,表扬他们,也表扬自己。五、拓展体会,画风展示1、宋涛、陈丹、赵小艺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得这么漂亮,真是不简单哪,同学们喜欢他们吗?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喜欢宋涛,因为他敢于提出问题;喜欢陈丹,因为她很聪明,善于向别人学习,修正自己的错误;喜欢赵小艺,她肯动脑筋,第一个画出了风,很有自信心。)2、这三位小朋友既聪明又肯动脑筋,遇到困难就认真想办法解决,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会画风,你们会画风吗?(生:会)咱们的同学就是有自信。- 9 -3、讨论:如果让你来画风,你会怎么来画?4、同学们的好主意真多,风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以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5、小结:我们二年的同学个个表现这么出色,这节课我们不但读懂了课文,学会了画风。老师也希望你们能像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样,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去观察、去发现生活中的许多有趣的事物。六、课堂延伸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关于生活中风的图片,请大家一同欣赏。
出示课件:生活中的风。七、有趣的作业:喜爱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喜爱朗读的你:把风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喜爱阅读的你:找找写风的资料读一读。八、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真棒,老师为了奖励你们,让大家听一首关于风的歌《大风车》。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九、板书赵小艺:旗子
转陈丹: 小树
弯宋涛: 雨丝
范文四:作业标题:提交一个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案例。作业内容:案例背景: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各种教育技术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当代先进的电子教学技术,在教学中它的灵活性和易操作性及其所具备的多功能性,越来越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它生动灵活,能够增强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与教学内容的直接交流;它直观仿真,能够增强幼儿学习的创造性,拓宽幼儿的形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其画面可塑性,能够增强幼儿学习的目的性,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贯穿教育,提高幼儿的审美素质,具有形象性。并且它还能够增强幼儿学习的有效性,极大缩短了幼儿认知事物和把握事物本质特征的距离。在幼儿园中,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画面:早上来园的时候,孩子们的手里总少不了一瓶牛奶。固然,常喝牛奶能使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可是,你注意到了吗?在班级的走廊上常常躺着一两个被人丢弃的牛奶瓶。明明垃圾桶就在不远处,却没有人愿意多花一点力气将它们扔进去。我们知道,现在全社会都在提倡环保,可是为什么在大肆宣传之后,仍有许多不够乐观的现象呢?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环境保护教育要从学前儿童开始。在这样一个小小的例子中可见我们的环保教育并未落到实处,一个小小的牛奶瓶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假如人人如此,那么我们周围的环境是可想而知的,我们为什么不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呢?我们的幼儿园不是专业学校,所以在进行环保教育时是不能单独设科的,更不能枯燥说课,途径之一就是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本案例就以环保美工《瓶子宝宝的新衣裳》为例,谈谈如何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美工活动相结合,对幼儿实施环保教育。案例描述: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主题。(展示幼儿带来的各种瓶子)师:今天老师把你们收集的瓶子宝宝请到了班里做客,谁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收集到的呢?(1)、你在哪里经常能看到这些废弃的瓶子呢?(演示课件:垃圾桶、垃圾箱、垃圾场)(2)、都有些什么瓶子?里面原来是装什么的?这些瓶子还能再利用吗?小结: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瓶子,由于人们把瓶子里装的东西用完之后就随手扔掉,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是不是可以把它们变废为宝呢?评析:组织教学活动导入非常重要,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导入课题,能达到以“情”入题,以“奇”入题,以“疑”入题,以“趣”入题的效果,使幼儿能很快地参与到活动中,成为活动的主体。课件内容的选择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它既是课件的实体,又是课件的根本。其它诸如表现形式、技术运用等均以内容为核心,服务于内容,而课件内容的选择又必须先从教学内容的特点着手。本活动教师以幼儿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瓶子为主要内容展开话题,使幼儿认识到原来瓶子用过了还可以再利用。在说出一种瓶子的名称时,教师点击课件,画面瞬间切换到了已经是成品的瓶子。有用颜料画上图案的,有用布包扎瓶身的,有用绳子捆瓶口的,还有的是用干树叶或废旧图书、报纸等材料粘贴的。每个画面分别代表了画、包、扎、捆、剪、贴等技能,总之制作方法各有特色。这一部分与平时美工活动的流程是有所区别的,首先教师示范的这一步骤省略,减少了教师讲解与示范的时间,提供给幼儿更广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由探索制作的方法。这样的展示比教师枯燥的讲解要生动的多,幼儿也对此比较感兴趣。其次是在仔细观察过后他们会发现这些瓶子是空的、没有装东西的、曾经用过的、生活中经常能看见的,使他们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当大屏幕切换到垃圾场脏乱的场景时,强烈的视觉冲击激起了他们要爱护环境的情感,活动的目的随之体现出来了。2、观看课件(装饰后的瓶子),了解瓶子还能用来装饰,能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逐一观看并讨论:(1)、这些漂亮的花瓶是怎么做成的?(演示课件:画、包、扎、捆、剪、贴)(2)、它用了哪些辅助材料?(油性涂料或彩绘颜料、旧花棉布、旧毛线、广告纸、旧缎带、旧麻布、旧麻线、干树叶、干花等)这些瓶子宝宝穿上衣服后真漂亮,让我们也给自己的瓶子宝宝打扮一下吧!评析:我在课件中制作了一个翻页按钮,并给它配上了欢快的音乐,即方便教师自己操作也使课件变得生动有趣。于是课件画面既可以按顺序出现,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作任意选择、重复,组合或停顿,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有利于教师发挥课堂应变能力,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活动中,课件以简洁、明快的方式直接把有关瓶子的话题引到了如何美化上,整个活动的重点就顺势慢慢铺展开了,,,,3、分组进行操作,教师适时指导。要求幼儿大胆想象动手创造,鼓励能力弱的幼儿积极完成。
