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考研考同济大学经管经管专业的,求分享经验...

考研过来人跨专业考研方法大公开
来源:考研教育网
我以前大本是在山东读的,山东科技大学,呵呵,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个学校吧。我是山东人,调剂到这所学校以后,我拿着录取通知书,一脸迷茫的问我见多识广的老爸:“这学校在哪疙瘩呀?”被我老爸告知在泰山脚下。呵呵,录取通知书上写着测绘工程专业,我只好又不耻上问了一次:“测绘是干啥的呀?”我老爸也被我这个艰深的问题难住了,糊弄我说:“等你自己去看了就知道了。”于是我带着一脑袋的问题来到了这所在五岳之尊脚下的学校。军训过去了,开始了让我这个当年还无比纯情的小女生向往以久的大学生活。我那时才发现,我真是命苦呀!原来测绘工作者受人尊敬的程度和地质工作者有得一拼呀。当时我的心中还怀着美好的憧憬,以为习惯了就好了。可是后来又是上火焰山(夏天在没有任何树阴的山上实习),又是下水帘洞(冬天在寒风刺骨,阴暗潮湿的煤矿实习)彻底的粉碎了我的梦想,并使我本来就非常健康的肤色更是黝黑发亮。其实我心里也明白,这辈子和肤如凝脂是沾不上边了,可是我也不想老是被人当成国际友人呀。于是,我一咬牙:考研!
我就是这样被逼上梁山的!目标确定了,我一门心思想考同济。考同济的原因很简单,我喜欢这个名字:同舟共济。让我感觉没有那么孤单。测绘是坚决不想考了,那考什么呢?什么不用上火焰山,下水帘洞呢?企业管理!呵呵,我的目标就这样被定下来了。
我大一的时候因为自暴自弃,高等数学第一册挂了两次,也就是重修了两次,大二重修了一次,大三还在重修,当时被班里的同学传为佳话,我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花了我好多银子不算,还给我后来的数学复习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当时选择考企业管理也是为了避开数学一。好在我的英语还8错,考英语四级的时候考了全班第一.如上面所说,我高等数学第一册不用复习了,这得多多感谢当时抓我不及格的老师们。英语嘛,我对自己还比较有信心。政治,大家都知道,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我的另外一个大问题就是西方经济学,在我查看同济大学的招生简章之前,从高中到大学已经和理科打了6年的交道,从不知道经济学还有什么西方东方的。
既然跨专业、跨院校,同时数学基础那么差,怎么能考上同济呢?这里应考研教育网的邀请,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复习心得吧。
一、数学
我当时用的书籍非常简单,就是大学让我非常尴尬的同济版高等数学等一干教材,每两天一章,并做课后题目,进入强化的时候,根据考研教育网课程中提供的练习题进行强化训练,之后有不懂的就给老师留在答疑板上,老师回答之后再具体揣摩,不断整理自己的错题集。
二、英语
每天早晨背单词,当时我用的是王长喜的单词,买了之后超后悔呀,不过既然买了,就不要浪费了,我就用那个背,大约每天70个的样子。每天做阅读5篇,一开始用的是石春祯的220篇,文章超长而且超难,后面的题目很简单,我认为不好,不符合考研命题的大趋势,所以我做了没有20篇就送人了。等到各种方法都不适合的话,我就结合考研网校的课程,每天看,每天做练习和真题,坚持答疑。这样下来还真不错,总结之后才发现,书籍不要乱买,其实综合利用课件,既省钱,复习效率还高,真8错!
三、政治
政治10月把四本课本翻了翻,有的人复习不用课本的,但是我认为课本非常重要,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我认为都是理解的。我这两部分从头到尾都没有离开书和考研网校的辅导课程,从来没有背过,在考试的时候这两部分的题目全部是凭着老师讲解的课程来做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要踏踏实实背的,我的政治最后74分。
四、专业课
专业课每天都躺在床上看一章,把九月没有看懂的都弄懂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公式记不住。
最后,再提两句:
1.考研与其说是知识的较量,不如说是心态的较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在加上坚持到底的韧性,绝对可以成功。
2.本人的复习时间太短,所以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都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当时我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痴心妄想。"有时候太郁闷了就跑到教学楼顶楼去大哭一场,哭完下来接着学,要是当时在学校的学弟学妹们听到过什么让人毛骨悚然的声音,本人在这里道歉一下,并请你们一定要继续坚持无神论。
3.对英语单词的背诵,我认为应该将背诵生词表和在阅读中认知生词结合起来。
4.在校的学生真正想考上研究生的请不要羡慕同学们找到了多么好的工作,因为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除了极少数的luck birds,一石两鸟的事情很少发生。当时我没有参加一个招聘会。
5.辅导书不在多,而在精。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24小时咨询电话
400-883-2220
当前位置: >
同济大学教育学跨考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跨考教育(粉丝18.7万)
考研免费问咨询主场会
容易考还就业好的专业?学渣如何逆袭名校?
跨专业考研有何捷径?考研复习越早越好?
热门专业报考条件?院校专业先选哪个?
考研要不要报个辅导班?考上研有什么好处?
  我是跨考的,本科是交大的涉外船舶专业,因为喜欢教育学,因为想自己开学校而一心一意开始准备。刚开始的目标学校是人大,但是人大没有,转攻。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直到遇见改革。311统考不再是全国统考,很多学校独立出去自命题目。也想过换成自命题学校,第一年竞争压力会小很多,但是心有不甘,那是自己心心念念的专业和学校。所以一路坚持了下来。  是大二开始看书的,但是因为缺少方法,速度又慢又没有效率,只能算是浅浅了解了一下大概,但是就花了我一年时间。  我家离学校只有三个小时的路程,可为了准备考研,大三就一直没有回去过,连暑假就只回去耍了三天就匆匆赶回学校背书。  2012年10月,11月,12月,每天我和我的好研友好室友7点听着王力宏的“你这么美”起床,晚上11点回寝室。当时觉得这种生活好充实好有质量。现在想想却是昏暗无比,因为学得实在是太痴狂,没有课间休息,为了不影响效率,每天都不带手机与世隔绝的态度。晚上回寝室给父母打电话就睡觉,除了同学生日一切聚会都拒绝。我想说我有天晚上做了600道专业选择题,后来在回家的路上一直是一种累的想吐又吐不出来的感觉。  专业课我反反复复估计背了将近6遍,每天早上起床就列图表把昨天背的默写下来,晚上再逼着自己回忆今天一天的学习内容。  笔记从暑假的3本,逐渐被压缩成表格和归纳图。很有成就感,也很有效果。因为是跨考,专业课又是重点,所以我觉得自己总结的笔记十分重要,他是你复习的蓝本,也是你默写的格式。当时每天我都在精简和提取重要信息然后一遍遍去背。有一天把笔记本弄丢了,差点没哭死我,好在它最后被好心人送了回来。  12月开始不停做题,上午政治,下午英语,晚上专业课。因为我是文科生又从8月开始看政治,政治背起来比较容易,反正早准备还是有好处的。英语我用的是背单词的软件,因为需要用手机而我当时只有晚上回寝室才能摸手机,所以一般是回寝室躺在床上背1个半小时睡觉。下午就做英语阅读,四个四个的做。反正那几个月做完了6本阅读书。  专业课开始做各种题库,背各种简答题。有的师姐师兄说题库没有用,但是我觉得,题就是用来查漏补缺的,做了题才知道最偏这些题能出到什么地步。所以一边做题一边改正一边看书。可以发现许多从前忽略的地方。毕竟有些东西你不知道考不考所以有了个大概的重点之后就只能是再往上面丰富内容。确实有很多东西背了没有考,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12月的最后几天,我们室友是一个理科生,告诉了我一种押题的方法。我就开始翻开最精简的那本笔记本勾画历年考过了的大题点。最后排除了一部分,又提了一部分出来重点背诵。上了考场发现押对了六艺,梁启超,课题论证。所以总体做的还是可以。  但是同样我也想提醒以后的学弟学妹们,这次考试时我才发现我的教育心理学部分有很大的漏洞。精简模式是在将整本书理解吸收过后的一种总结,教育心理学因为图多且需深刻理解,所以一定要以书本为基准,多看几遍。反正我那个归因题应该还是答得不错,高原反应几乎靠编,心理学30分那个我没有敢选因为我看图完全看不懂,就选的教育研究方法做。  教研方法也没有认真看,但还好不是很难,所以除了大家都在争论的是随机还是非随机,其它问也做的还可以。  最后就是对答案了,英语和政治的答案是乱的,所以对答案的时候拿不准,保守估计两个加起来130左右吧。  教育学选择题因为各个机构给的答案都或多或少有错误,把所有可能会错的算来也就9个,估计会少于9个。简答题不好说,几乎都踩点子上的,但是字迹,格式都会影响到最后的成绩,所以希望能在240以上。我会给佛祖烧香的~  我确实是被等成绩的日子折磨的不行了,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和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上网,等着各位晒分,从而估算自己的分值。天天晚上做梦就是查分,还总停留在查询界面的倒计时上面,看不到具体考了多少分。最近这几天更是频繁加暴动。所以写篇文章与大家共勉,共同等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
手机做题 随时随地 知识点练习 真题演练
随时随地考研
考研从未如此简单
跨考手机网,考研资讯、考研资料这里都有,精彩在手中
腾讯微信:kkkaoyan
400-883-2220
