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赵安军qq拼音怎么打繁体字

[转载]赵安军:用象形文字打开易经注解的桎梏
《易经》是中国哲学的根源,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科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华夏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分两部分,一是“经”,有卦名、卦象、卦辞和爻辞;二是“传”,是阐释本经的专著,即《》上下、《》上下、《》、《》上下、《传》、《》、《传》,共计七种、十篇,因其诠释经文大义,似本经之羽翼,故汉人形象的称之为《》,称为《易传》。&&
本经相传为周文王所作,从其内容来看,有后世之人的补充完善,所以有研究者认为《易经》本经部分创作于文王、完成于周公。《易传》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
关于《易经》书籍性质研判,自古以来见仁见智,主要有:卜筮书、哲学书、历史书、、行为学等等。《系辞传》:“夫易广大悉备”,它会通、弥纶天地之道,它是高于任何具体学科的大道之源。
《易经》的思想智慧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系辞传》就有:“百姓日用而不知”之说。《易经》的内容极其丰富,对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和等各方面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一》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易经》现存版本主要有三种:通行本、帛书本和上博战国楚简本。影响最大的通行本有注本、疏本(即《周易正义》)、《周易本义》本等。
历代研究《易经》的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和。义理派强调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的涵义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象数派注重从八卦所象征的物象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亦有人认为义理派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历史上研究《易经》的大家众多,义理派研究者有、韩康伯、孔颖达、朱熹等,象数派研究者有、等。历朝历代关于《易经》的研究著述颇丰,数不胜数。
在中国文化史中,没有任何一部典籍能够像《易经》这样,引起人们长久、普遍的研究兴趣和莫衷一是、针锋相对的争议。研究《易经》之难,仅“易”字,就有多种解释,通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出自《》;而蜥蜴能够变色,俗称“”,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2.易为变易、易简、不易。郑玄《易赞》、《易论》有“易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3.日月为易,象征,揭示阴阳循环交替之理。
4.日出为易。认为这个意思,也是“干”的本义。
5.易是占卜之名。
6.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常变的,故此《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
7.交易,亦即阴消阳长、阳长阴消的相互变化。如一般的所显示的一样。
8.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着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
我们研究《易经》,一定要贴近《易经》成书的年代,首先要从当时通行的文字入手。《系辞传》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孔子说:“文字不能完全表达语言,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思想。”那么说来,圣人的思想是不是就不能够完全显示出来了?孔子说:“圣人创立象用来完全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卦用来完全表达实情与虚假,配上卦辞用来完全表达要说的话,更改而联结卦爻用来完全表达是否适宜,有如敲击以惊动、摇晃以促使用来完全表达神妙的作用。”)由此可见,孔子认为《易经》的“辞”是完全表达出了《易经》所要表达的思想。以《易经》的卦爻辞为对象,借助象形文字这个工具去研究,思路应该是合理的。
那么,“易”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看看“易”字的字形演变。
易,甲骨文&&像将一个有抓柄的器皿&&中的液体,倒入(水)另一个没有抓柄的器皿&&中。有的甲骨文&&&(器皿的手把,代表有把的器皿)&(倾倒的液体),虽然字形已经大大简化,但仍保留了“注液”的含义。金文&&像一个有手把的盛器&&里装着锡液&(水),字形进一步简化。有的金文&&将盛器形状&&简化成了&,将抓柄形状&&写成了似“日”非“日”的形状&。造字本义: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易是锡的本字。锡的熔点低,是铸器的好材料,古人发现“熔锡铸器”,好操作,不费事。引申义有:(动词)交换、变更的意思,(形容词)轻松、不费劲的意思(注:“易”的字形演变表及本义解说,来自海恩先生的在线“象形字典”)。(编辑说明:英文域名采用Dotum体,字距加宽1磅)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易经》的“易”字就是“变而化”的意思。
