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011优化探究地理高考总复习历史的全部...

2011届高考历史文化史总复习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1届高考历史文化史总复习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1届高考历史文化史总复习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文化史总复习(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课程标准:(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习题精练:1.《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与这一体系相关的是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 ②以算筹为计算工具&&& ③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④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制计数系统计算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2.下列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①九九口诀&& ②珠算法&& ③算筹计算法&&& ④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④①③② 3.我国古代的农书中,把生产工具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详细记载了转轮排字盘等重大发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的是A.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B.李时珍的《本草纲目》C.王祯的《农书》&&&&&&&&&&&&&&&&&&&&&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4.“蔡侯纸”&&&& A.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B.它的出现标志着造纸术发明C.东汉时开始经阿拉伯传入西方&&&&&& D.原料易得,造价低廉,便于推广5.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①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②北宋毕N发明锡活字&&& ③南宋时罗盘针开始用于航海④元朝中国火药武器传到欧洲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④6.下面叙述的是我国古代一项科技发明:“一版印刷,一版已布字。”这一技术是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技术&&&&&& D.指南针7.在下列成就中,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最持久最广泛的是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技术&&&&&& D.指南针8.下列各项搭配不正确的是A.汉朝发明的纸――――――改变了西欧的文明进程B.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堡垒的致命锐器D. 印刷术――――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9.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医学著作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10.创立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生物进化思想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 D.《本草纲目》11.中国古代传统学术中的实用之学如农学、医学、天文历法等有较突出成就,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是A.对科学技术不够重视&&&&&&&&&&&&&& B.讲究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C.重视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D.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的结果12..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13.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14.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此可得出雨果A.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 B.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C.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D.认为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15.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最为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世界&&&&&&&&& B.中国古代的封建政府禁绝任何外来文明C.中国古代文明并不是世界领先&&&&&&& 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16.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A.由大到小&&&&&&&&&&&&&&&&&&&&&&&&& B.由繁到简C.由形象到会意&&&&&&&&&&&&&&&&&&&&& D.由图画到符号&&&& 17.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内在原因是A.士人阶层的壮大&&&&&&&&&&&&&&&&& B.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C.社会发展的需求&&&&&&&&&&&&&&&&& D.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18.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书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下列属于“正楷”的基本特点的一项是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 B.笔画简约,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审美价值C.规矩和放纵并存,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兼具& D.注意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19.关于隋唐书法艺术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随着隋唐盛世的出现,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B.隋唐书法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多样性C.柳公权、颜真卿的书法为行书&&&&&&&&&&& D.注重法度和规范是此时期书法的特征之一20.宋代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与上述书法风格有关的时代背景是A.经济发展,社会走向正轨&&&&&&&&&&& B.国家统一,盛世气象C.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社会危机,世人反省21.下列有关书法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秦篆汉隶大多是实用性文字&&&&&& ②魏晋时期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③唐代开始出现法度规范的楷书&&& ④宋代书法出现苏、黄、米、蔡四大家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②③④22.书法界有许多对古代著名书法艺术家的赞语。如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伏如卧虎,起如龙跳,顿如山峙,控如泉流”&&& ③“惊蛇走虺,骤雨狂风”&& ④“颜筋柳骨”上述赞语所对应的书法家正确的是A.王羲之、张旭、怀素、颜真卿和柳公权&&& B. 张旭、怀素、王羲之、颜真卿和柳公权C.王羲之、怀素、张旭、颜真卿和柳公权&&& D. 怀素、王羲之、张旭、颜真卿和柳公权23.中国绘画艺术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大放异彩,从载体形式上看主要有①彩陶画&&& ②岩画&&& ③帛画&&& ④地画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24.反映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特点的有①线条稚拙,色彩简单&&&& ②图案质朴、生动&&& ③兼有装饰的作用&& ④带有神秘的色彩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①③④25.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是在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26.风俗画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绘画艺术的发展&&&&&&&&&&&&&&&&&&&&&& B.城市工商业的繁荣C.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D.市民阶层的广泛27.明清时期绘画的特点包括①个性化鲜明&&&&& ②风格多样化&&&&& ③绘画的实用性和生活化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2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这段话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态,体现在绘画上的兴起的画种是A.人物画&&&&&&&&&&&& B.山水画&&&&&& C.花鸟画&&&&&& D.风俗画29.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祥和;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艺术的交融性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30.《诗经》中的许多作品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对《诗经》的理解正确的是A.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B.它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C.它以华丽的辞藻,表现当时恢弘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D.