评析:我们为幼儿准备的是丰富多样的材料,其中有大部分是生活中废弃的。在这里环保的主题就更加突显出来了。分组操作活动中,我们提倡尊重幼儿,因此幼儿在操作前可以自由选择组别。在制作过程中,教师把屏幕切换到主页,目的是让幼儿有想象空间,有自己的发挥余地,不会依样画葫芦。与此同时我们还配上了轻松欢快的音乐,创设了一个完全放松的情境,使孩子们能尽快投入到创作当中。4、互相欣赏、分享成功的喜悦。(1)、说一说:你准备把穿好衣服的瓶子宝宝放在哪里?(书桌上、客厅里等等)(2)、拍照游戏:请幼儿手拿瓶子宝宝自由结伴,老师为孩子们拍照留影纪念。(3)、播放欢快的音乐:让我们跟着音乐,与瓶子宝宝一起跳一回欢快的舞蹈!评析:制作结束还应当有一个完整而又印象深刻的总结活动,才更能体现活动的主题。为此,在幼儿自由发言之后,我设计了一个拍照游戏,让孩子们和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留影,这个环节对孩子们来说是意义非凡的,因为此时他们正在享受成功的喜悦。最后,我们又来一个集体舞蹈,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此时,幼儿的情绪应是极其高涨的。5、延伸活动。小朋友们的小手真巧,给瓶子宝宝穿上了这么漂亮的衣裳。(播放课件:美丽的花园、干净的海边、清洁的城市,让幼儿感受环保能够带来的效果。)那么我们回去好好找一找: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废弃物品可以利用?下回我们再来打扮它们。评析:延伸活动是这次美工活动的延续,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思考答案,也是教师教育的一个策略。至此,课件始终贯穿这个教学活动,让人感觉很完整,不会与前面几个环节脱节。案例反思: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形、声、色、知、情、意相统一的产物,并运用了声音、图片、文本等多种技术手段,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认知对象,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一个优秀的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课件远比单调、枯燥的教学更具有吸引力。这也正是其他传统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它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能起很大的作用。下面就是我在实践过程中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些看法:一、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实践中的作用。1、扩充信息,使幼儿开阔视野。幼儿的成长需要不断获取新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课件的设计使教师在教学展示中让文本、声音、图象、图形等教学内容的组合物帮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眼、耳等)去直观体会和理解多种信息。鉴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因素,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幼儿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所以在活动中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调解活动气氛,创设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幼儿情感,激发学习兴趣。2、激发兴趣,丰富幼儿认知。学习兴趣是幼儿对学习的一种积极地认识倾向,它是幼儿获取知识,拓宽眼界的最主要推动力。课件能让静态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看看那一个个色彩鲜艳而又逼真的瓶子宝宝,一下就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边看边讨论地展示了几个制作方法后,幼儿已经有了具体的了解,看起来深奥的东西刹时变得明朗简单化。3、创设情景,拓展情感深度,提高教学实效性。“良好的心境是成功的一半。”鲜艳的颜色和生动的图象,动静结合的画面,能唤起幼儿高涨的学习情绪,使他们马上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愿望。实践证明,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能增加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审美能力等。它以直观、形象、具体、新颖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使用它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愉快地获取大量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纵然计算机辅助教学有许多优势,我们在运用它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把学习和生活相脱节。因为学习的内容常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能为学习提供大量的素材。只有把身边最亲切、最能激发幼儿情感的事物作为学习的对象才能以最佳状态达到教学目的;也只有把计算机辅助教学纳入整体优化的素质教育中,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殊功能与魅力,才能提高幼儿素质。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尝试,我对幼儿园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手段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地努力探索,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幼儿园更好地发挥特有的功能,为我们的教育服务,为我们的幼儿服务。
范文五:教学设计与案例:《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关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一观点,是为深入学习细胞的知识作铺垫,属了解水平。教材通过事例从几个方面提供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因此,该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为“举例说出”。在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只有种群和群落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的,这些结构层次都属于基本概念,因此需要理解学习。不仅理解生命系统的这些结构层次的含义,还应理解这些结构层次是层层相依,紧密相联的,同时,还应初步理解生命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教学目标定为“举例说明”。