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方剂学期末考试试卷?急...

方剂学练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方剂学练习题
河​南​中​医​学​院​中​药​专​业​方​剂​学​习​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92方剂学练习题-第2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92方剂学练习题-2
E.葛根黄芩黄连汤;3.伤寒少阳证,若胸中烦而不呕,为热聚胸中,用小;A.瓜蒌B.芍药C.生地黄D.滑石E.茯苓4.症;A.当归、熟地、白术B.川芎、当归、白芍C.芍药;1.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的意义是什么?;呕,心烦不得安”宜选用(C);A.半夏泻心汤B.生姜泻心汤C.甘草泻心汤D.小;A.生姜、大枣B.人参、白术C.黄芩、柴胡D.干;A.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E.葛根黄芩黄连汤3.伤寒少阳证,若胸中烦而不呕,为热聚胸中,用小柴胡汤去半夏、人参加(A)A.瓜蒌
E.茯苓 4.症见“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而满,干6.防风通圣散的组成中有(BE)A.当归、熟地、白术 B.川芎、当归、白芍 C.芍药、柴胡、甘草 D.熟地、防风、荆芥
E.甘草、石膏、滑石 四、简答题1.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的意义是什么?呕,心烦不得安”宜选用(C)A.半夏泻心汤
B.生姜泻心汤
C.甘草泻心汤
D.小柴胡汤
E.黄连汤 5.半夏泻心汤中有(D)A.生姜、大枣
B.人参、白术
C.黄芩、柴胡
D.干姜、大枣
E.茯苓、甘草 6.大柴胡汤的功用是(B)A.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B.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C.疏肝补脾,胜湿止泻
D.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E.和解少阳7.《内科摘要》中加味逍遥散即逍遥散加(D)A.生地、熟地
B.生地、黄芩
C.香附、随金
D.丹皮、山栀
E.苍术、木香 8.逍遥散中薄荷的作用是(B)A.襄助解表
B.条达肝气
C.清热解毒
D.清利头目E.宣肺利咽9.大柴胡汤重用生姜,是由于症见(E)A.往来寒热
B.胸胁苦满
C.郁郁微烦
E.呕不止10.含有碧玉散的方剂是(B)A.大柴胡汤
B.蒿芩清胆汤
C.防风通圣散
D.半夏泻心汤
E.甘草泻心汤 三、多项选择题1.原方用法中注明去滓再煎的方剂有(ABE)A.小柴胡汤
B.大柴胡汤
C.蒿芩清胆汤
E.半夏泻心汤2.蒿芩清胆汤的组成中有(ABCE)A.半夏
E.陈皮 3.逍遥散的功用是(AC)A.疏肝理气
B.解郁透热
C.养血健脾
D.清热散结
E.活血止痛4.组成中有半夏、黄芩的方剂是(ADE)A.半夏泻心汤
C.大柴胡汤
D.小柴胡汤
E.蒿芩清胆汤5.下列属于大柴胡汤主治病证的有(ABCDE)A.心下满痛
B.往来寒热
D.大便不解
E.郁郁微烦痛泻要方中用防风,一则取其疏散之性,与疏肝药配合,以助疏肝解郁之力;二则取其祛风能胜湿,在健脾药的配伍下,有利于祛湿止泻;三则与补脾药相伍,能鼓舞脾胃清阳,使清阳升,湿气化,脾自健而泻自止。2.半夏泻心汤证的病因病机是什么?本方原治小柴胡汤证误下而成之痞证。邪在少阳,本应和解,反以寒药下之,乃伤其中气,少阳之邪内犯肠胃,致寒热互结,阻于心下,遂成是证。五、论述题小柴胡汤和蒿芩清胆汤的鉴别应用。小柴胡汤和蒿芩清胆汤均能和解少阳,用于邪在少阳,往来寒热,胸胁不适者。但小柴胡汤以柴胡与黄芩相配,柴胡用量独重,意以以透为主,主治少阳半表半里偏于表者。且配以人参和解之中兼有益气扶正之功。宜于胆寒不和,胃虚气逆者。蒿芩清胆汤以青蒿配黄芩,黄芩用量大于青蒿,意以以清为主,主治少阳半表半里证偏于表者;是配以茯苓、滑石,于和解之中而兼清热利湿,理气化痰之效。宜于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者。六、分析题分析下列方剂的方义,并说明功用、主治病证及其证候。 柴胡15g
