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毕业...

从本科毕业生的角度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06期
从本科毕业生的角度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摘要】:以提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对华南农业大学信管专业培养效果、专业方向与就业竞争力、计算机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最后,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几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TP3-4【正文快照】:
1.引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国家教育部1998年将原来的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林业信息管理等5个本科专业合并而成[1],从学科特点来看,该学科处于管理学和信息技术的中间层次,是管理科学、信息技术和行为科学的交叉学科[2]。至今,全国设有信息管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玫,谢秀颖,段培永;[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程先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庞建勇;[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董焱;[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肖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武俊昊;[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平幼妹,余本农;[J];包装工程;2002年04期
张日新,梁昱庆,汪令江,赖立,肖军;[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赵迅,庹进平;[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宁津生;[J];测绘工程;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德静;[D];河海大学;2005年
陶能祥;[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夏燕靖;[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杰;[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王树宏;[D];山西大学;2005年
吕屏;[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游佳丹;[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田卫征;[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曾志平;[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严珺;[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叶莹;[D];天津美术学院;2006年
苏政;[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叶素梅;[D];西南大学;2008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蒋学锋;[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S2期
陈维军;李杰;;[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年07期
刘高勇;;[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2期
龙朝阳;靳晓恩;;[J];图书馆学研究;2006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焱;[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黎枫;[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王威娜;;[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马业梅;;[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2期
刘亚军;;[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1期
孙占林;;[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0期
甘胜江;;[J];华章;2011年22期
高丽平;刘姝;;[J];计算机教育;2011年16期
李春霆;张志宏;高海忠;;[J];考试周刊;2011年49期
曾静;;[J];计算机时代;2011年08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宁;符名培;李雨;;[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鸿良;[N];北京日报;2011年
;[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赵建超;[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8年
;[N];上海科技报;2000年
王玮;[N];计算机世界;2003年
山东省平邑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奎斗;[N];学知报;2010年
牡丹区技工学校
王稳;[N];菏泽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初然;[D];河北大学;2010年
蒋在强;[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李媛媛;[D];河南大学;2012年
牟琴;[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周颖;[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范海峰;[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由于今年研究生院正式启用新开发的“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毕业生必须上网提交以..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择业障碍及对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页¥1.004页3下载券3页3下载券3页¥1.0012页免费2页免费4页1下载券2页1下载券3页免费4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8页1下载券12页免费15页1下载券5页2下载券5页1下载券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择业障碍及对策|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信息管理教育与研究机构,其前身是美国学者和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先生于1920年创办的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1929年独立为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1953年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并入,更名为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1956年建立图书馆学本科专业,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图书情报学院,2001年更名为信息管理学院。该院设有图书馆学、、、、、数字出版学6个本科专业,7个硕士和博士点,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外文名称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t 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信管院类&&&&别公立大学学校属性211工程,985工程知名校友韦棣华、沈祖荣所属地区中国武汉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现有在职教师104人。其中,教授27人(含24人),副教授和高级职务研究人员40人[1],教师中曾在国外留学、进修、学术访问、合作研究和讲学的有25人,占全院教师总数的30%以上。学院现有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40人,约占全院教师总数的60%。在职教师中,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有5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教育部距世纪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3人,湖北省跨世纪人才工程入选3人。湖北省优秀老师4人。先后有多位教师获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武汉大学“”、“教书育人优秀导师”等称号。[2]图书馆学系 (按姓氏拼音排序)
  信息管理科学系 (按姓氏拼音排序)
  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 (按姓氏拼音排序)
  出版科学系 (按姓氏拼音排序)
  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系 (按姓氏拼音排序)
  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按姓氏拼音排序)
  中国科学评价中心 (按姓氏拼音排序)
