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说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做口头...

浅谈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时间: 来源: 编辑:shisd
TAGS:英语听力,英语听力训练,英语听力练习 翻译
作为一家新型的大型专业翻译公司,随你译拥有中国首屈一指的翻译资源。通过3年的积累,已经拥有多达6万名专业注册译者,可以翻译56种语言,42个行业。大量的高素质译者保证我们可以给您提供最熟悉您行并业的专才译者队伍,通过我们卓有成效的管理体系,从而提供一个比同类公司在便捷、高质、价优、可信方面更为出色的翻译服务。
客服热线:400-711-6653
一 小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
1. 造语境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前提
一种语言,第一步就是听。只有身临其境,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听的训练,使其不但听见,而且听懂。我在课上做到: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同时用我的表情、手、臂、脚的动作,以及身边所有可用的事物来帮助学生理解我所说的话和意图.教师用英语授课是培养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先决条件。在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中,听属于输入,说属于输出。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重要的信息输入。教师必须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语言输入内容,创造语言输入环境。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教师用英语上课在开始时可能会有点不适应,不习惯,这时教师的语速可以慢一些,用词可以简单些,必要时可以用汉语加以辅助,再逐步过渡到正常语速和用语。这一过程将是长期的,需要教师有极大的耐心,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但只要教师长期坚持,学生的听说能力必有提高
2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模仿重复和及时反馈的听
有时,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结构操练、新词新字母的教学中,播放某一语句或某一对话让学生仔细听,其目的是让学生集体或个别模仿,重在训练准确、地道的语音语调。在教学会话是,教师要是自己全身心地进入角色,如有可能,尽量现身说法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实际情景中,从而使学生听懂理解会话语句的含义。这样可以加深印象,帮助记忆,有利于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在英语学习启蒙阶段,学生不易听懂教师的课堂用语。这时,教师可以用"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来帮助学生。如在说到"Stand up"(起立)"Sit down"(坐下)时,可以用手语或肢体语言来表示(手语向上是起立,手语向下是坐下)。又如在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或做完一个操练,教师可边说"Good"边伸出大拇指。如果特别好的"Wonderful"可用两只大拇指边说边做,使学生理解、听懂含义。不但要让学生多听教师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还要用心听他人的发言,课堂中教学过程是学生英语交际的主要场合,在这当中有很多听的机会,低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较弱,控制时间较短,在听较为单调的音标、句型时易走神。因此,在个别学生发言时,教师必须明确要求。使学生养成听同学发言,找发音错误并纠正的习惯。在教学上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多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
听与说是紧密联系的。听是为了更好的说。在听对话进行模仿训练时,教师反复说,学生反复听,或让学生重复听录音,听清每个音节,英语中读音是十分重要的,听清了每个音节才有助于说。同时要着重训练听清对话时根据情景的不同所用的语调不同。如:在疑问句可用升调(↗)或降调(↘)良种语调表示语气。而一般疑问句则多用升调(↗)表示疑问语气。Is this your pen? (↗)(表示一种疑问:这是你的笔吗?)
This is your pen.(↘) (陈述句表示肯定这是你的笔。)
同时,对话中同一疑问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停顿重音也是不同了表示句子中的中心词也是不同的,句子的含义也会发生变化。
二 小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
好好地听是为了更好地说。听是输入,说是输出。只有经历了输入输出的过程才是语言的习得。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方面我们主要是应用到语言的交际功能。也就是说在沟通交流中感知语言,使用语言,发展语言。
1让学生感知语言和使用语言
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往往害怕说错被同学笑话,或被老师批评。因此,一些学生想说却不敢举手。为了消除学生的这种惧怕心理,我进行了大胆尝试,那就是忽略学生说错的地方,强化他们说对的地方。每次学生起来练说的时候,我总表扬他们说得好的地方,让他再说一遍,并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使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说话的自信心。同时让学生明白,说错是正常的,老师不会因此批评你,同学们也不会笑话你,只要大胆练说,就一定会越说越好。学生消除了惧怕心理,上课举手要求发言的越来越多,他们不仅想说,而且敢说。
当学生敢于用英语表达生活中的事物以及自己的情感之后,我们应该更多地养成他们勤说的好习惯。在实习期间,我发现学生很难说出,不知道说什么.他们首先想到介绍自己的一些简单句子,如:My name is Lily. I'm a girl. I'm eight. I'm in Class2, Grade4.再就是不知说些什么。于是我开始引导:Do you like fish?学生回答:Yes .然后我继续说到:I like fish ,too. On my birthday my father always cooks fish. Sometimes I want to be a fish. If you can be an animal, what do you want to be?通过这种引发学生想象的问答式的切入方式,话题很容易打开,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想当monkey ,因为monkey 很clever,有的说想当elephant,因为大象stronger,结果是越说越起劲,效果非常好。我想如果我们能每节课上坚持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长期的口语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并且也养成了学生说的习惯。
2 课堂中的Free-talk
Free-talk(自由谈话)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在这项训练中,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提前准备谈话内容,让学生谈论时更自信。小学生活泼好表现。为了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展示三分钟的英语,多数学生提前几天就开始练习准备。表演形式也是多样化,可以是节奏欢快的 English song ,也可以是琅琅上口的English ryhmes, 当然更多时候是贴近生活的Daily talk .为了3分钟的英语歌曲表演,一年级的孩子能把他们喜欢的歌曲《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Spring has arrived》等里面一些很难的句子都能唱得非常清楚,升降调也恰到好处。对于Daily Talk则更有用处,How old are you? What day is today ? What color do you like? How many fingers do you have? Can you jump high?等都可以是谈论的话题,涉及年龄、星期、爱好、所有物等多方面,为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待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后,这时"Daily Talk "的内容可以增加Class(班级情况),Story(故事)和Retell(复述故事)等较难的听说活动。此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讲英语,而且使学生们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词汇量。在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使学生free-talk达到预期的效果.