陈皮10g柴胡为君,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柔肝缓急,当归养血和血,且当归为血中之气药,能活血气行,共为臣药。君臣相伍,补肝体而遂肝用。香附、陈皮助柴胡理气解郁。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既助生化之源,又培土抑木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养血之功用。主治肝郁脾虚之证,证见胁肋疼痛,头痛目眩,口苦咽干,神疲食少,或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第十章
清热剂一、填空题1.白虎汤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2.竹叶石膏汤的组成是由白虎汤去(知母
人参)加(知母
人参)而成。3.竹叶石膏汤中麦冬与半夏用量比例为(2:1)。 4.清营汤主治(热入营分)证,其舌象为(绛而干)。5.黄连解毒汤组成中除黄连外,还有(黄芩、黄柏、栀子),该方体现了(苦寒直折)之法。6 6.普济消毒饮是治疗(大头瘟)的常用方剂,其功用是(清热解毒,疏风散邪)。7.凉膈散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连翘)。8.凉膈散组成中包含有(调胃)承气汤的全部药物,其体现了(以泻代清)之法。9.被前人称之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的方剂是(仙方活命饮)。10.导赤散由(生地、木通、竹叶、甘草)组成,其功用是(清心利水养阴)。11.左金丸由(黄连,吴茱萸)组成,其用量比例为(6:1)。 12.苇茎汤是主治(肺痈),其功用是(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13.六一散由(滑石、甘草)组成,是治疗(暑湿)证的基础方。 14.当归六黄汤用量最大的药物是(黄芪),其作用是(益气固表止汗)。二、单项选择题1.主治阳阴气分热盛证的代表方是(C)A.大承气汤
D.大青龙汤
E.黄连解毒汤2.证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治宜选用(E)A.大承气汤
B.清暑益气汤
C.麻杏甘石汤
E.白虎汤3.被《医宗金鉴》称为“清补之方”的方剂是(D)A.白虎汤
B.黄连解毒汤
C.清暑益气汤
D.竹叶石膏汤
E.以上都不是4.竹叶石膏汤主治(C )A.温病后期,邪伏阴分
B.三焦火毒热盛
C.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气津两伤D.胃热阴虚,烦热口渴
E.阳阴气分热盛 5.清营汤的功用是(D)A.清热生津
B.清热泻火,益气生津
C.清热解毒,凉血散瘀D.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E.泻火解毒 6.犀角地黄汤中芍药的作用是(A)A.养血敛阴
B.平肝潜阳
C.缓急止痛
D.柔肝理脾
E.和营止汗7.热毒壅盛三焦,充斥表里内外,宜选用(E)A.凉膈散
D.大承气汤
E.黄连解毒汤8.黄连解毒汤中黄芩的作用是(C)A.清少阳邪热
B.燥湿止痢
C.清上焦邪热
D.清热凉血
E.清热安胎79.仙方活命饮的功用是(A )A.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B.清热燥湿,凉血止痢,柔肝缓急 C.清热解毒,利水养阴,消肿溃坚
D.清热解毒,疏风散邪,化痈通络 E.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10.凉膈散的功用是(A )A.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B.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C.清热燥湿,凉血止痢D.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E.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11.可治疗黄带的方剂是(B)A.导赤散
B.龙胆泻肝汤
C.普济消毒饮
D.黄连解毒汤
12.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牙肿,舌红苔黄,脉弦数,宜选用(E)A.黄连解毒汤
C.小柴胡汤
D.大承气汤
E.龙胆泻肝汤13.左金丸中吴茱萸属于(D)A.君药
E.反佐药 14.症见呕吐吞酸,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选用(B)A.导赤散
C.龙胆泻肝汤
E.黄连解毒汤15.泻白散的功用是(B)A.泻肺利水,下气止咳
B.清泻肺热,平喘止咳
C.疏风清热,宣肺止咳D.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E.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16.清胃散中升麻的作用是(C)A.疏散风寒
