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告诉你你的方法不过是几句话罢了!

续2&转《告诉你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和误区分析》
多谢灌木兄提醒,把《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目录发给大家:
  序:观念与技术
  第一章?爱之愈深、误之愈切
  一、标准发音
  -骡拉怕路杂
  -嘴不教,耳之过
  -听不严,谁之惰
  -京城难学“满大人”
  -矫枉须过正
  -近墨者赤、近朱者黑
  二、外语环境
  -老中流浪记
  -房东下岗记
  -小班纯外教
  -大班纯中教
  -知不知,是知也
  -只言片语
  三、谁被歧视
  -童言可畏
  -未可同日而语
  -童言童语
  -马太效应
  -纽约人在北京
  -汉语最难学吗
  四、言早必失
  -子欲避之,反促遇之
  -中介易改,石化难移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你有来言,我无去语
  -知错不改,善莫大焉
  -英语角尽显小聪明
  -西街上流行洋泾浜
  五、村学究语
  -街谈巷语
  -浮文巧语
  -殊言别语
  -讹言课语
  -虚辞浮语
  -作言造语
  -豪言壮语
  小结:语言环境的启示
  第二章?我思故我“说”
  一、十聋九哑
  -不知所云
  -词不达意
  -不治之症
  -听而不闻
  -确而不定
  二、外语思维
  -心理学界的“保尔”
  -“M.I.F”是神马
  -找“厕所”的有木有
  -“猫头鹰”的网络
  -“思”可而止
  -马克思可以说“不”
  三、谈单词
  -存储方式
  -数量不少
  -常用不多
  -要求不同
  -威廉大帝
  -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
  四、讲语法
  -有法难依
  -“面条儿”的语法
  -拉森-弗里曼次序
  -语法的含义价值?
  -若隐若显
  -建立语法网络
  -莫知所以然
  五、论记忆
  -四十而不惑
  -慢就是快,少就是多
  -不一样的记忆
  -老大不努力,少壮徒伤悲
  -读书何必要朗朗
  -大驴子发言人喜欢这一个……
  -活得不容易
  六、说文解字
  -中国脑袋多根“筋”
  -美国文盲4000万
  -自然拼读 PK整体语言
  -字林高手
  -浴缸效应
  -音标的烦恼
  小结:端正观念
  第三章?探寻最佳方法之路
  一、世纪之战
  -倔强的拉丁文教师
  -巴甫洛夫和曹孟德
  -假包办真自愿
  -乔姆斯基的挑战
  -“学”-“习”之争
  -克拉申如是说
  -孤岛余生
  二、涉猎终极禁区
  -达克斯-布洛卡公案
  -语言学专家弗洛伊德
  -打开“黑匣子”的加拿大人
  -赫伯学习
  -沉默是金
  -我的左脚
  三、双语迷踪
  -关键期之争
  -达尔文主义
  -一头两制
  -盲人摸象
  四、后方法时代
  -沉舟侧畔
  -策略取代方法
  -全能老师
  小结:未来之路
  第四章?理通法自明
  -你是什么“学”型
  你是什么级别?
  一、入门期
  -先词后句
  -罗塞达石碑
  -T. P. R.