周一至周日 8:00-18:00我的2014跨考同济经验,希望跨考的你不再迷茫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新道友,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王道论坛新道友,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考研年份2015
报考学校武汉大学
本科学校武汉大学
您好!请假一下,专业跨度太大的如何应对复试的笔试部分?非常感谢!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新道友,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王道论坛新道友,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考研年份2015
报考学校武汉大学
本科学校武汉大学
您好!请假一下,专业跨度太大的如何应对复试的笔试部分?非常感谢!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初级道友, 积分 1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 积分
王道论坛初级道友, 积分 1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 积分
考研年份2014
报考学校华东师大
本科学校华东理工
shuiyuanwang
& &建议你当政治一样背诵!
& &理由如下:1.原题原问。2.涉及内容极多,离散数学编译原理逻辑电路等等,一门一门课补根本来不及。3.复试重点不在笔试,请把精力集中在面试。
& &祝你好运!
主题帖子积分
报考学校澳门大学
本科学校澳门大学
lz 你听的文都组成的视频是谁上的啊?
& & 你听的交大网罗是十六讲吗?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考研年份2015
报考学校同济大学
本科学校常熟理工
你考的是电院的不知道软院的清不清楚,初试科目我在电路跟408犹豫。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初级道友, 积分 1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 积分
王道论坛初级道友, 积分 1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 积分
考研年份2014
报考学校华东师大
本科学校华东理工
commer2009
& & 组成原理是12年文都李教授
& & 网络的应该有蛮多讲的,肯定不止那么点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初级道友, 积分 1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 积分
王道论坛初级道友, 积分 1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 积分
考研年份2014
报考学校华东师大
本科学校华东理工
& & 抱歉软院我不熟悉,可咨询,这位大神是本届消息帝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考研年份2015
报考学校华东师大
本科学校河南师大
学长 我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想考同济的计算机技术专硕,但听说巨坑,是真的吗?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中级道友, 积分 3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5 积分
王道论坛中级道友, 积分 3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5 积分
考研年份2011
报考学校南京理工
本科学校赣南师范学院
1. 考研之“道”
你首先要知道,考同济计算机,专业课几分够了?答曰:100分。
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浩浩荡荡一张卷子,你可以有三分之一不会做。
计算机考研之难,不在于每门课考的真的有多难,而在于其内容庞杂,复习没方向。
研究历年真题你就会发现,有很多知识点,特别是简单的点,每年都考。而有些变态的内容,出现一次就再不来了。
作为一名考生,如果你时间都花在大量最最难而且不考的内容上,用“学习知识”安慰自己的话,我只能担心你拿不到继续深造的门票了。
我觉得你这篇经验最精华的地方就是这个考研之道了!这里面有一个本质的东西,就是“对症下药”。在一开始确定好努力的方向之后,后面的成功就是水到渠成了!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初级道友, 积分 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0 积分
王道论坛初级道友, 积分 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0 积分
考研年份2016
报考学校上海交通大学
本科学校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那个复试的GRE题要从哪里弄啊??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初级道友, 积分 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7 积分
王道论坛初级道友, 积分 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7 积分
考研年份2015
报考学校同济大学
本科学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请问同济电信计算机复试要机试吗?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 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 积分
考研年份2015
报考学校浙江大学
本科学校西北工大
谢谢楼主!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考研年份2015
报考学校同济大学
本科学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长,你好。我想请问一下搞大数据的老师,有哪些?我的qq:,如果方便,麻烦加我一下。我有很多东西想请教你。谢谢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考研年份2015
报考学校同济大学
本科学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rulerstorm
& &学长,你的复试非常漂亮。看了你的帖子,我想问一下搞大数据的老师有哪些,如果方便的话,麻烦加一下我QQ:,有一些问题想请教你,谢谢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初级道友, 积分 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 积分
王道论坛初级道友, 积分 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 积分
考研年份2016
报考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科学校大连理工
你好& &我也是大跨生&&想问一下&&复试老师必问的问题是什么?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考研年份2017
报考学校浙江大学
本科学校杭州电子科大
Powered by Discuz!主题104&积分441& 金钱6688 金币& 绿芽148 颗& 好评度2 点&在线时间881 小时&
同济土木第一学姐谈考研经验&&&&&
搜索指定uid &
本帖最后由 zylsai 于
09:30 编辑
前言: 这是今年我们学校考同济土木第一的一位学姐特地为学弟学妹们写的一篇考研复习经验总结,让我在论坛发表,相当于给学弟学妹们发福利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学姐一直向我强调要低调,但是作为她的校友,自己在为她高兴的同时,也非常想帮她高调一次。
& && &首先,我介绍一下这位学姐,之所以叫她学姐,是因为她比我大一届,没错,她今年二战。她上一年也是考同济,387分,因为复试没怎么准备,很遗憾的被刷了。但是,今年取得了让同济的老师都很惊讶的成绩,432分,估计出试卷的小伙伴们也惊呆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下面罗列一些数字大家应该就清楚了。
& && &同济作为土木界的老大,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上一年400分以上八九十人,最高分465,复试线365。今年400以上的不到20人,最高432,复试线345,而且400分以上基本集中在400到410之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学姐如空中楼阁般的存在啊!有人可能疑问为什么今年高分那么少,问题就出在专业课上,今年的专业课比较难或者说相当难,我曾经以专业课好作为考研的一大优势,但是才考了110分,而学姐呢!大家自己看吧。
& && &我前面说了些夸学姐的话,在为学姐高兴的同时,其实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充分重视学姐的经验总结,因为成功的人都有一段很漫长的奋斗史。假如你的努力到了,相信你也能取得一样的或者更好的成绩。
& && &最后送上一句我考研期间通过对别人的了解总结出来的话:对于考研,男生考的是坚持,女生考的是心态,这是第一道拦路虎,也是最后一道拦路虎。要考研很简单,就一句话,干掉它!
