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肥水质婴儿肥是什么意思思

亭湖区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组制订“夏季行动”指导性方案
发布时间: 09:53:52
作者:姚善群
&&& 当前是渔业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亭湖区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组根据本辖区渔业生产情况制订夏季行动指导性意见:
 & 一、加强投饵管理。夏季鱼类生长速度最快,应充分满足其生长需求。从6月开始至9月应逐步增加饲料投喂量。坚持&四定&投喂原则,慢&快&慢的节奏,以鱼吃八分饱为宜,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的3%一5%,每天投喂3&4次;青饲料日投喂量与鱼体总重相等或略低,分两次投喂。饲料投喂量还应根据气候、水温、水质情况灵活掌握,低温阴雨天应少投或不投。精饲料以投喂后40分钟吃完为度,青饲料以2小时吃完为度,否则为超量。相反,若天气晴朗,水体溶氧量高,鱼类摄食旺盛,则应适当加大投喂量。
&&& 二、科学施肥。主养滤食性鱼类的池塘应科学施肥,培肥水质。初夏以后以施生物肥为主,每7一10天施肥一次,可辅以少量氮、磷化肥。施用量根据气候、水质等因素确定,保持池水透明度为15cm一25cm。若气候闷热或阴雨连绵,鱼类食欲不旺,或暴发鱼病,应停施肥料。鱼池施肥应少量多次。
&&& 三、调节水质。夏季水温高,鱼类摄食量大,排泄物也多,水质易恶化,加强水质调控尤为重要。因此,有条件换水的,要根据水体颜色和透明度,适时排出适当老水并注入新水,池塘水深最好保持在1.5&2.5米范围内;每月施生石灰一次,用量为每亩20-25kg,化水全池均匀泼洒,定期测试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及时清除残饵及其他污物,尤其要严格控制投饵量;池底淤泥较多的应定期搅动,并泼洒生物制剂或底改等,加速物质的循环代谢作用,改善水质条件。
&&& 四、坚持巡塘。巡塘工作是池塘养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每天巡塘应坚持至少三次,严防突发事件发生。特别注意凌晨太阳出来之前、晴天下午2点水体溶解氧含量少,应开增氧机增氧,阴雨连绵天应常开增氧机,傍晚应停开机,若发现有浮头危险要及时开机增氧,直到浮头现象消失,此外根据条件加注新水、进行水体曝气或泼洒增氧剂增氧。另外,观察鱼类吃食情况、水质变化情况暨病害发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鱼病防治。夏季是鱼病的高发季节,易发生细菌性疾病如烂鳃、肠炎、赤皮、打印病等及病毒性鱼病如出血病等,应以&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搞好鱼病防治工作。每10&15天内服药物3&4天,15天左右消毒一次。食场和饲料台应每7一l0天清理一次,然后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溶水泼洒消毒。严禁投喂霉变饲料,水草应先用6ppm漂白粉溶液浸泡半小时再投喂,粪肥类应经发酵腐熟后施用,每100kg粪肥应加0.25kg漂白粉拌匀后再施用。要保持鱼塘的环境清洁,及时将死鱼捞出,以防病菌传染和水质恶化,并正确诊断,及时治疗,遇到疑难杂症,要及时向水产技术部门咨询。
&&& 六、规范用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减少用药、控制用药、科学用药,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严禁使用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孔雀石绿、氯霉素等禁用药物,做好渔药使用记录。
&& 七、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夏季暴雨、雷电、大风天气频繁发生,养殖户要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及时修整、加固塘堤,检查电路实施,雨天要昼夜巡逻,防止大雨冲毁池塘堤坝,造成损失,确保安全度夏。
(信息来源:
亭湖水产站当前位置:&→&给养鱼的朋友分享一种肥
今天是:日
水产养殖网―水产行业第一信息平台!
