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县实验中学繁荣中心幼儿园以公压私,不再他们...

银行不受理个人房贷背后:被指保公压私 - 绍兴楼市网
银行不受理个人房贷背后:被指保公压私
记者:网络收集&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银行不受理个人房贷被指“保公压私”
“我的买房计划已经被银行拖死了,房贷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批下来。”沈华是某跨国公司中国区总部的部门经理,她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抱怨,现在银行真的是没效率。
今年9月,沈华在上海浦东金桥[简介 最新动态]地区看中了一套340万的房产,并随即向银行申请贷款购房。由于沈华所在的公司和上海银行有业务往来,其自身的财务和信用状况良好,上海银行同意给予她8折的房贷利率。然而几天之后,沈华就被告知,8折利率做不了。一个月过去,即便接受了8.5折利率,沈华依然无法拿到贷款。
事实上,办事效率低并不是沈华无法拿到房贷的真正原因。《中国经济周刊》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多位内部人士处获悉,已经接到内部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压缩个人贷款业务将是未来几个月信贷政策的主基调。
银行“保公压私”不再受理个人房贷?
作为个人贷款中主要业务的住房贷款,成了此轮信贷政策调整的冲击较大的业务之一。
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一位个人住房信贷部门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今年7月以来,住房贷款开始出现回暖,但同时,各种对公贷款也开始增加,而且对公的很多项目是有政府背景的,不得不放贷,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放弃一部分住房贷款指标。”
《中国经济周刊》在上海实地采访了解到,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把绝大部分房贷客户锁定在了9折优惠利率。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和农业银行上海分行也选择在诸多苛刻条件下把最低优惠房贷利率提供至8.5折,而包括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上海分行甚至出现了名义上未停止该业务,实际上已经不再受理个人房贷业务的情况。
“很多银行不得不在这一时间点选择‘保公压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不仅体现在个人房屋贷款的利率上,还体现在个人消费贷款的利率上。”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周昆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今年10月初开始,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国主要城市的多家银行向外披露,目前用于车贷、装修贷等用途的个人消费类贷款利率,将出现大幅度上浮,幅度达到10%~30%。
宁波银行上海分行相关业务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即便是利率上浮30%,还不一定很快就能够拿到钱,等上一两个月也说不定,这主要是由于贷款额度紧张。”
然而,记者了解到,很多一线员工并不清楚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国家新增贷款同比增速并未放缓,贷款额度会出现紧张。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232亿元。虽然环比8月份新增7039亿元要少800亿,但9月份M2(广义货币)同比增速则由8月份的13.5%升至14.8%。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提高个人各类贷款利率,最主要目的并不是简单的“坐地起价”,而是希望把个贷客户暂时性“吓跑”,留下资金给对公业务。
留着肚子吃地方投资这道大餐
存贷比,始终是银行监管所必须重视的风险控制红线,即贷款余额比存款余额不能超过75%,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银行往往把70%左右视为警戒线。
客观上来说,70%左右的存贷比指标本不应该过分紧张,而根据今年上半年的中报,多家银行存贷比下降已经说明信贷冲动得到了遏制,风险控制初步实现。那么,为什么几乎所有银行都对个人信贷采取收紧政策呢?
