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ad9850程序信号发生模块无法输出...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
正弦信号发生器(基于ad9850).doc1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正弦信号发生器[2005年电子大赛二等奖] 文章来源:凌阳科技教育推广中心 作者:广东工业大学 陈剑栋 姚健棉 邱淑康 发布时间: 9:43:28
摘? 要: 本系统设计一个正弦信号发生器,使用凌阳公司的16位单片机SPCE061A作为中央控制器,结合DDS芯片AD9850,产生0~15MHz频率可调的正弦信号,正弦信号频率设定值可断电保存;使用宽频放大技术,在50Ω负载电阻上使1K~10MHz范围内的正弦信号输出电压幅度VP-P=6V±1V;产生载波频率可设定的FM和AM信号;调制信号为1KHz的正弦波,调制信号的产生采用DDS技术,由CPLD和Flash ROM加上DAC进行直接数字合成;二进制基带序列码由CPLD产生,在100KHz固定载波频率下进行数字键控,产生ASK,PSK信号。系统采用全中文菜单操作方式,操作简单,快捷,且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高。 关键字:正弦信号,DDS技术, FM模拟调频,AM模拟调幅,PSK,ASK,宽频放大。 一、方案论证   根据题目要求,本系统主要由主控制器模块、正弦信号发生模块、输出电压放大模块、FM调频电路模块、AM调幅电路模块和人机界面模块构成。如图1.1。 图 1.1?? 系统模块框图 1、主控制器   方案一:采用通用的51单片机AT89S52作为主控制器,完成数据处理,DDS的频率输出控制,键盘的扫描及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等。由于51单片机内部的RAM和ROM都比较小,考虑到实现本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及液晶显示需占用大量的ROM资源等,用51单片机实现本系统就需外扩RAM和ROM,实现起来比较麻烦。而且本系统需要用A/D转换器采样调制信号实现调频信号的输出,使用51单片机就需外扩一片A/D转换芯片,实现也比较麻烦。而且基于整个系统的速度要求,51单片机也不能满足要求。   方案二:采用凌阳公司的16位单片机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201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3450亿美元,增幅达3.4%。新年伊始,21ic记者…
() () () () () () () ()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基于AD9850的信号发生器设计_毕业设计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单片机控制 AD9850 的数字信号发生器 C51 程序点击: 261, 文章入库日期:
01:28:06, 来源: 单片机控制 AD9850 的数字信号发生器 C51 程序 //-----------------------函数声明,变量定义 -----------------------------#i
nclude &reg51.h& #include &intrins.h& #include&ABSACC.H& //-----------------------定义管脚 ---------------------------------------#define data_OUT P1 sbit FQ_UD=P3^0; //AD9850 信号更新申请 sbit W_CLK=P3^1; //写控制字时钟 unsigned char CON_word[5]; //Word data[7] data[6] data[5] data[4] data[3] data [2] data[1] data[0] //W0 Phase b Phase b3 Phase b2 Phase b1 Phase b0 Power Down Control Control //W1 Freq-b31 Freq-b30 Freq-b29 Freq-b28 Freq-b27 F req-b26 Freq-b25 Freq-b24 //W2 Freq-b23 Freq-b22 Freq-b21 Freq-b20 Freq-b19 F req-b18 Freq-b17 Freq-b16 //W3 Freq-b15 Freq-b14 Freq-b13 Freq-b12 Freq-b11 F req-b10 Freq-b9 Freq-b8 //W4 Freq-b7 Freq-b6 Freq-b5 Freq-b4 F req-b3 Freq-b2 //------------------------------------------------------------------------------------------------// 函数名称: delay // 入口参数: N // 函数功能:延时子程序,实现(16*N+24)us 的延时 // 系统采用 11.0592MHz 的时钟时,延时满足要求,其它情况需要改动 //------------------------------------------------------------------------------------------------void delay(unsigned int N) { for(i=0;i&N;i++); } //------------------------------------------------------------------- ------------------------------// 函数名称: WRITE_AD9850 // 函数功能: 将控制字写入 AD9850 //------------------------------------------------------------------------------------------------void WRITE_AD9850(void) { FQ_UD=0; W_CLK=0; delay(0); CON_word[0]=CON_word[0]&0xFC; //置工作方式选择位为 00 for(i=0;i&5;i++) { data_OUT=CON_word[i]; //送控制字 W_CLK=0; delay(0); W_CLK=1; //上升延 delay(0); } FQ_UD=1; //上升延要求 AD9850 改变输出 } //------------------------------------------------------------------------------------------------// 函数名称:main // 用户主函数 // 函数功能:主函数 //------------------------------------------------------------------------------------------------void main() { FQ_UD=0; WRITE_AD9850(); } &单片机硬件设计的经验总结文章来源:中国 IEEE 整理 点击数:更新时间: 【字体:小 大】 (欢迎光临中国 IEEE,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 )下面是总结的一些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单片机硬件设计原则,希望大家能看完(1) 在元器件的布局方面,应该把相互有关的元件尽量放得靠近一些,例如,时钟发生器、晶振、CPU 的时钟输入端都易产 生噪声,在放置的时候应把它们靠近些。