& && &好了,下面才是重头戏,学姐show time!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直接回帖提问,学姐和我会挑一些问题为大家解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研经验浅谈
查到成绩的那些天,我收到了许多的电话与信息,身边的挚友们不约而同地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天道酬勤。这一句话,比任何其他的恭喜或者祝贺都更加触动我的神经。准备复试的那段时间,闲下来时候就总是在想,我该如何把这两年最真切的感悟和经验最好的奉献给所有正在努力或者将要努力的朋友们。
言归正传,趁着我的记忆还算深刻,想首先把自己的考研经验奉献给大家。
PART 1:总体学习方法
无论什么专业,什么科目的学习,方法都是相通的。总体上我只想强调两点:一是如何制定计划。二是如何记忆。
关于制定计划。这个需要因人而异,并且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计划安排,安排都需要根据之前一段时间的学习状态的总结和经验来制定。没有什么统一的原则。在后文中我只能再说明在制定计划时候需要从哪些方面去考虑。所以你所需要了然于胸的是你必须有计划,这个计划也必须是你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去制定,这个计划还必须要你依照着去实行,不然也是白费时间去制定了。现在可以大体说明的是备考前期的计划。首先务必先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你所报考的学校历年来对各科和总成绩的要求大致是什么情况&&2 .针对这些要求,请仔细思考有哪些是你有可能达不到的,这个可以直接根据本科学习时候自身的状况以及向学长学姐咨询来决定。比如你每次备考英语时候是否感觉很艰难,学专业课时是否发现比较困难,数学的学习轻松么等等。找到自己的弱点,在制定计划时必须突出。3. 在前期一定要有个大概的概念,各科什么时候开始看,一轮复习大约什么时候结束,这个时间表的安排要结合本科的课程计划来定,因为也没有开始正式复习,所以只需有个大概的时间概念即可。
关于记忆。 我一直认为记忆力是随着记忆的次数而不断加深的,理解力也是随着理解的次数而不断加深的。各科的学习都是相通的。很多人说理工科不像文科那样需要大量背诵,其实是因为理工科的很多公式推导是在你理解的过程中已经记在你的头脑中,并不是没有记忆的,不过相比文科的文字来说,理工科更多的是符号和数字而已。因此我认为备考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首先是要学会如何去记忆和理解。记忆的方法,我也是这两年不断吸取他人的经验,总结自己的经验慢慢摸索出来的。
细致划分,英语和政治的记忆与数学和专业课的记忆又不尽相同。
可以说我本人并不是很喜欢背英语单词,这就像当初学写汉字时一样,是哪个字母就是哪个字母,虽说根据词根词缀来追溯,可以有一定的规律,但毕竟我们是应试,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最大的知识量,我如果告诉你们去把词根词缀研究透彻,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现实的,而且大多数理工科的同学都不是很喜欢英语,即使你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先去研究那些,等到用的时候也会发现这并不是学好考研英语所必需打牢的基础。那很多同学又会疑问必需打牢的基础是什么呢,我很遗憾的说,基础还是单词量。所以背单词还是必经的第一步,尽管你不喜欢,你也要努力迈出这第一步。单词量绝对是提升阅读速度的最简单的办法,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数学和专业课的压力是最大的,我们放在英语上的时间只能视个人对分数的要求而定。而且英语的功夫在平时,我考四六级或者考研的时候大概有30%的题目需要靠语感,说不出到底为什么选这个,但是能够感觉出来选这个一定是对的。语感可以通过对单词的熟悉和句型句式的熟悉来慢慢培养,很多人学不好英语只是不想花时间去培养。但是我再次强调,这是应试,即使你其他科考的再高英语不过线那还是白搭。我个人比较倾向的背单词的方法是利用记忆曲线,这个直接去百度上下载一个配套新东方单词的曲线来按照时间点背诵就好了。此外,我还建议同学们在利用单词曲线时,尤其是每隔多少天复习的时候,请大家无论是捂住英文看中文还是捂住中文看英文,都把自己所不熟悉的单词写在某个卡片或者草稿纸的一角,这个时候我们万能的手机就派上用场了,你可以把他们拍下来,然后给自己增加一些除了记忆曲线以外的复习计划,比如等同学无聊的时候、每天晚上睡觉前等等,利用一切你玩手机的时间,没事就把那些照片翻出来,哪怕每天只看一两个单词,效果也还是有的。再次强调,理工科的压力在数学和专业课,对于像我这种本科基础不是很扎实,并且智商也不是绝顶高的同学来说,如何抢时间也是必须要学习的。
政治的记忆相比背单词来说要有意思的多了。首先政治的知识点,尤其是毛中特,都是有史实背景的。建议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视频来看,老师们所总结和教授的都是精华的部分,结合老师所说的再去理解和记忆会轻松很多。真正记忆的办法,还是要通过反复训练,原理同英语的训练是一样的。请各位同学都要做好把一本书看几遍的准备。第一遍是了解个大概,第二遍是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潜移默化的背诵。蒋中挺老师说的一句话我觉得很受用,“重点永远是重点,考点也永远是考点”,变化的不过是考察的形式罢了。到你已经能够耐心的把第二遍书看完的时候,并且能够发现第二遍的收获较第一遍大的许多的时候,我相信这个时候你已经能够慢慢摸索出来重点在哪里了,有时间的话这就需要看第三遍书,一是再次巩固那些潜移默化里背诵下来的知识点,二是将你自己认为的重点勾画出来,第四遍看书的时候你只需要再次加强自己所划的重点即可。倘若你没有时间看那么多遍书,在第二遍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去找重点了。
到了我最喜欢的数学和专业课部分。这两门科目,是最考验人的耐心和毅力的。而且基本功在这两门科目上尤为重要。如何去记忆上百个公式这不是最重要的,因为经过一定量题目的训练,那些公式你可能连做梦都能背出来。最关键的是如何去运用了。我的建议是,务必从最基本的去理解。数学的话,重要的是证明,虽然证明考的不多,但是若是能耐下心去看那些定理的证明,尤其是最开始的几章,不仅仅有助于记忆,而且到后面碰到一些千变万化的题目时,你的思路也会比较开阔,可能突然灵光一现就知道从哪里下手去解答。专业课的话,基础是公式的推导,还有各种基本假定,很多人认为不重要,但是你真正了解小变形和平截面以及其他最基本的假定在力学中是如何运用的么?绪论一章一开始可以不用好好看,但是看到后面若是有一些计算公式中的数值你不知是从何而来的时候,可以适当翻一翻前面,或许会找到解答。再一点就是这两科的课本务必要研究透彻,课本绝对是最好的辅导书,打基础的时候用课本绝对比任何其他的辅导书都要好得多。数学课后题量略大,有一些证明也不是必须非要了解透彻,所以数学就尽可能在你一轮复习时候多看看课本的例题和课后题,实在看不完也不勉强,因为后面还有其他很好的辅导书的推荐。但是专业课,任何一个推导和例题以及课后的习题都不能放过。有的人说,同济课本的课后习题实在太多了。但是一定一定要做,并且慢慢做,每一步你都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原理是什么,而不是生硬的去套公式。不懂的需要及时和研友讨论。考研中找到学习方法和态度相同的小伙伴一起学习,这一点也很重要。
