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弓标本时,最大的放大倍...

当前位置:
>>>我们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一定要先把被观察的材料制作成玻片..
我们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一定要先把被观察的材料制作成玻片标本,然后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认为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成像,因此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是薄而透明的.一般的生物材料较大、较厚,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无法放置,而且不透光,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所以要先制成薄而透光的玻片标本.故答案为:一般的生物材料较大、较厚,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无法放置,而且不透光,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所以要先制成薄而透光的玻片标本.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我们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一定要先把被观察的材料制作成玻片..”主要考查你对&&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透明标本→物镜(放大成倒立实像)→镜筒→目镜(放大成虚像)→眼特别提示: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是物镜和目镜,观察标本时,必须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在一条直线上。显微镜的使用:1. 取镜和安放取镜时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不可歪斜。安放时,动作要轻,一般放在实验台左侧,距实验台边缘7理米左右处。安装物镜或目镜时,镜筒向前,镜臂朝向操作者。用毛巾擦拭机械部分,用擦镜纸擦拭光学部分。 2. 对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逆时针),使镜筒上升。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厘米距离)。 ③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转动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3. 观察①低倍镜的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 a.放置标本:升高镜筒,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中央。标本材料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b.调焦: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让镜筒徐徐下降至物镜距玻片2~ 5毫米处。然后用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以便绘图),同时用手反方向(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如果不够清楚,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不可以在调焦时边观察边使镜筒下降,以免压碎装片和镜头)。 c.低倍镜的观察:所用的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相乘所得的积即为原物被放大的倍数。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要慢慢移动到视野中央,再适当进行调节。 ②高倍镜的使用 a.定位目称:先用低倍物镜确定要观察的目标的位置,再将其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轻轻移开,在原位置小心地换上高倍物镜(操作要卜分仔细,以防镜头碰击玻片)。 b.调焦:正常情况下,当高倍物镜转正之后,在视野中央即可看到模糊的物像,只要沿逆时针方向略微调到细准焦螺旋,即可获得清晰的物像。在换上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变小、变暗,要重新调节视野亮度,可通过升高聚光器或利用凹面反光镜来增大。4. 整理将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向两旁,取下目镜放进镜头盒,反光镜与水平面垂直,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把显微镜放回箱内。5. 整理(1)在镜筒下降时,眼髓一定要注视物镜,以防物镜碰到玻片而损伤物镜或将玻片标本压碎更换物镜时血转动转换器.不能用手扳着物镜转动。(2)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睛都要睁开。(3)显微镜下所看到的像是倒立的(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放大的虚像)。所以,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例如,物像偏左上方,则应往左上方移动玻片。(4)显微镜下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5. 辨别镜头的放大规格①目镜:直插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②物镜:螺旋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即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6. 迅速判断污点位置的方法:污点一般会在目镜、物镜或者玻片标本上。首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不动,则污点肯定在物镜上;若污点在反光镜上则不会在视野中看到。7. 正确使用准焦螺旋:准焦螺旋有粗细之分。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位于镜臂上方,可以转动,以使镜筒上下移动,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位于镜臂的下方,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8.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9. 根据需要使用光圈、反光镜以调节视野的亮度①大光圈:光线强,视野亮,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小光圈:光线弱。视野暗,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 ②平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弱,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凹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强,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观察细胞的结构知识梳理:易错点:在显微镜的使用中,对光操作上的差错:在对光前应先使低倍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在一条直线上,根据环境中光线的强弱正确选择光圈的大小和反光镜的平面或凹面。对好光后,通过目镜可看到白亮但不刺眼的视野。
