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的老师收入怎样?

Sina Visitor System北京大学行业行业教师工资待遇 北京大学行业行业教师晒工资 平均工资水平多少 - 592招聘网
& 北京大学行业教师薪酬待遇库
共有37条北京大学行业 教师 薪水信息 [ 平均薪水为<font color="#ff元/月 ] [ 最低工资:3000元/月 ] [ 最高工资:35000元/月 ]
元:27% 元:27% 元:18% 元:8% 元:2% 元:5%
大于10000元:10%
每周加班小时数:33%不加班 ,33%加班3-5小时 ,33%加班5-10小时 着装情况:80%的人反馈说随意穿着上班 ,13%说着正装上班 ,6%说需要着制服上班 团队活动:81%的人反馈说偶尔有团队活动 ,12%说没有 ,6%说经常有 公积金:88%的人反馈说有住房公积金 ,7%的说没有 ,3%的说不清楚有没有 社保(5险):100%的人反馈说有社保每周工作天数:78%的人每周工作5天,8%的人每周工作3-4天 ,4%的人每周工作3天内 ,4%的人每周工作6天 ,4%的人每周工作7天 招聘方式:59%的人反馈说校园招聘 ,22%说社会招聘 ,7%说网上申请 ,3%说内部推荐 ,3%说熟人/朋友/介绍 ,3%说通过关系 工作年限:40%的人反馈说两年 ,18%说一年 ,11%说三年 ,7%说五年 ,7%说八年 ,7%说十年以上 ,3%说六年 ,3%说四年 学历:66%的人是大专生 ,16%的人是本科生 ,16%的人是硕士 补贴:25%的人享有住房补贴 ,23%的人享有交通补贴 ,20%的人享有午餐补贴 ,15%的人享有班车接送 ,12%的人享有电话补贴 ,2%的人享有夜班补贴
北京大学行业教师工资详情
( 北京丰台 )
2005年的工作经历 |
| 教师 | 北京丰台 |
( 北京朝阳 )
2013年的工作经历 |
| 教师 | 北京朝阳 |
2014年的工作经历 |
| 教师 | 北京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英语 |
2014年的工作经历 |
| 教师 | 北京 |
( 北京昌平 )
2006年的工作经历 |
| 教师 | 北京昌平 |
( 北京海淀 )
2014年的工作经历 |
| 教师 | 北京海淀 |
2013年的工作经历 |
| 教师 | 北京 |
2014年的工作经历 |
| 教师 | 北京 |
2014年的工作经历 |
| 教师 | 北京 |
( 北京昌平 )
2014年的工作经历 |
| 教师 | 北京昌平 |
大学行业教师在其它城市工资
行业平均工资(元/月)最低工资最高工资详情
共40条工资信息 39518007000
共36条工资信息 5247300014200
共35条工资信息 4700200020000
共30条工资信息 486480015222
大学行业晒工资
2014年6月大学毕业(普通二本院校),无双休,包吃住,一个月拿到手的是4000,每年带薪休假20天,目前处于实习期,公司交三险,转正以后五险一金,但是不是户口所在城市,基本用不上。……
本人生物科学专业985大学应届毕业生,想从事药品注册专员工作,各位大神指导下啊……
09年毕业,211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做行政每月在京每月多少合适……
211工程大学毕业5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大家觉得工资多少合适……
我叼你吗的,大学出来什么都不懂?也许别的一些是,但在总体能力和素养你们比得上吗?有些企业就是不想让一些应届毕业生机会,总是他吗的要经过什么考验,能做事就是啦,吗的!……
教师晒工资
本人教师工作30年每月到手工资是2172元除此之外什么也没……
本人教师工作27年每月到手工资是2318元除此之外什么也没……
让那些说老师工资高的人当老师,而且当一辈子,不许辞职,……
老师工资不低了,尤其寒暑假,还发工资呢,要不要扣掉寒暑假工资……
这,想当年我妈还叫我去技校教书,好在我没考教师证……
北京晒工资
91年的月薪,3600,季度奖7200,年终奖15000,激励奖4000.准备辞职!五险一金……
91年的月薪,3600,季度奖7200,年终奖15000,激励奖4000.准备辞职!五险一金……
05年毕业,工程造价咨询,月薪8000……
07年毕业,北京博众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月薪 15000……
在北京有年薪20万的高中数学培训机构吗……
北京热门职位薪水报告
北京热门行业薪水报告
北京最新工资调查北京大学的博士后待遇如何? - 博后之家 - 小木虫 - 学术 科研 第一站
&& 查看话题
北京大学的博士后待遇如何?