给养鱼的朋友分享一种肥水调水稳水、培藻又培菌生物肥配方
出处:中国水产养殖网
作者:都市农夫
中国水产养殖网
说起市场上的肥水产品,真的是五花八门,各种噱头各种秀,明明是很常规的东西搞的好高大上,什么肥水膏,什么肽之类的数不胜数,其实就是肥料而已。只要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大家自己也是可以很好的调配出来,在告诉大家动手自己配置鱼肥之前,有些基本的简单的理论常识有必要先给大家说说&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首先要说的就是所谓的生物鱼肥,什么是所谓的生物鱼肥呢,我想很多人都是被商家的宣传所迷惑了,商家大都会说是什么什么菌发酵啊&nbsp有多少多少活菌,投入水体效果一流等等,其实,这都是扯蛋,太扯了,明白人会感受到蛋疼的。所谓的生物鱼肥,正确的理解是肥料投入水体后能培养出丰富的微生物来,或是这个肥料本身确实是含有细菌微生物发酵后的产物,绝对是不可能有活菌的。这种类型的肥料大致又可以分2种类型&nbsp&nbsp&nbsp&nbsp&nbsp第一种是简单的廉价的就是有机资材(动物粪便,废弃物等等)经过发酵,哪怕是自然的堆积发酵也是能产生大量的细菌和细菌产物,发酵后风干粉碎加上无机肥料成分,最后出成品鱼肥,这种肥料用量较大,不完全溶解。但是成本低廉,喜欢便宜的人会喜欢使用。市场上吨售价2000左右或是以下的产品基本属于这类型。第二种类型的是可溶解的有机物质加上科学搭配的无机成份微量元素等等科学配比,能为水体提供全面的碳氮磷等等营养元素,其中的碳源于水体是很重要的元素,这种肥料投入水体以后,不仅仅是只为藻类提供营养,也能提供细菌的生长营养,所以水体水质稳定多样性,藻色优良。传统的无机肥肥水方案就是少了重要的碳源和微量元素,所以肥出来一大堆无用的单一的小型藻类,单一化的藻类很容易疯狂生长,滤食性和杂食性的鱼类利用率很低,水体的营养元素转化率就低,于是池塘水质越来越差,极不稳定。今天我分享给大家的配方就是第二种类型的配方,经过我自己几年的使用总结,包括之前在《无机肥配合光合细菌低成本高效率施肥》上的肥料搭配就是本肥料的前身,使用简单,速溶,快速肥水,肥水稳定。市场上很多肥料就是这种类型的,当然配方上面肯定各有千秋,但是原理是一样的,效果好才是最终目的,具体的使用效果大家可以按配方配置了&nbsp本配方的肥料用于池塘实际过程具有用量少,效果好,灵活搭配氮肥和活菌可以调出肥活嫩爽的水质。单独或是搭配活菌特别是光合细菌使用,稳水嫩水,搭配氮肥施用具有肥水作用。精养池中后期单独或是培养活菌使用无需或是少量搭配氮肥。作者:都市农夫 (本文已被浏览 6615 次)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文章分类
& 相关文库:
& 相关资讯:
 &文章链接
扫一扫下载水产村手机客户端
客服热线:025-
技术:客服:
地址:中国南京汉中路185号4F 邮编:210029
南京问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扫一扫加入中国水产养殖网微信水产养殖中怎么调水、肥水_农业_中国百科网
水产养殖中怎么调水、肥水
    
  水是鱼类生长的源泉,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虾类的生长、发育。俗话说‘鱼水深情’,也就是如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一样。所以说水质的好坏关系到养殖效益、养殖效果、养殖风险等各方面的因素。
  一、 调水必需遵循:改好底&&调水原则。
  面对水体状况不太好的池塘,为了最大限底的减少微生态制剂有成本同时能保持水体良好的时间延长。
  1、 解毒&&目前春季,正是养殖用户大量使用消毒剂及杀虫药剂时间,在消毒、杀虫的同时,对整个水体环境起到副面影响。要想使水体尽可能的改好及延长好的水质,益生公司建立在初期,需做到尽可能的稀释缓解消毒、杀虫剂等化学药剂的副面影响。就好比:夏天某个房间产生蚊、蝇较多时,我们喷洒了灭害灵的同时,人在进入前必需先开窗透气,我们在进入房内一个道理。否则肯定对人体产生许多的副面影响。从而影响养殖对象的各项身体功能。
