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的就业情况专业就业低,倒数一二三名,真的吗?

法学专业连续两年就业率倒数第三咋办?
来源:新疆网原创&&作者:郭喜林&&
日 10:21:04
  新疆网讯 如果学子们上大学学了几年法学专业却无法就业,那可就倒大霉了。而且法学专业在河南的就业率是倒数第三,那就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据大河报10月14日报道,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前几年这些时髦的专业,出现在教育部低就业率本科专业名单中。昨日,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和各地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河南省法学、应用心理学、汉语国际教育、应用物理学、人力资源管理5个专业被亮“红牌”。在教育部发布近两年全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大河报记者看到,全国有15个专业被亮起“红牌”,这些专业中,有不少是前几年看起来时尚而高端的“高大上”专业,例如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知识产权、电子商务。此外,当年部分新兴行业例如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也榜上有名。&
  然而,面对这样的信息,考生和家长根本不知情,他们应当报考什么专业一无所知,也不有哪所学校提示公众不要报考什么专业。面对信息盲区,考生和家长无可奈何。所以,被亮出“红牌”的专业,学校却并没有采取什么有效措施。反而是该怎么招生还怎么招生。对于学校来说对每个专业都要招满人数是第一位的,他们不会考虑将来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学生和家长与学校的信息知情权是不对等的;因此,考生和家长始终被剥夺了信息真实性的知情权。可以说,在招生中,没有一个学校会在招生中说自己的那些专业不好就业,请考生慎重考虑。&
  所以,对于出现的专业就业率倒数第几的问题,必须由教育部来做出顶层设计,或者由教育部负责再每年的高等院校招生期间,面向犬社会公示有关专业就业率的信息,要在最有效的时间段获得信息的知情权,让考生和家长做出究竟是否报考什么专业的明确判断。如果在新生入学之后才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完全属于“事后诸葛亮”,对广大考生和家长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面对具体省份和具体院校某专业就业率低下的问题,教育部应当作出权威认定和行政干预措施,以便从事相关院校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合计是调整新的招生计划。只有从顶层监管中加强宏观调控,才能有效预防倒数第几的专业尽快改善被动局面,才能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对广大考生负责。因此,教育部的监管必须为广大考生和学生家长服务,必须对相关院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而不是单纯地旅行一次一年一度的信息公开就万事大吉了。如果仅仅为了完成某种形式要求而错过最有效的时间公布信息,其实和没有公布相关信息差不多。因为,信息本身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服务对象,对于广大考生和家长已经没有任何指导作用。;因为,所有高等院校已经完成招生计划。所以,这样的“马后炮”信息对于学校的指导意义也不大。等到来年,有关院校早把这些信息忘得一干二净了。&
  如果我们的高等学府把法学专业办成像“砖瓦窑”那样影响生态环境,可就糟糕透顶了。面对这样令人闹心的法学专业,又怎能让社会利用大学生们所学的法学专业依法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又怎能让大学生和家长们花那么多的钱却难以找到养家糊口的饭碗?因此,面对河南省法学专业就业率连续两年排名全国倒数第三的现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院校也应该清醒一下了,绝不能再这样让广大考生和家长花钱上大学却找不到就业的岗位。如果我们麻木不仁,就对不起那些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更对不起社会和国家对于高等院校的关心与支持。应该好好想想办法,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决不能让法学专业继续连年就业率排名全国倒数第三了。如果让悲剧继续,相关院校又有何脸面面对河南全省人民?难道,不觉得丢人和亏心吗?&
&&责任编辑:锦辉&&
<input type="hidden" name="wcmnr" value="  新疆网讯 如果学子们上大学学了几年法学专业却无法就业,那可就倒大霉了。而且法学专业在河南的就业率是倒数第三,那就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据大河报10月14日报道,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前几年这些时髦的专业,出现在教育部低就业率本科专业名单中。昨日,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和各地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河南省法学、应用心理学、汉语国际教育、应用物理学、人力资源管理5个专业被亮“红牌”。在教育部发布近两年全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大河报记者看到,全国..." />