对于那些易产生噪声的器件、小电流电路、大电流电路开关电路等,应尽量使其远离 单片机的逻辑控制电路和存储电路(ROM、RAM),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将这些电路另外制成电路板,这样有利于抗干扰, 提高电路工作的可靠性。(2) 尽量在关键元件,如 ROM、RAM 等芯片旁边安装去耦电容。实际上,印制电路板走线、引脚连线和接线等都可能 含有较大的电感效应。大的电感可能会在 Vcc 走线上引起严重的开关噪声尖峰。防止 Vcc 走线上开关噪声尖峰的唯一方法,是 在 VCC 与电源地之间安放一个 0.1uF 的电子去耦电容。如果电路板上使用的是表面贴装元件,可以用片状电容直接紧靠着元 件,在 Vcc 引脚上固定。最好是使用瓷片电容,这是因为这种电容具有较低的静电损耗(ESL)和高频阻抗,另外这种电容温 度和时间上的介质稳定性也很不错。尽量不要使用钽电容,因为在高频下它的阻抗较高。在安放去耦电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印制电路板的电源输入端跨接 100uF 左右的电解电容,如果体积允许的话,电容量大一些则更好。 ?原则上每个集成电路芯片的旁边都需要放置一个 0.01uF 的瓷片电容,如果电路板的空隙太小而放置不下时,可以每 10 个芯 片左右放置一个 1~10 的钽电容。 ? 对于抗干扰能力弱、关断时电流变化大的元件和 RAM、ROM 等存储元件,应该在电源线(Vcc)和地线之间接入去耦电 容。 ?电容的引线不要太长,特别是高频旁路电容不能带引线。(3) 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地线的种类有很多,有系统地、屏蔽地、逻辑地、模拟地等,地线是否布局合理,将决定电 路板的抗干扰能力。在设计地线和接地点的时候,应该考虑以下问题: ?逻辑地和模拟地要分开布线,不能合用,将它们各自的地线分别与相应的电源地线相连。在设计时,模拟地线应尽量加粗, 而且尽量加大引出端的接地面积。一般来讲,对于输入输出的模拟信号,与单片机电路之间最好通过光耦进行隔离。 ?在设计逻辑电路的印制电路版时,其地线应构成闭环形式,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地线应尽量的粗。如果地线很细的话,则地线电阻将会较大,造成接地电位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致使信号电平不稳,导致 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下降。在布线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要保证主要地线的宽度至少在 2~3mm 以上,元件引脚上的接地线应该在 1.5mm 左右。 ?要注意接地点的选择。当电路板上信号频率低于 1MHz 时,由于布线和元件之间的电磁感应影响很小,而接地电路形成的 环流对干扰的影响较大,所以要采用一点接地,使其不形成回路。当电路板上信号频率高于 10MHz 时,由于布线的电感效应 明显,地线阻抗变得很大,此时接地电路形成的环流就不再是主要的问题了。所以应采用多点接地,尽量降低地线阻抗。 ?电源线的布置除了要根据电流的大小尽量加粗走线宽度外, 在布线时还应使电源线、 地线的走线方向与数据线的走线方身一 致在布线工作的最后,用地线将电路板的底层没有走线的地方铺满,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增强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数据线的宽度应尽可能地宽,以减小阻抗。数据线的宽度至少不小于 0.3mm(12mil),如果采用 0.46~0.5mm(18mil~20mil) 则更为理想。 ?由于电路板的一个过孔会带来大约 10pF 的电容效应,这对于高频电路,将会引入太多的干扰,所以在布线的时候,应尽可 能地减少过孔的数量。再有,过多的过孔也会造成电路板的机械强度降低。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系统扩展,即单片机内部的功能单元,如 ROM、RAM、I/O、定时 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不能满足应用系统的要求时,必须在片外进行扩展,选择适当的芯片,设计相应的电路。二是系统的配 置,即按照系统功能要求配置外围设备,如键盘、显示器、打印机、A/D、D/A 转换器等,要设计合适的接口电路。 系统的扩展和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尽可能选择典型电路,并符合单片机常规用法。为硬件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系统扩展与外围设备的配置水平应充分满足应用系统的功能要求,并留有适当余地,以便进行二次开发。 3、硬件结构应结合应用软件方案一并考虑。硬件结构与软件方案会产生相互影响,考虑的原则是:软件能实现的功能尽可能 由软件实殃,以简化硬件结构。但必须注意,由软件实现的硬件功能,一般响应时间比硬件实现长,且占用 CPU 时间。 4、系统中的相关器件要尽可能做到性能匹配。如选用 CMOS 芯片单片机构成低功耗系统时,系统中所有芯片都应尽可能选择 低功耗产品。 5、可靠性及抗干扰设计是硬件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芯片、器件选择、去耦滤波、印刷电路板布线、通道隔离等。 6、单片机外围电路较多时,必须考虑其驱动能力。驱动能力不足时,系统工作不可靠,可通过增设线驱动器增强驱动能力或 减少芯片功耗来降低总线负载。 7、尽量朝“单片”方向设计硬件系统。系统器件越多,器件之间相互干扰也越强,功耗也增大,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系统的稳 定性。随着单片机片内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强,真正的片上系统 SoC 已经可以实现,如 ST 公司新近推出的 ?PSD32××系列产品 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 80C32 核、大容量 FLASH 存储器、SRAM、A/D、I/O、两个串口、看门狗、上电复位电路等等。 单片机系统硬件抗干扰常用方法实践 影响单片机系统可靠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主要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电气干扰,并受系统结构设计、元器件选择、安装、 制造工艺影响。