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数控机床如何对刀刀

不能为空!
对刀,数控车床,加工前对刀应该怎么说?这个词的日文解释是什么?
对刀,数控车床,加工前对刀应该怎么说?这个词的日文解释是什么?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1.7.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对刀:刃型セット(刃型の具合を調整する)数控车床:制御旋盤(せいぎょせんばん)加工前对刀:加工前に刃型の具合を調整する(加工前に刃型をセットする)
上海新东方学校
法语留学规划
上海新东方学校
著名法语专家,曾长期担任我驻外专家组首席翻译
说出您感谢的话:数控车床怎么对刀,请您说的详细一点,还有就是对刀在形状界面输入Z0,我看又的师傅还经常输入Z1,Z0.05,Z后面的0或者1,0.怎么得出来的,
王者刘忻4kL
是根据图纸来测量你的工件长度还有多少余量没到达图纸上工件长度要求,如果差1或者差0.05就在刀补Z中输入1或0.05,Z还分正负的,工件实际比图纸上标的长Z用负反之就是正.不管你是进口还是国产数控车床对Z工件坐标都是输入Z0的,
最后一句看不懂,前面说差1或0.05就在刀补Z中输入1或0.05,最后怎么都是输入z0?谢谢
Z0是对工件坐标时平端面后设定的,你也可以输入Z-1.但后面要对的刀同样要输入Z-1.(也就是实际Z向工件坐标向主轴方向短了1MM。)但这样对刀对新手来说不可取容易出错。如果你对好刀工件加工下来比实际图纸要求长1MM或0.05那么你就在OFFSET刀具补偿里找到你车端面和外圆的刀,找到后在这把刀的刀补Z里面的下方输入Z-1.MM或-0.05MM,那么机床在加工第2个活时这把刀Z方向会向主轴方向多走1MM或0.05MM,如果工件短与图纸要求就是再Z下方输入正数值1~0.05 MM,那Z方向就会离主轴方向长出1MM或0.05工件也就长1~0.05MM。这样车下来的长度就可以和图纸长度要求一样,其他刀Z也是一样的,如果外圆车下来大于图纸要求1~0.05MM,你用的那把外圆刀的刀补X里的下面输入-1~-0.05MM反之就是正1~0.05MM。够细了吧!再看不懂多实际操作几次就明白了。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数控车床对刀-数控机床操作学习教程-教育视频-搜狐视频
数控车床对刀-数控机床操作学习教程
<span class="c-black" data-rss-fanscount=" 人订阅
视频介绍:
数控车床对刀-数控机床操作学习教程 数控车床对刀
推荐出品人
教育热播榜您的位置: &
数控车床对刀常用方法及实践
优质期刊推荐数控车床有哪些常用对刀方法?各种方法有何特点?_加工_百科问答
数控车床有哪些常用对刀方法?各种方法有何特点?
提问者:danmark
磨内孔车刀先从一般车刀开始磨 车工的技术是学不完的,最普通的车工不需要太高的技术. 可以分为5类车工,这是目前社会上最常见的 1.普通机械车工,简单易学,找个车床加工部,比你在学校学的要好 2.模具车工,尤其是塑料模具精密车工!对刀具要求严格,尺寸精确 要知道什么钢的上光效果好,也就是镜面 这套模具的产品是ABS料的还是别的什么料的,塑料件的伸缩性是几丝===很多常用知识,橡皮泥是这种车工的必备工具!!! 车出来光洁度要好,易抛光,达到镜面效果,需要有塑料模具基础,4爪很长用,一般都是几块模板加在一起车,塑料模具螺纹知识必须掌握!!!难度较高! 3.刀具车工,加工铰刀,钻头,合金刀盘==刀具的刀干,这种车工是最简单,也是最好干,最累人的 通常都是大批量生产,最常用的就是双顶尖,车锥度,和流模量,要作到最快最简单,把刀具磨损降低到最小,因为这种车工加工的产品,硬度不比你的白钢刀低多少!你的合金刀子磨的好坏,完全影响到你的成绩!! 4.大型设备车工,这种车工要有资深的技术,年轻人基本不敢车!! 用立车的时候教多. 例: 车一根曲轴,你要先把图纸反复看N次,先车哪和后车哪,是丢磨量,还是直接加工到尺寸,螺纹是正的还是反的....===一些高级技术 5.数控车工,这种车工最简单,也是最难的,首先你要会看图纸,编程,换算公式,刀具应用!!! 