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ba怎么样样才能在美国读好MBA...

汪本良注册会计师按我一位同学的小孩目前在上海七宝中学读高三,最近她申请美国大学的结果全部出来了,五所大学中有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经济系和福特汉姆大学的商学院等等。小孩看网上介绍说美国读会计等商科在美国好就业,非常想去排名不如圣地亚哥的在纽约曼哈顿校区的福特汉姆大学的商学院,但是我不赞成她小孩的观点,我认为网上的观点有误导,我的观点是本科最好不要读商学院,建议读经济系。为什么这么建议呢,我了解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经济系学术地位在全美应当排前20位,更重要的是在美国读经济系等文科类专业,可以使得小孩的英文阅读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均得到锻炼,本科毕业后用英文写报告能力会比商学院学生强许多,我觉得一个大学生,中文和英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非常重要,我大学时读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萨缪尔森《经济学》,我感觉经济系要比商科专业阅读量更大一些。如果小孩对商科感兴趣,我同时建议在大三、大四可以选修商科会计专业的课程,修满150学分符合美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条件,本科毕业就可考美国注册会计师;另外大一暑假回国时也可以考一个中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学习一些中国的会计基础知识(不用上面授培训班,因为中华会计网校就有会计从业资格的网络课程,书籍在当当上有卖)。很多留学中介以及网络上充斥着美国的会计专业毕业后就业率高的舆论,但是我了解到近年很多美国院校大量招生中国留学生,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学生读的是美国二流甚至三流学校的会计、金融、管理类商科专业,每年几十万人到美国读商科,我估计若干年后美国商科专业本科或研究生毕业,没有取得美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无论是在美国或回国也很难找到工作的。故今天转发哥大研究生包蓓蓓的好文《择校的艺术》,给想留学的同学们!因为昨天的投票功能未能设置好,今天特意换了一个标题将昨日的微信内容重发一次。推荐一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与国际关系专业在读研究生包蓓蓓的好文《择校的艺术》,给想留学的同学们!对于申请北美研究生院校的学生来说,4月15日是一个纠结的日子。大多数的院校会要求你在这个日期前给出接受或者拒绝该校录取通知的决定,而在这个日子还没有拿到录取的申请者,则必须开始为下一步做打算。两年前的现在,我经历过一模一样的时刻。我本科是学新闻和经济的,中途停学一年在《纽约时报》做财经新闻,因此研究生的申请主要是新闻(尤其是财经新闻)方向。简单来说,我申请了四所学校,也拿到了这四所的录取。虽然我和你申请的学校不同,但是我在这四所学校间的抉择可能会和你有共通之处,因为它们都涉及学校排名、专业排名、师资力量、地域差异、学生构成和工作前景。这四所学校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学校整体和专业排名相当不错,地处纽约,部分奖学金)、纽约大学(专业排名不错,因为是和商学院联合培养的一个项目,所以工作前景极好,部分奖学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立大学中相当不错的排名,地处湾区,部分奖学金)、斯坦福大学(学校排名比专业排名更佳,同样在加州,全奖)。在择校之前,需要先问自己:通过留学你想获得什么。因为我自己是为数不多的带着工作经验出来留学的中国学生,所以我常常和四年本科毕业直接出国的同学聊这个问题。最让人感到困惑的,是许多人会说自己也没有想好为什么要出来留学——可能是大三那年大家都考了GRE,大四大家都开始海申,或者家长问某某某都出国了你有这个打算吗的时候就稀里糊涂地提交了申请。需要先想好自己为什么出国——是需要国内不具备的硬软件条件来培养自己的某种素质、拓宽社交圈、加强英文、享受不同的生活方式,还是需要国外的文凭回国找工作——先把自己的需求按照先后顺序列出来,择校就容易多了。