  -三“猜”而后行
  -多听、少说、不读写
  -末世圣徒
  -顶级培训中心
  -偏要当文盲
  -阶段小结
  二、提高期
  -教和学语言的艺术
  -视觉辅助输入
  -T.P.R拓展教学
  -A.L.G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
  -过程控制
  -阶段小结
  三、增长期
  -突击词汇量
  -听力策略
  -电影与广播
  -该出口时就出口
  -化整为零与化零为整
  -阶段小结
  四、高级期
  -语法被需求
  -口音伤不起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不知足者常乐
  主要参考文献
  *知错不改,善莫大焉
  很多人可能认为,如果跟老外交流时,如果有人能够不断纠正我说外语中的错误,我进步就会快,早开口也没有问题。很多人还认为小孩子在开始学说话时,一定大量受益于家长在一旁耐心的不断纠正。直觉让我们产生种想法很正常的,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下图是1999在年美国《时代》杂志上登出的,讨论关于成人纠正小孩子语法错误的著名漫画:
  (摘自 Steven Pinker, Horton Heard a Who.《时代》 日.86页)
  Son: “Mommy, Dolly hitted me!”(儿子说:“妈妈,多丽打过了我!” hit是不规则动词,过去时应该是
hit本身 ,儿子错说成了hitted)
  Mom:“Dolly HIT
me!”(妈妈说:“多丽打了我!”妈妈在为纠正儿子语法错误。为了给儿子做示范,妈妈演示了一遍正确的说法)
  Son:“You too?! Boy, she is in
trouble!”(儿子说:“还有你?!呵,这下她惹麻烦了!”儿子完全不理会妈妈的纠正举动,反而认为妈妈是在和他继续沟通,所以以为他妈也被多丽打了)
  这个漫画经后来常被语言学家用来举例说明在语言学习中“知错不改”的现象,以及父母对孩子语言错误进行纠正的徒劳。研究发现,生活中家长其实是很少去纠正儿童语言中的语法错误的(
Braine and Brooks, 1995)。
   多年来的各种研究也已经清楚地表明,“纠正错误”的做法,对改正语言中的错误几乎不起任何作用,下次还在同一处出错。
Frawley,Lantolf和
McLafferty等认为,外语中错误的产生,不是“使用”时出的错误,而是说外语的人头脑中思维的反射。比如我们纠正中国同学 he,
she的错误,其实都用不着别人纠正,有时刚说完自己就发现说错了,但下次还错,这是因为汉语说第三人称代词不分性别这种思维方式造成,而并非外语使用不
熟练或使用时“犯错误”。
  这个漫画中小孩出现的语法错误,是英语国家小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他们刚学语言的时候,通过模仿说的不规则动词都是对的,而当他们语言能力增长以后开始自己总结语言规律后,不规则动词都开始说错,比如上面的
   hit说成了 hitted,went说成是
goed。而当他们语言能力继续提高后,又都变得会说正确形式了。这种儿童语法从正确到错误又回到正确的变化,被语言学家称为“
U型现象”。这一现象也是语言学家对儿童学语言时是否在头脑中总结了语法规则的争论焦点。有趣的是正方和反方都用这同一个例子作为论据,却分别得出了相反
的结论。这个我们后面再讨论。这里只是先说明,纠正语言中的错误是徒劳的。
  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纠正语言中的错误对语言学习最佳的效
果,体现在对写作的纠正上。但即使这样,改进的效果也很不理想。所以大多数语言学家的结论是:老师和学员都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在纠正错误上。而真正减少错误
靠的是多输入正确的形式。大多数幼教专家也都明白,对幼儿语言甚至是行为中的错误进行“纠正”,经常还起反作用。
  所以“知错不改”是
语言学习中的正常现象。当代语言教学的各种研究表明,外语教学中的纠正错误,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特别是如果教外语的人“直接”指出学生说外语中的错误,
然后告诉学生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才正确,对学生的进步根本不起作用。只有“间接”向学生提示和反馈错误,才有可能起作用,但前提条件非常严格,最关键的一
条就是应该重点对学生“输入”中的错误进行反馈,目的是增加学生对输入的正确理解度,而不是对输出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更正
(VanPatten, 2008)。
  这种间接反馈也需要执行者对语言学习理论非常了解才可以进行。即使母语是英语的人,如果更正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错误,只是
母语使用者凭直觉做出的,并没有深刻理解说外语的人犯错误的本质原因,进行更正就会起反效果,反而会加深错误的程度和促使错误的固化( Han
  所以有 “要多跟外国人交流,并希望外国人能帮我纠正错误”的想法的同学,不应该再去这样想了。
I can’t believe what you just wrote!
  漏屋,不知你是有意还是无意,觉着你在靠偷梁换柱来支撑你的观点!为啥?这样做对吗?何必呢?
  上面带漫画的原文说的是什么?跟“纠不纠错”有关系吗?你把原文全帖在这儿行吗?你不贴我帖啦。
  原文说的是英语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的事儿,不是吗?谈论了不规则动词给英语多添乱,母语者是怎么对付的,以及这种“乱”的演变历史,不...........