“有句话说‘留着肚子吃饭’。”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公司业务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你可以发现,这次对个人贷款政策收紧力度最大的银行,恰恰是存贷比压力也最大的银行,其真正的目的是压缩个贷转而公贷,因为大餐还在后面呢,所以放弃前一两道菜也在所不惜。”
对于银行来说,新一轮地方投资项目正是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大餐。
周昆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经济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那就是换届经济,即在新一届政府特别是新一代领导人上台前后一两年,投资增速会出现抬头的现象。”
今年五六月份,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政府陆续批复大型基建类和产业项目,以宝钢湛江项目和湛江市市长“吻增长”为代表。经过三四个月,银行对大型项目的测算评估审查批准,9月开始逐步发放贷款。自今年5月初至今,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大项目立项总投资额为7万亿元人民币,定向于地方的大项目和大工程为主的一系列“铁公基”项目。
截至9月,县级、区级、市级、省级已经基本上召开了党代表大会并选举出新一届委员会。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银行方面已经明显感觉到地方政府对于信贷的渴望,预计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由信贷拉动的投资增速会有明显增长。”
存准率下调可能性不大
今年9月,不少研究学者发出呼吁,伴随着换届经济所引发的投资冲动抬头,进而倒逼银行新增贷款增长和地方融资平台重启,必须要重视其中的风险。今年第四季度,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可能为银行敞开信贷之门。
不过,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上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本身无关货币政策的松紧,因此在目前情况下不宜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免给市场带来错误的信号。
据《中国经济周刊》从央行和多家国有银行相关知情人士处获悉,央行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为新增投资项目充电的可能性很小。银行系统将主要通过内部消化的方式加以解决,除了压缩个人各类贷款之外,从票据挪移资金进入投资贷款是较为可能的选项。
值得注意的是,9月人民币新增贷款6232亿元,票据贴现余额减少2169亿元,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票据贴现余额首次下降。根据央行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仅仅前8个月,票据贴现余额增加1.05万亿元,是银行利用票据贴现填补未用完的信贷额度所致。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一位不愿意具名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出现这一情况(新增贷款中票据比重较高)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社会普遍存在有效贷款需求不足的情况,使得直接发放贷款无的放矢;另一方面,银行也有自己的考虑,希望通过票据‘用足’贷款额度,以备不时之需。”
“今年前8个月累积的票据超过万亿规模,能够为地方信贷冲动提供资金,银行可以从个贷和票据中分别调一些头寸过来。因此,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和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了。”连平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应采访对象要求,沈华为化名)
[10月10日]
[10月17日]
[10月18日]
[10月25日]
邀您来过年 现房红利全程礼献
私家联排别墅 特价限时抢购
我的折扣你来定
热点楼盘推荐
¥7888/平方米起
¥9900/平方米起
¥10200/平方米换届触发放贷冲动 银行不受理个贷被指保公压私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 [换届触发放贷冲动 银行不受理个贷被指保公压私]
  “党政换届”触发银行放贷冲动  银行不受理个人房贷被指“保公压私”  “我的买房计划已经被银行拖死了,房贷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批下来。”沈华是某跨国公司中国区总部的部门经理,她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抱怨,现在银行真的是没效率。  今年9月,沈华在上海浦东金桥地区看中了一套340万的房产,并随即向银行申请贷款购房。由于沈华所在的公司和上海银行有业务往来,其自身的财务和信用状况良好,上海银行同意给予她8折的房贷利率。然而几天之后,沈华就被告知,8折利率做不了。一个月过去,即便接受了8.5折利率,沈华依然无法拿到贷款。  事实上,办事效率低并不是沈华无法拿到房贷的真正原因。《中国经济周刊》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多位内部人士处获悉,已经接到内部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压缩个人贷款业务将是未来几个月信贷政策的主基调。  银行“保公压私”不再受理个人房贷?  作为个人贷款中主要业务的住房贷款,成了此轮信贷政策调整的冲击较大的业务之一。  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一位个人住房信贷部门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今年7月以来,住房贷款开始出现回暖,但同时,各种对公贷款也开始增加,而且对公的很多项目是有政府背景的,不得不放贷,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放弃一部分住房贷款指标。”  《中国经济周刊》在上海实地采访了解到,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把绝大部分房贷客户锁定在了9折优惠利率。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和农业银行上海分行也选择在诸多苛刻条件下把最低优惠房贷利率提供至8.5折,而包括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上海分行甚至出现了名义上未停止该业务,实际上已经不再受理个人房贷业务的情况。  “很多银行不得不在这一时间点选择"保公压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不仅体现在个人房屋贷款的利率上,还体现在个人消费贷款的利率上。”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周昆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今年10月初开始,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国主要城市的多家银行向外披露,目前用于车贷、装修贷等用途的个人消费类贷款利率,将出现大幅度上浮,幅度达到10%~30%。  宁波银行上海分行相关业务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即便是利率上浮30%,还不一定很快就能够拿到钱,等上一两个月也说不定,这主要是由于贷款额度紧张。”  然而,记者了解到,很多一线员工并不清楚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国家新增贷款同比增速并未放缓,贷款额度会出现紧张。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232亿元。虽然环比8月份新增7039亿元要少800亿,但9月份M2(广义货币)同比增速则由8月份的13.5%升至14.8%。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提高个人各类贷款利率,最主要目的并不是简单的“坐地起价”,而是希望把个贷客户暂时性“吓跑”,留下资金给对公业务。  留着肚子吃地方投资这道大餐  存贷比,始终是银行监管所必须重视的风险控制红线,即贷款余额比存款余额不能超过75%,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银行往往把70%左右视为警戒线。  客观上来说,70%左右的存贷比指标本不应该过分紧张,而根据今年上半年的中报,多家银行存贷比下降已经说明信贷冲动得到了遏制,风险控制初步实现。那么,为什么几乎所有银行都对个人信贷采取收紧政策呢?  “有句话说"留着肚子吃饭"。”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公司业务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你可以发现,这次对个人贷款政策收紧力度最大的银行,恰恰是存贷比压力也最大的银行,其真正的目的是压缩个贷转而公贷,因为大餐还在后面呢,所以放弃前一两道菜也在所不惜。”  对于银行来说,新一轮地方投资项目正是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大餐。  周昆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经济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那就是换届经济,即在新一届政府特别是新一代领导人上台前后一两年,投资增速会出现抬头的现象。”  今年五六月份,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政府陆续批复大型基建类和产业项目,以宝钢湛江项目和湛江市市长“吻增长”为代表。经过三四个月,银行对大型项目的测算评估审查批准,9月开始逐步发放贷款。自今年5月初至今,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大项目立项总投资额为7万亿元人民币,定向于地方的大项目和大工程为主的一系列“铁公基”项目。  截至9月,县级、区级、市级、省级已经基本上召开了党代表大会并选举出新一届委员会。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银行方面已经明显感觉到地方政府对于信贷的渴望,预计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由信贷拉动的投资增速会有明显增长。”  存准率下调可能性不大  今年9月,不少研究学者发出呼吁,伴随着换届经济所引发的投资冲动抬头,进而倒逼银行新增贷款增长和地方融资平台重启,必须要重视其中的风险。今年第四季度,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可能为银行敞开信贷之门。  不过,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上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本身无关货币政策的松紧,因此在目前情况下不宜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免给市场带来错误的信号。  据《中国经济周刊》从央行和多家国有银行相关知情人士处获悉,央行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为新增投资项目充电的可能性很小。银行系统将主要通过内部消化的方式加以解决,除了压缩个人各类贷款之外,从票据挪移资金进入投资贷款是较为可能的选项。  值得注意的是,9月人民币新增贷款6232亿元,票据贴现余额减少2169亿元,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票据贴现余额首次下降。根据央行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仅仅前8个月,票据贴现余额增加1.05万亿元,是银行利用票据贴现填补未用完的信贷额度所致。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一位不愿意具名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出现这一情况(新增贷款中票据比重较高)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社会普遍存在有效贷款需求不足的情况,使得直接发放贷款无的放矢;另一方面,银行也有自己的考虑,希望通过票据"用足"贷款额度,以备不时之需。”  “今年前8个月累积的票据超过万亿规模,能够为地方信贷冲动提供资金,银行可以从个贷和票据中分别调一些头寸过来。因此,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和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了。”连平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应采访对象要求,沈华为化名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谈佳隆上海报道)  作者:谈佳隆上海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责任编辑:UN612)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女性美与基地摇摇欲坠的美感结合……[]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热门城市:
A - B - C - D - E