我的一个哥们说北大的博士后导师每招一个博士后要给学校交10万元经费。
这些钱是用于支付博士后的工资的吧?:(
里面的人怎么说到手的工资一年只有3万??:mad::mad:
这是真的。但基本包括了所有的部分。工资大概其中一半吧。因为还有住房和其他等需要花费。 Originally posted by love_in_em at
我的一个哥们说北大的博士后导师每招一个博士后要给学校交10万元经费。
这些钱是用于支付博士后的工资的吧?:(
里面的人怎么说到手的工资一年只有3万??:mad::mad: Originally posted by bj2006709 at
每招收到一个博士后,国家将给学校10万元钱用于博士后的工资和日常经费,怎么成了合作导师给学校钱呢?
合作导师不是傻瓜, 如果是倒贴钱的话,不会有去招博士后的, 就是因为合作导师太聪明了,一分钱不花, 还能给 ... 我联系的老板这样说的。:D 有的导师项目多,不在乎吧 的确是这样,从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都有价钱,这是什么样的学校哦 我知道北大的博士后公寓是要交钱的,每月1600多 的确是这样,从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都有价钱,牛校啊 Originally posted by love_in_em at
我联系的老板这样说的。:D 这样的老板无信,我也遇到这样的一个老板,说做他的后,他给房子,后来我一打听,原来,每个博后学校都会给房子(应该说是租),但他却说是他给的。后来我知道真象后,很生气! Originally posted by shgliu at
这样的老板无信,我也遇到这样的一个老板,说做他的后,他给房子,后来我一打听,原来,每个博后学校都会给房子(应该说是租),但他却说是他给的。后来我知道真象后,很生气! 养马比君子,老板也是人?
:D:D:D:D:D:D:D 可能吗?! :D:D:D:D:D :mad:这里没有北大的人? 我当时联系的时候也是说房子租金很贵,每月到手2400左右,我考虑了一下没有去。学校太黑了! 楼上兄弟说得没错。其实我觉得博士后应该去科学院比较好,来这里没有多少施展空间。徒有虚名。不过还是给楼主介绍一下这里的基本情况:
& &&&培养经费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拨资金,而另一种自筹经费,但无论哪一种都与学生没有必然的关系。只不过后一种进站时需要从导师哪里开具10W的转账支票给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 &下面是工资情况:
应发金额& & & & 扣税& & & & 其他扣款& & & & 实发金额
3,427.00& & & & 79.7& & & & 1,887.20& & & & 1,460.10
1,460.10+ 1000无房补助等于每个月的实际收入。
扣除1887.2 主要为房租、物业以及税,如果加上水电,预计一月在住房上的花费在2000+。 Originally posted by love_in_em at
我的一个哥们说北大的博士后导师每招一个博士后要给学校交10万元经费。
这些钱是用于支付博士后的工资的吧?:(
里面的人怎么说到手的工资一年只有3万??:mad::mad:
Last edited by love_in_em on 2009-1 ... 现在确实是导师需要向学校交钱的,清华是4万两年。所以导师招博后没有以前积极了,尤其是冷门学科,导师钱不多。 我们学校导师也要给学校交2万,是每年1万。
不过都是用来发工资。 2k左右吧
做什么薄厚,在国内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为个人免费站点,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欢迎监督,发现不妥请立即
E-mail: & QQ:8835100北大教授收入不及明星一根毛合理吗
 您的位置:
北大教授收入不及明星一根毛合理吗
日 10:04:12
 来源:新华网
】 【】 【】&
