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化学实验中做博层板确认反应液是否反...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1)根据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进行分析;(2)根据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结合氢气的质量可以求出锌的质量;(3)根据最后所得滤液的溶质是硫酸锌进行分析.
解:(1)Cu-Zn合金属于金属材料;(2)设铜锌合金中Zn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Zn+H2SO4=ZnSO4+H2↑65&&&&&&&&161&&2&x&&&&&&&&&&y&& 0.04g&& 65x=20.04g=161y&&x=1.3g&& y=3.22g(3)最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22g11.26g×100%=28.6%.故答案为:(1)金属;(2)原Cu-Zn合金中Zn的质量为1.3g;(3)最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6%.
点评:要找准各量之间的关系,难度较大.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某物质3克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一共生成CO2&8.8克和H2O&5.4克,则此物质组成(  )
A、只含氢元素B、只含碳元素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科目:初中化学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每空1分共8分)(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在空气中点燃一种暗红色粉末,产生大量白烟(4)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5)蜡烛在空气中燃烧.(6)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以上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科目:初中化学
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气体a为;气体b;实验室检验气体a的方法是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科目:初中化学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熄灭蜡烛的方法及对应的灭火原理B.化学之最用嘴吹-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用烧杯罩住-隔绝空气将烛芯剪断-隔离可燃物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C.现象解释D.物质分类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气体易被压缩-气态物质中分子之间间隔较大缉毒犬能嗅出毒品-分子在不断运动常见碳单质-金刚石、石墨常见燃料-煤、天然气常见合金-不锈钢、黄铜、铁锈
A、熄灭蜡烛的方法及对应的灭火原理B、化学之最C、现象解释D、物质分类
科目:初中化学
《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xR+C(金刚石),则x、R分别为(  )
A、2,Na2CO3B、4,NaCO3C、2,Na2O2D、1,Na2CO3
科目:初中化学
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核内中子数为.
科目:初中化学
通过第十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等,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相同的离子(填符号),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一条即可).(2)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干燥等气体,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用熟石灰进行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初中化学
“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伦特罗(化学式为:C12H18Cl2N2O,相对分子质量为:277),是一种非常廉价的药品,对于减少脂肪增加瘦肉作用非常好.“瘦肉精”让猪的单位经济价值提升不少,但它有很危险的副作用,轻则导致心律不整,严重一点就会导致心脏病.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瘦肉精”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nC﹕nH﹕nCl﹕nN﹕nO=.(2)其中碳、氢、氯、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先加正丁醇,再加浓H2SO4或将浓H2SO4滴加到正丁醇中(2)b(3)浓H2SO4&&&上(4)洗去有机层中残留的NaOH及中和反应生成的盐NaSO4(5)d(6)正丁醇&&&&水(7)33.85%
解析试题分析:(1)步骤①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先加正丁醇,再加浓H2SO4。步骤②中制备正丁醚是利用正丁醇的分子间脱水反应得到,方程式为;(2)冷凝管应从下口进水,故需先从b口向B中通入水;(3)步骤③水洗的目的是初步洗去浓H2SO4,振摇后静置,粗产物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分离出;(4)步骤④中最后一次水洗的目的为洗去有机层中残留的NaOH及中和反应生成的盐NaSO4;(5)因为正丁醚的沸点为142℃,故步骤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142℃左右的馏分,选d;(6)正丁醇易挥发,且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故上层应为正丁醇,下层为水;(7)按照方程式37 g正丁醇可得到正丁醚32.5g,故正丁醚的产率为11g/32.5g = 33.85%。考点:考查有机化合物的制备等相关知识。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溴乙烷和甲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B.乙烯和苯都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D.纤维素和油脂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6分)苹果酸结构如下,常用做汽水、糖果的添加剂。试写出苹果酸分别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与Na&&&&&&&&&&&&&&&&&&&&&&&&&&&&&&&&&&&。 (2)与Na2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CH3CH2OH按物质的量比1∶2反应(浓H2SO4,△)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7分)(1)现欲除去括号内的杂质,请依次填上适当的试剂和方法。①甲烷(乙烯)  &&&&&&&   ,       &&&&&&&  ;②苯(酒精)         ,           。(2)现有—CH3、—C6H5、—OH、—COOH四种基团,由其中任两种组合形成的有机物中:①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是          (用结构简式表示,下同);②催化氧化后产物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是&&&&&&&&&&&&&&&&&;③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6分)欲分离苯和苯酚,一般可向其混合物中加入稍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再将该混合物转移到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后溶液将出现 &&&&&&&&&&&&&现象,然后分液。