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飞行时,航天员在太空的( )阶段必须穿...

在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g有效载荷必须为它耗费不少的动力.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着严格的限制.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小、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从近900名初选入围者中挑出来的我国第一个太空人杨利伟质量65kg、飞船内的气体的密度约为1.40kg/m3.
解:为了减小飞船的质量,制造飞船应采用密度小的材料;根据生活常识可知成年人杨利伟的质量应为65kg.
故答案为:小;kg
不同物理量单位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日,如图甲所示,巨型运载火箭将“神舟七号”飞船平地托起,直冲云霄:
(1)火箭上升时,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 做功,把内能转化为火箭的_ 机械能.
(2)“神七”发射时,在发射台下部的大水池里冒出了大量的“白气”,它们是水蒸气遇冷 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3)“神舟七号”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前,载人飞船相对运载火箭是 静止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 运动的.
(4)在太空中航天员感觉周围一片寂静,这是因为 真空不能传声.
(5)当火箭在大气层中快速飞行时,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其温度会 升高,内能会 增大.
(6)如图乙为翟志刚在太空中行走时身穿的宇航服.它的总质量为1o0kg,则宇航员在返回地面时宇航服重 1176N,试根据他所处的实际环境,你认为他所穿的宇航服应具备哪些功能?保温,耐压.(说出其中二点即可)
解:①火箭上升,是消耗了燃料得到了机械能.故能量的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又转化为机械能.
②大水池里冒出了大量的“白气”,这是水池中的先汽化,变为水蒸气,水蒸气到空中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③“神舟七号”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前,载人飞船和火箭以相同的速度飞行,所以载人飞船相对于火箭是静止的.但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④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一片寂静.
⑤当火箭在大气层中快速飞行时,和大气层摩擦生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⑥翟志刚的质量是120Kg,所以重力G=mg=120kg×9.8N/Kg=1176N;由于在太空中,他所穿的衣服必须是保温耐压.
故本题答案为:
(1)做功,机械;
(2)液化;
(3)静止,运动;
(4)真空不能传声;
(5)升高,增大;
(6)1176,保温,耐压.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燃料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②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③运动和静止是所选的参照物不同;④重力和质量的计算,以及声音传播的条件.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由于受到大气阻力的作用,飞船在进入大气层以后,速度会迅速下降。到距离地球表面约15公里时,飞船速度由超音速下降到亚音速,稳定在200米/秒左右。如果飞船以这样的速度冲向地面,航天员着陆时所受到的冲击,仍然如同从100层高楼上飞身跳下。那么如何保护航天员不受伤害呢?13:48:26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本网评论: 这是一个令亿万国人期待的时刻,中国01号航天员翟志刚按原定计划于27日16时30分执行出舱活动任务。茫茫太空迎来了中国客人,深邃无垠的太空历史性地印上了中国人的脚步。这20分钟的太空之旅,凝聚中国科技发展进步的力量。探索太空奥秘没有止境,中国人执着追求和平利用太空的梦想永无止境。13:46:55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轨道室预报:今天神舟七号飞船在返回前能够观测到的城市为长春、哈尔滨。13:45:04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相信大家都还记得昨天下午中国宇航员迈向太空的激动时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总工程师邓一兵表示,翟志刚和国外所有宇航员一样,在。他表示,第一批航天员有十四人从时间上看能执行神十任务,这期间还将选拔优秀的参加神十。第一批航天员退役后可能在航天中心担任教练。我们国家有几十号锻炼员,有些工作需要有锻炼。13:28:30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据着陆场专家梁琦介绍,目前地面搜寻工作准备就绪,现在设备调试,每天都在演习。这次。以前地面车队很多,现在大为减少,目的是保持内蒙古生态环境。13:26:29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本网连线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记者,目前天气很晴朗,阳光强烈,能见度超过10公里,是飞船回收的理想天气。返回舱在80公里到40公里的高度进入黑障区,这个时长大约是10秒钟。此前有报道所说的240秒并不准确,它其实是从雷达捕捉到返回舱时开始计算,包括整个跟踪的时间,而黑障区只是其中的一小段。