&&&&毛建国 &&&&北大副教授、《实话实说》前主持人阿忆在博客中公布自己月入4786元工资单,引起网友狂批。而彭丽媛等明星参加河南省第十届运动会开幕演出纳税31.6万元,却受到人们表扬。两相对比,耐人寻味。&&&&4786元的工资到底少不少,这要看跟谁比。如果跟农民工比,肯定是高了。但如果跟明星们比,就太低了,低到简直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据悉,在河南省这场晚会参演明星中,以新加坡人气新天王林俊杰的个人所得税最高,达10.7万元,税后演出费25万元。民歌皇后彭丽媛税款6.5万元,税后演出费16万元。国内的羽?泉演唱组合,两人各缴纳税款5.3万元,税后演出费各13.5万元。 &&&&一位北大教授,辛辛苦苦工作一年,不及林俊杰唱两首歌收入的1/5,只近彭丽媛唱两首歌收入的1/3,不到羽泉唱两首歌收入的1/2。对比如此鲜明,难怪有人感叹,知识贬值了。&&&&今天我们社会的分配主旋律是按劳分配,对于明星的唱歌,我们不能将之与农民工的汗水进行简单对比。但北大教授也应该是精英级人物啊,两者收入怎么如此悬殊?从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讲,从付出的辛苦、需要掌握的技能看,演艺明星都并不比北大教授高,凭什么明星收入那么高?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都说知识无价,难道所谓无价就等于不值钱?&&&&如果我看不到明星们的这笔收入,也许我也会加入到对阿忆的指责中去,但在明星让人瞠目结舌的收入面前,我实在不忍再去批阿忆,批那些可亲可敬的北大教授及所有收入微薄的知识分子。明星能够走穴,为什么北大教授就不能够走穴呢?难道整个社会都陷入对明星的盲目崇拜中去了?&&&&在许多国家,明星收入高是正常现象。但在我们普通群体收入这么低,北大教授级的知识分子也不富裕的情况下,明星们的收入还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笔者不禁要呼吁,放过北大教授吧,他们这点收入不及明星们的一根毛。 相关文章: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
(责任编辑:
 看图说事
正方观点反方观点
正方观点反方观点
正方观点反方观点
正方观点反方观点如何看待北大报告称中国财富基尼系数 0.73?
原标题:报告称我国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财产今天,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该报告在国际前沿的研究视角下,对当今中国社会热点问题展开研究与探讨。报告的内容包括中国家庭的财产、消费模式、医疗开销与负担、家庭经营与自雇、住房、主观幸福感六项子议题。该书对这些议题的探讨为理解当今中国社会打开了窗口,客观地展现了无数家庭与个人在中国社会经济变迁浪潮中的得与失,折射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报告指出,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 来自凤凰新闻
按票数排序
中国的财富基尼系数达到0.73,最富有的1%家庭占有三分之一的社会财富,其原因有以下两点。1,财富的积累过程使其不平等程度较高。我在里提到过这样一个概念,一般来说,收入是一个人的边际产出回报,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而财富则是由一组随机增长率累计起来的,服从幂律分布。财富幂律分布的特点可以这样表述,当我们观察最富有的a%人口所占有的财富占社会总财富的比例b%时,有这样一个规律——每当a乘以10或者除以10,b仅会乘以2或者除以2。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美国前10%的富人大约占有80%的社会总财富,而前1%的富人占有40%的财富,前0.1%就是20%,前0.01%仍然占有10%。这个数字仍然高于中国的情况,见下图:当然,美国属于收入较为不平等的国家,在相对平等的欧洲国家,前1%富人所占有的财富比例没有40%那么高,从7.9%(斯洛伐克)至28.9%(德国)之间不等,见下图:来源:从上图中,我们还能看到一项有趣的信息,那就是在一些国家,前80%的家庭已经占据了总财富的100%以上,那剩下的20%家庭岂不是拥有了负的财富?没错,这是因为财富值最低的那些家庭往往会有借贷,他们实际上处于负资产状态。