  2、 净水&&由于在历年的养殖过程中,饵料的大量投放的、养殖对象粪便、重金属、化学药剂等的残留沉入在水底。如不解决水体底部的残留污染,即使将水调好了,不管底部,还是依然对整个养殖过程起到极大的影响,影响的后果将是:由于下雨等天气导致底部有害物质进入水体中、上部,从而导致爆发突然性鱼病等事件造成养殖用户的巨大损失。因为益生公司建议:为了最大限底的一次性调好水,尽可能的延长水体良好的时间段。因使用非微生态制剂产品将水体中、上部的悬浮有害物质尽最大限底的统一沉入池底进行有效的第三步分解。就好比:我们要进行一个房间地面打扫。如不进行初期的扫地流程,单一的直接用拖把进行拖地。实际操作过程是会发现,拖的过程中,困难十分大同时地面变干后,地依然还是脏。最后经过若干次总结的经验就是:先扫地,将地上的垃圾及灰尘用扫把打扫干净,再进行拖地,会觉得轻松的多且保持干净的时间也会大大延长。
  3、 分解&&对于底部有害有机物等残留物质,如不闻不问,造成的后果将是,一但出现天气变化如下雨、刮风等情况,底部的有机物、饵料、粪便、重金属、化学药剂残留物依然会上升到水体中、上部,对养殖环境将起到副面影响。因此必需尽最大限底分解水底有害物质。非微生态制剂并不不具备此分解功效。目前只有微生态制剂才有此非凡的功效。但实际并不是所有的微生态制剂能有效的最大限底的分解。在多数有益菌中,芽孢杆菌是有益菌群中分解能力较强的一种特殊菌种。因此益生公司建议:尽可能选用以芽孢杆菌为主导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进行有效的最大限底的分解。
  4、 调水&&当水质经过以上步骤进行相应处理后,这时就可以进行每月的定期调水了。调水即是增加有益菌的含量,让水体中有益菌占绝对优势。从而延长水质保持时间。调水使用微生态制剂益生公司建议:可使用以光合细菌、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等一定比例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各自发挥出相应的一定比例的功效。
  5、 肥水&&底调好了、水调好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肥水,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水质不好,这时直接肥水,就好比:肥水产品实际就是营养品,如水体中有害藻类、有害物质过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可能会供已给有害藻类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甚止发生肥水肥不起来等等。
  水产养殖已由过去的:等鱼生病&&在用鱼药,已转变为&水好,鱼就好;又转变为&&底好、水才好、水好鱼和好。此养殖模式的转变,可减少鱼病的发生,爆发突然性鱼死亡事件发生。最终可以达到:减少成本的投入及风险的发生。还能养殖出无药物残留、无公害食口。
  益生公司建议:对于调水,必需将水上、中部、底部(即整体水环境)改好后(前期一次性综合处理),再进行日常的定期调水(每月二次左右的鱼水乐或是虾蟹可乐),将会真正意义上发挥出复合微生态制剂非凡效果。从而保持养殖对象的水体整体环境的时间最大限底的延长,及天气变化影响养殖对象应激能力的提高。最终减少养殖对象发病及爆发性鱼病的发生。
  水质的恶化是引起养殖对象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它并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形成的,而是经过较长时间各种综合原因引发的。我们平时如能做到不间断的监控水质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用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就能预防的方式就是不定期的测水,当发现水的某项指标正向让养殖对象发病的可能性发展时,既时采取相应措施。从日常水质物理指标来谈如氨氮、PH值、溶解氧、硫化氢等超标,产生的原因大多数都是因为沉入池底的饲料,排遗物,肥料和动植物死亡的遗骸超标产生的。但超标决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形成的。在前期形成过程中,该水体各项物理指标一定会有所变化。如我们真的坚持了不定期的测,当发现发展趋势时,就用改底的综合产品进行合理科学的使用,肯定就能防止养殖对象水体环境的恶化,从而让养殖对象少生病或不生病。
