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魔高一丈的么??

你的高中三年是怎样度过的?
按投票排序
109 个回答
我的高三和正常人的不一样,所以可能不太具有参考性,但也不妨当作故事来看看。因为过去很多年了,有些不重要的事情记不太清楚了,勿怪。2007年7月份,高二结束,开始高三。放了十来天暑假,回校上课。天天做卷子,早起晚睡,回寝室了还要开了照明灯继续写作业写到十一二点,不然写不完。偶尔实在写不完了就相互抄一下,我抄你的英语,你抄我的数学。反正对于我们奥赛班来说,那些题目早就烂熟于心了。还不如省点时间打个盹儿,等下奥赛课还得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听课。我们的课程是普通班的双倍,本来高三就有很多试卷习题了,我们还要加上奥赛课的习题、课程,更累。一个礼拜只放周日下午半天假,一天到晚都在写作业,很累。2007年11月,我们一行人去南京参加NOIP(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当天出结果,我跟另一个男生一等奖,并有保送生资格。与此同时,江苏省新的高考方案出台,由从前的3+2变成3+0。不管文科理科,总分480分。数学语文160,英语120。同时文科有语文40分附加题,理科数学40分附加题。另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采取等级制,全省前10%为A,以此分类,如果拿到6个A,总分加10分。简单点说,这个高考方案对于我们理科奥赛班来说,非常不好。我们班本来就靠物理化学拉差距,这下不算物理化学了,只剩下数学……形势很严峻。而且总分只有480分,到时候一分之差,可能就许多人,一分之差,可能从天堂到地狱,从本一到本二。总而言之,班主任极力希望我们几个已经有保送生资格的人,尽量保送。2007年12月,我申请了清华北大的自主招生,上交大、同济、南大的保送生。因为复旦的保送生申请报名已经截止,所以我没能申请复旦的。过了一两个礼拜,结果下来了,北大的考试没申请到。日,我记得是这个日子。我们四五个人去南京参加清华在江苏省的自主招生、保送生考试。——为什么我只能申请清华的自主招生而不能申请保送生?因为名额。能申请的人有两种:要么有N门学科一等奖(各学校要求不同,我达不到清华的保送标准);要么占用清华给你们学校的名额(我有个一等奖,所以学校给了我自主招生的名额)。日,我到上海闵行参加交大的保送生考试。我记得这样清晰,因为一个晚上我从南京坐火车到了上海。再然后日,我又去上海参加同济的保送生考试。当天晚上坐火车到南京,参加第二天日的南京大学的保送生考试。那年冬天全国雪灾。雪灾的第一天就是1月14日早晨,我们一行人从附近的旅馆走去南大考试,外面全是雪,大半夜就开始下雪,我在食堂里买了包子啃,特别冷。考试的时候更冷,手脚冰凉。2008年2月份,清华的结果先出来了。我没考上。老师把我喊到办公室里,跟我说,我们几个去考清华的就我没考上。然后递给我看一张纸,上面是我们几个人的成绩。老师说,我差了9分。那时候我心情很差,也很怕,生怕接下来的交大、同济、南大也考不上。我有自知之明。如果是当年3+2的高考方案,也许我还能考得上南大,可现在换了3+0的方案,真让我去高考,我连南大都不一定考得上。所以老师也安慰我,说没事没事,你水平考不上清华是正常的,等接下来的几个学校的消息吧。那时候我们去考交大的人很多,除了我们三个考保送生的,还有十来个考自主招生的。南大的也多,同济的很少。因为老师说,交大在江苏录取的人少,很难考,所以不抱什么期望,让我专心考南大。其实后来我告诉我几个要好的朋友,我当时心里就有底了——无论如何,我至少可以被保送同济。为什么?因为同济的保送生考试,整个江苏省的考生,只有我一个人到场了。不要忘了——所有申请考试通过的名单都会显示在网上让大家查阅得到。我当时查同济保送生考试名单的时候就发现了——江苏省的,只有两个人,除了我,还有另一个。我当时记下了那个人的名字。考试现场都是按照座位表坐的,上面都贴了每个人的名字。自然,同省市的会被安排在同一考试。然后我朝旁边的座位看了看,的确是另外的那个江苏考生的名字。不过那人一直没出现,考试的时候座位一直空着。想必他也申请了南大的考试,跟我们大家都想的一样。上海的高校在江苏招生少,江苏本地的南大在江苏招生多,所以南大希望大点。再有,同济保送生考试的第二天就是南大考试。普通人根本跟不上。何况南大还要提前一天去报道。我是当天晚上八九点才到南大,赶紧打电话给招生办才补上报名的。想必那人13日就去了南京。当时我就明白——同济作为一个名校,考虑到自己学校的声誉,是不可能在江苏省一个保送生都不录取的。如果它今年不录取,那明年别人申请保送生资格的时候,一看去年江苏省一个都没有录取,就不敢来报名了,会导致很严重的声誉问题。同济不录取是同济的问题,我最后有没有去是我的问题,不管我最后会不会选同济,同济都会出于学校声誉的问题,不得不选我——因为它没别的选。——因此,那场考试,不管我考得有多差,我都会被同济录取。因为没人跟我争,所以我势在必得。是我的成绩重要,还是同济在江苏省的名誉重要?不言而喻。同济不在乎多一个学生,却会在乎下一届江苏学生对同济录取率的考虑。所以当时我就明白,同济是我的保底。再不济,我还有同济。——我这话不是瞧不起同济。同济很好。只是在那种情况下,我必须得保底。我不能高考。高考风险太大,能保送,就保送。我不敢冒那么大的险。何况以我的水平,当年高考考上同济也不错了。可结果比我想象得好,虽然清华自主招生我没考上,但后来交大、南大、同济的保送生,我都考上了。特别是南大,另一个同学没考上,而我跟他的分数相差了50多分。可见我应该超出南大分数线很高。我还是欣慰的。欣慰的是,我三年来的辛苦有了回报,吃了那么多苦,熬了那么多夜,啃了那么多参考资料,有回报了,有结果了。我只说有结果了,可我没说——我如何在一天之内又要考试又要在两个城市之间跑,我如何在南大的教室里冻得手脚发抖,我如何在南京走得鞋袜全湿了脚心冰凉,当年如何通宵赶作业,当初如何一本一本地看掉那些参考资料……我明白,别人不想听你的辛酸史。我明白,你吃了多少苦,别人并不在乎。可我更明白,如果我不吃苦,我便得不到眼下的一切。如果我不得到眼下的一切,别人只会觉得我吃那些苦毫无意义。可我不觉得。我始终觉得,就算我什么也没得到,我也不会太失落。因为我明白,我努力了这么多,这一样没得到,总归还有那一样。只要我努力了,坚持了,播种了,便总有收获的时候。我种了一地的桃树,还怕秋天到了的时候,吃不到一颗桃子吗?与我同样有结果的还有另外4个人,我们本来有六个人有保送生资格,最后一个清华,一个北大,两个交大(我最后选的交大),还有一个同时有清华的30分加分还有中科大的保送。他选了清华的加分。30分的加分在480分的总分里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他本来成就就很好。结果最后他的确去了清华。我们四个保送生就等于不用高考了,然后老师也不管我们,让我们坐到最后一排。班主任对我们几个非常严厉,所以我们也不敢太放肆,只是坐在最后一排看小说、写东西。因为学校还没说要放我们走。最后拖了一两个月,班主任觉得我们这种存在有点祸害大家的意思,就跟校长说了,放我们长假。然后我就收拾包包滚回家了。我们四个保送生里只有我一个住宿生。