北大的报告中显示,中国最穷的25%家庭占有总财富的1%,这引起许多人的诟病,但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即使在相对平等的欧洲国家,最穷的20%人口拥有的财富总量也一般在1%以下,比如在德国,该数字为-0.5%。更不用提美国,用2010年SCF数据可以算出,美国的财富基尼系数高达0.84,其中最穷的36%家庭的资产总和,是零;而最穷的43%家庭的资产总和,才刚刚达到全社会资产总和的1%。在高财富集中度下计算出的财富基尼系数,自然也就比较高了。上图是2000年世界各国的在高财富集中度下计算出的财富基尼系数,自然也就比较高了。上图是2000年世界各国的财富基尼系数分布密度,来源在。可以发现,绝大部分国家的财富基尼系数都集中在0.6到0.8的区间内,财富基尼系数在0.7左右的国家最多。许多主要国家(地区)的财富基尼系数都大于中国。应该说,0.73这个数字,可以说是比平均值偏高一些,但也处在正常范围内。更何况还有以下第二个原因。2,大国的基尼系数一般偏高。下图列出了欧元区各国在2010年的财富基尼系数,同样来自:上图显示,除了德国和奥地利之外,欧元区的绝大多数国家的财富基尼系数都低于中国的0.73。但不要忘了,在地域更加辽阔的国家,由于地区差距较大,基尼系数容易偏高。中国尤其如此。在这个答案里面,我分解了中国的收入基尼系数。2010年中国的收入基尼系数达到0.48,但其中地区差距贡献达到0.25。这个比例超过了美国和巴西这两个不平等程度较高的国家。这说明中国的收入不平等中,最主要的拉动因素是地区间收入差距,但在地区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反而不是很高。比起收入来,家庭财富受到的地域影响更大。特别是由于财富包含了房产这一区域价格差异极大的资产,如果不考虑地区差距而简单计算财富基尼系数,得到的会是一个偏高的结果。事实上,如果使用HFCS数据,将整个欧元区视为一个「国家」,并计算这个「国家」的财富基尼系数,那么结果也会达到0.70,并不比中国的0.73低多少。如果要与欧洲各国进行比较,中国的「省」就是一个在面积和人口上都比较合适的单位。使用北京大学撰写该报告时所使用的CFPS2012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那些样本数目在500以上的各省财富基尼系数:从上图可以发现,当我们把计算财富基尼系数的区域缩小到省的时候,各省的基尼系数几乎都回到了0.6到0.7的范围内,与欧洲各国的情况类似了。这组数据说明,中国与整个欧元区的不平等状况实际上是十分类似的——各国(省)内部较为平等,但综合成一个大经济体之后,由于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就显得不那么平等了。从上图可以发现,当我们把计算财富基尼系数的区域缩小到省的时候,各省的基尼系数几乎都回到了0.6到0.7的范围内,与欧洲各国的情况类似了。这组数据说明,中国与整个欧元区的不平等状况实际上是十分类似的——各国(省)内部较为平等,但综合成一个大经济体之后,由于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就显得不那么平等了。结论:由于以上两个原因,我认为中国财富的基尼系数达到0.73,并不是一个值得让人忧心忡忡的结果。事实上他比我预期得还要小一些,我原本以为他至少会更接近美国的0.84,例如达到0.8左右。同样,我也不认为中国需要根据这个数字制定什么特别的经济政策。虽然我在这个答案中提到可能应当设置更高的边际税率,用于收入再分配,但如Piketty的建议那样进行更直接的财富再分配政策,似乎对于中国来说仍然太早了。
