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cad量取面积10....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10分)在“探究单摆摆长与周期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的主要...”,相似的试题还有: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a.取一根符合实验要求的摆线,下端系一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O点;b.在小球静止悬挂时测量出O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c.拉动小球使细线偏离竖直方向一个不大的角度(约为5°),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1)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2)若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序号)A.&测量摆长时,把摆线的长度当成了摆长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固定于O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越摆越长C.&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t记为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并由计算式T=t/n求得周期D.&摆球的质量过大(3)在与其他同学交流实验方案并纠正了错误后,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他决定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并通过改变摆长,测得了多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并用这些数据作出T2-l图象如图甲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g=__________。(4)这位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单摆在最大摆角θ较大时周期公式可近似表述为。为了用图象法验证单摆周期T和最大摆角θ的关系,他测出摆长为l的同一单摆在不同最大摆角θ时的周期T,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周期公式可知,图乙中的纵轴表示的是__________,图线延长后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为__________。
(10分)在“探究单摆摆长与周期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A.取一根符合实验要求的摆线,下端系一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O点;B.在小球静止悬挂时测量出O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C.拉动小球使细线偏离竖直方向一个不大的角度(约为5°),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①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其表达式为g=&&&&&&&&&; ②若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序号)A、测量摆长时,把摆线的长度当成了摆长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固定于O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越摆越长C、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t记为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并由计算式T=t/n求得周期D、摆球的质量过大③在与其他同学交流实验方案并纠正了错误后,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他决定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并通过改变摆长,测得了多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并用这些数据作出T2-l图象如图甲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g=&&&&&&&。④这位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单摆在最大摆角q较大时周期公式可近似表述为。为了用图象法验证单摆周期T和最大摆角q的关系,他测出摆长为l的同一单摆在不同最大摆角q时的周期T,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周期公式可知,图乙中的纵轴表示的是&&&&&&&&&&&,图线延长后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为&&&&&&&&&&。
在“探究单摆摆长与周期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A.取一根符合实验要求的摆线,下端系一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O点;B.在小球静止悬挂时测量出O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C.拉动小球使细线偏离竖直方向一个不大的角度(约为5°),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①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其表达式为g=&&&&&&&&& .②若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序号).A、测量摆长时,把摆线的长度当成了摆长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固定于O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越摆越长C、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t记为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并由计算式T=t/n求得周期D、摆球的质量过大③在与其他同学交流实验方案并纠正了错误后,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他决定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并通过改变摆长,测得了多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并用这些数据作出T2-l图象如图甲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g=&&&&&&&&&&& .④这位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单摆在最大摆角q 较大时周期公式可近似表述为。为了用图象法验证单摆周期T和最大摆角q 的关系,他测出摆长为l的同一单摆在不同最大摆角q 时的周期T,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周期公式可知,图乙中的纵轴表示的是&&&&&&&&&&& ,图线延长后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为&&&&&&&&& .(10分)在“探究单摆摆长与周期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A.取一根符合实验要求的摆_百度知道