B.升阳举陷
C.清宣胃热
D.解肌透疹
17.玉女煎中牛膝的作用是(B)A.补肝胃
B.引血热下行
D.活血调经
E.引经药 18.芍药汤中肉桂属于(D)A.臣药
E.使药 19.芍药汤与白头翁共有的药物是(B)A.黄连
C.黄连、黄芩
D.黄连、黄柏
E.黄芩、大黄20.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治宜选用(E)A.生脉散
D.桂苓甘露饮
E.清暑益气汤 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方剂中石膏、知母同用的有(AB)A.玉女煎
D.竹叶石膏汤
E.桂苓甘露饮2.下列方剂中麦冬、生地同用的有(BD) 左金丸中以黄连苦寒清火,恐纯用苦寒郁结不升,故又少佐辛热A.竹叶石膏汤
C.犀角地黄汤
D.增液承气汤
疏利之吴茱萸,用之有四方面作用,一可引药入肝经;二可下气助黄E.青蒿鳖甲汤3.黄连解毒汤的主治病证包括(ABCDE)A.热病吐血、衄血
B.热甚发斑
C.湿热黄疸 D.外科痈疡
E.身热下利4.体现“火郁发之”的方剂有(ABCD)A.麻杏甘石汤
C.普济消毒饮
E.小青龙汤5.仙方活命饮中具有排脓作用的药物是(AC)A.贝母
E.乳香 6.可治疗牙痛的方剂有(CE)A.导赤散
B.龙胆泻肝汤
E.玉女煎7.芍药汤体现治疗湿热痢疾的法则有(ABCD)A.清热燥湿
B.调气和血
C.柔肝缓急
D.攻下积滞
E.涩肠止泻8.犀角地黄汤与青蒿鳖甲汤共有的药物是(AE)
E.丹皮 9.可治疗痢疾的方剂有(ABE)A.葛根芩连汤
C.痛泻要方
E.小承气汤10.导赤散与龙胆泻肝汤共有的药物是(AD)A.生地
E.甘草 四、简答题1.犀角地黄汤治疗热伤血络所致出血证,为何配伍活血之丹皮,意义何在?犀角地黄汤主治热入血分证及热伤血络证,方中配伍丹皮一可清热凉血,以助犀角、生地之功,二可活血散瘀,以防离经之血残留成瘀,且杜热与血结致瘀。2.白虎汤的主治病证及禁忌证有哪些?白虎汤主治阳阴气分热盛证,以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脉洪大为证治要点,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大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宜使用。3.简述导赤散中木通与生地的配伍意义。导赤散主治心经火热证或心热移于小肠证,方中以木通清心利水通淋,生地凉血滋阴,二药配伍,利水而不伤阴,补阴而不恋邪。4.简述龙胆泻肝汤中生地与当归的配伍意义。龙胆泻肝汤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及肝胆湿热下注证,方中配以大量苦燥渗利之品,易于伤阴,故配以生地、当归养阴补血,使祛邪而不伤正,同方中柴胡相伍,以适肝之体阴用阳之性。5.左金丸主治肝火犯胃证,为何配伍辛热之吴茱萸,意义何在?8连和胃降逆;三可辛散疏肝;四则寓“火郁发之”之意。6.简述清胃散中黄连与升麻的配伍意义。清胃散主治胃火上攻之牙痛,以黄连清泻胃火,升麻清胃解毒,宣达郁遏之伏火,二药相伍,泻火而无凉遏之弊,散火而无升散之虞,且寓“火郁发之”之意。7.芍药汤治疗痢疾为何配伍泻下之大黄,意义何在?芍药汤主治湿热痢疾,大黄泻热祛积,导湿热积滞从大便而去,此乃“通因通用”之法。8.简述青蒿鳖甲汤中清蒿鳖甲的配伍意义。青蒿鳖甲汤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方用鳖甲入至阴之分,滋阴退热,入络搜邪,青蒿芳香,清热透络,引邪外出,此即《温病条辨》所谓“先入后出之妙”。9.竹叶石膏汤治疗热病为何配伍温燥之半夏,意义何在? 竹叶石膏汤主治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气津已伤,胃气不和证,方用半夏降逆止呕,半夏虽温燥,但在倍量麦冬及大量清润之品作用下,则不显其燥性,而独现降逆之功。五、论述题1.试述白虎汤、竹叶石膏汤在组成、功用、主治及药物配伍方面的异同。相同点:二方皆治疗阳明气分证,临床表现都有身热,汗出,口渴,脉数,方中都以石膏清热生津为君药,粳米、甘草养胃和中。不同点:白虎汤主治阳阴气分热盛证,以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脉洪大为证治要点。方中石膏、知母相须为用,以加强清热生津之功,其功用为清热生津。竹叶石膏汤主治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气津已伤,胃气不和证,故方中以白虎汤去苦寒之知母,恐其苦燥伤阴,而加甘寒之麦冬、竹叶清热生津;人参补气,以补气生津 ,半夏降逆,同人参相伍,和胃止呕,其功用是清热生津,益气和胃。2.清胃散与玉女煎均可治疗牙痛,其病机、立法、用药配伍有何不同?