    当返回舱着陆后,6架直升机将以最快速度落到它的周围。其中一架直升机主要负责航天员的医监医保工作,他们会询问航天员的身体情况。如果确认航天员身体状态正常,他们将被分别送到3架救护直升机上离开。而在航天员自主出舱那刻,基本上就是神七任务成功的标志了。 []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相信大家都还记得昨天中国航天员出舱后首次在太空成功回收了暴露试验的固体润滑材料。科学家指出,这次试验将对开发高性能的太空润滑材料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神舟七号飞船应用系统固体润滑材料空间试验项目是中国首次由航天员在飞船舱外开展的空间材料试验项目,该项目获得的固体润滑试验样品也是中国首次暴露于太空环境并成功回收的空间材料试验样品。试验的圆满完成,是中国空间材料研究,特别是润滑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里程碑。13:03:45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神舟七号返回舱舱门已经关闭,神七返回阶段开始。傍晚五时至六时之间神七会返回地球,目前航天员已经在舱内相关准备工作,其他主着陆场各系统的准备工作也都进行的有条不紊。13:01:46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今天下午神舟七号飞船将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境内的杜尔伯特草原降落。此前,神一到神六飞船均在这片位于内蒙古中部的草原成功着陆。为何多次选择这里作为神舟飞船的主着陆场呢?神舟七号飞船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介绍,四大原因使这片草原成为神舟飞船当仁不让的“娘家”:一是飞船从草原上空多圈次通过。二是这一地区的场地开阔。三是草原地势平缓。四是杜尔伯特草原的天气状况总体良好。12:59:28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飞船正在进行第43圈飞行。今天下午,渭南测控站主要的任务是跟踪测控飞船返回前两圈情况的任务,即第44圈,第45圈。此任务至关重要,因为预计14时07分,要通过打开的通道要飞船发出返回前一系列的数据,这些数据直接关系到航天员是不是可以顺利的返航。12:55:05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神舟七号”三名航天员正在穿舱内压力服,做返回准备,返回控制数据将注入飞船。11:36:29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今天“神舟七号”航天员将带着13亿中国人的伟大梦想胜利返航。鲜为人知的是,随“神舟七号”一起返回地球的还有航天员最喜爱的百首歌曲。据悉,此次装载在航天员电子手册内的百首歌曲,都是这半年来,由航天员中心安排航天员们业余时间“听”出来的,经过了航天员的精心挑选。其中有一些经典老歌,也有15首从未问世专门为航天事业创作的新歌。11:27:57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加拿大航天员比亚德尼·特里格瓦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并首次实现太空行走,显示了“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应该成为世界航天技术合作领域的平等伙伴”。
    特里格瓦松曾在太空飞行近12天,他说:“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地球,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极难得的机会,在太空漂浮也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经历。我祝愿中国的航天员在太空中度过美好的时光,一切顺利,安全返回。”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航天员已经换好舱内航天服。11:06:03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据神七任务气象水文保障组组长周率博士介绍,目前主着陆场秋高气爽、天上飘着几丝淡淡的云彩,就连清晨5度左右的最低温度,亦正好适宜航天人火热的心情。18时前后航天员返回时段,天气将完全满足返回舱着陆气象条件。
    主着陆场的气象条件中,包括了云、降水、能见度、雷电、风、沙尘暴、积雪深度等要素;由于飞船返回要穿越大气层,并且要打开降落伞来逐步减小着陆前的下降速度,因此雷电和风是最为重要的两种因素。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另外在北京时间今天下午4:47,远望三号船将进行第45圈飞船测控,远望三号船将通过发送遥控指令进行飞船姿态调整,使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以及返回制动点火等一系列工作,从这一刻开始,航天员就开始踏上了返回祖国的里程。11:03:53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北京航天城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表示对今天的回收有相当的把握。飞船进入南大西洋上空时将完成一个关键指令。在今天靠近中午的时候,当飞船进入到南大西洋上空,就要由远望3号测量船向它发挥一个返回调姿变轨的指令,要求飞船从现在的圆形的飞行轨道当中调整自己的飞行姿态,进入到返回的飞行轨道当中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关系到我们的神舟七号、我们的三位航天员能不能安全的回来。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目前空间环境平静,没有发生太阳爆发活动和电磁爆,对飞船的在轨运行和航天员是安全的。