误认为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同:&& 由于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是一个倒像,且物像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完全颠倒。所以物像和玻片的移动方向一定相反。如果物像偏右,应向右移动玻片;如果要想让物像向右移动,则需向左移动玻片。
误认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视野大小是不变的,如果放大倍数增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体积增大,原来视野边缘的细胞就到了视野之外,细胞数目就一定比原来少了。
发现相似题
与“我们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一定要先把被观察的材料制作成玻片..”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717214699317937318244813939118245如图1是显微镜结构图,请你试一试回答下列问题:(1)对光结束时,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____.A.黑暗的 B.彩色的 C.暗灰的 D.白亮的(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在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____(填图中数字)(3)光线较弱时,选用图中⑤的____面镜.(4)如图2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____.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移动装片④转动转换器A.③-①-②-④B.④-③-②-①C.③-①-④-②D.③-④-②-①-乐乐题库
&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知识点 & “如图1是显微镜结构图,请你试一试回答下列...”习题详情
17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7.5%
如图1是显微镜结构图,请你试一试回答下列问题:(1)对光结束时,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D.A.黑暗的& B.彩色的& C.暗灰的& D.白亮的(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在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③(填图中数字)(3)光线较弱时,选用图中⑤的凹面镜.(4)如图2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D.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移动装片④转动转换器A.③-①-②-④B.④-③-②-①C.③-①-④-②D.③-④-②-①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如图1是显微镜结构图,请你试一试回答下列问题:(1)对光结束时,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____.A.黑暗的 B.彩色的 C.暗灰的 D.白亮的(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在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____(填图...”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图中各结构的名称为:①为目镜,②为转换器,③为物镜,④压片夹,⑤为反光镜,⑥为粗准焦螺旋,⑦为细准焦螺旋.
(1)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2)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5目镜,我们看到不7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视7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而观察寻找物像时,是在镜筒上升的过程中进行的,眼要看着目镜.(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在光线稍弱的实验室中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应该用凹面镜、大光圈.(4)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是如何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呢,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因为高倍镜的视野窄,虽然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物像,如果偏离视野中央的话,换上高倍镜,物像可能就不在视野中了.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故答案为:(1)D(2)③(3)凹(4)D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圈和反光镜在调节光线强弱过程所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如图1是显微镜结构图,请你试一试回答下列问题:(1)对光结束时,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____.A.黑暗的 B.彩色的 C.暗灰的 D.白亮的(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在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__...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如图1是显微镜结构图,请你试一试回答下列问题:(1)对光结束时,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____.A.黑暗的 B.彩色的 C.暗灰的 D.白亮的(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在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____(填图...”主要考察你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一、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我们常用的为普遍光学显微镜.显微镜可分为两个部分: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 (一)机械部分 1、镜座:为显微镜最下面的马蹄形铁座.其作用是支持显微镜的全部重量.使其稳立于工作台上.2、镜柱:镜座上的直立短柱叫做镜柱.3、镜臂:镜柱上方的弯曲的弓形部分叫做镜臂,是握镜的地方.