除了我,另外三个都是城镇上的,只有我是农村来的。城镇上的同学之前教育比我们好,英语口语什么都比我们好,见识比我们多……刚高一的时候,我们农村来的一些人跟他们隔阂很大,但后来渐渐认识了也就成朋友了。我说起这个,因为想起当初刚开始学信息学奥赛的时候,别的同学从小就玩电脑,什么都懂,而我从没碰过电脑,连开机关机都不会。可我还是唯一一个通过信息学奥赛一等奖被保送的农村孩子。我要证明的不是我有多厉害——我只是懂得勤能补拙——我要证明的,是努力和坚持,是没有什么不可以。你去做了,一切才有可能。你什么都不做,自然不可能。不要找借口,任何借口都不能够阻挡你前进的脚步,既然选择了远方,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你不要怨天尤人,你要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希望,相信努力与坚持。诚然,后来我仍是很不懂电脑,但我会编程啊。我看了那么多参考资料,做了那么多习题……我会考试呀。对那时候的我来说,会考试就够了,就赢了,就有希望了。再后来我来了上海,来了我爸妈打工的这里。我选了交大而不是南大,就因为我爸妈从我六岁开始一直在上海读书,我一直希望我能考上复旦来跟他们一起生活。可惜复旦报名截止太早了。但幸好,交大收留了我。再后来就是2008年4月份我爸爸重病的事情了。我在许多回答里说过,不想再细说了。总之,我的高三与众不同,没什么好类比的。但只希望看到此处的人,能获得一些不一样的感觉。阳光晴好,岁月从容,我们还年轻,一切都有希望。不是吗?什么借口都不是你退缩的理由。
呃...听摇滚,当愤青,跟老师各种捣乱的三年......因为住校也没人管。因为老师强制规定穿校服,所以就在校服上涂鸦。写上大字“I don't like the rock but the rock likes me.” 在老师要求把字去掉时拿涂改液把所有涂鸦描了一遍,字其实都还看得见但老师拿我没辙............9.18那天跑去操场降半旗............kurt cobain忌日那天把教室打扮成灵堂,教室前头摆一个“奠”字,周围撒菊花和白纸花(市重点的实验班教室哦,居然没被开除...)............高三课堂上在教室里拉了一条晾衣线,用纸剪出小衣服小袜子晾了一排(之后很多年我回学校见到老师她居然还在念叨这件事,可见留下心理阴影...)............之前本来一直很喜欢自己叛逆的这几年,结果上周搬家,翻出高中的东西,很多当时的照片或者纸片还在,看着都呆了,觉得自己当时简直就是xx啊......根本就是自己一直鄙视的朋克啊......羞愧状不过青春是无敌的,而且自己后来就再也没有像当初那样的热情去淘碟听歌了(哦,在英国的一年是听摇滚回光返照的一年,回国后又颓了)而且高三在疯狂的北京经历了疯狂的非典,二模以后学校放假,三模取消,每天的报纸头版都是死亡数字,虽然是高三但是也可以每天在家玩,也算是个特殊经历。
高一时发现与我同桌的流氓其实是市三好学生;高二学农时同级的某班发生因报复老师而在食堂汤里“下毒”的事件,导致全体班委被处分,轰动全市;高三临考的前,下午两节课后拒绝补课,把老师锁在外面,全班在教室里看NBA总决赛,公牛对爵士;98年的上海文科高考状元出在本校,此人日后从政,成为上海市最年轻的政协委员,在同学聚会时被我们取笑“办公桌比大学寝室还大”;最惊人的是本班数一数二的美女未经高考就直升进了上海某名牌大学,直升考试成绩据说还是“保密”的,当时班中还有人背后议论是不是被“潜规则”了,后来才知道她老爸就是那所大学的校长……高中三年竟没人知道她的身世,可见我们班的八卦水准是多么低了。
高一做的最轰动的就是倒追我们班一男生了。说它轰动因为全班每一个人都知道别的班也有人知道以至于后来我的班主任都知道!那会他190又高又帅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好多女生倒追他,我算是近水楼台吧,我觉得最有毅力的一件事就是不管他对我如何冷淡(整整同班一年只讲过不超五句话,最长不超十个字)我都契而不舍地一直做我觉得能追到他的事。送吃的用的玩的,每天画一幅简笔画每天第一个到教室塞他桌肚里这些画现在他还保留着,后来知道他喜欢麦迪就定制了一件纪念T恤现在衣服泛黄了他还在穿,因为他成绩很好我就特努力学习希望能赶上他结果后来我超过他了==我在厕所门口把他拦下告的白,不过失败了。时隔四年,我俩再说起这事,其实我没追他时他喜欢我结果我追他后觉得我太主动逼得太紧就放弃了。虽然后来上大学他企图和我在一起不过我没答应,时隔太久大家都不是当初的人儿了。不过因为这场倒追,结识了现在最要好的闺蜜,当初她可帮我不少。
高二,初恋。特别不美好的初恋,对方不喜欢我还和我在一起,然后还向班主任主动告发我俩的地下恋,班主任一直找我谈话一直说我是坏学生一直看不起我还找了家长,终于散了。我发誓我不能让别人看轻我,我就崛起读书了,学习很好,稳居前五,时常前三。后来还有一次恋爱算是目前最喜欢的人了,不过因为要步入高三为了学习还是分了。
高三,排除外难,放下一切,只有学习一件事。从早上5:50到晚上9:30,学校规定的上课时间,中午只午休十分钟,关灯午休我都是借窗台的光做试卷的,课余时间除了吃饭半小时和上厕所都在做试卷,但是晚上我回宿舍从不夜读的。所有人都说我是班上最认真的人,当年看不起我的班主任亲口说佩服我,我数学很好班主任是教数学的,他从看不起我到最欣赏我,2010年江苏高考数学卷是最难的,我做这份模拟卷得了全班甚至全校最高分192(满分200),不过高考数学发挥一般,总成绩全班第五,后来步入南京师范大学学数学。
我的高中最关键两个字就是学习了。
而我最怀念的就是我高一的纯粹高二的崛起和高三的专注。
每天5点半起来,6点10到校,晚上学习到11点半,三年,除了双休日天天如此。不知道哪里来的动力,努力学习,超越别人和自己。年级第一有过两次,生物、化学竞赛得奖等等,最重要的是看到了努力就会有结果,同时也相信努力不一定都有结果。有过很多迷茫的时候,也有过做题睡着的时候,但还是坚持到最后。高三参加复旦两次自主招生,一次有加分,一次可以预录取。最后预录取,然后高考随便考了下(预录取还是要到一本线的,不过很容易),就来到复旦了。今年第七年了,马上要毕业了。高中三年实在回忆不起太多的事情,给我现在最大的影响是,无论现在自己多么努力,都赶不上当年,所以现在有什么辛苦的时刻,想想当年,很容易就熬过去。
玩了三年电脑
第一次考试全年级倒数17, 物理试卷从前排往后递,前排男生看到我的成绩,双肩笑到乱抖……会考结束,把物理和化学书扔掉,居然蹿升至年级前几十(有潜力报复旦交大),选了文科政治,日常政治课不用上,就和另三位同学瞎玩,高考当天,发现,三位同学各有去处:排球加分进二医大,拿舅舅上外名额直升,放弃高考去日本看移民爹妈,唯有我,拿着全考场第一位的准考证号码,拼命看着数学考卷,是随便填涂鸦,还是直接回家
1、军训时认识了高中三年的好兄弟
张超 刘保华 李振, 组成了四人帮,然后就逃掉了之后的军训。2、高一,打过那么几场架,成绩大降,半夜在教务主任门口尿过尿,接触了盗QQ的手法和木马的使用 ,加入保华的夜雨寒山文学社,游走于各个青少年读物。3、高二,由于高一的成绩压力,弃理从文、帮学校附近网吧架设传奇私服,累计盗了3W多个QQ,同时也丢掉了自己的6位QQ,同年,加入了红客中国,网名为 飞。