Part One——2012年全国家庭净财产均值为43.9万元,较2010年增长了17%。——中国家庭财产的不平等程度,也在迅速升高。其中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成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仅拥有全国1%的财产。——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上述所引,是《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中的结论数据,该报告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组织调研完成。数据是一回事,怎样解读数据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作为「中国自己的机构作出的正式调查报告」,借助微博传播,这份报告激起了更大波澜。不忿者已经搬出了基尼系数的世界排名,惊呼中国高达0.73的基尼系数(相应的以百分数表示的Gini Index即为73)是多么触目惊心:「这种程度的不平等,绝对不是什么自由竞争的结果,只可能是逆向再分配(regressive tax)造成的。这种不平等还能继续统治,靠的是户口制度让穷人无法在城市扎根而形成社区。」「这种程度的不平等,绝对不是什么自由竞争的结果,只可能是逆向再分配(regressive tax)造成的。这种不平等还能继续统治,靠的是户口制度让穷人无法在城市扎根而形成社区。」但很多人显然混淆了Wealth Gini 和Income Gini 二者之间的区别。前者,财富基尼系数,由居民所拥有的财富来定义;后者,收入基尼系数,则由居民的收入来定义。二者不具备可比性。我们平时使用「基尼系数」一词时,默认为后者,如维基百科给出的解释:基尼系数(英语:Gini coefficient),是20世纪初意大利学者科拉多·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基尼指数(Gini index)是指基尼系数乘100倍作百分比表示。在民众收入中,如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个人手里,其余的国民没有收入),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绝对平等,但这两种情况只出现在理论上。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图中横轴为人口累计百分比,纵轴为该部分人的收入占人口总收入的百分比,三条色线各表示不同情况下后者和前者的比例。绿线表示人口收入分配处于绝对平均状态,蓝线表示绝对不平均(即所有收入由一人独占),红线则表示实际情况。红线和绿线之间的面积越小,则收入分配越平等。「财富基尼系数」可以仿照「收入基尼系数」来构建,只需将「收入」改为「财富」即可。「财富」与「收入」二者的不同,决定了构建其上的财富基尼系数和收入基尼系数的不同。由于财富具有代际和年际间的累积性,财富基尼系数通常会大于收入基尼系数。美国的财富基尼系数约为0.8,而收入基尼系数却在0.4-0.5之间。以基尼系数来谈及中国的贫富差距时,总有人会提及美国的基尼系数,指出(无论是收入基尼系数还是财富基尼系数)两国其实相差不大,甚至可以说美国的贫富差距大于中国。(因为中国的基尼系数有诸多版本,官方给出的数字又备受质疑,所以只能取中位数了。)以上所述,很多人没有搞懂两个基尼系数的区别。但这只是「基尼系数」这个指标被媒体和大众滥用的一个表现罢了,更加被滥用的,是和「基尼系数」密切相关的另一个指标。Part Two基尼系数的计算依据是洛伦茨曲线。由于在画洛伦茨曲线时,纵轴为该部分人的收入/财富占人口总收入/财富的百分比,所以很多研究者会关注另外一个和基尼系数紧密相连的指标:社会中前××%的人群占据了整个社会××%的财富/收入。这一指标更为直观,更能为普通人理解,在媒体传播时也就更具有话题和标题效应。比如《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中的「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30%以上的财产」就刺痛了许多人。很多人依据这个指标,认为中国的贫富差距大于美国。但他们同样混淆了「财富」和「收入」的区别。上面的图是美国「前××%的人群占据了整个社会××%的收入」而非美国「前××%的人群占据了整个社会××%的财富」。所以和中国的「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30%以上的财产」不具备可比性。当然,依据美国「前1%的人群占据了整个社会××%的收入」,我们也可以说美国的贫富差距情况并不比中国乐观。很多美国媒体,也是以此为据进行抨击。但是,「社会中前××%的人群占据了整个社会××%的财富/收入」这种指标,真的是对贫富差距好的测度的?