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简介柏拉图对于语言的评价

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评价_百度知道
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评价
概括性的。。。不是对具体观点的评价!!
我有更好的答案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否定“人治”即“哲学王统治”和“理想国”,提出法治观念
其他类似问题
柏拉图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是亚里士多德在追求真理的征程中,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亚里士多德的对象认识论的发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全国咨询电话:400-
发表:010-
编辑:010-
|||||||||||||||||||||||||||||||||||||||||||||||||||||||||||||||||||||||||||||||||
中国论文资源库成立于1998年春。在两位清华教授的提议和大力支持下,三名致力于学术论文研究的博士,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创建了中国论文资源库。至今15年,中国论文资源库的专职和兼职团队已达400余人。
  中国论文资源库是一个论文发表服务平台。以庞大的期刊库为依托,为用户提供论文发表期刊信息咨询服务。期刊几乎涵盖所有学术领域,包括核心、SCI、国家级、省级等各个种类。
  中国论文资源库是最受欢迎的论文发表与论文编辑服务网站。
  中国论文资源库自1998年创建以来,注册用户量已突破263万人,并帮助近400多万人次顺利发表论文。15年来,中国论文资源库始终遵循热情快捷、安全可靠的服务宗旨,深受广大网民青睐,是目前国内论文行业,规模最大、服务人员最多的正规注册网站。&
中国论文资源库微信公众平台
手机登录中国论文资源库移动网站
& “模仿说”比较研究――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
“模仿说”比较研究――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
16:00:48&字体:&&&&&
摘 要:摘 要:“模仿”历来是西方文论和美学史的一条主线,它贯穿于文论和美学的始终。众多的模仿说当中,古希腊柏拉图建立在“理念论”之上的模仿说和亚里士多德“艺术模仿现实”的唯物主义模仿说尤其光彩夺目,他们共同奠定了西方美学、文论的理论基础。本文简要回顾了柏拉图和亚氏模仿说的基本内涵,并对这两种模仿说进行简略的比较,最后小结柏拉图和亚氏师徒二人在模仿说理论上产生分歧的原因。
关键词:关键词:模仿;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理念;唯物论
  一、 引言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文论和美学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两颗明珠,千百年来,他们的文学理论和哲学思想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指引、规约,有时甚至是羁畔着西方文论和美学的发展。黑格尔说:“哲学之发展成为科学,确切点说,是从苏格拉底的观点发展到科学的观点。哲学之作为科学是从柏拉图开始(而由亚里士多德完成的。他们比起所有别的科学家来,应该可以叫做人类的导师)。”[1](P151) 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两人共同学习生活长达20年之久,两人的“模仿说”理论虽一脉相承但绝非没有突破和创新,相反,亚氏的哲学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的,他的文艺观点则是从批评柏拉图的“模仿说”开始的。[2] (P49) 柏拉图在其“理念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话的形式主要是在《理想国》中探讨了自己的“模仿说”理论;亚里士多德一方面秉承师志,另一方开拓创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著名的《诗学》当中论述了与老师柏拉图完全不同的“模仿说”理论。本文试着总结两位古希腊文论大师“模仿说”的内容,比较并浅析这两种“模仿说”产生分歧的原因。
  二、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模仿说”理论
  我们知道柏拉图的文艺理论主要都是通过苏格拉底和其他人的对话体现的,有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同样,他在《理想国》中通过苏格拉底和格罗康的对话具体论述“模仿说”理论。其实模仿并非柏拉图的专利,模仿最初主要用于宗教巫师祭祀时的表演,后来也指雕塑、喜剧的再创造。在他之前,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哲学家就已经讨论过“模仿”这个概念。但是柏拉图的模仿说是以“理念论”为基础的。所谓理念,就是高于一切实际事物之上的永恒不变的东西,理念也叫理式,观念等,它是柏拉图理论的核心。在柏拉图看来,“我们经常用一个理式来统摄杂多的不同的个别事物,每个杂多的个别事物都有一个理式。”[2] (P33) 柏拉图认为一切具体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他们只不过是对相应最高理式的模仿。在柏拉图的心中一直有三种世界:理念世界,它是第一性的,统摄各个杂多的个别的事物;现实世界,它不是具体的,是模仿理念世界得来的,因而是第二性的;艺术家模仿第二种世界的艺术世界,它是第三性的。柏拉图在《理想国》里“禁止一切模仿性的诗进来”,“诗对于听众的心灵是一种毒素”,“检讨悲剧和悲剧大师荷马了”,要把诗人驱逐出《理想国》。[2](P30-32)
  美国文论家鲍桑葵曾评价说“在柏拉图的著作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完整的希腊艺术体系,同时又可以看到一些破产的概念。”[3](P73-74) 柏拉图的模仿说无疑对亚里士多德的美学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显然亚氏更爱真理,因为他早已察觉出恩师“理念模仿论”的先天不足。因此,这对曾一起学习长达20年之久的师徒至少在“模仿说”问题上分道扬镳了,后者在对恩师柏拉图“理念论”批判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美学、文艺学理论,从而也成就了《诗学》西方第一部从理论内容到理论形态都比较完美的美学文艺专注,成就了亚氏“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最博学的人”。[4](P38-40)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一章就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模仿论观:“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5](P3)可以看出,亚氏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而且模仿现实生活,只是媒介、方式、对象不同而已。同时,亚氏认为诗的起源有两个原因:模仿的本能;“音调感”和“节奏感”。[5](P11-12) 在亚里士多德眼里,模仿成为人的本能,而模仿的文艺不仅给我们带来快感,而且能帮助我们求知。这一点可以从他给悲剧下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声,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的动作来表达,而不用叙述法;接引起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5](P19) 可以总结出亚氏的模仿说认为艺术模仿现实,且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重视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而不是柏拉图理念式的模仿。
  三、 柏拉图模仿说和亚里士多德模仿说的比较
  柏拉图把自己的模仿说同“理念论”结合起来,使它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性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所讲的模仿不同于柏拉图。亚氏批评柏拉图的“理念论”割裂一般概念和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把“理氏”看作具体事物以外独立存在的东西。[4](P42) 亚氏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
成为本站注册用户,能看到更多文章内容,老用户请登录,新用户请
教育教学 > 教育教学 >
主办:南昌教育学院
期刊简介: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南昌教育学院主办的具有统一刊号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本刊1986年创刊,结合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教学和科研特点以及学院办学实际和实践,自创办以来,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免费电话:400-
咨询QQ:
投稿邮箱:
创作发表提交
创作发表说明
1. 如果您没有,还要评定职称,需要,请联系我们,或填写上面的表单,客服人员会及时处理;
2. 教授、博士等专业人员,专业的高品质把控;
3. 合作期刊,全国最全,与杂志社关系稳定,保证刊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里士多德简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