镜臂和镜柱之间有一个能活动的倾斜关节,可使显微镜向后倾斜,便于观察.4、镜筒:安装在镜臂上端的圆筒叫做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连接转换器.5、转换器:镜筒下端的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几个接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镜头.6、载物台:镜臂下端安装的一个向前伸出的平面台叫做载物台.用于放置观察用的玻片标本,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孔,叫通光孔.通光孔左右两旁一般装有一对弹簧夹,为固实玻片之用,有的装有移片器,可使玻片前后左右移动.7、准焦螺旋:镜臂上装有两种可以转动的螺旋,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称为准焦螺旋.大的螺旋转动一圈.镜筒升降10毫米,用于调节低倍镜,叫做粗准焦螺旋.小的螺旋围动一圈,镜筒升降0.1毫米.主要用于调节高倍镜,叫做细准焦螺旋.(二)光学部分1、反光镜:一个可以转动的圆镜,叫做反光镜.反光镜具两面,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其用途是收集光线.平面镜使光线分布较均匀.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反射的光线较强,一般在光线较弱时使用.2、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能将观察的物体进行第一次放大,是显微镜性能高低的关键性部件.每台显微镜上常备有几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物镜上所刻8×、10×、40×等就是放大倍数.从形态上看,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3、目镜:由二、三片透镜组成,安装在镜筒上端,其作用是把物镜放大的物体实像进一步放大.在目镜上方刻有5×、10×、20×等为放大倍数.从外表上看,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粗略计算方法为接目镜放大倍数与接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如观察时所用物镜为40×、目镜为10×,则物体放大倍数为40×10=400倍. 显微镜看到的是一个倒立而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的构造图二、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与安放 安放显微镜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桌面要清洁、平稳,使用时先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轻放桌上,镜筒向前,镜臂向后,然后安放目镜和物镜.用纱布拭擦镜身机械部分.用擦镜纸擦拭光学部分,不可随意用手指试擦镜头,以免影响观察效果.2、对光 扭转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也,打开聚光器上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光强时用平面镜,光较弱时用凹面镜.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只要视野中光亮程度适中,光就对好了.3、观察 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弹簧夹或移光器将玻片固定.将玻片中的标本对准通光孔的中心.调焦时,旋转粗焦螺旋,为了防止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先慢慢降低镜筒,降低时,必须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与玻片标本相距5mm以上,切勿使物镜与玻片标本接触,然后一面用左眼自目镜中观察,一面用右手旋转粗准焦螺旋(切勿弄错旋转方向),直到看清标本物像为止.对光、调焦都是用的低倍物镜.观察时,还是先用低倍物镜,焦距调准后,移动玻片标本,全面的观察材料,如果需要重点观察的部分,将其调至视野的正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转换高倍镜后,只有轻轻扭转细准螺旋,就能看到清晰的物像,注意使用高倍镜时,切勿使用粗准焦螺旋,否则容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的透镜.一般凡是用低倍物镜能够观察清楚的标本,就不一定要换用高倍镜.【命题的方向】对显微镜构造的认识,和练习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中考的重要命题点.考查的形式多样,各种题型都有,而且考查的内容覆盖面较广.【解题思路点拔】解答关于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题目时,除了识记以上【知识点的认识】内容外,在显微镜实际操作过程遇到的问题是考查的难点,也是重点.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改变与视野的明暗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动说明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动,说明不在目镜上;然后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说明在玻片标本上,如果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显微镜看到的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给一个字母或者文字,在显微镜上看到是什么样子,也是常见的题型,解决此类问题,最好把这个字母或者文字写到纸上,旋转180度,也就是倒过来看,就可以了.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中偏左上方的物像移动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左上方移动.难度较大的题目就是结合目镜、物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绘制目镜与物镜的图示,选择相关组合,判断视野中细胞大小、数目的关系.在前面【知识点的认识】中有关于目镜、物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的知识,要记清楚,不要混淆.另外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如下表:
[b]镜头[/b][b]透镜大小[/b][b]镜头长短[/b][b]视野亮度[/b][b]物像大小[/b][b]细胞数[/b][b]目[/b][b]镜[/b][b]低[/b][b]倍[/b]大长亮小多[b]高[/b][b]倍[/b]小短暗大少[b]物[/b][b]镜[/b][b]低[/b][b]倍[/b]大短亮小多[b]高[/b][b]倍[/b]小长暗大少
与“如图1是显微镜结构图,请你试一试回答下列问题:(1)对光结束时,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____.A.黑暗的 B.彩色的 C.暗灰的 D.白亮的(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在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____(填图...”相似的题目:
显微镜下观察到视野右下方有一物像,若要使物像移到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装片._____.