这些都构成单片机系统的干扰因素,常会导致单片机系统运行失常,轻则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重则会导致事 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形成干扰的基本要素有三个:(1)干扰源。指产生干扰的元件、设备或信号,用数学语言描述如下:du/dt, di/dt 大的地 方就是干扰源。如:雷电、继电器、可控硅、电机、高频时钟等都可能成为干扰源。(2)传播路径。指干扰从干扰源传播到 敏感器件的通路或媒介。典型的干扰传播路径是通过导线的传导和空间的辐射。(3)敏感器件。指容易被干扰的对象。如:A /D、D/A 变换器,单片机,数字 IC,弱信号放大器等。干扰的分类 1 干扰的分类干扰的分类有好多种,通常可以按照噪声产 生的原因、传导方式、波形特性等等进行不同的分类。按产生的原因分:可分为放电噪声音、高频振荡噪声、浪涌噪声。按传 导方式分:可分为共模噪声和串模噪声。按波形分:可分为持续正弦波、脉冲电压、脉冲序列等等。 2 干扰的耦合方式干扰 源产生的干扰信号是通过一定的耦合通道才对测控系统产生作用的。因此,我有有必要看看干扰源和被干扰对象之间的传递方 式。干扰的耦合方式,无非是通过导线、空间、公共线等等,细分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耦合:这是最直接的方 式,也是系统中存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比如干扰信号通过电源线侵入系统。 (2)公共阻抗耦合:这也是常见的耦合方式, 这种形式常常发生在两个电路电流有共同通路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耦合,通常在电路设计上就要考虑。使干扰源和被干扰对 象间没有公共阻抗。(3)电容耦合:又称电场耦合或静电耦合。是由于分布电容的存在而产生的耦合。(4)电磁感应耦合: 又称磁场耦合。是由于分布电磁感应而产生的耦合。(5)漏电耦合:这种耦合是纯电阻性的,在绝缘不好时就会发生。 常用硬件抗干扰技术针对形成干扰的三要素,采取的抗干扰主要有以下手段。 1 抑制干扰源抑制干扰源就是尽可能的减小干 扰源的 du/dt,di/dt。这是抗干扰设计中最优先考虑和最重要的原则,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减小干扰源的 du/dt 主要是 通过在干扰源两端并联电容来实现。减小干扰源的 di/dt 则是在干扰源回路串联电感或电阻以及增加续流二极管来实现。抑制 干扰源的常用措施如下:(1)继电器线圈增加续流二极管,消除断开线圈时产生的反电动势干扰。仅加续流二极管会使继电 器的断开时间滞后,增加稳压二极管后继电器在单位时间内可动作更多的次数。 (2)在继电器接点两端并接火花抑制电路(一 般是 RC 串联电路,电阻一般选几 K 到几十 K,电容选 0.01uF),减小电火花影响。(3)给电机加滤波电路,注意电容、电 感引线要尽量短。 (4)电路板上每个 IC 要并接一个 0.01?F~0.1?F 高频电容,以减小 IC 对电源的影响。注意高频电容的布线, 连线应靠近电源端并尽量粗短,否则,等于增大了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会影响滤波效果。(5)布线时避免 90 度折线,减少 高频噪声发射。(6)可控硅两端并接 RC 抑制电路,减小可控硅产生的噪声(这个噪声严重时可能会把可控硅击穿的)。 2 切断干扰传播路径按干扰的传播路径可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类。所谓传导干扰是指通过导线传播到敏感器件的干扰。高 频干扰噪声和有用信号的频带不同,可以通过在导线上增加滤波器的方法切断高频干扰噪声的传播,有时也可加隔离光耦来解 决。电源噪声的危害最大,要特别注意处理。所谓辐射干扰是指通过空间辐射传播到敏感器件的干扰。一般的解决方法是增加 干扰源与敏感器件的距离,用地线把它们隔离和在敏感器件上加蔽罩。切断干扰传播路径的常用措施如下:(1)充分考虑电 源对单片机的影响。电源做得好,整个电路的抗干扰就解决了一大半。许多单片机对电源噪声很敏感,要给单片机电源加滤波电 路或稳压器,以减小电源噪声对单片机的干扰。比如,可以利用磁珠和电容组成 π 形滤波电路,当然条件要求不高时也可用 1 00 电阻代替磁珠。 (2) 如果单片机的 I/O 口用来控制电机等噪声器件, I/O 口与噪声源之间应加隔离 在 (增加 π 形滤波电路) 。 (3)注意晶振布线。晶振与单片机引脚尽量靠近,用地线把时钟区隔离起来,晶振外壳接地并固定。(4)电路板合理分区, 如强、弱信号,数字、模拟信号。尽可能把干扰源(如电机、继电器)与敏感元件(如单片机)远离。(5)用地线把数字区 与模拟区隔离。数字地与模拟地要分离,最后在一点接于电源地。A/D、D/A 芯片布线也以此为原则。(6)单片机和大功率器 件的地线要单独接地,以减小相互干扰。大功率器件尽可能放在电路板边缘。(7)在单片机 I/O 口、电源线、电路板连接线 等关键地方使用抗干扰元件如磁珠、磁环、电源滤波器、屏蔽罩,可显著提高电路的抗干扰性能。 3 提高敏感器件的抗干扰 性能提高敏感器件的抗干扰性能是指从敏感器件这边考虑尽量减少对干扰噪声的拾取,以及从不正常状态尽快恢复的方法。提 高敏感器件抗干扰性能的常用措施如下:(1)布线时尽量减少回路环的面积,以降低感应噪声。(2)布线时,电源线和地线 要尽量粗。除减小压降外,更重要的是降低耦合噪声。(3)对于单片机闲置的 I/O 口,不要悬空,要接地或接电源。其它 IC 的闲置端在不改变系统逻辑的情况下接地或接电源。(4)对单片机使用电源监控及看门狗电路,如:IMP809,IMP706,IMP 813, X5043,X5045 等,可大幅度提高整个电路的抗干扰性能。(5)在速度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单片机的晶振和 选用低速数字电路。(6)IC 器件尽量直接焊在电路板上,少用 IC 座。 4 其它常用抗干扰措施交流端用电感电容滤波:去掉高 频低频干扰脉冲。变压器双隔离措施:变压器初级输入端串接电容,初、次级线圈间屏蔽层与初级间电容中心接点接大地,次级外 屏蔽层接印制板地,这是硬件抗干扰的关键手段。次级加低通滤波器:吸收变压器产生的浪涌电压。采用集成式直流稳压电源:因 为有过流、过压、过热等保护。I/O 口采用光电、磁电、继电器隔离,同时去掉公共地。通讯线用双绞线:排除平行互感。防雷 电用光纤隔离最为有效。A/D 转换用隔离放大器或采用现场转换:减少误差。外壳接大地:解决人身安全及防外界电磁场干扰。 加复位电压检测电路。防止复位不充份,CPU 就工作,尤其有 EEPROM 的器件,复位不充份会改变 EEPROM 的内容。印制板工艺 抗干扰:①电源线加粗,合理走线、接地,三总线分开以减少互感振荡。②CPU、RAM、ROM 等主芯片,VCC 和 GND 之间接 电解电容及瓷片电容,去掉高、低频干扰信号。③独立系统结构,减少接插件与连线,提高可靠性,减少故障率。④集成块与插 座接触可靠,用双簧插座,最好集成块直接焊在印制板上,防止器件接触不良故障。⑤有条件采用四层以上印制板,中间两层为电 源及地。计算机与单片机串口通信源程序文章来源:中国 IEEE 整理 点击数:更新时间: 【字体:小 大】 (欢迎光临中国 IEEE,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 ) 一个单片机与 PC 机通信的程序,pc 机程序用 c 语言来编写,单片机程序用汇编语言来编写1. PC 机编程 PC 采用 Toubr C 进行编写。