空间环境监测数据显示,预计9月28日至30日,太阳活动水平低,地磁活动平静,空间环境对飞船在轨运行和航天员安全影响小。10:53:31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在神七返回的过程中,着陆场系统工作是西安飞行测控中心主要的工作之一,它担负着神七返回、搜索和回收任务,目前已经先后两次组织相关的单位到内蒙古对主着陆场区进行地面勘察,对神七选择任务安全返回舱的范围。10:43:01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航天员开始换下蓝色舱内工作服,换上白色舱内航天服。10:32:51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现在主着陆场正在做最后准备,下午时候地面搜救分队将出发到着陆场去。10:22:12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中国航天员翟志刚昨天下午成功实现太空行走,各国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形容整个中国都“屏住了呼吸”。特别是在太空领域占有霸主地位的美国,对中国此举更是不敢掉以轻心。据报道,美国颇有影响的智库传统基金会已针对中国成功的“太空行走”拟召开专门研讨会。09:47:27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据西安卫星测绘中心的专家介绍,神七运行到第29圈时,航天员执行出舱活动,会对飞船的飞行姿态和轨道略有影响,但由于计算得比较精确,出舱的实际影响非常小;同时,当时太阳质子活动对飞船的影响也极小,所以,原定第37圈的轨道维持动作取消。09:46:32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大约一个多小时之前,八点钟左右,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刚刚完成了对中继星测试,这次测试非常成功,对中继星直观感受和地面测控站拿到的飞船上的画面信号相比,从中继星传下来的画面质量有很大的提高,能看到航天员胡子。目前整个航天员飞控系统正在召开指挥部会议,这次会议确定整个飞船返回控制计划。按照正常计划,在大约11点钟左右,航天员将会关闭返回舱舱门,并且进行检漏,这个检漏过程和昨天从太空回到轨道舱检漏同样重要。09:45:11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事实上,返回舱的路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当时的风向风速做一个新的信息,做一个调整,以便更准确的着陆。气象对于返回舱的着陆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气象条件很差的话就不能着陆。第一项云,低云量不能小于四成,第二不能有沙尘暴,第三高空风速不能大于70每秒。09:42:49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飞船进入第41圈飞行。09:40:40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从神七升空的那一刻起,着陆场系统便进入紧张的倒记时,分布在祖国各地的搜救队伍严阵以待。据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吴斌介绍,作为标志着整个飞行试验任务是否圆满成功的关键一环,着陆场系统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搜救到返回地面的航天员,与前六次任务相比,神舟七号着陆场系统在信息获取、快速反应能力、通信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09:28:26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翟志刚27日成功漫步太空,每一位中华儿女、世代炎黄子孙,都会为这一时、这一刻、这一人感到自豪和骄傲!香港《大公报》今日刊发社评《翟志刚首次太空漫步铸入中华史册》说,这一时、这一刻、这一人,“站”在九天苍穹告诉全世界:我们来了!中国人带着五星红旗、穿着自己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到太空漫步来了!09:26:03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飞船已经进入第40圈飞行。09:17:10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神七太空出舱活动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计划的第二步已经开了个好头。在从现在开始的一两年时间里,自神舟八号起,中国航天人将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在此技术基础上,两艘乃至多艘神舟飞船将在轨道对接,组合成为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打破美、俄在空间站技术上的垄断地位。09:14:13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着陆阶段。当返回舱降至离地面约10公里时,进入最后的着陆阶段。回收着陆系统开始工作,弹出伞舱盖,连续完成拉出引导伞、减速伞、主伞的动作,飞船开始缓缓下降。在距离地面约1米时,4台反推火箭发动机点火,使飞船以1米/秒-2米/秒的速度实现软着陆。09:07:00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再入大气层阶段。这时,返回舱距地球约100公里,飞船表面和周围气体摩擦产生巨大热量,在飞船表面形成的高温等离子气体层将屏蔽电磁波,使飞船在约240秒的时间内暂时失去与地面的联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黑障”现象。返回舱距离地球约40公里时,“黑障”现象消失,返回舱恢复与地面通信联系并继续下降。08:42:52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自由滑行阶段。由于此时飞船是保持无动力的飞行状态,这一阶段也叫大气层自由下降阶段或过渡阶段。当飞船飞行高度降至距地球约140公里时,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推进舱在穿越大气层时烧毁,返回舱继续下降。08:41:28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据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介绍,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制动飞行阶段、自由滑行阶段、再入大气层阶段、着陆阶段。