(10分)在“探究单摆摆长与周期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A.取一根符合实验要求的摆
(10)探究单摆摆与周期关系实验某同主要操作步骤:A.取根符合实验要求摆线端系金属球端固定O点;B.球静止悬挂测量O点球球距离l;C.拉球使细线偏离竖直向角度(约5°)由静止释放球;D.用秒表记录球完n全振所用间t①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其表达式g= &&&&&&&&& ; ②若测重力加速度数值于重力加速度实际值造情况原能 &&&&&&& (选填列选项前序号)A、测量摆摆线度摆B、摆线端未牢固固定于O点振现松使摆线越摆越C、测量周期误摆球(n-1)全振间t记n全振间并由计算式T=t/n求周期D、摆球质量③与其同交流实验案并纠错误减实验误差决定用图象处理数据并通改变摆测组摆l应周期T并用些数据作T 2 -l图象图甲所示若图线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测量值g= &&&&&&&
④位同查阅资料知单摆摆角q较周期公式近似表述
用图象验证单摆周期T摆角q关系测摆l同单摆同摆角q周期T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图乙所示图线根据周期公式知图乙纵轴表示 &&&&&&&&&&& 图线延与横轴交点横坐标 &&&&&&&&& &
提问者采纳
………(2);&&②C………(2);③
………(2);④sin 2
……(2说明:sin 2
前面加任意符合图象意义数均)
…………(2)说明:第④问若第空:-cosθ第二空:
本题考查探究单摆摆与周期关系实验问题球完n全振所用间t则周期
由单摆周期公式
;若测重力加速度数值于重力加速度实际值造情况原能测量周期误摆球(n-1)全振间t记n全振间并由计算式T=t/n求周期;由T 2 -l图像知:
;图乙纵轴表示
图线延与横轴交点横坐标单摆周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①………(2分);&&
②C………(2分);③………(2分);
④sin2……(2分,说明:在sin2前面加任意符合图象意义的常数均可得分),
…………(2分)说明:第④问,若第一空:-cosθ,第二空:,则可同样得4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单摆摆长与周期关系”的实验问题。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周期为,由单摆周期公式得;若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t记为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并由计算式T=t/n求得周期;由T2-l图像可知:;图乙中的纵轴表示的是,图线延长后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为单摆的周期。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物理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在测定单摆摆长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A.装好单摆,抓住摆球,用力拉紧,测出摆线的悬点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B.让单摆自由下垂,测出摆线长度再加摆球直径C.取下摆线,测出摆线长度后再加上摆球半径D.测出小球直径,把单摆固定后,让小球自然下垂,用刻度尺量出摆线的长度,再加上小球半径(2)两个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它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在北京大学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__(选填“A”或“B”)。另外,在香港大学的同学绘制了在同一地点做的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两单摆摆长之比=__________。&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届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仿真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10分)在“探究单摆摆长与周期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A.取一根符合实验要求的摆线,下端系一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O点;B.在小球静止悬挂时测量出O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C.拉动小球使细线偏离竖直方向一个不大的角度(约为5°),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①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其表达式为g=&&&&&&&&&; ②若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序号)A、测量摆长时,把摆线的长度当成了摆长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固定于O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越摆越长C、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t记为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并由计算式T=t/n求得周期D、摆球的质量过大③在与其他同学交流实验方案并纠正了错误后,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他决定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并通过改变摆长,测得了多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并用这些数据作出T2-l图象如图甲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g=&&&&&&&。④这位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单摆在最大摆角q较大时周期公式可近似表述为。为了用图象法验证单摆周期T和最大摆角q的关系,他测出摆长为l的同一单摆在不同最大摆角q时的周期T,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周期公式可知,图乙中的纵轴表示的是&&&&&&&&&&&,图线延长后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为&&&&&&&&&&。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物理试题
题型:实验题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在测定单摆摆长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A.装好单摆,抓住摆球,用力拉紧,测出摆线的悬点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B.让单摆自由下垂,测出摆线长度再加摆球直径C.取下摆线,测出摆线长度后再加上摆球半径D.测出小球直径,把单摆固定后,让小球自然下垂,用刻度尺量出摆线的长度,再加上小球半径(2)两个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它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在北京大学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__(选填“A”或“B”)。另外,在香港大学的同学绘制了在同一地点做的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两单摆摆长之比=__________。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物理试题