3 课堂中的演练
1)课前演讲或对话。坚持在每节课开始前都留出几分钟让学生走向讲台表演。如:让学生两人一组向全班同学表演他们自编的对话,看哪一组的对话长,表演完了,全班同学鼓掌;或者让学生进行人物介绍;或者请学生用英文报道一些自己认为别人可能不知道的新闻。刚开始时因为学的内容少,表演也比较短,但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加,同学们表演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这样做,使学生把英语真正当成工具用,会学得更投入,不但复习了前面所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只要持之以恒,就会有成效。
(2)提出问题,互相竞答。为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可以示范性地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竞答,然后学生互相提出问题,大家抢答。问题的随意性很强,但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久而久之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锻炼了思维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3)创设情景,演练结合。教师可以用图片、投影、实物等设计情景,让学生分小组根据情况即席自编对话;也可以结合课文中对话,让学生分小组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在熟练的基础上,根据情节扮演不同的角色,结合动作、表情进行演练。如:出示一幅城市的地图,将学生3~5人分成一个小组,结成交谈的伙伴,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交流和讨论,但要注意在分小组的时候把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合理搭配。这样,有助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同时提高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哑巴"英语的状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 说话能力应重视教学的社会化,交际功能和作用
在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人们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内容上,而不是语言形式上。所以在许多时间学生的用词不当,语法有误,逻辑补情,语言含糊并不会影响正常交际。当学生初学说话时,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中继语言",切记开口便挑错,使学生因怕出错而不敢举手发言,缩手缩脚,产生了心理障碍。布卢姆曾说过:一个人学习成功的次数越多,他学习的自信心就越强。给予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锻炼胆量。对于小学生,教师不应急于求成,应有梯度的扶着学生前行。让他们增强其说英语的自信心,激发说英语的欲望。同时应致意适时适地的体现出英语说话能力的社交性。如在什么,时间用什么,音量,什么语气及说话时的仪态等等,自然大方得体
四课外活动听说的培养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需要有相关的语言环境,有让学生练习说的机会。
1.关于英语的竞赛活动
小学生好胜心强,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各类英语竞赛,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如:英语书与竞赛、朗诵竞赛、歌咏竞赛、讲故事竞赛、演讲竞赛等,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竞争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使用外语的能力。
2.英语编写活动
英语编写活动有黑板报、英语小报、广播台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施展学生的聪明才智,训练他们的各种能力,如动手编写,审美能力等,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3.开辟英语角
可以在校园里划定一个范围,建设成"English Garden",教师鼓励并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其中进行会话交流。 教师可设立符合学生学习、生活内容的主题,创设一定的场景,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这种活动形式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有很大帮助,只要能坚持下去,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4.英语联欢会
利用周末,节假日前举办英语联欢会,由学生表演节目,如唱英文歌曲,分角色表演对话,演短剧等。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发挥了他们的表演才能。
5.英文打字
英文打字是一门实用型很强的技术。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手脑并用,对开发学生的右半脑很有利,学会打字,一生管用,所以深受学生欢迎。
6.收集外语邮票,包装纸,说明书
收集外语邮票可以帮助学习外语的同学开阔视野,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概貌,除获取知识外,还可提高审美情趣。通过收集外语包装纸和说明书,借助英语字典的帮助,从中就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实用外语知识。
7.英语游戏
好动,喜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语言,认识了世界,开发了智力,并且获得了人类的知识。通过英语游戏,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等。
五 家庭密切配合 提高学习效果
为了让听说能力的训练融入一日的生活中,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与老师互相沟通,家长应看到社会发展的趋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看到英语的重要性。在家家长可以多为孩子放录音带,有助小学英语学习的录像、童话故事、儿歌等,孩子易于接受感兴趣的东西,让他们有一个好环境。另外也可以开展让孩子当小老师,教父母自己学得的英语知识,这样可以让孩子的学习灵活运用,加以巩固,可以加强他们的听说训练。
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从语音不准确到准确,从内容出错到少错到不错,从不熟练到较熟练以至于形成习惯的过程。作为小学教师要自始至终地有耐心、细心、恒心,坚持听说结合、学用结合、课内课外结合,让学生养成开口的习惯。
本文章由随你译专题人工在线翻译网为您提供
看过篇文章的网友还在看:
奈达的译学思想在中国翻译界一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他本人最近宣布"我的观点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奈达学术观点的这一变化无疑会给我们目前译学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将着重从翻译理论的作用、翻译标准及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三个角度对奈达翻译思想的转变加以分析;重新阐述理论在译学框架中的地位及作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及翻译理论的意义。
