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美国为什么读大学学读工科申请部分奖学金

申请美国理工科研究生留学最常见的44个问题和解答
本文由【携尔留学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准化考试类问题
1.理工科的申请,托福单项要求,比如口语是不是卡得非常严?
通常在理工科的申请中,录取的时候口语单项卡得不是特别严格。但是如果要申请奖学金的话,口语的重要性就有了。一般来说申请assistantship
最低要求是22或者23,有的学校要求高达26(这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来说,是很难达到的分数)。为什么学校对于口语有这样的要求?这源于assistantship
的工作属性,一般assistantship
分为TA和RA两种。TA的工作主要是给一些大一新生上基础课,批改作业,坐在办公室里给学生做答疑工作。RA,更简单了,就是在实验室里给老板打工。这个时候与人沟通的能力(很直观地就体现在口语水平上),就变得尤为重要,没有一定能力的保障,是没有办法胜任这样的工作的。
2.TOEFL考的高,对于申请理工类有优势吗?
TOEFL是语言能力的测试,如果分数达到100,或者102以上,通常再高也对于申请没有太多的帮助了,这个时候可能单项的分数更为重要,比如说口语有没有达到22分,在很多学校里这都是申请assistantship
的一个分数线。
3.GRE作文部分是不是对理工科不重要?
不是的,虽然比起来其它专业,理工科对于GRE作文部分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但是也不能低得过分,比如说考了一个2.0
(相当于0分)或 2.5分。
专业类问题
4.计算机转金融工程的几率大不大?
从课程的先行课要求上来说,申请金融工程的可能性很大。但是申请不仅仅是具备了申请的条件,就意味着几率大。金融工程开设的学校少,申请的人多,因为不仅仅是CS的学生,EE的学生,
数学的学生,还有IE的学生,本身就是学FE的学生都在申请这个专业。而每个学校的招生规模在这几年内基本上没有增长。所以几率还是要看综合条件的。(具体金融工程的申请请参考“金融”章节)
5.计算机转金融工程难度大不大?主专业是计算机的,辅修了会计。
首先,辅修会计对于申请金融工程本身没有太大的帮助。金融工程是以技术为导向的,正常来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具备申请金融工程的条件的。但是难度是取决于外部竞争的结果。由于这个专业开设学校少,申请人多,无论什么专业申请,难度都很大。
6.Geophysics石油勘探方向在美国就业如何?
美国的油田主要集中在加州、德州、俄克拉荷马州这几个州,就业状况良好也就是在这个几个州。一般来说,Geophysics下的石油勘探方向开设得比较少。在申请的时候是属于冷门专业分支。这样专业的特点是,只要能拿到录取,那么就业大部分不是问题。关键是能否能拿到录取。因为冷门专业的录取,不确定性比较大。我们很难知道今年学校的开设情况
7.主修工程管理,第二专业土木工程,想申请土木工程,可以吗?
正常来说是可以申请土木的,但是最终要看一下课程,以及你在学校做的研究等经历是否以土木为主。
8.能讲下geophysics在美国的概况吗?就业情况怎么样?
美国的geophysics 开设master的学校比例不大。在master里,最好就业的是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这个方向,但是在geophysics
下学习GIS的学生毕业之后的起薪是不及CS和EE下GIS的学生的。第二个好就业的方向是遥感测绘这一块。其他的方向基本上都很难就业,就只有PhD到底了。
9.能说下geophysics石油勘探方向吗
这个方向非常非常非常少,是个非常冷门的专业。如果申请的话,也可以考虑Petro相关的专业。比如说University of
Tulsa的Petro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Houston的Petroleum
Engineering。
10.material science申请的人多吗?
虽然单独开设Material Science & Engineering
的学校少,但是申请的人并不少。在很多学校里,Material Science &
Engineering 领域涉及的知识开在Chemical Engineering 下,所以也可以考虑申请Chemical
Engineering。如果学的是材料物理方面方向,在Civil Engineering 下也有少部分。
94,口语18,申物理是不是有劣势啊?专业的GPA和相关背景还挺好的。
这个要看具体的情况,不过如果不打算重新考TOEFL的话,那么可以考一个Physics 的GRE
Sub,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TOEFL成绩不足的劣势。同时,如果口语还算不错,可以在套磁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时候,给学校那边打电话,进行电话套磁。这样一方面能跟学校有一个更加亲密的接触,另一方面可以向学校展示口语能力,这样也可以弥补一部分劣势了。
12.本科是理科化学,在硕士转工科例如化工,这样容易申请吗?