譬如如果是需要国外的文凭回国找工作,那我觉得现在出国留学的人太多了,水涨船高,美国大学的文凭已经成为了许多大公司新的“起步文凭”,就好像国内的本科文凭的价值也在缩水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你除非念了极好大学的极好专业,或者在国外培养出他人难以替代的品质,不然出国的实质性帮助并不是很大。当然,我并不鼓励学生只是为了工作前景出国。我记得《纽约时报》的前总编、在清华大学担任荣誉教职的西默·托平(Seymour Topping)教授曾经被人问:中国最精英的学生想要什么。他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工作(Job)。应该说,这是出来留学“最不好玩”的一种理由,当然我也承认是很现实的一个理由。如果你来了美国,和其他国家、尤其是工作了几年的学生聊聊,你为什么念研究生院?他们中很多人会说:我30岁了,玩够了;我享受再回校园的时光;我想多认识些朋友……我在学校一块拍片子的俄罗斯裔搭档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理由是:想从电视媒体换到纸媒,而哥大离家最近。如果只是抱着找工作的念头出来留学,也许你会忽略一个城市对于学校体验的重要性。就我个人来说,我喜欢丰富的校外活动,不希望一周七天都被封在曼哈顿上西区的“泡泡”里,希望能够广泛地接触各界人士、参加各种活动、听他们不同的观点,丰富自己的见识。有这样的一个念头,对于西部两所学校传媒学院的录取,我几乎没有犹豫就拒绝了,虽然他们给出的条件也很诱人。这里我要指出,我非常尊重这两所学校,加州的自然风光令人神往,创业的气氛也令人兴奋,但是在学校的两年里,我还是希望最大化自己的都市社会体验——所以对于文科生来说,如果你也希望有排满日程表的精彩活动和随时可以零距离接触的各界名流,大城市的选择总是好一些。这些资源并不是学校直接提供给你的(虽然你的学生身份会让你在参加一些付费活动时获得折扣),但是这些资源的获取对于丰富你的校园体验极为重要。话说得现实一点,即使你就是抱着找工作的目的而来,校外的社交活动有时也比图书馆内毫无创意地准备考试更能助你一臂之力。我并不是说在图书馆学习不重要,我自己在过去两年中在图书馆也度过数不清的深夜;我指的是像国内那样的应试学习,为了把自己的GPA弄高一点然后简历上好看。应该说,在研究生这个阶段,找工作的规则不是这样的。说完了地域,说说学校和专业的排名,这也是很多同学在微博私信里问我的问题——A学校整体排名高,B学校专业排名好,我应该去哪个?问别人这个问题,不如问自己另外一个问题:这个学校有没有和我的专业、职业发展特别对口的教授?虽然对于很多硕士研究生和文科专业来说,念研究生并没有“导师制”的概念,但是这并不妨碍你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和相关性最大的教授进行充分的互动。一个学校或者专业的排名,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而是由这个学校活生生的老师、校友、各种资源顶起来的。如果你去了一所整体排名很好的大学中师资匮乏的一个专业,你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未来的公司不会因为你是因为这所大学毕业的就对你另眼相看。他们能不知道你这个专业的水平怎样吗?如果你去了一个排名很好的学院、但是你更加具体的方向根本没有人研究,又有什么用呢?出来留学,应该着重培养自己在国内没有的能力、没有的视野,当然要找能够给你这个能力、这个视野的人啊。但是反过来,排名也有重要的地方,这个地方便是“平台的高度”。举例来说,哥大整体排名不错,当然它也有一些实力相对较弱的系,可是这并不妨碍学生充分使用学校整体的资源。譬如跨系去听课、认识学校请来的演讲人、使用图书馆资源、校友的联系,等等。我所在的SIPA(哥大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每周都会有一个活动清单,列出下一周各个学院和学校整体的活动,包括各界获奖人士的演讲和对谈、某种新发现的负责人和学生交流、国际争议人士的讲座,等等。这些并不是SIPA的资源,但是是因为我身处这个学校,学校(以及学院)有能力请来这些人,学生才能从中获益。以上这点是我眼中的学校及专业排名最重要的地方。其他的,比如未来就业前景或其他问题,就要看个人修行了。谈到这点,我特别想提的一个建议是如果你的学校允许,可以考虑延期入学。如我上面所说,我在美国接触过的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都是本科念完直接出来。