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的坡比,高2米,坡脚 英语怎么计算

边坡怎么控制坡脚和开口线
我现在在施工的一条山区高等级公路,路基施工边坡高,填方最高的有35m,挖方最高的也有20多米,这么高的路基,边坡怎么控制坡脚和开口线?路基设计还有超高缓和曲线等,怎么才能比较快的放出坡脚和开口线,常规是测一下标高,然后和设计标高比较,计算宽度,在计算边桩坐标,问题是第二次的标高跟第一次测的相差很大是,又要重新测一下标高,然后和设计标高比较,计算宽度,再计算边桩坐标,这样一个点要反复很多次呀,有没有快一点的方法呀?像这种公路原地面标高复测怎么测呀,放出中边桩以后再测吗?
请哪位有过这种施工经历的网友介绍一下怎么操作吧?谢谢! 100个币作为答谢了。
我觉得你应该先放中桩和边桩坐标,然后再测高程,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若先测高程,边桩位置不对不是多浪费时间吗?
而且坡脚线在设计图上应该是有坐标的,你可以先放出来再测高程.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见面少叙寒暄话,多把学术谈几声。 回版主边坡坡脚没有设计坐标呀,要根据现场实测的标高来确定的呀?
我看见你在别的论坛里发的帖子了,但看那个图感觉仍然需要反复对比高程才行.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见面少叙寒暄话,多把学术谈几声。
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因为在放样之前通常要进行地面线的测量,把设计坐标放到等高线中,可做到事半功倍!
这实际上是一个求设计坡面与自然地面的交线的问题,我想具体应分以下几个步骤: (1)测出沿线的带状地形图;
(2)在测出的图上按设计坐标展出道路的中心线及道路边线,并根据设计路面高程确定出填方与开挖方的分界点;
(3)沿展出的道路中心线截取原始横断面图,并在原始横断面图上按设计边坡及路面宽度画出道路的设计横断面图(原始横断面图可用CASS地形成图软件自动生成,可大大提高效率,另外所截取的横断面图越多结果越精确),在所得的图上就可量出填筑点和开挖点距中桩的水平距离;
(4)根据第(3)条确定的填筑点及开挖点与中桩间的水平距离在平面图上展出每个断面的填筑点和开挖点;
(5)将各断面的开挖点及填筑点顺次相连就得到开挖线和填筑坡脚线了。 一起gis
全线好几公里,崇山峻岭,带状地形图恐怕不是很容易测的吧!
那也可以直接在每个横断面图上确定出开口点和填筑坡脚点啊,
如果不测地形图,如何确定开挖的方量???如何结算??
我想应该是先放出中边桩后在测量横断面计算方量吧。
奇怪了.没有地形图.设计单位根据什么来设计的呢?
有地形图的话就不存在土方量的问题了,可以找设计单位拿写平面图纸就可以了吧!
简单的人,健康的生活。快乐 健康是最重要的!
就是呀,我看他们几个在这讨论来讨论去的,怎么会没有地形图呢?设计线在地形图上一看就知道在什么部位了.尽管有时地形图会有一些误差.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见面少叙寒暄话,多把学术谈几声。 想拿分也拿不到了不是很了解……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设计图纸上不都给了横断面图嘛,包括原始地形及开挖回填后的面貌
开口线和填筑边线放样是需要测量和计算的,是少不了,需要从计算速度方面考虑.
我做过两条二级公路,所在的标段均是10公里这样子,开挖边坡高度也达到40~80米,填筑高度也有40多米。我用PC-E500编个程序,把所有平面和高程转点数据存在里面,可以自动计算任意中桩、边桩的坐标和高程,反过来,输入任意一点三维坐标,可以计算出桩号、距中桩距离、该桩号的设计高程(包括路边高程)、起坡点,以及超(欠)挖或误差数据、距开挖开口线、填筑线的理想距离是多少,计算速度很快。使用时每测一个三维坐标输入PC-E500内,2~5秒钟内计算完毕,然后再计算出来的数据移动棱镜,一般移动2~4次就可以了。
这样就可以达到“所点即所知”的测量放样效果。 程序还可以用来编制误数据。随便一人可以在仪器站完成工作。
《拾取法放样道路工程》摘 要:叙述在线状工程中采用"拾取法"使放样过程能达到"所点即所得"效果的测设方法. 关键词:缩微迭代法;
拾取法; 线状工程分类号:TB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07-0032-03
楼上说的不错,可惜文章和程序都看不到.要是能传上来与大家共享就好了.看你的年龄现在也快要是高级工程师了吧.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见面少叙寒暄话,多把学术谈几声。 要是能分享一下你的程序就好了?不知道楼主愿意不愿意呢?