以上是总体的一些经验,大多数是我个人的,所以也许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同学仅需要适当了解即可。而下面所要说的分科目的学习及辅导书的推荐,综合了研友们的经验,所以参考价值也还是有一些的。
PART 2:各科的学习
我第一年考试英语73,第二年70。也还算稳定的,第二年并没有比之前一年多了什么经验,差不多还是按照之前的学习来进行的。
【一轮复习】:时间大约为4月-5月半左右。此阶段的重点就是背单词,5500个单词差不多完整背下来也要1-2个月的时间,所以背单词的时候不要觉得自己太慢了或者如何,大家都是一样的。
辅导书推荐:新东方绿皮单词书(即乱序版)
计划制定:按照记忆曲线来计划就可以,若基础较好的,可以自己制定稍快一些的计划表。
其他:一轮的时候重基础,所以也没有特别的方法。也有其他同学用过的,比如刘一男单词,我只看过部分,因为视频的量比较大,所以后来没有坚持看下去。若是比较喜欢听老师讲解的,可以前期看一看,但最主要还是自己记忆,不要指望看一遍视频就可以把单词全部背下来了。记忆要反复。另外是我今年考完以后在微博上看炒得比较火的老丁外刊,貌似有不少人用过效果还不错。但我当时并没有听说过丁晓钟老师这套辅导,之所以推荐还有一个原因是今年考完对英语答案时候被百度上不靠谱的答案坑惨了,幸好后来对了何凯文老师的答案,心情稳定了一些,所以第二天不至于带着糟糕的情绪去考试。后来又听说丁晓钟老师的答案很靠谱也去对了一下,他和何老师的答案差不多,最后分数下来证明他们的客观题答案正确率接近100%,所以这些老师们的辅导书也还是值得信赖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一下。
【二轮复习】:一轮结束至7月中旬之前。重点依然是打基础,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文章来巩固单词,至少不那么枯燥了。
辅导书推荐:张剑黄皮书(阅读基础篇)&&新东方绿皮单词书
计划制定:做阅读时候要尽早找到做题的状态,建议刚开始的时候安排每隔一天(基础较好)或者每隔两天(基础一般),一次性抽70-80分钟左右做一个unit的阅读,切记不要因为觉得难读而分开一篇一篇做。
其他:当时我的学长就是跟我说练习阅读时候分开做是没有效果的,我后来实践发现的确不能分开做,因为你做的时候会发现比如可能你每次做到第二篇或者第三篇的时候都会有一种瓶颈的感觉,记住考场上心理因素也占很重要的位置,所以必须努力克服你那种“我前面选的那些答案到底对不对啊” ”为什么前两篇文章感觉都没看懂的样子,我后面是不是要做好一点”这种正常的感觉,做完一篇就要放掉一篇,有不确定的可以圈出来最后有时间再看看,但是最好那些不确定的答案还是按照第一感觉来,反正都是不确定,不如相信你最开始的语感吧。做阅读不要求把每一句话都看懂,更不要在做题的时候碰到不会的单词就查,不会的单词就联系上下文猜,猜不出来就拉倒,可能根本解题的时候用不到呢。我一般做阅读比较喜欢先看前两段,大概知道说什么内容,然后去看第一题,再带着问题回文章,因为现在英语的题目设置基本都是按照行文顺序来,所以边做题边往下看文章,每做完一题心理上会比较有成就感。另外需要重视的就是做完一个unit也差不多要花跟你做题时间差不多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分析文章,重点并不是在全文翻译,文章意思了解个大概就可以。你需要做的是找出长难句,然后分析、比对,不用多,每篇文章找出一两句就可以了。慢慢加以练习,语感会慢慢变好的。张剑老师的书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我最开始做的时候正确率都只能达到50%左右,所以做好做差都不要太在意,主要是找感觉,做的不好的文章更要去找原因。最后要注意的仍然是复习单词,不用像一轮那样按照特定时间计划来复习了,但是每天最少还是要保证半个小时以上的背单词时间。
【三轮复习】:二轮结束到9月半左右。 此阶段是英语提高的关键时期,当然暑假到9月这段时期也是各科提高的关键时期,但是也是攻坚期,因为天气等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很多同学在暑假时候都会有所懈怠,所以这个时候你更要挺住。此阶段的重点是接触真题,英语和其他科目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是,真题的参考价值非常之大,这一点我想各种经验贴中都有涉及过。
辅导书推荐:张剑真题(分基础版和提高版)&&新东方绿皮单词书
计划制定:仍然安排每隔两天或者三天做一套真题,之前做的黄皮书可能不需要时间上太苛刻,但是真题从一开始的练习就要把握好时间,并且要把对文章段落分析的重要性提高一个级别。
其他:众所周知,考研英语得阅读者得天下,因此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完型、翻译、新题型上,简而言之就是也可以不做,专门挑阅读出来做。阅读四篇的时间要控制在70分钟左右,上下不超过5min,一篇17min左右即可。主要要了解真题的题材都涉及哪些方面,出题人为什么要设置那些考题,还有一些有显而易见的答案的考题,关于这个问题我有结合百度上前辈们的指导和自己的经验做了一些总结,将附在文章的最后。每做完一个年份,一定要好好的对照讲解,这个必须要重视文章的翻译,找出长难句型,把其分析透彻。张剑老师的讲解中后面都会挑出一两个长难句型进行详解,开始可以多看看他的,到后面可以自己挑出一些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模仿他的形式进行自我解析,不管你的解析是否完全正确,这样做也是比较有意义的。可以和同学稍作讨论。
【四轮复习】:9月半到11月前。此阶段为巩固阶段,仍然以真题为重,阅读还需反复做,但此时还需要练习其他题型,比如完型、翻译和新题型。
辅导书同三轮。
对于理工科来说,从八月开始大多数人已经开始专业课的复习计划了,而且如前所述,7、8月到9月是各科(除政治,后文介绍政治时再说明)的提高黄金期,并且越往后,专业课的投入会更加大,因此实际从四轮开始,英语的复习时间和进度都赶不上前三轮了,所要做的就是稳中求进,第二遍过真题的时候,应该是对行文思路、设题陷阱有大概的了解了,所以二轮做真题就是要更加巩固这方面的判断,同时接触一下其他题型。完型、翻译和新题型,若是说能拉分且有规律可循的大概就只有新题型,关于新题型,14年考的是排序,按照以往的规律,似乎是每两年会换一种形式,并且排序最难,其次是7选5,只需着重练习这两部分即可。关于新题型的练习,网上也有许多经验贴,我因练习的不多,并且排序题准备的不充分,就不展开介绍了。这个可以参照论坛或者老师在网上或者微博发布的一些经验来适当练习。
【五轮复习】:11月开始就要准备英语另一个大头——作文了。作文一直要准备到考试前。
辅导书推荐:张剑考研英语冲刺热点作文50篇,惠新华老师编的作文热点预测28篇(海天教育)
其实五星推荐的是作文热点预测28篇,但是这个书出的比较晚,差不多是在考研前三周左右(可能更晚)才出版,但是我本人连续两年用这本书,并且两年都押到了原题,很庆幸。张剑老师的作文书,模板编的比较好,而且话题还算比较大众,开始接触作文的时候用这个还不错,可以先大体了解作文应该怎么写等等,适合背诵一些套话。所以在28篇出来之前,可以选择这个作为参考,也有其他类型的作文书,都可以适当翻阅。主要是稍微背诵一些套话,在背诵的同时,找一些年份的真题作文出来试写,看自己如何使用这些套话。但鉴于现在英语改卷比较反模板,所以不建议大家对作文书进行全文背诵。我的重点要讲解热点28篇如何用。等到此书上市的时候,距离考研已经很近了,因此更加需要高效。如果能够买到前一年的这本书,可以比照发现,新增话题基本会集中在书的前面15篇,而这些话题往往是出题可能性最大的,所以首先拿到书需要着重看前面那些topic的文章。首先要背诵,也不是全文背诵,挑一些写的比较好的话背诵即可。这本书里面有一个显著的优势是用词不难,但通过简单的词语总是可以组合成一些点睛的短语,这些短语很重要。我习惯于总结短语,而且是一些较为新颖的表达方法,不要碰到要说大城市就说big cities,可以用metropolis,不要碰到人们就说people,可以说the public或者citizens,成功不要说success,可以说make achievements等等,这些都要自己慢慢总结。其次可以通过对照中文翻译来自己思考如果让你写出这个意思的话你是怎么写的,再去看书里是怎么写的。等你差不多把重点的文章都过一遍以后,请只看着目录然后思考每一个topic从哪几个方面在讨论,因为思路也很重要,如果你看到一个话题所能想到的都还是初高中的水平,那么写出来的文章没有什么吸引眼球的地方,大学生肯定是要有更高一级的思考,因此如果你自己想不好,就翻开书看看老师是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述的。