清胃散主治胃火上攻之牙痛,乃为实证,以清胃凉血立法,故方中以黄连、升麻清宣胃火而寓“火郁发之”之意;生地、丹皮凉血清热而助黄连、升麻之力,当归养血补已伤之血。玉女煎主治胃热阴虚而致牙痛,乃虚实夹杂证,胃热宜清,阴虚宜补,故方中以石膏、知母清胃热,熟地、麦冬滋肾阴,牛膝导热引血下行。3.试述黄芩在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黄连解毒汤、龙胆泻肝汤、芍药汤中的配伍意义。①小柴胡汤主治伤寒少阳证,以黄芩配柴胡清泄少阳之邪热,柴胡透解少阳之邪偏于外散,黄芩清泄少阳之热偏于内清,二者相伍,恰入少阳,而奏和解少阳之功。②蒿芩清胆汤主治少阳湿热证,以黄芩苦入少入少入少入少入少入少入少入少伍,既可内清少阳湿热,又能透邪外出。③黄连解毒汤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以黄芩配黄连、黄柏、栀子、苦寒直折上炎之火。④龙胆泻肝汤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及肝胆湿热下注证,以黄芩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以助龙胆草之力。⑤芍药汤主治湿热痢疾,以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而厚肠止痢。六、分析题1.某患,女,16岁。皮肤可见出血点及紫斑,以下肢多见,身热补虚,降逆止呕D.温中散寒,回阳救逆
E.温中补虚,涩肠止泻 2.理中丸证的病机是(B)A.中阳不足,肝脾失调
B.中阳不足,阴寒内盛
C.中阳不足,气机不畅D.中阳不足,运化失权
E.中阳不足,水寒阻遏 3.小建中汤的君药是(C)A.芍药
E.生姜 4.小建中汤中桂枝的作用是(B)A.发散风寒
B.温阳散寒
C.温阳化气
D.温通血脉
口渴,烦躁不安,大便色黑,舌红绛,脉数。此系何证?并答出病机、治则,方药及方义分析。 .病名:紫斑(热入血分) 病机:热毒深入血分,伤及血络 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方药:犀角地黄汤:水牛角30g
丹皮9g方义分析:水牛角清热解毒凉血,用量最重,为君药。生地凉血养阴,助水牛角之力,又可复已失之血,为臣药,白芍养血敛阴,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共为佐使。2.分析下列方剂的方义,并说明其功用、主治及其证候。 鳖甲15g
丹皮9g方义:鳖甲滋阴退热,青蒿透邪外出,两药相合,共为君药,二者相伍,此即《温病条辨》所言“先入后出之妙”,生地滋阴凉血,知母降火共为臣药,丹皮泻阴中伏火,使火退而阴生,为佐药。功用:养阴透热。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第十一章
温里剂一、填空题1.理中丸作汤剂,在《金匮要略》中称(人参汤)。 2.小建中汤中桂枝、芍药之比是(1:2)。3.吴茱萸汤是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其功用是(温中补虚,降逆止呕)。4.当归四逆汤主治(血虚寒厥证),其功用是(温经散寒,养血通脉)。5.黄芪桂枝五物汤与桂枝汤共有的药物是(桂枝、芍药、大枣、生姜)。6.阳和汤主治(阴疽),其功用是(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二、单项选择题 1.理中丸的功用是(A)A.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B.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C.温中9E.温肺化饮5.吴茱萸汤中生姜、大枣的作用是(E)A.调和营卫
B.调和表里
C.调和气血
D.调和阴阳
E.调和脾胃6.吴茱萸汤所治呕吐的病机是(A)A.中焦虚寒,浊阴上逆
B.胃虚有热,胃气不和
C.肝气犯胃,胃气不降D.中虚停饮,胃气上逆
E.胃气虚弱,痰浊内阻 7.功用为回阳救逆的方剂是(B)A.四逆散
C.当归四逆汤
E.回阳救急汤8.当归四逆汤的组成是(D)A.当归、附子、干姜
B.当归、附子、干姜、甘草
C.当归、桂枝、甘草、通草、大枣
E.当归、柴胡、芍药、甘草、枳实 9.当归四逆汤的君药是(D)A.当归
B.当归、芍药
D.当归、桂枝
10.当归四逆汤所治厥逆的病机是(E)A.肝郁气滞
B.阳气内郁不达四末
C.元气大亏,阳气善脱D.肾阳衰微,阴阳之气不相须接
E.血虚寒凝,阳气不得温煦四末11.黄芪桂枝五物汤所治血痹证的病机是(B)A.血虚受寒,寒客肝脉
B.表虚受风,邪客血脉
C.素体阳虚,寒凝湿滞
