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原因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都知道摩擦起电,那如果摩擦的对象是水呢?
水摩擦或者水滴或者水与其他物质(比如空气,输水管道等)摩擦会产生电流么?或者说会产生电场,电压么?
Patrick Zhang,电气工程师
先看看什么叫做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electrification by friction),指的是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
例如用玻璃棒跟丝绸摩擦,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着等量的负电。
用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毛皮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着等量的负电。
由此可知,摩擦起电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使两个物体带上了等量的电荷。当然,虽然它们所带的电量是相等的,但极性相反。
任何物体都具有摩擦起电的特性。
我们再来看看水的特性:
水是弱电解质。水在常温下,其中约有&&会电离为&&正离子和&&负离子,因为:,所以水的 PH 值等于 7。表明水是中性分子。
当水与某带电体接触后,如果水是静止的,那么水就会带上电;如果水是流动性的,那么水就能把电荷给带走。
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将水带上电,然后流经一个线圈以截获其电能,这样就能产生微弱的电荷积累,并保存到蓄电池中。由于水携带电荷的能力十分低下,因此设备运行了很长时间,只能使蓄电池增加一点点的电荷量。当用于检验电荷的小灯泡被接通时,一瞬间灯亮了一下,接着就灭了。
类似的发电方式还有磁流体发电。当然,和水发电的原理相比,其效率高得多。
水真是一种奇妙的物质。
记得读《普通化学》时,专门有一段讲水的特性。当听完老师的讲解,再看看课本,真的很为水而感到惊讶。
客官,这篇文章有意思吗?摩擦起电的原因
ovBW16HN85
电子的转移,因为这种电荷不流动,被称为“静电”人体静电的电压最高可达2万伏左右.在冬天干燥的空气里人体会带电,自要人一走动,空气与衣服之间的摩擦就使人体储存了静电.因此,当手触及门上的金属把手等导体就会放电,感觉就像被麻了一下 实质是:1、不同原子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2、电子的转移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构成.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缺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阳离子、B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其带正电,而另一个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所以物体与其它物体接触后分离就会带上静电.通常在从一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膜时就是一种典型的“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的静电也是“接触分离”起电.固体、液体甚至气体都会因接触分离而带上静电.这是因为气体也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当空气流动时分子、原子也会发生“接触分离”而起电.我们都知道摩擦起电而很少听说接触起电.实质上摩擦起电是一种接触又分离的造成正负电荷不平衡的过程.摩擦是一个不断接触与分离的过程.因此摩擦起电实质上是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各类物体都可能由于移动或摩擦而产生静电.另一种常见的起电是感应起电.当带电物体接近不带电物体时会在不带电的导体的两端分别感应出负电和正电.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 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上述的几种现象就是体内静电对外“放电”的结果.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热词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小故事网 时间: 作文字数: 300字
&&& 我爱看的电视有很多,有我爱,有魔术变变变,有家有儿女&&他们表演的节目琳琅满目,让我看得眼花缭乱,其中,我最摩擦起电。
  今天,我想亲自来做一个实验,首先找来一张纸把它剪成许多小纸屑,放在桌上,再拿来一支塑料笔往自己的头发轻轻摩擦几十个来回,把笔放入纸屑里,这些小纸屑都被乖乖地吸咐在塑料笔上,我轻轻一摇,纸屑在空中随风飘动,好像一群花姿招展的小姑娘在跳舞.我觉得太神奇了,反复做了几次实验都不过瘾,就是不懂它的原理是什么呢?我心想不知道原理实验做了有什么用呢?
  我迫不及待地向请教,老师说:&你们做的实验,之所以能吸起来的原因是,塑料笔与头发或手掌摩擦时产生了静电,所以纸屑才被吸了起来。&哦,我们顿时明白了。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应该善于观察,勤于!
对作文的表态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题号:8131117试题类型:填空题 知识点:&&更新日期: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
难易度:中等
必须在注册登录后,才可以查看解析!
橡皮网学生APP下载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名校试题,天天更新,免费查看!