点此进入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
Copyright&& 2004 - 2012&.cn.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和镜像
新疆网 版权所有········
频道头条 Big News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更新时间:
一方面:法学毕业生一本在培养,二本在培养,三本也在培养,甚至高职也在培养;高考生对于听起来很动人的法学专业,犹如飞蛾扑火一般,按捺不住报考的冲动……
另一方面:某些用人单位抱怨法科毕业生“不好用”;西部一些县城却连一个正规的法科毕业生都招不到……
两相作用的后果是,曾经辉煌一时的法学专业,率排名倒数第二。这是一个让很多人都无法接受的事实,但却促使我们开始反思……
报考思维和办学模式功利性太强
法学就业市场还未得到完全开拓
清理粗制滥造法学教育压缩规模
就业不应局限于律师和政法机关
曾经的“热专业”遭遇“冷就业”―――在高考刚刚结束、招生咨询即将开始的当口,此信息的发布让不少考生家长颇感“震惊”。
信息来自于近日颁布的我国首部就业蓝皮书―――《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显示,法学大类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二,仅法学一个专业失业人数在全部本科专业小类中排名第一;高职高专毕业生法律大类就业率排名也是倒数第一。
此外,法学大类的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对口率仅为47%,排名倒数第二,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法学大类本科毕业生没有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工作;而到了高职高专法律大类,这一比例更是下降到29%。
面对这样一组数字,很多人在问:缘何会出现今日这般局面?
法律专业功底不扎实、实际工作经验欠缺、法律以外的知识储备不够,让用人单位觉得一些法科毕业生“不可用”
临近毕业,就读于北京一所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的肖复告诉记者,全班就业情况确实像那份就业报告所言―――不太理想。
“除了上研究生的以外,全班目前签约的人数不到三分之一,签约的大都是去公司从事服务或文字工作,与法学专业基本无关。”肖复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我国法制建设日益完善,社会中的法律问题无所不在,对法学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同时因种种原因却导致法科毕业生就业困难。
王耀是北京一家社会团体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原来没有考虑过要聘请专门的法科专业学生,但后来由于连续引入了几笔规模较大的投资,在运作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我们开始考虑招收几个专门学法律的学生,这样,陆续来了一些人,但都不理想,试用了一段时间后就让他们走了。”王耀说。
在试用这些法律专业学生时,王耀发现,诸多问题让他觉得这几个毕业生“不可用”:
首先是本身所学的法律专业功底不够扎实。“来这里的学生包括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都没有通过司法考试,很多法律专业上的问题也是似懂非懂。”
其次是实际工作经验有所欠缺,绝大部分人没有实际处理法律问题的经验。
再次,法律以外的知识储备不够。“我们这里的法律问题大都是‘管钱’的时候遇到的,很多法科学生的经济知识之匮乏令我感到吃惊。”
面试了一段时间之后,王耀失去了耐心,他已经不准备再招入法科毕业生了,而是打算自学法律知识,同时也让财务人员学习法律。
“我们倒是一直想招个学法律的学生,但没人愿意来。”北京一家同性恋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双手一摊,无奈地对记者说,他一直希望招一个学法律的为同性恋人群提供法律服务,但就是没人愿意来。
“人家一听说干这个,都打退堂鼓了。今年形势不好倒是招来了一个人,也挺优秀的,可是干了一段时间,他找到更合适的工作,就走人了。”这位负责人说。
相对来说,一些看上去“光环四射”的职业却挤满了求职的人。
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对记者说,他们现在基本上只要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有一次一个本科生被拒绝了之后,径直跑到他的办公室苦苦哀求,无奈之下,他才给了这个学生一个机会。
找不到工作就读研,读研后还是找不到工作就去刚成立法学专业的学校当老师,从而培养出更多找不到工作的法学学生
“法科毕业生就业不理想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法学专业的招生的确实太多了,另一方面,法学的就业市场还没有得到完全开拓。”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法学毕业生的求职大多还把眼光盯在律师事务所、政法和国家机关上,但实质上社会工作、企事业单位等等,都应该是法学专业的就业市场,而现在很多市场还呈现一种封闭状态。”
在外地讲学时,许章润还发现了一个令他感到不可思议的现象:一些系统独立设置的特殊类型的院校也开设了法学专业。如某铁道医学院开设了法学院专业,对外宣称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铁道医院的医患纠纷”。