D.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邪 12.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用是(D)A.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B.回阳救急,益气生脉
C.温里散寒,养血通脉D.益气温里,和血通痹
E.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13.黄芪桂枝五物汤中芍药的作用是(B)A.敛阴养血
B.养血和营
C.缓急止痛
D.平肝潜阳
E.养血柔肝14.治疗阴疽的常用方剂是( C) A.当归四逆汤
B.小建中汤
D.四妙勇安汤
E.五味消毒饮15.阳和汤中麻黄的作用是( E)A.发散风寒
B.宣肺平喘
C.利水消肿
D.发越水气
E.宣通经络 三、多项选择题1.理中丸主治病证是(ABCDE)A.中焦虚寒证
B.阳虚失血
C.小儿慢惊
D.病后喜唾涎沫
E.霍乱吐泻2.主治病证中吐、利并见的是(ACDE)A.理中丸
B.小建中汤
C.吴茱萸汤
E.回阳救急汤3.可治疗霍乱的方剂是(BE)A.香薷散
B.桂苓甘露饮
C.清暑益气汤
E.理中丸4.小建中汤与桂枝汤共有的药物是(ABCDE )A.芍药
E.大枣 5.回阳救急汤在药物组成上包含有的方剂是(AC)A.四逆汤
C.六君子汤
E.小半夏汤 6.吴茱萸汤主治病证是(ACE)A.虚寒呕吐
B.虚劳里包
C.厥阴头痛
D.阳虚寒厥
E.少阴吐利7.下列方剂中附子、干姜共用的是(BC)A.理中丸
D.麻黄附子细辛汤
E.小建中汤8.当归四逆汤与桂枝汤共有的药物是(ACDE)
E.芍药 四、简答题1.小建中汤的君药是什么?其作用是为何?小建中汤的君药是饴糖,其作用是温补中焦,缓急止痛。 2.吴茱萸汤治疗呕吐,为何配伍甘补之人参、大枣?吴茱萸汤所治呕吐乃由中焦虚寒,浊阴上逆所致,方中配以人参、大枣等补脾益气以复中虚,人参同吴萸、生姜相伍,一者降胃气,一者升脾气,而达脾升胃降呕止之功;大枣同生姜相伍以调和脾胃。3.回阳救急汤中五味子的配伍意义是什么?回阳救急汤配伍五味子,以其酸甘敛阴,使已补之阳气与阴气相合,且防麝香辛散太过,而致阳气暴亡。五、论述题1.试述理中丸与小建中汤在组成、功用、主治及药物配伍方面的异同。二方都主治脾胃虚寒证,以温中补虚立法,然理中丸主治中阳不足,阴寒内盛所致吐、利、冷、痛,故以干姜温中祛寒;人参、白术、10甘草补中益气,乃温补并行而以温为主,具有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之功;小建中汤所治乃由中焦虚寒,肝脾不和,阴阳失调而致,以腹痛喜温喜按,心悸不宁为主证,故以饴糖为君,温中补虚,和里缓急,芍药柔肝缓急,桂枝温阳祛寒,甘草补中,生姜、大枣调和阴阳,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2.在温里剂中写出三首桂枝、芍药同用的方剂,并答出其用药比例及在方中的配伍意义。①小建中汤
桂枝、芍药之比是1:2小建中汤主治虚劳里急证。方中以芍药柔肝以止痛,桂枝温阳而祛寒,芍药同甘草相伍,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桂枝同饴糖相伍,辛甘养阳。②当归四逆汤
桂枝、芍药之比是1:1当归四逆汤主治血虚寒厥证。方中以桂枝温经通脉,配当归乃养血温通之法;芍药养血和营以助当归补益营血。③黄芪桂枝五物汤
桂枝、芍药之比是1:1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血痹证。方中以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二者相伍,调营卫而和表里。3.写出四首治疗“厥逆”的方剂,并答出其病机及药物配伍意义有何不同。①大承气汤主治热厥,乃由热结内停,腑气不通所致。故以大黄、芒硝攻下热结,枳实、厚朴行气导滞。②四逆散主治阳郁厥逆,乃由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致。方中以柴胡升阳透邪,白芍养血柔肝,枳实理气解郁,甘草调和诸药。③四逆汤主治阳虚寒厥。乃由寒邪深入少阴,阳气衰微所致,故以附子、干姜相须为用,回阳救逆;以甘草顾护中州延缓药力。④当归四逆汤主治血虚寒厥证。乃由血虚受寒,寒凝血滞,四末失于温养,故以当归、桂枝养血温通,配伍芍药、细辛而助其力。使阴血充,客寒除,阳气振,血脉通,厥逆除。六、分析题1.某患,女,20岁。平素四末不温,畏寒喜暖,月经量少,经来腹痛。有血块,舌淡苔白,脉沉细。此系何证?并答出病机、治则、方药及方义分析。 病名:血虚寒厥证病机:血虚受寒,寒凝血滞 治则: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方药:当归12g
大枣4枚方义分析:当归、芍药养血,桂枝、细辛温通散寒,通草通经脉,大枣补血,甘草调和诸药。2.分析下列方剂的方义,并说明其功用、主治病证及其证候。 黄芪9g