从分液漏斗放出下层液体,加入适量盐酸,再将其分成两份:向一份溶液中加入三氯化铁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浓溴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的上层液体是 &&&&&&&&&&&&&&&&&&&&&&&&&&&&&&&&。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A、B、C、D、E、F、G都是链状有机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只含一种官能团,D的相对分子质量与E相差42,D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3个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3:6,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Mr(R-Cl)-Mr(ROH)=18.5,& Mr(RCH2OH)-Mr(RCHO)=2,&Mr表示相对分子质量。&(1)A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2)写出D的分子式______。(3)下列有关A~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每个A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的数目为4个 b.B中所有官能团均发生反应生成C c.C生成G只有1种产物 d.G存在顺反异构现象(4)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5)芳香族化合物H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1mol H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2mol NaOH,且H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写出其中任意一个符合条件的H的结构简式______。(6)E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药物Z可用于治疗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由X(咖啡酸)和Y(1,4-环己二酮单乙二醇缩酮)为原料合成(如下图)。试填空:(1)X的分子式为&&&&&&&;该分子中最多共面的碳原子数为&&&&&&&&。(2)Y中是否含有手性碳原子&&&&&(填“是”或“否”)。(3)Z能发生&&&&&&&反应。(填序号)A.取代反应&&&&&&&&&&&B.消去反应&&&&&&&&&&&&C.加成反应(4)1mol Z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H2充分反应,需要消耗H2 &&&&&&&&mol。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某天然油脂A可发生下列反应:已知:A的分子式为C57H106O6。1 mol该天然油脂A经反应①可得到1 mol D、1 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2 mol直链饱和脂肪酸C。经测定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H:O=9:16:1。(1)写出B的分子式:________。(2)写出反应①的反应类型:________;C的名称(或俗称)是________。(3)近日,电视媒体关于“氢化油危害堪比杀虫剂”的报道引发轩然大波,反应②为天然油脂的氢化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a.氢化油又称人造奶油,通常又叫硬化油b.植物油经过氢化处理后会产生副产品反式脂肪酸甘油酯,摄入过多的氢化油,容易堵塞血管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c.氢化油的制备原理是在加热植物油时,加入金属催化剂,通入氢气,使液态油脂变为半固态或固态油脂d.油脂的氢化与油脂的皂化都属于加成反应(4)D和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某学校化学探究小组将地瓜干制成粉末,加入水、稀硫酸进行发酵水解实验:(1)经过一段时间后,为了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该小组的同学取出水解产物的溶液少许,放入试管中,加水进行稀释,在稀释液中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结果没有红色沉淀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A.水解还没有开始B.水解进行的不完全C.水解液没有加碱中和其酸性D.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2)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通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发酵液中含有A、B、C、D等多种化合物。并通过资料,他们知道了以下实验事实:①A和C均可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金属银,A是一种常见的单糖;②B是单官能团化合物,其碳原子数和D相同。B在浓硫酸作用下经加热可得到E,E可以使溴水褪色;③B经催化氧化可生成C;④B和D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F;⑤D的组成为C:40%,H:6.7%;O:53.3%。D含有一个羧基,450 mg D与0.2 mol·L-1的NaOH溶液25 mL完全反应,D也可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请你根据上述事实,写出产物中A、D、F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⑴增大乙醇的浓度&&&移去生成物⑵原料来不及反应就被蒸出&&&&&&&温度过高,发生了副反应&&&&&冷凝效果不好,部分产物挥发了(任填两种)⑶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液(或造成环境污染)&&&&&&部分原料炭化&催化剂重复使用困难&&&&&&&化效果不理想(任填两种)⑷①C&&&&&&&&&&②乙醇脱水生成了乙醚&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利用右图的装置制备乙酸乙酯.(1)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冷凝,防倒吸.(2)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II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试管Ⅰ中试剂
试管Ⅱ中试剂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3mL乙醇、2mL乙酸、1mL18mol?L-1&浓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
3mL乙醇、2mL乙酸
3mL乙醇、2mL乙酸、6mL&3mol?L-1&H2SO4
3mL乙醇、2mL乙酸、盐酸
1.2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6mL和6mol?L-1.②分析实验A(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③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乙酸、乙醇都易挥发,温度过高可能使乙酸、乙醇大量挥发使产率降低,温度过高可能发生副反应使产率降低.