“一些不符合资质的院校大量招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政法名校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像那家铁道医学院,因为它属于铁道系统的一部分,即使教学质量令人生疑,但学生往往还是能够分配到相对不错的工作,这样就进一步挤压了优秀法科毕业生的就业空间。”许章润说。
“法学教育就业率低已经持续好几年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很多高校在本科阶段所推行的法学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主撰稿人王伯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国外,学生通常是在结束了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才开始进入法学院。
“而我们现在的状况是什么?法科毕业生一本在培养,二本在培养,三本也在培养,甚至高职也在培养。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能从事法律工作,一个很显著的证明就是对于很多不合格的法科毕业生来讲,通过司法考试比高考还难。”王伯庆说。
“法学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学科,也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当前很多学校设立的法学院的门槛太低,那些不符合条件的院校所开设的法学专业大量招生,使得那些办学条件优越、师资雄厚的法学院毕业生的去向反而成为问题。”王伯庆认为。
据介绍,近年来,各大高校在大肆扩招时都把法学专业作为主要扩招专业之一。很多学校迫不及待地建立法学专业,力图迅速成为综合性大学。因此,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法科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现象非常明显。“各个律所需要的人终究是少数,而进入政法系统如法院检察院则更难。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量的法科毕业生蹉跎在求职路上,最终的结果是,大量的法科毕业生做了文秘等与法学无关的工作。”王伯庆说。
而法学专业之所以会成为各大高校扩招的重点,王伯庆认为有两点原因:法学听起来比较动人,一提到法学,人们总是和律师检察官法官联系起来,高考生的家长们也按捺不住报考法学的冲动,于是在法学专业的就业已经很不理想的情况下,高考学生们依然是“飞蛾扑火”;而学校对法学的招生也是趋之若鹜,因为相比起理工科来,法学专业的建立无需实验设备,专业师资要求也偏低,扩招很容易。
在功利性极强的报考和办学思维模式驱使下,法学教育随之陷入了不良循环。
“很多法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去读研究生,读了研究生还是找不到工作就去那些刚成立法学专业的学校当老师,从而培养出更多找不到工作的法学学生,形成自我繁殖、自娱自乐的局面。”王伯庆说,这样的自我繁殖,对于法学教育整体上的损害是致命的。
从长远来看,法科毕业生低迷的状况会改善,但前提是,那些粗制滥造的法学教育必须被清理掉
曾经辉煌一时的法学教育如今已经褪去光环,走下神坛。未来的法学教育又该如何发展?
“应该努力开拓法学教育的就业空间,不要把眼光只盯在律师和政法机关上面。法科毕业生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状态,包括为像同性恋这样一些容易受到歧视的团体提供法律服务,也是很正常的。而且还应该明确一点,并不是每个学法律出身的人都能获得高薪报酬,有高端的高薪工作,也有低端的低薪工作。”许章润说。
王伯庆对于法学教育的改良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首先,需要适当压缩当前法学本科整体招生规模,法学教育的重心向研究生阶段转移;其次,对现有的缺乏法学教育优势的大学所开设的法学专业,强制其减少招生量;再次,设立一个预警系统,在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提前告诉考生当前哪些专业就业形势不好,防止盲目填报法学专业。
“法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恶化让一些人觉得,中国的法学教育已经饱和了,应当‘砍’。事实上,在中西部的很多城市,法律人才非常欠缺,一些县城甚至连一个受过正规法学教育的人都找不到,但这些地方恰恰是法科毕业生不愿意去的。”许章润说。
许章润还认为,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法科毕业生目前就业低迷的状况将会不断改善,“但前提是,那些粗制滥造的法学教育必须被清理掉”。
{$Article_guanggao_min}
 |  |  |  |  |  |  |  
opyright(C) 2005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捷人才网 荆州人才网――荆州最权威的人才招聘网站,经人事部门批准运营,荣获“最佳人才服务信誉奖”荣誉!隶属于快捷人才网,荆州人才网的口号是“免费找工作,快捷招人才”,专业为荆州企业提供荆州人才、荆州招聘、。 荆州人才招聘会。求职者敬请关注荆州招聘网。快捷人才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所有招聘信息和内容服务 垂询电话:400-713-1000</span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 查看内容
法学专业连续两年就业率倒数第三咋办?