&&&&同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说文解字》对“易”字的解释与甲骨文、金文(统称象形文字)的意思大相径庭。《说文解字》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著。我们可以看出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演变成汉隶以后,变化非常之大。《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说文解字》对汉字字形的分析研究,主要是采用小篆、隶书字形,也有少量金文。100多年以后,曹魏时期王弼(226年-249年)对《易经》的注解,恐怕是采用《说文解字》的汉字字义。王弼对《易经》的注解,一直被视为《易经》研究的义理派的经典。我们是否可以推断,以《说文解字》的汉字字义解释《易经》,恐怕会有一定的偏差吧。
实际上,这也是义理派内部对《易经》解释一直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唐朝初年,《易》分施、孟、梁邱、京等派,主要有高费与施孟争胜,文字今古,师说歧异,种种分歧,各持一端。下令孔颖达主持编纂五经注疏定本。孔颖达在众多的经书章句中,选择一家优秀的注释作为标准注本,然后对经文注文详加疏通阐释。孔颖达以“王(弼)注义例明备,‘独冠古今’”,故孔颖达《易经正义》采用王弼注本。
从此,对《易经》卦爻辞的注释有了标准版本。后世的研究,基本上没有脱离钦定的孔颖达的《易经正义》。
平心而论,我们依照《正义》研究《易经》,很多卦爻辞难以说明其准确含义,显得神秘难懂,这样造成了普通读者对《易经》敬而远之。毋庸讳言,大家一般认为是《易经》的版本差异、文字误传等原因。甚至有人质疑《易传》和《易经》本经相关性不大,能否作为《易经》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些疑问与《系辞传》孔子所述是否矛盾?我认为,无论是《易经》本经部分,还是《易传》,都不是一个人一次性完成的,出现严重差错的可能性不大,文字差错更不可能。通行本体系严密,应该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著作《易经》的人(文王、孔子等)无疑具有深厚的文学造诣,同时也是政治家,所以,他们著书行文的风格应该是清楚明晰的。如果有难以理解的字句等问题,恐怕要从解读工具——文字上面找一找原因吧。
《易经》成书的年代,是甲骨文和金文的象形文字年代;孔子所处的年代,是甲骨文、金文等文字逐步转变为籀文(大篆)、小篆的年代,象形文字的字义正在发生变化。孔子所作的《易传》,既是《易经》的点评、补充、发展,也有向那个年代的人做翻译的意思。
众所周知,以甲骨文为代表的象形文字研究,始于19世纪末期。在象形文字研究方面,今人不一定不胜汉代以后古人;所以,我们对历朝历代《易经》研究大家的观点,也不能过分拘泥。
因此,我设想,以象形文字作为基本工具研究《易经》,恐怕会有不同的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有两个重要发现。
其一,很多难懂的句子一下子变得清晰明白。卦爻辞中,大家一直用通假字解释的字,其实根本就不需要。通假字严格来说,其实就是古人的错别字,或者当时文字不够而使用的借用。《易经》是经多人反复完成的著作,出现错别字的可能性不大。《屯卦》“乘马班如”的“班”解释为“盘”字,太过牵强;“匪寇婚媾”的“匪”解释为“非”字,不但不符合通假字的基本条件,而且这样一来整句的意思变得艰涩难懂;《豫卦》“介于石”的“于”字,无论如何也无法变成“如”字,至于在《系辞传》中的“介如石”另有他论;等等。
其二,经过用象形文字解释,《易经》本经与《易传》的内容变得浑然一体,绝对配得上是《易经》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实我们无法想象,像孔子这样“中国传统文化第一人”的人,注解《易经》会做出狗尾续貂的事情。如果需要权威解释,相比之下,哪一个人能够和孔子相提并论?
我在使用象形文字对《易经》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广泛地研读了反映《易经》成书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典籍,诸如《周礼》、《诗经》、《史记》和孔孟老庄的经典著作,还有当代学者吴晓波著《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等著作。通过阅读这些著作,我试图接近《易经》成书时期的全方位的社会生态,尽量使译文有可靠的社会基础。译文最大限度参照历朝历代义理派的观点,同时也用象数派对卦、爻的吉凶占验辞作为验证手段。现代作者的著作中,傅佩荣老师的著作《解读易经》、张其成老师的著作《全解周易》,对我的翻译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此也表示谢意。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对我的翻译内容做以简要说明,也作为导读。
&&&&一、本书内容仅限于对本经的卦名、卦爻辞和《象传》做翻译。《系辞传》说:“知者观其,则”。这里的彖辞,是指本经的卦爻辞,孔子认为:“明智的人仔细考察彖辞,就会想到一半以上的情况了。”由此可见卦爻辞的重要性。研究卦爻辞也是初学者最便捷有效的研究途径。
现代人认为的《易经》卦爻辞难以看懂的原因,除了文字在发展中产生了巨大变化以外,还与我们现在所处环境和《易经》成书时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有关。这个差异导致我们对古人的生活了解甚少,古人依照自己生活体验所说的话,我们现在难以完全理解。这些差异性大致可以归纳为:书写记录工具、社会生活状况、文化发展条件等方面。
我们知道,在商周时期,文字的书写记录,采用刀刻甲骨的方法。所谓文,就是用刀刻文字,甲骨文,就是使用刀刻在甲骨上面的文字。(不排除有极少量用笔蘸墨水书写在绢帛、竹简上的。)这样一来,书籍的书写极其不便,保存和阅读的难度也可想而知。所以这个时期人们的行文一般极其简练,甚至省略了大部分我们认为必需的内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在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充完整其意思,《易传》对我们完整理解本经原意,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在古代,因为没有现代所谓的科技手段,为了生存的需要,将人自身的能力发展到了极致,有些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比如说,《渐卦》上六:“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按照我们一般的设想,鸿雁的羽毛被拔下来,怎么可能是吉呢?我在翻阅了大量关于鸿雁的资料后,才发现:鸿雁在北方育雏,等小雁能够飞翔后,要进行一年一度的换羽。换羽时,飞羽皆落,暂时失去飞行能力,必须选择适合的场所躲避两个星期,等飞羽长成后,准备迁徙南归。上九所指的应该就是鸿雁的这一个生命历程。鸿雁换羽成功,喻示一个生命周期顺利完成,获得新生,并且成为典范,当然是吉祥的。如果不这样理解,似乎再也找不出合理的解释。但是,资料同时显示,鸿雁育雏远在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在远古时代,交通和通讯极其落后的条件下,人们怎么发现的这个现象?的确难以想象。