  -----------------------------
  能想象你们全家在一起看女儿小时候说“beautifulest”的录像时的欢乐时光,也能体会母亲的一片爱心。读到这里都能分享到您的快乐。不过这个beautifulest错误的纠正,很可能主要不归功于母亲的执着,而是你女儿自己语法能力的成长,自动纠正的。
  比如下面一段文字(摘自Susan M. Gass and Larry Selinke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ory course 121页)
   “Three examples from the child language literature are often
cited as evidence against the imitation view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5-1) From Cazden (1972, p. 92; no age given)
  Child: My teacher holded the baby rabbits and we patted
  Adult: Did you say your teacher held the baby rabbits?
  Child: Yes.
  Adult: What did you say she did?
  Child: She holded the baby rabbits and we patted them.
  Adult: Did you say she held them tightly?
  Child: No, she holded them loosely.
   Despite the adult’s modeling of the correct past tense form, the
child continues to regularize the past tense by adding -ed rather
than by changing the vowel. Imitation clearly played no role at
this point in this child’s talk.
  (5-2) From McNeill (1966, p. 69; no age given)
  Child: Nobody don’t like me.
  Mother: No, say “nobody likes me.”
  Child: Nobody don’t like me.
  (eight repetitions of this dialogue)
  Mother: No,
say “nobody likes me.”
  Child: Oh! Nobody don’t likes me.
  (5-3) Original data, Age 3;2
  Child: I don’t see no trees.
  Mother: I don’t see any trees. Not no trees, any trees.
  Child: No any trees. No any trees.
  Mother: I don’t see any trees.
  In examples 5-2 and 5-3, the mother attempts unsuccessfully to
model the correct form or even to overtly instruct the child.
您说的对,Steven Pinker 《时代》上“Horton Hears a Who”
的原文,是在讨论不规则动词的问题,并非在讨论“纠不纠错”的问题。但他文章中的这个卡通画描绘的这个“纠错无效”的现象,后来却成为了业界在谈纠错时经
常提到的引用的典故。我想我的原话也应该这么说的。
  引用此漫画的人不少。比如还是上面Gass & Selinker
这段,接下来是这样写的:
   This type of example is often mocked in cartoons. One such
cartoon shows a small child saying, “Mommy, Dolly hitted me.” The
mother responds “Dolly HIT me.” The little boy’s response was “You
too?! Boy, she’s in trouble!” (Time Magazine, November 1,
  与此相反的一个现
象,是有关家长模仿儿童语言错误的问题。以前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用词或者语法错误感觉好笑或者可爱而进行模仿,早些年在行为学派理论盛行的时候,这样的家长
受到了严厉批评,一时间很多家长都对这种行为感到内疚。现代的研究基本认为这种家长对儿童错误语言的模仿,不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随着他们自身语法能力
的增长,自己就会更正。这样一来,现在的家长们又都开始调皮起来了。所以大家放心地去模仿孩子们可笑又可爱的错误吧,不必担心没有去纠正他们的语法错误
  纠正没起到作用,到底什么起了作用,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后面章节会讨论。
不过这个beautifulest错误的纠正,很可能主要不归功于母亲的执着,而是你女儿自己语法能力的成长,自动纠正的。
  -----------------------------------
  没错儿,后来“清醒了beautifulest事件”是说明她经历了语法上的自我纠正和成长,的确是个自然过程,但这并不能被拿来否认之前...........