摘要: 如果学子们上大学学了几年法学专业却无法就业,那可就倒大霉了。而且法学专业在河南的就业率是倒数第三,那就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据大河报10月14日报道,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 ...
如果学子们上大学学了几年法学专业却无法就业,那可就倒大霉了。而且法学专业在河南的就业率是倒数第三,那就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据大河报10月14日报道,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前几年这些时髦的专业,出现在教育部低就业率本科专业名单中。昨日,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和各地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河南省法学、应用心理学、汉语国际教育、应用物理学、人力资源管理5个专业被亮“红牌”。在教育部发布近两年全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大河报记者看到,全国有15个专业被亮起“红牌”,这些专业中,有不少是前几年看起来时尚而高端的“高大上”专业,例如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知识产权、电子商务。此外,当年部分新兴行业例如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也榜上有名。
然而,面对这样的信息,考生和家长根本不知情,他们应当报考什么专业一无所知,也不有哪所学校提示公众不要报考什么专业。面对信息盲区,考生和家长无可奈何。所以,被亮出“红牌”的专业,学校却并没有采取什么有效措施。反而是该怎么招生还怎么招生。对于学校来说对每个专业都要招满人数是第一位的,他们不会考虑将来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学生和家长与学校的信息知情权是不对等的;因此,考生和家长始终被剥夺了信息真实性的知情权。可以说,在招生中,没有一个学校会在招生中说自己的那些专业不好就业,请考生慎重考虑。
所以,对于出现的专业就业率倒数第几的问题,必须由教育部来做出顶层设计,或者由教育部负责再每年的高等院校招生期间,面向犬社会公示有关专业就业率的信息,要在最有效的时间段获得信息的知情权,让考生和家长做出究竟是否报考什么专业的明确判断。如果在新生入学之后才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完全属于“事后诸葛亮”,对广大考生和家长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面对具体省份和具体院校某专业就业率低下的问题,教育部应当作出权威认定和行政干预措施,以便从事相关院校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合计是调整新的招生计划。只有从顶层监管中加强宏观调控,才能有效预防倒数第几的专业尽快改善被动局面,才能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对广大考生负责。因此,教育部的监管必须为广大考生和学生家长服务,必须对相关院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而不是单纯地旅行一次一年一度的信息公开就万事大吉了。如果仅仅为了完成某种形式要求而错过最有效的时间公布信息,其实和没有公布相关信息差不多。因为,信息本身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服务对象,对于广大考生和家长已经没有任何指导作用。;因为,所有高等院校已经完成招生计划。所以,这样的“马后炮”信息对于学校的指导意义也不大。等到来年,有关院校早把这些信息忘得一干二净了。
如果我们的高等学府把法学专业办成像“砖瓦窑”那样影响生态环境,可就糟糕透顶了。面对这样令人闹心的法学专业,又怎能让社会利用大学生们所学的法学专业依法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又怎能让大学生和家长们花那么多的钱却难以找到养家糊口的饭碗?因此,面对河南省法学专业就业率连续两年排名全国倒数第三的现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院校也应该清醒一下了,绝不能再这样让广大考生和家长花钱上大学却找不到就业的岗位。如果我们麻木不仁,就对不起那些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更对不起社会和国家对于高等院校的关心与支持。应该好好想想办法,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决不能让法学专业继续连年就业率排名全国倒数第三了。如果让悲剧继续,相关院校又有何脸面面对河南全省人民?难道,不觉得丢人和亏心吗?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在核实后三日内删除。谢谢监督!】
【欢迎对相关文章予以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民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请勿使用非法字符。】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