在分析组成生命系统的多层次关系的基础上,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二、教学设计思路三、教学实施的程序四、教学中的其他问题及对策本节教材涉及较多的初中知识,同时,由于时间相隔较长而容易遗忘,因此,本节教学除完成知识上的教学目标之外,还具有熟悉学生,了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尽量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二是不要仅仅拘泥于具体的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看待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三是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教学策略,并注意教师列举的事例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范文六:设计背景省教育厅为农村学校送来了与教材配套的dvd系列教学光盘,为农村语文教学搭建了一个平台,这套光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提供了大量生动、直观的材料,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缩短城乡教学的差距,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学情分析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积累的生活常识不多。因此,抓住低年级学生爱看电视,喜欢声像同步、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的动态事物的特点,充分利用远程教学光盘中的有利资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力求做到少讲多读,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水的各种奇异的变化。通过光盘中的师生与课堂里的师生互动,启发学生学习,拓展思路,让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这样,既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又不会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第3册第八单元第30课《我是什么》。本课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五段,第一段和第二段讲了水变成汽、云、雨、雹子、雪的不同形态;第三段讲了水在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的情况;第四段讲水给人们带来的利弊;第五段用问句的方式与课题照应,并激励读者找到答案。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地朗读全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2、 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3、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教学准备省“农远工程”配套教学光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0课《我是什么》(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点明要求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今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与电视中的老师和同学学习第30课《我是什么》,你们愿意吗?(板书课题)在看电视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看的时候要看仔细,听要听明白!二、结合光盘,初读课文光盘播放电视老师的要求:小朋友,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课文里的“我”究竟是谁吗?自由读课文想想,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同学和书下面的拼音,开始吧。(一)朗读课文(二)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随机点评。(三)小朋友,聪明的你,知道课文里的“我”是谁了吗?(是水)你是从课文的那些地方看出来得?用———划出来,读给同学听听,好吗?(学生一边读,一边做记号)设计背景省教育厅为农村学校送来了与教材配套的dvd系列教学光盘,为农村语文教学搭建了一个平台,这套光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提供了大量生动、直观的材料,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缩短城乡教学的差距,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学情分析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积累的生活常识不多。因此,抓住低年级学生爱看电视,喜欢声像同步、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的动态事物的特点,充分利用远程教学光盘中的有利资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力求做到少讲多读,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水的各种奇异的变化。通过光盘中的师生与课堂里的师生互动,启发学生学习,拓展思路,让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这样,既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又不会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第3册第八单元第30课《我是什么》。本课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五段,第一段和第二段讲了水变成汽、云、雨、雹子、雪的不同形态;第三段讲了水在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的情况;第四段讲水给人们带来的利弊;第五段用问句的方式与课题照应,并激励读者找到答案。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地朗读全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2、 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3、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教学准备省“农远工程”配套教学光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0课《我是什么》(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点明要求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今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与电视中的老师和同学学习第30课《我是什么》,你们愿意吗?(板书课题)在看电视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看的时候要看仔细,听要听明白!二、结合光盘,初读课文光盘播放电视老师的要求:小朋友,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课文里的“我”究竟是谁吗?自由读课文想想,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同学和书下面的拼音,开始吧。(一)朗读课文(二)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随机点评。(三)小朋友,聪明的你,知道课文里的“我”是谁了吗?(是水)你是从课文的那些地方看出来得?用———划出来,读给同学听听,好吗?(学生一边读,一边做记号)