相关试题推荐
1、 下列连线正确的是: [ ]A.气垫船--增大压强 B.高空中气球爆炸--机械能变为内能C.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D.开车要系安全带--利用惯性
2、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__________。下图中所示的各种物体不论它们的状态、形状、位置怎样变化,它们各自所含物质的多少是__________的。 (a)冰块熔化成水 (b)泥团捏成泥人
(c)宇宙飞船飞向月球
3、 已知冰的密度为900千克每立方米,一块体积为80 cm3 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______g ,水的体积为_____ cm3。
4、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电笔可以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 B.发现有人触电后,应赶快把触电人拉离电源 C.电路中的保险丝被烧断后,可以用铜丝代替 D.保险丝被烧断,一定是电路中出现了短路故障
5、 小刘出差时恰逢抄表日,其电能表示数如图1所示,出差返回时发现家中有一盏60W台灯亮着,检查其它电器都已切断电源,再查看电能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小刘出差时间长达:
图1 图2[ ]A. 2400h
6、 小叶家的电能表11月底的示数如下图(甲)所示;12月底的示数如下图(乙)所示。12月份小叶家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kW·h。若电费标准为0.48元/(kW·h),小叶家12月份应缴纳电费________元。
7、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 R1=4Ω、R2=8Ω,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求: (1)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消耗的功率;(2)当S1断开,当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3)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及电路消耗的功率。
8、 并列在华蓥火车站的两列客车,突然,甲车上的小丽发现乙车好象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A.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B.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 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在前进
9、 如图,钢丝钳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从钢丝钳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请你列举出一例,并说明原理。
10、 如下图所示,下列做法可以增大压强的是:[ ]A.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B.汽车的安全带做得较宽C.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D.菜刀刃磨得很薄
11、 如下图的汽车是我们十分熟悉的重要交通工具,它应用了很多方面的物理知识与技术,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的喇叭声是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2)载重汽车一般安装很多车轮,其目的是 。 (3)运油车的尾部常拖着一条铁链,这是为了 。(4)公路上常有“雨天路滑,小心慢行”的警告牌警示司机,从物理学的角度理解它的含义 。
12、 如图用浮筒法打捞中山舰时,下面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使沉船与水底淤泥尽量分离 B.使用费力的机械把沉船拉起来 C.清除船体中的泥沙,使船变轻
D.将浮筒与船绑在一起,再排出浮筒内的水
13、 某单位设计的一种供牲畜饮水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设计水箱的水位高度维持60cm不变,水箱底部出水口的横截面积为20cm2。底盖A、细杆B和浮球C的总质量为1kg,浮球C的体积为2dm3。设计要求:底盖A平时顶住水箱底部出水口,一旦饮水槽的水位下降,底盖A就下落,水立即通过出水口流入饮水槽。实现自动补水。(1)通过计算说明,给出的数据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如果能,分析说明浮球C的体积对装置的影响;(2)如果不能,请提供改进的方法和符合设计要求的数据。(g=10N/kg)
14、 如下图所示是家庭、宾馆常用的电热水壶,有一种规格“220V1300W”的电热水壶,用它最多一次可加热1.7升水,将1.7升15℃的水倒入.发现用了8分钟水便烧开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这种电热水壶的热效率为: A、37%B、52%C、66.7% D、97%
15、 人工湖和城市绿化带均有效地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空气的质量。试从不同角度说明其中的道理(说明3点)
16、 下列供热方式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用煤做燃料供热 B.用石油做燃料供热 C.用天然气或煤气做燃料供热D.用太阳能灶供热
扫描二维码马上下载橡皮网APP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名校试题,天天更新,免费查看!
接收老师发送的作业,在线答题。对摩擦起电及其原因的教学建议--《甘肃教育》1998年Z1期
对摩擦起电及其原因的教学建议
【摘要】:对摩擦起电及其原因的教学建议□天水市北道区赵崖初中何旭光在现行初中物理第二册《电路》一章的教学中,笔者注意到教材的第一节是《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第二节是《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按教参的建议,这两节内容是分在两节课来教。而笔者以为,这两节知识同在一...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7【正文快照】:
对摩擦起电及其原因的教学建议□天水市北道区赵崖初中何旭光在现行初中物理第二册《电路》一章的教学中,笔者注意到教材的第一节是《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第二节是《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按教参的建议,这两节内容是分在两节课来教。而笔者以为,这两节知识同在一个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雪原;[J];财贸研究;1980年02期
;[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徐善广;[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鲍忠浯;[J];化学教学;1980年01期
李宁;[J];化学教学;1980年02期
武田一美,沈鹤柏;[J];化学教学;1980年02期
董魁如;[J];化学教学;1980年02期
胡明征;[J];化学教学;1980年02期
冯德福;[J];化学教学;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尚进;;[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论文选集[C];1996年
周箴;;[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于庆年;;[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于义良;安建业;;[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安立振;杨涤;;[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1)[C];1998年
蔡碧华;;[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匡晓燕;;[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于振健;戴晓明;;[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郑金峰;;[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吴文美;何婷;李秀敏;卫红;;[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鲁跃日;[N];安徽日报;2000年
潘毅;[N];北京日报;2000年
佟玉兰;[N];北京日报;2000年
蒙丽霞;[N];兵团日报(汉);2000年
周湛;[N];中国测绘报;2000年
朱凤喜;[N];中国测绘报;2000年
余世国;[N];中国测绘报;2000年
衡阳财校校长
邱兴和;[N];中国财经报;2000年
黄小红;[N];中国财经报;2000年
美国环球仪器有限公司
G.B[N];中国电子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海龙;[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许博;[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顾卫星;[D];苏州大学;2001年
高天明;[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李长吉;[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郝志军;[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郅庭瑾;[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谷力;[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任友群;[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张桂春;[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晓娟;[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官福山;[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朱青莹;[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闫允璐;[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沈家华;[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石坚;[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刘谦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曾晖;[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陈奇敏;[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李冰冰;[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美贸易摩擦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