这样申请是没有问题的,并且还会有一定的优势。化工的学生,理论知识没有化学的学生那么扎实,所以化学的学生在申请Chemical
Engineering的时候,会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优势。
13.本科是信息类的智能专业,但有的CS专业课没开,想先读计算机的硕士,再申请CS的PhD,本科的缺陷还会有影响吗?
课程上来说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申请PhD的关键在于专业背景——研究经历。
14.机械工程申请是注重专业名称还是导师研究的项目?
取决于申请的是什么学位,如果申请的是PhD,老板是王道,有一个牛的导师,一定会让你在学术的路上事半功倍。如果申请的是master,那么专业的名称,或者学校开设的concentration更重要。
15.我本科学电子的,研究生想走生物医学工程方向,有可行性吗?
这个要看有没有相关背景,有没有做过相关的研究。如果没有相关的研究,申请成功的可能性比较低。比如说,曾经有个学生,拿到了生物医学工程的全奖PhD,他是学CS的。他申请成功的关键,是在研究生的两年一直参与的项目是一个医学院的信息系统,也就是说他在相关领域有丰富的经验。
16.生物医学工程的申请情况怎么样?
这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专业,申请的情况取决于背景。这个专业的学生,说直白点:让写个程序你会,让做个电路你也会,让做个小仪器你也会,让你养个细胞你还会。由于专业新,我们国内的学生申请的最大障碍,就是国内大学的类似专业很少有完全对口的。一般来说完全对口的学校申请的结果就好,比如说北航。不对口的学校就比较悲剧。
17.本科土木,研究生想转建筑有可能吗?
在理论上是可以的,因为很多建筑学院,提供3年的master给那些本科专业不是建筑的学生去学习。建筑专业master申请在各个专业中对比来说,不算难,但是要看是否能够提供作品集,如果没有作品集,申请成功的可能性很低。申请建筑专业,作品集是王道。
18.国内硕士毕业了,没有paper,GPA3.4,申请机械工程难度大不大?
PhD的申请没有容易的。没有Paper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研究经历。如果研究经历还算丰富,申请还是很有希望的。
19.本科不是计算机,如果硕士是的话,申CS的PhD有戏吗?
这个是有可能的。不过要看研究背景,申请PhD,研究背景是王道。
20.金融工程主要是研究数学方面的吗?
金融该工程分为两个大的方向,一方面是研究数学的方向,另外一方面是Financial Engineering
方向。这两个大方向会有一些不同的侧重点。前者基本上就是研究数学方面,如Stanford,Chicago。而后者工程的含量会高一些。
21.基础数学和统计方向最近申请怎么样?
基础数学很少有master的学位,大部分是PhD的申请。统计的master就会多很多,一部分是开在数学系下面,一部分是单独的统计系下。统计本身就是以应用为主,所以招生的规模大一些,也想对容易申请一些。
22.研究型的金融工程master比授课型的性价比高?
在美国的大学中,没有研究型与授课型的硕士之分。在美国的大学中,只有一种硕士。有的是一年,有的是两年。但是他们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学制紧凑,一个学制松一些,总体所需完成的学分和课程都差不多。
23.我本科修的是交通工程专业,但网上的相关信息很少,有什么建议吗?
一般来说交通工程相关的专业在土木工程下比较多(例如Cornell University和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单独的交通工程的专业少一些(MIT有)。另外还有一些Transportation在Civil/Urban
Planning下面。这两个方向所学的东西不太一样。
24.Civil Engineering和Ocean
Engineering申请哪个更容易?
很多时候这俩在一起。如果同时开设的话,一般是Civil Engineering会容易一些。因为Civil
Engineering的系通常都比较大,也就意味着招生规模大。
25.EE指的到底是电气还是电子?
