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巧dota是什么么

巴金的文艺思想与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2
巴金文艺思想与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日下午)
内容较多,分几次贴出,第二贴。
现在我们来讲第一个大问题,讲一讲巴金文艺思想中的“善”。这个善就是讲人性自由的追求,这样一个价值,我们简称为“善”。所以这里的善是这个意思,而不是一个伦理观的问题,它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历史观的问题。那么善到底是一个伦理观的问题,还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还是一个历史观的问题呢?它既有伦理观的内涵,又有价值观、历史观的内涵。我这里讲的是价值观和历史观的问题。下学期我们要讲当代文艺思潮的一桩公案,关于人道主义论争的所谓伦理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争议,这个问题会深入。
巴金文艺思想中的“善”,在我看来,它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变化也体现了百年中国文化和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的变化。
第一个阶段是前期创作,“善”主要是什么方式体现出来呢?就是反对家族制。当然也可以说是反对专制。
第二个阶段是后期,后期主要以什么方式体现出来呢?以对被侮辱者、被损害者的同情体现出来。他主要不是在反对专制,他主要是博爱。博爱到什么程度?博爱到爱自己的敌人。
第三个阶段是晚年,晚年是指他对当代专制的反对,又回到专制。这个专制就不再是家长式的,主要体现在《随想录》。
这三个时期都体现了清醒巴金对善和真的追求。这三个时期对巴金来讲,“善”是最高的价值,也是最高的目的,也是最高的手段。所谓最高的手段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出现过不重视艺术的情况,不认为艺术有什么价值,艺术在这里不过是巴金实现他的善的一个工具,或者一个手段。
这个巴金说的非常明确,我看到他这句话起码说了十几二十遍,他在《灵魂的呼号》(1932年发表于《大陆杂志》第五期上)里说:“我不是一个艺术家,人说生命史短促的,艺术是长久的,我却以为还有一个比艺术更长久的东西,那个东西迷住了我,为了它,我自愿舍弃艺术。艺术算得什么?假若它不能给多数人带来光明,假若它不能够打击黑暗,那艺术就没什么意思。”巴金这段话他说过好多次:我不是作家,我不是艺术家,我只是一个战士,我只是有热情要倾诉。他经常这样讲,包括晚年。
晚年当香港的一些大学生指责他的《随想录》的句子不通时,他也是非常愤慨,又讲这个。也就是说巴金一辈子,你把他的前后期所有言论集中起来看(我刚才读的是他青年时期讲的),他都是一以贯之,他生下来即有一个目的,就是让所有的人都获得光明的思想,要去打击黑暗,就是人啊去自由发展,他是在为这个事情做贡献,他不是去当作家或者艺术家。不光是在他的思想中,他也是一以贯之的践行他的理念。我引这段话想讲的是“善”对他来说是最高的价值。
好,现在我们来看第一个阶段,就是看前期巴金怎样为他的价值奋斗的。
巴金前期有三个三部曲,“革命三部曲”、“爱情的三部曲”和“激流三部曲”。“革命三部曲”实际上只有两部,第一个是《灭亡》,这是他的处女作,还有《新生》;“爱情三部曲”就是《雾》《雨》《电》;“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这个大家比较熟悉。除了这八部作品,其间的一些散文,都体现了。
我念两段巴金的话:“我是为了自己,即如我在序言中说的我是给我的哥哥著的,为了申述自己的悲哀而写小说。”我为什么写小说啊?“我要拿起笔来做武器为他们冲锋,向这个垂死的社会发出我的坚决的呼声,我控诉!”这个“我控诉”他是用的法文,实际上是引用的左拉的一句话,左拉当时写“我控诉”还不是反对封建专制,他是反对社会的不公,因为巴金留法受左拉很大的影响,也受法国革命党的一些影响。
再一个层面是巴金受到了无政府主义的影响,无政府主义是巴金前期思想的主要核心。我以为他到晚期也没改变。我觉得他的无政府主义从伦理上主要受到两个无政府主义者的影响。从伦理上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怎么样做人,怎么样看待人。他以他们两个人为自己的榜样。一个是巴枯宁,一个是克鲁泡特金,这两个人都是俄国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家产全部变卖去给人民当牛做马,什么都不要,到处去奔走呼号,反对政府,主张人类应该是无政府,当然实际上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一种理想主义啦,这是对人类的大爱,巴金受的影响,也就是克鲁泡特金和巴枯宁,特别是他们的伦理,他们个人的品行,他们是俄国人。
俄国民粹主义知识分子就是什么东西都丢了,全部让给农民,去教育农民,去把爱给每一个人。大家看过托尔斯泰,看过《复活》,看过《安娜卡列尼娜》里面的列文,列文还不是很特别,全部融入解放事业,把地分给他们,教他们读书。这种伦理上的影响对巴金影响很深刻。所以当时他就是因为崇拜这些人。