程序如下: #include&stdio.h& #define port 0x3f8 /*利用串口 1 进行通信*/int ch[15]; main () { int i,j; int b[6]={88,15,38,26,20,0}; clrscr(); outportb(port+3,0x80); outportb(port,0x0C); outportb(port+1,0x00); outportb(port+3,0x03); outportb(port+1,0x00); inportb(port+5); { printf(&\t\tsend data or receive data: (s or r?)\n\n\n&); c=getchar(); switch(c) { case ’s’: case ’S’: { /*8 位数据位,奇偶检验,1 位停止位*/ /*关中断*/ /*读一次线路状态寄存器,使其复位*/ /*准备设置波特率*/ /*波特率设置为 9 600 bps*/ while(!(inportb(port+5)&0x20)); outportb(port,0x01); for(i=0;i&6;i++) { a=b[i]; while(!(inportb(port+5)&0x20)) delay(100); outportb(port,a); printf(&%d\n&,a); while(!(inport(port+5)&1)); ch[i]=inport(port); } delay(10); for(j=0;j&8;j++) printf(&\n%d\n&,ch[j]); getch(); } case’r’: case’R’: { while(!(inportb(port+5)&0x20)); outportb(port,0x02); for(j=0;j&9;j++) { while(!(inportb(port+5)&1)); ch[j]=inportb(port); } for(j=0;j&9;j++) /*接收数据*//*发送保持器满则等待*//*否则发送数据 01 通知单片机准备接收*/ /*共发送 6 个数据*//*发送保持器满,等待*/ /*发送 a*/ /*显示 a*/ /*接收单片机送回的数据*/ /*保存*//*显示接收的回送数据*//*发送数据 02 通知单片机发送数据*/ /*共接收 9 个数据*/ printf(&\n %d\n&,ch[j]); getch(); } } } } 2. 单片机与 PC 机通信之单片机程序 LIST P=16F876 P16F876.INC#INCLUDECBLOCK 0X24 COUNT TEMP ENDC ORG NOP START ORG MAIN GOTO MAIN 0X00000X020 0X30 ;将 RAM 单元初始化MOVLWMOVWF BCF MOVLW MOVWF INTRAMFSR STATUS,RP0 0X22 COUNT COUNT,0MOVFMOVWF INCF INCF BTFSS GOTOINDF COUNT,1 FSR,1 FSR,7 INTRAM BANKSEL MOVLW MOVWF MOVLW MOVWF BCFTXSTA 0X19 SPBRG 0X04 TXSTA;波特率设置为 9 600 bps;异步高速方式STATUS,RP0 0X80 RCSTA 0X30 FSR RCSTA,CREN STATUS,RP0 TXSTA,TXEN STATUS,RP0 PIR1,RCIF ;接收 PC 机命令 ;发送允许 ;接收允许 ;串行口使能MOVLW MOVWF MOVLW MOVWF BSF BSF BSF BCF WAITBTFSSGOTO MOVF MOVWF MOVWF INCFWAIT RCREG,0 TEMP INDFFSR TEMP TXW 0X06 TEMP PIR1,RCIF ;接收一个数据 ;接收到的数据为 1,则接收 ;否则发送数据DECFSZ GOTO MOVLW MOVWF WAIT1BTFSSGOTO MOVF MOVWF MOVWFWAIT1 RCREG,0 COUNT TXREG LOOPTX GOTO MOVFBTFSSPIR1,TXIF;将接收到的数据送回 PC 机LOOPTX COUNT,0 INDF FSR TEMP WAIT1 OVER 0X09 ;处理完毕 ;向 PC 机发送 9 个数据MOVWF INCF DECFSZ GOTO GOTO TXWMOVLWMOVWF MOVLW MOVWF TXW0 MOVFTEMP 0X30 FSR INDF,0 TXREG FSR PIR1,TXIFMOVWF INCF TXW1BTFSSGOTO DECFSZ GOTO OVER BCFTXW1 TEMP TXW0 RCSTA,CREN STATUS,RP0 TXSTA,TXEN STATUS,RP0 LED ;调用显示子程序,将发送(或接收)的数据显示出来 ;程序完 ;通信任务完成,关接受和发送允许BSF BCF BCF CALL END单片机液晶秒表计算器(已通过编译) 单片机液晶秒表计算器 已通过编译) 已通过编译文章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更新时间: 【字体:小 大】 (欢迎光临中国 IEEE,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是本站从网路上整理而来 ,文章作者不清,如果你是本文作者可以与本站联系! 已通过测试,可以实现两种功能的切换,其他功能自行对照代码研究。4*4 矩阵键盘,第一排前三列是实现小时\分钟\秒的加.第二排前三列是实现小时\分钟\秒的减.当然还可以通过设置矩阵键盘的键值,来实现加 \减\乘\除四则运算,由数码管显示参与运算的数字以及最终的运算结果#include&reg51.h&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intrins.h& #include&absacc.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wc 0x8fff #define wd 0xdfff #define rc 0xbfffvoid displayListChar(unsigned char X, unsigned char Y, uchar DData); uchar dispbuf[]={'0','1','2','3','4','5','6','7','8','9',':'}; uchar code table[]={0xc0,0xf9,0xa4,0xb0,0x99, 0x92,0x82,0xf8,0x80,0x90,0x88,0x83, 0xc6,0xa1,0x86,0x8e,0x00 }; uchar temp1; uint tcnt,g; bit flag2; bit flag1=1;//////控制计算器还是液晶调整的状态灯uint i=0,f,m,g,s,t;//for 里的计数值,用于循环// 用来标记按了什么,如+,-.