只要你将其车工理论掌握并有一定的数学,机械,CAD知识学起来很快 ========================怎样才才能磨好车刀? 磨刀有什么诀窍,高速钢梯形螺纹车刀如何磨才好?螺纹车削主要多动手,多跟老师傅学,这样才能进步的快。这有个空间,会都是关与车刀方面的,可以去看看! /tangyetingsida 螺纹是在圆柱或圆锥表面上,沿着螺旋线所形成的具有规定牙型的连续凸起。螺纹在各种机器中应用非常广泛,如在车床方刀架上用4个螺钉实现对车刀的装夹,在车床丝杠与开合螺母之间利用螺纹传递动力。加工螺纹的方法有很多种,而在一般的机械加工中通常采用车螺纹的方法(车工的基本技能之一)。在卧式车床上加工螺纹时,必须保证工件与刀具之间的运动关系,即主轴每转一圈(工件转一圈),刀具均匀地移动一个螺距(或导程)。它们的运动关系是这样保证的:主轴带动工件一起转动,主轴的运动经挂轮箱传到进给箱,由进给箱经变速后再传给丝杠,由丝杠和溜板箱上的开合螺母配合带动刀架及车刀作直线移动,这样工件的转动和刀具的移动都是通过主轴的带动来实现的,从而保证了工件和刀具之间严格的运动关系。在实际车削螺纹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主轴到刀具之间的运动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引起车削螺纹时产生故障,影响正常生产,这时应及时解决。1 牙型角不正确1.1 刀尖角不正确刃磨车刀时刀尖角不正确,即车刀两切削刃在基面上投影之间的夹角与加工螺纹的牙型角不一致,导致加工出的螺纹角度不正确。解决方法:刃磨车刀时必须使用角度尺或样板来检测,得到正确的牙型角,其方法为:将样板或角度尺与车刀前面平行,再用透光法检查。常用的公制螺纹牙型角:三角形螺纹60°,梯形螺纹30°,蜗杆40°。1.2 径向前角未修正为了使车刀排屑顺利,减小表面粗糙度,减少积屑瘤现象,经常磨有径向前角,这样就引起车刀两侧切削不与工件轴向重合,使得车出工件的螺纹牙型角大于车刀的刀尖角,径向前角越大,牙型角的误差也越大。同时使车削出的螺纹牙型在轴向剖面内不是直线,而是曲线,影响螺纹副的配合质量。解决方法:在刃磨有较大径向前角的螺纹车刀车螺纹时,刀尖角必须通过车刀两刃夹角进行修正,尤其加工精度较高的螺纹,其修正计算方法为: tan■=cosrp?tan■ 式中,εr为车刀两刃夹角;rp为径向前角;α为牙型角。1.3 高速钢切削时牙型角过大在高速切削螺纹时,由于车刀对工件的挤压力产生挤压变形,会使加工出的牙型扩大,同时使工件胀大,所以在刃磨车刀时,两刃夹角应适当减小30′。另外,车削外螺纹前工件大径一般比公称尺寸小(约0.13P)。1.4 车刀安装不正确车刀安装不正确即车刀两切削刃的对称中心线与工件轴线不垂直,造成加工出的牙型角倾斜(俗称倒牙)。解决方法:用角度尺或样板来安装车刀,使对称中线与工件轴线垂直,并且刀尖与工件中心等高。1.5 刀具磨损刀具磨损后没有及时刃磨,造成加工出的牙型角两侧不是直线而是曲线或“烂牙”。解决方法:合理选用切削用量,车刀磨损后及时刃磨。2 螺距(或导程)不正确(1)螺纹全长不正确。螺纹全长不正确的原因是交换齿轮计算或组装错误,进给箱、溜板箱有关手柄位置扳错,可重新检查进给箱手柄位置或验算挂轮。(2)螺纹局部不正确。螺纹局部不正确的原因是车床丝杠和主轴的窜动过大,溜板箱手轮转动不平衡,开合螺母间隙过大。解决方法:如果是丝杠轴向窜动造成的,可对车床丝杠与进给箱连接处的调整圆螺母进行调整,以消除连接处推力球轴承的轴向间隙;如果是主轴轴向窜动引起的,可调整主轴后调整螺母,以消除推力球轴承的轴向间隙;如果是溜板箱的开合螺母与丝杠不同轴造成啮合不良引起的,可修整开合螺母并调整开合螺母间隙;如果是溜板箱转动不平衡,可将溜板箱手轮拉出使之与转动轴脱开均匀转动。(3)车削过程中开合螺母自动抬起引起螺距不正确。解决方法:调整开合螺母镶条适当减小间隙,控制开合螺母传动时抬起,或用重物挂在开合螺母手柄上防止中途抬起。3 表面粗糙度值大表面粗糙度值大的原因:一是刀尖产生积屑瘤; 二是刀柄刚性不够,切削时产生振动; 三是车刀径向前角太大,中滑板丝杠螺母间隙过大产生扎刀; 四是高速钢切削螺纹时,切削厚度太小或切屑向倾斜方向排出,拉毛已加工牙侧的表面; 五是工件刚性差,且切削用量过大; 六是车刀表面粗糙。