出来以后,如果你在一个亚洲人不是主流的院系,就会发现自己是年纪最小的一批。年龄小并不是劣势,但是经验少就是了。对于非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就一些社会经验、阅读内容进行课上或课下的辩论是常有的事,但是如果你的社会经验只是来自大学社团或者有限的实习,那八成是非常狭窄了。比如说,你往往会发现自己身边的国际学生在拉丁美洲做过志工、在非洲独自旅行过、或者来自欧洲天生会讲四五种语言、甚至在中国教过英文以至于对乡土人情比你了解得还多……你怎么办?我在之前给纽约时报中文网的一篇文章中提过,来自中国并不保证你对这个国家的认识就比外国人多,这当中有很多原因。但是出国来,无论是正式还是随意的辩论、是参加活动还是找工作,你对中国的认识和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在我周围的中国朋友里,在课上最活跃的、学生社团中最积极的、毕业前后找工作最顺利的,基本都是有过工作经验的学生,尤其是对中国社会有特别见解以及有人脉资源的学生。一年或者两年的延迟入学,对于你的青春来说,并不浪费。很多人写信给我说,“我都小30了,是不是出国读书太老了?”或者是“我想工作之后再出去,但是我怕来不及了”。为什么要这么赶?我时常会觉得中国和中国人都走得太快了,忘了好好琢磨琢磨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我有一个朋友,在哥大念了一年后,觉得自己对中国的认识太少。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在纽约的那一年让我意识到我对自己国家的无知是多么的可怕,所以决定回国实习,进入政策研究领域去学习,从头开始”。她选择在第一年念完后休学,“趁年轻接接地气儿”,这也是一种选择,但是我认为略微昂贵。为什么?如果选择这样的休学,一般的奖学金、优惠的住宿条件、助教机会等等都会停掉,能否恢复还是个问题,但这是你必须付出的代价。可如果选择延期入学,去接接地气儿,看看自己十几年中规中矩的教育到底给了你什么(也许你会对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感到吃惊)、想想自己还需要学什么、之后再制定研究生院的学习计划,这样就“经济”得多。如果延期入学一两年,能做什么?太多了。你可以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实习,发现自己的能力短板;可以去多学一门语言,打开进入另外一个文化的大门;可以去做旅行,丰富自己的世界观……我想大多数的留学生(MBA除外)还都是二十几岁。这个年龄,在许多国际学生眼里,还是感受世界的阶段。不要让社会上看似整齐划一的脚步把自己缚住了。人生没有那么多“截止日期”,研究生不是必须在25岁前念完。所以,关于怎么择校,不是一道量化的问题:排名多少多少就该怎样、奖学金如何就该怎样、就业率和起薪如何就该怎样。与其说是“量化的科学”,不如说是“抽象的艺术”——你最想要什么?想在未来几年的年轻的日子里,过什么样的生活?推荐您关注汪本良注册会计师微博微信汪本良注册会计师微信号:china-cpa推荐理由:汪本良注册会计师公众微信china-cpa功能定位于分享投资、税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青年创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和一些有用、有趣的内容,并为会计专业在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指导。想加入会计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或企业财税实务交流微信群,请加汪本良注册会计师个人微信号【】或cpa_wbl,欢迎实名互粉。各种合作,请发邮件至或添加QQ号【】,也欢迎大家关注微博@汪本良注册会计师。↑↑↑长摁二维码看看微信自面世已经升级到了6.1版本了。这版本最大的亮点就是:二维码识别功能。只需长按二维码图片,就可轻松识别。觉得不错,请点赞↓↓
推荐阅读 ^o^
这次,李嘉诚麻烦大了!
天啊!原来家里不用的旧手机这么值钱!千万别丢,否则你会后悔死!
喊着“我们恨化学”的这种化妆品,真是不含一点化学成分吗?
一司机因这样吹空调,不幸离世!99%的人不知道↓↓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关键词:美国MBA 男 30岁。去美国读个排名50以内的MBA有用吗?