    制动飞行阶段。当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最后一圈,经过好望角上空时,测控指挥部门向飞船注入返回指令,飞船调整飞行姿态,按程序点燃发动机制动,完成离轨操作任务,进入返回轨道。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根据计划,神七飞船将于今日17时左右返回地面。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今日气象条件良好,没有影响飞船回收的恶劣天气。08:31:59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目前飞船正在进行第39圈飞行。08:27:52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根据飞行安排,神七将于28日17时左右返回地面。与以往的飞船回收搜救相比,神舟七号飞船回收搜救工作呈现出五大新看点。分别是:回收搜救时间由黎明变为傍晚;航天员数量增加;指挥中心由地面搬到了空中;搜救工作由空地协同转变到空中自主完成;增加了发射上升段的应急救生任务,希望大家到时关注。此时已经是凌晨28日4:17,建议大家休息一下,下午关注神七飞船的回收。04:17:43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刚才给大家释疑太空行走时候产生的八大疑问,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翟志刚打开“太空之门”的情形。
地面飞控中心下达出舱指令:“各号注意,我是北京,神舟七号开始出舱。”
16:35:12 翟志刚开始开启轨道舱舱门。
翟志刚逆时针转动阀门。2分20秒后,地面测控站观测人员发出零星掌声,翟志刚拉动舱门,但舱门并没有打开,他再用力拉了几次,发出粗重的喘息声,舱门开动了一点,但又收回去,依然没有打开。翟志刚与地面测控人员频密对话。
翟志刚再拉舱门,这次开得更大了,但是还是没有成功打开。他又和地面人员对话。
翟志刚再次拉舱门,先拉了两次,地面人员鼓励他:“坚持住,好嘞!”
第三下,随着翟志刚低沉的喝声,舱门成功打开了!
蓝色亮光顿时泻入舱内,浩瀚太空此时仅仅一步之遥。
16:41 翟志刚顺利出舱!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
第八个疑问:航天员回来后是不是就退役了?
释疑: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总工程师邓一兵说,我国第一批选拔的航天员共14人,目前执行了神五、神六、神七任务。神七后,这些航天员并不会退役,从年龄上讲,即使到了神十后,他们也具备执行任务的能力。当然,选拔新航天员的工作也是要进行的,神七返回后将着手准备。如果航天员退役,他们将继续留在航天员中心担任训练教员,或者从事航天员管理方面的工作。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第七个疑问:为什么会有火灾警报?翟志刚进行舱外活动时,地面的控制中心突然发现轨道舱的火警仪表盘报警,显示轨道舱内发生了火灾。
释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说,当时在出舱过程当中,听到返回舱航天员报告有着火点。说实话,当时我们的心情是非常紧张,但是后来说是轨道舱有着火点,我们反而感到轻松了。因为大家都知道,那时候的舱门打开了,它是和外界真空环境是相通的,不可能着火的,因为没有空气、没有氧气。后来,因此对我们后面整个的飞行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
第六个疑问:刘伯明露个头,算出舱吗?
释疑:邓一兵表示,一旦轨道舱的舱门打开,也就意味着舱内外的环境趋于一致。如此说来,刘伯明在轨道舱中待着也相当于来到了太空。
只不过,刘伯明的身体没有全部暴露在太空中,也没有进行任何舱外活动,因此我们说是一人出舱。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
第五个疑问:直播中为什么有一段时间没画面?
释疑:在电视直播过程中,翟志刚出舱后有一段时间没有直播信号。对此,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总工程师邓一兵解释,出舱过程中的连续测控通信是依靠地面各站、船的USB统一测控系统接力完成。在不同测控段的交接过程中,如果神七飞船飞出测控站就不会有视频信号。那一分钟没有图像信号是正常的。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
   第四个疑问:翟志刚为何能在太空中挥舞国旗?太空中没有空气,不可能有风,那么国旗为什么能够飘扬呢?
   释疑:这个问题早在阿波罗登月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其实,这个现象很好解释,因为国旗杆子是有弹性的,你一动以后它会晃动,这面旗帜可能也是会晃动,这个晃动正是因为没有空气阻挡,所以它晃荡的时间比较长,如果地面上有空气的话它可能由于空气阻力,它很快就停止了。
     由于太空中是真空环境,没有空气摩擦的阻力作用,旗杆的摆幅较大而持久,从而带动上部的旗帜抖动,给人以“飘扬”之感。至于国旗的面料,根据神舟五号搭载的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帜来看,很有可能为了出于航天器安全考虑,采用“真丝电力纺”,而不是化纤材料,以防止产生静电。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
第三个疑问:太空行走到底有多难?