  实验中心、资料室、编辑部 (按姓氏拼音排序)
          [3]姓 名
专业/研究方向
专业/研究方向
现代目录学、社科信息服务
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信息经济与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规划与信息系统、竞争战略
文献与出版、古籍整理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
图书馆发展研究、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增值利用
信息检索与信息服务系统、企业管理咨询与信息保障
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
信息管理与科学评价、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网络计量学研究
政府信息化与数字公文管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本体与数字图书馆、信息系统工程
智能信息系统、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商务智能
出版学基础、图书发行学
出版营销管理、数字出版
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编辑出版理论、中外图书比较
出版业信息化与书业电子商务、媒体信息资源的网络传播与利用
信息管理与知识组织、竞争情报与战略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竞争战略研究
信息检索与知识服务、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
出版政策与法规、出版产业管理与版权贸易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
智能信息系统、电子采购理论与技术、电子商务理论与技术、数据挖掘与方法
信息检索与服务、数字图书馆研究
信息分析与竞争情报、信息经济与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情报与战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期刊产业研究、传媒企业管理
知识组织与构建、信息系统理论与开发
档案学原理与方法、数字档案与现代技术
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
电子商务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数字信息服务研究
出版供应链与企业战略、出版经济与出版产业
现代图书馆管理研究、文献资源建设研究
电子商务与企业资源规划、Web信息管理与语义分析
国家图书馆研究、图书馆人力资源研究
危机管理、预警与安全工程
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
信息检索、Web挖掘
四库学研究、古典文献研究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
数字出版、期刊出版
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图书馆营销与服务
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
数字出版、数字人文
    [4]姓 名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出版发行学
出版发行学
出版发行学
出版发行学
出版发行学
出版发行学
出版发行学
出版发行学
出版发行学
出版发行学
出版发行学
出版发行学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注:教师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拼音排名。
[5]该院本科专业中图书馆学专业在年是专科,1956年改为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前身是创办于1978年的科技情报学专业;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于1934年设档案管理特种教席,1940年创建档案管理科,1947年停办,1984年重建,为档案学本科;编辑出版学的前身是1983年武汉大学与新华书店总店合作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图书发行学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是2001年经教育部和武汉大学批准创办的自设新专业。[6]本专业的前身为美国学者韦棣华于1920年创办的武昌文华图专,是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发源地。2007年,本专业所在学科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本专业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并被评选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
本专业是研究知识信息的收集、组织、管理与利用的专门学科。解决社会信息化、网络化与数字化进程中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服务等一系列问题。培养掌握系统的图书馆学理论和方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知识,具备熟练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在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政府机关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及管理工作,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图书馆学基础、目录学概论、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描述、信息用户与服务、信息检索、参考咨询、图书馆与信息中心管理、数字图书馆导论、网站设计与开发、图书馆系统维护与评价、知识产权法、信息咨询与决策、图书馆营销与公共关系、知识管理、政府信息管理,以及学科平台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
本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信息化建设所需人才,国内许多图书馆馆长和图书馆学系(信息管理系)主任为本专业毕业生。随着各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学生的就业面更为宽广,毕业生连续多年供不应求。
毕业生可在国家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各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国家和地方的信息化管理与规划部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信息中心、大型企业信息部门从事信息资源的处理、开发、利用和服务的业务与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7]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信息的构成、分布和特征,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信息获取、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利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本专业培养具有信息管理学基础、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掌握系统思想以及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与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系统设计与管理方法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A)、计算机基础、信息管理学基础
专业主干(核心)课程:c语言与数据结构、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信息分析、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计量学、信息系统、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市场营销、信息政策与法规、运筹学、专业外语、知识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等。
双语课程:信息检索、经济学原理
特色课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进展、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7]档案学是研究文件与档案的保管、整理、传递与开发利用的一般规律的应用学科,包括文秘与档案管理、电子文件管理与数字档案馆建设、电子政务等。培养具有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理论与文化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从事档案与政务信息管理、信息服务及信息研究等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档案学基础、文书与秘书学、档案管理学、涉外文秘(双语课程)、电子文件管理、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电子政务概论、政务信息管理、档案信息组织与检索、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数字档案馆概论、文献编研、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文化概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档案法规学、知识产权法、行政管理学等。