同时在那个热衷于网络聊天的时代,建了一个小鸟网,可以线上和线下聊天(由我和几个"股东"出资,买了一些精美的本子,大家都在那些本子上聊,在各个班级里传阅), 在学校里非常出名,横贯学校初中部高中部,网罗了学校大半的班花校花,算是勾搭小MM的初级手段
现在厚厚的一打纸质聊天记录还在我家摆着。 4、高三,红客中国解体, 跟着另一帮人 参加了中日黑客大战, 顺便交了个女朋友之后就老老实实的准备考大学了 。由于高中三年的不学无术,从理转文,再从文考到计算机系,导致最后上了一个并不出名,但令我永远也无法忘记,拥有深厚感情的大学。
没好好学习,既然这样就该好好玩乐了,可是也没好好玩掉,高一时,有段时间经常一个人吃完午饭打篮球,她有几次还来看过我打球,托人送给我一瓶饮料,因为一封傻乎乎的信使得初中暗恋过的高二的她不再是我的朋友了。高二后,学会了打台球,大概迷恋了一年多,高三时渐渐少了下来,有过辉煌的连胜四五局的战绩,有过连输五六局的败绩。总体而言,输局大于赢局,其实,我玩得就是个自我满足自我肯定。高二这一年从同学口中听说过打飞机这回事,好奇因此打过两三次。高三过得一点都不像高三的毕业高考的生活,从没努力学过。也许跟高一高二落下太多有点关系。因为她被人打过,也因为人际交往原因跟同学打过架,三年高中,过得压抑,无聊,孤独,班上最沉默寡言的那几个人中总是有我一个。高二时最自闭最自卑时,想退学,曾经下午放学后坐车回家了,次日在那个下雨天被爸爸劝服后又送回学校。想想这三年,差不多三年后的现在的我在心底静静地潸然泪下。(悲剧的个人生活在往后的大学至今实习工作后的现在依旧重演着)
现在想想,高中三年主要精力还是花在了学习上面。高一,搞定了数学和物理,数学一般都是145以上,物理可以拿满分。本想高一搞定英语,尽管花了很多时间,但是效果总是不那么满意。直到高二碰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英语老师,让我找到了正确的路子。高一时总是用数学的方式在学英语,研究了很长时间的语法,高二才发现语言这东西要多看,多听,多写,而且本来是没有什么语法的。于是,下功夫看完了牛津书虫系列(68本英语小说),同时把英语课本听写了三遍。效果立即就显示出来了,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从学习英语里面,我终于搞清楚了如何掌握好一门语言,在高三的时候我用同样的方式搞定了语文。高三一年时间,我看了两大箱报纸,《南方周末》和《冰点周刊》是每周必看的。特别是《冰点周刊》每期的冰点特刊那是必看的。大量的阅读,大大提高了我的阅读速度,也大大提高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就算到现在我也有通过google reader看新闻的习惯。这三年最终的结果就是让我的高考考了一个不错的分数,上了一个好的大学,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看书,考试。在继续上学还是辍学打工之间徘徊。为每一年的不足200的学费发愁。暑假期间在建筑工地赚每天12元钱的工钱。勒紧裤腰带,买份南方周末看看。
到了上高三的时候,我和我的同桌依旧每天过着一种几近癫狂的生活。我们在那个狭小的空间里自导自演了泰坦尼克号,模仿了朝鲜播音员,无数次重新演绎还珠格格,以及不同版本的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戏码,声情并茂,感情充沛,吃颗麦丽素都能上演一番爱恨情仇,腥风血雨。
直到有一天,我们在高高的书立后面对着镜子画眉毛,画胡子,画熊猫眼,甚至画丧心病狂的刘海的时候,我突然有种沮丧,我说,我们这样真的好没意思哦,我觉得我们应该干点啥有意义的事情。
她“哦”了一声继续照镜子。
我点了一个黑点在鼻头上,“我像不像韩佳人?”
她说你的鼻屎出来了。
我的前同桌正在用一种鄙夷的眼光看着我们,他是一只大学霸,一只曾经以倒挂金钟姿态被啊到门框上沿的学霸,一只众目睽睽下裂裆的学霸,一只坚信自己以后会进中南海而我们这些混蛋都会被查水表的学霸。
我说傻逼你看什么看。
他翻了我一个白眼。
原小姐走过来,语重心长的教导我们,你们都多大了,能不能干一点正经事。
为了报复一本正经的原小姐,在她得知她专门要去韩国留学但吴亦凡回了中国的那个下午,在一个哭泣的原小姐旁,我笑成了一条狗。
在我们尽情发挥着我们戏骨的本质的时候,和排长非常兴奋的想要加入。作为一个成功减肥了30公斤的人,他在我心里的地位一直是崇高的。虽然他猥琐的名号响彻了大江南北,属于那种妈妈会告诉小朋友,如果不听话和排长就会来的哦那种存在。现在他正在和我的同桌男神女神的相互叫着,装作被我同桌的胸弹出去了十米远。我同桌正捂着眼睛假装被他的帅亮瞎了眼。
我在一旁像诸葛亮先生一样淡定自若,扇着不存在的扇子,嘴角一个若隐若现的微笑。隐藏着我内心喷涌的吐槽。
转头看见木猪正在对我做校草脸,一脸迷离一脸淫荡,看的我气血上涌。他一定是在报复我上课的时候偷偷对他比爱心,偷偷对他做口型问我美吗,偷偷对他叫‘呀比’。
互相恶心是没有尽头的,冤冤相报何时了!何!时!了!!!
作为比丑大赛的冠亚军,我们之间的战争将永不熄灭!!!!
k过来说,第一次看见你我就知道你非常人。
哦?何以见得?哦不不,我知道你要说什么,闭嘴吧。
你穿了大花裤衩。
那是热带风。
你还带了一条可笑的红领巾?
都说了那是水手服!!!!
天下第一美的小花扭动着她的腰,左手是呆萌反应慢,自拍表情manage的宣姐,右手是我们每月必看的时尚杂志之一。后面跟着身为别班进我们却跟入无人之境一样的ly。
我们迅速凑成一团,‘啧啧啧这套衣服真丑’‘啧啧啧这姑娘身材真好’‘啧啧啧好想要这个包就差钱了’‘啧啧啧必须要嫁石油大亨了’
然后我撕了赤西仁的那张,宣姐撕了尼坤的,同桌抱着她自己画的总裁,一起垫在脑袋下面,趴在桌子上进入了梦乡,口水流了男神们一脸。
没办法,文科班喽。
没办法,少女们喽。
吕同志是我们的班主任,常年凭着一副乒乓球拍蔑视群雄,她深刻的看不起我们这些跑也跑不动,跳也跳不动,就会想着溜进食堂吃炸蘑菇的废柴少女们。
她先是无情的叫醒了我们,然后严肃的指出我和我同桌又逃操的事实。
值得一说的是,这是我们第五次逃操了,吕同志有个很有创造性的举措,她要求做操时同桌要两两站着,这样谁没来她就可以一举捕获了。
这要是连连看,我们班就会‘嗖’的一下不见了吧。
就在她转身把我们两个名字写在黑板上的时候,我和我的同桌四条腿在桌子下面纠缠在了一起,互相打斗着。
‘咦,我们好像一只四脚兽!’
‘哦靠你真够恶心的!’
我们当然不会这样糊里糊涂下去,还记得我说的我们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吗?后来我们励志于要做一个巨大的商业帝国,大家一起出任ceo,迎娶高富帅,走向人生巅峰。
第一步就是做代购生意!去加拿大的k和去韩国的原小姐负责提供货,我和同桌在国内负责开淘宝联系客户,公司名字我们都想好了,就叫PR,全称Pacific Rim。
没错,就是环太平洋。
放学和我的发小一起回家,我向她描述我们的伟大构想,她像看傻逼一样的看了看我,然后向我倾诉少女心事。
狗头军师我经过准确而缜密的推断,像柯南上身一样,严肃而殷切的告诉他,你喜欢的那个男生大概是个gay吧!
她也严肃的点点头。“怪不得他不喜欢我”
然后我们一起咬下手里的烤面筋。
烤面筋大法好!