F - G - H - I - J
K - L - M - N - P
Q - R - S - T - W
银行不受理个人房屋贷款背后:被指责保公压私
【10月31日 精彩推荐】团购:搜狐株洲爬房团11月10日即将盛大起航 购房享搜狐独家优惠,看房买房我们一起行动,寻找株洲性价比最高的楼盘,活动全程免费 加入我们报名 一起砍价 详情/报名地址:   “我的买房计划已经被银行拖死了,房贷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批下来。”沈华是某跨国公司中国区总部的部门经理,她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抱怨,现在银行真的是没效率。    今年9月,沈华在上海浦东金桥地区看中了一套340万的房产,并随即向银行申请贷款购房。由于沈华所在的公司和上海银行有业务往来,其自身的财务和信用状况良好,上海银行同意给予她8折的房贷利率。然而几天之后,沈华就被告知,8折利率做不了。一个月过去,即便接受了8.5折利率,沈华依然无法拿到贷款。    事实上,办事效率低并不是沈华无法拿到房贷的真正原因。《中国经济周刊》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多位内部人士处获悉,已经接到内部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压缩个人贷款业务将是未来几个月信贷政策的主基调。    银行“保公压私”不再受理个人房贷?    作为个人贷款中主要业务的住房贷款,成了此轮信贷政策调整的冲击较大的业务之一。    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一位个人住房信贷部门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今年7月以来,住房贷款开始出现回暖,但同时,各种对公贷款也开始增加,而且对公的很多项目是有政府背景的,不得不放贷,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放弃一部分住房贷款指标。”    《中国经济周刊》在上海实地采访了解到,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把绝大部分房贷客户锁定在了9折优惠利率。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和农业银行上海分行也选择在诸多苛刻条件下把最低优惠房贷利率提供至8.5折,而包括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上海分行甚至出现了名义上未停止该业务,实际上已经不再受理个人房贷业务的情况。    “很多银行不得不在这一时间点选择‘保公压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不仅体现在个人房屋贷款的利率上,还体现在个人消费贷款的利率上。”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周昆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今年10月初开始,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国主要城市的多家银行向外披露,目前用于车贷、装修贷等用途的个人消费类贷款利率,将出现大幅度上浮,幅度达到10%~30%。    宁波银行上海分行相关业务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即便是利率上浮30%,还不一定很快就能够拿到钱,等上一两个月也说不定,这主要是由于贷款额度紧张。”    然而,记者了解到,很多一线员工并不清楚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国家新增贷款同比增速并未放缓,贷款额度会出现紧张。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232亿元。虽然环比8月份新增7039亿元要少800亿,但9月份M2(广义货币)同比增速则由8月份的13.5%升至14.8%。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提高个人各类贷款利率,最主要目的并不是简单的“坐地起价”,而是希望把个贷客户暂时性“吓跑”,留下资金给对公业务。      留着肚子吃地方投资这道大餐    存贷比,始终是银行监管所必须重视的风险控制红线,即贷款余额比存款余额不能超过75%,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银行往往把70%左右视为警戒线。    客观上来说,70%左右的存贷比指标本不应该过分紧张,而根据今年上半年的中报,多家银行存贷比下降已经说明信贷冲动得到了遏制,风险控制初步实现。那么,为什么几乎所有银行都对个人信贷采取收紧政策呢?    “有句话说‘留着肚子吃饭’。”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公司业务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你可以发现,这次对个人贷款政策收紧力度最大的银行,恰恰是存贷比压力也最大的银行,其真正的目的是压缩个贷转而公贷,因为大餐还在后面呢,所以放弃前一两道菜也在所不惜。”    对于银行来说,新一轮地方投资项目正是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大餐。    周昆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经济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那就是换届经济,即在新一届政府特别是新一代领导人上台前后一两年,投资增速会出现抬头的现象。”    今年五六月份,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政府陆续批复大型基建类和产业项目,以宝钢湛江项目和湛江市市长“吻增长”为代表。经过三四个月,银行对大型项目的测算评估审查批准,9月开始逐步发放贷款。自今年5月初至今,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大项目立项总投资额为7万亿元人民币,定向于地方的大项目和大工程为主的一系列“铁公基”项目。    截至9月,县级、区级、市级、省级已经基本上召开了党代表大会并选举出新一届委员会。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银行方面已经明显感觉到地方政府对于信贷的渴望,预计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由信贷拉动的投资增速会有明显增长。”    存准率下调可能性不大    今年9月,不少研究学者发出呼吁,伴随着换届经济所引发的投资冲动抬头,进而倒逼银行新增贷款增长和地方融资平台重启,必须要重视其中的风险。今年第四季度,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可能为银行敞开信贷之门。    