根据《系辞传·下》第二章的介绍,在黄帝、尧、舜时代,“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已经产生宗教,而且不是自然宗教,而是直接发展成了启示宗教。实在令人惊奇。这恐怕是中华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些内容都集中展示在乾坤两卦之中。所以在翻译时,需要参考《周礼》等文献资料,还要了解宗教和哲学的一些基本知识。
古人著述,习惯用比喻说理,而不是我们现在做学术论文的逻辑推理套路。这在诸如《佛经》、《圣经》等中外古代的著作中比比皆是。《易经》也是如此。比如说,在《易经》中,用“车”做比喻的很多,诸如“舆说辐”、“舆说輹”等,这就需要我们对古代的车的性能、结构等做深入了解,才能明白其比喻的意思。
&&&&二、在文字方面,象形文字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抽象文字不仅在字形上差别很大,而且有些字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至于我们难以知晓。《易经》用字本来就极其简练,如果不能深刻把握象形文字的含义,翻译出来的意思就会与作者本意相去甚远。
有些字古今意思相近,现在还在使用,但是古今有别。举例如下:
食,现在做动词用,就是吃饭的意思。在象形文字中,食是“津津有味地吃饭”;
&&&&咥,现在陕西方言也在使用,因该有理解为“轻而易举吃掉”的意味;
&&&&我,在象形文字中,是第一人称的傲称;
&&&&居,在象形文字中,是“在家中休养生息”的意思;等等。
&&&&有些文字的意义变化就很大了,以至于我们现在很难通过字形知道它在象形文字中含义了,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大辞典》等工具书中也难于了解到。举例如下:
&&&&介,在象形文字中,是“裹在士卒身上的护革”的意思;
&&&&隼,在象形文字中,特指“驯养好的栖息在猎人手上的猎鹰”;
&&&&需,在象形文字中,似“拥有雨水”的意思;
&&&&出,在象形文字中,就是“离家远行、出门远征”的意思;
匪,在象形文字中,是“敛藏财物”的意思;
木,在象形文字中,是“扎根在地中的大树”的意思;
&&&&至,在象形文字中,是“躺在家里的床上休息”的意思;等等。
这些文字所在的句子,正好都是在翻译《易经》时感觉很难讲通的地方,这也许是古往今来的《易经》的研究者争论不休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翻译时,对《易经》本经部分的字,尽量使用其造字本义,或者使用由本义直接联想到的意思,尽量不采用引申义。字的引申义也是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有些字古代的意思很难用现代汉语简明地说清楚,所以在翻译时很难体现出作者微妙的原意,在此做以说明,希望读者在阅读时参照象形文字本义去自己体会。
象数派是根据卦象和卦爻变化来研究《易经》的,基本不受卦爻辞的影响。我在翻译时,参照了一下邵雍的《梅花易数》的占验辞,发现它跟用象形文字解释的结果非常吻合。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用象形文字研究《易经》这个途径的可靠性。
《易经》中有很多反复出现的短语、句子,逐字翻译出来显得冗长,为了不破环整体语境,并与大家传统的习惯符合,在翻译时更多地采用了接近大家习惯的方式进行简略,在此做以注释。列举如下:
&&&&元亨利贞。刚健有力、独立担当的创始能力;汇聚资源、协调畅通的整合能力;兼善天下、合乎公理的获益能力;秉持真诚、坚定不移的保障能力。简而言之,创始、畅通通、适宜、真诚。有时也出现元亨、利贞单独出现的情况。元亨:非常畅通;利贞:适宜保持真诚。
&&&&利有攸往。因自身力量强大、外界配合得当、符合社会公义等原因,适宜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不会有大的过错。简而言之,适宜有所前往。
&&&&利涉大川。因自身力量强大、外界配合得当、符合社会公义、内心不可压抑的自然需求等原因,值得去冒险犯难。简而言之,适宜徒步淌过大河。
&&&&利见大人。适宜遇见到公正无私、有担当的能够帮助自己的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或者是自己应该表现出公正无私、有担当的正人君子的样子。简而言之,利见大人。
&&&&匪寇婚媾。要压抑、收敛自己想诉诸武力解决争端的心思,而是设法通过婚姻结盟等方式,实现大家利益共享,化解矛盾。简而言之,抑制武力解决争端的心思,缔结婚约联盟是适宜的。
&&&&位不当。言语行动、德行能力等与自己的身份、地位不相称。
&&&&无咎。不会有因自己的行为而造成的严重后果或遭到责难,不需要承担过失责任,没有后遗症等。简而言之,没有罪责。
有孚。应该践行自己的诺言,或者是按照社会公义的要求,自己的行为应该符合大家的期许。简而言之,有诚信。
三、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指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信、达、雅是翻译古籍公认的应该遵循的信条。为了努力达到这个要求,在翻译中,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几点做法。
&&&&1、除了上面列举出来的特殊情况外,对每一卦文字都力求避免循环解释的方法。&例:“乘木”的“木”字,如果直接用“木头”来讲,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孔颖达牵强地解释为“木为舟船”,显然不符合作者原义。“木”是“扎根于大地的大树”,乘木就是爬上大树,寓意是要站在很高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可见,这种将&“未知”当“已知”的“A&=&AB”式的循环方法解释字义的方法,不仅会使译文模模糊糊,甚至会出现错误。试想,如果这种解释方法能够成立,那么还有不能解释的字吗?