Abstract: Nida's ideas on translation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translation scholars. His recent statement-"My ideas have changed substantially" -will surel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This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e reasons for Nida's change of views on translation. It will also give a re-evaluation of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s well as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Key words:
descriptive study
一、 奈达思想的转变及对我国译界的影响
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着,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的功绩在于:1、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2、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3、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 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
搜E搜推荐文章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善说、乐说
&|&&|&&|&&|&&|&&|&&|&&|&&|&&|&&|&&|&&|&&|&
最新公告: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善说、乐说
&&&&&&&&&&★★★
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善说、乐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 15:10:19
精心设计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堂
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善说、乐说
――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
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江林分校&&&&& 汤美玲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与过去的听话、说话教学有着很明显的区别。它是让学生凭借听、说来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它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应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合作精神。《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了口语交际的新理念:“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然而,现阶段许多老师因面对大量的读写任务而重视读写教学,忽视了口语交际的训练,造成许多孩子只会当一名机械的聆听者或简单的回答问题的说话者,不愿表达交流,更不用说乐于表达交流和善于表达交流了。
所以,培养学生口语能力是特别重要的,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要精心的设计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堂,让学生“说”起来、“动”起来、“活”起来。但在实践教学中,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难度很大,富有艰巨性。尤其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那似乎更是难上加难。现将我自己学习的一些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浅谈一下我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
语文教科书上提供的口语交际话题,不一定都符合学生的实际,不一定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和熟知的。教学时,教师要大胆取舍,精心选择,灵活的运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找出适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部分,作为口语交际的话题。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口语交际教科书给教师提供的仅仅是一个话题,即说话的引子,让我们要由此出发,设计出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的交际行为。因而,我们在教学中不必拘泥于教科书上的一个范例或几幅画,要用心的营造交际的氛围,进行必要的话题拓展。刚入一年级的孩子,说话常常不完整,不规范。因此,在学生刚入学学习拼音时,我们就要开始进行说话训练,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如:在教学四声音节时,老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试着说简单的句子。我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e的四声时,就是这样引导的。例如一声ye子,海南岛上有许多的椰子树;二声ye爷,爷爷非常爱我。三声ye外:我在野外放风筝;四声树ye,秋天到了,树叶都变黄了,一片一片往下落。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又便于理解字义,并练习运用。既掌握了“ye”的四声,又进行了语言训练,而不再是单纯地教拼音、学拼音了。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训练学生口语交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扩词、造句。此外,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个字或说说某类字的构字规律,这也是在训练学生的说话。如在教学形声字“值、植”时,我就先让学生懂得声旁是帮助记字义,形旁是帮助辨字形,再让学生说出这个字如何写,如何记,如何造句。学生通过分析,知道“值”是单人旁,它与人有关,组词“值日”,造句:今天是我值日;知道“植”是木字旁,与树有关,组词“植树”,造句:3月12日是植树节。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生字,把知识掌握得更灵活,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口语交际,主要是教师通过描述课文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课本,课文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这三者的交际。如《春雨的色彩》这篇课文,它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又是一篇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教材。课文中是这样写的: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因为春雨落到草地上,小草就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绿了;可麻雀却说春雨说红色的,因为春雨落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小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因为春雨落到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到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学到这里,我就引导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课文内容作适当延伸。