  我们益生公司曾试验过,多个水塘中,二个水塘用我们的调水方式进行调水,其它的用传统方式养殖。会产生以下变化:A、用益生公司的调水方式,良好水质保持时间长,可延长换水时间。B当天气发生变化时,如下雨、气温升高等天气,益生系列产品调过水的,出现浮头、突发性鱼病概率大大减少。B、年用鱼药量可减少三分之二等等。
  打个形象的比方:大多数的养殖塘中,如出现下雨等天气时,水都会出浑等情况。如是一个干净的纯水泥池中,就是下再大的雨,水可能还是清的。就象我们将一个干净的装满水的水桶放到下大雨的外面时,你认真看一下水水桶内的水还是澄清的。这个现象可以说明,出现水浑的养殖塘其实就是因为底不好。
  而要真正最大限度的让底改好,化学药剂是效果不大的。而微生态制剂却可以做到,因为有益菌可以分解沉入池底的饲料,排遗物,肥料和动植物死亡的遗骸。等等。
  养鱼就是要水好,而水好就是要底好。
  在和客户交流时,许多的养殖用户或是代理经销商对于鱼病、养鱼经验相对较为丰富,在前期,我们因重点交流如何调水,与他们交流他们不太懂的。
  我们的产品总体可以分为:
  应急解毒:应激解毒灵(用于重金属、藻类毒素等)、解毒护水宝(化学药剂副作用、农药等);
  应急净水:速效底改(水浑浊)、黑精底改(水体粘性过大、水质腥臭、泡沫过多);精制底居安(底泥发黑、发臭、腥酸等)
  应急底改:生物底改素(微生物即有益菌彻底分解底部残留):
  应急调水:亚硝克星(降亚硝酸盐)、降亚除氨娄(降氨氮、硫化氢);
  应解增氧:益生粒粒氧、益生大利氧
  日常调水:鱼水乐、虾蟹可乐
  日常肥水:肥水素、鲢鳙肥、贝类肥、氨基酸肥水素、氨基酸肥水液(不受任何天气影响);
  使用流程:
  对于水质已发生不良状况时:测水&&应急调水&&解毒&&净水&&底改&&调水&&肥水;再:进行每月二次左右的日常调水及日常肥水;
  对于水质肉眼观看良好的前提下:先测水如发现不行按以上方式调水。反则:每月二次左右的日常调水及日常肥水。
  为何要先调好水在肥水呢?打个形象的比方:敌人与好人,当敌人的人数多时,如给二个团队都提供牛奶营养品,可以肯定,最终还是好人打不过敌人。所以要打胜这场战争,必需先想方设法让好人多于坏人,再提供牛奶营养品,这才有效果。如在没有调水之前,肥水时,必需先设法让水体中生态平衡,有益藻类等有益物质占优势时,这时肥水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反则可能会发生肥水不明显及肥不起的结果。等等。
  以下举例说明:
  常见十种不良水质及处理方案:
  1.酱油色水
  藻相:以裸藻、鞭毛藻、褐藻为主。透明度较低,水质老化。
  产生原因:投饵不当,水质老化,池底高度恶化,水中有机质较多。
  不良影响:藻类不易消化,不利于幼苗的生长,容易滋生寄生虫,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偏高。
  处理建议:排水后上午使用‘解毒护水宝’解毒,下午使用‘黑精底改’改底,次日使用‘芽孢杆菌’调节水质,并注意防止缺氧。
  2.灰褐色水
  藻相:水中以老化藻类为主,缺少新生藻类。
  产生原因:老化藻类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增加,水体缺乏藻类必需有微量元素,叶绿素含量减少。
  不良影响:在池塘表面形成泡沫或出现油膜。‘倒藻’或‘转水’时易产生这种水色,有机物含量高,容易引发疾病。
  处理建议:排水后当天施用‘黑精底改’,次日使用‘鱼虾可乐’或‘复合芽孢杆菌’调节水质。
  3.暗绿色水
  藻相:以蓝藻门的微囊藻和绿藻门的纤维藻占优势,俗称‘湖靛’。
  产生原因:池底老化,气温和水温偏高,水体缺乏营养,过量使用化肥和杀虫剂,导致水体高氮和高碱度,微囊藻和纤维藻大量繁殖。
  不良影响:在水面形成一层油漆状绿色油膜,有难闻气味,阻止了水体和空气的物质交换,水体PH值波动很大,藻类死亡后产生藻毒素,氨氮、亚硝酸盐偏高。