2、尽量不用通假字来解释。在不符合通假字公认的条件的情况下,坚决摒弃使用通假字来解释。例如“乘马班如”的“班”字,无论如何也通不到“盘”字上,而且同卦文中已经用“磐”字通“盘”,为什么又要使用另一个字呢?再例如“汔(q&)至亦未繘(j&)井,羸其瓶,凶”,“汔”字通“迄”,会使整句翻译出现这样的现象,必须勉强将“繘”字解释为井绳的意思,将“羸”字解释为打坏的意思。“汔”字本义为“天大旱而导致河流等干涸”,“羸”字本义为“瘦弱、困阻”等,“繘井”一词,在陕西方言中还在使用,就是用砖石、木头等排挤紧密箍成拱形构造,可以承受一定外来压力的意思,如繘井、繘窑、繘桶等。大家比较一下这两种翻译:“天大旱河水干涸,这时候还没有箍好井圈,水瓶就会打不到水,有凶祸”、“汲水时,快到而尚未拉出井口,打坏了瓶罐,有凶祸”,哪一种更加符合《井卦》的意境?打坏水瓶罐顶多会受到责骂,不至于有什么凶祸吧?如果天旱河水都干了,而自己还没有箍好井圈,恐怕要大祸临头了。
3、逐字翻译,确保每一字都有可靠的着落。《易经》中应该不会有多余的字,即使文王、周公都大意了,孔子也会把它订正过来的吧。翻译时如果随手放过去一个字,可能就会出现问题。例如《解卦》“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很多人翻译为“王公用箭去射高墙上的鹰”,这样一来,“用”字和“于”字共同存在就显得很别扭,整句还不如说成“公射高墉之鹰”,要简练得多。这句话里面有一个“隼”字,我们如果感觉它就是指鹰这种鸟,就会出现以上的理解。其实,“隼”在象形文字中是指驯养好的站在猎人手上的鹰,它不是射杀的对象,而是王公捕猎的助手。这样一来,整句就应该翻译为“王公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实施射箭和放猎鹰来对付城墙下的叛逆者”。这样就与接下来的“获之,无不利”配合得非常好。再例如《临卦》“至于八月有凶”,不认真琢磨“至”字的含义,直接含糊认为“至于”就是“到了”,简单翻译为“到了八月将有凶祸”,这句话放在卦辞显得不知所云。“至”在象形文字中的本义为“躺在家中的床上休息”,这句话应该翻译为“疏懒懈怠到了八月将会有凶祸”,这样就和《临卦》意境完全吻合。
《易经》更偏重于是哲学著作,在翻译中没有必要过多追求辞藻华丽,力求原原本本地将作者的本义呈现给读者,这是首先要遵循的原则。不要掩盖每一字,这样读起来可能不是很顺畅,但是留给了每一个人揣摩、领会作者的本来意图的空间。并且在翻译时尽量不要去议论、评说,因为你的议论评说不一定恰当,至少这样做会限定读者的思考范围。《易经》说理多采用比喻的方式,恐怕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吧。
4、《易经》中有很多反复出现的短语、句子、字词,逐字翻译出来很长,为了不破环整体语境,并与大家传统的习惯符合,在翻译时更多地采用了接近大家习惯的方式进行简略,这个在上面已经做了详细说明,不再赘述。
5、每一卦的象传,是孔子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卦象的,与本经的卦辞相关性不大,在翻译、阅读本经内容时要区分清楚,不要受其影响。每一卦爻的象传是解释爻辞的,它和爻辞是紧密相关的。《系辞传》里列举了大量爻辞,进行发挥性解读,也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解读卦象,应该与本经爻辞的解读加以区别。
&&&&为了使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卦爻辞、彖辞、象辞,有必要进行一些注释。在书中,做注释的情况主要有:卦变的情况、主爻位置、象形文字的字形字义、与本卦有关的历史典故、社会生活常识等。
&&&&1、从彖传大量说明爻位推移的话里去分析,卦变不仅确实存在,而且是构架《易经》的三大序列之一。十二消息卦是卦变的基础,乾坤卦变出十二消息卦。乾卦变出姤卦、遁卦、否卦、观卦、剥卦、坤卦等六卦;坤卦变出复卦、临卦、泰卦、大壮卦、夬卦、乾卦等六卦。十二消息卦再变出其余五十二卦。
&&&&2、主爻集中体现了本卦的意思,可以起到对卦辞加深理解的作用,因此,注释内容中对每一卦的主爻位置都做了说明。
&&&&3、对个别字的来源、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字义做了注释,便于大家理解。
4、注释中,加入了与本卦有关的历史典故、社会生活常识等内容,便于大家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卦爻辞、彖辞、象辞的含义。
5、《易经》中反复出现“孚”字,可见古人对诚信的重视程度。诚信从人的内心引发,从起心动念来约束人们的言行,是先于法规、广于法规、强于法规的约束。孔子在、、民信三者中,宁肯去兵、去食,也要坚持保留民信。因为孔子认为“”,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朝政根本立不住脚。&
&&&&《易经》中,从卦象分析,孚有六种形式,分别为:兵符(师)之孚,木舟之孚,空缶之孚,草生之孚,鸟孵之孚,互比之孚。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赵安军:用象形文字打开易经注解的桎梏
《易经》是中国哲学的根源,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科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华夏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分两部分,一是“经”,有卦名、卦象、卦辞和爻辞;二是“传”,是阐释本经的专著,即《》上下、《》上下、《》、《》上下、《传》、《》、《传》,共计七种、十篇,因其诠释经文大义,似本经之羽翼,故汉人形象的称之为《》,称为《易传》。&&
本经相传为周文王所作,从其内容来看,有后世之人的补充完善,所以有研究者认为《易经》本经部分创作于文王、完成于周公。《易传》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
关于《易经》书籍性质研判,自古以来见仁见智,主要有:卜筮书、哲学书、历史书、、行为学等等。《系辞传》:“夫易广大悉备”,它会通、弥纶天地之道,它是高于任何具体学科的大道之源。