不过,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上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本身无关货币政策的松紧,因此在目前情况下不宜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免给市场带来错误的信号。    据《中国经济周刊》从央行和多家国有银行相关知情人士处获悉,央行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为新增投资项目充电的可能性很小。银行系统将主要通过内部消化的方式加以解决,除了压缩个人各类贷款之外,从票据挪移资金进入投资贷款是较为可能的选项。    值得注意的是,9月人民币新增贷款6232亿元,票据贴现余额减少2169亿元,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票据贴现余额首次下降。根据央行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仅仅前8个月,票据贴现余额增加1.05万亿元,是银行利用票据贴现填补未用完的信贷额度所致。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一位不愿意具名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出现这一情况(新增贷款中票据比重较高)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社会普遍存在有效贷款需求不足的情况,使得直接发放贷款无的放矢;另一方面,银行也有自己的考虑,希望通过票据‘用足’贷款额度,以备不时之需。”    “今年前8个月累积的票据超过万亿规模,能够为地方信贷冲动提供资金,银行可以从个贷和票据中分别调一些头寸过来。因此,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和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了。”连平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更多株洲房地产相关请点击 搜狐焦点株洲房地产网
4580元/㎡起
均价 : 5000元/㎡
位置 : 黄河北路与庐山路交汇处(北师大附校东北角)
热线 : 400-869-1111 转 99995
均价 : 待定
位置 : 天元区泰山路1999号泰山西路与响合路交汇处
热线 : 400-869-1111 转 99999
均价 : 5000元/㎡
位置 : 株洲大道与湘山路交汇处
热线 : 400-869-1111 转 90517
均价 : 4580元/㎡起
位置 : 大学职教城·潜龙湖畔(盘龙路88号)
热线 : 400-869-1111 转 90494
4580元/㎡起
均价 : 5200元/㎡
位置 : 人民路与芦淞大桥交汇处
热线 : 400-869-1111 转 90485
均价 : 待定
位置 : 新塘路、向阳路交汇处
热线 : 暂无
均价 : 4000元/㎡
位置 : 美的城以北,南邻栗雨休闲谷
热线 : 400-869-1111 转 90546
均价 : 3650元/㎡
位置 : 董家塅高科园51号(1815线旁)
热线 : 400-869-1111 转 90428
均价 : 10000元/㎡
位置 : 天元区珠江北路199号
热线 : 400-869-1111 转 99998
10000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京ICP证030367号党政换届触发银行放贷冲动 暂停个人房贷被指保公压私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银行不受理个人房贷被指“保公压私”  “我的买房计划已经被银行拖死了,房贷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批下来。”沈华是某跨国公司中国区总部的部门经理,她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抱怨,现在银行真的是没效率。  今年9月,沈华在上海浦东金桥地区看中了一套340万的房产,并随即向银行申请贷款购房。由于沈华所在的公司和上海银行有业务往来,其自身的财务和信用状况良好,上海银行同意给予她8折的房贷利率。然而几天之后,沈华就被告知,8折利率做不了。一个月过去,即便接受了8.5折利率,沈华依然无法拿到贷款。  事实上,办事效率低并不是沈华无法拿到房贷的真正原因。《中国经济周刊》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多位内部人士处获悉,已经接到内部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压缩个人贷款业务将是未来几个月信贷政策的主基调。  银行“保公压私”不再受理个人房贷?  作为个人贷款中主要业务的住房贷款,成了此轮信贷政策调整的冲击较大的业务之一。  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一位个人住房信贷部门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今年7月以来,住房贷款开始出现回暖,但同时,各种对公贷款也开始增加,而且对公的很多项目是有政府背景的,不得不放贷,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放弃一部分住房贷款指标。”
(2)(3)(1)(2)相关搜索:..银行不受理个人房贷被指&保公压私&&我的买房计划已经被银行拖死了,房贷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批下来。&沈华是某跨国公司中国区总部的部门经理,她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抱怨,现在银行真的是没效率。今年9月,沈华在上海浦东金桥地区看中了一套340万的房产,并随即向银行申请贷款购房。由于沈华所在的公司和上海银行有业务往来,其自身的财务和信用状况良好,上海银行同意给予她8折的房贷利率。然而几天之后,沈华就被告知,8折利率做不了。一个月过去,即便接受了8.5折利率,沈华依然无法拿到贷款。事实上,办事效率低并不是沈华无法拿到房贷的真正原因。《中国经济周刊》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多位内部人士处获悉,已经接到内部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压缩个人贷款业务将是未来几个月信贷政策的主基调。银行&保公压私&不再受理个人房贷?作为个人贷款中主要业务的住房贷款,成了此轮信贷政策调整的冲击较大的业务之一。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一位个人住房信贷部门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今年7月以来,住房贷款开始出现回暖,但同时,各种对公贷款也开始增加,而且对公的很多项目是有政府背景的,不得不放贷,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放弃一部分住房贷款指标。&《中国经济周刊》在上海实地采访了解到,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把绝大部分房贷客户锁定在了9折优惠利率。