都是一样的,只是翻译不一样而已。
26.我是学生物统计的,想先考国内研究生,再转学分申请美国生物统计的master,有什么建议吗?
国内研究生的课程的学分想要全部转过去,可能性比较低。所以不建议这样运作,不如直接申请生统。
27.EE哪些方向是比较有发展的?
目前来说,新兴的方向都有发展,如网络、通信等。
背景提升类问题
28.工作经历可以和研究经历想比拼吗?
取决于所申请的专业和工作经历的具体情况。比如说,申请的是工程管理、金融工程等专业,那么工作经验很重要。如果CS、EE等专业,那么研究经历会更重要一些。当然,我们也要看工作经验是什么样的工作经验,比如说,在IBM做研发,这样的工作经验就是研究经验。在申请CS或EE的时候会有很重要的作用的。
29.国家级大学生科研项目有添彩效果么?
添彩的不是项目的名头,而是在这里面做了什么,经历过什么,用过什么样的技术,学到了什么,达到了什么样的结果等等。过程比名头重要得多。
30.研究经历只是指paper吗?
Paper一般来说,只是做research的一个阶段性总结。research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过程也一样重要。Paper只是research的一种书面体现形式,其他的研究经历也是research(如project、lab
experience、RA等)。
31.有研究经历但是申请之前paper没出怎么办?
这个不是问题。如果Paper是确定会发的,可以在简历上标注“pending”等。
32.研究经历能再多说一些吗?除了注重paper还要注意什么?
会用什么仪器?用过什么样的技术?发现了什么问题?解决了吗?怎么解决的?为什么这么解决?解决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了吗?又是如何解决困难的……Research的过程是最重要的。
33.请问如果没有工作经验是不是很难申到好的高校?
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很多没有工作经验的同学,都成功申请到Top 30 甚至是Top
10的美国大学。一般来说,只有在申请商学院等职业学院的时候,才有工作经验的要求。
34.研究、工作经历是多好,还是精好?都需要证明吗?
精好。因为过程丰富。如果经历过于丰富,学校也会产生疑问,你怎么会有这么多时间去做这么多的事情。美国的大学,在申请的时候,对于这些经历不需要任何的证明材料。但是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通过你的材料他们就可以判断出你的材料是真是假,因为做过的人和没有做过的人,说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面试的时候,去考察材料的真实性。可以说,他们可以通过非证明材料去考察材料是否是真实的。
35.本科参加的各种科技竞赛算是科研经历吗,如果能拿奖的话?
即使不拿奖也是科研经历。关键在于过程,而非结果。当然又有过程,又有结果是最好的。
36.工作室开发项目是不是研究经历?
算。因为开发一个项目的过程,就充满了未知,需要你和你所在的团队不断的去摸索前进。
37.本科的什么经历算是科研经验?
做的项目,进实验室,有一些大型的作业等等,都可以算作科研经历。
奖学金类问题
38.master是不是基本拿不到奖学金啊?
无论是master还是PhD,整体能拿到奖学金的比例大概有30%左右,但是拿到全额奖学金的比例不高于5%。
39.本科出身对于申请PhD全奖的影响多大?我是物理类的,本科排名50左右的211学校。
申请PhD全奖最重要的是专业背景和专业实力,如果学校的专业强于其他学校,那么成功的几率不比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生小。PhD的申请一切以专业为导向,无论是背景,还是学校的出身,都是一样的。
40.主修工程管理,第二专业土木工程,想申请土木工程的master或者PhD,主专业GPA
3.4,第二专业更高些,土木工程申请奖学金可能性大吗?
第一、土木工程相对能拿到的研究经费会少一些,换句话说,在相似的情况下,拿到全额奖学金的可能性会小一些。第二、是否能够拿到全额奖学金,是要看你自身学术能力的。如果具备学术能力的基础,才会有机会。在这里必须要明确一点,奖学金是什么?大部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是以TA和RA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说,奖学金是工资。PhD的学生就是给老板打工的劳动力,这跟找工作一样,你有什么样的能力,你能给老板带来什么,你能给学校带来什么,这个就是关键,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这个关键的核心就是研究能力或研究潜力。
41.全额奖学金申请需要什么条件?