释疑: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总工程师邓一兵说:“也许你要说他们的动作不够灵活和优美,他们舱外活动的时间比较短,但我们这些航天人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学步,他的动作堪称完美,虽然步履有点蹒跚,但任务完成得非常好。”
邓一兵分析,航天员在太空中实际上飘在真空里。气闸舱外壁有扶手,航天员只能在安全系绳挂钩的帮助下,通过手在飞船舱壁把手上位置的改变来实现身体的移动。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是太空漫步,不如说是“太空漫移”。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
     第二个疑问:舱门为什么要朝里开,为什么非要手动?
     释疑: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总工程师邓一兵说,正是因为舱内气压的存在,神七舱门朝里开的原因就很好理解了。整个飞行过程中,舱内的气压一般来说都是大于舱外气压,更何况在真空环境中。舱门往里开,可以保证轨道舱舱门更好的密封性。同样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手动舱门更加可靠一些,现在太空飞船上的舱门都是手动。自动技术上可以达到,但不稳妥。
邓一兵透露,唯一没有想到的是,翟志刚两次打开舱门,这是因为第一次打开位置不好、空间不够,合上后做了调整后再次打开。但这不能说是意外,仅仅算个花絮。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相信27日大家看了中国航天员太空行走的直播以后,会有很多疑问,下面,星宇将介绍权威给大家释疑的八个方面,以便增加更深刻地理解……
    第一个疑问:开舱时间为什么那么久?
    释疑: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总工程师邓一兵解释翟志刚用了足足6分钟才将舱门完全打开的原因时介绍,在翟志刚打开舱门之前,轨道舱已经进行了泄压,但仅仅通过泄压阀,难以让轨道舱的气压与舱外的真空形成一致。也就是说,舱内仍有空气,仍有气压,因此舱门被这股压力束缚着,翟志刚想把它打开确实需要费一点力气和时间。
    邓一兵坦承,真正的外太空的环境“比想象中的有所差别”。他还分析说,舱外航天服构造复杂,在太空失重的条件下,航天员无处着力导致导致航天员动作迟缓。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9月27日,,共持续2分50多秒。在近3分钟的通话时间中,全场共自发响起5次掌声。03:37:00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本网最新消息,星宇从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指挥室了解到,主着陆场回收准备工作全部就绪。目前,主着陆场已经进入临战状态,雷达测控阵地灯火通明,所有搜救人员在岗待命,搜救直升机和地面搜救车辆随时可以出动。主着陆场28日气象条件良好,没有影响飞船回收的恶劣天气。03:34:21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人完成首次太空行走的全过程。[]01:32:28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按照飞行计划,神七飞船28日将进入返回阶段。28日下午飞船运行到第45圈的时候,将实施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01:28:02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第一次在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后,世界对中国的赞誉、祝贺和期盼不少。 不过,太空科技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俄罗斯并没有将此次中国航天员实现太空行走看得很重。俄太空专家认为,。01:18:24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从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这是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跨越。随后,新华社评论员发表评论,称赞“。从这一刻起——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这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01:09:16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三位宇航员今天表现非常出色。作为他们的“兄弟”,我国第一位航天英雄杨利伟对他们的表现又作何评价呢?听星宇告诉您。
从职业角度观察,杨利伟对战友的表现非常满意,他毫不吝惜地送给战友们两个字的评价——“完美”。杨利伟对翟志刚的表现额外赞赏有加,“他的每个动作都非常到位,表现很好”……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目前神七飞船已经进入第34圈的飞行。23:29:17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星宇从专家那里了解到,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需要经历4个阶段:制动飞行阶段、自由滑行阶段、再入大气层阶段、着陆阶段。 23:16:01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飞控中心最新预测,目前,飞船仍在进行第33圈的飞行。按照飞行计划,28日下午飞船运行到第45圈的时候,将实施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航天员翟志刚和刘伯明27日实施舱外活动时穿着的两套航天服,由于体积、重量的限制将被留在太空中,只有手套跟随返回舱被带回地面。
    当飞船进行最后一圈飞行时,测控指挥部门将向飞船注入返回指令,飞船开始制动返回。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由于与大气层的高速摩擦产生高温,使返回舱表面形成等离子区,飞船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因此大幅衰减,甚至中断。这种“黑障”现象一直要持续到返回舱距离地球约40公里处才会消失。
    飞船返回舱着陆后,地面人员将在第一时间对航天员和返回舱展开搜救。 成功搜救到返回舱和航天员后,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将会画上圆满的句号。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现在,大家最期待的应该就是明天神七飞船能够顺利返回了。那么,为了实现顺利的返航,三位航天英雄还要做些什么工作呢?下面星宇请专家为您做简单的介绍。