作文的另外一个重点是背诵的基础上运用,就是自己写。这个不能等到28篇出来以后再做,在刚开始准备作文时就最好能保证每一周练习一篇真题作文。之前我的学长建议我和研友每次约定好时间同时写同样题目的文章,然后写完以后可以互相修改,这样可以吸取他人的优点,这个方法非常好用,也再一次说明了一个好研友的重要性。练习的时候要尽量的把自己所背的短语和句型用上去,自己总结一些套话即可。可以分类别练习,比如社会热点(分好坏)、文化类、环境类、人生哲理类,都自己总结一下开头、过渡段、结尾段如何写,这样碰到任何类型的题目,你都不会过于慌张了。
准备作文的同时,也还是要继续回顾真题和单词,若是还有时间,也可适当买一些模拟卷练习。张剑的模拟卷比较难,新东方的比较简单,所以因人而异进行选择。
英语的说明大致就到这里。
我第一年政治66分,第二年80分,进步还是颇为满意的。这主要还是吸取了第一年一个学霸研友的好经验,在此也分享给大家。
【一轮复习】:时间大约为8月下旬到11月前。政治不需要太早准备,因为会影响前期英语和数学的复习,而且政治也不是什么能拉开差距的课程,只需在保证过线的基础上尽量拿高分就好。第一轮的时间持续的比较长,我的研友一再提醒我政治的第一遍非常重要,直接决定后期复习的高度和效果,实践证明的确如此,所以各位需要耐心。
辅导书推荐:政治红宝书&&相关视频&&肖秀荣1000题
计划安排:只要在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内完成第一遍大体的学习即可,开始每天差不多保证1-2个小时看政治。
其他:红宝书一般出的也比较晚,大概在9月下旬左右,如果政治素养还不错的可以到红宝书出来以后再进行复习。对于像我一样政治素养不是很高,以及想提前复习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可以上淘宝买一些辅导班的暑期强化课程,随便听哪个都可以,我个人比较喜欢蒋中挺老师的毛中特和史纲课。可以根据辅导班的讲义,按照计划边听老师讲解边自己理解。政治四大块,马原是最难理解的,毛中特和史纲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思修比较贴近实际。马原和毛中特的题目每年占分的比例也比较大,并且没有史纲和思修好拿分,所以需要尤为重视。研友还给我推荐了肖老师的命题人讲真题,说是知识点梳理的比较好,但我当时没有太多时间,所以也没有选择那本书,我只拿1000题来做练习。等到红宝书出来以后,就要着重看红宝书,并且把你之前听课的重点内容再标记到红宝书上去。那本全是字的红宝书和千题做完差不多也就11月份左右了,我们学校还流行风中劲草系列的辅导书,淘宝也有卖,但是出的也不早,在红宝书之后出,这本书的优势是知识点总结的比较好,比红宝书薄很多,并且标出哪些是大纲新增和变化的内容,有助于后期的提炼。我有一同学只看了风中劲草,政治考研也是75+,但是是觉悟相当高的同学,所以大家都量力而行吧。
【二轮复习】:时间约为11月到12月上旬左右。这一期间主要是进行第二轮大纲的复习。
辅导书推荐:政治红宝书&&真题&&肖秀荣1000题&&风中劲草&&蒋中挺老师编的客观题宝典
计划安排:一个月或者40天左右的时间再次复习红宝书和做过的题目,也可以选用风中劲草的题目练习,那上面的题目比较多,而且有的也比较难,是以前常考的,看一看也可以。
其他:在一轮复习之后,建议把真题拿过来看一看,主要了解一下题目的类型,可以不用仔细去做,但是最好把近几年每一大块考察的知识点作总结,尤其注意多选题的考法。会发现有许多重复考的,就是蒋老师所说的&重点永远是重点,考点也永远是考点“,一些近期没有考过的知识点也要比较注意,并且政治每年都在变化,尤其是14年大纲的修订是最多的,一定要注意新增的或者修订的部分。大概了解一下真题再进行红宝书的复习,会效率比较高。第二轮复习红宝书的时候,需要着重理解和记忆那些3个点或者4个点的内容,2个点的考的不是很多,而且相对比较容易判断,3个点的考的比较多,选择时候容易出错,所以需要重点记忆。这种记忆首先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所以政治本科学的不是很好的同学,通过老师来点拨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蒋老师一直推崇他的数字记忆法和时间轴记忆法,时间轴方法肖秀荣老师也有,可以有选择的适当看一下。
【三轮复习】:时间为12月中下旬之前,即各类模拟题目蜂拥而出之前。
辅导书推荐:政治红宝书&&风中劲草&&所有做过的题目
计划安排:结合风中劲草的重点内容,以及前两轮过红宝书的经验,还有市面上出的一些参考书,对大纲进行再一次地复习。政治的资料到11月底开始就陆续会出来很多了,大家有选择的挑选即可,有时政的内容或者一些知识点总结,因为如果持续的看红宝书,到后面可能会发现已经没法再消化了,此时就可以选择一些知识点总结类的书,看看那上面,其实也都是你看过的内容,但是换一本书可能会重新激发你的新鲜感,再依照那些辅导书的所谓重点进行学习。这是在模拟试题出来之前做的,差不多这个时候该掌握的知识点也了解的比较深刻了,等到模拟题一出,主要就是查缺补漏,不会再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四轮复习】:时间为12月中旬直到考试前。
辅导书推荐:各类模拟题,有时间就尽量多做几种。
因为各个老师的模拟题实际上多数还是依照自己强调的重点在编写,特别是客观题部分,你会发现客观题部分各个老师的风格差异很大,但是到了主观题部分,由于一年的大事基本已定,市面上评价较高的几位老师押的主观题都差异不大。所以多做客观题,主要是为了查缺补漏,看看还有哪些知识点之前没有注意到,做错的题目再回到红宝书去查找,不光要看这个做错的题目,还要看相关的知识点,适当思考如果换一个角度出题有可能会怎么出,那些多选题的点不可能一个字不拉的背下来,但是一定要知道是哪几个方面的点。真题很少出与红宝书中一模一样原话的题目,反倒模拟题的选项很多都是书中的原话,它的目的就是要让你熟悉知识点,所以做错的、或者是做的时候不确定的都要回书中寻找答案。政治要想考高分,50分的客观题务必要做到35分以上。主观题即使你准备的不充分,分数都还是很可观的。主观题主要训练答题思路,可以先不看答案自己思考从哪些点作答,在草稿纸上写下提纲,然后比照答案,看看老师是如何思考的。当然最后还是要背题目,各位学长学姐推荐了这么多年的肖四,还有我喜欢的蒋五,都可以直接背这上面的主观题,一定会有押中的,就是看你如何更高效的背诵了。所以前期各科对记忆的训练这时候也派上了用场。我当时为了节约时间,还用了一种方法就是每次到教室外背诵的时候,先读一遍用手机录音录下来,再开始自己随意地背,然后每天晚上回去睡觉前,或者每天午休以后、吃饭后在路上的时间,就听耳机里读的内容,因为读的比较慢,在听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先一步思考下一句应该是什么。其实到后期就真的是在抢时间,我的记忆也不算特别好的,就只好用这种笨办法了。
政治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仍然要突出小伙伴的重要性。我和小伙伴们每次晚上回去的路上,都会互相提问问题,随便什么问题,你可以让他背诵也好,或者出你今天做的选择题给他也好,都可以问对方,这样一起练习加深印象,效果非常好。
政治大致就到这里。