题型:填空题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在测定单摆摆长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装好单摆,抓住摆球,用力拉紧,测出摆线的悬点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
B.让单摆自由下垂,测出摆线长度再加摆球直径
C.取下摆线,测出摆线长度后再加上摆球半径
D.测出小球直径,把单摆固定后,让小球自然下垂,用刻度尺量出摆线的长度,再加上小球半径
(2)两个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它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在北京大学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__(选填“A”或“B”)。另外,在香港大学的同学绘制了在同一地点做的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两单摆摆长之比=__________。(2011o重庆一模)(1)某实验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有如下操作步骤:A.在铁架台上水平固定好打点计时器,将连有重物的纸带竖直穿过限位孔用手提住,让手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B.松开纸带,赶紧接通电源,开始打点,随后从重物上取下纸带;C.挑选点迹清晰的纸带,在纸带上选取相隔较远的两个点a、b作为验证的两个状态,测出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两个状态之间重物下落的高度h;D.以a作为连续三个测量点的中间点,测算出该三点中首尾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就是a点的瞬时速度va,用同样的方法,测出b点的瞬时速度vb;E.计算上述两个状态之间重物动能的增加量12mvb2-12mva2,计算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mgh,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等.该实验小组在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两个错误的操作,其错误的步骤和错误是:①;②.(2)下面是该小组按正确操作时的情况记录: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重力加速度近似取g=10.00m/s2,从实验获得的纸带中选取一条点迹清楚且符合要求的纸带(如图),若把第一点记作O,另选择连续的三个点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B、C、D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70.18cm,77.00cm,85.18cm.若重物质量为1kg,由此可知重物在纸带打击O点到打击C点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J;动能的增加量是J.除了考虑g的取值带来的影响以外,你认为导致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3)某同学在做《自来水电阻率的测定》课题时,在一根均匀的长玻璃管两端各装了一个电极,其间充满待测的自来水,然后用如图甲所示电路进行测量.该同学选用器材如下: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90kΩ)、电流表(量程300μA,内阻约50Ω)、滑动变阻器(100Ω,1A)、电池组(电动势E=12V,内阻r=6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实验中测量情况如下:安装前他用图乙(a)的游标卡尺测玻璃管的内径,结果如图乙(b)所示.测得两电极相距L=0.314m.实验中测得包括0在内的9组电流I、电压U的值,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丙.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①测量玻璃管内径时,应将图乙(a)游标卡尺中的A、B、C三部分中的与玻璃管内壁接触;玻璃管的内径d=mm.②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同学测得水柱的电阻R=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请用水柱电阻R、玻璃管内径d、水柱长度L表示自来水的电阻率ρ=.③根据测得水柱电阻值可知实验中电路设计的不妥之处是,请在答卷的虚线框中画出改进后的电路图.(电路图中用Rx表示自来水的电阻) - 跟谁学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题库>&高中物理>&试题(2011o重庆一模)(1)某实验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有如下操作步骤:A.在铁架台上水平固定好打点计时器,将连有重物的纸带竖直穿过限位孔用手提住,让手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B.松开纸带,赶紧接通电源,开始打点,随后从重物上取下纸带;C.挑选点迹清晰的纸带,在纸带上选取相隔较远的两个点a、b作为验证的两个状态,测出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两个状态之间重物下落的高度h;D.以a作为连续三个测量点的中间点,测算出该三点中首尾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就是a点的瞬时速度va,用同样的方法,测出b点的瞬时速度vb;E.计算上述两个状态之间重物动能的增加量12mvb2-12mva2,计算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mgh,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等.该实验小组在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两个错误的操作,其错误的步骤和错误是:①;②.(2)下面是该小组按正确操作时的情况记录: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重力加速度近似取g=10.00m/s2,从实验获得的纸带中选取一条点迹清楚且符合要求的纸带(如图),若把第一点记作O,另选择连续的三个点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B、C、D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70.18cm,77.00cm,85.18cm.若重物质量为1kg,由此可知重物在纸带打击O点到打击C点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J;动能的增加量是J.除了考虑g的取值带来的影响以外,你认为导致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3)某同学在做《自来水电阻率的测定》课题时,在一根均匀的长玻璃管两端各装了一个电极,其间充满待测的自来水,然后用如图甲所示电路进行测量.