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个所的藏药药理学精品课程怎么样

我国最大藏医药学古籍抢救丛书问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报拉萨6月2日电(记者尕玛多吉)我国目前最大的藏医药学古籍抢救类出版项目,由西藏藏医学院历时四年研究编纂的《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共30卷丛书日前正式与读者见面,再现了藏医药学独特的理论与诊疗方法。
版)本报拉萨6月2日电(记者尕玛多吉)我国目前最大的藏医药学古籍抢救类出版项目,由藏医学院历时四年研究编纂的《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共30卷丛书日前正式与读者见面,再现了藏医药学独特的理论与诊疗方法。这一项目是2013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也是近年来西藏最大的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共30卷2700万字,均为手抄版本,收录了《四部医典》《药师佛祷文五部》《五行历算秘籍月光》《时轮历算新月光》等100余部珍贵藏医药学及天文历算古籍手抄本,内容涵盖藏医药学历史、基础理论、临床经验、药物药理、药物方剂、炮制工艺、天文历算等多方面藏医药理论与实践资料。在挖掘、研究、整理、出版藏医药文献珍本过程中,西藏藏医学院采用影印的方式,直接将收集到的藏医药古籍文献作为母本进行影印复制,充分体现古籍文献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
[责任编辑:赵桐羽]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2/15 08:19
12/15 08:18
12/15 08:18
12/15 08:17
12/15 08:17
12/15 09:10
12/15 09:10
12/15 09:11
12/14 13:39
12/15 09:11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12/15 09:10
12/15 09:10
12/15 09:10
12/15 09:10
12/15 09:10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6584417
播放数:6298200
播放数:6029632
播放数:3351752
48小时点击排行试谈说藏医药学实践教学-职称论文网
>> 试谈说藏医药学实践教学
试谈说藏医药学实践教学
来源:本站原创
   关键词:藏医药:实践教学;实践技能
  藏医学是我国传统医药学宝库里的神奇瑰宝,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与印度吠陀医学、中医学、西方传统医学并称世界四大传统医学。由于历史悠久、理论完整、用药考究、疗效独特,位居我国藏、蒙、维、傣四大民族医药学之首。党和政府历来关心和扶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13,藏医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党的十七大提出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战略方针,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0年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国务院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开启了我国特色、藏区特点发展的新征程,这必将为藏医药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1部委制定的《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中医药发[2007148号)中指出继续加强民族医药院校教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中医药等部门加强现有民族医药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民族地区举办高等民族医药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设立民族医药学院、民族医药系,或设立相应的专业、专业方向,鼓励有条件的民族医药积极开展民族医药专业研究生教育;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的医学专业教育应有民族医药内容,为藏医药教育发展指明了道路。同时,随着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国家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提出,对藏医药院校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提高实践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目前办学条件、专业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结构等面临着很多挑战。
  1 当前藏医药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办学条件有待邂一步改善
  藏医药高等院校成立普遍较晚,也没有较先进的办学经验可以借鉴,目前尚处在摸索发展阶段,硬、软件建设步伐也较慢,且各地发展不平衡,建设投入不足,建设投资渠道单一且无保障,学校教学条件普遍滞后。目前,没有一所藏医药高等院校建有附属医院,除西藏藏医学院外均无真正意义上的附属门诊、附属药厂,实践教学大多停留在课堂理论教学,课问见习少,理论与实践脱节。教育创新速度慢,教育现代化程度底。教学实习阶段医院大多为地、县级藏医院,其中不少医院病种单一,学生实习质量整体不高。