  -----------------------------
 您说得非常有道理。比如使用recast的方式,是个比较有效的“纠错”方式。只是在自由交流的情况下,recast能够出现的情况很少,而进行有效
recast对交流者的资历和经验要求又非常严格,所以在这里主要是告诫大家,在国外的自然外语环境下或者跟老外的交流中,不会遇到很多这种有效
recast。简单说,不能指望外语交流对象帮自己改错误。即使碰到纠正错误的情况,往往也是不起作用的其他纠错形式。
  的确,对此我应该在文中应该强调一下,不是全盘否认“纠错”本身,而要关注怎么去纠正才有效果。所以无论是外语学习研究还是先进的外语教学,一般都是把您说的“关键是应该怎样去纠错”作为一个重点的,这个在后面也还会有介绍。
 “家长纠正儿童语言语法错误,对儿童真正能够改正错误并不起什么作用”这个结论,是乔姆斯基打垮行为学派的四大主要论据之一。而乔姆斯基在此基础上的研
究认为,其实自我纠正的本质原因,是因为先有了“渠成”,后有的“水到”。所以他提出了大脑中存在“普遍语法”或称“国际语法”(UG)和“语言学习机”
(LAD)。他的这与人们传统习惯和直觉非常不同的重大的理论突破,成为了二语习得研究的开端。数量不多又没有什么效果的“纠正”的行为,不是行为学派认
为的“有效的负反馈”这一结论,否定了行为学派的语言学习理念,成为了创立了现代的语言教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当代的脑科学研究的各项成果和数据,也越来
越多地支持了由他开创的二语习得研究的众多主要理论框架。关于这段历史和相关的研究,在书的第三章中有详细的介绍。
  另外关于家长对孩
子语言中错误的纠正的行为,确实像您说的是很多见的,特别是在知识水平高的家长身上更为普遍。然而后来语言学家更大范围的研究发现,从总体数量上说,家长
纠正儿童语法错误的行为是占很的少的少数,特别是在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生活压力大,家长工作过于忙碌的家庭中,很少观察到纠正儿童语言行为。在很多国家和
地区(比如非洲等),甚至可以认为父母从不去纠正儿童的语法错误。但全世界儿童的语言发展,都遵循了同样的路线,连儿童犯错误和自我更正错误的过程都相
似,这又再次支持了乔姆斯基的观点。Brown和Hanlon等的观察和研究还表明,其实家长们在大部分“纠错”行为中,只纠正孩子说话中的语义表述错
误,很少去纠正语法错误。
  关于这个有纠错行为家长的特点和所占比例大小问题,我文中没有详细说明。多谢指正。
外也不是否认“外语环境”本身,而是指出国外的“自然外语环境”,对大部分成年人来说不是好的语言提高环境。所以很多身处国内的同学心中认为的,所谓到了
国外那种自然外语环境就会学好外语,或者跟外国人多交流的语言环境就会进步很快的想法是片面和基本错误的。但是,儿童到了自然外语环境中,却能够比较容易
地学好外语,所以外语环境对儿童学外语是最佳条件,一般是正确的说法。这些在第二节中有比较详尽的介绍和提供了相关的研究数据。决定先讲第四节,因为部分
同学看过以前的帖子中外语环境的问题,所以先讲点新内容,另外如果这一节看过后,也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成年人在自然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是很困难的。我们这
一节过后就回过去介绍外语环境。
非常高兴能和您进行这种比较深入的讨论。同时也欢迎能不断提出尖锐的质疑和要求本人对一些问题的详细说明。
英语角尽显小聪明
  国内没有机会出国的同学,在羡慕出国学外语
的同学之余,致力于寻找一切英语交流机会,比如千方百计找外国人去交流。有很多人认为去外企工作的最大好处之一是能够有机会使用外语交流,在外企工作的人
才会告诉你这个想法很幼稚。一是其实每天就那几句外语在不断重复,二是在外企工作几年后发现外语水平还是老样子,尽管原因他们并不十分清楚。没有外企工作
环境的人,在寻找老外交流对象而不得时,就出现了中国同学自发集中在一个地方练习用英语交谈,即所谓的“英语角”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英语角”对学英语有用吗?首先说,在英语角用英语交流形式主要是“自由交谈”,这种随意的自由交谈对你的听力和语言水平没有多大提高,这点通过前面讨
论我们已经明白了,所以首先不要抱着去学新东西的心态去英语角。英语角只有一点练习输出的作用,那就是把自己已经掌握的,尤其是刚学到的英语试着说出来。
但作用太小,根本不值得去浪费时间。自己跟自己说足已,完全不必花很多周折非去英语角里找个人去说。
  好了,再说英语角里的各种误区。
大家到了英语角后,几乎所有同学都喜欢在英语角里找比自己英语水平高的同学交流,认为这样才能够帮助自己提高,见到水平低的同学赶快找借口溜掉,认为这样
只能是自己在教别人,而自己不但学不到什么,还会因听到对方的错误英语把自己“带坏了”。结果又想反了!语言学家的研究清楚地显示,跟比自己低外语水平的
人交流,反而比跟外语水平高过自己的人交流,更能让自己的外语进步快!这是怎么回事?研究表明,在跟比自己外语水平低的人用外语交流时,除了自己不紧张
外,说出的外语句子会更长,难度更高,错误更少,更流畅自如,进步更快。
  而当注意到对方话语中的错误时,自己在表达的时候,会更注意 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这在语言教学中被称为是“更正性反馈”(
corrective
feedback),并不是负面影响。相反,和比自己水平高的人交流时,自己则更被动,缺乏自信,句子说得更短,句子水平低,更不流利,更紧张,进步更
慢。大家可以参看 George Yule和 Doris MacDonald 对这一课题的专门研究。
  哎!想耍点小聪明结果又吃了亏!