《易经》的思想智慧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系辞传》就有:“百姓日用而不知”之说。《易经》的内容极其丰富,对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和等各方面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一》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易经》现存版本主要有三种:通行本、帛书本和上博战国楚简本。影响最大的通行本有注本、疏本(即《周易正义》)、《周易本义》本等。
历代研究《易经》的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和。义理派强调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的涵义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象数派注重从八卦所象征的物象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亦有人认为义理派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历史上研究《易经》的大家众多,义理派研究者有、韩康伯、孔颖达、朱熹等,象数派研究者有、等。历朝历代关于《易经》的研究著述颇丰,数不胜数。
在中国文化史中,没有任何一部典籍能够像《易经》这样,引起人们长久、普遍的研究兴趣和莫衷一是、针锋相对的争议。研究《易经》之难,仅“易”字,就有多种解释,通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出自《》;而蜥蜴能够变色,俗称“”,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2.易为变易、易简、不易。郑玄《易赞》、《易论》有“易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3.日月为易,象征,揭示阴阳循环交替之理。
4.日出为易。认为这个意思,也是“干”的本义。
5.易是占卜之名。
6.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常变的,故此《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
7.交易,亦即阴消阳长、阳长阴消的相互变化。如一般的所显示的一样。
8.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着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
我们研究《易经》,一定要贴近《易经》成书的年代,首先要从当时通行的文字入手。《系辞传》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孔子说:“文字不能完全表达语言,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思想。”那么说来,圣人的思想是不是就不能够完全显示出来了?孔子说:“圣人创立象用来完全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卦用来完全表达实情与虚假,配上卦辞用来完全表达要说的话,更改而联结卦爻用来完全表达是否适宜,有如敲击以惊动、摇晃以促使用来完全表达神妙的作用。”)由此可见,孔子认为《易经》的“辞”是完全表达出了《易经》所要表达的思想。以《易经》的卦爻辞为对象,借助象形文字这个工具去研究,思路应该是合理的。
那么,“易”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看看“易”字的字形演变。
易,甲骨文&&像将一个有抓柄的器皿&&中的液体,倒入(水)另一个没有抓柄的器皿&&中。有的甲骨文&&&(器皿的手把,代表有把的器皿)&(倾倒的液体),虽然字形已经大大简化,但仍保留了“注液”的含义。金文&&像一个有手把的盛器&&里装着锡液&(水),字形进一步简化。有的金文&&将盛器形状&&简化成了&,将抓柄形状&&写成了似“日”非“日”的形状&。造字本义: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易是锡的本字。锡的熔点低,是铸器的好材料,古人发现“熔锡铸器”,好操作,不费事。引申义有:(动词)交换、变更的意思,(形容词)轻松、不费劲的意思(注:“易”的字形演变表及本义解说,来自海恩先生的在线“象形字典”)。(编辑说明:英文域名采用Dotum体,字距加宽1磅)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易经》的“易”字就是“变而化”的意思。
&&&&同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说文解字》对“易”字的解释与甲骨文、金文(统称象形文字)的意思大相径庭。《说文解字》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著。我们可以看出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演变成汉隶以后,变化非常之大。《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说文解字》对汉字字形的分析研究,主要是采用小篆、隶书字形,也有少量金文。100多年以后,曹魏时期王弼(226年-249年)对《易经》的注解,恐怕是采用《说文解字》的汉字字义。王弼对《易经》的注解,一直被视为《易经》研究的义理派的经典。我们是否可以推断,以《说文解字》的汉字字义解释《易经》,恐怕会有一定的偏差吧。
实际上,这也是义理派内部对《易经》解释一直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唐朝初年,《易》分施、孟、梁邱、京等派,主要有高费与施孟争胜,文字今古,师说歧异,种种分歧,各持一端。下令孔颖达主持编纂五经注疏定本。孔颖达在众多的经书章句中,选择一家优秀的注释作为标准注本,然后对经文注文详加疏通阐释。孔颖达以“王(弼)注义例明备,‘独冠古今’”,故孔颖达《易经正义》采用王弼注本。