然后的然后,我们就一起经历了毕业典礼,一起拍了很多照片,一起上了考场,一起经历了纠结的报志愿。
我们把校服珍藏在了衣柜,爬上天台看我们小小的校园,西北干燥的风吹过,迅速风干了我们即将泛出的眼泪。
最后我们拥抱,送走一个又一个朋友踏上离乡的航班,相互约定寒假再见。
最后的最后,我抱着我的同桌,她头发那么长,我好羡慕。她那么瘦,抱着她的时候我感到她突出的肩胛骨略微硌手。
在四千多公里外的厦门,潮湿的空气里是四季常青的绿色,我老是在想,去年这个时候我们都换上秋季校服了,裤腿收的很细,在金色的叶子上踩来踩去。
而再见他们的时候,我们大概又会不遗余力的羞辱对方,好像只是放学了五分钟一样。
那时我们有梦,青春荒唐。我是一个一直看起来很乖的女孩子。从开发区转到市内的一所普通小学上学,开始不适应,被排挤,被偷东西,到后来参加运动会并以班级第一的成绩毕业。选择初中的时候,爸妈最终还是选择了本市最好的一所初中,竞争激烈,名声远扬,生源广泛,当然也鱼龙混杂。我没有背负太多期望,只是懵懂地步入正轨。这三年大概是最没有忧虑的三年。每天上课玩着同桌的手机,看杂志,看鬼故事,无聊地时候看《花火》尽管言情小说让我想吐。班级里没有老师的自习课纪律就会很差,甚至恶搞《非诚勿扰》。初中第一次月考意外地全班第一,从此再没出过百人榜。初三的时候已经能保持在年级前二十名,后期可以前十。最后几个月我也争取了报送市内最好的高中的名额,虽然总成绩排名年级前十,可是投票差两枚落选。还好最终中考成绩全市第十也是稳稳地进了那所高中,尽管成绩是初三最差的一次。现在,终于回到正题,我的高中。这个市内最好的高中在省内排名并不是很靠前,学习压力对我来说也并不大。高一上学期期末以年级三四十名的成绩进入理科提高班,下学期成绩稳定在年级六七名的样子。适逢学校学习所谓“271”的小组学习模式,我成为了小组长。提高班的进出机制看起来很残酷,若某一次考试出了年级前九十名就要退出,考进前二十名才可以进入。尽管如此,我们的生活还是蛮清闲快活。高一的我们曾在音乐课上在艺术教室里面偷吃雪糕,结果被老师闻到;在每次考试后去外面聚餐,考得好的要请喝酸奶。水到渠成的,我迎来了我的初恋。他大概是提高班里面成绩最不好之一了,尤其英语奇烂无比。甚至我发现,排在我前面的人数和排在他后面的人数有时几乎成正比。但是他是被视为校草一般的存在,篮球又好,尽管我从来不肯去看。我的储物箱里总是被他塞满各种零食,被喂胖又被嘲笑嫌弃。我们也曾是学校里的传奇,也曾以为会有不一样的结局,现在却已经相隔千里。说回成绩,后来几乎可以稳定在前三名,倒也常摘得第一。在高三后期,我和另一个被学校看好的男生被调到第一排的位置,不再和其他人一样每周进行座位变动。每天坐在那里,看老师、家长、校长在我面前坐了又走。在开始自主招生校荐的时候,我洗澡时晕倒磕破了头,缝了几针。连续一周的时间头上缠着绷带赚取着回头率,几十几百遍地向别人解释我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不过还好,我成功地得到了校荐清华自招的名额,大概只是因为我傻傻地不怕考不上会丢人。结果在快高考的那个春天,还是洗澡的时候,老妈告诉我,我没有考上。差五分。倒也释然,本来没有报太大希望,全班自招通过的也屈指可数。而在高考结束后,后悔除了清华没有报其他任何学校也是后话了。高三后期的四次模拟考试是我最灰暗的日子,成绩滑坡,尽管最后一次成功拿回第一名。大概也是因为这个最后一次模拟考得好的人高考一定考不好的魔咒,高考失利。只有660分。知道成绩的第一反应是我要复读,最终爸妈和老师也没有同意。想起考完最后一门校长拉着我对监察员说,这是我最看好的学生。而我的同桌,最终还是考上清华了。没有人知道我把之前填好的志愿全部删除的感觉,需要查询往年分数线的大学完全换了一批。因此,去往大学的路上我没有半点想象中的兴奋,走在新的校园,外面的阳光一点也照不到心里。人只有狠狠地跌倒过,才会更认真地面对生活。现在的大学生活忙碌却让我心里安定,让我看到未来的天空一片辽阔。看到这些不小心写成流水账的文字的你,如果也是在求学的路上,请好好珍惜你的青春,你的力量,你的高中生活。那一切的明媚与灰暗,笑容与泪水,无畏与失望,都是我的不舍得。不要像我一样悔恨没有拼尽全力,甚至连尝试都没有。大概青春的锦绣与珍重,果真在于这般永不重归。
,高考结束一个月六天,更新答案。----------------------------------------(禁止转载)
在开始写作这篇不知道该称为什么的东西之前,我又一次打开了山西招办的查分页,确认了自己的分数。
和记忆中的那个并无出入。比浙大模拟投档录取线高4分,而浙大是A平行志愿。所以尽管录取结果并没有发布,但现在基本上可以认为,一切都结束了。
所以可以写总结了。
所以可以来还愿了。一年前我说过要在现在把它写完,但现在我决定,不是写完,而是重写。----------------------------------------
我的高中生活本来很有可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初中在一所全封闭的、墙上上铁丝圈的学校,原本的目标是隔壁的高中部,其实连目标都不算,因为初三末期我的成绩长期稳定在全班第二,而最后去了那里的全班有41个人。
初一的时候参加了信息学竞赛。因为不值一提的小聪明很快在实力上碾压性地超过了所有其他人,初二进入普及组复赛,全省第11名。直到现在,很多细节仍然能记住,以至于直到现在我都能记得那年的普及组试题,甚至提高组(高中)试题,因为我在窗户上全程围观了提高组复赛。这些细节中最震撼的一个,大概就是普及组赛场外贴的名单上,除了我清一色的X大附中学生。
这就是我的母校给我的第一印象。
这个印象深刻到我能记住很多参赛者的名字,其中很多人后来成了我的同学和挚友。当然有些名字记得不很清楚,比如能记得一个名字里有一个我不认识的生僻字,但是直到该选手和我高中被分到了一个班才知道她是女生。有些更是只有印象,比如第一和第二一个初二一个初三。最后两个人一先一后去了清华。
然而当时我觉得不能接受自己因为环境输给人的事实,所以接下来一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在一年后的普及组竞赛中成为第一名。
平心而论,这一年中我的准备是充分的。虽然最后我是否具备成为第一名的条件确实存疑,因为和其他选手交换信息后发现他们中的一些人当时差不多和我在做同样的事情。但是比输给人更不能接受的是,我当时的学校禁止我去省城参赛。
原来环境不如别人,是怎样都会输给人的。
如果没有这件事情,我大概根本就不会有强烈的欲望去给自己换个环境。当时其实很多人都知道X大附中在全省抢高分学生,但可能全校只有极个别人当回事了。大概是因为他们换个环境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吧。
直到现在,对信竞的感情都是极为深刻的。只因为,能看到更大的世界,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进校以后不久就把信息学竞赛退掉了。鉴于信竞完全脱离高中课程,从高一到高三都可以参赛,所以用高一11月的竞赛衡量,我的水平是同届第四。
之后的路径应该是进省队、去全国赛,但成功概率不大,一般高三前的最后一次全国赛才有签协议的机会。
在退竞赛前的几天,我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学用VIM,二是纠正自己的二指禅。当两件事情都做完了,我把竞赛退掉了,因为本来就不是长期打算后做的决定。
因为一段代码过不了编译,然后气急败坏地出了机房,认真地考虑了放弃的可能性。觉得竞赛生的生活可能不适合我。打了个电话跟家长商量。当晚发了一篇空间日志宣布了这个决定。第二天去机房解释了这个决定。