*,或是/ sbit P2_0=P2^0;// 定义 P2.0 口用来,当计算值超过 15 时,P2.0 所对应的灯闪几下 sbit P2_1=P2^1;// 定义 P2.1 口用来,当除数为 0 时,P2.1 所对应的灯闪几下 sbit P2_2=P2^2; sbit P2_3=P2^3; uint num[4]={0}; //用于记录外面输入的数字 uint T sbit P3_4=P3^4; sbit P3_5=P3^5;void jieguo(void); void Settime(uchar verify); uchar kbscan(void);///键盘扫描 void Show_Time(void);////显示时间 void Settime(uchar verify);//verify 在这里为调整的意思 uint transfor( uchar key1);void delay400ms(void) ; void delay200ms(void); void delay5ms(void); void delay_1s(void); void dlms(void);void dlms1(void) { uint g=20000; while(--g); } //延时 100mS 钟void clr(void) { i=0; suanfa=0; Tablenum=0; for(f=0;f&4;f++) { num[f]=0; }P2_0=1; P2_1=1; P2_2=1; P2_3=0; P3_4=0; P3_5=1; P0=0xc0; P3_5=0; }//********************************************************************************* ****************** //***************************************以下液晶驱动****************************** **********************void waitLcd()//just wait until 液晶不忙为止 { bit flag=1; while(flag==1) { temp=XBYTE[rc]; if (temp&&7==0) flag=0; P1= } P1=0 } //just wait until 液晶不忙为止 void WriteCommand_Lcd(bit isCheck,char c) { if (isCheck==1) waitLcd(); XBYTE[wc]=c; } void writedata(char c) { waitLcd(); XBYTE[wd]=c; }void LcdInit() { delay5ms(); delay5ms(); delay5ms(); WriteCommand_Lcd(0,0x38); //三次显示模式设置,不检测忙信号 delay5ms(); WriteCommand_Lcd(0,0x38); delay5ms(); WriteCommand_Lcd(0,0x38); delay5ms(); WriteCommand_Lcd(1,0x38); //显示模式设置,开始要求每次检测忙信号,8 位 2 行 5*7 WriteCommand_Lcd(1,0x08); //关闭显示 WriteCommand_Lcd(1,0x01); //清显示 WriteCommand_Lcd(1,0x06); // 文字不动,光标右移 WriteCommand_Lcd(1,0x0C); // 显示开及光标设置 }void displayListChar(unsigned char X, unsigned char Y, uchar DData) { Y &= 0x1; X &= 0xF; if (X &= 0xF) { Y &= 0x1; X &= 0xF; if (Y) X |= 0x40; X |= 0x80; WriteCommand_Lcd(0,X); writedata(dispbuf[DData]);} } //****************************************以上液晶驱动***************************** ************************ //********************************************************************************* ********************//**********************************以下显示时间*********************************** ****************** void Show_Time(void) { displayListChar(0,0,hour/10); displayListChar(1,0,hour%10); displayListChar(2,0,10); displayListChar(3,0,minute/10); displayListChar(4,0,minute%10); displayListChar(5,0,10); displayListChar(6,0,second/10); displayListChar(7,0,second%10); }//**********************************以上显示时间******************************** ********************* void main(void) { TMOD=0x02; //置自动重装载模式 TH0=0x06; //设初值 TL0=0x06; //设初值 TR0=1; //开始计数 ET0=1; //开定时器/计数器 EA=1; //中断开 delay400ms();//启动等待,等 LCM 讲入工作状态 LcdInit(); //LCM 初始化 P3_4=0; P2_0=1; P2_1=1; P2_2=0; P2_3=1; P3_5=1; P0=0xc0; P3_5=0; while(1) { key=kbscan(); dlms(); // 0(xe7) ///*****************************以下是两种状态的切换******************** //**************************************************************************** ****************** if(key==0xe7) { dlms(); flag1=~flag1; key=0x00; if(flag1==1) { P2_0=1; P2_1=1; P2_2=0;///液晶状态灯 P2_3=1; } if(flag1==0) { P2_0=1; P2_1=1; P2_2=1; P2_3=0;///计算器状态灯 } dlms1(); } ///*****************************以上是两种状态的切换******************** //**************************************************************************** ****************** ///*************************************************************************** *********** ///*******************************用于调整时间********************************** ********** if(flag1==1) { LcdInit(); //LCM 初始化 Show_Time(); if (key!