人民之声报道网 Inc.All Rights Reser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相同镜像! 联系邮箱:
主办单位: 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QQ: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李志鹏法律在线&&&TEL:
法学大类毕业生就业率倒数第二引反思 中国法科毕业生就业之路为何越走越窄
法学大类毕业生就业率倒数第二引反思
&中国法科毕业生就业之路为何越走越窄
  新闻快读
   一方面:法学毕业生一本在培养,二本在培养,三本也在培养,甚至高职也在培养;高考生对于听起来很动人的法学专业,犹如飞蛾扑火一般,按捺不住报考的冲动&&
  另一方面:某些用人单位抱怨法科毕业生&不好用&;西部一些县城却连一个正规的法科毕业生都招不到&&
  两相作用的后果是,曾经辉煌一时的法学专业,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二。这是一个让很多人都无法接受的事实,但却促使我们开始反思&&
  □报考思维和办学模式功利性太强
  □法学就业市场还未得到完全开拓
  □清理粗制滥造法学教育压缩规模
  □就业不应局限于律师和政法机关
法制网记者 杜晓
  曾经的&热专业&遭遇&冷就业&&&&在高考刚刚结束、招生咨询即将开始的当口,此信息的发布让不少考生家长颇感&震惊&。
  信息来自于近日颁布的我国首部就业蓝皮书&&&《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显示,法学大类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二,仅法学一个专业失业人数在全部本科专业小类中排名第一;高职高专毕业生法律大类就业率排名也是倒数第一。
  此外,法学大类的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对口率仅为47%,排名倒数第二,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法学大类本科毕业生没有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工作;而到了高职高专法律大类,这一比例更是下降到29%。
  面对这样一组数字,很多人在问:缘何会出现今日这般局面?
  法律专业功底不扎实、实际工作经验欠缺、法律以外的知识储备不够,让用人单位觉得一些法科毕业生&不可用&
  临近毕业,就读于北京一所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的肖复告诉记者,全班就业情况确实像那份就业报告所言&&&不太理想。
  &除了上研究生的以外,全班目前签约的人数不到三分之一,签约的大都是去公司从事服务或文字工作,与法学专业基本无关。&肖复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我国法制建设日益完善,社会中的法律问题无所不在,对法学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同时因种种原因却导致法科毕业生就业困难。
  王耀是北京一家社会团体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原来没有考虑过要聘请专门的法科专业学生,但后来由于连续引入了几笔规模较大的投资,在运作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我们开始考虑招收几个专门学法律的学生,这样,陆续来了一些人,但都不理想,试用了一段时间后就让他们走了。&王耀说。
  在试用这些法律专业学生时,王耀发现,诸多问题让他觉得这几个毕业生&不可用&:
  首先是本身所学的法律专业功底不够扎实。&来这里的学生包括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都没有通过司法考试,很多法律专业上的问题也是似懂非懂。&
  其次是实际工作经验有所欠缺,绝大部分人没有实际处理法律问题的经验。
  再次,法律以外的知识储备不够。&我们这里的法律问题大都是&管钱&的时候遇到的,很多法科学生的经济知识之匮乏令我感到吃惊。&
  面试了一段时间之后,王耀失去了耐心,他已经不准备再招入法科毕业生了,而是打算自学法律知识,同时也让财务人员学习法律。
  &我们倒是一直想招个学法律的学生,但没人愿意来。&北京一家同性恋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双手一摊,无奈地对记者说,他一直希望招一个学法律的为同性恋人群提供法律服务,但就是没人愿意来。
  &人家一听说干这个,都打退堂鼓了。今年就业形势不好倒是招来了一个人,也挺优秀的,可是干了一段时间,他找到更合适的工作,就走人了。&这位负责人说。
  相对来说,一些看上去&光环四射&的职业却挤满了求职的人。
  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对记者说,他们现在基本上只要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有一次一个本科生被拒绝了之后,径直跑到他的办公室苦苦哀求,无奈之下,他才给了这个学生一个机会。
  找不到工作就读研,读研后还是找不到工作就去刚成立法学专业的学校当老师,从而培养出更多找不到工作的法学学生
  &法科毕业生就业不理想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法学专业的招生的确实太多了,另一方面,法学的就业市场还没有得到完全开拓。&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法学毕业生的求职大多还把眼光盯在律师事务所、政法和国家机关上,但实质上社会工作、企事业单位等等,都应该是法学专业的就业市场,而现在很多市场还呈现一种封闭状态。&