问题在于「流动性」。无论是基尼系数,还是和基尼系数密切相关的Top 1%数据,都着眼于静态时点,无法体现流动性。而能缩小社会整体贫富差距的,恰恰是收入和财富在社会不同阶层间的流动性。美国前1%的人群占据了过高比例的收入,但两名学者, 华盛顿大学教授MARK R. RANK 和康奈尔大学教授Thomas Hirschl,在分析了长达44年的统计数据后指出:在美国,所谓的Top 1%的构成在不断变化。在25-60岁之间,有12%的人会进入收入前1%至少一年,有39%的人会进入收入前5%至少一年,有56%的人会进入前10%,73%进入前20%,只有0.6 %的人能长期(十年内)稳定属于前1%。 虽然拿不到关于中国的数据,但我不认为在受贫富差距和阶层固化双重制约的中国,收入和财富的流动性情况会好过美国。下次再读到「基尼系数」或者「社会中前××%的人群占据了整个社会××%的财富」时,请先停几秒思考下「财富」和「收入」的区别,并多问一句:这是好的测度吗?———————————————————————————————————————————看来很多人还是喜欢看简单直接的结论性文字。那好,「如何看待北大报告称中国基尼系数 0.73」?据上所述,总结看法如下:1、这个0.73是wealth gini,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income gini,二者不具备可比性,当然,依然可以据此说中国的财富分配情况糟糕;2、但严谨地说,基尼系数只是对贫富差距的近似测度,由于其忽视了流动性,所以在现今的解释力已经弱化。不过,「虽然拿不到关于中国的数据,但我不认为在受贫富差距和阶层固化双重制约的中国,收入和财富的流动性情况会好过美国」。所以即便将财富的流动性这一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我们也可以根据0.73这一数据说中国的财富分配相当不公。如果能有进一步的数据支持就更好了。3、学术研究与探讨,不等同于直观、片面的生活体验,也不等同于简单的情绪宣泄。批判也请批判在点子上,不然猪队友害人害己,徒增笑料。
我不是经济学专家,但是受过一些严谨的经济学训练。『与这个调查结论有关的』1,这是一个中国这片土地上有史以来关于家庭财产做的最严谨的一个科学的调查。详细数据备忘都在这个网站上:2,媒体能报道出来至少是好事。对大众基础经济学的概念普及是好事。毕竟相关数据,确实让大多数人心理不舒服。3,调查对象:家庭资产,家庭净资产。在一个私有产权,财产权还没有被完全的彻底的明确的被保护的国家,北大牵头做这个事情,至少是利国利民的。社会终究是进步了。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均值为43.9万元。放到40年前,在座各位平均来说都是资产阶级,要被打倒的!4,经济学概念:公共品,私人品。我国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财产。这句话非常容易有歧义。学校,公园,医院,公路,地铁,国有企业,等等所有,都不是这个里面的分母。所有非私人财产都不在调查范围内的。所以,这个调查不是说,1%的家庭占有全中国的三分之一。是说:1%的家庭的私有财产占有全国所有家庭私有财产的总和的三分之一。5,根据样本调查覆盖,各类贪官的财产基本是不在被调查范围的。各类灰色收入,有多少能在调查里覆盖,我表示疑问。6,家庭的绝大多数私有财产基本都是房产,金融产品,现金,汽车等。其中,房产占绝大多数。房产70年的使用权问题,在这里被忽略。7,如果房地产崩盘,家庭资产一定大幅度下降,财产基尼系数很大可能会大幅度下降。因为可以推测到,现阶段财产多的人是房产多的,而房产贬值,对于拥有房产的人伤害更大。所以,社会结构没有任何变化,房价就可以对家庭财产分布情况有剧烈影响。说明1,以房产为根基的财产都是纸面富贵。2,这个财产基尼系数本身也有局限性。『从这个调查结果引申出去』8,如果把公共资源的实际控制者的控制权都变现。这个基尼系数,一点更加匪夷所思。(比如:现有体制下,国企领导实际对国有企业资源的使用权控制权是远远超过经济学里的假设里“公共品对全民使用的非排他性”的定义下的,简单的说,公共品应该是等效在所有公民身上的,但是,由于我们的体制,国有公关资源一定是按照金字塔结构往下分配)9,中国的问题,不是私人财产的分配问题。而是,公共资源如何更合理分配的问题。