我第一年考数学一113,第二年130+,总的来说数学的进步算是最大的,第二年的学习对数学的感悟也算是最深的。虽然说感悟深,但是像英语和政治那样可传授的实实在在的应试技巧却不多。因为数学和专业课都必须要靠自己去领悟。当时考研前也看了很多别人的经验贴,在这上面去套别人的时间表安排其实不太实际,因为数学和专业课的时间表还是要依照个人的领悟能力去安排。只能大体上说明我和研友们共同讨论以及实践过的一些经验。
必须要看的书:课本&&一本复习大全
说明:课本的重要性前面已经论述过,一轮复习时候基础一般的只看课本也就足够了,基础稍好的可以开始就做复习大全。复习大全我个人用的是二李的《复习全书》,复习全书的内容一是不算太难,二是很全,当然也有很多不会考的内容也罗列在上面,题量绝对是够的,第一遍做下来怎么着也差不多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基础好的同学可能会更快一些)。周围也有同学用的是超越的千题,千题上因为没有知识点罗列,所以看起来比较干净利落,感觉上好像没有全书600多页看起来那么厚重和压抑。实践证明选哪一种都是可以的,有余力的也有两本都做的,但一定要将其中一种作为主打,至少做两遍。
13年研考的时候,当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专业课上,复习全书过了一遍(差不多只花了一个半月左右)就算是结束了。也因为数学基础不是很好,一轮复习拖的时间太长效率还不高,暑假上过超越强化班的课以后才开始做全书,8月底一直做到10月中,再往后也实在没有时间做了,所以做完立马开始研究真题。但是13年数学一风格上与以往真题变化很大,倒不是题目有多难,但这确实给很多重点研究真题的同学们带来了很大创伤。而当时周围有许多抱着全书做的同学,都取得了好成绩。某翻同学13年考研时真题都没有做过,只做了两遍千题依然考了135,实在是大神。
言归正传,前面说过一本书要看好几遍,在数学上也一样是需要的。14年备考的时候因为有第一年的基础在,所以第一遍过全书的时候速度和效率也都还可以,但即使是这样,第一遍过的时候可以说80%的题目都完全没有印象了,可见第一年只看一遍的效果是有多差。
大概9月中过完一遍以后紧接着就开始过第二遍,结合超越的强化班讲义,把两本书共同的重点内容在过第二遍的时候有所加强,并且标记出了一些个人认为解法较为新颖、信息量比较大、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大概会每隔三五天再去回顾前面章节所划出的这些题目。花的时间比较多的一些章节有极限、积分、微分中值定理证明,我一直认为每门课的前面章节内容都是基础中的基础,必须要理解的非常深刻,越学到后面才会越轻松,虽然最基础的内容真正考试的时候不太会作为单独考点来出,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不重视。建议对最前面的一些证明和理论性的说明还是要作为重点来理解。
第二遍全书过完以后,差不多心里也就有底了,全书可以暂时放到一边(再接着做会吐的),可以把超越强化班讲义里自己薄弱的内容挑出来练习,也可以咨询周围做千题的小伙伴们他们做的题目中有哪些是值得一做的,并把那些题目拿过来单独练(所以小伙伴们的重要性又再一次体现了)。我在过完全书第二遍后做的是超越讲义,讲义做完以后就开始做李永乐660。660说是基础过关,其实题目还是蛮难的,都是小题,而且几乎每题的信息量都比较大,我第一年的时候没有时间做那本书,第二年做的时候觉得的确是一本用来提高的好书,但是一定要在你基础打好以后做,不然很受打击而且效果不佳。660实际上有800题左右,我开始计划高数部分全做,线代和概率只做了选择部分,因为想赶在10月底前开始过真题。按照计划完成后就开始做真题了,但是因为第一年数学后期主要研究真题,所以对真题的印象可以说是比对全书的印象深了不知道多少倍,真题竟然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做完了。接着又回过头来做660,顺带把之前没有做的线代和概率部分的填空也做了。李永乐老师系列的书也有一个特点,他的每本书虽然题目都没有一样的,但是强调的重点几乎都是相同的,在做660那些小题的时候你会不经意间就想起全书中某个大题涉及的也是这个知识点,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说明你之前对全书下的功夫是下到位了,所以这时候应当把这些涉及同样知识点的题目做个罗列,总结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数学学习中,总结出自己的解题套路和思考方向很重要,你看到一道题就能够反应出来可能涉及的知识点和你的解题方向大体是什么样的。所以说熟能生巧,题目做熟了自然会有感觉,前提是这些做熟了的题并不是你背下来的,要真正理解每一步是怎么来的。
建议:对于很多第一年复习的同学,大部分基础一般的是没有时间做660的,没有关系,因为这上面的知识点考研中也不是都会考到。重点把精力放在研究全书或者千题上就好,总之你要有一本自己非常熟悉的复习大全,要把里面不会的题目至少弄会80%,还有20%实在不会的就算了,因为你做多少遍都肯定还是有不会的,只要不是特别重要的知识点就放掉吧。
数学的真题也很重要,虽然从13年开始明显感觉真题的套路已跟前面十年不同,14年和13年又不太相同,但是前面那些年份里有很多经典的题目作为务必需要牢牢掌握的还是有很多的。无论如何必须要赶在12月前做完真题,只有这样,你在12月份时候还有时间去把真题里那些常考但是自己又不很熟悉的知识点予以加强和巩固。
工大的同学还是很有必要去上一下超越的强化班和冲刺班的,虽然暑假合肥的天气条件不是很好,但是超越上课的地方环境还是很好地,去年我学弟妹们7月去上课还说空调吹的很冷呢。去上强化班最主要的是听讲老师的解题思路,你在前期自己看的时候可能知识点都知道,但是怎么融会贯通还是需要进一步学习。超越的优势就在于老师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你如何去运用这些知识,回来以后还是需要你通过做题来论证这些方法,最终变成自己的方法。去上冲刺班,主要是提前感受考试的氛围。超越的模拟考都比较难,提前心里要有准备,所以即使考的时候觉得很难,考过以后觉得考的不好也都是没有关系的。我第一年因为数学复习的不是很充分,去模考的时候考的非常差,当时只剩四周就要研考了,精神竟然一度到达崩溃的边缘,感觉自己怎么复习了一年还考成这样,但是真正去研考的时候,我清晰的记得我在考场上很淡定,虽然13年数学一很难,但是我很庆幸我当时因为在超越模考时候经历了那种很多题都没有思路的心理状态,并且后来把焦躁的情绪在考研前调整好了,所以真正考研的时候反倒没有那么紧张了。一定要把模拟考当做真正考试来对待,通过三次考试你一定能够找到如何在考试中做到不慌不忙、沉着应对,模考分数反而不重要了,只要把那些卷子中不会的题目弄会就好了。另外由于每年超越模考的侧重点会依照老师们的当年的思路有所不同,如果可能的话建议同学们把前一年的模考卷子也买来做一做,10套卷子做下来,那两年的出题重点几乎也就都掌握了。
后期冲刺(也就是考前2-3周)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适当再选择市面上其他类型的模拟题再做一做,目的还是查缺补漏,把一直不会做的题型和老是容易忘掉的知识点再巩固复习一下。别忘了有时间的时候再将全书中你划过的题目拿出来看一看。剩最后一周的时候就不要再做新的题目了,把你笔记本中、试卷上、做过的辅导书里的题目都拿出来,分门别类的回忆,不一定非要一道一道完整的做了,但是知识点一定要回忆起来。
数学大致就到这里,一定要记住最重要的是自己去领悟每一个知识点,自己去理解每一道题。
2.4 专业课
我第一年考专业课135,第二年考专业课140+。连续两年,专业课都是我的重点攻克对象,所以也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