大枣4枚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92方剂学练习题等内容。 
 《方剂学》期末试题_药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年第一学期 《方剂学》课程试卷(A 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 姓名: 大题 得分 阅卷人 ...  方剂学练习题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河南中医学院中药专业方剂学习题A类选择题 1、A 汗法 B 下法 C 和法 D 温法 E 清法 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  方剂学试题集试卷一 一、 单项选择题 1、被誉为方书之祖的医著是( ) A.《五十二病方》 B. 《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 《太平圣惠方》 E....  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考试试题姓名___专业___年级___ 一、 是非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被尊称为“方书...  方剂学试题库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试卷(A) 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试卷一、是非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方剂,是在辨证审...  方剂学试题十二套附答案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山东中医药大学编中医药专业方剂学试题十二套附答案,非常适合期末复习试卷一 一、 单项选择题 1、被誉为方书之...  《方剂学》2006 级中西医结合试题 是非题(正确者打 错误者打×.每题 一,是非题 正确者打 错误者打 每题 1 分,计 10 分) 是非题 正确者打√,错误者打 ...  排版_方剂学练习题答案_中医中药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山东中医药大学西学中教材辅导材料方剂学练习题一、选择题 (一)A1 型题 16、下列属于越鞠丸组成药物的是 B...  方剂学试题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方剂学试题⒈ 简述方剂学的涵义。 答: 方剂学是研究何阐明治法与方剂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是中医学主要的基础学 科...------分隔线----------------------------
注:1、请根据收到资料的情况进行如实评价。2、评价次数不代表本商品的购买次数,买家收到资料后可自由选择是否在会员中心进行评价。3、如果本商品差评超过三个,请先和华文教育的客服联系,确认商品是否合格后购买。4、华文教育自1999年创办以来,一直为国内最大最权威的考研专业课辅导机构,经常遭到同行的恶意诋毁,禁止同行网站或者机构进行恶意差评,一旦发现将追究法律责任。
购买流程:
1.网络或电话查询确认是否有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资料
2.向工作人员提交所需购买的资料
3.网上或到报名点认真填写登记表并交费
4.领取资料基础医学历年真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2011年基础医学历年真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或未选均无分。
下列哪一个方具有温阳利水作用 ()
A.五苓散B.真武汤 C.实脾散D.苓桂术甘汤E.五皮散 正确答案:有, 或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寄生原虫的无性生殖形式是 ( )
A.二分裂 B.多分裂C.配子生殖D.二分裂、多分裂和出芽生殖等答案:有,单项选择题:()生活史中只有滋养体时期的原虫是 ( )
A.蓝氏贾第鞭毛虫 B.溶组织内阿米巴C.杜氏利什曼原虫D.阴道毛滴虫答案:有,
基础医学历年真题最新试卷
基础医学历年真题热门试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中医研究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