G和T已经考了690,101.估计TOP20是没有希望了。目标:在美国工作。有个房子,有个车就行了。不求顶尖的咨询,投行业。看了楼下同学们的回复,似乎MBA在美国找工作,难度很大。我打算是在美国工作几年,然后回国,能去新加坡,香港工作的话,也好。当然能留在美国的最好。
谢邀。其实在这里我倒是首先想challenge以下楼主的想法:你读MBA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从字里行间我的感觉就是您想找个跳板留在美国而已…
如果是这样的话…
个人建议不要走MBA这条弯路了… 学个技能型的Master例如IT,CS,Accounting之类反倒更加容易一些…
在我看来要读MBA的都是一些有具体需求的人… 要么到达了职业瓶颈要想更爬高一步就需要MBA来镀个金(参见各大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要么就是真实体会到了自己的某方面欠缺(知识,技能,资源)能够通过MBA来弥补… 我认为这才值得去读(MBA还是蛮贵的…)…同这个相比较… 留美工作只是个副产品….
很老套的问题可能需要您在多想想:Why
MBA? Why now? 介绍一下背景。 较之楼上诸位名校大牛, 我从一个普通学校(综排50左右MBA排不知道的学校)MBA毕业。毕业后做了2.5年(Analyst
1 年 Consultant 1.5 年) 的management consulting主要面向能源,材料和机械等行业的growth
strategy和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客户从F10到初创公司不等;现在跳出咨询行业在西雅图一家材料公司做PM(为什么跳出consulting按下不表)。以下一些东西有诸多疏漏和不足(主要是因为懒),权当抛砖引玉..
需要时会更新。简单归结起来几点:1. MBA留美能留么:能2. MBA留美容易么:不容易3. MBA留美找工作靠什么:人脉,语言,工作经验4. MBA对工作的提升有帮助么:有我逐一解释一下:1. 留美能留么每年H1b的数据里并不是都被印度外包公司和计算机精英们拿走了。很多学校尤其是名校MBA项目每年也会把自己毕业生的去向列出来作为MBA项目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LinkedIn随便搜搜MBA也会看到很多中国人在美国做管理职位。 所以结论很简单,留下来没问题2. 留美容易么:不容易中国MBA想要留美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如下:a. 身份限制。留下工作需要h1b至少。H1b只有3年+3年,需要公司肯出力花钱(费用一般$5k+),要承担抽签不中的风险(连续抽签不中大有人在),要顾虑你在这里能够干多久(啥时候你要是跑路了之前费用就都沉没了),支付一定工资水平以上的工资来满足移民局的要求(MBA一般对应的privileging
wage 都比较高),签证要一年一stamp
(有时候派你出个国还得看你签证能不能用)。这些麻烦事情往往让公司对你望而却步。很遗憾但是你绕不开这块石头b. 竞争。很多人看来MBA是从事所谓的管理工作,这也是很多老毛子(我称呼美国人都叫老毛子…)削尖了脑袋想干的事情,你需要同他们直接竞争。中国人竞争的劣势体现在文化差异,语言水平,对自我的表达以及办公室政治上。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
需要的话再展开..
这就不赘述了。c. 标签化。一件很遗憾但是又很现实的事情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标签化问题。在很多公司里大家一提起中国人的印象就是:很努力, 很上进,没有大局观,不会communicate。这让我们在出厂的时候就被打上了一个question
mark,需要额外的精力去洗白,很烦。3. 找工作靠什么a. 关系。 你认识的人越多, 认识的人越重要,交情越深,就越容易找到工作。别以为只有中国人玩这个…
美国人在这方面也是一个德行。你老娘的闺蜜在华尔街里干MD?明天你就能面试简历都不用交; 你家二大爷在GE干部门VP?下礼拜你就直接上班去了。对于我们来讲(好吧, 对于我来讲)我是没有这些老娘的闺蜜和家里的二大爷可以利用的..
就只有找校友…
越好的学校就会给你提供越高质量的校友网络.,更丰富的就业资源以及更有价值的品牌效应..
这就意味着更广阔的舞台和更高的找到工作的机会。你是HBS出来的人去面试连主考官都会对你客气一点..当年找工作的时候苦于学校小,靠朋友登进了HBS和Stern的MBA career
site… 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差距…
所以:请你刷你的G成绩,努力申好学校。 名不见经传的MBA读了不如不读… 这都是教训b. 英语。中国人都很聪明(至少能够自己出国读书的大多数).. 但是很不善于表达自己…
见过无数的例子…
很聪明很有想法的人…
在跟老毛子交流的时候除了yes
no就是肢体语言了…
想想满可悲的…
明明你的想法更好你的解决方案更有效,就是因为你表达不出来..