范文七:课堂教学设计表网络环境下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例谈信息时代的教育模式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简单讲即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它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网络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单机演示型多媒体教学已不能适应这种要求。但网络教学必须要解决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信息提取的导向性问题。以下以人教版高一地理新教材《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节为例,谈谈地理网络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一、教学内容与重点分析1、教学内容: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沿海大国,开发海洋对解决我国能源、食物及其它资源的不足和发展对外经济、拓展活动空间具有极大意义。因此理解掌握本节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2、教学重点: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与渔业生产、海洋油气开发、围海造陆。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协同探讨解决问题突破重点。二、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1)知道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2)理解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渔场的形成原因; (3)了解海洋油气开发的生产过程; (4)理解围海造陆的途径和意义。2、能力目标:(1)运用图表分析渔业资源的分布,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德育目标:转变传统的“重陆轻海”的观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资源观和海洋权益观;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看待围海造陆的利与弊。4、创新目标:通过设置角度新颖的应用型讨论题,让学生大胆想象,各抒已见,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观点,并设置情境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因此采用网络教学方式,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探究、创造的机会,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网络教学强调个性化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技能,但如引导不当,则易使学生在网络中迷失方向或在大量信息的轰炸下反而妨碍了学生有效吸收和提取信息,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发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强化学生的基本地理能力使其领会基本学习和复习方法。四、教学流程图如图所示,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包括上网收集、分析、利用信息和讨论合作、发表观点、学以致用等,教师以辅导评价、指正释疑、总结归纳方式指导学生学习。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影片导入,创设情境]教师播放《海洋资源》影片,提问:看了影片你有何感受? 学生小结后,教师结合我国实际导入新课。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海洋资源之丰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明确目标】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并略讲知识结构。设计意图:网络教学中学生如缺乏有效的指导易造成漫无目的上网的现象,因此必须要解决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和信息提取的导向性问题,使学生知悉目标并为达到目标而积极上网收集对自己最有用的资料。学生在大致了解了本课的知识结构后,能快速有效地提取信息。【上网学习,协同探讨】 大屏幕展示思考题:1、海洋资源按其属性分为哪几种类型?开发利用现状如何? 2、在海洋近岸、大陆架海底、深海海盆分别分布有哪些主要矿产? 3、为何海洋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 4、为什么海底油气开发往往采取国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学生带着问题上网学习,各学习小组内部可进行相互讨论,以最快速度从网上收集资料加工取舍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引导思路,让学生对照问题主动上网求知,引发学生多思,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精讲小结】教师利用相关图片及影片精讲重点:海洋渔业生产和海洋油气开发。设计意图:用影片直观再现大陆架渔业资源,并通过对比分析世界渔业资源和洋流分布图,帮助学生理解渔业资源为什么集中在大陆架浅海海域。【测试反馈】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含七道选择题、一道读图题,题目略)。设计意图:选择题采用人机对话方式,检测反馈所学知识,学生可即时了解练习结果的正误并找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纠正。读图题综合了海底矿产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及海洋油气开发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案例分析】教师简要分析围海造陆的典型案例:荷兰、日本、澳门的围海造陆。设计意图: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懂得围海造陆的意义、途径和要求,并能举一反三分析同类地理事象。 【上网学习,讨论发言】教师提出问题:请你谈谈围海造陆的利与弊。你认为广东省近期内有无必要实施大规模的围海造陆工程以扩大用地面积,为什么(大屏幕显示)?学生针对问题收集信息,经分析、讨论后在BBS论坛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问题查找相关资料。讨论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和现实性特点,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独特性思想与感情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去创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评价发言】在论坛中挑选不同观点、有代表性的发言进行简要评价,并注意多用鼓励性语言。设计意图: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标新立异的观念,使地理网络课堂成为学生情感交融和智慧撞击的场所,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六、课件设计思路本网络课件的设计思路及特点如下:1、界面友好,并有电子教材相互对照,学生可以不带书本进课堂。2、合理设置导航系统和导学提示,解决了网络学习的导向性问题。在主窗口有序排列各类主标题,学生可通过各主标题的下拉菜单调用所需学习资料。3、主窗口设置相关地理专题网站链接,学生可根据需要点击进入,提取信息开拓思维。4、课堂练习设计为即时评价判断方式。选择题电脑可即刻显示正误,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激励其继续学习。