他看到家里面都是些什么人呢?每天还要去给祖父请安,当然他对他的祖父还是很尊敬的,请安就请安嘛,跟爸爸、妈妈、二叔、三叔、四叔,然后才是我们,我们也是觉新在前面,老大老二老三这样排下来,反正每天早上走一转,这个弄得很憋气啊是不是?所以他喜欢跟马房在一起聊天,只因为不憋气,并不是说马房有什么不得了,马房不过就是我们现在的门卫,你可以跟门卫自由聊天,因为他很尊重你,他什么都跟你讲,你在他那个地方获得了一种平等。实际上巴金在那个地方获得的仅仅是一种平等,因为在家里不平等,每个人都在指挥他。虽然每个人都说我非常爱你,然而又说你这样不对那样不对。
这个作家他是个感受型的人,但他也有一些理性:虽然他对我不好,但他的确是爱我的,他希望我这样,读四书五经然后怎样。但是贾宝玉就觉得不好,说“林妹妹从来不说这种混账话”,你看林妹妹多好。克鲁泡特金和巴枯宁的很多思想就是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在我看来可能是构成,这也是我所认为的巴金仅次于鲁迅的一个根本原因,他不像其他人,也可能是他内部的原因。这是我的一个感受。为什么他跟其他作家比较起来会不同呢?刚才我讲郭沫若、茅盾,大家都知道。就说曹禺嘛,曹禺是天真的纯朴的,但是他的确自己也认为自己是说假话,但是还是说了很多假话,天天去批判人,他也觉得很痛苦,因为让我去批判啊,每次叫我去发言,叫我去批判这个批判那个,所以他晚年写不出巴金的《随想录》,他写不出。
现在我们看这三个三部曲,我以为这三个三部曲有两个层面的体现,一个是反对君主,一个是反对家长。
“革命三部曲”里第一部巴金的处女作《灭亡》,大家知道吗?很薄的,我觉得大家应该去看一下,写得非常好,文学史都不怎么提,但是巴金最打动我的书就是《灭亡》。《灭亡》就像诗一样,它写三种人,两个对立面,全书的整个对立面就是戒严司令,戒严司令虽然我们看都没看着,但他无处不在。它主要的主人公叫杜大心,是一个憎恨、仇恨的形象,要杀人,很酷,从来不说话,什么都知道,知识丰富、情感丰富,但就是不说话。还有一个叫做李静淑的女孩,很温柔,像天使一样,弹一手很好的钢琴,她发狂地爱着杜大新。还有就是李冷,是她哥哥。杜大心想干什么呢?从头到尾他就想干一件事,那就是把那个戒严司令杀掉。李静淑非常同情他,非常理解他,也非常爱他。这个小说写的就是杜大心自导灭亡的感情过程。但是他安排了两条线,一个是憎一个是爱,爱就在李静淑那里,爱所有人,包括你的敌人。实际上这也是巴金思想的两面,
我们看他后期为什么展现出来像对《憩园》杨梦痴都爱,早年为什么不是这样?实际上在我看来《灭亡》这个作品里面已经展现了他的两极——无政府主义的大爱和大憎。憎的是专制,凡是官我都要把他杀掉,爱的是所有人。这就是他为什么要灭亡,因为这个社会太不公正了,他要去牺牲,过去批判《灭亡》,认为是小资产阶级狂热,把一个人杀掉了还有千百个人在,革命就成功了吗?这是无政府主义的盲动。实际上“革命三部曲”的“革命”,“革”的就是专制政权的命,他并没有写这个专制政权是谁,是哪个阶级的,反正就是跟广大人民相对立的那个东西。所以我讲《灭亡》体现了两面,狂热的反专制和狂热的博爱。
所以巴金在这时说过很多话:“我始终没有停止过光明就要到来的呼唤,我的对人类的爱鼓舞着我,使我有勇气有力量去挣扎,所以在夜深人静暗淡灯光下,促我写作的并不是那些悲苦的事情,而是对人类的爱。我的对人类的爱是不会死去的。”因为克鲁泡特金也好,巴枯宁也好,包括他后来翻译的赫尔岑也好,他们都相信两个东西——大爱和牺牲。他们并不讲道德,但是他们却是最大的道德,他们的行动就是道德,以自己的生命去殉所有人的爱。而且他们的爱不是韦唯唱的那个《爱》,是要用自己的牺牲去换回的每个人的自由的生活。
大家都知道俄国当时的社会也是非常糟糕的,但是俄国文学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在我看来比咱们中国文学传统好的地方就是它有深广的人道主义精神。所以它会产生这种所谓“多余人”,包括毕巧乔林、罗亭等等,为什么有这些多余人呢?就是吃了饭把自己家里的东西拿出去给人家,然后在那里大骂自己的阶级,就是因为他有这样一种深广的爱。不然怎么会有托尔斯泰?中国人基本上没有,在我看来。中国人就是互相斗争、互相拆台、互相仇恨,他不可能超验自己去爱别人,他所有说爱人家的时候都是有目的的,都是要获得更大的钱利和声望,去占有社会,这跟我讲茅盾的时候讲的中国人的实践理性精神有关。像西方人的理想理性,比如西西弗斯啊,就是乱七八糟的吃饱了饭没有事做的,在中国就很少有人这样,最多是个装饰,但主流就还是实践理性精神,研究怎么样调整人和人的关系,怎么样调整人和社会的关系,研究这个的目的就是怎样“治人”,比如三纲五常,研究得很深入,并且具有长期的超稳定的结构,你看现在还是这样,它还非常有合理性,不断地被解释、丰富、发展,还把它科学化,现在更科学化了,所以它永远不倒。它就是这样一种文化体系,你有什么办法?在这种文化体系里面,它不可能有伟大的文学家,如果有,他就要超越这个体系,比如曹雪芹,比如鲁迅,都是超越过的,他们都是另类。在这个体系里不可能有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
其实在巴金写“革命三部曲”的时候,也有很多青年也写反对专制,但是他们没有巴金的这种觉悟,巴金完全是抽象思维,就是让人怎么样自由。比如乡土文学作家写天二哥怎么样喝醉酒,赌徒吉顺怎么样换妻,写冥婚,当时的作品都写这些东西,还有写婚姻不自由啊,像卢隐,从不自由到自由了以后成家,成家以后还是不自由,然后很喟叹。巴金就不同,他写的非常超越,他中了邪,中了克鲁泡特金和巴枯宁的邪。
091201讲,曹灿根据录音记录。
091219,略作技术性修改,贴出
1.李冷与李静淑是什么关系?
2.杨梦痴何许人也?与杨家小孩什么关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9:54:0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