人家就是看不到你的价值。 这一点对MBA尤甚.. 因为雇主对MBA的期望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说服别人…
无论是consulting中说服你的客户,还是工作岗位中说服你的老板和下属…
语言不行的话是没有人要你的。c. 工作经验。这里所说的工作经验不单单是说领过几年工资就算工作经验了。我认为的工作经验要1.即时 2. 体现你的潜力
3. 提现你对未来雇主的价值。简单来说, 同样的一份工作经验, MBA期间做的比Pre-MBA有吸引力(相当职位的管理经验除外,相当水平的技术经验除外,相当成功的知名case除外);在这份工作经验中,你有创造性的解决了一个10w块的问题比你按部就班的赚了100w更有吸引力;你的工作经验跟你申请的职位直接相关比random的工作经验有吸引力。这就要求:找一切机会实习或者做实际的项目;多用心多下点功夫;申请工作的时候多花点精力在简历上。4. MBA有帮助么有。 主要是思维模式的变化。抛砖引玉吧… 最近失眠… 就写到这里 :)
MBA很多30-35的学生,所以年龄不是问题。本人在一个美国凯洛格商学院(Northwestern Kellogg) 读书,排名大概在3-6之间徘徊,在美国属于比较顶尖的学校了。在我们学校,留美一般不是问题,但就是看是不是你想要去的公司。我认为只要都是前15名的学校,应该留美都不会特别难(差别在于后面的学校顶尖公司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学校大概有300-400个公司每年来校招(校招以为也有off campus的机会)但有一半的公司是不招国际学生的,如果你去了排名后面一点的学校,机会就更少了。所以个人建议还是排名刷的越高越好。
谢邀。给大家一个数据,来自美国劳工部网站(这个可以自己去政府官网找数据,每年数据不同,但是留美人数是越来越多,留下来的比例是越来越少),留美中国人每年F1留学生签证大概30万,H1B工作签证每年约7000个,绿卡约2000个,60%以上为CS专业,这样算下来除了CS拿到工作签证的约2000多个名额,除掉其他stem专业的和会计金融专业的,按非常乐观的估计MBA估算占2000多个名额里的不到10%,也就是200个每年工作签证,绿卡每年占全部约为三四十个名额,真实情况只会更严峻,而且一年比一年激烈。现在国土安全部在查挂靠中介,甚至钓鱼执法都用上了,CPT不好挂靠了,只能说形势是越来越难。劳工部官方这个数据是最客观的,所以也没有打嘴仗的必要,数据就在那,算算自己的成功率就知道了,也请不要拿实习和CPT算成所谓大部分能找到工作来误导需要卖房留学的新人,甚至按OPT算3个月内找到工作生效起MBA也只能留一年工作就要回国,当然还是有工作签证和绿卡名额的,只是数字摆在那里,信心看自己的。这样看,对于你的要求,MBA光是在美国工作几年这条都难实现,商科也有很多stem专业,你要留美,真心建议要么选与CS沾边的MIS,要么选金融数学或者商业数据分析(统计学下方向,data mining是大数据相关热门方向,最近这专业雇主很多,职位增加的很多,不少商学院也有这个方向,也有部分data mining 是CS院系下的偏机器学习方向的)吧。OPT要在3个月内找到工作才生效,有网友贴的实习(CPT)不算找到能留美的工作,何况MBA相关的工作里native级别的英语是个门槛(英语达不到Native speaker就和职业经理人这个MBA主要就职方向无缘。如果你英语不好侥幸被雇佣,也是让你做技术类工作比如data mining里处理基础数据的dirty work ,那还不如直接读data mining的硕士,学费低,起点职位相比还会比dirty work 稍有技术含量。话说国内出去的MBA到投行和咨询业,如果没有客户资源,没有原跨国公司或MBA项目里私交甚好的人脉资源(比如四大或麦肯锡的中国区老大为你推荐,或者你的室友是某对冲基金老总的儿子这样的人脉)和匹配的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也只能做卖时间和体力的dirty work,只是那两个行业整体收入相对高,特别是投行,做dirty work 的投行小兵年薪不输五百强的职业经理人),除了stem专业好像最多呆一年抽签。而且MBA学的和国内差不多,三分之一社交,三分之一实习,三分之一学习。学习的内容相对各分支硕士大都比较浅,而且所学经验未必适合国内,学费还贵。你不要单纯看商学院和留学中介广告性质的成功案例,能去美国商学院的家庭背景和已有的成就都不差,还有幸存者偏差的因素。当然,如果你在国内外已经很有把握能把名校MBA拿回来变现,那就去读吧。有的人缺的就是那一纸闪亮的文凭,其他都不缺。我不能否认MBA是个不错的平台和起点,就是贵了点。你当它锦上添花可以,雪中送炭就算了。关于这一点,你可以参考我另一篇文章:
既然邀请我,我大半夜的就码点字吧!首先我就是一个教英语的,我虽然教gmat,但是我并不太了解MBA在美国的就业前景。我就是学生多,我可以介绍一下我在美国读MBA的学生们的生活情况。首先他们很多都是家里比较殷实,没钱读啥MBA啊!他们中很多的人都选择回国了。因为有钱在哪儿都爽,为啥非要在美国呢!但是想留在美国的同学,也绝非像有的人说的那样留不住。有手有脚,干点啥都能赚口饭吃。租不起公寓,能租地下室。慢慢的一点一点过渡,打工赚钱的时候,也不断的学习和加强自己。我觉得以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来了美国,只要你想留下,都能留下。无论读什么专业。就怕你来了之后不想在美国呆着!
恕我直言,很难实现,原因如下:1. 以你目前的情况申不到足够的好商学院,而普通商学院推销MBA学生的实力和资源都要差很多,更不用说是国际学生了;2. 你的skillset在美国基本上不transferable,国企,HR,这些跟在美国企业工作需要的能力是非常不一样的,也可以说你不具有在美国工作(post-MBA level)的工作经验,很少公司会target你这样情况的candidate;3. 你对自己的定位和规划非常不清晰,也缺少亮点,如果以这样一种状态,即使去了美国,那也很难找到对自己将来立足美国有帮助的资源(你想想有多少人抱有你这种想法,而为什么你会是哪个成功的人?)所以我的建议是:1. 清楚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亮点(比如有某项非常热爱的兴趣,或者人际关系能力强会混圈子很吃得开,或者自身家庭条件好钱很多,BTW如果钱足够多,一般商学院还是愿意收你的,但如果没什么钱去豪赌读MBA,那必定亏得很惨。。。)2. 找机会去跟美国商学院招生办的人多聊聊,看看他们是否觉得你marketable3. 要有plan B,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去美国,你真的了解美国(特别是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的生活么?很多去美国的中国人基本上像空气一样存在,生活质量无论是硬环境和软环境都比在如果在国内差很多,所以你如果可以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什么,说不定就会有一些alternative plans了
谢邀。为了留美国为了买房买车直接申请读MBA,尤其是top20之外的学校,不是最佳选择。最直接的办法是读cs或者统计,工作好找而且有29个月opt。MBA学费是CS两倍,但是单靠MBA找工作工资可能还不如CS,(当然一切建立在湾区IT泡沫不破的基础上)。如果不去咨询投行风投对冲基金去做普通工作工资大概就下面说的那样。Employees with a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BA) Degree
Salary Ranges by Job Job TitleNational Salary Data $0$120K$240K86 salaries$61,412 - $154,413
82 salaries$46,369 - $116,279
72 salaries$48,204 - $80,354
63 salaries$88,720 - $234,817
62 salaries$64,941 - $98,409
51 salaries$48,130 - $96,796