从此,对《易经》卦爻辞的注释有了标准版本。后世的研究,基本上没有脱离钦定的孔颖达的《易经正义》。
平心而论,我们依照《正义》研究《易经》,很多卦爻辞难以说明其准确含义,显得神秘难懂,这样造成了普通读者对《易经》敬而远之。毋庸讳言,大家一般认为是《易经》的版本差异、文字误传等原因。甚至有人质疑《易传》和《易经》本经相关性不大,能否作为《易经》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些疑问与《系辞传》孔子所述是否矛盾?我认为,无论是《易经》本经部分,还是《易传》,都不是一个人一次性完成的,出现严重差错的可能性不大,文字差错更不可能。通行本体系严密,应该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著作《易经》的人(文王、孔子等)无疑具有深厚的文学造诣,同时也是政治家,所以,他们著书行文的风格应该是清楚明晰的。如果有难以理解的字句等问题,恐怕要从解读工具——文字上面找一找原因吧。
《易经》成书的年代,是甲骨文和金文的象形文字年代;孔子所处的年代,是甲骨文、金文等文字逐步转变为籀文(大篆)、小篆的年代,象形文字的字义正在发生变化。孔子所作的《易传》,既是《易经》的点评、补充、发展,也有向那个年代的人做翻译的意思。
众所周知,以甲骨文为代表的象形文字研究,始于19世纪末期。在象形文字研究方面,今人不一定不胜汉代以后古人;所以,我们对历朝历代《易经》研究大家的观点,也不能过分拘泥。
因此,我设想,以象形文字作为基本工具研究《易经》,恐怕会有不同的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有两个重要发现。
其一,很多难懂的句子一下子变得清晰明白。卦爻辞中,大家一直用通假字解释的字,其实根本就不需要。通假字严格来说,其实就是古人的错别字,或者当时文字不够而使用的借用。《易经》是经多人反复完成的著作,出现错别字的可能性不大。《屯卦》“乘马班如”的“班”解释为“盘”字,太过牵强;“匪寇婚媾”的“匪”解释为“非”字,不但不符合通假字的基本条件,而且这样一来整句的意思变得艰涩难懂;《豫卦》“介于石”的“于”字,无论如何也无法变成“如”字,至于在《系辞传》中的“介如石”另有他论;等等。
其二,经过用象形文字解释,《易经》本经与《易传》的内容变得浑然一体,绝对配得上是《易经》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实我们无法想象,像孔子这样“中国传统文化第一人”的人,注解《易经》会做出狗尾续貂的事情。如果需要权威解释,相比之下,哪一个人能够和孔子相提并论?
我在使用象形文字对《易经》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广泛地研读了反映《易经》成书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典籍,诸如《周礼》、《诗经》、《史记》和孔孟老庄的经典著作,还有当代学者吴晓波著《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等著作。通过阅读这些著作,我试图接近《易经》成书时期的全方位的社会生态,尽量使译文有可靠的社会基础。译文最大限度参照历朝历代义理派的观点,同时也用象数派对卦、爻的吉凶占验辞作为验证手段。现代作者的著作中,傅佩荣老师的著作《解读易经》、张其成老师的著作《全解周易》,对我的翻译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此也表示谢意。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对我的翻译内容做以简要说明,也作为导读。
&&&&一、本书内容仅限于对本经的卦名、卦爻辞和《象传》做翻译。《系辞传》说:“知者观其,则”。这里的彖辞,是指本经的卦爻辞,孔子认为:“明智的人仔细考察彖辞,就会想到一半以上的情况了。”由此可见卦爻辞的重要性。研究卦爻辞也是初学者最便捷有效的研究途径。
现代人认为的《易经》卦爻辞难以看懂的原因,除了文字在发展中产生了巨大变化以外,还与我们现在所处环境和《易经》成书时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有关。这个差异导致我们对古人的生活了解甚少,古人依照自己生活体验所说的话,我们现在难以完全理解。这些差异性大致可以归纳为:书写记录工具、社会生活状况、文化发展条件等方面。
我们知道,在商周时期,文字的书写记录,采用刀刻甲骨的方法。所谓文,就是用刀刻文字,甲骨文,就是使用刀刻在甲骨上面的文字。(不排除有极少量用笔蘸墨水书写在绢帛、竹简上的。)这样一来,书籍的书写极其不便,保存和阅读的难度也可想而知。所以这个时期人们的行文一般极其简练,甚至省略了大部分我们认为必需的内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在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充完整其意思,《易传》对我们完整理解本经原意,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在古代,因为没有现代所谓的科技手段,为了生存的需要,将人自身的能力发展到了极致,有些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比如说,《渐卦》上六:“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按照我们一般的设想,鸿雁的羽毛被拔下来,怎么可能是吉呢?我在翻阅了大量关于鸿雁的资料后,才发现:鸿雁在北方育雏,等小雁能够飞翔后,要进行一年一度的换羽。换羽时,飞羽皆落,暂时失去飞行能力,必须选择适合的场所躲避两个星期,等飞羽长成后,准备迁徙南归。上九所指的应该就是鸿雁的这一个生命历程。鸿雁换羽成功,喻示一个生命周期顺利完成,获得新生,并且成为典范,当然是吉祥的。如果不这样理解,似乎再也找不出合理的解释。但是,资料同时显示,鸿雁育雏远在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在远古时代,交通和通讯极其落后的条件下,人们怎么发现的这个现象?的确难以想象。