全额奖学金一般以三种形式出现:Fellowship、TA、RA,80%甚至90%以上的情况是以TA和RA的形式出现的,无论是TA还是RA,都是工作。TA主要的工作职责是给一些新生上课、批改作业和答疑。也就是说,需要有很强的学术能力和一定的表达能力才可以完成这个工作。RA就是在实验室里给老板打工,需要有实际操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实验室里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学术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需要用研究经历去体现,表达能力与沟通的能力需要用TOEFL口语来体现【一般学校对于assistantship(助理)的要求是22或23分,个别学校要求26分】。
42.土木工程申请奖学金可能大吗?
无论什么专业拿到奖学金的都有可能性,不过这些奖学金最可能的形式是,减免部分学费。而全额奖学金是工资,那就要看学术能力等因素了。
43.生物类好申请奖学金吗?
44.计算机转金融工程master拿奖学金可能性大吗?
如果能拿到录取,取得部分奖学金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全额奖学金基本上没有。
本文由【携尔留学】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的其它问题,欢迎提出,致电或邮件至【携尔留学】
【携尔留学】联系方式
电话:010-
在线提问网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查看话题
关于在新加坡读大学或硕士然后去美国读硕士或博士的文章 (转载)
看到很多人对申请美国的研究生/博士有兴趣,然后也在PPJJ主贴下面也回答了几个问题,这个帖子我想发一个主帖比较合适(作者来自NTU 心雨论坛www.xinyubbs.net 在中国大陆貌似上不了))
1.关于在美国读书,首先就得想好自己是读MASTER还是PHD,因为很多学校都是如果读PHD就直接申请PHD,如果读MASTER就申请MASTER,和新加坡一样,不需要一定要有MASTER学位才能申请PHD。申请流程几乎都一样,但是学校在决定这两个录取的时候,是很不相同的。
2.很多学校(虽然不是所有的)网页上都写明申请MASTER(研究生)没有奖学金,PHD(博士)才有,所以申请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你需要不需要奖学金。
如果家里有钱,一个好的选择是自己出钱,读名校的自费硕士,因为将来你的履历表上不会写上你是拿奖学金的还是自费的。
申请中一个很平常的情况是
如果能拿到排名50-60名学校的全额奖学金(OFFER),排名20名的学校通常会给你AD(只是录取,需要自己负担学费生活费)
如果能拿到20名学校的OFFER,排名前10的学校通常会给你AD
所以就看你愿意拿奖学金读60名的大学,还是自费读10几名的大学了。
在同等的情况下,自费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读更好的学校!
补充几个EE(电子工程),CS(电脑)专业特别容易拿到自费硕士AD的名校:
最容易的:USC,哥伦比亚,这两个基本是人人都可以拿到自费MS的AD,录取人数众多,USC据说一年招收好几百,哥伦比亚也有1200,因为
人数特别多,所以没有导师,一般也不做任何研究,完全以找工作为目的。
次容易的:UPENN(宾夕法尼亚),DUKE(杜克),YALE(耶鲁),CMU(卡耐基),UW(华盛顿大学),UMICH(芝加哥),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这些学校硕士人数都不太多,自己可以选择是课程硕士还是研究硕士,通常情况有导师分配,想MS毕业直接找工作的可以选择课程硕士,想继续读PHD的可以选择THESIS硕士。
比较难的:斯坦福,斯坦福很贵,但综合和电子专业排名都非常出色,经济条件很好的可以考虑。