    专家焦立中:我认为他们应该进入返回的模式了,同时他们应该做好准备,我们应该确保所有的工具都应该在他们手边。返回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打开降落伞,确保在这个方面不出现问题,然后就万事大吉了。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此外,在今后的航天任务重也不排除搭载相关专家的可能,神舟七号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说“从国外的情况看,对专家的身体要求要比驾驶员和飞行工程师的要求宽一些”。22:49:30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因为‘神十’执行的是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第一批航天员到‘神十’时,从时间、年龄段上看,他们还具备执行任务的能力。”邓一兵说。空间交会对接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第二步”,将对第二批航天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邓一兵说,对接是在轨操作的一个非常精细的工作,美国一般是自动对接,俄罗斯更多的是采用手动对接,认为人的可靠性更高。“我们以后的对接就是以自动为主。如果自动失效,人可以手动进行补充。”邓一兵说。22:47:45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总工程师邓一兵说,“神七”任务后会进行第二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他们当中的一些经过训练的优秀成员有可能参加“神十”任务,空间交会对接将对第二批航天员提出更高要求。邓一兵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中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第一批航天员共14名,他们执行了“神五”、“神六”、“神七”三次任务,“神七”任务完成之后,这批航天员还不到退役的时候,还会继续执行后续的航天任务。退役后的航天员将可能留在航天中心,担任培训教员或者从事航天员队伍的管理工作。22:46:34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据悉,当神七任务结束后,我国将开始第二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这几天,几位航天英雄带给了我们无数的惊喜。而接下来的第二批航天员将会比他们更优秀。据有关专家介绍,由于接下来我国航天人将要攻克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这对第二批航天员有着更高的要求。下面星宇请专家为您介绍相关情况。22:45:29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目前翟志刚在返回舱内值守,另两位航天员已经休息。22:36:10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信息,神七飞船目前正处于第33圈的运行轨道上,已经15次成功穿越南大西洋异常区。预计28日12时左右,神七飞船将再次穿越南大西洋异常区。22:34:53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看点三:搜救航天员和返回舱——对航天员和返回舱进行及时搜救,是确保航天员安全和任务完成的重要环节。神七飞船返回舱着陆后,着陆场系统将在第一时间对航天员和返回舱展开搜救。与神五、神六返回舱搜救不同,神七任务中,为提高效率,搜救模式将变为空中救治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搜救的组织指挥、搜救人员的输送、航天员的转运和医监医保工作,将全部在直升机上进行。地面车辆的减少,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环境。成功搜救到返回舱和航天员后,神舟七号飞行任务才会画上圆满的句号。22:33:37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看点二:穿越“黑障” ——在整个飞船返回阶段,飞船穿越“黑障”区将是最为惊心动魄的时刻。当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最后一圈时,测控指挥部门将向飞船注入返回指令,飞船开始制动返回。制动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必须精确控制,点火时间相差1秒钟,就会使飞船落点位置相差数公里。 “黑障”区是指航天器返回舱返回大气层时无线电信号中断的飞行区段。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的高速、高温摩擦,使得返回舱表面形成一个等离子区,飞船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因此大幅衰减,甚至中断。这对飞船的性能和航天员的心理、生理都是严峻考验。一直要持续到返回舱距离地球约40公里处,“黑障”才会消失。22:32:43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神七飞船和三位航天英雄今天完成了此次问天之旅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舱外行走。那么在明天,神七问天的旅程中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呢?下面,星宇为您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看点一: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3部分组成。返回舱是载人飞船唯一返回地球的舱段。按照飞行计划,28日下午飞船运行到第45圈的时候,将实施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航天员翟志刚和刘伯明27日实施舱外活动时穿着的两套航天服,由于体积、重量的限制,将只有手套跟随返回舱被带回地面。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目前三位航天员在返回舱里表情极其轻松。他们脸上都在笑,圆满完成了任务,他们也很高兴。