  处理建议:排水后使用‘解毒护水宝’解毒 ,注意防止缺氧。第二天上午施用‘双效底改’,下午使用‘复合芽孢杆菌’等调节水质和底质。
  4.白浊水
  藻相: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类很少,泥沙等悬浮颗粒较多。
  产生原因:轮虫、枝角类、纤毛虫等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水中的藻类大部份被吞食。严重时水面泛红,成块状分布。
  不良影响:水体中PH值和溶解氧偏低、亚硝酸盐较高,细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
  处理建议:早晨6点左右使用‘纤虫净’ 和‘解毒护水宝’等,次日施用‘氨基酸肥水素’和‘肥水EM菌’ ,培肥水质。
  5.黄色水
  藻相:以双鞭毛金藻或三毛金藻为优势。
  产生原因:水中有机物含量高,微生物分解后,池塘底部PH值下降,盐碱地新开塘容易出现这种水色。
  不良影响:藻类含有毒素,易引起水产动物中毒。
  处理建议:首先使用‘精制底居安’ 和‘解毒护水宝’ ,次日施用‘生物底净王’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6.土黄、白浊水
  藻相:没有藻类,以细粘土为主。
  产生原因:雨水冲刷,水体突变导致藻类死亡,上、下水层对流产生‘浮底’。
  不良影响:溶解氧低、透明度低,水体理化指标不稳定,波动大。
  处理建议:首先澄清水体,上午使用‘高效净水王’ ,下午使用‘黑精底改’等,次日施用‘氨基酸肥水液’和‘肥水EM菌’等,培肥水质。
  7.红色水
  藻相:以甲藻和裸甲藻为主。
  产生原因:水体有机物过多,氮磷比例失调或微量元素缺乏。
  不良影响:环境变化时,甲藻容易死亡。产生藻毒素,引起鱼虾中毒。
  处理建议:首先施用‘解毒护水宝’或‘应激免疫素,第二天使用‘精制底居安’精改底,第三天使用‘复合芽孢杆菌’调水。
  8.澄清水色
  结构:水体中基本无藻类。
  产生原因:水体受重金属离子污染或缺乏营养元素,藻类没有繁殖起来,。
  不良影响:水体极不稳定,鱼虾产生强烈应激反应,幼苗缺乏适口饵料。
  处理建议:首先使用 ‘解毒护水宝’严重时可用2-3次,次日再施用‘氨基酸肥水液’和‘虾蟹可乐’肥水。
  9.发光水
  形成原因:水体发光的原因是发光细菌,发光甲藻和夜光虫大量繁殖所致。
  不良影响:水体产生毒素,很难培肥,鱼虾高度应激、厌食,水中溶解氧降低,下风水面漂浮黑色油膜,有腥臭味。
  处理建议:首先使用‘解毒护水宝’解毒1-3天并加大增氧,然后使用‘黑精底改’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10.土皮
  形成原因:藻类死亡后的尸体、有机碎屑和多种原生动物组成。
  不良影响:白天土皮浮在水面上面,晚上下沉,阻隔水体的物质交换,水中溶解氧降低,寄生虫和致病菌大量繁殖,对鱼虾产生毒素。
  处理建议:使用‘解毒护水宝’解毒,第二天使用‘生物底改素’改底和‘氨基酸肥水液’调节水质。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淅川:移土培肥造良田净水质_新浪河南新闻_新浪网
淅川:移土培肥造良田净水质
南阳日报评论
  特约记者 张本贵 高帆 夏季风
  一台台挖掘机挥舞着铁铲挖铲熟土,装载机把肥沃的土壤转运到新治土地上,山坡上高低不平的荒地变成了一层层平整的梯田……淅川县马蹬镇张竹园村移土培肥二期工程施工工地上,“一寸土地一寸金,移土培肥利万民”的标语格外醒目。
  “保水质是淅川今后永恒的任务,我们将持续呵护丹江口库区的水质安全,确保清水永续北送。”淅川县委副书记、县长赵鹏说,移土培肥既为百姓再造了新粮仓,又可减少肥土对水体的污染,实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目标。
  “龙口夺土”保粮仓
  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淅川县先后移民近40万人,素称“粮仓”的三大川丹阳川、板桥川、顺阳川被淹没殆尽。