解决方法:第一,如果是积屑瘤引起的,应适当调整切削速度,避开积屑瘤产生的范围(5 m/min~80 m/min);用高速钢车刀切削时,适当降低切削速度,并正确选择切削液;用硬质合金车螺纹时,应适当提高切削速度。第二,增加刀柄的截面积并减小刀柄伸出的长度,以增加车刀的刚性,避免振动。第三,减小车刀径向前角,调整中滑板丝杠螺母,使其间隙尽可能最小。第四,高速钢切削螺纹时,最后一刀的切屑厚度一般要大于0.1 mm,并使切屑沿垂直轴线方向排出,以免切屑接触已加工表面。第五,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第六,刀具切削刃口的表面粗糙度要比螺纹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小2~3档次,砂轮刃磨车刀完后要用油石研磨。4 乱牙乱牙的原因是当丝杠转一转时,工件未转过丝杠转数整数倍而造成的,即工件转数不是丝杠转数的整数倍。 常用预防乱牙的方法首先是开倒顺车,即在一次行程结束时,不提起开合螺母,把刀沿径向退出后,将主轴反转,使车刀沿纵向退回,再进行第二次行程,这样往复过程中,因主轴、丝杠和刀架之间的传动没有分离过,车刀始终在原来的螺旋槽中,就不会产生乱牙。其次,当进刀纵向行程完成后,提起开合螺母脱离传动链退回,刀尖位置产生位移,应重新对刀。5 中径不正确中径不正确的原因是车刀切削深度不正确,以顶径为基准控制切削深度,忽略了顶径误差的影响;刻度盘使用不当;车削时未及时测量。解决方法:精车时,检查刻度盘是否松动,并且要正确使用,精车余量应适当,要及时测量中径尺寸,考虑顶径的影响,调整切削深度。6 扎刀或顶弯工件扎刀或顶弯工件的原因:车刀刀尖低于工件(机床)中心;车刀前角太大,中滑板丝杠间隙较大;工件刚性差,而切削用量选择太大。解决方法:第一,安装车刀时,刀尖要对准工件中心,或略高些。第二,减小车刀前角,减小径向力,调整中滑板丝杠间隙。第三,根据工件刚性来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增加工件的刚性,增加车刀刚性。 总之,车削螺纹时产生的故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设备原因,也有刀具、测量、操作等原因,排除故障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各种检测方法和诊断手段,找出具体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合理的解决方法。
Fanuc系统数控车床设置工件零点常用方法 一, 直接用刀具试切对刀 1.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记住当前X坐标,测量外园直径后,用X坐标减外园直径,所的值输入offset界面的几何形状X值里。2.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端面,记住当前Z坐标,输入offset界面的几何形状Z值里。二, 用G50设置工件零点 1.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测量外园直径后,把刀沿Z轴正方向退点,切端面到中心(X轴坐标减去直径值)。2.选择MDI方式,输入G50 X0 Z0,启动START键,把当前点设为零点。3.选择MDI方式,输入G0 X150 Z150 ,使刀具离开工件进刀加工。4.这时程序开头:G50 X150 Z150 …….。5.注意:用G50 X150 Z150,你起点和终点必须一致即X150 Z150,这样才能保证重复加工不乱刀。6.如用第二参考点G30,即能保证重复加工不乱刀,这时程序开头 G30 U0 W0 G50 X150 Z150 7.在FANUC系统里,第二参考点的位置在参数里设置,在Yhcnc软件里,按鼠标右键出现对话框,按鼠标左键确认即可。三, 用工件移设置工件零点 1.在FANUC0-TD系统的Offset里,有一工件移界面,可输入零点偏移值。2.用外园车刀先试切工件端面,这时Z坐标的位置如:Z200,直接输入到偏移值里。3.选择“Ref”回参考点方式,按X、Z轴回参考点,这时工件零点坐标系即建立。4.注意:这个零点一直保持,只有从新设置偏移值Z0,才清除。四, 用G54-G59设置工件零点 1.