  1.2认识有待避一步提高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及民族医药发展,并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但在实际贯彻实施过程中却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一方面,部分部门及领导对继承、弘扬和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认识不到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在出实招、抓实效上力度不够。对中医药及民族医药在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中作出的贡献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不能正确定位传统医药学专业学生的作用,不能为传统医学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及开展特色诊疗技术、发挥特色优势的条件,致使传统医学无用论思想存在,为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产生了消极影响。另一方面,藏医药教育从原来的寺院教育及民间师带徒传承方式变为现代教育模式后,在不同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下,学校及教师对探索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致使教学质量提高不明显。
  1.3 专业教学模式有待避一步改变
  目前藏医药高等院校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以大班上课及灌输式讲解方式为主,教学方法方式单一、僵化,教学内容枯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课程间、各教学阶段间衔接性较差;专业门类多,课程门数多,学时多,学生学业负担异常沉重;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不足,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1.4 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改善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藏医药理论教学比例过大,实践教学比例太小,不利于实用型人才培养。中、西医理论课程多而无临床实习课程,且没有适合藏医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中、西医教材,造成专业门类多而不精,实用性不强,无法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1.5教师能力有待连一步提高
  目前,既有丰富临床经验,又有较高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经验的藏医药人才越来越少。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大批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教师走上了讲台。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相对较高,但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出现教师理论和实践长期脱节问题。受各种条件制约,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的途径很少,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1.6 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有待解决
  由于存在教学模式落后、课程结构不合理及教师综合能力不高等问题,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较突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难度较大且任务艰巨。在现有条件下,学校偏重于理论教学,不能做到基础课与临床课知识的结合、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统一,学生不能随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教学、实习医院带教教师偏重于实践操作,无法很好地做到以系统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间缺乏自然的衔接过渡,致使整个教学过程未能很好地联系起来。
  2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2.1 改善学校教学条件
  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突破口,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加大项目争取及教育投入力度,重点加强附属医院、附属教学门诊、附属教学药厂、实验实训室建设,更新和改造教学设备,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并逐步加大科研力度,积极走教、产、研一体发展之路,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2.2 改变教学模式。调整课程结构
  医学生肩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使命。传统藏医传承特别注重实践教学,徒弟自拜师那天起,就参与师父的采药、加工、诊断、治疗过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同步进行,而且从学时间很长;寺院医学院医僧终身进行学习和实践,并将理论学习与治病救人作为毕生的事业。师父既是医生,又是教师,是绝对的双师型教师。藏医药教育纳人现代教育体系后,教育模式、培养方式、学制、规模、管理方式等均发生了变化,教学模式、课程、教材如不做相应调整,只在理论上继承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培养出实用型藏医人才。
  目前,国内藏医药高等院校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西医不行、中医不行、藏医也不行。因此,藏医药教育必须走创新之路,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临床技能。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验、见习、实习教学,同时编写适合藏医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专门教材,根据不同学科教学目标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应加强对学生个性成长的肯定,鼓励学生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卫生事业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已逐步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转变。医学院校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快推进教学改革步伐,培养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以适应社会进步和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藏医药教育也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调整思路和模式,发挥应有的作用。