后来偶尔会去机房自习,因为机房比较安静。也知道机房里的人现在流行什么游戏,谁在谁Minecraft的房子门口设了一个踏板连着若干TNT,然后他踩上踏板以后是什么表情。
但是在仅仅一年中生活就拐了两个弯,从最可怜的小城市竞赛生到X中竞赛生到X中高考生。不同的路,其实也没有什么差别,虽然自己有一点小聪明,但是从来都在荒废时间,所以也从来不是最优秀的那些人。
不过后来,在X中高考生的路径上我又刷出了一个支线。参加了数学竞赛,但是学校给数学竞赛开的自习室一次都没有去过,平时也很少上竞赛课,去图书馆跟风自习,但是主课一次都没有停。最后结果是省一等奖(第24名),但这个结果让我很满意,因为我前面的所有人和我后面的大多数人都付出地比我多。我所会的也没有什么,不过一点小聪明和取巧而已,所以从来不想成为最优秀的人,但竟然不是最差的人,也算是幸运了。
事情解释起来很复杂,我直接引用自己后来被催了三个星期才写的数学竞赛获奖报告吧。
“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数学,注定和其他竞赛不一样。以功利为目的学习数学在我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甚至会感觉有点可耻。数学不是一门学科,是一种表达方式,或者是一种其他的什么东西。用中世纪的拉丁语比喻也许更为恰当。在中世纪的欧洲,拉丁语被认为是贵族的象征,成为各国贵族的通用语言。尽管各国贵族的拉丁语被各国母语影响,而演变为英式拉丁语、德式拉丁语等发音很特殊的奇葩,但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精神世界,以罗马古典和罗马法律为基石,注定是高贵的象征。”
“数学也是如此。数学是一种话语体系,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我不知道若干年后的人们会把数学放在对人评价标准中的什么位置,但在我看来,数学就是拉丁语,是了解一个新的世界的钥匙,没有它,你不能说你接受过健全的基础教育。尽管不同人眼中的数学甚至不太一样,有人认为数学竞赛包含的内容远不如数学,但为了数学而多少做点什么是值得的。”
“我本没有什么高目标,所有的措施最后也只不过换来一个还算一般的结局。因此这些东西对于那些想要进省队、得260分的人必然也没有什么用。然而,如果X大附中在我之后还会出现第二个奇葩,竟然只是因为想得奖学数学,那这篇东西对他应该还有点用。归根结底我就是在附庸风雅,如果有人说我没碰到数学的本质,甚至没碰到数学竞赛的本质,我也只能无奈地认了。”
翻译成人话,大概就所有人都不爱听了。以下就是翻译。
我这个人生性疏懒,未有为什么事情付出过一生悬命的努力,只有一点小聪明,还会取巧,但是有些事情,似乎是头脑正常,思维不僵硬的人都该做到的。我做些事情,证明自己头脑正常,思维不僵硬。完毕。----------------------------------------
这个答案的原文提到过,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因为神经不正常而文化课掉下去。
实际上,高中三年的前一年半,大概都处于神经不正常的状态。又可以再细分阶段,开始是莫名其妙的亢奋,具体表现在容易生气,容易激动,容易大喊大叫。后来变成了抑郁,具体表现在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去做,头痛,而且还有一个症状是生物课上讲哪哪痛。实际上,神经正常以后,成绩立刻就开始上浮了。
其实很愧疚的一件事情是,这三年真的没有少给同学们找麻烦。
因为神经不正常所以做出过很多困扰别人的事情。虽然当时觉得为此很心痛,但站在另一个人的立场上想,这种回应方式是合适且合乎礼节的,也确实避免了更坏状况的出现。虽然有些事会让人痛恨自己,因为少了一个可能的朋友甚至挚友,多了一个说话会尴尬、在两年中都要躲着对方的人,没有办法挽回了。但是对其宽容的感激与对其人格的敬佩大概从未变过。
把一个思想深刻、自己有好感甚至带着敬佩之情的、毫无对不起我的人划到自己的对立面,这种事高中三年做过两次。都是极大的遗憾。----------------------------------------
高一上半学期是在亢奋中度过的,而亢奋不影响学习成绩,影响学习成绩的是非常不用功和竞赛。高一下半学期,没有了竞赛,非常不用功变成了不用功,所以成绩略微好了一点。
随着亢奋转为抑郁,事情就变化了。抑郁是影响成绩的。
最差的一次是高二上半学期的期中考试。当时纸面上的成绩是全班第五,但事实上,成绩不如我的人最后都没有参加高考。
所以事实是,当时我是全班倒数第一。
因为实在不能接受,所以开始了为期19个月的成绩提高。讲真,这是我出生以来第一件不是靠小聪明和取巧去做,而是认真去做的事情。
当时觉得,首先应该有个目标。目标立在哪好呢?立在北大好了,尽管全班倒数第五也好倒数第一也好是上不了北大的。全班前十才行。
第二目标也应该有。当时觉得南京是最喜欢的国内城市,所以第二目标立到南大好了。尽管全班第十几名才有资格上南大。
最后的结果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浙大。不是没有遗憾,事实上遗憾非常大。但是也只能接受了。最后在浙大和同档的两所学校做选择了浙大,也确实是出于个人的好感,而且非常审慎。
这之后又考了两次全班倒数。再之后的每一次年级排名,我都能记下来,误差不超过10。学校有六个条件均等的实验班,所以班级排名就是年级排名除以六左右。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是160名。当时真的是痛快地哭了一场,因为班主任几天前才对我说过如果考进班级前25就允许我翘副课,这话说出来就意味着她认为这是不可能事件了。最后结果是24。
第二次120左右。
第三次160左右。
最后一次60整,而那次考试的题比较特殊,就是我们上一届的高考题。8日高考完,9日我们就要把高考压进一天考试。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7。那次的幸运是前所未有的。
后面数十次都是100左右,但是带一个略微上升的趋势,到末期70-80的水平,所以也没有必要一一列举了。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60。这个数字已经开始接近全校每年清北数了。
第二次260,但是那次考试发生了一些意外情况。
后面连续三次都是60左右,最后一次题有问题但是只有我一个人发现题有问题且没有上报但是填了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所以大概真实水平是40左右。已经小于全校清北数了。
所以你看,很多人都说,到了高二,成绩就不怎么会变化了,都是扯淡。
到这里,这个故事已经讲到了2015年4月初。它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一个精致的励志故事。
之所以有遗憾,是因为这之后,也即高考前发生的一些事情对我影响很大。最终导致了我第一天发挥正常,但第二天崩溃性地失常。但这毕竟是偶发事件。
生平十几年唯一一件认真去做的事情,最终确实成功了。----------------------------------------
因为有过经历,所以深知抑郁症的可怕。
所以才会觉得,那个能在我亢奋的时候让我安静下来的人有多么重要。自己最后竟然能从抑郁中走出来是多么幸运。
有的人,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吧,尽管有四张毕业照在内的合照,能在以后想起的时候缅怀这段比她的歌声还动听的日子。