它以长短句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31.下列文学体裁的繁盛,与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密切相关的是①唐诗&&& ②宋词&&& ③元曲&&& ④明清小说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32.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③33.促使唐诗空前繁荣的社会原因是①繁荣、开放、文化多元的背景&&& ②科举制度的确立使中下层文人自信乐观,积极进取&&&&& ③唐朝诗人富有想像力&&& ④太平盛世为人们提供了闲适的生活环境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34.苏轼有一次问一个善歌的人:“我词比柳(永)词何如?”那人答道:“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苏轼暗暗点头,主要是因为&&&& A.被人恭维&&&&&&&&&&&&&&&&&&&&&&&& B.“善歌的人”准确理解了两人的词风C. “善歌的人”扬苏贬柳&&&&&&&&&&& D.其词广泛流传35.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自然也。”下列能体现“自然”之意的有①直抒胸臆&&&& ②对仗押韵&&&&&& ③格律工整&&&& ④雅俗共赏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36.王国维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社会的发展是表达方式日益丰富的原因&&&&& B.新的表达方式比旧方式更方便灵活C.社会发展的成果必然要通过新的方式来表达& D.诗歌已不适宜表达人们的感情37.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神秘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宗教化&&&&& D.逐渐平民化38.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并得到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39.戏曲的源头――“傩”的产生最初和哪种因素有直接关系A.政治因素&&&&&& B.宗教巫术&&&&& C.经济因素&&&&&&& D.文化艺人创作40.南戏和元杂剧得以流行的共同原因是A.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B.汉族文人地位低下C.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 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41.关于元杂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达形式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B.形成了中国戏曲时空自由和以象征虚拟动作表意的特殊传统C.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促成了元杂剧的昌盛D.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42.下列有关昆曲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兴起于江南昆山&&&&&&&&&&&&&&&&&&&& B.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C.元代时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 D.被誉为“百戏之祖”43.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的原因是A.昆曲蕴涵着戏曲的萌芽&&&&&&&&&&&&&& B.昆曲能用多种表现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C.昆曲形成了中国戏曲时空自由的传统&& D.昆曲对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44.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剧”。下列对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C.其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D.能够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45.京剧《郑和下西洋》,创造性地将传统京剧与交响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东西方文化很好地在一部戏中体现。由此说明了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京剧应主要学习西方C.京剧的传统部分已经过时&&&&&&&&&& D.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46.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材料二& 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的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材料三& 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董仲舒为什么能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结合材料二,从思想文化方面回答材料三中李约瑟先生的“问题”。
47.法国历史学家雅克• 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下列材料: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3分)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
48.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我国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和记录的最好保存者。&&&&&&&&&&&&&&&&&&&&&&&&&&&&&&&&&&&&&&&& ――《中外历史新编》材料二& 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到牛顿、瓦特,至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面向21世纪的科技》材料三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
(1)&材 料一“四门自然科学”中对封建济济起直接作用的是哪一门?列举两例代表作。(6分)
(2)&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观点的正确性(4分)
(3)&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4分)
(4)&据材料三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6分)&&&&& 参考答案:1.C 2.C 3.C 4.D 5.D 6.B 7.A 8.D 9.A 10.D 11.C 12.B 13.A 14.D 15.D 16.B 17.B 18.A 19.C 20.C 21.B 22.A 23.C 24.A 25.C 26.B 27.A 28.B 29.D 30.A 31.B 32.C 33.C 34.B 35.B 36.D 37.D 38.C 39.B 40.A 41.C 42.C 43.D 44.B 45.D46.(1)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数学:祖冲之在世界上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天文学:《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列举三方面其它正确成就亦可)(2)他改造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3)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导致中华民族存在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缺点,没有进行理论创新。
47.(1)&娱乐游艺场所(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队伍的扩大。(3)&京剧;休闲功能,社会教化功能。(4)史学的研究领域拓宽。
48.(1)农学。《齐民要术》、《农书》(或《农政全书》)(2)史实:我国对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早1000多年和670多年;对太阳黑子的记录比欧洲早800多年;《甘石星经》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记载了已测定的120多个恒星的位置。(3)火药武装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使他们战胜了封建势力,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体;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4)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迅速发展。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没有相关试题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Bad Request (Invalid URL)2011届高考历史复习:岳麓版历史必修二总复习提纲全总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011届高考历史复习:岳麓版历史必修二总复习提纲全总结
21届​高​考​历​史​复​习​:​岳​麓​版​历​史​必​修​二​总​复​习​提​纲​全​总​结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2当前文档不支持在线查看,请下载使用!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12 p.13 p.12 p.13 p.13 p.6 p.26 p.1 p.4 p.8 p.8 p.71 p.1 p.14 p.9 p.7 p.7 p.7 p.7 p.6 p.7 p.7 p.7 p.7 p.2011学年下学期历史学科期末考试双向细目表(针对期中、期末考试)科目:历史..2011学年下学期历史学科期末考试双向细目表(针对期中、期末考试)科目:历史年级:高二考试时间:50分钟题序知识内容(考查、考试)试题形式难易度识记理解应用分析广东省广州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题细目表(历史)相关文档专题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2012高考历史优化探究一轮复习:必修1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2高考历史优化探究一轮复习:必修1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2课 课时知能评估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化探究地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