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测量外园直径后,把刀沿Z轴正方向退点,切端面到中心。2.把当前的X和Z轴坐标直接输入到G54----G59里,程序直接调用如:G54X50Z50……。3.注意:可用G53指令清除G54-----G59工件坐标系。====================================================FANUC系统确定工件坐标系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通过对刀将刀偏值写入参数从而获得工件坐标系。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可靠性好,他通过刀偏与机械坐标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只要不断电、不改变刀偏值,工件坐标系就会存在且不会变,即使断电,重启后回参考点,工件坐标系还在原来的位置。第二种是:用G50设定坐标系,对刀后将刀移动到G50设定的位置才能加工。对到时先对基准刀,其他刀的刀偏都是相对于基准刀的。第三种方法是MDI参数,运用G54~G59可以设定六个坐标系,这种坐标系是相对于参考点不变的,与刀具无关。这种方法适用于批量生产且工件在卡盘上有固定装夹位置的加工。航天数控系统的工件坐标系建立是通过G92 Xa zb (类似于FANUC的G50)语句设定刀具当前所在位置的坐标值来确定。加工前需要先对刀,对到实现对的是基准刀,对刀后将显示坐标清零,对其他刀时将显示的坐标值写入相应刀补参数。然后测量出对刀直径Фd,将刀移动到坐标显示X=a-d Z=b 的位置,就可以运行程序了(此种方法的编程坐标系原点在工件右端面中心)。在加工过程中按复位或急停健,可以再回到设定的G92 起点继续加工。但如果出意外如:X或Z轴无伺服、跟踪出错、断电等情况发生,系统只能重启,重其后设定的工件坐标系将消失,需要重新对刀。如果是批量生产,加工完一件后回G92起点继续加工下一件,在操作过程中稍有失误,就可能修改工件坐标系,需重新对刀。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就想办法将工件坐标系固定在机床上。我们发现机床的刀补值有16个,可以利用,于是我们试验了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在对基准刀时,将显示的参考点偏差值写入9号刀补,将对刀直径的反数写入8号刀补的X值。系统重启后,将刀具移动到参考点,通过运行一个程序来使刀具回到工件G92起点,程序如下:N001 G92 X0 Z0;N002 G00 T19;N003 G92 X0 Z0;N004 G00 X100 Z100;N005 G00 T18;N006 G92 X100 Z100;N007 M30;程序运行到第四句还正常,运行第五句时,刀具应该向X的负向移动,但却异常的向X、Z的正向移动,结果失败。分析原因怀疑是同一程序调一个刀位的两个刀补所至。第二种方法:在对基准刀时,将显示的与参考点偏差的Z值写入9号刀补的Z值,将显示的X值与对刀直径的反数之和写入9好刀补的X值。系统重启后,将刀具移至参考点,运行如下程序:N001 G92 X0 Z0;N002 G00 T19;N003 G00 X100 Z100;N004 M30;程序运行后成功的将刀具移至工件G92起点。但在运行工件程序时,刀具应先向X、Z的负向移动,却又异常的向X、Z的正向移动,结果又失败。分析原因怀疑是系统运行完一个程序后,运行的刀补还在内存当中,没有清空,运行下一个程序时它先要作消除刀补的移动。第三种方法:用第二种方法的程序将刀具移至工件G92起点后,重启系统,不会参考点直接加工,试验后能够加工。但这不符合机床操作规程,结论是能行但不可行。第四种方法:在对刀时,将显示的与参考点偏差值个加上100后写入其对应刀补,每一把刀都如此,这样每一把刀的刀补就都是相对于参考点的,加工程序的G92起点设为X100 Z100,试验后可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每一次加工的起点都是参考点,刀具移动距离较长,但由于这是G00 快速移动,还可以接受。