比如,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你觉得你眼中的春雨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呢?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描绘了一幅又一幅美丽的画面,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孩子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低年级学生以想象见长,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二、精心创设具有挑战性的交际情境――激起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关注日常生活,创设交际情境。
&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
例如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就面带笑容,先用“嗨,小朋友们,早上好!”的问候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然后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我叫汤美玲,是你们的语文老师,也是你们的大朋友。我喜欢看书、唱歌、剪纸,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和你们在一起。你们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吗?”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扬起小手,嘴里“我、我”地抢着要发言。我就抓住时机,指名和学生对话的形式教给他们交际的技巧。我大大方方地走到一学生面前,握住他的手说:“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接着又提出如“你家有几口人?”“住在哪里?”“你最喜欢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和老师一问一答,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介绍着自己。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交流,我又让同桌互相对话,把自己想问的想说的都告诉对方,并让说得好的同学上台示范说。这样,原本陌生的面孔在交流中熟悉起来,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口语交际,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这样的情境,不仅增进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更为他们日后与人成功交流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2、设计主题活动,创设交际情境。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我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互相间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同时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观察、想象及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就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去寻找春天。看花坛里金灿灿的迎春花,粉嘟嘟的桃花,绿盈盈的草和迎风飘扬的柳条上的小嫩芽。阳光下,花丛中,孩子们尽情地想象着,欢笑着,美好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花儿真美啊!跟我们的脸蛋一样粉嘟嘟的!”“风儿像把大梳子。你看,他正把柳树姐姐的长发梳啊梳。”有的孩子还编了一首儿歌:“草儿穿着小绿袄,花儿戴着红头帽。树儿披着绿丝袍,雨点唱着滴答谣。”自然风光的熏陶与感染,启发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解除了学生的束缚,使他们的言语变得绚丽多彩。最后,还可以请孩子们把春天画下来。同学们对于这些亲眼所见,亲手所画的景物,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从而使口语交际真实、有趣,达到一种较为完美的境界。
3、巧妙布置作业,创设交际情境。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我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及时纠正孩子口语的毛病。另一方面,再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例如在学了《小熊住山洞》后,我就请孩子们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家人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母亲节到了,我引导孩子们做张爱心卡,并说几句祝福的话给妈妈听。班级新转来一位小朋友,我就让孩子们把他介绍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认识。这样的作业,学生乐做,又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结合学生生活,积极创造实践机会――拓展学生口语交际的空间
学生的活动范围不像成年人那样广阔,知识的阅历也不像成年人那样丰富。因此,话题的选择一定要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连。话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熟知的或亲身经历的。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交朋友,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知识范围和认知水平,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口语交际话题。如:这学期开学的时候了,我就设计了一堂《新学期,新打算》的口语交际课,我认为学生在新的一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都有新的打算和美好的祝愿。我请同学们先想好自己在新年里有什么新的打算,再把美好的祝愿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考虑好赠言的内容,先写下来,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通过1、激情导入。2、深情回忆。3、动笔书写。4、欣赏赠言、范例引路。5、动情交流等环节,充分利用话题的现实感,创设了完全真实的“赠言”情境,使师生置身其中,情动辞发。在情感的推动下,学生间的交流都成了主体内在的需要。特别是师生、生生互赠祝愿这一环节的设计,课堂上学生不断转换听者与说者的角色,彼此进行着积极的情感交流、思维碰撞,形成了健康美好的人际交往,使口语交际教学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流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课程标准》中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大致相当。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在课间交流中进行对话训练。对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主要形式之一,说话具有即时性。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中,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说准确,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进行对话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提高说话质量。