 *西街上流行洋泾浜
  广西阳朔,风景美丽得令人忘记了呼吸。
难怪美国总统尼克松参观后非常羡慕地说,上帝给了阳朔人民太多的关照。每年有成千上万的老外来到阳朔旅游,他们大多都会在阳朔古镇著名的西街上逗留。好多
老外来了后,竟被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迷得不忍离去,在西街长期住了下来。这也引得希望能跟老外交流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西街进行“英语朝
圣”。多年下来,竟把阳朔西街打造成了中国最大的“英语角”。许多大学生在假期相聚此地,甚至打工族也纷纷放下工作,相约来阳朔练习英语。如果晚上你到西
街上溜达,必然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年轻人,围着不知哪个国家的老外拼命的交流。
  “ How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 Do you like China? Do you like
food?”这几句,是被来中国的老外列为听中国同学问的最多的几句英语。而操着流利的“洋泾浜口语”与老外打招呼的当地小商贩们,居然被大学生们羡慕得
不得了:“我们要是能像他们一样天天有这个环境多好,那样我们也会像西街人这样说流利的英语!”有时还会见到西街小贩在教育大学生:“看到了吗,你们上大
学也没用,学英语就是得像我们这样靠多说。”听者频频点头还大骂学校老师无用。
  整个西街的夜晚,英语的交谈声盖过了汉语声,呈现着一
派英语学习的欣欣向荣的景象。针对这一现象,商家们看准了机会,利用“来西街可以和老外交流”作为卖点,面对络绎不绝的学生资源和当地丰富的外教资源,在
阳朔开设了无数个英语学校,使阳朔成了中国单位面积上英语学校数量最多的地方。到了现在,咱们的读者们已经明白这样学英语的误区了,不该再专为学英语来阳
朔折腾自己了。其实如果你有机会跟老外热闹地交流一阵,然后静下来问自己,从今天的交流中听懂了几句新外语?学会几句以前不会说的外语?所以来了就好好
耍,没有跟老外交流过的同学,可以轻松地跟老外聊一下,起码可以起到锻炼“敢说”的效果,但不要再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学习”和“练习”英语就好了,更不要
相信报纸上经常报道的什么“西街上的个体户个个都会说流利的英语”。“熟练”有可能,但说得大都是类似一种叫做“洋泾浜”的英语。最常听到的是他们用英语
声情并茂地讨价还价:“20? No,too little,you give more price. You say how much!