最后已经觉得是在互相伤害,但挣脱出来后却发现永久性的失去还不如互相伤害。
高三一年,每次考试除了看自己的成绩,也会偷偷看她的成绩。然后数着我们两个人最后对应的地方有多远,尽管距离可以用步来数的当时,心灵的裂痕就已经不可弥合。不过世事难料,我发挥失常的高考,她也没有发挥正常。
“我不知道新的文科教室在哪里,与你们班的距离有多少,但那一点空间上的距离对你这个跑过一千五的孩子不算什么,对我这个4*100的第一棒的选手也不算什么。”
这是她从前说过的。其实,我不知道我们未来的城市有多远,但对于我这个11岁以后就很少回家的人,再远也不算什么。
心被拉开了,距离再近又有什么用。----------------------------------------
高考当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数学考完以后,浑身都是虚汗。因为所有选择题都是交卷铃声响了之后涂上去的。也因为突然发现了最后一道题的做法,7分中挽回了至少5.5分,最后的分数是148.5,实际上按照149分计算。于是中考和高考的数学分数,最后都和总分只差一分。
虽然理综最后还是崩溃性地失常发挥了。
成绩出来以后,知道了很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消息。但是这些消息中,没有一个让我觉得当事人是得到了他们应该得到的报偿。
真的觉得自己不如你们。
自己有嘲讽别人的习惯,像这样: 还有这样: 前不久,和家人一起讨论问题,提到有人数学不及格,我当即下断言,数学不及格的人,除了对自己的命运极其不负责任、一点努力都没有尽到的人,恐怕就只有智商不正常一种可能了。然后所有人都不同意,但是我仍然没有改变看法,原因只有一个,既然我这样只会取巧的人都能在数学上勉强有一个不错的成绩,那到底是怎么放纵才能数学不及格?恕我想不出来。
自己从来爱憎分明,鄙视和敬佩都要深入骨髓。我鄙视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对什么事情都只会用小聪明取巧的人,敬佩那些真正在高考、竞赛上付出了努力的人。尤其是后者。竞赛是一条艰险的路,我放弃了,也许因为真的是不如你们。
但是你们应该比我走得好很多。
在大学就应该是这样。
如果你们连我这个只会取巧的人都不如,就真的是世界的错了。----------------------------------------
高中三年,有的事情没有认真,有的事情认真去做了,有的事情倾着自己一半以上的精力去做了。
有的结果是我不应得的幸运,有的结果实至名归,有的结果略带遗憾,有的让人痛彻心扉。
但是从此以后,需要勤勉去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了。
选下了自己大学要用的笔记本电脑,过两天去香港会买下来。绕了一个大圈,最后选的专业仍然是信息类,因为觉得自己擅长的领域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做自己真正爱的事情。
至少我没有背叛自己。
这就已经难得了吧。
再平凡不过的16岁,却又不甘平凡。高二理科狗,上高中以来变化很大,自己一直想改变,一直在思考究竟想做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努力,尽管有时感到很难做到,但确实也取得一些成效,高二的我和初中的我已经是两个人了,性格、思想,都变了,或许是经历了一些事的缘故。但这两年的变化,使我坚信一点,那就是 只要敢想,你就一定能朝那个方向变化,“潜移默化”中总会助你向你所期盼的目标前进,再难进行的化学反应,也会发生,尽管不明显。我想这在心理学上也是一种效应吧。我知道我的经历不算什么,在大千世界中,我连一粒尘埃都算不上,但我又不甘如此,只这样空想是没用的,是时候行动起来了。自己猜测我的经历比周围普通的同龄人稍微丰富一点(至少),斗胆回答一下,我的答案可能真的没有什么用,自己也才刚刚接触知乎,也算自我回忆一下心路历程吧:)未完
高一:在理科快班让老师提心吊胆,一帮兄弟几乎每天打篮球,在走廊互相损,翘晚读,数学倒数。高二:转到文科班,突然从垫底变成前几名,一下子不太适应。还保持着原来吊车尾的作风,一开始坚决抵制晚自习,最后年级领导出现了,不得不妥协,然后就带着洗浴用品(因为我们学校有教工澡堂),一到第三节晚自习就去洗澡 or跟着兄弟逃晚自习去吃烤串。最交心的闺蜜发现男朋友劈腿,于是我在学校里不留情地把她男朋友教训了一通。其实最开始我就觉得她男朋友不可靠,但是又不好多说,没办法,她喜欢啊,我甚至还在情人节帮他们两买了情侣项链!就希望他对我闺蜜好。现在想来当时那举动蛮自毁形象的~~不过算了吧~哈哈~~高三:认真一些安稳一些了,每天只看半小时电视,每周只打两小时游戏。快要高考前两个月,一哥们儿打篮球把腿摔断了,很严重的那种,当场昏厥,做手术钉钢板。醒过来之后每天我们班男生连人带轮椅搬着他上来,晚自习我就到最后一排去给他补课。这么一补,本来是哥们儿的就变成死党了,呵呵。他也没让我失望,原先总是吊儿郎当的,大家都觉得他肯定考不上大学,最后学的特认真,两个月赶超好多人,但终究还是底子薄吧,不过还是考上大学了^^~
我高中的时候是个很乖的孩子,没学会魔兽,没去过网吧,不过学会了打PS2,学会了打飞机,学会了一边睡觉一边听课。额,一直都是想考清华的,也从来没有真正的努力过,也从来没有对一个目标专心过。。。还有一点,高三的时候开始学会思考自己的存在,思考自己的来源,以另一个人格来思考自己的性格,回想小时候的事情,分析爸妈分别来自的村庄具有怎样不同的性格。。。我想,我高中时代最重要的成长就是最后一件事。
有必要回答。高一考上了一所我也沒有報的高中,當時聽說是老校。我記得2007年9月,高一報到那天下午,自己大概是最後一個到校的,那時候我還不認識的班主任說,就等你一個人了。首先說明一下,我們年級在高一的時候有三個重點班,1班是實驗班(大神在裡面),2班是偏理科重點班,3班是偏文科重點班。我高一在3班。高二文理分科,1班不變(就算有文理選科的學生也一直在一起),2班和3班加上其他班,分了2個理科重點班和2個文科重點班。高一有9門功課,9門都是主科:語文、數學、英語、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我初中的地裡和生物都是上課的時候亂哄哄的,沒有人聽老師講課,當時我還一臉正經地聽聽老師說話。到高中就不行了,生物還可以,靠記憶能夠做題,地理就死翹了,真的好難受,我對地理一點也不懂。數學和物理是我的弱項,超級弱。數學課上通常不知道老師說什麼,一臉糊塗樣,每次老師問問題,我的同桌總會很大聲地回答,而我則是一臉茫然,坐在她旁邊,我覺得異常的難受,常常有一種自卑感籠罩。試過有一次問老師習題,反應慢,被他訓斥回來,那個時候超級難過,以後有問題也沒有再問他了。而物理,我最低分能夠考到55分,初中時候物理成績也不是很差,到了高中就成了那樣子,我非常苦惱。而且,每次考試做大題,總是又想不到辦法,明明自己平時練習都很多了,還是這樣。現在想起那個時候,我總是覺得自己好厲害。每天晚自習,我基本都泡在理科的題海裡面,更有甚者,一個晚上才做出一題數學題。九科都需要複習,可我基本晚上都是在做理科題目,練習本都一大疊了,來不及做的堆在抽屜裡面。早上讀書就是背書的時候,背文科各科,有時候讀到累了,就拿文科的練習冊做題,或者做在書本做筆記。因為喜歡總結,我自己在歷史和政治書寫的summary很多,記知識點的時候,就用各種方法背下來。語文好多文章要背誦,不過我背得很快,這個還算不錯。記得有天早上,因為前天晚上睡不好,我睏得實在不得了,所以讀著讀著書就趴在桌子上睡著了,一直到語文老師過來敲我的桌子才起來。儘管我放在理科上面的心思多於文科,可是全級的文理單科排名也是差不多。