该同学选用器材如下: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90kΩ)、电流表(量程300μA,内阻约50Ω)、滑动变阻器(100Ω,1A)、电池组(电动势E=12V,内阻r=6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实验中测量情况如下:安装前他用图乙(a)的游标卡尺测玻璃管的内径,结果如图乙(b)所示.测得两电极相距L=0.314m.实验中测得包括0在内的9组电流I、电压U的值,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丙.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①测量玻璃管内径时,应将图乙(a)游标卡尺中的A、B、C三部分中的与玻璃管内壁接触;玻璃管的内径d=mm.②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同学测得水柱的电阻R=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请用水柱电阻R、玻璃管内径d、水柱长度L表示自来水的电阻率ρ=.③根据测得水柱电阻值可知实验中电路设计的不妥之处是,请在答卷的虚线框中画出改进后的电路图.(电路图中用Rx表示自来水的电阻)(2011o重庆一模)(1)某实验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有如下操作步骤:A.在铁架台上水平固定好打点计时器,将连有重物的纸带竖直穿过限位孔用手提住,让手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B.松开纸带,赶紧接通电源,开始打点,随后从重物上取下纸带;C.挑选点迹清晰的纸带,在纸带上选取相隔较远的两个点a、b作为验证的两个状态,测出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两个状态之间重物下落的高度h;D.以a作为连续三个测量点的中间点,测算出该三点中首尾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就是a点的瞬时速度va,用同样的方法,测出b点的瞬时速度vb;E.计算上述两个状态之间重物动能的增加量mvb2-mva2,计算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mgh,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等.该实验小组在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两个错误的操作,其错误的步骤和错误是:①;②.(2)下面是该小组按正确操作时的情况记录: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重力加速度近似取g=10.00m/s2,从实验获得的纸带中选取一条点迹清楚且符合要求的纸带(如图),若把第一点记作O,另选择连续的三个点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B、C、D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70.18cm,77.00cm,85.18cm.若重物质量为1kg,由此可知重物在纸带打击O点到打击C点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J;动能的增加量是J.除了考虑g的取值带来的影响以外,你认为导致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3)某同学在做《自来水电阻率的测定》课题时,在一根均匀的长玻璃管两端各装了一个电极,其间充满待测的自来水,然后用如图甲所示电路进行测量.该同学选用器材如下: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90kΩ)、电流表(量程300μA,内阻约50Ω)、滑动变阻器(100Ω,1A)、电池组(电动势E=12V,内阻r=6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实验中测量情况如下:安装前他用图乙(a)的游标卡尺测玻璃管的内径,结果如图乙(b)所示.测得两电极相距L=0.314m.实验中测得包括0在内的9组电流I、电压U的值,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丙.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①测量玻璃管内径时,应将图乙(a)游标卡尺中的A、B、C三部分中的与玻璃管内壁接触;玻璃管的内径d=mm.②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同学测得水柱的电阻R=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请用水柱电阻R、玻璃管内径d、水柱长度L表示自来水的电阻率ρ=.③根据测得水柱电阻值可知实验中电路设计的不妥之处是,请在答卷的虚线框中画出改进后的电路图.(电路图中用Rx表示自来水的电阻)科目: 高中物理最佳答案解:(1)①我们希望在纸带上打出更多的点来测量减小误差,所以手应该尽量远离打点计时器,所以步骤A错误.手应该尽量远离打点计时器.②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重锤,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如果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所以步骤B错误.应该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来求B的速度大小:vC=BDtBD=3.75m/s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减少了△EP=mgh=1×10×0.77=7.70&J动能的增加量△Ek==×1×3.75×3.75=7.03J该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重物和纸带克服阻力做功消耗了机械能.(3)①游标卡尺来测量玻璃管内径应该用内爪.即A部分.游标卡尺测内径时,主尺读数为30mm,游标读数为0.05×15=0.75mm,读数为30.75mm.②通过U-I图线,得出水柱的电阻R=1.0×105Ω由R=ρ得:ρ=24L③因为待测电阻很大,与电压表内阻接近,所以不妥之处是电流表不应该采用外接,电流表应该采用内接,这样可以减小电表内阻的影响.电路图见右故答案为:(1)①步骤A错误.手应该尽量远离打点计时器②步骤B错误.应该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2)7.70,7.03,重物和纸带克服阻力做功消耗了机械能&(3)①A;30.75②1.0×105;24L③电流表不应该采用外接(或电流表应该采用内接);(电路图见右)解析(1)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2)利用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来求C的速度大小,然后根据动能、势能定义进一步求得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该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于纸带和打点计时器的摩擦以及空气阻力的存在.(3)游标卡尺来测量玻璃管内径应该用内爪.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要估读.利用图象问题结合数学知识处理物理数据是实验研究常用的方法.我们更多的研究直线图形,找出其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学会通过U-I图线求电阻.知识点: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相关试题大家都在看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取环后月经量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