2、活动之后话活动。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快乐之中,余兴未尽,在这种时候,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话的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可说。这时,教师要提醒他们注意自己口述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自然得到提高。
&3、利用电影、电视等孩子们感兴趣的节目来进行说话训练。优秀的电影、电视节目,学生都非常喜欢观看,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学生爱看的电影、电视节目中找到切入口,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说话训练。如《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孩子们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在学生观看后,我就组织他们说说剧中的精彩情节,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准确性;对剧中空白的情节进行想象说话;有时让学生转述节目的主要内容;我还组织了一次“《喜羊羊与灰太狼》角色评论会”,学生的说话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层次性,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这样的说话训练,学生能在愉快的气氛中,既回顾了电影、电视节目的内容,丰富了知识储备,又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一举多得,是可以经常性、长期进行训练的好方式。
4、在发生突发事件后,进行即兴说话训练。在课堂、校园、社会上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学生往往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充满好奇,这时候,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我班学生陈子俊特别好动,喜欢动手“欺负”别的同学,每次下课,就有孩子在我面前告他的状,为此我没少批评他,可他明知自己不对,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针对于他这种情况,我就引导学生对此事进行讨论。讨论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对陈子俊进行了批评,让他认识到如果自己不改掉这个缺点,就将会失去很多的朋友。这既使大家受到了教育,又进行了口语交际的练习。
&&&四、关注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教会学生口语交际的方法
与人交往不能仅仅满足于把话说明白,说清楚,还要自如得体,让人听起来顺耳。这是一个人文明修养的体现。有些口语交际课上得热热闹闹,教师只重视内容,却不管语言质量,语言习惯。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出现用词不当、病句、语言颠倒、语意不顺畅等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我则引导学生评议、纠正。对重要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则加以点评、强调。另外,我认为在口语交际中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倾听。现在的语文教学很注重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和运用。口语交际是一种很好的运用所积累的语言进行会话的语言学习方式,但前提是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我觉得口语交际中“倾听”的要素是:(1)要注意仪态:眼睛要看着对方,这是尊重说话人的表现,不然说话人会认为你心不在焉;不要一听到不同的意见就沉不住气,随意打断对方的陈述;也不要因为自认为已经领会了对方的意图而显出不耐烦的样子等等。(2)要注意理解:要分析对方的话,正确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并把它们记住,以便作出相应的回答。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的养成,想尽办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
五、选择灵活多样的交际形式――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技能
口语表达能力,除了在语文教学的各环节中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外,还应结合日常生活开展各种活动,选择灵活多样的交际形式,为口语交际的教学提供源泉。
为了让学生关注我们生活中的事,我采用“说动画片”的形式,开展简单的讲述动画片活动,让学生轮流在语文课前几分钟讲述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勇于讲述、善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帮助他们积累知识,拓展视野,活跃思维,丰富语言,这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与人交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本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幸福成长,快乐读书”的主题读书活动。为此,我在教学中,就有计划地引导孩子们开展了讲故事、朗读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把看书所得讲述出来。各种形式的交际活动,有各自不同的要求,学生在听话、说话的过程中,口语交际的技能很好地得到了锻炼。
还有在“三八”妇女节的前夕,我就开展了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活动,引导孩子们用自己所学到的语言和文字来表述自己对母亲的爱。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语言来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爱,让孩子的母亲豆感动不已。她们都感觉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其实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常会碰到一些有意义的话题,这些话题只要能激起学生说的兴趣,我都用来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总之,口语交际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一项基本能力。口语交际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节别具一格的交际课,而是天长地久,日积月累。所以我们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掌握与人交往的方法和策略,具备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按照孩子们的特点,转变观念,改进策略,点燃孩子们口语交际的欲望,激起他们口语交际的兴趣,拓展他们口语交际的空间,教会他们口语交际的方法,培养他们口语交际的技能。不要吝啬每一个机会,时时处处注意给孩子们创造机会,提供条件,让孩子们像自由的小鸟一样,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航标的指引下,在广阔的天空中展翅高飞,不断的发展自己,勇敢的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孩子们在口语交际中真正活起来、动起来,让口语交际真正融进学生的生活。
情智教学录入:高中咏&&&&责任编辑:高中咏&
上一个情智教学: 下一个情智教学: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湖北省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
湖北省武穴市永宁大道西15号 站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