    从飞控中心得到的画面中,我们发现他们频频在打招呼,据了解,这是一次加密的通话,而加密的对象是他们的家人,这次通话不对媒体开放,只是家人之间私密的对话,为的是对航天员和家人有更好的心理支撑,是非常人性化的。希望航天人和家人之间能够分享到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非常美好的一段通话。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青岛测控站传来最新消息,三名宇航员与青岛测控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天地对话。三位宇航员说,这次任务完成得很成功,感觉非常好。目前,重大的任务已经完成,他们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们说,现在只想好好休息一下。
    我们祝愿他们能够做个好梦,在明天平安的回到祖国人民的身边。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厦门测控站传来最新消息,厦门测控站刚刚捕捉到目标“神七飞船”。现在,景海鹏正通过摄影机向地面的工作人员挥手。
    每次测控站的测控追踪基本上持续5分钟左右。厦门测控站将会像飞船发送出站指令。只有飞船驶离祖国境内最后一个测控站时,才会发送出站指令。在得到指令后,神七飞船会关闭所有影响和声音的传输。
    目前飞船状况一切良好。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渭南测控站传来最新消息,神七飞船已经进入渭南测控站测控范围。今天,渭南测控站将将承担神七飞船六圈飞行的测控任务。
    从测控站得到的画面来看,三名宇航员状况很好。他们笑得很开心,看样子应该是得到了很好的休息。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喀什测控站传来最新消息,神七飞船第33圈飞行的测控工作已经开始。宇航员刘伯明在太空中向测控中心作了几个可爱的表情,飞船目前一切正常。
    宇航员舱外行走,宇航员与胡主席天地通话,这两个历史性时刻都是在喀什测控站的测控时间内完成的,测控站的工作人员们感到十分自豪。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国新办于今晚8时30分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介绍神舟七号飞船运行、航天员出舱活动等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星宇为您带来发布会最新消息。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国新办于今晚8时30分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介绍神舟七号飞船运行、航天员出舱活动等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星宇为您带来发布会最新消息。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国新办于今晚8时30分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介绍神舟七号飞船运行、航天员出舱活动等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星宇为您带来发布会最新消息。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伴随卫星拍摄的神七飞船照片与您见面。
伴随小卫星拍摄的“神七”飞船照片。
伴随小卫星拍摄的“神七”飞船照片。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国新办于今晚8时30分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介绍神舟七号飞船运行、航天员出舱活动等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星宇为您带来发布会最新消息。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国新办于今晚8时30分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介绍神舟七号飞船运行、航天员出舱活动等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星宇为您带来发布会最新消息。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国新办于今晚8时30分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介绍神舟七号飞船运行、航天员出舱活动等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星宇为您带来发布会最新消息。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神七问天之旅精彩画面最新奉送
    神舟七号舱外的摄像机拍摄到的太空日落的壮观景象,金色的太阳给地球和神舟七号镶上了金边,景色分外美丽。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
(中国网 赵娜 摄影)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国新办于今晚8时30分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介绍神舟七号飞船运行、航天员出舱活动等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星宇为您带来发布会最新消息。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国新办于今晚8时30分举行新闻发布会, 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介绍神舟七号飞船运行、航天员出舱活动等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星宇为您带来发布会最新消息。
   
   
发布会主席台上的神七模型
(中国网 赵娜 摄影)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国新办将于日(星期六)晚8时30分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介绍神舟七号飞船运行、航天员出舱活动等情况,并答记者问。届时,星宇会为您奉上来自新闻发布会的最新消息。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航天员翟志刚正在返回舱内查看操作手册,核对手表上的时间。20:25:34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目前,三名航天员已全部坐回到返回舱的座位上。看来他们在轨道舱的工作应该已经完成了。20:23:58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飞控中心传来最新消息,目前飞控中心正处在换岗时间,一些工作人员在给家人发短信。航天员出舱成功,所有工作人员心情都很好。