开口线和填筑边线放样是需要测量和计算的,是少不了,除了需要从计算速度方面考虑,还需要从对设计图纸的熟悉程度和经验考虑方面考虑,一般移动2~4次就可以了。当该点放样第一次时,可以直接读出平距和高差,对比设计图和实际地形。(高等级公路的设计图一般来说质量比较高,与实际地形基本吻合。),用经验估计第二次的位置,当然除了司仪人员有经验外,还得要求持镜人员有经验。
又是万方数据库唉。。。看来以后的看论文还得掏钱啊
欢迎大家加入“网易水利”QQ群: 设计是一种智慧,一种哲学,一种修炼。。。
直线段边坡超欠挖检查及开口线放样程序程序名:BPFY 程序:
A“QX”:B“QY”:C“QZ”:E“ZX”:F“ZY”:G“ZZ”:P“PB”:
K“XP”:L“YP”:M“ZP”:Fixm:Pol(E-A,F-B:J≤0=&J=J 360⊿
D=Abs((K-A)*CosJ (L-B)*SinJ):S=Abs((L-F)*CosJ-(K-E)*SinJ): X=A
D*CosJ:Y=B D*SinJ:Z=(G-C)/I*D C:W=AbS(M-Z):V=S/P-W:
V&0=&O“Hcw”=V◢⊿
V≥0=&O“Hqw”=V◢⊿
U=W*P-S:U&0=&N“Scw”=U◢⊿U≥0=&N“Sqw”=U◢⊿“END”
说明: A、B、C为边坡底线的起点,显示为: QX?QY?QZ? 依次输入地线起点的X,Y,Z; E、F、G为边坡底线的终点,显示为:
ZX?ZY?ZZ? 依次输入地线终点的X,Y,Z; P为坡比,无正负条件; K、L、M为测量点,显示为: XP?YP?PZ?
依次输入测量点的X,Y,Z;中间计算测量点至边坡底线的垂足点,保存变量为X、Y、Z。
O为边坡的高程超欠挖值,显示为Hcw或Hqw,分别表示超挖或欠挖,即测点高程设计高程减实测高程;
N为边坡的距离超欠挖值,显示为Scw或Sqw,分别表示超挖或欠挖,按高差计算的设计距离减实测点到垂足点距离。
圆弧段边坡超欠挖检查及开口线放样程序程序名:YFFY 程序: A“YX”:B“YY”:X“XP”:Y“YP”:Z“ZP”:
Fixm:Pol(A-X,B-Y):T=Abs(I-R):W=Abs(H-Z):
S=W*P-T:V=T/P-W:S&0=&M“Scw”=S◢⊿S≥0=&M“Sqw”=S◢⊿V&0=&K“Hcw”=V◢⊿
V≥0=&K“Hqw”=V◢⊿“END” 说明: A、
B为圆心坐标,显示为YX?YY?,依次输入圆心点的X、Y; X、Y、Z为测点坐标,显示为XP?YP?ZP?依次输入测点的X、Y,Z;
R为到边坡底线的距离(半径); H为边坡底线的高程(马道或平台的高程); I不用管它,直接按“EXE”,显示下一个输入;
P为坡比,无须输入正负号; M为计算的边坡距离超欠值,显示为Scw或Sqw,分别表示超挖或欠挖,距离超欠值为:设计距离减测量距离;
K为计算的边坡高程超欠值,显示为Hcw或Hqw,分别表示超挖或欠挖,高程超欠值为:设计高程减测量高程。
从网上弄来的,自己没有用过,你用的时候最好多做检核。
谢谢楼上的老兄提供资料。
你也可以计算设计开挖线啊.算出每一点的设计点
都是高手 ,佩服 !我也谈谈一点浅见 现在有好些软件能计算距中装一定距离的坐标
,我们使得的拓扑康332和徕卡802就直接可以计算并放样,很方便的。距中距离可以根据设计标准横断图来查,但不能直接是设计给的距中数,得按实际的高程和设计给的上口线所对应的高去比,有了高差再根据边坡坡度计算与设计距离差。其中高填方测高可以使三角高程测量比较方便,严格按规范去测测精度也还行。这样就可以使全站全部搞定了,计算也简单,比较省事。
拓扑康332和徕卡802就直接可以计算并放样? 拓扑康332有这个功能吗?在哪里怎么用,楼主指点一下好吗?