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已知①和②是目镜;③和④是物镜.在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时,下列那种组合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且视野最暗&&&&①③②④①④②③
两位同学在观察同一块装片同一位置的细胞时(视野中均匀布满细胞),甲用的是10×、10×的镜头组合,乙同学用的是5×、40×的镜头组合.他们在讨论、争辩.你认为最科学的是&&&&甲看到的细胞大乙看到的细胞多甲看到的视野亮两人看到的细胞一样多
“如图1是显微镜结构图,请你试一试回答下列...”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二字,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形应该是下列哪种情况&&&&
2下表是显微镜使用中的目的及对应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转动转换器
使物像更清晰
转动细准焦螺旋
调节物像大小
转动遮光器
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
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3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显微镜序号
45×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少的显微镜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下列关于显徽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2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视野太暗,为增加视野亮度,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3如图所示,甲图为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图象.在显微镜下,若将甲图转换成乙图,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的明暗变化分别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如图1是显微镜结构图,请你试一试回答下列问题:(1)对光结束时,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____.A.黑暗的 B.彩色的 C.暗灰的 D.白亮的(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在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____(填图中数字)(3)光线较弱时,选用图中⑤的____面镜.(4)如图2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____.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移动装片④转动转换器A.③-①-②-④B.④-③-②-①C.③-①-④-②D.③-④-②-①”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如图1是显微镜结构图,请你试一试回答下列问题:(1)对光结束时,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____.A.黑暗的 B.彩色的 C.暗灰的 D.白亮的(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在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____(填图中数字)(3)光线较弱时,选用图中⑤的____面镜.(4)如图2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____.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移动装片④转动转换器A.③-①-②-④B.④-③-②-①C.③-①-④-②D.③-④-②-①”相似的习题。(10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请根据已学知识,试回答下列问题:(1)显微镜的转换器上一般有2个物镜,较短的物镜一般为____(低倍 /高倍)物镜。(2)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3)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个。(4)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下方,应向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像是_____。-乐乐题库
& 实验与探究知识点 & “(10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习题详情
19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4.8%
(10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请根据已学知识,试回答下列问题:&&&(1)显微镜的转换器上一般有2个物镜,较短的物镜一般为&&&&(低倍 /高倍)物镜。(2)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3)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个。(4)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下方,应向&&&&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像是&&&&_。低倍&(2)长度或宽度&&(3)2&&(4)左下方,q
本题难度:容易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1-辽宁省抚顺县高中高一9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
分析与解答
习题“(10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请根据已学知识,试回答下列问题:(1)显微镜的转换器上一般有2个物镜,较短的物镜一般为____(低倍 /高倍)物镜。(2)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0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请根据已学知识,试回答下列问题:(1)显微镜的转换器上一般有2个物镜,较短的物镜一般为____(低倍 /高倍)物镜。(2)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0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请根据已学知识,试回答下列问题:(1)显微镜的转换器上一般有2个物镜,较短的物镜一般为____(低倍 /高倍)物镜。(2)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主要考察你对“实验与探究”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实验与探究
与“(10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请根据已学知识,试回答下列问题:(1)显微镜的转换器上一般有2个物镜,较短的物镜一般为____(低倍 /高倍)物镜。(2)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相似的题目:
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有几项正确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②萨顿假说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类比推理法&③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一演绎法&④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模型建构法&⑤分离各种细胞器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差速离心法二项三项四项五项
下列前项是实验试剂,中项是其作用,后项是实验目的,正确的是&&龙胆紫溶液、使染色体染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二苯胺、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鉴定蛋白质 丙酮、溶解叶绿体色素、提取色素 伊红与美蓝、细菌培养基中指示剂、鉴别大肠杆菌
下面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一组是&&&&&&&&&&&&&&&&&&&&&&&&&&&&&&&①将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呈现砖红色沉淀②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③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品质好的高倍镜可以看到细胞从分裂前期到末期的变化④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浸润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颜色变深了⑤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可用健那绿染色,使线粒体呈现灰绿色⑥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色①②⑥②③④③④⑤①③⑤
“(10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0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请根据已学知识,试回答下列问题:(1)显微镜的转换器上一般有2个物镜,较短的物镜一般为____(低倍 /高倍)物镜。(2)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3)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个。(4)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下方,应向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像是_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0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请根据已学知识,试回答下列问题:(1)显微镜的转换器上一般有2个物镜,较短的物镜一般为____(低倍 /高倍)物镜。(2)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3)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个。(4)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下方,应向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像是_____。”相似的习题。当前位置:
>>>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玻片标本中的一个生物细胞,请据图回答以..