众所周知,同济808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的专业课难度是比较大的,这个难度大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几乎很少有学校考研的时候会考两门专业课,要么单独考材料力学,要么单独考结构力学,所以意味着考同济的同学们要比其他同学多看一门力学。二是题目一般综合性很强,所以力学概念一定要非常清晰。经过这两年研考,我个人认为同济的专业课往后难度会稍有增大,主要是指题型的新颖性。11年之前考察的知识点一般都相对固定,材力一般都会涉及超静定圆杆或者圆管受扭,求一点应力状态等,结力一般都是位移法力法解题,动力学的题目也都是题型相对固定,要么单自由度要么两自由度涉及无限刚度杆的,概念分析的题目一般也不是很难。12年主要的难关是考察计算能力,题目不难,但是计算量十分之大。而13年大概是同济专业课很多年以来最简单的一年了,但是会发现出题的风格已经变化了,更多的是从实际问题来建立力学模型进行解答,所以当时我很多同学说怎么题目感觉怪怪的,其实还是在考力学基本概念,只不过有实际的背景罢了。因而我们也一致认为由于13年专业课的分数普遍较高,14年的专业课一定会难度加大,果不其然,14年研考的试卷又是近些年来综合性最大、计算量稍大、题目最新颖的一份试卷。材力的变化不大,但是结力的变化比较大,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结合在一起考,动力学涉及位移法中所说的牵连位移概念,概念分析涉及到空间结构,选考题的材力题目也不是以往的那种刚架类题目了,因此今后的考试也应该会越来越新颖,所以对概念的要求也会逐渐偏高,考生能做的就还是要打牢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总的来说,专业课想考高分也是有窍门的。首先,材料力学的难度因为不大,大部分同学不会遇到解题思路的障碍,所以计算能力是摆在首位的。但是我也有很多同学因为觉得材力不难,所以平时的训练不重视,尤其是计算。而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材力务必拿到全分,我很重视材料力学的结算结果,平时训练的时候都是要求计算结果尽量与标准答案误差在0.01的数量级。而且还要快,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思考材料力学上,所以我针对每一种类型的材力题目都总结自己的解题步骤。举一个简单例子,校核梁强度的步骤:1.先求出截面几何性质(3个,Yc,Iz,Sz)。 2.画出受力图 Fq,Fn,M 。&&3.确定危险截面,代公式计算。这样你每每碰到同类型的题目都可以不加思索的上来先计算截面再求内力再代公式,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不然你首先先写出公式,然后发现公式里哪些要待求的量,然后又去求这些量,自然时间也就过去了。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题目,都需要自己作总结。其次,对于结力来说计算是摆在思维后面的,所以结力着重要训练的是力学概念。这点和数学的学习方法比较类同,要注重理解和领悟,在后面再具体说明。在理解和领悟的基础上才能去注重计算,但是结力的计算和材力不一样,材力一般都会给出数据,最终是要通过计算器来算出结果,而结力大部分还是要手算,尤其是在力法位移法和两自由度动力学中,联立方程的求解很重要。关于如何更快速更准确的解出联立方程组,个人也需要总结自己的套路,我就有同学每次都是联立方程组解不好,所有的系数求的都是对的,但若是你只在最后一步出错,虽然扣分不多但是这些分扣的还是很冤枉的吧。
关于用书:宋子康老师的材料力学和朱慈勉老师的两本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淘宝可买)&&于玲玲老师编的结构力学研究生入学辅导书&&(P.S.若把这些都做完的话有时间可以选做同济大学出版的《材料力学学习方法及解题指导》以及《结构力学学习方法及解题指导》)
说明:因为专业课与公共课不同,也不会有很多学校老师会专门为了专业课来出很多系列的辅导书,所以我认为考任何学校,专业课的重中之重都是考试指定教材。对于同济来说,指定教材为宋子康老师的材料力学和朱慈勉老师的两本结构力学。但是由于宋老师的材料力学已绝版,市面上能买到的也只有复印版,我学长当时就跟我说同济大学航空航天出版的材料力学跟宋老师的几乎是差不多的,连课后习题都是差不多的,这本书是可以买到的,因此我一直用的是这本书。
建议:专业课的复习最好不要和数学重叠在一块。整个考研中数学肯定是花的时间最长的,从最开始到最后,专业课的复习建议在数学一轮之后开始,早的话可以从暑假7月份,最迟不要晚于八月中。对于本科基础不是很好的,要早一点开始准备,因为专业课有的时候不像数学那样可以通过大量题目训练来完成,更多是需要思考的时间,思考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领悟的也就越多,更何况专业课又没有那么多新的题目可以给你做。我还建议先复习材料力学再复习结构力学。第一年考复习材力的时候也会感觉比较吃力,原因是课本的习题量很大,而且题目的难度有的也比较大,所以要耐心的做课后习题,不要因为觉得难就不写。材力课后习题的训练量就足够了。结力主要是要把课本中的所有例题都弄会,一定要知道每一步都是怎么来的,我第一年考的时候没有时间写课后题,所以除了课本以外就是做于玲玲老师那本辅导书。那本辅导书的特点是集合了各大院校的考研真题,专业课的考察每个学校都是不尽相同的,同济全部是以大题的形式,有些院校可能会有选择填空题等,在做辅导书时,建议不要放过任何一个题,尽管可能不是你们学校所考察的类型,但是多做会丰富你思考的角度,再加上现在题目越来越新颖,保不准以后可能考察的类型也会有所变化呢。因为当时我的研友们考各个学校的都有,我后来还做了部分学校的真题,但是也是互相讨论把值得一做的题目拿出来做的,所以花费不了很多时间,一般就看一看,研友再给讲解讲解,互相讨论其实还是挺有趣的。
关于结力如何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领悟。我很注重结力的前面几章,像几何可变几何不变、静定结构内力求解等我都看的很仔细并且很慢,判断几何可变不变的确不难,但是通过这个你需要建立结构体系的概念,等效刚片的概念等等,到后面比如影响线那一章,特别是桁架影响线的时候,等效刚片是经常用到的。力法位移法是众所周知的重点了,在那两章中有一部分内容是涉及对称性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希望同学可以仔细看并且领悟每一句话,对建立力学概念也是比较有用的。这两章的内容实际是在为下册内容打基础,并且书上关于这部分的例题有的也是比较难的,一开始可以不理解不会做,但是在上考场之前务必把这两章课本上的所有内容都弄清楚,无论你是怎么学,都不要放过任何一道例题,以及于玲玲辅导书上的相关题目。
另外如果有条件的话,同学可以选择在国庆期间去同济上一下那边的专业课辅导,也是辅导机构开设的。时间不长就一周,所以不要指望去那一周就什么都学会了。最主要的是去听大牛老师们对知识点的梳理,毕竟你是考那个学校,所以提前感受一下学校的氛围以及老师的思路,对后面的复习也是一种激励吧。
专业课的真题含金量也是不容忽视的。一般最迟也是要在12月上旬把真题过一遍。真题的量比较大,做真题的时候也最好是安排在下午的时间,可以把时间卡的比3个小时稍微短一点,这样可以训练自己的做题速度。一遍做完要回顾一下有哪些题目总是容易出错,适当总结如何不出错的适用自己的方法,然后做第二遍,真题至少做两遍。有时间的话第三遍就专门挑那些老是做错的题目出来做。
我在后期复习数学和专业课的时候,都准备了一个很小的本子,把我那些总是容易遗忘的知识点和总是容易做错的知识点写在那个本子上,也会写一些总是会遗忘的单词,但不要写太多,写太多就成笔记本了。考前一周的时候我就一直在看那个小本子,我对自己考试的要求就是会写的题目至少要保证90%做得出来,不仅过程连答案都要是全对的,实在不会做的最起码要有一点思路,复习到最后也不可能说一道题完全没有思路的。
专业课大致就到这里。
PART 3&&关于考研时期的心理调节