44 salaries$57,456 - $149,513总结下MBA直接留美的问题:1。身份问题。12个月OPT,你考虑下毕业时间和最近H1B的抽签形势,基本上5月毕业,3个月内找到工作,也来不及抽当年H1B。除非4月前找到工作,公司愿意马上给你办,才有抽一次的机会。今年抽中的概率大概1/3左右我记得,几年后什么形势不好说。办不了h1b或者抽不中第2年就只能回国了。2。就业机会少。很多工作会要求其他专业背景,MBA as a plus.当然consultanting除外。但是大的咨询公司也不好进。工作机会比起cs,统计少很多。你去indeed或者monster搜一下mba,再搜一下computer science, statistics,看看出来多少工作机会就知道了。3。学费高,回本慢。MBA对工资加成没有人想得那么高。At present, the average starting salary for MBA graduates can be as high as $110,000 to $130,000 per year for those graduating from top ranked institutions, while MBA graduates from other schools can earn in the range of $75,000 to $90,000 per year. 但是你比较下cs master的工资,其实没差多少。加上两年不工作的机会成本(工资+升职可能+经验),十万+的学费不一定能回本。近年来美国的申请趋势也是part time比例在逐渐增加。但是当然,一切都是概率,你也可能申请到M7,也可能申请到top50也顺利找到工作抽到H1B,只是单就你说的想要留美买车买房,有比读MBA花费更少风险更小的方式。
谢邀。题主的两个诉求:1)留美;2)读mba,不可同时满足。若要留美(准确的说是“有留美的门票”,h1b抽签这事是谁也控制不了的),最大的障碍是找到愿意帮你申请h1b的雇主,h1b的申请一旦送到uscis去,剩下的基本运气。所以,题主需要的是一个容易找工作的,容易规避竞争的,容易被老板看重即便是赌h1b也愿意的目标职位/行业,并且根据此目标选择一个所学的专业。而mba,不属于这种职位/行业。无论您瞄准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哪一个层面,雇主看重的都不是一纸mba的学位。marketing类的,看社会资源和人脉。financial类的,看数学背景(更不用说还有无数理科千老等着混上这条船)。hr类的,看性别。所以,无论从哪个方向去考虑,mba都不能给题主带来任何好处。不知道题主的英文能力如何,如果比较出众,可能稍好一些,但仍然远谈不上优势。不知道题主的数学基底如何,如果比较出众,可以如其他答主所言,考虑转cs,但这不符合前文所说的”规避竞争“这一条件。或者有针对性地转financial,即便选这条道,一个普通的financial的ms也比mba有价值得多。
我只是出于各种乱七八糟的原因在野鸡大学(虽然这么说我校友肯定不答应,好歹也是参与引力波观测的学校= =)读了个MBA,之前没有full-time工作经验。由于学校不咋地,我也一直不认为MBA有什么了不起,后来工作了才知道MBA教育真的让我获益匪浅。这是另一个话题,不多说。读书时幸运地找到了实习,鉴于我们那村里啥都没有,能找到实习还顺便赚点钱我还是很感慨的。毕业后搬到湾区,找到了工作,一年后换了工作,幸运地抽中了H1b,虽然还不知道能不能批。同时又出于各种乱七八糟的原因在本地野鸡大学读CS。为什么要折腾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多赚点钱。所以,基于个人经验:- 如果是大牛,MBA是镀金,是跳板;如果只是小人物想在美国混口饭吃,没必要- 普通人最好的留美途径还是读CS。我们那野鸡大学也是奇葩,不仅是阿三来美国的捷径(为此学校名声很差),还是各种背景的人来实现硅谷码农梦想的地方。这学期的Java Lab TA是个阿三,他说他零几年开始在台湾读化学Phd,然后去加拿大McGrill读Post Doc,当Research Scientist,折腾了十几年,现在来到这野鸡大学读MS CS。课间聊了两句的另一个阿三,问我在中国读研能不能自由转专业,我说文科转文科、理科转理科是可以的,但是文科转理科好像不太行。他说是啊印度也是,所以来美国才是转专业最好的方式。他也是读化学的,之前在新泽西某制药公司工作了十几年。大概就是这样。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感谢邀请。其实我想说,别太在乎排名,虽然有时候排名有用。但是并不是所有top50出来的都可以有一番作为,楼主您需要把学习与事业规划联系起来,你想要的是否能通过上top50达到,你的把握是多少?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ba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