根据《系辞传·下》第二章的介绍,在黄帝、尧、舜时代,“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已经产生宗教,而且不是自然宗教,而是直接发展成了启示宗教。实在令人惊奇。这恐怕是中华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些内容都集中展示在乾坤两卦之中。所以在翻译时,需要参考《周礼》等文献资料,还要了解宗教和哲学的一些基本知识。
古人著述,习惯用比喻说理,而不是我们现在做学术论文的逻辑推理套路。这在诸如《佛经》、《圣经》等中外古代的著作中比比皆是。《易经》也是如此。比如说,在《易经》中,用“车”做比喻的很多,诸如“舆说辐”、“舆说輹”等,这就需要我们对古代的车的性能、结构等做深入了解,才能明白其比喻的意思。
&&&&二、在文字方面,象形文字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抽象文字不仅在字形上差别很大,而且有些字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至于我们难以知晓。《易经》用字本来就极其简练,如果不能深刻把握象形文字的含义,翻译出来的意思就会与作者本意相去甚远。
有些字古今意思相近,现在还在使用,但是古今有别。举例如下:
食,现在做动词用,就是吃饭的意思。在象形文字中,食是“津津有味地吃饭”;
&&&&咥,现在陕西方言也在使用,因该有理解为“轻而易举吃掉”的意味;
&&&&我,在象形文字中,是第一人称的傲称;
&&&&居,在象形文字中,是“在家中休养生息”的意思;等等。
&&&&有些文字的意义变化就很大了,以至于我们现在很难通过字形知道它在象形文字中含义了,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大辞典》等工具书中也难于了解到。举例如下:
&&&&介,在象形文字中,是“裹在士卒身上的护革”的意思;
&&&&隼,在象形文字中,特指“驯养好的栖息在猎人手上的猎鹰”;
&&&&需,在象形文字中,似“拥有雨水”的意思;
&&&&出,在象形文字中,就是“离家远行、出门远征”的意思;
匪,在象形文字中,是“敛藏财物”的意思;
木,在象形文字中,是“扎根在地中的大树”的意思;
&&&&至,在象形文字中,是“躺在家里的床上休息”的意思;等等。
这些文字所在的句子,正好都是在翻译《易经》时感觉很难讲通的地方,这也许是古往今来的《易经》的研究者争论不休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翻译时,对《易经》本经部分的字,尽量使用其造字本义,或者使用由本义直接联想到的意思,尽量不采用引申义。字的引申义也是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有些字古代的意思很难用现代汉语简明地说清楚,所以在翻译时很难体现出作者微妙的原意,在此做以说明,希望读者在阅读时参照象形文字本义去自己体会。
象数派是根据卦象和卦爻变化来研究《易经》的,基本不受卦爻辞的影响。我在翻译时,参照了一下邵雍的《梅花易数》的占验辞,发现它跟用象形文字解释的结果非常吻合。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用象形文字研究《易经》这个途径的可靠性。
《易经》中有很多反复出现的短语、句子,逐字翻译出来显得冗长,为了不破环整体语境,并与大家传统的习惯符合,在翻译时更多地采用了接近大家习惯的方式进行简略,在此做以注释。列举如下:
&&&&元亨利贞。刚健有力、独立担当的创始能力;汇聚资源、协调畅通的整合能力;兼善天下、合乎公理的获益能力;秉持真诚、坚定不移的保障能力。简而言之,创始、畅通通、适宜、真诚。有时也出现元亨、利贞单独出现的情况。元亨:非常畅通;利贞:适宜保持真诚。
&&&&利有攸往。因自身力量强大、外界配合得当、符合社会公义等原因,适宜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不会有大的过错。简而言之,适宜有所前往。
&&&&利涉大川。因自身力量强大、外界配合得当、符合社会公义、内心不可压抑的自然需求等原因,值得去冒险犯难。简而言之,适宜徒步淌过大河。
&&&&利见大人。适宜遇见到公正无私、有担当的能够帮助自己的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或者是自己应该表现出公正无私、有担当的正人君子的样子。简而言之,利见大人。
&&&&匪寇婚媾。要压抑、收敛自己想诉诸武力解决争端的心思,而是设法通过婚姻结盟等方式,实现大家利益共享,化解矛盾。简而言之,抑制武力解决争端的心思,缔结婚约联盟是适宜的。
&&&&位不当。言语行动、德行能力等与自己的身份、地位不相称。
&&&&无咎。不会有因自己的行为而造成的严重后果或遭到责难,不需要承担过失责任,没有后遗症等。简而言之,没有罪责。
有孚。应该践行自己的诺言,或者是按照社会公义的要求,自己的行为应该符合大家的期许。简而言之,有诚信。
三、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指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信、达、雅是翻译古籍公认的应该遵循的信条。为了努力达到这个要求,在翻译中,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几点做法。
&&&&1、除了上面列举出来的特殊情况外,对每一卦文字都力求避免循环解释的方法。&例:“乘木”的“木”字,如果直接用“木头”来讲,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孔颖达牵强地解释为“木为舟船”,显然不符合作者原义。“木”是“扎根于大地的大树”,乘木就是爬上大树,寓意是要站在很高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可见,这种将&“未知”当“已知”的“A&=&AB”式的循环方法解释字义的方法,不仅会使译文模模糊糊,甚至会出现错误。试想,如果这种解释方法能够成立,那么还有不能解释的字吗?