    伴飞卫星已经完成对神舟七号的20分钟拍照,据飞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图像十分清晰。工作人员将对伴飞卫星拍摄的一千余张照片进行一些遴选,选择最好的照片奉献给全国人民。预计,半个小时之后,我们将能看到伴星的“摄影作品”。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目前,刘伯明正在舱内查看操作手册。20:14:12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即便您无缘用肉眼观测到神七飞临祖国上空,相信您也不会感到遗憾。神舟飞船已经平稳地绕地飞行30余圈,一切都很安稳,并且带给我们一个又一个惊喜,这样的过程性当圆满。有专家这样评价至今为止的神七之旅:神舟七号飞行了30几圈,整个飞船的工作状态都非常好,很稳定,为满足航天员在里面工作、生活,包括今天下午出舱活动任务都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能够在太空中展现中国人步入太空的景象,的确是非常圆满的。20:13:35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目前神七飞船已经进入第32圈的飞行。从现在开始,我国的呼和浩特、太原、西安、石家庄、北京、天津、济南、乌鲁木齐、西宁、兰州、银川、成都、郑州都可以用肉眼观测到我们的神舟七号的飞船。当然,这需要良好的天气条件。20:02:20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飞控中心传来最新消息,伴飞卫星已经释放。
    伴星目前跟飞船母体分离,自主飞行。释放以后,伴星要进行姿态调整,使自己能够对准神舟七号飞船,进行长达20分钟的由近到远的拍摄,然后后续跟踪把照片传下来。
    据专家介绍,这个小卫星释放之后和飞船没有了联系,但是和地面还有联系。
    神舟七号科学实验选择伴随小卫星,在国际航天界是一个小卫星的新技术,在国内是第一次。小卫星作为大型航天器有效功能的延伸,可以对大航空器的在轨诊断,甚至和大空间站的合作,把功能进行延伸,这项技术是一项新技术也是很有前景的技术。
    小卫星在飞船返回时,已经距离飞船比较远,这是个相对安全的距离,对飞船是比较安全的。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目前宇航员翟志刚在轨道舱内工作。19:27:05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也许您会有疑问,究竟依靠什么来实现小卫星的伴随飞行呢?下面请您和星宇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小卫星伴随大型航天器飞行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航天高技术。这颗伴随小卫星具有3大突出功能和意义。下面,星宇请专家为您解惑。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这颗伴随小卫星究竟是怎么诞生的呢?下面,星宇为您揭秘。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根据预测,伴星释放工作将在今天19:30左右开始。下面星宇请专家针对伴星释放工作,为您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
    专家介绍说,伴星的释放跟正常卫星释放原理来讲是一样的,当然操作由航天员辅助,下达指令,靠正常程序分离释放。
    这次释放也考虑到伴随小卫星对飞船安全的影响。因此,在事先组织了多方仿真确认,伴随小卫星释放以后,整个飞行还是安全的,而且也有对策,万一飞行有问题的话,能够解决安全性的问题。设置故障模式。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目前翟志刚、刘伯明返回轨道舱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物品进行整理,将需要带回的物品带入返回舱。18:56:34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目前神舟飞船已经进入第31圈的飞行。这意味着释放伴星这一令人期待的时刻离我们越来越近了。18:54:10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胡锦涛主席在天地通话结束后,和指挥中心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握手,一个不落。胡主席对工作人员说得最多的就是“辛苦了”,“得来不易”。确实,神七的每一个成就都是许许多多航天人辛勤汗水的结晶。在这里,星宇也要向所有的为神七做出贡献的工作人员说一声“谢谢!”18:45:26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目前根据测控数据,神七飞船一切正常。18:41:14
    
宇航员结束与地面的通话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以下是此次天地通话的全部内容。
    [胡锦涛]:我是胡锦涛,翟志刚同志、刘伯明同志、景海鹏同志,你们辛苦了。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对你们出舱活动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
    [神舟七号]:谢谢胡主席,谢谢全国人民。
    [胡锦涛]:我最想知道的是你们现在身体情况如何?也想了解你们的工作情况怎么样?
    [神舟七号]:我们身体状况非常好,空间科学实验按计划进行,出舱活动顺利完成,请胡主席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
    [胡锦涛]:你出舱以后,在太空行走的感觉怎么样啊?
    [神舟七号]:太空漫步的感觉很好,飞天航天服穿着舒适,对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胡锦涛]:你们出舱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你们作为担负这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
    [神舟七号]:谢谢胡主席,感谢祖国和人民的关心,我们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胡锦涛]:希望你们再接再励,圆满完成后续任务,祖国和人民期盼着你们凯旋。
    [神舟七号]:我们一定圆满完成任务,谢谢胡主席,谢谢全国人民。
    中国网直播员星宇:最新消息,胡主席与三位宇航员的天地通话顺利结束。胡主席和指挥大厅内的每一个工作人员亲切握手。18:36:47
        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航天员在太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