科目:高中化学
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溶剂、增塑剂、香料、粘合剂及印刷、纺织等工业.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常采用如下反应: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右图所示装置来制备少量的乙酸乙酯,其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醇、中和乙酸及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2)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可能会造成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液、部分原料炭化等问题.(3)在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50mL&0.50mol/L醋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①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②在题述反应条件下,测得反应前醋酸和NaOH溶液的温度均为25.43℃,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温度为28.73℃.已知反应前醋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均为1.0g?cm-3,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为c=4.18J/(g?℃).试写出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55.18kJ?mol.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溶剂、增塑剂、香料、粘合剂及印刷、纺织等工业.表格中给出了一些物质的物理常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室温下色、态
密度(g/ml)
熔点(℃)
沸点(℃)
苯甲酸甲酯
77.1(1)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法常采用如下反应:CH3COOH+C2H5OH&2SO4△CH3COOC2H5+H2O图1为课本上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①在制取乙酸乙酯时,为提高原料乙酸的利用率所采取的措施有:增大乙醇的浓度;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使平衡正向移动;不断小火加热蒸出产品乙酸乙酯(三者中其沸点最低),使平衡不断正向移动,提高原料利用率等.②在装置B部分,导管不能伸入溶液中的原因是防止倒吸;用饱和Na2CO3溶液而不用NaOH溶液来接收乙酸乙酯的原因是NaOH溶液会使乙酸乙酯水解.③反应结束后从所得混合溶液中分离出乙酸乙酯所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因乙酸乙酯易挥发,所以在振荡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放气操作.(2)实验室用苯甲酸和甲醇反应制取苯甲酸甲酯时用了图2所示装置(画图时省略了铁夹、导管等仪器):①实验室制备苯甲酸甲酯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此装置中的冷凝管起着冷凝回流的作用,水流应从a口进入冷凝效果好(选填“a”或“b”);试简要分析实验室制取苯甲酸甲酯为什么不同样使用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的原因:原料甲醇的沸点低于苯甲酸甲酯的沸点,如果还是使用制备乙酸乙酯的发生装置,首先会使原料大量蒸馏出去,实验效率大大降低.
科目:高中化学
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溶剂、增塑剂、香料、粘合剂及印刷、纺织等工业.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常用冰醋酸、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得: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热 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2)此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饱和碳酸钠的作用是溶解乙醇、吸收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3)若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该化学反应,反应物无水乙醇中含有18O,冰醋酸中均为16O,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18O的物质有C2H5OH、CH3COOC2H5(4)若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备少量的乙酸乙酯,锥形瓶中的现象为出现分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不过往往产率偏低,其原因可能为温度过高发生了副反应;冷凝效果不好,部分原料被蒸出(任填2种)
科目:高中化学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利用图的装置制备乙酸乙酯.(1)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2)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Ⅱ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试管Ⅰ中试剂
试管Ⅱ中试剂
有机层的厚度/cm
2mL乙醇、1mL乙酸、1mL18mol?L-1&浓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
2mL乙醇、1mL乙酸
2mL乙醇、1mL乙酸、3mL&2mol?L-1H2SO4
2mL乙醇、1mL乙酸、盐酸
0.6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mL和mol?L-1.②分析实验(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3)若现有乙酸90g,乙醇138g发生酯化反应得到80g乙酸乙酯,试计算该反应的产率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机合成化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