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玻片标本中的一个生物细胞,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该细胞的结构特点,可判断此细胞为______细胞.(2)该细胞最外层[1]是______,[3]是______,它能够进行______而制造有机物.(3)该细胞进行分裂时,首先变化而且变化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_.(4)如果该细胞是用10×目镜和10×物镜进行观察的,则此细胞被放大了______倍.如果要使显微镜下观察的物像更清晰,可略微调节显微镜的______.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最外层透明的薄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2]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近似球形的[4]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6]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内有[5]液泡,绿色部分有[3]叶绿体,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细胞内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1)图中细胞有[1]细胞壁,[3]叶绿体、[5]液泡,因此此细胞为植物细胞.(2)该细胞最外层[1]是细胞壁,[3]是叶绿体,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制造有机物.(3)该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的细胞内,使新的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所以,在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部变化最明显的是[4]细胞核的变化,将细胞核一分为二.(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倍数×物镜的倍数,如果该细胞是用10×目镜和10×物镜进行观察的,则此细胞被放大了100倍.如果要使显微镜下观察的物像更清晰,可略微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1)植物(2)细胞壁;叶绿体;光合作用(3)4;细胞核(4)100;细准焦螺旋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玻片标本中的一个生物细胞,请据图回答以..”主要考查你对&&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动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动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透明标本→物镜(放大成倒立实像)→镜筒→目镜(放大成虚像)→眼特别提示: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是物镜和目镜,观察标本时,必须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在一条直线上。显微镜的使用:1. 取镜和安放取镜时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不可歪斜。安放时,动作要轻,一般放在实验台左侧,距实验台边缘7理米左右处。安装物镜或目镜时,镜筒向前,镜臂朝向操作者。用毛巾擦拭机械部分,用擦镜纸擦拭光学部分。 2. 对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逆时针),使镜筒上升。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厘米距离)。 ③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转动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3. 观察①低倍镜的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 a.放置标本:升高镜筒,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中央。标本材料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b.调焦: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让镜筒徐徐下降至物镜距玻片2~ 5毫米处。然后用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以便绘图),同时用手反方向(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如果不够清楚,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不可以在调焦时边观察边使镜筒下降,以免压碎装片和镜头)。 c.低倍镜的观察:所用的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相乘所得的积即为原物被放大的倍数。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要慢慢移动到视野中央,再适当进行调节。 ②高倍镜的使用 a.定位目称:先用低倍物镜确定要观察的目标的位置,再将其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轻轻移开,在原位置小心地换上高倍物镜(操作要卜分仔细,以防镜头碰击玻片)。 b.调焦:正常情况下,当高倍物镜转正之后,在视野中央即可看到模糊的物像,只要沿逆时针方向略微调到细准焦螺旋,即可获得清晰的物像。在换上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变小、变暗,要重新调节视野亮度,可通过升高聚光器或利用凹面反光镜来增大。4. 整理将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向两旁,取下目镜放进镜头盒,反光镜与水平面垂直,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把显微镜放回箱内。5. 整理(1)在镜筒下降时,眼髓一定要注视物镜,以防物镜碰到玻片而损伤物镜或将玻片标本压碎更换物镜时血转动转换器.不能用手扳着物镜转动。(2)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睛都要睁开。(3)显微镜下所看到的像是倒立的(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放大的虚像)。所以,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例如,物像偏左上方,则应往左上方移动玻片。(4)显微镜下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5. 辨别镜头的放大规格①目镜:直插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②物镜:螺旋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即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6. 迅速判断污点位置的方法:污点一般会在目镜、物镜或者玻片标本上。首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不动,则污点肯定在物镜上;若污点在反光镜上则不会在视野中看到。7. 正确使用准焦螺旋:准焦螺旋有粗细之分。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位于镜臂上方,可以转动,以使镜筒上下移动,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位于镜臂的下方,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8.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9. 根据需要使用光圈、反光镜以调节视野的亮度①大光圈:光线强,视野亮,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小光圈:光线弱。视野暗,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 ②平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弱,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凹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强,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观察细胞的结构知识梳理:易错点:在显微镜的使用中,对光操作上的差错:在对光前应先使低倍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在一条直线上,根据环境中光线的强弱正确选择光圈的大小和反光镜的平面或凹面。对好光后,通过目镜可看到白亮但不刺眼的视野。