私立名校学费都在一年3万美元以上,哈佛,哥伦比亚,杜克,JHU这些都是3万5左右的学费;生活费看地区,便宜的地区房租生活费加起来500-600美元就够了,贵的得800-1000。公立大学学费相对便宜,大部分在1万多一年,但是也有3万以上的,有几所特别便宜的公立大学补充如下:其特点是学校不错,AD很容易拿到,学费生活费也都很低,性价比很高:TAMU,VT,UFL。
3.本科直接申请MASTER,没有PAPER是很正常的,不需要担心,大部分人本科申请的都没有PAPER的。你的GPA和G,T还有毕业学校是关键,加上毕业论文的经历作为你的研究经历就可以了。如果有论文对申请来说是很大帮助,无论是比较好的会议论文还是期刊论文都会给你的申请大大增色。
如果读完研究生申请PHD还没有PAPER,那对方学校就很有可能置疑你的能力了。
4.MOE(新加坡教育局)的BOND(强制工作),SM1(初三来新),SM2(高三来新),SM3(大一来新)都是有六年BOND的,不过MOE BOND广义上包括三年的TUITION GRANT(自己付25%,新加坡付75%,这样只用工作三年)的BOND,所以这个还是很少有人没有的吧。基本上只要在新加坡读过本科的都有BOND在身,至于脱这个BOND,方法不外乎几个:
1.最潇洒的,把钱还了,不过这个方法估计很少有人会用(还四年学费)
2.拿到研究生OFFER,然后跟MOE(教育局)商量,交押金或者不交具体看MOE决定
3.拿到NSS或者NTU,NUS OVERSEAS SCHOLARSHIP。如果拿到这几个顶尖奖学金,ASTAR(A星)和 NTU(南洋大),NUS(国大)会帮你处理好一切,你什么都不用担心,只管好好回国玩一通准备读PHD就行了。毕业后新加坡工作,如果是NSS就回ASTAR,NTU,NUS的就回大学做教授。
关于BOND,对于SM1,SM2,SM3的学生在美国读硕或者博, MOE 的官方回答是因人而异。
但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
06年来美国读书的都是交了押金的
07年基本都不用交,但是需要有担保人
所以MOE的政策很多时候是和年份挂钩的,要看运气
跟拿到OFFER的学校没有关系,但是一般拿到名校的OFFER,和MOE商量,MOE都会放行,区别就是有的不需要押金,只要担保人签字就行,而有的得交好几万的押金。
很多人都是毕业了先在大学做一年到两年PO,这是个很好的选择
一来这个可以算工作时间,如果要交押金,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交的也会少
二来工作一年也可以赚点钱,交押金,申请的时候都用的上,很多学校申请费也都要80美元左右
三来工作了之后会拿到永久居民,永久居民对在新加坡申请美国签证包括跟教育局商量的时候都有好处
4来很多毕业前没时间考GRE(美国研究生必考,相当于SAT) 的可以在做PO的一年里把GRE考了,申请材料准备好
5.至于帖子里面很多人关心申请的成绩,一般来说FIRST CLASS(一等荣誉学位)是最基本的要求,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他们通常会要求你给出详细的名次或者百分比,南洋理工大学的一等荣誉学位的比例一般是前10%,在推荐信中也多次需要教授填写你的具体名次或者百分比,当然是越高越好,像柏克力的推荐表格如果我没有记错,选项是这么样的:
这个学生是今年我见过最出色的
这个学生最近几年我见过最出色的
这个学生是最近?年我见过最出色的 ?是要求你的推荐人填写的
从这个选择也可以看出竞争还是异常激烈的
南洋理工的学生自己是不可以查到自己的具体名次的(除非你是李光耀金牌,第一名,不用查也知道),一般人可以让教授帮忙查,你可以查到你的平均分还有名次,例如7th/890,就表示你在EEE 890个学生里面是第七名。这种在申请的时候都很关键
申请美国大学,实力很重要,也有运气的成分,做了自己所有能做的,然后祈祷自己好运吧!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某一个特例,例如XXX本科来自三流大学却去了康乃尔,或者XXX 本科成绩不好却去了布朗我们就觉得人人都可以这样,毕竟那是少数人就是在麻省、哈佛,你也会遇到来自普通大学的人,虽然这种几率是很小的。大部分学生还都是来自名校,也是前1% 前2%这样,甚至你能遇到国际奥赛金牌全世界第一名这种大牛。任何时候都要看一个整体的比例,看特例容易误导自己!