  2.3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在加强教学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大教师队伍建设。临床医学教师必须参加临床实践,结合临床授课;藏医药学教师必须参加藏药的加工、生产与开发,结合实践教学。学校要为教师尽可能提供临床实践和操作的环境与条件,如建立附属医院、门诊、药厂、示教室等,轮流安排教师参与或主持实践操作,加强其实际动手能力,促使其成长为双师型教师。让临床教师既能了解和掌握医学前瞻性知识和技能,也能将临床实践和生产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教学中,结合临床典型病例、藏药采集加工等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讲解书本上枯燥盼专业理论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通过支持教师进修、深造等途径,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引导教师接受高层次、高水平、高效益继续教育,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4 加强与教学、实习医院间的合作及实习管理
  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医院、药厂、企业间的联系,合理利用和共享有限的教学资源,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强与实习、教学医院、教学研究机构的合作,严格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安排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且责任心强的教师带教,对实习内容、时间、目标等进行严格要求,加强实习教学医院教学能力、条件和师生考核的管理,协助医院申请国家项目经费,改善实训条件。
  2.5加强院校间学习交流,借鎏先遵办学经验
  目前,藏医药高等院校普遍存在关门办学现象,只注重自身发展而不注重与兄弟院校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各院校要以考察学习、教师互访交流、共同承担科研项目等多种途径,加强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办学经验,研讨学校建设、学生管理方法,共同推动藏医药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源自,如有业务需求请联系客服人员文章《试谈说藏医药学实践教学》由【职称论文网 】整理编辑,转载保留原文地址
CopyRight &
发表职称论文
职称论文网 版区所有
公司服务:政工师、会计、计算机、教师、医学、建筑等职称论文发表推荐专题:
您的位置:
>> 藏医药学概论
藏医药学概论
核心提示:藏医药学概论 藏医药学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仅次于中医中药而有系统理论的民族医药,几千年来为我国藏区人民的健康和繁衍昌盛出了重要贡献。……  藏医药学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仅次于而有系统理论的民族医药,几千年来为我国藏区人民的健康和繁衍昌盛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公元前3世纪,高原人就有了“有毒必有药”的医理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起强盛的吐番王朝。大唐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的医学著作和医生。同时,藏王还请了印度、尼泊尔医生入藏,结合高原古老的医学,编辑整理了大量的医学经典著作,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云丹贡布所著的《四部医典》。藏医认为宇宙是由小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大五行(气、火、土、水、空间)组成,小五行在人体则指心、肝、脾、肺、肾;大五行则包括整个宇宙,整个宇宙都依赖大五行的运行。“隆”(气),“赤吧”(火)、“培根”(水、土)、是构成人体的三大元素(三因学说),任何一个元素的盛衰都会引起疾病发生。藏医学以其独特的“三因学说”、“人体七大物质”和“三种排泄物”为基础理论,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建树。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藏医药事业的发展,西藏各地先后成立了藏医院,一些地区还成立了藏医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为藏区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投资两亿多元人民币,在西藏和青海地区建立了现代化藏药厂,并且以GMP的要求与国际接轨,把传统的藏药生产加工和现代的高科技有机结合,藏药生产技术开始走向科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藏药科研工作逐步地开展起来。在西藏、青海、甘肃等藏医机构里成立了科研组织,对藏医藏药的医学文献、药物性能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整理、挖掘和研究。许多项目达到国际水平。目前,20多种藏药己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5版,336种药品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藏药部颁标准。其中藏药材136种、成药200种,开发前景非常可观。藏医药学后继有人
主页 & 中&国 & 科&技
藏医药学后继有人