I give you last price,good friend, 30…. Hello, come back, 25 ok
la!”其实很多大学生们也能发现这种英语有问题,但在和自己张不开嘴的尴尬情形的强烈对比下,竟然得出“交流时外语可以说得比较随意不必太正确”和“其
实外国人说话也不符合语法”的奇谈怪论。实际生活中的语言确实比较自由和大量省略,并非要体现出语法规则的全部要素,但这跟我们说的带有致命语法错误的英
语和“洋泾浜”英语是有本质区别的。
  啥叫“洋泾浜英语”?洋泾浜英语简单说就是英语和另一国家当地语混杂后形成的一种不规范的混合外语,叫做
pidgin。Pidgin一词其实是广东人说英语的
   business一词的谐音。十七世纪外国人到了广东跟中国人做生意(business),而广东人说“
business”一词时,发音很别扭,被英语人士听起来就像是在说“
Pidgin”。“洋泾浜”本是上海一条河的名字,正好是从一百多年前的上海的英国法国租界穿过。后来“洋泾浜”这个词成了中国人形容外国租界、洋场的代
  “洋泾浜英语”,是指当时在这一地区(包括上海和宁波)的外国人和中国人交流时共同使用的一种混合语,是把英语单词和中文语法结合,半中文、半英文,又不中文、又不英文的特殊英语形式。比如
I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好久不见) ,按比较简洁的中式语法加英语单词,就变成了 Long time no
see.当时有一来到老外家的打工者,要求工作报酬是“一个月 30块钱,吃你的,住你的”,于是他用洋泾浜英语跟女主人说:“ 30
dollar one month, eat you, sleep you.”
  有趣的是,老外觉得这种洋泾浜说法很拉风,于是几个典型的洋泾浜英语又被“反出口”到了英语国家。最常见的就是上面这句 Long
time no see。英语中的
   can not be done或unable to do也经常被说成了中国特色的 no can
do,现在商业上常用的表示“决定不去做”的 no go。表示“丢脸”的 lose face,“不好”说成 no good,“哪儿去”为
to等等用法,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洋泾浜英语,现在反成了英美等国日常使用的标准语言形式,而很少有人记得它们的出处了。在语言中“拿来主义”的事老外们常
干。比如 Casino一词就是中文翻译过去的。因为意大利黑手党和赌场的联系,所以大家都以为
Casino是意大利语,其实它来源于当年在美国的福建劳工所说的福建方言。当时劳工们收工后喜欢掷骰子赌博,玩前总要招呼大家喊“开始喽!”,听起来像
在喊 Casino。老外误以为这种掷骰子赌博就叫这个名字,于是根据这个发音造了这个词,借去当赌场的名字了。
  无论是上面提到的
Wes,阳朔的小商贩,还是希望找外国人交流的中国同学,在自己英语能力低时急于说英语,出于交流的目的而去自己胡编乱造,很容易就把自己变成了说这种讲
“洋泾浜”英语的人,而之后越是多交流就越是强化这种“洋泾浜英语”习惯,所以很难再提高了。洋泾浜英语从语言学上分析,是石化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这
一点上说,“外向”“敢说”和“健谈”的性格,反而成了过早石化的帮凶。
  VanPatten 等认为,洋泾浜英语是典型的交流者以实现交流为目的,从而忽略“含义价值低”的语言形式的表现。Higgs 和
这样描述洋泾浜英语的形成过程:在“街头”这种环境学英语时,交流的需求远远大于学习者的外语能力,他们被迫面临大量的不可理解的输入。于是他们为了适应
这种环境,迅速地采用了非常简洁有效的自创交流策略,以便让别人在自己外语能力还很低的时候就能听懂他们所表达的意思。这些策略包括背诵短语、背诵句子、
大量使用“ yes, no”、转变话题等。结果是他们无法从真正的理解中提高,而是大量在听他们自己说的那些不正确的外语( Higgs
and Clifford, 1981)。
本人支持您关于汉语(汉字除外)其实比英语容易的观点。又是那句废话:后面就要谈到了。在此只是想对作为说中文的父母在国外生的子女大部分中文很差甚至不会说中文的事情提供一些信息。
 在国外出生的很多华人儿童不会说中文,或者中文很差,这确实是比较荒唐或说其实是不该发生的事情,但确实非常普遍的。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比较多也比较复
杂,因为不在讨论范围所以本文没有太多的介绍。比如有一个语言学上的重要原因是进入社会后的“身份认同”问题。即儿童认为自己是当地人,比如是美国人等,
觉得应该说英语,说汉语则是不必要甚至是丢人的事情。所以一些上幼儿园或者上学前已经会说汉语的儿童,一但开始上学就拒绝再说汉语了。即使听懂父母的汉
语,有时装作听不懂,同时全部用英语回复。而且班上别的小孩子都只说那个不用费力去学英语,凭什么自己要额外努力学一个没有用的语言。在这种心理作用下,
汉语退步非常明显。不过一旦把他们放到只有汉语的环境去,汉语能力恢复还是比较快的。
  另外有几个重要原因,的确是中国家长们自己造成