教育,医疗,天然垄断的国有企业的红利,等等你所有能想到的不能被计算在私人财产里但是根据身份给不同的人不同的使用权的资产。这个是体制天然决定的,虽然,我们的领导人们已经费劲就牛二虎之力,用尽所有治理之术,在限制公共资源的实际控制者的变现能力。---------------------------------------------------补充------------------------------------------------------我这里8和9的概念引入,是不严谨的。我想说明的问题是:实际的贫富差距,除了家庭私有财产,还有很多公共资源的分配的问题:比如,优质的教育医疗设施优先一部分人使用。公共机关有自己的养老机构,会所,有一小部分人是实际收益人,但是是既不能算在私人收入,也不能算在私人财产里的。比如,其实,社会应该关注的是,1,把社会各阶层的流动通道打通。2,严格限制一部分人对公权力的使用。10,求赞。
wealth gini和income gini是两回事。
CFPS的发布会以及之后的数据培训我都参加了,简单谈谈我得到的信息和看法。从一些细节谈起。在周五那天发布之后就铺天盖地地有媒体报导,但是不知道是当时媒体到现场的记者没认真听,还是后来故意没写,一些发布会上的重要解释很少见诸报端。以至于主持CFPS的密歇根大学教授谢宇老师在之后周一的培训上半开玩笑地对我们说,有机会你们赶快告诉大家我到底是怎么说的。(1)为什么财富基尼系数这么高?首先,我们一定要明白,0.73是财富基尼系数,不是收入基尼系数。而且前者远高于后者是天经地义的。因为收入是一个流量概念,而财富,或者说资本,是能持续带来收入流量的,是存量的概念。谢宇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人类文明经历一万年农业社会,1800年前,绝大多人几乎没有什么财富,少数人有一些土地。大多数收入直接用来消费,没有剩余,就没有积累,就没有财富。(2)有财就是富人吗?富人就有钱吗?其次,中国人的财富到底以什么形式存在?有财富就是富人?有财富就幸福吗?你可能会问,这重要吗?答:非常重要。谢宇老师强调,和美国大多数人持有大量金融财富不同,中国人最大的财富是房子,是不动产。所以中国人的财富增长是和近些年房价的飙升有非常大的关系的。因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房价高,这些地方的老百姓都成了统计意义上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在那1%的人中,不少是这样的人。但是,他们就有钱吗?他们就幸福吗?未必。为什么?因为房屋资产的问题在于,和金融资产相比,流动性非常不好。比如,一个北京的家庭有个老房子。当他们家有孩子需要上学,家庭能把厕所卖了供孩子上学吗?不能。要是把房子整体卖了,一家人住哪里?所以,有财富不一定有收入。好的资产应当像一棵苹果树,可以持续带来苹果;但是房屋资产像一棵不长果子的树(当然出租是另一回事),你想得到短期的收入,只能把它砍了。也许更值得关注的是房子到底是哪来的。谢宇老师表示,中国的房产和个人收入的相关性远远没有美国强。因为中国的大量房屋是计划经济时代以及后来国有单位分配的。所以一个值得关注的结果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虽然在私有企业的人们收入越来越高,但是因为国企员工有房,而房价一直在涨,国企员工成了财富的占有者。(3)基尼系数高怎么了?一句话回答,你要是不感觉怎么就不怎么。基尼系数表明的是社会的相对收入、财富分布情况。国际上是有一些国际比较,说到多少就要完蛋。你要是感觉要完蛋就真完蛋了,感觉没完蛋就没完蛋。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就是一直在改写经济常识,这一点也不例外。但是,收入不平等是影响人民幸福的。还是根据CFPS数据,相对收入决定幸福感。也就是说,人民的幸福感和到底有多少钱关系不大,但是和别人有多少钱关系很大。套用《让子弹飞》的台词,对于老百姓,富人和钱都不重要,没有富人非常重要。说说我的看法:(1)我们应当重视什么?收入分配不平均是天经地义的。我们不是没有平均的时候,平均就成了农民工社记公分、吃大锅饭。结果就是三年大饥荒的灾难。收入分配不平等是相对的,抽象的。你怎么说什么是平等什么是不平等?父母辛苦耕耘,给子女留下财富,子女生活优越,这是不是不平等?