高二快要分科之前,我的理科排名大概在年級的一百二十幾名,而文科排名是一百三十幾名。我們班好一半人都準備去理科班,我自己想了很久,數學這麼差,還是去文科班吧。當時還發神經寫了週幾給班主任,說自己希望高二還是他帶的班,結果我高二去了文科重點班。高二是我高中生涯的轉折點。被分到了文科班,少了幾科理科,所以專心致志對付一門數學,而事實證明,有適合教文科班的數學老師,以及適當的練習,我的數學成績還是可以提高上來的,所以高二第一個學期,我數學單科排到了全市的前三十排名,總分也突然提高了,躋身全班前幾名。我高二剛開學的時候,學號是全班排名,排在27號(全班55人),可是我對自己說,不能被學號的排名綁死,我一定要將排名排到17、7、甚至是1。第一學期完結以後,班主任對我說,不錯,數學真的提高了很多。想起來,我那個時候真是沒日沒夜地做數學題。本來有一本配套的練習冊,還有一份自己訂的數學報紙。每次老師講完新課,我當天大概就可以完成那本配套練習了,有甚還是早上老師講完課,晚上讀書的時候可以拿著題目問她,我平時還經常做數學報紙上面的專題練習,而我的左眼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近視了~~~~(&_&)~~~~除了數學,文科主要的都是背書、答題邏輯、答題思維、歸納總結。我還是習慣在歷史書每一章做個脈絡圖,但是嶽麓版的歷史書是由經濟、政治、文化這些專題分類的,所以我會學著老師那樣歸類總結,寫筆記。最重要還是背書。高中的寫的歷史筆記,應該可以匯成一本小書了。高二最頭痛的事已經不是考理科綜合的基礎題了,而是地理。我一直都挺難過,為什麼生物不是文科?我生物學得不錯的。地理讓我有種抓狂的感覺,因為全部都是客觀題,所以除了背書,還要融會貫通和理解,我就一直都理解不了一些大題,而小題諸如填空地圖上的國名或者河流名稱、小島名稱之類,我也記得不太好,實在是跟自己過不去的時候,我就將中國各個省級行政區的地圖輪廓畫了下來,一直催眠自己:你很喜歡畫畫啊,為什麼不畫這個呢?你以後要環遊世界啊,一定要會看地圖。這些記憶性的東西,我上大學以後就不記得了。高三跟高二差不多,提前進入複習的年曆。我那時候常常早上五時四十分左右起床,因為去去水房打水和打早餐,特別是冬天的時候,如果早上不去打熱水,晚上就更談不上打水洗澡了(我認識的一個同學說,整個高三冬天都在洗涼水澡——她是一個堅強勇敢的女生,我從小到大都膜拜的大神學霸)。通常我是早上六點十分到十分左右回到教室,整個走廊空蕩蕩的,冬天的時候,天還是黑的,走廊上有燈,而教室的燈是全校一起開的,那個時候還沒有亮。我就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讀書,背書。因為比較黑,可以閉上眼一邊養神一邊背書。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在正在走廊上背英文單詞,遠處響起雞鳴(學校附近是村落),真是“起得比雞早”。後來因為身份變了,所以不能參加高考,要去考港澳台聯合考試,少了一科政治。也就是說,我作為一個文科生,只需要考中英數和歷史、地理。我是在2009年11月才知道的,之前幾個月還傻傻地天天背政治,後來跟政治老師說了,他就說,我上政治課的時候可以自己在下面做其他東西。後來的政治課,我基本上都是在下面複習地理和歷史,雖然老是有一種對不起政治老師的感覺,可是。。。就是這樣了。和23日港澳台他聯考,我五月開始就請假在家複習了。當時的情形不太好,港澳台聯考的數學是文理科同卷的,而文理科只做不同的一道題目,其他的題目都一樣,文科生的我沒有什麼優勢。我學的是文數,有許多理數的知識點沒有學過,或者是沒有深入去學,所以我在2009年底開始買了一些聯考的習題冊做(謝謝舅舅,特意去廣州買的),對照著考試大綱裡面的知識點,畫出自己不熟悉的,去理科班問同學借書看,後來還借了習題來做(謝謝我的好朋友老鵲和青蛙玲)。對著那些該死的積分和概率,我真心難過,當時的數學老師還向我建議,去廣州報個考前補習班上吧——那是2010年三四月份的時候,我自己想了想,還是別了。在廣州沒相熟的人,複習已經艱苦,還要熟悉環境。所以才決定考前一個月回家閉關。2010年5月在家閉關,每天都準時起床,可以挑在考試的時間複習該科。就算是中午1點瞌睡的時候,我也堅持在那個時候做英語試題,特別是聽力。當時在家就我奶奶,她不知道我是做什麼,我就跟她說,自己要考大學,要複習,所以天天如此,晚上也是在吃完飯的時候回房間複習看書。說真的,在家複習效率不會太高,我跟自己訂下目標,各科考多少分。其實心裡隱隱約約有譜,數學不會很高分,希望其他科目能夠把分數拉回來,然後數學至少要及格。就是這麼想著,5月22號快到了,老爸剛回來陪我去的廣州考試。考試地點在暨南大學華文學院,我們在廣州住了兩個晚上,我爸那兩天最無聊,他在酒店就不開電視吵著我複習看書了,我考試的時候,他有試過在廣州其他地方逛的,第二天考試就在試場外面坐著,他說許多家長都在這裡等孩子出來,有個女孩考完出來,一見到她媽媽就說:媽咪,唔使憂啦,我今年肯定考唔上。還有家長對他說:今年系第三次來考啦!我考完數學那個下午,心裡很不好受,做題做得實在是不好。我當時候一邊走路一邊想,希望能夠有60分。老爸後來跟我說,我那天回到酒店的臉色非常不好。他也沒敢說什麼,就說算了,盡力考好下一科。考完試以後,我回了一趟學校,廣東高考是6月初,我們班同學已經進入了最後的複習階段,他們已經停了上課,每天就自主複習。我問老師,這樣有多少天?他們回答大概是十天左右。我突然覺得很壓抑,10天都要處於這樣的狀態啊。也沒怎麼停留,我就跟我的同學告別了,自己已經考完試,在處在一群準考生當中,很刺眼吧。那應該是我向高中告別的一天,因為這天以後,我在大三寒假才回去了一趟學校。同學聚會逃了兩年,直到現在也沒有誰叫我去了,我逃的原因很簡單,一是我不想通宵,二是我的學費還要我父母埋單,我不能胡亂揮霍父母給我的錢。高三的暑假漫長,我回到了香港做兼職,每天都重複同一樣的工作。在網上查到成績的時候,我很高興,自己早就算過,按那個分數,被第一志願錄取該是意料之中了,當時還興致勃勃給老師發了郵件報喜。不過隱隱有種不安,在報專業的時候想,希望自己以後出來能夠找一份不會餓死的工作,就算是興趣有多大也好,也要懂最基本的東西,於是我填了工商管理,自己卻連這個專業學什麼都不清楚,覺得學管理也該不錯了,上到大學才後悔。今天想起來,我自己的聯考成績明明是數學最低分,豈知道這個對數學和理科要求很高的學院竟然收了我。到了大學,一上有關理科的科目,我就不知不覺地後悔起來。後來過了大概是8月的時候,我自己去了郵局拿EMS,看樣子應該是錄取通知書了。那天剛好買了一袋5kg左右的大米,快到家的時候,突然下起了大雨,我自己抱著米和EMS站在大樓下面避雨,那一刻看著灰白的天空,上面灑下大敵的雨簾,心裡極度平靜,我感覺高三的故事應該是告一段落了。高中的學習在我們學校來說,跟填鴨式沒什麼區別,一個星期七天,我們上課上6天半,星期日下午休息,星期六晚自習取消。有時候,我在星期日會和一兩個同學跑去外面的小鎮上買點水果,或者去網吧上網一個小時,也可能在星期六晚上去學校廣播台那邊看電影。如果沒什麼事,週六晚和週日下午也會繼續留在教室裡面複習。那個時候不會想著玩,只會想著吃。去小賣部買零食吃,或者是中文去小賣部加菜,學校的飯堂實在太難吃了。我覺得我們教育最大的悲哀,在於強調考上一切重點學校的重要性。我覺得真正好的教育,並不在於讓學生填鴨式地讀萬卷書,而在於學生能夠在不同的學習當中找到自己的興趣,發掘到自身的閃光點,上什麼樣的學校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個人修養和人生觀是否夠完善。教育應該是引導型,而非二元論——考上就是成功,考不上就是失敗。醒醒吧,人生的成敗得失,一兩次的考試怎麼能夠看得出來,往後的人生還有幾十年啊。我高中的時候一直相信自己,就算是沒有天賦,後天的勤奮努力一定可以惡補。上大學以後,這樣的觀點改變了。我試過很認真地看金融和會計,結果分數還是不如人意,我給自己的解釋是,有些東西,自己盡力了也不見得取得成果,投入產出不成比例,也不代表什麼,頂多說明你不適合學習這個方面,付出過,無愧於心。經常有人會懷緬高中的歲月,我想,回想起來總是好的,什麼血與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過那麼一段奮鬥的歲月,那段時光很艱苦,也很單純,深信只要考上好的大學就能有美好燦爛的未來。可是你說讓我重來一次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拒絕,這樣的生活,三年,一生人有那麼一次就足夠了。