另外数理化生物这些方向比较容易拿到奖学金,电子计算机相对比较难,商科和文科也比较难
当然世界是公平的,难拿到奖学金的找工作就很容易,像容易的学科,像生物这些很难找到工作,很多人毕业了都必须继续做博士后。
6.生活,美国很多大学都在比较小镇上甚至是美国农村。所以过习惯了新加坡生活的学生到了美国也会不很适应,南大国大在学校吃又便宜又好吃(到了美国,你就会知道在国大南大吃的真的很好了),要自己做饭,也要担心路上遇到人跟你要钱(甚至手里有武器),你不能像在新加坡一样经常去看电影,不能去BUGIS吃火锅,不能去CITY HALL 或者义安城购物吃成吉思汗。刚开始如果没车又没有熟悉的师兄师姐,去个超市你都去不了,理发比新加坡贵,而且理得差,水果非常贵(新加坡很多水果真是太便宜了)。如果是在波士顿或者五大湖,冬天会很长,有的地方有六个月的冬天,
优点:这里啤酒和哈根达斯很便宜,哈根一桶3美元,够吃好几次的了。啤酒有好多牌子,都很便宜。
奥兰多有好玩的迪斯尼乐园,华盛顿有无数免费的世界级的博物馆,西部和东部都有很多世界闻名的自然公园(黄石,大烟山…),有超蓝的天空
有更纯正一点的西方文化,有世界最顶尖的大学
所有的这些都是自己要想好的。有利就有弊,有得就有失,在得到了一些东西的时候必然也会失去一些,关键就是看自己怎么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7.美国学术水准:
读PHD,除了专业排名,学校综合排名和导师也相当关键。例如哈佛虽然电子只排名3-40名,但是不代表哈佛的EE就很差,只是因为哈佛的EE很小,很多方向没有教授做,只要有做的方向还都是很强的,而事实上哈佛EE的排名已经比很多EE FACULTY数量是哈佛好几倍多的学校排名高多了。
另外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大学要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浸润。独特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会让人一辈子受益,会让学生有归属感,这是很重要的。所以当一个学生拿到专业排名前十的GIT和专业排名3,40的哈佛的时候很少人会考虑前者也是显而易见的,进了学校后,最关键的还是自己的导师,能在名校执教的教授都是相当有水准的。
美国综合前20的学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流的大学,都是很值得一读的
8 补充一点工作情况,美国的工作机会几乎无疑是比较多的,很多大公司,实习机会也很多,自己有能力的话,无论是在大学做学术还是出去到工业界都是不错的。从第二年开始不少PHD学生都会暑假三个月出去实习,美国的薪水比较高,就我知道的几个公司实习薪水如下:微软,实习5000美元一个月,GOOGLE 7700,思科 6000,根据部门不同,地点不同,会有少许变化,一些本地小公司不等。如果是正是员工,在实习薪水的基础上再高40%的样子,薪水还是相当丰厚的。当然美国的税也很高,学生拿的是TA,RA,要交20%左右的税,毕业工作之后,是20-35%,具体比例跟自己所在的州,还有自己的婚姻状况这些有关。
9 最后要说的就是美国读博士真的比较辛苦,所以一定要有心理准备,想好自己要什么。要不然咬咬牙,考了GRE,申请了,很焦急的等待后拿到了OFFER,签证也过了,到了美国却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那样就很麻烦了。
美国的学术的确是超一流的,真的想做学术的人,在美国读PHD当然还是首选,繁重,难得不可思议的作业,各种各样的研究项目,教授的压力,很辛苦,你会经常赶作业到1-2点,甚至通宵,但也的确能学到好多东西!
关于美国申请的一些题外话
对于申请难度,我再稍微说几句,说实话,直到我申请之前我没想到过会这么难的。很多大一的孩子都可能会做麻省的梦,到了大四,到了申请的时候我想很多人都会成熟了许多。
我把我的经历还有同学的一些都讲讲吧,大家心里也都有个数
EE(电子工程)和CS(电脑) 作为理工科里最难申请的专业,难度真的很高,很多时候对EECS的人来说,面临尴尬的选择,对于金融,商科,说实话奖学金是很少,比EE还少,可是很少有人读这些的会想读拿奖学金的,很多人潜意识上申请的时候就没想过拿奖学金,一般能给减免一半学费就很满意了。
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申请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抱着一定要拿奖学金才读的想法,因为这些专业太难找工作了,而且这些专业的博士普遍比工科时间要长,物理生物经常要6年,EE CS 这些4-5年很多人就可以毕业了。一个已经第五年的读物理的师兄跟我说,他们当年进校12个读物理博士,现在持下来到第五年的也就6个人而已。至于化学专业在北美论坛看看,据说博士毕业了只有3%的能够直接找到工作不需要做博士后的。
所以当国内很多人欢天喜的拿到化学一个7,8十名的大学的奖学金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到了美国,看看实验室那些第五年,第六年的师兄为工作在挣扎的时候,才是他们真正折磨的开始!在GTER上看看,很多人申请的时候就是以100-200名的大学主打的。其实我们看到的很多时候只是那些最好的,最幸运的!