&&&&&&&&新华社拉萨7月20日电(记者朗杰&&李京华张勇)&已招收了两批藏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西藏藏医学院,目前已培养出650多名本专科毕业生,他们大都在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地从事藏医藏药工作,有的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行医。这表明,藏医药学后继有人。&&&&&&今年34岁的央嘎是西藏首批4名藏医学硕士研究生之一。他出生在藏北牧区,自幼喜爱藏医药,先后在西藏大学藏医系和西藏藏医学院学习、任教,现在,又在国家级藏医专家强巴赤列等著名学者的指导下攻读藏医硕士学位。央嘎说:“藏医药经过几十代人的努力,才有今天的辉煌,继承和发扬这门传统医药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投巨资建立的西藏藏医学院,经过1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最权威的藏医大学。目前,学院招收的学生全部是藏族,授课教师也是藏族,使用藏语专业教材。本科生学制5年,藏医药教材包括《藏医学发展史》、《解毒学》、《月王药诊》等20多门科目。为培养高级藏医药人才,1998年,国务院学位办授权西藏藏医学院为硕士研究生单位。目前,学院已有10名硕士研究生在校深造。&&&&&&近年来,藏医药教育还得到国际上的支持。从1990年开始,在瑞士红十字会以及外籍人士帮助下,西藏先后成立了学制4至6年的日喀则边雄藏医学校、山南松赞藏医学校等一批专业学校,这些学校已经培养了300多名藏医藏药人才。&&&&&&除政府设立藏医学校和医疗机构外,父子或师徒相传这一传统藏医培养人才的方式,至今仍在延续。在西藏农牧区,民间藏医都带有徒弟。藏医药界的权威学者强巴赤列、措如·次朗和众多藏医药学家的身边,都有2至3名精通藏、汉语言的学生,帮助整理老师们口述的藏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藏医学院院长措如·次朗教授主编的数十万字的《四部医典大详解》即将出版发行,国家级专家强巴赤列口述的四百多万字的《四部医典系列挂图详解琉璃说》正在编写之中。这些著作将成为后辈们的宝贵财富。
主页 & 中&国 & 科&技
镜像: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
电话:(010)
广告:(010)0)0)&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藏药红景天药理学研究
作者:&&&&科研信息来源:&&&&点击数:&&&&更新时间:
[关键词]:藏药,红景天,心脑血管
健康网讯:
&&&&藏药红景天为景天科红景天属(Rhodiola Sachalinensis L.)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早在公元前二、二世纪,生活往西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民就以红景天入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木》中称其为“本草上品”,药用其干燥根及根茎。红景天性甘、苦、平,益气活血、通脉平喘。根据药理学、病理学以及临床疗效观察,红景天已被证明是一种对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的天然草药,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更年期综合症、神经衰弱及其所引发的心绞痛、胸闷、心悸、气短和高原反应等疾病,对多种癌症有明显的辅助疗效,对缓解头痛,解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也有显著功效,并具有抗衰老、抗疲劳、抗病毒、抗缺氧作用。本文将近年来红景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方面的研究作一概述。
&&&&1 化学成分  
&&&&目前,国内外进行化学分析研究和成分预试的红景天品种约有20 余种,从这些品种的红景天中先后分离出40 多种化学物质。其根和根茎中主要含有红景天苷(salidroside, C14H20O7)、红景天苷元酪醇( tyrosol,C6H10O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物活性物质,另外还分离到脂肪、蛋白质、甾醇、酚类化合物、黄酮及其甘类、有机酸、鞣质、多种微生素和水溶性挥发油等。此外,还包括天门冬氨酸等18种氨基酸, 镁、钙等35 种无机元素及铁、锌等15种人体必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
&&&&2 药理作用
&&&&2.1 抗缺氧、抗疲劳作用 缺氧是一种紧张性刺激,可引起机体产生各种应激性反应。张早华等对狭叶红景天进行了预防高原反应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红景天提取物可降低氧耗速度,增加大脑静脉血氧压差,增加供氧,从而增强动物对缺氧的耐受力。陈亚东等发现,高山红景天可延长小鼠缺氧存活时间、转棒耐力时间和游泳持续时间。其作用机理可能为:加快血液循环,提高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提高机体的 ATP 含量,减少血乳酸形成,增加肌酸磷酸激酶含量;提高机体运动后NO、NO 合酶的活性,升高机体血氧饱和度,增强组织携氧能力;改善心肌功能,使机体运动肌群血液供应增加; 加速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耗竭状态中恢复,因而有利于身体提高抗刺激反应的能力。  
&&&&运动时肌糖原无氧分解产生乳酸,乳酸增多后如果在血液和肌肉中大量蓄积,容易产生疲劳。黄增艳等分别以库页红景天的干粉及其浸出液喂饲小鼠,观察对小鼠血乳酸浓度、血清乳酸脱氢酶(LDH) 活力、肝糖原、肌糖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库页红景天有增强血清LDH 活力的作用,血乳酸浓度降低。人体研究表明给以10mg 剂量的红景天苷或红景天浸膏,能显著提高脑力劳动能力,特别有助于质量指标的改善(错误数下降49%±16%),增强注意力:改善夜间工作者及工作压力大的人群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并且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缓解疲劳。