大概是一年前的这个时候, 有位豆瓣上不知名的写作者告诉我, “如果有想要做的事和想要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会实现的吧。” 然后慌慌张张就度过了一年, 听着后摇和冷爵士, 读着村上春树和马尔克斯, 写着不过两三句就被自己撕掉的话语, 看着开独立书店的人如何懊恼的关上店门, 嗯,中二病少年的日常生活。 王朔写道“只要你自己不把自己当做一个人,那么就不会有人把你当人了,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坎过不去。” 每天的生活都很平淡, 没有所谓的邂逅或重逢, 有的只是教室里如果冻块般的噪音和好比产品说明书一样乏味的课本, 老师在台上一遍一遍的重复着: “什么都不用去想,就这样做一只快乐的猪。” 这是原话, 让人联想起奥威尔的原话, 若是在太宰治,恐怕会就此辍学到街上浪荡吧, 明明如浴缸里的水般风平浪静的生活, 硬是要使人替其打上妙趣横生的标签, 友情,羁绊,理想,奋斗,目 标,青春,热血,追求,诸如此类… 像志贺直哉的文字样冗长而乏味,以贵族式的口吻来同情民众,由此来获得道德上的满足感, 的确生活中有很温暖的人, 但不温暖就是不温暖,不对味就是不对味,不感动就是不感动, 粉饰太平谁都会, 那是犬儒主义,下里巴人综合症,中二病,以及昆德拉笔下“媚俗”的综合体, 精神鸦片罢了。 这使我回忆起《星际争霸》中的火枪兵——被打了兴奋剂会扣半档血的设定。 的确,只要考上了一个好大学,至少能够在世俗催人奋进的号角声中苟且偷安一阵。可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好比小时候吵着要妈妈买的玩具,虽然现在已经可以自己随意地选购了,可当初的兴趣和渴望就像深海水母一样杳无踪影。 人们都要有所寄托,有所希冀, 这是心理学上称之为移情的现象, 可在我, 大抵是希望自己能够“单独”的活下去,能够无所怨恨,无所恐惧,这就足够了,哪怕没有希望也没关系,人又能奢求什么希望呢? 很喜欢《死神》里的小岛水色,是因为他没有“贪吃的情绪”, 水到渠成就好, 所以我从不会刻意地去组织和参加同学聚会,如《legal high》里古美门说的那样,大家寒暄一番,抱怨一番,抚慰一番,感慨一番,其实彼此仍是陌生人啊~ 可如果哪天有人说,嘿,很久不见了,出来吃餐饭怎么样,我定会欣然前往的,正因如此,每次听林志炫《往事借过》里的对白,都会感动自己一番,就是有这么矫情。 我也有很在意的人, 曾经不自觉的情况下喜欢过又伤害了的人, 可能对方早就忘记了吧, 但就像《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中的主人公,“如果没有发生那样的事情,我和她或许都将以更加完整的姿态来迎接人生。” 高中生活其实没有那么丰富多彩,没有石田衣良笔下《十四岁》的非常际遇,没有三岛由纪夫《潮骚》那样“热辣辣的青春与胀鼓鼓的活力”,更多的是川端康成《雪国》里列车玻璃上姑娘面影一闪而过的怅然若失,是青山七惠《离别之音》里陌生人的无声聚散,只是在未来完成式的回忆中,不断的编辑与修正,不断的渲染与放大,加上滤镜与配乐,才成为夜晚偶尔拿出来喂养寂寥的记忆碎片。 与其如此,倒不如承认它的平凡,“爱上丑陋”,做个“海边的卡夫卡”那样的少年,珍惜那些私人性质的小确幸,体味那些在你心中穿梭而过的情感,“只有在平静的生活中,人们才会放心地去热爱,嫉妒,兴奋,愤怒,不是吗?” 至少在我,足够了。高三在一张写作业都要把色温调到3000的书桌前
相对于高中.还是初中最好玩.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高中给了我这辈子最重要的改变。嗯.心智上的改变。高一迷茫.高二紧张.高三淡定.这三年来,其实很累.高三更是苦不堪言.皮肉之苦不算什么.心灵的摧残再加上各种外界强加的压力才是残忍的。有太多的梦想,憧憬着各种未来,却又惧怕着失败,羡慕着别人,却又怯懦着前进。谁不向往围墙外一切的美好。却又要受着梦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之煎熬。高二分班后。认识了这辈子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人。我的同桌。一个坚强到让人心疼的女生。恶性循环的打击也磨灭不了她那坚毅的性格。也是在那一年,透过她本身的经历看懂了很多事情。看开了。生命那么无常,在能看到阳光的每一天,就快乐活下去,练就一身刀枪不入的身躯!我实在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字眼来表达你在我生命中出现的重要性。那三年最大的收获就是遇到你了。很多话都说不出来。凭借文字传达彼此的心意。如此 就足够。如今,分隔两地。偶尔电话里头,甚至短信,都让人听了看了温暖到想泪流。曾经你说,人要不断的变得更聪明,学会狡猾的活下去,学会对你失去的东西负责。这时代太快了,走丢在时间里的人,漂亮的存在过就比什么都强了。现在,你真的做到了。每个人有自己的路,路过某个风景,停下了,爱上了,忘记了时间,都只能是片刻。不用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知道吗不用羡慕别人走过的路有多精彩,每个笑容背后都是需要付出很多的艰辛。而如今,在蓦然回首的这一刻,一切都变得如此的可贵如此的无以忘怀。那三年,回想起来,并不是像大家所说的经历了人生最壮观的艰难高考期。或许获得的更多的是我今后更有价值的东西,像是毅力,像是忍耐,像是面对生活的态度与方式等等。如今
我也会带着很安静很平和的心情和乐观的态度,将接下来这漫长的旅途,继续走下去,开心过完以后的每一天。感谢高中这三年,感谢S。还有几个不错的GF。怀念那三年的午托生活,想念阿姨煮的饭,记得午托的那只小狗和BBC同名字,结果每次叫他们的名字,BBC都会很自觉地回答。记得在午托四个人睡一张床的感觉。记得那一年被朋友背叛的感觉,记得高中搬了3次家,换了4家午托。记得和小学生一起午托的故事,跟C睡小学生的床吃小学生吃的饭量,还每天中午都要连骗带哄带骂的才能让他们停下来不说话睡觉。记得那一年撮合了他们,至今6年的感情生活。记得跟C因为迟到,2个人放学打扫了整整一间大教室,记得手上的那2串佛珠被没收,至今都没有拿回来。记得头发总是不过关,记得S会顶撞老师“染头发烫头发跟学习到底什么关系!关你P事!”记得W谈的每一场恋爱,深刻、撕心裂肺。记得……很多很多。各种酸各种甜各种辣。无论如何,都很感谢这一切,真的真的。-- 一不小心抒发了这么多零碎的复杂的只言片语和思绪。我想我是真的真的想你们了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高一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