在美国做教授是异常难的,看看一个50名大学的教授简历你会发现大部分都是前十学校毕业的博士。像生物这样的专业,耶鲁毕业的能拿到南洋理工大学的教职已经是出路非常好的了,因为工业界很难把这些专业毕业的PHD分流出去,所以做教职就非常难,除了少数大牛,绝大多数小牛都是继续做博士后,等待机会,其实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计算出做教授的比例,一个教授一辈子大概要带30个左右的博士,如果我们假设学校规模大致不变,所有学校的教授数量大致保持不变,宏观来看,那么只有等这个教授退下来,才会有一个人能做到教职,也就是说30个人里面有一个可以做到教职的。
对于EE(电子),CS(电脑)则很不同,工作还是相对很容易找的,工业界可以分流走大量的毕业生,也有很多大公司,微软,思科,INTEL,包括GOOGLE这些,当然还有很多很多中小公司,而且薪水其实比在大学做教职高,我问过我的教授为什么他不选择去工业界,而是在大学,他说他喜欢做研究,钱多钱少他并不是很在乎。
就从网上申请的结果来看,很多很多学校,包括名校现在都开始给AD,斯坦福AD每年给一大把,就是MIT(麻省)这样理工超一流学校都给AD。这对那些有钱的申请者有用,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帮助。
07年南洋理工的电子工程的第一名拿到了MIT还有好多名校的OFFER,可是说是NTU(南洋理工)申请史上的第一人,他是电子工程的第一固然是个重要的因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他发表了三篇很不错的JOURNAL PAPER(研究论文),对一个本科生来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很多学校都给了OFFER。
我当年这一届的第一成绩好得空前绝后,但是没有论文,很多学校都拒了,当然这些也有客观因素,现在NTU(南洋理工)很多名目繁多的研究项目,当时我们读的时候没有任何做研究的机会,我们能有的只是最后一年做毕业论文的时候做得好能发一篇,而且很多时候这也取决于教授,跟有的教授做有的方向基本是不可能发论文的,当时我们很多人能做的就是寻求3年半读完,而且还能拿到很靠前的名次,而且当时想到美国读书的人比现在更少,也很少有师兄师姐能够聊聊这些的,其实现在想想,四年读完,多做点研究,多发一两篇论文,对于想读名校PHD(博士)的来说才是正道,而且三年半读完有时候也会稍微影响成绩。现在NTU(南洋理工)做研究的机会也多了,改成A+ A-制度之后GPA 也会比原来更容易拿到好成绩。
还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EE(电子工程)申请上,清华在亚洲是独大的,再下面也是汉城大,NUS(新加坡国大)这些,NTU(南洋理工)申请丝毫没有任何的优势,NTU(南洋理工)历史短,去美国读书的人也少,很多教授也不了解,不知道NTU(南洋理工)。
很久以前当我听说一个很强的师姐,CE的第一名(这个可能现在PHD都快毕业了)读的是西北大学的时候,我挺惊讶的,当时我还是大二或者大三吧,我就想她那么厉害怎么不读MIT(麻省)呢?到自己申请的时候,经历过那个3月的等待之后,每天去水木,去GTER看大家报背景,报OFFER你才会知道,太多太多的牛人了,国内电子这些专业本来录取分数就是极高的,厉害的人非常多,国内申请人的基数也极大,国内读电子的人也多,像清华,上交,中科大,浙大,西交,每年都有大量EE的人申请,整个美国前二十又能招多少人呢?清华电子一届大概有300个人左右,很多本科就想出国,本科没出的,很多读完研究生继续申请。MIT,伯克利这些学校的EECS很大,一个学校每年大概全世界范围能招200个PHD,但是这里面美国本土学生会占大量名额。像杜克西北哥伦比亚这样的学校,每年EE PHD 招收也就20个左右,中国学生人数算多的,也只是个位数,还有美国人,还有印度人,还有欧洲的,韩国的。他们都会申请。所以对EE来讲,即使是清华的,也很多在美国6,7十名的大学读PHD(博士)想想清华电子当年是以全省前多少名的分考进去的吧