5、BBS互动讨论区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对各种观点,老师、学生都可以发表见解、回复、评价,真正实现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和互动,给学生思考和创新创造宽松的环境气氛和更多的机会。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授课人:洪峥嵘[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地方时的概念以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地方时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演示实验,增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2.通过自学导读,学会收集地理信息的方法,培养整理和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逐步形成地理概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树立辨证的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地方时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教学媒体与教具]
实物演示;板图板画图示;一个地球仪,一个手电筒 [课时安排]
1课时气压带与风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三圈环流、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规律与分布范围。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老师的演绎与同学们动手绘制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推导过程的逻辑性与严密性,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的,而联系和运动是有规律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以及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过程和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以及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过程和规律。 教学方法:图示法、引导启发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课
时:1课时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目标】(1)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的巨大影响,理解太阳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2)了解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以及这种分布规律导致的不同纬度之间的自然景观差异。(3)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4)掌握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耀斑对地球的影响。(5)学会辨正的看待宇宙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重点】(1)太阳辐射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
(2)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其活动类型。(3)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与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及其规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设计】多媒体资料库(录像如太阳能量来源录象、文字资料、图片如太阳黑子、耀斑、极光图)区域农业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阅读相关地图,并总结归纳区域农业发展的基本分析思路。
2)阅读相关图表,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掌握区域农业发展开发的分析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念。教学重点: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教学难点: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教学方法:比较法 课
时:1课时。
范文八:一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第一册《8和9的加减法》(教学案例设计)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不详
点击数:756
更新时间:
★★★★ 【字体:小 大】p;
师:这棵树上有你们喜欢的汉堡、奶酪……,你们想要吗?你要算出你吃的东西要多少钱,老师就奖给你一张麦当劳优惠卡。评: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不仅轻松愉悦地掌握新知,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总评: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教学原则。1、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小动物,通过设计三关,使学生体验了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了课堂情趣。2、这节课创设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脑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设计:
范文九:一、材料分析题(25*2)13.本案例节选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认识生肖》,请予以评价。一、教学内容《认识生肖》是选自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四年级下《综合实践活动》第13课《生肖与民俗文化》中的第一课时,有关“十二生肖”在三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四年级上学期的美术课上都有涉及,课前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十二生肖有所了解(仅停留在知道十二生肖是指十二种动物),学生对生肖的作用、来历都不怎么了解,有的孩子甚至有对照生肖推算自己一天运程的行为,因此有必要指导学生对生肖做进一步的研究。二、教学目标1、寻找生活中的生肖,感受十二生肖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认识十二生肖的来历、排列等有关知识。充分理解生肖用于记年的作用,能够利用生肖的排列推算年份。3.通过属相小调查,认识到属相与人的命运没有联系,培养学生详细科学的思想,破除迷信意识。4.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巩固浏览网页、查找信息的技能,提高删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十二生肖的有关知识,正确认识生肖与命运的关系。难点:充分理解生肖用于记年的作用,能够用生肖的排序推算年份。四、课前准备教师行为:制作《生肖与民俗文化》主题学习网站。学生行为:收集生肖物品,开展属相小调查。五、设施和资源1.网络教室,一人一机,均连入互联网。2.《生肖与民俗文化》主题学习网站(http://hsfx.),为学生提供了文本、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内容。