  为抢救性保护不可再生的耕作层土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库区水质,妥善解决库区留置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淅川县超前谋划,向上争取丹江口库区移土培肥工程项目。2013年1月,该项目正式获得国家批复。当年6月26日,移土培肥工程正式开工。
  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蓄水在即,为确保“有土可取、有肥可培”,打赢“龙口夺土”攻坚战,淅川县抢时争速抓移土,众志成城克难关。经过近两年的紧张施工,截至目前,一期工程取土、移土任务已全部完成,并通过省市验收,土地整治完成90%,水、路、电等配套工程正在加速推进;二期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其中坡改梯单元工程已基本完成,田间道路和农田水利配套工程也在同步进行。
  荒坡变成“三保田”
  层层梯田绕山坡,道道山梁披绿装——在老城镇穆山村移土培肥工程示范点,记者看到的是一派绚丽多彩的田园风光。而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山坡。
  该村党支部书记全玉建告诉记者,移土培肥工程实施后,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荒坡地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土地成了‘香饽饽’,过去一亩地200元没人要,现在800元一亩还争着承包。”
  据专家测算,今年8月底移土培肥工程全部竣工后,可培肥耕地14.03万亩,新增耕地0.19万亩,每年可新增粮食产量1.21亿斤;可减少丹江口水库有机质质量375.3吨、全氮质量24.41吨,增加水库库容2000万立方米。此外,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极大改善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生态建设促多赢
  规划5600亩、已种植2000余亩的金河镇竹产业基地里,一片片竹子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上摇曳生姿。据基地负责人张建昌介绍,公司把移土培肥后的土地承包过来发展竹产业,既能保护水质,又让周边群众成为基地的产业工人,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多赢。
  淅川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移土培肥指挥部副指挥长顾理告诉记者,在工程紧张进行的同时,淅川县委、县政府就在谋划工程结束后的发展蓝图。该县将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为载体,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将形成以柑橘、核桃、软籽石榴为主的经济林果业,以金银花、大棚蔬菜、辣椒为主的特色种植业,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业,确保实现水清民富县强的目标。夏花鱼种_百度百科
鱼苗下池后,经20—30天的饲养,体长达3厘米左右的稚鱼,因出塘正值夏季,故称夏花。有的地方称为火片、乌仔、寸片。鱼苗长到0.5~0.8分(寸)叫乌仔,0.8分以上,1寸多到1.5寸,就是寸片,1.5寸以上通称鱼种,如2寸鱼种、4寸鱼种等。
夏花鱼种名词解释
夏花鱼种:鱼苗下池后,经20—30天的饲养,体长达3厘米左右的稚鱼,因出塘正值夏季,故称夏花。有的地方称为火片、乌仔、寸片。鱼苗长到0.5~0.8分(寸)叫乌仔,0.8分以上,1寸多到1.5寸,就是寸片,1.5寸以上通称鱼种,如2寸鱼种、4寸鱼种等。[1]
夏花鱼种培育方法
夏花鱼种放养前准备