=0) { if (key==0x7e) { dlms(); if (key==0x7e) { EA=0; flag2=1; } key=0x00; } if (key==0x7d) { dlms(); if (key==0x7d) { EA=1; flag2=0; } key=0x00; } Settime( key ); delay200ms(); } } //**************************************下面是计算器************************* if(flag1==0) { WriteCommand_Lcd(1,0x01); //清显示 if ((key!=0x7e)&&(key!=0x7d)&&(key!=0x7b)&&(key!=0x77)&&(key!=0xd7)&&(key!=0xb7)&& (key!=0x00)) {//0x7e 为&+&,0x7d 为&-&,0x7b 为&*&,0x77 为&/&.0xd7 为&CLR&,0xb7 为&=& Tablenum=transfor(key); if (Tablenum!=0) { num[i]=T P3_5=1; P0=(table[Tablenum]);//这里的 key 只能进来 0 至 9 P3_5=0; } } if ((key==0x77)||(key==0x7d)||(key==0x7b)||(key==0x7e)) { i++; if (i&1) {i=1;} if (key==0x7e) { suanfa=1;} if (key==0x7d) { suanfa=2;} if (key==0x7b) { suanfa=3;} if (key==0x77) { suanfa=4;} } if (key==0xb7) // 按等号(0xb7) 给 P2 赋值 { jieguo(); } // 按等号 给 P2 赋值 if (key==0xd7) //如果按清零,则清零 { clr(); } //如果按清零,则清零 } //**************************************上面是计算器**************************** ******************** //**************************************************************************** ****************** }//此括号为 while 的括号 } void delay5ms(void) { unsigned int TempCya = 277; while(--TempCya); } //延时 400ms void delay400ms(void) { unsigned int TempCya = 22160; while(--TempCya); } //延时 400ms void delay200ms(void) { unsigned int TempCyaaa = 11080; while(--TempCyaaa); } //*****************************定时器****************************************** ** //*****************************定时器****************************************** ** void timer0(void) interrupt 1 using 1 { tcnt++; if(tcnt==2000) { tcnt=0; second++; if(second==60) { second=0; minute++; if(minute==60) { minute=0; hour++; if(hour==24) { hour=0; } } } } } //*****************************显示结果**************************************** ***** //*****************************显示结果**************************************** ***** void jieguo(void) { i=0; if (suanfa==1) { num[2]=(num[1]+num[0]); if((num[2]&=15)&&(num[2]&=0)) { P3_5=1; P0=table[num[2]]; P3_5=0; } else { clr(); for(m=0;m&8;m++) { P2_0=~P2_0; delay_1s(); } } } if (suanfa==2)//减法显示 { num[2]=(num[0]-num[1]); if((num[2]&=15)&&(num[2]&=0)) { P3_5=1; P0=table[num[2]]; P3_5=0; } else { clr(); for(m=0;m&8;m++) { P2_0=~P2_0; delay_1s(); } } }//减法显示 if (suanfa==3)//乘法显示 { num[2]=(num[0]*num[1]); if((num[2]&=15)&&(num[2]&=0)) { P3_5=1; P0=table[num[2]]; P3_5=0; } else { clr(); for(m=0;m&8;m++) { P2_0=~P2_0; delay_1s(); } } }//乘法显示 if (suanfa==4)//除法显示 { if (num[1]!=0) { num[2]=(num[0]/num[1]); if((num[2]&=15)&&(num[2]&=0)) { P3_5=1; P0=table[num[2]]; P3_5=0; } else { clr(); for(m=0;m&8;m++) { P2_0=~P2_0; delay_1s(); } } } else { for(m=0;m&8;m++) { P2_1=~P2_1; delay_1s(); } clr(); } }//除法显示 suanfa=0; } //*****************************显示结果**************************************** ***** uint transfor( uchar key1) { switch (key1) { case 0xee: temp=1; case 0xde: temp=2; case 0xbe: temp=3; case 0xed: temp=4; case 0xdd: temp=5; case 0xbd: temp=6; case 0xeb: temp=7; case 0xdb: temp=8; case 0xbb: temp=9; default: temp=0; } } //*******************************以下时间调节*********************************** ******************* //*******************************以下时间调节*********************************** ******************* void Settime(uchar verify) { //键盘设置 // 1 /hour+ (0xee) 2/minute+ 0xde 3/second+ 0xbe + // 4/hour- 0xed 5/ minute- 0xdd 6/second- 0xbd // 7 8 9 * // 0 CLR = / ////hour+的代码 if(flag2) { if (verify==0xee) { dlms(); if (verify==0xee) { hour++; if(hour==24) { hour=0; } //while(verify==0xee); verify=0x00; } // 1 /hour+ (0xee) 2/minute+ 0xde 3/second+ 0xbe } ///minute +的代码 else if (verify==0xde) { dlms(); if (verify==0xde) { minute++; if(minute==60) { minute=0; } //while(verify==0xde); verify=0x00; } // 1 /hour+ (0xee) 2/minute+ 0xde 3/second+ 0xbe } //////second++的代码 else if (verify==0xbe) { dlms(); if (verify==0xbe) { second++; if(second==60) { second=0; } // while(verify==0xbe); verify=0x00; } // 1 /hour+ (0xee) 2/minute+ 0xde 3/second+ 0xbe } //////hour- (0xed) 的代码 else if (verify==0xed) { dlms(); if (verify==0xed) { if(hour==0) {hour=24; } hour--; // if(hour==0) // { // hour=23; //} //while(verify==0xed); verify=0x00; } } // 4/hour- 0xed 5/ minute- 0xdd 6/second- 0xbd ///下面为 minute -的代码 else if (verify==0xdd) { dlms(); if (verify==0xdd) { if(minute==0) {minute=60;} minute--; //if(minute==0) //{ // minute=59; //} //while(verify==0xdd); verify=0x00; } } // 4/hour- 0xed 5/ minute- 0xdd 6/second- 0xbd ///下面为 second -的代码 else if (verify==0xbd) { dlms(); if (verify==0xbd) { if(second==0) {second=60;} second--; //if(second==0) //{ // second=59; //} // while(verify==0xbd); verify=0x00; } // 4/hour- 0xed 5/ minute- 0xdd 6/second- 0xbd } } } //*******************************以上时间调节*********************************** ******************* //*******************************以上时间调节*********************************** ******************* //******************************键盘扫描*************************************** ******* //******************************键盘扫描*************************************** ******* uchar kbscan(void) { P1=0xf0; if( (P1&0xf0)!=0xf0 ) { dlms(); if((P1&0xf0)!=0xf0) { sccode=0 while ((sccode&0x10)!=0) { P1= if ((P1&0xf0)!=0xf0) { temp1=P1; return temp1; } else { sccode=(sccode&&1)|0x01; } } } } return (0); } //******************************键盘扫描*************************************** ******* //******************************键盘扫描*************************************** ******* void dlms(void) { g=554; while(g--); //延时 10mS 钟 } void delay_1s(void) { s=27750; while(s--);//延时 1S 钟 }单片机职业发展规划文章来源:本站推荐 点击数:更新时间: 【字体:小 大】 (欢迎光临中国 IEEE,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 )从一名普通的工程师一路打拼至盛扬半导体有限公司技术副总,并以“技术幕僚”作为终极职业目标,本文主人公王胜和对技术 性职业道路的坚持折射出怎样的一种人生智慧?凭借十四年单片机规划、应用及研发经验,助力盛扬在单片机市场脱颖而出, 其中蕴含着什么竞争之道?在紧张工作之余从容锻炼身体, 年过五十依然显得年轻潇洒, 究竟有什么平衡诀窍?本期精英访谈, 我们将走近王胜和,听他娓娓讲述深耕技术,同样可以走出一条“鱼与熊掌”兼得的职业发展之路。您如何看待本土单片机厂商的发展趋势?台湾单片机厂商在中国大陆的生存现状如何? 您如何看待本土单片机厂商的发展趋势?台湾单片机厂商在中国大陆的生存现状如何?中国大陆和台湾单片机厂商的发展过程十分相似,都要经历一个从为先进国家做代工到自主研发的过程,但发展的快慢程度有 差异。以台湾 IC 厂商为例,最早曾为美国、日本等做代工,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了一些关键技术,从而形成自主研发能力, 这一过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中国大陆单片机厂商的发展也遵循这一模式。不过,随着国际之间技术交流日益频繁,加上中 国强大的内需市场、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充足的资金,使得大陆厂商从做代工到走向自主研发的过程更快、更容易。但另一方面, 全球日趋激烈的竞争已成为大陆厂商面临的主要困难。由于中国大陆厂商基础比较薄弱,要与国外厂商竞争,只靠企业自己的 力量是不够的,因此中国大陆应向韩国学习,加大对本土 IC 厂商的支持力度。由于一些政治因素以及为保护台湾厂商的竞争力,台湾当局会限制到大陆投资的 IC 厂商,特别是一些高科技的产业不能全部 进来,而把一些传统的或技术门槛较低的产业转移到大陆,留在台湾的 IC 厂商则逐步向高端和其他领域发展。不过,情况也 在发展变化,越来越多“技术含量高”的工作也转移到大陆完成。以盛扬为例,除了 IC 设计以外,市场计划、技术计划、定义 I C 规格、IC 验证、市场推广和售后服务等业务,都已经在中国大陆进行。由于大的家电公司集中在东南沿海,盛扬在该地区的 业务已占整体营收的 2/3。未来单片机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如何?本土单片机厂商应采取什么竞争策略? 未来单片机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如何?本土单片机厂商应采取什么竞争策略? 