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和信息中心从事文档管理与信息管理,也可在三资企业与政府部门从事文秘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可以从事国家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组织、开发和利用工作。[7]编辑出版学是研究各类传播媒介的编辑、出版、发行及管理的方法、规律与基本理论的应用学科。编辑出版学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出版产业发展要求,具备先进的文化产业经营理念和市场意识,掌握系统的编辑出版学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广博的科学与文化知识,能适应出版业市场化、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趋势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出版学基础、编辑学原理、书业营销学、出版经济学、书业企业管理、书业物流管理、书业财务管理、数字出版导论、多媒体应用技术、网络编辑、编校软件应用、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Photoshop入门与提高、图书装帧设计、期刊编辑与制作、期刊广告与发行、对外图书贸易、世界书业导论、书业法律基础、出版物市场管理、读者学、出版文化、中国出版史、文献编纂实务等。
本专业为国内最早创办的同类本科专业,在出版业界和学界拥有广泛影响。迄今为止,本专业已经为我国出版行业培养了6000余名优秀人才,被誉为“出版业的黄埔军校”。历年来毕业生主要在出版社、杂志社、报社、图书发行部门、书报刊对外贸易部门、音像出版公司、电子与网络出版机构、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编辑出版学科研与教学单位,承担书刊选题策划与编辑、出版项目经营、出版物发行等实务工作、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
本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可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各省(市、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全国各大出版集团、报业集团、出版社和期刊社从事编辑、出版、发行以及信息资源处理、开发、利用和服务等业务与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7]本专业是为了适应网络时代对商务变革的需求而设置,主要学习有关电子商务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知识。通过系统的电子商务基础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及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具备突出的专业技能,掌握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商务活动规律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的核心能力是能够熟练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在商务问题并能对企业应用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提出解决方案。
本专业课程分为4个模块: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类课程、经管类课程和电子商务类课程。专业课主要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技术基础、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网站设计与开发、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财务会计、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经济学、网络营销、电子支付与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法规与伦理、信息化管理理论与技术及网络企业管理等。
毕业生可以在政府商务部门、企业以及商务网站从事电子商务的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从事电子商务的教学、理论研究及系统开发等工作。[7]该院设有图书馆学、、档案学、、、、电子商务等7个硕士和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与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合作建设的,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图书馆学、情报学两个学科分别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在2003年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组织的全国第二届学科评估中,该院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被评为全国第一。[6]
该院成立杂志社,出版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学术期刊《》和《》杂志,作为该院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2000年,教育部批准&&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是该领域唯一一所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信息产业部批准成立&国家信息资源管理(武汉)研究基地&。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建立&出版发行学高级人才培训(武汉)基地&。年&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数字图书馆建设&被国家计委、教育部等批准为&十·五&21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总投资为560万元,2006年顺利通过建设验收。2004年建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年,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创新基地被列为国家&二期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3600万元。一批院内校级重点研究基地如四库学研究所、武汉大学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电子文件与政府信息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知识产权高级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所、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研究所、与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联合建立武汉大学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与发展中心、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授权成立的教科文组织信息软件推广培训中心等研究开发机构也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据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网站显示:[6]自2000年以来,该院共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项,教育部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
年,该院已公开出版专著62部,教材51部,译著7部;已发表论文1317篇,其中五大检索刊物35篇,在国际学术会议、刊物上发表120篇,其他论文主要发表在全国性学术会议、省级以上刊物上。该院共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奖4项,省部级社会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特别荣誉奖1项。2005年,教授等荣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该院教授中标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数字信息资源的规划、管理与利用研究&,这是迄今为止在该领域唯一的一项重大攻关项目。国家、部委、学校科研成果奖:
信息化基础结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及其在数字图书馆工程中的应用
国家科学科技进步提名奖
潜江市区域信息化研究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管理理论及其在国家数字图书馆系列工程中的应用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基于学习的智能检索机制研究
湖北省四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信息服务的社会监督
湖北省四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企业产品工程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武汉市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奖
中国图书馆藏书发展政策研究(专著)
十届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
数字时代科学信息交流载体整合与过程重构研究(论文)
十届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
社会信息化过程中若干利益冲突研究等论文(系列论文)
十届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
An analysis of backlink  counts and Webimpact factors for  Chinese universityWebsites(论文)
十届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