我认为不平等是永远存在的,因为这是市场经济激励人们努力生产、创造的根本激励方式。我们更加应当关注的是,这个社会是否有足够多的途径让低收入的人群快速通过教育、劳动、节俭来摆脱贫穷,称为中等收入,甚至高收入群体的一员?中国的处境远没有想象那么悲观。根据CFPS的调查,中国的低收入群体大多数属于暂时性贫困,有60~70%的低收入人群可以短期脱贫。美国就远远没有这么乐观,大量家庭是永久性的贫困。教育是中国人脱贫的重要手段,低收入人群中有70%的人希望子女得到高等教育。而对于教育的重视是改善中国阶级固化的重要方式。(2)我们应当提防什么?我们应当提防的是,以消灭不平等为旗号的对市场的过度干预。要知道,干预的后果不外乎两个:一是真正有钱的因为种种原因高枕无忧,相对有钱的以及中产阶级遭殃;另一方面,市场激励机制系统性崩溃,改革的成功功亏一篑。
补充一点,北大发布的基尼系数报告采取的是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中国统计局官方采用收入的基尼系数,由于不同收入水平群体随着时间累积产生的净资产差异会逐步累积、放大,所以前者的基尼系数会大于或者。在引用数据和系数比较时,应注意概念定义。
我不知道这些东西意义何在,但是,我想问下各位,你纳税了么?我毕业一年多了,至今还没有缴纳过个人所得税。不要跟我说商业税什么的羊毛出在羊身上。。。我就想问一个很不找边际的问题,中国大约有百分之几的人是需要纳税的,纳了多少税?我指个人所得税。
结果虽然很吓人,但还是有水分,第一,钱1%的人的财富算灰色收入了么,算侵吞国有资产了么;第二,低端25%的人居然有1%的社会总资产,这个数字又是怎么来的,在社会资产分布最平均,基尼系数最小的德国,他们社会80%的人已经基本占据了社会100%的资产,也就是说最末尾20%的人是资产是负数,没错!是负数!因为最贫困的人往往是有负债的,在德国最底端的48%的人的社会资产总和为零;再说说世界上最富有的美国,他们最底端的36%的人社会总资产为零。而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末尾的25%的人居然有1%的社会总资产,我国真的好富有,原来我们早已赶超欧美,原来我们生活的如此美好幸福,好开心
一楼的评论关于财产分布的论述基本准确的,可能看了相关高手的资料。我也很认同。但我发此贴的目的是希望一楼算的各省收入基尼系数不要误导了读者(有自我判断能力的读者)。作者很可能不是做收入分配研究的,也可能不是很了解CFPS数据。按照CFPS的介绍,CFPS数据只能算少数几个省份的指标,基尼系数不一定都可以算。另外,各省基尼系数怎么可能那么高。按照《2013》的报告,2012年全国的基尼系数是0.49,按照《2014》年报告是0.55左右。中国的地区差异很大,省份之内的收入差距一般不可能大面积超过全国的收入基尼系数(尤其是当采用同一套数据的时候)。非常怀疑作者没有加权,或者没有将一个家庭内的收入平摊。这些都是基本处理过程。不常做这方面研究的人不一定了解。看完整个评论,发现知乎对财富不平等的看法,并不像之前对基尼系数那么纯粹为了发泄情绪。算是欣慰了。知乎还是相对冷静点。
这个是财富gini,不是收入gini,财富gini当中有继承这个重要影响因素,不能作为财富分配不公的证据的
中国经济畸形,是不能听那些数据的,看看多如牛毛的各种奴就知道了
对这个调查有一定的了解,高收入家庭的资产更容易漏报,因此这是一个保守的估计,实际情况应该更严重。
贫富差距如此悬殊,中央最高领导人心知肚明。若是不搞深化改革,国内贫富大战就会一触即发酿成惨剧。南平杀童,厦门BRT爆炸,成都公交车纵火案,新疆南疆闹独立等等都是惨剧的开端……改革开放30年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恶果也举世瞩目。什么环境污染,什么贫富差距都是。所以说深化改革势在必行,既打老虎又拍苍蝇的全官反腐有序推进,顶层设计者目前就是这个思路,如果不损害一部分官员的利益,把原本就属于百姓的利益归还于民,搞不好会亡党亡国,所以哪个官员敢反对深化改革,就会被打倒。(现在的八项规定和公车改革让官员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没有以前滋润了)
社会总是让我们勤劳致富,但排行榜上的富豪没有一个是工人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