&&&&2.2 抗衰老作用 根据目前公认的Harman 衰老理论,年龄增长引起的退行性变是由自由基引起的。红景天苷作为一种传统药物,能明显减少自由基产生。孙立群等在培养的二倍体细胞营养液中加入适量的红景天苷,待细胞传至10 代后,检测二倍体细胞内SOD活性及LPO 含量,结果表明红景天苷可显著提高二倍体细胞中SOD 活性,降低LPO 含量,抑制二倍体细胞的老化。姜文华等用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红景天素对老龄Wistar 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皮质、海马、小脑皮质、脊髓的抗衰老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红景天可降低酸性磷酸酯酶活性,提高SOD 和谷胱肽氧化物酶活性,抑制过氧化脂质的形成从而消除体内自由基,阻抑细胞的退行性变。另一项研究发现,红景天有促进纤维细胞生长增殖和降低细胞死亡率的作用,并能阻止肝细胞内脂褐素形成,抑制大白鼠肝细胞过氧化脂质形成和增强血清SOD 的活性,通过增强身体消除自由基的能力,阻止过氧化反应达到抗衰老的作用。过氧化脂质(LPO) 和脂褐素(LPF)都是自由基氧化产物,具有增龄而增加的特点,程秀娟等用老龄早期小白鼠和正常小白鼠观察了高山红景天及其醇提取物(主要化学成份为酸性苷) 对血和组织LPO 和LPF 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山红景天具有明显的抗自由基氧化的作用,其作用优于人参粉。
&&&&2.3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2.3.1 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红景天能有效扩展冠状动脉、提高心脏功能,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通过大鼠皮下多点静注异丙肾上腺素模拟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发现,红景天苷能明显降低血清中LDH、CK和MDA 含量,增加血清SOD浓度,通过改善周围微循环和组织代谢来减轻动物心肌缺血程度,表现出明显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红景天苷亦能减少心肌缺血梗死区面积,结扎麻醉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亦证明了红景天苷的心肌保护作用。同时,实验证明红景天对动物缺血再灌注损伤也有明确的保护作用。李剑等发现,红景天能通过改变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it-1及Tie-2的表达。  
&&&&邹琛等研究了红景天苷对活性氧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应用低浓度过氧化氢(H2O2)处理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在建立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检测培养介质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和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方法评价红景天苷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红景天苷对H2O2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机理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提高钠泵活力的作用有关。甄志军等通过离体培养S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应用定量基因扩展检测技术(RT-PCR)方法,检测红景天苷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ACE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红景天苷可抑制血管ACE的表达,这种作用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红景天苷能显著抑制 VSMC 的增殖和收缩,其对VSMC 增殖的抑制作用可能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减少及内源性NO 有关。
&&&&2.3.2  对动脉、血压及血液的影响:杜保生等研究发现, 红景天苷能增加麻醉犬的CO、±LVdp/dtmax, 降低TPR 和 LVEDP, 推测红景天苷具有内在强心作用:增加心肌收缩力, 在血压不变时,TPR 下降,与研究结果相符;在LVP 无明显增加的情况下,红景天苷能明显增加麻醉犬的±LVdp/dt- max, 表明其能增加心肌的收缩舒张速度;LVEDP 是另一个直接反应心室功能的参数,代表左心室前负荷,LVEDP 降低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左心室收缩加强,对抗急性心肌缺血出现的LVP、±LVdp/dtmax 降低和LVEDP 升高。在急性心肌缺血、心脏作功能力下降的情况下,红景天苷的内在强心作用能改善其泵血能力,有利于缺血心肌症状的改善。张早华等发现,红景天注射液可扩张冠脉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 能在不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左心室压力的情况下,使心输出量和每搏输出量明显增加;并能显著增加冠状静脉窦血氧含量,降低心肌耗氧指数及心肌耗氧量。在研究红景天对血流变学及血生化影响时发现,它还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红细胞压积。
&&&&2.3.3  抗心律失常作用:预防给予大鼠红景天提取物1mL· kg-1,用肾上腺素和氯化钙诱发心律失常,结果发现红景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另用蔷薇红景天提取物3.5mg·kg-1对肾上腺素诱发的心律失常大鼠模型能产生抗心律失常作用。μ2阿片受体(OR) 阻断剂纳洛酮 (0.2mL·kg-1)与δ-阿片受体(OR)阻断剂IC.5mL·kg-1)对次模型无抵抗作用,且高剂量纳洛酮大大地降低了蔷薇红景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可以认为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与激活阿片系统及刺激κ-OR 有关。采用氯化钙和乌头碱致大鼠、哇巴因致豚鼠及肾上腺素致大白兔心律失常模型。发现口服红景天水提液后,显著减少氯化钙致大鼠室速、室颤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并显著提高氯化钙致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阈剂量;显著提高乌头碱致大鼠室速、室颤的阈剂量;显著推迟肾上腺素致大白兔室性心律失常开始发作的时间、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及窦性心律恢复时间。