中国出版企业集团改革与发展(论文)
十届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
当前数字图书馆信组织中存在的问题(论文)
十届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
[8]编著、教材、译著和专著:
物流信息系统
编著或教材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信息政策与法规
编著或教材
科学出版社
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
编著或教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
Internet免费资源检索与利用指南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现代组织战略与行为管理
编著或教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
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
编著或教材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现代信息管理机制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
数字图书馆原理与技术
编著或教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法规及其应用
编著或教材
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物市场管理概论
编著或教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
管理咨询基础
编著或教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
网络营销教程
编著或教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
文献遗产保护
编著或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文件管理”立体化教学包
编著或教材
科学出版社
拯救数字信息
科学出版社
档案管理实务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学基础
编著或教材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
编著或教材
信息经济分析
编著或教材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目录学教程
编著或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著或教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编著或教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
图书馆管理教程
编著或教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
信息咨询理论与方法
编著或教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
网站开发与管理
编著或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信息组织的主题语言
编著或教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
决策支持系统
编著或教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
编著或教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
信息管理概论
编著或教材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徐志摩图传
湖北人民出版社
编著或教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
法规学新论
编著或教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
成功出版完全指南
河北教育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中外版权贸易比较研究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四库全书总目》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现代出版技术悖论
山西经济出版社
网络数据分析
北京大学出版社
图书营销管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
手机应用程序开发
科学出版社
[4]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同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图书情报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该院是IFLA会员单位,与国际图联(IFLA)等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该院每年派遣2-4名教师和研究人员赴国外留学、访问,并接受港、澳地区和部分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每年邀请2-8名外国专家来院授课或主办学术讲座。
2000年11月,该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等单位成功合作举办了&首届中美数字时代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教育国际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匹兹堡大学、伊利诺依大学、北德克萨斯大学、加州大学等30余所国内外一流图书情报学院的院长、系主任出席该会议。
2001年4月成功举办了中韩远程教育国际研讨会。
年,该院成功举办了三届中美图书馆员高级研究班。
2005年,该院成功举办了&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国际学术研讨会&,其间还举办了&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组织签署了《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武汉宣言》,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6年10月,该院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美数字时代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教育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SYRACUSE大学、中国台湾政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40余所国内外一流图书情报学院的院长、系主任、图书馆馆长、研究所所长等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还通过了《关于面向数字时代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方向的行动建议》,就该专业领域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达成共识。[6]该院拥有国内该专业领域一流的实验中心。中心设有图书馆、情报、档案与出版技术集成基础实验室,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集成实验室,能覆盖该院60%以上的本科生课程,满足该院相关专业教学的需要,能满足80%以上该院相关专业教师备课与专业研究的需求。该院还与IBM公司、大连博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和金碟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建有教学研究实验室。[6]
该院配置有国内专业藏书最丰富的中外文图书资料室暨实验图书馆,内容涉及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编辑出版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等学科领域。据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网站显示,[6]其中,中文图书7万多册,期刊250多种;外文图书1.5万册,期刊60多种。[6]学院现任主要领导:
党委副书记
党委副书记
[9]2013年 3月16日,来自信息管理学院青年校友联合会、、和4个分会的50余名院友欢聚学院五楼报告厅,与学院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迎来了我院2013校友日活动。院党委书记董有明,院党委副书记胡伟、王华,院本科和研究生辅导员和学生会、研究生会代表参加了院友座谈。
本次青年校友联合会2013校友日活动由北京分会倡议发起,由武汉分会组织承办。活动主题为“重温珞珈,感怀学校学院发展;加强交流,探讨青年校友工作;建言献策,助力学弟学妹成长”。
董有明代表学院对青年院友表示了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学院的整体发展、人事改革、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董书记希望院友能多关注学院的发展,常回家看看。谈及学院教学办公地的搬迁,董书记笑言:“学院大楼拆除的时候,我一定会通知各位院友,回来拍照留念。”他鼓励青年院友秉承学院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贡献,以有为业绩支持学院建设发展。
随后,各青年校友联合会分会代表报告了分会工作及建设情况。北京分会、2007级毕业生韩凯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学院的感恩和对校园生活的怀念,并就青年校友联合会的建设提出了建议:一是依托分会现有工作基础不断拓展院友联络工作,号召和凝聚更多院友;二是建议学院给院友、尤其是青年院友创造更多继续教育机会。广州、深圳和武汉分会代表曾伟、程旭和黄俊分别发言,报告了各自分会的筹建情况。受青年院友的委托,他们代表各分会向学院赠送了锦旗,并与院领导合影留念。[2]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