考研期间,无论内心多么强大的人都会不定期的遇到一些瓶颈期。这种感觉是很正常的,作为一个连续两年考研的“老年”学姐,我深有感悟,并且也非常理解。关于如何调节,我想每个人都可以摸索出来自己的方法,或许有的人看一场电影就结束,或许打个长途电话也就OK,或者放松半天出去吃喝玩乐一番,anyway,只要是你可以接受的方法就行了。你要明白,这是上天给你的机会,跨过它你就会变得更加强大。我今年去复试的时候,刚到的第二天因为天气原因还有可能是压力太大的缘故就扁桃体发炎,凌晨四点我麻麻出去给我买消炎药吃,当时想这可咋整,还有两天就考试了,万一严重发烧了可怎么办。第二天边吃药边跟我麻麻开玩笑,这是不是西天取经的最后一难啊,我麻麻说是啊是的,你是要去取真经嘛,这当然就是最后一难。
所以说,时间并不会因为你状态不好而就此停住,你要做的就是如何更高效的去调节你的状态。这一点说的轻松,做起来一点也不容易。真的碰到很难过的关怎么办呢?我其实就想告诉你,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第一年考的时候老是在想我万一考不上怎么办,是工作还是二战啊,要不要调剂啊,特别是在保研那段时间里,我父母想让我保本校,我自己当时复习的进度也没有赶上原定的计划,周围又有同学动摇,所以几乎每天都在思考这些问题。可是结果怎么样呢?我还是去考了,并且真的没有考上。可是我也没有像之前那样觉得考不上简直天都要塌下来的感觉,第二年还是照样去学习,照样去考试了,现在照样实现理想了是不是?未来不确定的,万一真的发生了最坏的结果,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生活一样可以继续,不过在那个节骨眼,你又有了一次选择的机会。回过头来,你反而会感谢那一段时光。你曾经担心过的、焦虑过的、茫然过的那一段时光,正是你在成长在为梦想而努力的最好的证明。
13年,大概是近些年来同济复试线最高的一年,我虽有幸进入复试但是因为准备不够充分的缘故与它擦身而过。14年,又是近些年来复试线最低的一年,相比13年来说,分数的密集型也没有那么高,但是14年的复试政策和形式又是近些年来第一次有较大的变革。我觉得很幸运,经过这两年,我明白很多事情。有一个坚定的梦想,其实很不容易,能够坚持梦想,也不容易。如果这真的是你的梦想,那么为了它坚持一年、两年、三年或者更多年,相比人生漫漫长路来说,这也不算长啊!同济结构的竞争一直都非常之大,第一年考上的都是非常厉害的,所以想考的同学们务必一鼓作气的坚持到最后一秒。对于二战的或者还有一些三战的同学,我想说的是,还有很多和你们有一样经历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努力着,即使你可能感觉很孤单,但也请不要轻言放弃。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是:时间会证明你的努力。所以,趁着年轻,有梦想就勇敢去追寻吧!
附:英语真题阅读做题启示
1. 排除两项后,要选择与文章中心相关的一项
2. 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意思相反时,必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3. 类比、比喻、列举、举例的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中心
4. 作者态度:问对物的态度时多为客观 (2001 T4) 问对人的态度有明确的赞成或反对
5. 例证题:一般例子支持它之前的论点,不要在例子本身找事实细节,到前文去找答案(2001,T1)
6. 问一句抽象的话或者打比方是什么意图,imply...aim...,在此句前后找主旨。选项中陈述一般事实的不是正确选项,比较抽象的往往是答案(2000 T5)
7. 当问到依据作者的观点应该怎样时,正确选项里一定有原文中的同义替换词(1999 T3)
8. 选项中一般有程度很大的或最高级或完全否定及肯定的,都不是选项。例如出现any,complete,conclusive,best
9. 出现比较级时要注意比较的对象有没有被偷换,出现百分率时也要注意总体有没有被偷换
10. 问直接原因一般是原文句子的同义表述,且要关注段首、段尾、篇首、篇尾,将可能表示原因或起源的句子在阅读时就划出来
11.错误选项往往喜欢颠倒因果,看到“由……引起”要注意
12. 一般篇首的例子都是为了引出话题,并不会那么快涉及主旨问题
附件中就是以上内容,供大家下载传阅
附件: 您需要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
经验分享好评度 + 1 点
谁见到过风?你没有,我也没有。但当树叶微微摇首,便是风经过的时候……
主题49&积分1350& 金钱7059 金币& 绿芽38 颗& 好评度0 点&在线时间567 小时&
主题80&积分831& 金钱6891 金币& 绿芽158 颗& 好评度0 点&在线时间213 小时&
恭喜你,学姐啊。考研是看心态。。
主题6&积分434& 金钱6406 金币& 绿芽12 颗& 好评度0 点&在线时间243 小时&
不错,赞一个
主题228&积分5871& 金钱12828 金币& 绿芽371 颗& 好评度9 点&在线时间1436 小时&
& & 你的学霸考霸学姐是我同学 我们都被震撼了
主题0&积分18& 金钱6017 金币& 绿芽0 颗& 好评度0 点&在线时间98 小时&
主题52&积分2924& 金钱6762 金币& 绿芽62 颗& 好评度1 点&在线时间840 小时&
我同学跟他们班四个人考同济土木,全部考上,总分1239.应届。最好的排在第九名。
主题12&积分200& 金钱6211 金币& 绿芽21 颗& 好评度0 点&在线时间102 小时&
主题5&积分100& 金钱6082 金币& 绿芽10 颗& 好评度0 点&在线时间60 小时&
主题29&积分804& 金钱6464 金币& 绿芽36 颗& 好评度0 点&在线时间132 小时&
主题27&积分223& 金钱6725 金币& 绿芽53 颗& 好评度0 点&在线时间81 小时&
为何不早一年发
主题58&积分242& 金钱6810 金币& 绿芽88 颗& 好评度0 点&在线时间105 小时&
第一年和我在一个自习室,她是自习室最努力地一个,每天早上我来了她在,我走了她还在,中午不回去,遗憾的是复试被刷。天道酬勤,这句话也送给我,什么什么苗苗恭喜了,给工大长脸!
主题14&积分701& 金钱7482 金币& 绿芽26 颗& 好评度0 点&在线时间225 小时&
主题203&积分7032& 金钱8072 金币& 绿芽292 颗& 好评度6 点&在线时间463 小时&
赞一个、、、、、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无名三四年
主题1&积分148& 金钱6624 金币& 绿芽2 颗& 好评度0 点&在线时间88 小时&
赞,学姐厉害
主题43&积分1943& 金钱7233 金币& 绿芽41 颗& 好评度1 点&在线时间1228 小时&
明年工大考同济肯定又要疯狂了
[fly]飞行的效果[fly]
主题3&积分61& 金钱6536 金币& 绿芽6 颗& 好评度0 点&在线时间154 小时&
天道酬勤!
恭喜学姐,也希望大家共勉!!
主题104&积分441& 金钱6688 金币& 绿芽148 颗& 好评度2 点&在线时间881 小时&
谁见到过风?你没有,我也没有。但当树叶微微摇首,便是风经过的时候……
主题17&积分269& 金钱6728 金币& 绿芽25 颗& 好评度2 点&在线时间271 小时&
要这么凶残么。。。09级土木的妹子这么凶残。。。
女说:“你会为我死吗?”男回答:“我会wei ni shi.&
主题63&积分902& 金钱7093 金币& 绿芽67 颗& 好评度1 点&在线时间1477 小时&
玉林我来顶一下。。周三上午10点毕设教室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济大学经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