以上结果说明大花红景天水提液对多种实验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2.4 对免疫系统作用 多种红景天对小鼠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都有增强作用。朴花等研究了从高山红景天中提取的红景天多糖对正常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以溶血空斑实验确定最佳用药剂量后,用同位素法结合单克隆抗体在体内外检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果表明, 红景天多糖可明显增加小鼠特异的抗体分泌细胞数, 用 75mg/ (kg·d) 剂量可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异型小鼠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降低IL-2 的活性,降低辅助性T 细胞百分率及辅助性T 细胞/ 抑制性T 细胞比值。赵文等发现,红景天能明显提高脾脏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和外周血T 淋巴细胞百分率及小鼠特异的抗体分泌细胞数;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异型小鼠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均有增强作用。
&&&&2.5  抗组织纤维化作用 肺纤维化是肺组织对各种原因所致肺损伤的创伤愈合反应。实验发现,给予大鼠博莱霉素 1 个月后Ⅰ型胶原表达量明显增加,提示造模后大鼠肺组织胶原沉积有较明显的出现。红景天干预后肺组织炎症明显减轻,I型胶原及TGF-β1表达亦明显减少。  
&&&&吴晓玲等认为,红景天苷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TGF-β1水平,减少肝脏胶原沉积, 抑制肝脏Smad4 表达及促进Smad7mRNA 表达,从而减弱了由TGF-β1 介导的肝纤维化信号有关。此外在研究对肝星形细胞(HSC)影响时,蒋明德等发现,红景天苷可明显抑制乙醛刺激的HSC增殖,抑制乙醛刺激的HSC 由G1→S 期转化,抑制HSC内I 型胶原蛋白分泌和TGF-β1mRNA 表达。肌纤维母细胞(MFB) 的表达是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标志。王亚平等应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以α-平滑肌肌动蛋白作为MFB 的标记物观察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后肾间质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红景天苷对肾间质损伤的保护作用, 发现红景天苷能够有效地缓解肾间质的损伤,明显减少MFB 的表达,对肾间质的纤维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进一步实验还发现,红景天苷也能抑制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有效地缓解了对肾间质的损伤,发挥对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2.6 抗肿瘤作用 在研究体外培养肺腺癌细胞时盛辉等发现,红景天可能通过干扰细胞代谢、改变细胞外衣的性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将高山红景天苷腹腔注射入免疫小鼠也发现它有显著丝裂原样效应,刺激高山红景天苷处理的小鼠脾淋巴细胞时,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反应未见进一步增强,其刺激产生的巨噬细胞能明显杀伤Hca-F小鼠肝癌细胞。红景天提取物体内外抗肿瘤实验〔28〕发现,红景天提取物对人乳腺癌细胞株(Bcap-37)、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 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浓度为0.001~0.1g ·L-1对人宫颈癌细胞株 (Hela)、人膀胱癌细胞株(T-4)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体内实验肿瘤模型制备了移植性S180 实体瘤和腹水瘤两种,红景天提取物都明显地延长了荷瘤小鼠生存时间,但未观察到剂量-效应关系。
&&&&2.7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红景天增进中枢神经系统活性主要是对于位在大脑皮质、脑干及下视丘的单胺类(如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 浓度及活性有调节作用。除了中枢的作用外,国外学者还发现,红景天能够预防儿茶酚胺的释放, 心肌细胞内cAMP 浓度的上升与肾上腺儿茶酚胺类的排空, 还可间接诱导阿片肽合成及活化周边及中枢的阿片受体。另有实验表明,红景天苷能显著降低神经细胞凋亡及坏死的百分率,减少LDH 的释放,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对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红景天除了列举的作用外,还具有抗辐射、抗病毒、抗毒、降血脂等功效,在军事医学、航空医学、运动医学和保健医学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对红景天的化学成分、药理和临床都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红景天应用范围广泛、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价格便宜,值得更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健康网会议
电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10450号京卫网审字:[2001]第22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京)-经营性-
客户服务热线: 公司传真:010- 咨询邮箱:
中国健康网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号北京万通新世界广场A座20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理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