我这届第一名的同学拿到了两个OFFER, AD是有好几所,可是对很多家庭来说,自费读私立学校是不现实的。至于一个跟我比较熟的CE的第一名,他只有一个OFFER,如果没有这一个OFFER,他当年申请就挂了,他就直接在新加坡工作,不准备继续读书了。
所以要以最坏的打算来对待申请。
再来谈谈工作,
在美国相对工作机会比较多,读完PHD并不代表就一定要做自己的本行,对一些著名投行像高盛,他们看重的是学校的名气,并不是你读的专业,你读什么专业都可以,只要你是名校的,而且能通过他们的几轮面试,我认识一个读了六年生物PHD的高材生毕业就去麦肯息了,做投行或者金融分析这些是最能赚钱的,做这些方面,你是读金融或者数学的固然最好,但是读其他方面的也没问题,你是本科生没问题,你是PHD我们照样需要,但是学校一定要好,综合排名一定要高。所以当时我申请的时候,MIT,伯克利这些并不是我的首选,MIT我也没有申请,一方面我知道我申不到,我申之前就知道我这一届第一名前一年被拒,还有我认识一个剑桥的女生也被拒,所以我根本就没有申。另一方面我也希望申请一些综合好,商科也特别有名的学校。所以当时我最列的几所最想去的是
哈佛,宾夕法尼亚,杜克,西北
这几所学校电子不去说他,哈佛是最低的,但是商科MBA这些都是顶尖的,哈佛EE 排名比较低,但是只是因为小,我喜欢的方向有一个极出色的教授,就在哈佛做教授,他本来在MIT做副教授,后来去了哈佛,上次我看到一个帖子,里面列了美国的20大天才,看到了这个教授的名字。美国很重视校友效应,所以如果回自己的母校读商科这些也会相对容易很多。
其实新加坡是很不错的,离开了新加坡,会发现太多太多新加坡的好。
新加坡的奖学金数量现在也比绝大多数美国大学都高。
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安逸舒适的地方
所以从新加坡申请,得到一些的同时也必然失去很多东西,关键就是自己看看自己得到的是否大于自己失去的,而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同的,对一些人来说,失去的更多,对有些人来说,得到了更多
大千世界,熙熙攘攘。该走的还是要走,纵然或有许多惋惜。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一念之差,或许是两个世界;一步之间,再回头,已然远隔重重山
以下是本人读完这篇文章的心得:
我准备读博士,因为我想做个教授,主要是我不是搞行政人际关系的料子。既然选择在新加坡读研究生,那么就要力争第一名,多做研究,多发表论文才能对之后的美国博士申请有帮助,顺便把我新加坡绿卡也拿了,省的以后没地方去生活。
:tiger28:写得很好 我初来乍到,学习了! :tiger05:tiger05:tiger05: 写的不错哈
嘿嘿:D:P 我聽說,其實 tuition grant 不理它直接走人 MOE 也拿你沒法的對嗎? 写得真心不错,只是还想问一下,现在国内的研究生想去新加坡读博(南洋理工/国大),英语一定考雅思还是托福?因为本人现在研一,想对英语这块要着手准备了,求解,谢谢! :victory::victory::victory: : Originally posted by llO_Ol at
我聽說,其實 tuition grant 不理它直接走人 MOE 也拿你沒法的對嗎? 请问收到美国大学读博的offer后,在办理什么手续的时候需要找MOE谈啊?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广告投放请联系QQ: &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邮箱: 或者 QQ:8835100
Copyright &
eMuch.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读大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