1、池塘条件 鱼苗池面积一般以2-4亩为宜,深度1.5米,池塘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池底平坦,池埂坚固结实、不渗漏。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水方便。   2、池塘清整和 放养前20天左右排干池水进行暴晒,杀灭池底的有害微生物,加速一些有机物的分解,提高底质的肥力。清除池埂周边的杂草和池塘中的杂物,对池埂进行加固处理,以便于拉网操作。暴晒5-6天后,进行干法消毒,每亩用75公斤化浆全池泼洒。   3、加注新鲜水 消毒一周后加注新水,进水口用60目网片布过滤,防止有害生物随水带人。第一次加水不要过多,30--40厘米即可,这样有利于快速肥水及水质调控。   4、培肥水质 一般来说,经过暴晒和消毒的池塘注水后7一10天就会出现大量的浮游生物,水色呈茶褐色。水色的深浅与天气有关,天气晴好,水色变深,反之则较浅。对于清瘦的水质,在鱼苗下塘前可增施经处理的有机肥,水质培肥后,含有较多的浮游生物,特别是鱼苗开口饵料生物,就可以放养鱼苗[2]
夏花鱼种鱼苗放养
  1、放养规格 鱼苗脱膜后2-3天,体长约7-10.5毫米,体重约2毫克,此时鱼体带有卵黄囊,腰点(鳔)还没形成,无法灵活游动。   2、放养时间 鱼苗放养时间宜选择在晴天上午,最好能有连续几天晴好天气,这对提高鱼苗成活率非常关键。   3、放养密度 每亩放养100万一110万尾水花为好,池塘条件较差、水质不肥要减少放养数量。   4、放养方法 水花一般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打开袋口前应放在水面泡20-30分钟,以缓冲水温,防止温差过大引起鱼苗应激反应。放养时,让水花鱼苗随水贴水面流入池中,切忌悬空跌落入水中。
夏花鱼种饲养管理
  1、饵料投喂   浮游动物是鱼苗的开口饵料,刚开始只能摄食小型浮游动物,以后随着生长,可以摄食较大的浮游动物。此阶段以泼洒豆浆为主,豆浆的作用实际上是肥水,因为鱼苗还无法摄食豆浆颗粒。   当鱼苗长至1.5厘米左右时,开始发生食性转变,逐步由肉食性过渡到杂食性(肉食性鱼类除外)。鱼体游动能力显著增强,活动范围由下塘初的“贴边”向池塘中间扩散。此阶段泼洒豆浆也要由“溜边”改为向池塘中间泼洒,黄豆用量每亩每天4.5-5公斤,分2-3次磨浆泼洒。   鱼体长至1.8厘米时,鱼苗已变为杂食性为主,要加大豆浆投喂量,每亩每天5-6公斤,分2次全池泼洒即可。   泼洒豆浆应密切关注鱼类生长动态及天气变化情况。池鱼密度大,应适当调整投饵量。天气晴好,鱼苗活动强,应加基;阴天多云,则应减量;雨天可以少喂或不喂。   2、水质管理   鱼苗以浮游生物作为开口饵料,因此需要保持水质的肥度,即保证有足够的饵料生物。培育浮游生物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增减泼洒豆浆量控制,这也是主要的、有效的方式;二是通过追施有机肥,培育水体浮游生物。鱼苗培育阶段需要25-30天,期间要加注4-5次新鲜水,一般每次加水15-20厘米,最后水位控制在1.2米以下,便于以后拉网操作加水一方面扩大了鱼苗的生长空间;另一方面改善了水质,促进鱼体生长。在鱼苗培育后期,加水后可可以看到鱼体猛长,所谓的“寸水寸鱼”。   3、拉网锻炼   由于水花计数的随机误差较,和池塘条件的差异性,每个池塘自鱼苗实际数量变化有较大的波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鱼苗的生长,也不便于生产管理,因此需要拉网检查,对池塘养殖密度作出及时调整。同时,拉网操作也是对鱼苗体质的一次锻炼过程。实践表明,经过拉网锻炼的鱼苗具有较好的长途运输耐受力。拉网锻炼时间选择在鱼体长2.0厘米以上进行,操作要谨慎小心,动作速度要慢。鱼苗分塘或出售前至少要有1-2次拉网煅练。
夏花鱼种如何鉴别优劣
优质夏花[3]
:同种鱼出塘规格整齐,体色鲜艳,有光泽;行动活泼,集群游动,受惊后迅速潜入水底,不常在水面停留,抢食能力强;鱼在白瓷盆中狂跳,身体肥壮,头小、背厚,鳞鳍完整,无异常现象。
劣质夏花:同种鱼出塘个体大小不一,体色暗淡无光,变黑或变白;行动迟缓,不集群,在水面漫游,抢食能力弱,鱼在白瓷盆中很少跳动,身体瘦弱,背薄,俗语称“瘪子”,鳞鳍残缺,有充血现象或异物附着。
.我要去钓鱼[引用日期]
.中国蔬菜网[引用日期]
.第一食品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地培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