好久没上了拓扑康332的道路中线坐标放样需要先输入道路参数,点菜单,翻页,找着程序子菜单,点击进入后翻页,找着道路放样,进入后在里边先输入道路参数,具体间说明书,在此不再赘述。输完后每次放样后先输测站点和后视后点道路放样就行。特别好用,还可以放样距离中桩任意距离的点,程序自己计算坐标,很方便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如图,小明想测量长在一个土坡上的树高,他在某一时刻测得1米长的竹竿竖直放置时影_百度知道
按默认排序
作CK垂直于DE,作HF平行于DE交AB延长线于H,交CK于G,土坡坡度为1:根号3, 则CG:GF:CF=1:根号3:2&&& 已知CF=4& 则 CG=2& GF=2*根号3HG=BC=3&& HF=HG+GF=3+2*根号3AH:HF=1:0.6&&& AH=HF/0.6=5+(10/3)*根号3&&&&& AB=AH-BH=AH-CG=3+(10/3)*根号3
AH:HF=1:0.6
题里不有吗:“他在某一时刻测得1米长的竹竿竖直放置时影长是0.6米”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坡长62米,垂直高1.2米,坡比是多少,怎样计算_百度知道
坡长62米,垂直高1.2米,坡比是多少,怎样计算
提问者采纳
长度 也就是顶角的正切值本题坡比=1.2/62=0坡比=高度&#47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坡比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角=arcsin 1.2&#47
坡比就是坡的高度比上坡的长度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的长度。具体投影长度为62的平方减去1,2的平方,然后开根号。再用1.2除以得到的数,即可
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比,即坡角的正切值.高度为1.2,宽度为:根号(62的平方-1.2的平方).用高度比上宽度即可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CASIOfx_4800P在公路坡口_坡脚线放样测量中的应用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3页
文本预览:
第 26 卷第 3 期 2000 年 9 月            
l . N o.            V oSep.262000 HU NAN COMM U N ICA T I ON SC IEN CE AND T ECHNOLO GY
湖 南 交 通 科 技
( 广东省公路工程质量监测站 广州市 510000)
   为了避免由于地形的复杂性对路线测设时产生 的不精确影响, 现行高等级公路测设均利用国家地球 大地坐标网系采用坐标法对路线定位。 路线测设所需 数据相当明了, 定出各交点坐标、 曲线半径 R 、 曲线前 后缓和曲线长 L s1、 s2 , 即对整个路线的位置实现了准 L 确的平面控制。 而实际施工中由于地形复杂多变, 设计 文件上提供的有限的数据无法满足施工的需要, 对路 堑坡口线、 路堤坡脚线的放样来说仅根据路线纵横断 面图, 不但数据不够, 而且亦很不准确。
1  路堤坡脚、 路堑坡口桩的数学模型
公路路基路堤、 路堑的基本横断面图如 1 所示 ( 当 边坡不设碎落台或平台时, 则图示碎落台或平台宽度 为 0) 。 如图 1, 先根据设计文件路基标准横断面及路基
横断面图或现场估测高度 ( 当此桩号无路基横断面图 或横断面图与实际偏差较大时) 求出路线中心线至最 高一级碎落台 ( 路堑) 或最低一级平台的外边缘的宽 度 B 及碎落台或平台外边缘至路基外缘的高差 Z T 以 及此碎落台以上或平台以下边坡坡比为 1∶m 。 从设计 文件公路断面高程表中查出 F 0 中桩对应的路基外缘 的设计高程 Z B , 假定我们先放样出 F 2 点, F 2 至 F 0 的平 距为 H 0 , F 2 的地面高程为 Z c , F 2 点位附近地面线沿横
  摘 要 根据公路路线坡口、 坡角线的坐标计算模型, 介绍了利用 CA S I fx 24800P 计算器编 O 写简短程序计算出所需放样点的坐标, 配合全站仪进行公路施工坡口、 坡脚线放样测量的一种简 便快捷方法。 主题词 计算器 施工?放样 坡口?线 坡脚?线 应用 情况: ①H 0 > H 1、 > 0; n ②H 0 > H 1、 < 0; n ③H 0 < H 1、 < 0; n ④H 0 < H 1、 < 0。 n
图 1  路堤、 路堑的横断面图示意图
CA S I fx 24800P 在公路坡口、 坡脚 O
线放样测量中的应用
( 广东广韶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广州市 510420)
断面方面的坡比为 1∶n , 这样我们便可求算出坡口或 坡脚点 F 1 距中桩 F 0 的平面距离 H , 然后再根据 H 值 算出点 F 1 的大地坐标, 从而达到放样出 F 1 点的目的。 由于地面线有沿线外方向下坡及上坡的区别, 为 计算统一格式, 令当地面线沿路线外上坡坡比为 1∶n 时, n 值以正数表示; 当地面线沿路线外下坡坡比为 1∶n 时, n 值以负数表示。 例当某地面线为沿路线外方 向以 1∶5 坡比计算下坡时, 则输入时取 n = - 5;
第1页/共3页
寻找更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坡脚 英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