常用数控刀具的选择方法及刀具的几何形状 1.外圆车刀 2.端面车刀 3.切槽车刀4.螺纹车刀 5.内孔车刀 6.内槽车二、工件的装夹、刀具安装与操作 1、工件装夹 数控车床的夹具主要有液压动力卡盘和尾座。在工件安装时,首先根据加工工件尺寸选择液压卡盘,再根据其材料及切削余量的大小调整好卡盘夹爪夹持直径、行程和夹紧力。如有需要,可在工件尾座打中心孔,用顶尖顶紧。使用尾座时应注意其位置、套筒行程和夹紧力的调整。工件要留有一定的夹持长度,其伸出长度要考虑零件的加工长度及必要的安全距离。工件中心尽量与主轴中心线重合。如所要夹持部分已经经过加工,必须在外圆上包一层铜皮,以防止外圆面损伤。 2、刀具的安装 根据工件及加工工艺的要求选择恰当的刀具和刀片。首先将刀片安装在刀杆上,再将刀杆依次安装到刀架上,之后通过刀具干涉和加工行程图检查刀具安装尺寸。 要注意以下几项: ①安装前保证刀杆及刀片定位面清洁,无损伤。 ②将刀杆安装在刀架上时,应保证刀杆方向正确。 ③安装刀具时需注意使刀尖等高于主轴的回转中心。 ④车刀不能伸出过长,以免干涉或因悬伸过长而降低刀杆的。 3、手动换刀 数控车床的自动换刀装置,可通过程序指令使刀架自动转位。通过[MDI]和[自动]按钮加工程序均可。也可通过面板手动控制刀架换刀。 4、对刀 对刀的目的是确定程序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对刀点可以设定在零件、夹具或机床上,对刀时应使对刀点与刀位点重合。虽然每把刀具的刀尖不在同一点上,但通过刀补,可使刀具的刀位点都重合在某一理想位置上。编程人员只按工件的轮廓编制加工程序即可,而不用考虑不同刀具长度和刀尖半径的影响。 1)外圆刀对刀(1号刀) ①按下功能键[PROG],进入程序画面。再按下[MDI],进入[MDI]模式,通过操作面板在光标闪动输入“T0101; M03S500;”,按[INSERT]键,将程序插入。再按[循启动]按钮,执行程序,换1号刀,同时主轴正转,转速500r/min。 ②在JOG或手摇方式下将刀具移至工件附近(靠近时倍率要小些),切削端面,切削完毕,保持Z轴不变,按[+X]退刀,按下[主轴停按钮,或按下[复位]键,此时主轴停止转动。 ③连续按功能键[OFFSET SETTING],将G54下X及Z值均设定为0,按动屏幕下部“形状”对应软键进入10所示的画面。光标移至G01,键盘输入“Z0”按测量,完成1号刀Z向对刀。 ④再次调至JOG或手摇方式,切削外圆。切削一小段足够卡尺测量外径的长度后,保持X轴不变,方向退出Z轴,使主轴停止,测量所切部分的外径。例如车削外径为30mm,则进入“工具补正/形状”画面后,光标停在G01一行上,键盘上键入“X30”,按“测量”完成1号刀X向对刀。 ⑤1号刀对刀完毕,将刀架移开,退至换刀位置附近。 1号刀对刀2)切槽刀对刀(2号刀) ①在MDI方式下,调2号刀,按[主轴正转]按钮使主轴旋转。 ②在JOG或手摇方式下,将刀具移至工件附近,越近时倍率要越小,使2号刀的刀尖与已加工好的工件端面接触,听见摩擦声或有微小标听在G02一行上,键入“Z0”,按“测量”,完成2号刀Z向对刀。 ③用与步骤(2)相同的方式,将刀具从径向靠近工件。当2号刀的刀刃与已加工好的工件外圆接触时,停止进给,工具补正/形状”画面里,将光标听在G02一行上,键入“X30”,按“测量”,完成2号刀X向对刀。 ④完成2号刀对刀后,刀架移开,退到换刀位置,使主轴停转。 2号刀对刀3)螺纹刀对刀(3号刀) ①在MDI方式下,调3号刀,按[主轴正转]按钮使主轴旋转。 ②在JOG或手摇方式下将刀具移至工件附近,越近时倍率要越小,使3号刀的刀尖与已加工好的工件端面平齐,并接触工件的外圆。 ③在“工具补正/形状”画面里,将光标停在G03一行上,键入“X30”,按“测量”,输入数值,完成3号刀X向对刀;键入“Z0”,按“测量”,完成3号刀Z向对对刀。 ④刀架移开,退到换刀位置,主轴停转。第五种方法:在对基准刀时将显示的与参考点偏差及对刀直径都记录下来,系统一旦重启,可以手动的将刀具移动到G92 起点位置。这种方法麻烦一些,但还可行
回答者:qiviut
Mail: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控机床如何对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