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和农业银行上海分行也选择在诸多苛刻条件下把最低优惠房贷利率提供至8.5折,而包括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上海分行甚至出现了名义上未停止该业务,实际上已经不再受理个人房贷业务的情况。&很多银行不得不在这一时间点选择&保公压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不仅体现在个人房屋贷款的利率上,还体现在个人消费贷款的利率上。&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周昆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今年10月初开始,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国主要城市的多家银行向外披露,目前用于车贷、装修贷等用途的个人消费类贷款利率,将出现大幅度上浮,幅度达到10%~30%。宁波银行上海分行相关业务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即便是利率上浮30%,还不一定很快就能够拿到钱,等上一两个月也说不定,这主要是由于贷款额度紧张。&然而,记者了解到,很多一线员工并不清楚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国家新增贷款同比增速并未放缓,贷款额度会出现紧张。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232亿元。虽然环比8月份新增7039亿元要少800亿,但9月份M2(广义货币)同比增速则由8月份的13.5%升至14.8%。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提高个人各类贷款利率,最主要目的并不是简单的&坐地起价&,而是希望把个贷客户暂时性&吓跑&,留下资金给对公业务。相关新闻:留着肚子吃地方投资这道大餐存贷比,始终是银行监管所必须重视的风险控制红线,即贷款余额比存款余额不能超过75%,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银行往往把70%左右视为警戒线。客观上来说,70%左右的存贷比指标本不应该过分紧张,而根据今年上半年的中报,多家银行存贷比下降已经说明信贷冲动得到了遏制,风险控制初步实现。那么,为什么几乎所有银行都对个人信贷采取收紧政策呢?&有句话说&留着肚子吃饭&。&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公司业务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你可以发现,这次对个人贷款政策收紧力度最大的银行,恰恰是存贷比压力也最大的银行,其真正的目的是压缩个贷转而公贷,因为大餐还在后面呢,所以放弃前一两道菜也在所不惜。&对于银行来说,新一轮地方投资项目正是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大餐。周昆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经济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那就是换届经济,即在新一届政府特别是新一代领导人上台前后一两年,投资增速会出现抬头的现象。&今年五六月份,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政府陆续批复大型基建类和产业项目,以宝钢湛江项目和湛江市市长&吻增长&为代表。经过三四个月,银行对大型项目的测算评估审查批准,9月开始逐步发放贷款。自今年5月初至今,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大项目立项总投资额为7万亿元人民币,定向于地方的大项目和大工程为主的一系列&铁公基&项目。截至9月,县级、区级、市级、省级已经基本上召开了党代表大会并选举出新一届委员会。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银行方面已经明显感觉到地方政府对于信贷的渴望,预计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由信贷拉动的投资增速会有明显增长。&存准率下调可能性不大今年9月,不少研究学者发出呼吁,伴随着换届经济所引发的投资冲动抬头,进而倒逼银行新增贷款增长和地方融资平台重启,必须要重视其中的风险。今年第四季度,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可能为银行敞开信贷之门。不过,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上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本身无关货币政策的松紧,因此在目前情况下不宜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免给市场带来错误的信号。据《中国经济周刊》从央行和多家国有银行相关知情人士处获悉,央行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为新增投资项目充电的可能性很小。银行系统将主要通过内部消化的方式加以解决,除了压缩个人各类贷款之外,从票据挪移资金进入投资贷款是较为可能的选项。值得注意的是,9月人民币新增贷款6232亿元,票据贴现余额减少2169亿元,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票据贴现余额首次下降。根据央行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仅仅前8个月,票据贴现余额增加1.05万亿元,是银行利用票据贴现填补未用完的信贷额度所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一位不愿意具名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出现这一情况(新增贷款中票据比重较高)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社会普遍存在有效贷款需求不足的情况,使得直接发放贷款无的放矢;另一方面,银行也有自己的考虑,希望通过票据&用足&贷款额度,以备不时之需。&&今年前8个月累积的票据超过万亿规模,能够为地方信贷冲动提供资金,银行可以从个贷和票据中分别调一些头寸过来。因此,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和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了。&连平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相关新闻:相关文章购房指南家居二手房 租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富裕县实验中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