误认为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同:&& 由于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是一个倒像,且物像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完全颠倒。所以物像和玻片的移动方向一定相反。如果物像偏右,应向右移动玻片;如果要想让物像向右移动,则需向左移动玻片。
误认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视野大小是不变的,如果放大倍数增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体积增大,原来视野边缘的细胞就到了视野之外,细胞数目就一定比原来少了。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图为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组成部分的功能:1.细胞壁: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显著特征之一,包围在植物细胞最外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对细胞膜及其以内结构起支持、保护的作用,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比较“坚硬”。2.细胞膜:细胞膜是一层极薄的膜,它紧贴细胞壁,在正常的情况下很难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细胞膜有以下功能: ①控制物质的进出;②接受、传递外界信号;③抵御病菌侵入等。3.细胞质:细胞质是存在于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物质。细胞质内有多种结构; ①液泡:在幼小的植物细胞内,液泡小而分散,在成熟植物细胞内,只有一个大的中央液泡,可占细胞体积的90%以下,液泡内充满了细胞液,细胞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此外还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有机酸、蛋白质等,有的液泡还含有色素,使细胞显现不同的颜色。液泡的功能主要是渗透调节、储藏、消化三方面。 ②叶绿体:细胞质中一牡绿色小颗粒,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含有叶绿素,故含叶绿体的细胞大多呈绿色,一些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叶绿体可转变为有色体,使果实呈现各种颜色。 ③线粒体:是细胞呼吸的场所,很小,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到。4.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幼小的植物细胞中,细胞核较大,呈圆球形,位于细胞中央,随着细胞的生长和中央液泡的形成,细胞核移到靠近细胞壁的部位,呈半球形或圆形。细胞核的功能主要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动物细胞的结构:图为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动物细胞组成结构的功能:①细胞膜:是细胞表面的一层膜,主要作用是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②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黏稠透明的物质,动物细胞质中没有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③细胞核:细胞核内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列表比较:
生物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1)要依据物像大小确定图形的大小,比例要适中。 (2)图形一般在纸中央稍偏片上方。 (3)指示线要用直尺引出水平线,结构名称尽量标注在图的右侧,图下注明图的名称。 (4)图中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不能涂阴影,也不能画线表示暗处。细胞分裂:概念: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生长:概念:刚刚形成的动植物细胞,体积都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构建细胞,从而使细胞体积逐渐增大。这个过程叫细胞的生长。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加倍,逐渐排列于细胞中央,然后平均分成两等份,向细胞两端移动,细胞核就由一个分成了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了两个细胞。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随着细胞体积的不断增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逐渐减小,吸收物质的表面积相对减小,不能满足细胞对营养的需要。
特别提醒:判定一个植物细胞是幼年时期的细胞还是成熟细胞,主要看其细胞质中液泡的数目,幼年时有许多个小液泡,成熟后只有一个大液泡。辨析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都是先进行细胞核的分裂,同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复制加倍,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细胞核中。然后是细胞质的分裂,动物细胞在中央处横缢为二,成为两个新细胞,植物细胞在两个细胞之间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生物体的生长:&&&& 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能长成大鱼。生物体能由小长大主要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通过细胞分裂,牛物体的细胞数目增多,通过细胞的生长.细胞的体积由小变大。细胞体积的大小和体积增大的速度都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例如,植物生长在水分充足、营养良好、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细胞的体积就会明显增大,植物体的根、茎、叶生长迅速,植株高大,枝叶繁茂。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当农作物缺水时,应及时灌溉;当农作物缺少肥料时,应及时施肥。
发现相似题
与“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玻片标本中的一个生物细胞,请据图回答以..”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935112827416725618268717378017305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载玻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