它分为三个版块,生肖大看台,生肖小知识,生肖故事会。学生可利用这一主题网站进行学习,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水平,调整学习进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六、教学过程(略)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深度和广度不够,本分析侧重对教材分析,应该进一步明确研究主题的具体内容,将要学习和研究的主题明确化。另外对学习者特征分析应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提出来,而不应该放在学习内容分析中进行。2、教学目标不够规范明确具体。比如1“寻找生活中的生肖,感受十二生肖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本目标是对学习过程的描述,而不是对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的说明,不符合教学目标是对学习结果描述的要求。教学目标使用的行为动词不够明确,比如提高、巩固等词比较抽象,不易于学生理解。目标3培养的主体是教师,违背了教学目标阐述中主体只能是学生而不能是教师的原则。另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本教学目标主要是知识技能目标,对过程和方法目标缺乏描述,比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缺乏描述。3、缺乏教学策略设计,也就是就如何开展本综合实践活动的采用的方法媒体组织方式等综合体。在本综合实践活动中,适宜采用WebQuest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合作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本课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也可以加深对本课题的认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能较好地满足综合活动的教学目标的要求。而目前已有的专题学习网站仅仅是对《生肖与民俗文化》的背景知识做了一些介绍,对如何开展调查,如何开展学习没有体现,缺乏对教学计划和本次活动的具体安排。4、缺乏教学评价的设计 调查结束后如何考察学生达标程度缺乏相应的描述,因为本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本人认为适应采用基于过程的量规评价,最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个调查报告,并开展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评价的过程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考察。分析: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建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着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教学设计模板是教学设计模式的具体化,是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脚手架。本教学设计模板的优点:模板的整体教学结构设计合理,绕主题-情境-任务-活动与过程-资源-评价-结论”展开,是典型的webquest模板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应用。应用本模板设计研究性学习主题符合研究性学习主题综合复杂,基于情境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需要。本教学设计模板的不足:对教学设计模板的阐述不够充分,不利于学习者充分理解本模板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探究教学模式的学习者来说,以上提供的简单案例难于满足普通教师不懂教学设计的老师的需求。本探究教学模板的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主题和情境中缺乏理论依据说明本模板缺乏相关的理论依据的说明,学习者难于理解其适合利用的场合和情境,应该进行应用场景的说明,比如适合应用于研究性学习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主题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模式主要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来的,在本模式中强调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基于情境以团队的方式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只是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知,而是通过学习者积极主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设计本模式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目标的达成。2.任务阐述不够明确本模式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基于情境完成一个复杂的主题任务,任务一栏中应该对完成的任务进行具体的说明,要求学习者提交的资料和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的清晰的说明。3.活动和过程应不够清晰具体本教学设计模板提出了探究型教学模式的的基本步骤,但是缺乏对本模板的具体说明,仅有的案例不能清楚地告知学习者每一个环节应该完成什么工作,比如在活动和过程环节应该告知学习者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使学习者在利用本模板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有章可循。4.资源缺乏分类本教学设计模式需要网络环境的支持,需要将本模式以网页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方便学生查阅资料和开展研究,同时也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好的方式。5.评价缺少对评价标准的说明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评价方法和标准。6.结论部分就如何总结缺乏说明
范文十: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主要包括水资源概况和爱护水资源两部分内容水资源的概况:利用图表和数据等有关水资源的资料说明水资源的丰富和淡水的有艰和短缺.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利用资料、数据、图表等收集、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爱护水资源:利用资料图片视频等介绍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的有关知识.强化学生爱水和节水意识.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逐步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主要以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情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形成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给学生布置实践与探究活动任务,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教学设计案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