2、尽量不用通假字来解释。在不符合通假字公认的条件的情况下,坚决摒弃使用通假字来解释。例如“乘马班如”的“班”字,无论如何也通不到“盘”字上,而且同卦文中已经用“磐”字通“盘”,为什么又要使用另一个字呢?再例如“汔(q&)至亦未繘(j&)井,羸其瓶,凶”,“汔”字通“迄”,会使整句翻译出现这样的现象,必须勉强将“繘”字解释为井绳的意思,将“羸”字解释为打坏的意思。“汔”字本义为“天大旱而导致河流等干涸”,“羸”字本义为“瘦弱、困阻”等,“繘井”一词,在陕西方言中还在使用,就是用砖石、木头等排挤紧密箍成拱形构造,可以承受一定外来压力的意思,如繘井、繘窑、繘桶等。大家比较一下这两种翻译:“天大旱河水干涸,这时候还没有箍好井圈,水瓶就会打不到水,有凶祸”、“汲水时,快到而尚未拉出井口,打坏了瓶罐,有凶祸”,哪一种更加符合《井卦》的意境?打坏水瓶罐顶多会受到责骂,不至于有什么凶祸吧?如果天旱河水都干了,而自己还没有箍好井圈,恐怕要大祸临头了。
3、逐字翻译,确保每一字都有可靠的着落。《易经》中应该不会有多余的字,即使文王、周公都大意了,孔子也会把它订正过来的吧。翻译时如果随手放过去一个字,可能就会出现问题。例如《解卦》“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很多人翻译为“王公用箭去射高墙上的鹰”,这样一来,“用”字和“于”字共同存在就显得很别扭,整句还不如说成“公射高墉之鹰”,要简练得多。这句话里面有一个“隼”字,我们如果感觉它就是指鹰这种鸟,就会出现以上的理解。其实,“隼”在象形文字中是指驯养好的站在猎人手上的鹰,它不是射杀的对象,而是王公捕猎的助手。这样一来,整句就应该翻译为“王公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实施射箭和放猎鹰来对付城墙下的叛逆者”。这样就与接下来的“获之,无不利”配合得非常好。再例如《临卦》“至于八月有凶”,不认真琢磨“至”字的含义,直接含糊认为“至于”就是“到了”,简单翻译为“到了八月将有凶祸”,这句话放在卦辞显得不知所云。“至”在象形文字中的本义为“躺在家中的床上休息”,这句话应该翻译为“疏懒懈怠到了八月将会有凶祸”,这样就和《临卦》意境完全吻合。
《易经》更偏重于是哲学著作,在翻译中没有必要过多追求辞藻华丽,力求原原本本地将作者的本义呈现给读者,这是首先要遵循的原则。不要掩盖每一字,这样读起来可能不是很顺畅,但是留给了每一个人揣摩、领会作者的本来意图的空间。并且在翻译时尽量不要去议论、评说,因为你的议论评说不一定恰当,至少这样做会限定读者的思考范围。《易经》说理多采用比喻的方式,恐怕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吧。
4、《易经》中有很多反复出现的短语、句子、字词,逐字翻译出来很长,为了不破环整体语境,并与大家传统的习惯符合,在翻译时更多地采用了接近大家习惯的方式进行简略,这个在上面已经做了详细说明,不再赘述。
5、每一卦的象传,是孔子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卦象的,与本经的卦辞相关性不大,在翻译、阅读本经内容时要区分清楚,不要受其影响。每一卦爻的象传是解释爻辞的,它和爻辞是紧密相关的。《系辞传》里列举了大量爻辞,进行发挥性解读,也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解读卦象,应该与本经爻辞的解读加以区别。
&&&&为了使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卦爻辞、彖辞、象辞,有必要进行一些注释。在书中,做注释的情况主要有:卦变的情况、主爻位置、象形文字的字形字义、与本卦有关的历史典故、社会生活常识等。
&&&&1、从彖传大量说明爻位推移的话里去分析,卦变不仅确实存在,而且是构架《易经》的三大序列之一。十二消息卦是卦变的基础,乾坤卦变出十二消息卦。乾卦变出姤卦、遁卦、否卦、观卦、剥卦、坤卦等六卦;坤卦变出复卦、临卦、泰卦、大壮卦、夬卦、乾卦等六卦。十二消息卦再变出其余五十二卦。
&&&&2、主爻集中体现了本卦的意思,可以起到对卦辞加深理解的作用,因此,注释内容中对每一卦的主爻位置都做了说明。
&&&&3、对个别字的来源、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字义做了注释,便于大家理解。
4、注释中,加入了与本卦有关的历史典故、社会生活常识等内容,便于大家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卦爻辞、彖辞、象辞的含义。
5、《易经》中反复出现“孚”字,可见古人对诚信的重视程度。诚信从人的内心引发,从起心动念来约束人们的言行,是先于法规、广于法规、强于法规的约束。孔子在、、民信三者中,宁肯去兵、去食,也要坚持保留民信。因为孔子认为“”,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朝政根本立不住脚。&
&&&&《易经》中,从卦象分析,孚有六种形式,分别为:兵符(师)之孚,木舟之孚,空缶之孚,草生之孚,鸟孵之孚,互比之孚。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拼音怎么打繁体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