  在外地讲学时,许章润还发现了一个令他感到不可思议的现象:一些系统独立设置的特殊类型的院校也开设了法学专业。如某铁道医学院开设了法学院专业,对外宣称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铁道医院的医患纠纷&。
  &一些不符合资质的院校大量招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政法名校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像那家铁道医学院,因为它属于铁道系统的一部分,即使教学质量令人生疑,但学生往往还是能够分配到相对不错的工作,这样就进一步挤压了优秀法科毕业生的就业空间。&许章润说。
  &法学教育就业率低已经持续好几年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很多高校在本科阶段所推行的法学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主撰稿人王伯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国外,学生通常是在结束了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才开始进入法学院。
  &而我们现在的状况是什么?法科毕业生一本在培养,二本在培养,三本也在培养,甚至高职也在培养。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能从事法律工作,一个很显著的证明就是对于很多不合格的法科毕业生来讲,通过司法考试比高考还难。&王伯庆说。
  &法学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学科,也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当前很多学校设立的法学院的门槛太低,那些不符合条件的院校所开设的法学专业大量招生,使得那些办学条件优越、师资雄厚的法学院毕业生的去向反而成为问题。&王伯庆认为。
  据介绍,近年来,各大高校在大肆扩招时都把法学专业作为主要扩招专业之一。很多学校迫不及待地建立法学专业,力图迅速成为综合性大学。因此,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法科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现象非常明显。&各个律所需要的人终究是少数,而进入政法系统如法院检察院则更难。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量的法科毕业生蹉跎在求职路上,最终的结果是,大量的法科毕业生做了文秘等与法学无关的工作。&王伯庆说。
  而法学专业之所以会成为各大高校扩招的重点,王伯庆认为有两点原因:法学听起来比较动人,一提到法学,人们总是和律师检察官法官联系起来,高考生的家长们也按捺不住报考法学的冲动,于是在法学专业的就业已经很不理想的情况下,高考学生们依然是&飞蛾扑火&;而学校对法学的招生也是趋之若鹜,因为相比起理工科来,法学专业的建立无需实验设备,专业师资要求也偏低,扩招很容易。
  在功利性极强的报考和办学思维模式驱使下,法学教育随之陷入了不良循环。
  &很多法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去读研究生,读了研究生还是找不到工作就去那些刚成立法学专业的学校当老师,从而培养出更多找不到工作的法学学生,形成自我繁殖、自娱自乐的局面。&王伯庆说,这样的自我繁殖,对于法学教育整体上的损害是致命的。
  从长远来看,法科毕业生就业低迷的状况会改善,但前提是,那些粗制滥造的法学教育必须被清理掉
  曾经辉煌一时的法学教育如今已经褪去光环,走下神坛。未来的法学教育又该如何发展?
  &应该努力开拓法学教育的就业空间,不要把眼光只盯在律师和政法机关上面。法科毕业生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状态,包括为像同性恋这样一些容易受到歧视的团体提供法律服务,也是很正常的。而且还应该明确一点,并不是每个学法律出身的人都能获得高薪报酬,有高端的高薪工作,也有低端的低薪工作。&许章润说。
  王伯庆对于法学教育的改良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首先,需要适当压缩当前法学本科整体招生规模,法学教育的重心向研究生阶段转移;其次,对现有的缺乏法学教育优势的大学所开设的法学专业,强制其减少招生量;再次,设立一个预警系统,在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提前告诉考生当前哪些专业就业形势不好,防止盲目填报法学专业。
  &法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恶化让一些人觉得,中国的法学教育已经饱和了,应当&砍&。事实上,在中西部的很多城市,法律人才非常欠缺,一些县城甚至连一个受过正规法学教育的人都找不到,但这些地方恰恰是法科毕业生不愿意去的。&许章润说。
  许章润还认为,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法科毕业生目前就业低迷的状况将会不断改善,&但前提是,那些粗制滥造的法学教育必须被清理掉&。
粘贴来源:法制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学的就业情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