厂商应采取什么竞争策略由于通用型 IC 的仿冒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定制化 IC 将是未来单片机发展的主要方向。此外,尽管 16 位、32 位单片机市场有 所增加,但 8 位在未来三五年内仍将占主流,只是成长幅度会趋缓。从应用角度讲,盛扬看好消费类电子和家电产品,尤其是 中小型家电产品,它属于比较成熟的单片机应用领域;其次是高端领域的车用产品。目前,盛扬已针对汽车周边领域推出系列 产品,主要用于汽车防盗、车载电子、信息娱乐、胎压监测、里程表的面板等。单片机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厂商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因此,对本土企业而言,要想脱颖而出,质量一定要好,同时还要 注重产品的环保和可靠性,因为家电和汽车等产品对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次,充分发挥本土厂商在特定应用领域的性价 比优势。不过,这种性价比必须建立在性能过关、可靠度过关的基础上;第三,向车用产品等高端领域迈进。由于车用单片机 对温度范围和抗噪声有严格要求,而动力系统更需要五到十年的试验期,因此性能在这一领域显得尤为重要;第四,针对单片 机灵活性高,可塑性强、与终端产品结合非常密切的特点,快速推出新产品,挖掘新的应用领域,寻找新的市场机会。此外,本土厂商要联合起来与国外企业竞争,提升整体竞争力。目前,台湾单片机厂商已具备独特的竞争力:性价比+独特的 应用,但大陆的一些企业还停留在 copy 阶段,应尽早走向自主研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单片机开发工程师,您认为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单片机开发工程师,您认为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单片机从开发到产品端有很多关键阶段。首先,开发新产品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和应用方面的技术,才能定 IC 的规格;IC 规格 定下来后才能进行 IC 设计;IC 设计完成后要进行验证;验证完成后,要做演示版进行市场推广。这些阶段都要求单片机工程 师具备优良的素质。首先他们要懂技术,并注意技术经验的长期积累。比如定 IC 规格,这是决定 IC 成败的关键,规格定得好,IC 才能做得好。但 IC 规格不能关起门来自己定,一定要与市场和产品端相结合。所以就要求工程师必须熟悉整机产品的整个研发和生产过程,要 懂生产环节和产品的专业知识,懂 IC 内部的相关工艺和 IC 设计。因此,要完全掌握这项技术至少需要十年的经验积累,并且 要一直做到工程主管的职位,才有可能完成。因此这种人才在任何一家公司都非常宝贵,大概只有 2%的人能做。其次要懂市场,对市场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才可能做到技术管理的高层或工程领域的主管。否则,只能永远是一名普通的工程 师。很多单片机工程师抱怨技术人员升迁机会比较少而考虑转行或跳槽,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很多单片机工程师抱怨技术人员升迁机会比较少而考虑转行或跳槽,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对他们的职业发展和规划有何建 抱怨技术人员升迁机会比较少而考虑转行或跳槽 议?单片机工程师的流动性的确很大,技术人员的流动性越高,就越难累积经验,也无法进行技术生根,这对技术人员和公司的长 远发展十分不利。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公司没有为技术型人才提供一条提升之路,从而形成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导致 人才大量流失;二是员工自身的定位和价值观问题。从台湾公司多年来的运作经验看,很多技术型公司都会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两条路:工程类和管理类。两种类型的人才都可 以得到升迁和发展,将来的地位和待遇相差不多。甚至技术管理者的地位会更高,讲话会更有份量,因为他积累了太多的经验, know-how 的东西已经深藏于他的内心。所以公司要发展,必须提供这样一条路线让工程人员去走,工程师才能生根。如果公 司能把技术最好的一些人留下来,把经验累积下来,那么对公司的转型或跨领域搞下一代产品会很有帮助。从工程师的角度讲,是做技术还是转行做市场或销售,关键要看个人。如果技术工作自己适合做、喜欢做,而且有能力做,那 么就不要迷茫和彷徨,沿着这条路好好走下去,认真地积累知识,争取向工程管理类的角色转变,一样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如果工程师自身喜欢做市场,也不要急于转行,而是在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再转,以便向销售总监的角色发展。因为有技 术背景又适合搞销售的人才也是技术型公司的稀缺人才,这种人才会在技术层面上与客户深入沟通,更容易取得客户的信任。从我个人的经验看,技术的积累就像储蓄,等年纪大了就会拥有一笔很大的技术财富。如果把年轻当作本钱,任意挥霍,到头 来会一无所有。技术积累也像锻炼身体,年轻时不去照顾自己,不运动,不保养,到老了浑身是病。因此,工程师在年轻时要 认真地积累技术。而积累首先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要随意转行或跳槽。这里面可能涉及到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有人为了多几 百元钱的薪水就选择跳槽,而放弃在一个正规公司的实践和学习。这种跳槽,表面上看是多挣钱,但实际上是在花自己的本钱。 因此从长远看,这是一种损失而不是赚钱。能谈谈您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吗? 能谈谈您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吗?我的终级目标是跳出目前繁琐的事务去为公司做技术“幕僚”(顾问),不再担任具体职务或负责具体的部门,而是专门解决一 般人无法处理的棘手问题,比如与重要客户的技术部门进行沟通,或根据某一具体项目临时负责项目组。这些都是基于深厚的 技术积累、 广泛的客户基础和一定的信任度。 我不会考虑自己创业成立顾问公司, 因为搞技术的人创业的成功机率并不是很大, 需要有合适的合作伙伴等许多限制条件。王胜和盛扬半导体有限公司技术服务副总工作经历:,从事工业用电子秤设计、制造及应用工作约十三年1993 至今,盛扬半导体有限公司单片机规划及应用开发工作。目前主要负责Holtek 中国区技术支持、IC应用验证及单片机 应用开发等部门工作规划及管理。
单片机控制AD9850的数字信号发生器C51程序―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d9850程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