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已知氧化性bro3和还原性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4页免费3页免费1页免费4页¥3.003页¥1.00 20页免费2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11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5页免费34页免费4页1下载券2页免费2页免费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方法|高​中​化​学​课​一​些​规​律​性​问​题​的​总​结​。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比较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高中生学习(高三版)》2011年18期
比较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摘要】:正一、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判断方法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最常用的方法)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4.8【正文快照】:
一、物质的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判断方法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最常用的方法)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一’杏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十氧化产物3.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对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柴勇;[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2005年16期
胡月明;;[J];考试周刊;2010年16期
戴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高智玉;;[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1年02期
张成桂;;[J];中学生数理化(高三版);2006年Z1期
邢小俞;;[J];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08年10期
李朝辉;;[J];华章;2010年21期
程波;周莉;;[J];化学教学;2011年05期
郭秀莲;单效进;;[J];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版);2011年Z1期
李大垄;袁玲君;;[J];合肥教院学报;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升勇;[N];山西科技报;2002年
赵庆生;[N];山西科技报;2003年
河南省方城县第二高级中学
吴进;[N];学知报;2010年
张雪莲;[N];学知报;2010年
唐河第四高级中学
米进良;[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怡纳;[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郑晓英;[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吴玲;[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李秀滋;[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_百度知道
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
来自燕山大学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实质上是物质得失电子难易程度的比较。即物质越易夺得电子,则其氧化性越强,越难夺得电子则其氧化性越弱;反之,物质越易失去电子,则其还原性越强,越难失去电子,则其还原性越弱。    一、利用化合价,比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价态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规律是:元素的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的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例1.对铁元素组成的物质而言:    氧化性:Fe<二价铁盐<三价铁盐    还原性:Fe>二价铁盐>三价铁盐    二、利用元素活泼性的不同,比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1.对金属而言,金属越活泼(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例2.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而言: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活泼性(金属性)———→减弱    其单质还原性:K>Ca>Na>Mg>Al>…Hg>Ag>Pt>Au    其离子氧化性:K+<Ca2+<Na+<Mg2+<Al3+<…<Hg2+<Ag+<Pt2+<Au+    例3.对同主族的金属元素,从上到下活泼性依次增强。如对ⅡA族金属元素:    BeMgCaSrBa    活泼性(金属性)————→增强    其单质还原性:    Be<Mg<Ca<Sr<Ba    其阳离子氧化性:    Be2+>Mg2+>Ca2+>Sr2+>Ba2+    例4.对同周期金属而言,从左到右其金属活泼性(金属性)依次减弱。如对第3周期金属而言:    NaMgAl    活泼性(金属性)————→减弱    其单质还原性:Na>Mg>Al    其阳离子氧化性:Na+<Mg2+<Al3+    2.对非金属而言,其非金属越活泼(非金属性越强),其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例5.对一般的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而言:    FClBrIS    活泼性(非金属性)————→减弱    其单质氧化性:F2>Cl2>Br2>I2>S    其阴离子还原性:    F-<Cl-<Br-<I-<S2-    例6.对同主族的非金属而言,从上到下非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减弱。如对ⅦA族元素而言有:    FClBrI    活泼性(非金属性)————→减弱    其单质氧化性:F2>Cl2>Br2>I2    其阴离子还原性:F-<Cl-<Br-<I-    例7.对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而言,其活泼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如对第3周期非金属而言:    SiPSCl    活泼性(非金属性)————→增强    其单质氧化性:Si<P<S<Cl2    其阴离子还原性:Si4->P3->S2->Cl-    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比较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1.对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8.    FeCl3+Cu—→CuCl2+FeCl2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氧化性比较:Fe3+>Cu2+    还原性比较:Cu>Fe2+    例9.    FeCl2+Cl2—→FeCl3    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氧化性比较:Cl2>Fe3+    还原性比较:Fe2+>Cl-    综合例8和例9有:    其氧化性比较:Cl2>Fe3+>Cu2+    其还原性比较:Cu>Fe2+>Cl-    2.对原电池反应而言,均有:    还原性比较:负极材料>正极材料;    氧化性比较:负极失去电子形成的阳离子<正极上得到电子的阳离子(或氧化剂)。    例10.用导线连接的铜锌二极,插入到CuSO4溶液中,可形成原电池。    负极(Zn):Zn—2e=Zn2+(氧化)    正极(Cu):Cu2++2e=Cu(还原)    氧化性比较:Cu2+>Zn2+    还原性比较:Zn>Cu    例11.Fe-C合金在中性溶液中存在时,Fe易发生吸氧腐蚀,本质上属原电池反应。    负极(Fe):Fe-2e=Fe2+(氧化)    正极(C):2H2O+O2+4e=4OH-(还原)    氧化性比较:Fe2+<O2    还原性比较:Fe>C    例12.Fe-Cu合金在酸性较强的介质中铁先被腐蚀,此为析氢腐蚀,本质上也属原电池反应。    负极(Fe):Fe-2e=Fe2+(氧化)    正极(Cu):2H++2e=H2↑(还原)    氧化性比较:H+>Fe2+    还原性比较:Fe>Cu    3.对电解反应而言,同一电解质溶液中,电解时,在阳极越易放电(失电子)的阴离子,其还原性越强;阴极上越易放电(得到电子)的阳离子,其氧化性越强。    如在一般浓度的电解质混合溶液中,在阳极的各离子放电顺序一般有:    S2->I->Br->Cl->OH->F-    则其还原性比较:    S2->I->Br->Cl->OH->F-    在阴极的各离子放电顺序:    Au+>Pt2+>Ag+>Hg2+>Cu2+>H+>…    则其氧化性比较:    Au+>Pt2+>Ag+>Hg2+>Cu2+>H+>…    四、用同一起点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来比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1.与同一还原剂的反应越易进行,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说明越易夺得电子)。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显然,从反应的条件可以看出与同一还原剂铜反应时,浓硝酸比浓硫酸易于发生。    氧化剂氧化性比较:浓硝酸>浓硫酸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从反应条件可看出,与同一还原剂Cu反应时,浓HNO3比稀HNO3易于发生。    氧化剂氧化性比较:浓HNO3>稀HNO3    2.与同一氧化剂的反应越易进行,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说明越易失去电子)。    例15.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从与同一氧化剂浓HNO3反应的条件可以看出,C与浓HNO3的反应比Cu难以发生。    还原剂还原性比较:Cu>C    以上比较规律,仅就中学知识而言。    以上比较方法,既帮助学生解决了有关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问题,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本质,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王学智&&高级教师
刘明亮&&学生
孟飞&&教师
陈智伟&&学生
祝林辉&&学生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方法性的,强弱,物质,物质氧化性,物质的,判断方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方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当前的位置: &&
&& 资讯内容
关于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几点讨论
电话:010-57
中学学科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已知氧化性bro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