的。其一是中国家长普遍很担心孩子上幼儿园或上学时还不会英语可不得了,会耽误受教育或会吃亏什么的,所以在孩子一出生就拼命跟他们讲英语,因为自己英语
不够好,还汉语英语夹在一起说,但普遍发现孩子的语言能力进展缓慢。而一旦小孩子上了幼儿园或小学,很快就一口流利英语回家了,又发现这时他们完全拒绝学
汉语,这时家长们又开始着急孩子不会汉语了,又四处打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美国加拿大很多汉语学校,来学习的主要都是华人的子女。另外一个原因是强迫孩
子学汉字,甚至有人还用中国那一套让孩子背古诗什么的,得到的是孩子的反抗和对汉语的强烈反感,于是更加拒绝学习汉语。
  如何让孩子同
时利用好父母的语言能力和环境的语言,从小成为双语甚至多语的儿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长们还是先需要了解原理才能成功。推荐有这种多语言环境条件
的家长们看这本书:Growing up with Three Languages--Birth to Eleven, by Dr.
Xiao-lei Wang.
 下面我们跳回到第二节和第三节,专门讨论外语环境。第二节中的一些内容在原来《告诉你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分析》一文,
  二、外语环境
 对语言颇有研究的哲学家维特根史坦说:“人们对最普通、最常见的,一般被认为简直是理所当然的事物,反而极其难以获得正确的认识。”在关于如何学习外语
上,我们根据表面的观察凭直觉得出结论和经验,往往都是谬误。“出了国,外语自然就好了”这个说法,就是个非常典型的凭直觉而不是逻辑分析产生的错误认
  每当提出外语环境对你的外语交流能力没有太多帮助,国外的外语环境并不是理想的学习外语的环境时,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这样:“简
直是胡说!我现在的哑巴外语,不就是因为缺乏外语交流环境造成的吗?如果有外语交流条件,比如能出国或者长期在外国人中间多用外语交流,很快外语就流利
了。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大多数人认为出国后最多需要三到六个月,甚至有人认为几个星期英文就流利了。有些人到了国外才恍然大悟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更多的人则是到了国外吃了亏,过了很久外语都提高不大,却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甚至认为是自己的交流机会还是不够多或者交流对象不够广。而身在国内的同学,
在羡慕出国同学有外语环境的同时,都想尽办法,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寻找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
  认为到了英语环境下,自己的英语就自然会
学好,是中国同学身上存在的偏见最深,吃亏最多,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一个误区。所以我们下面就拿它开刀,做深刻的分析。其实明白了产生这个最典型误区的原
因,就已经基本理解了外语学习最本质的问题了,会对大家理解应该如何正确地学习外语非常有帮助。我们先来看看国外的真实情况到底是如何的。
 下面我们跳回到第二节和第三节,专门讨论外语环境。第二节中的一些内容在原来《告诉你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分析》一文,
  二、外语环境
 对语言颇有研究的哲学家维特根史坦说:“人们对最普通、最常见的,一般被认为简直是理所当然的事物,反而极其难以获得正确的认识。”在关于如何学习外语
上,我们根据表面的观察凭直觉得出结论和经验,往往都是谬误。“出了国,外语自然就好了”这个说法,就是个非常典型的凭直觉而不是逻辑分析产生的错误认
  每当提出外语环境对你的外语交流能力没有太多帮助,国外的外语环境并不是理想的学习外语的环境时,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这样:“简
直是胡说!我现在的哑巴外语,不就是因为缺乏外语交流环境造成的吗?如果有外语交流条件,比如能出国或者长期在外国人中间多用外语交流,很快外语就流利
了。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大多数人认为出国后最多需要三到六个月,甚至有人认为几个星期英文就流利了。有些人到了国外才恍然大悟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更多的人则是到了国外吃了亏,过了很久外语都提高不大,却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甚至认为是自己的交流机会还是不够多或者交流对象不够广。而身在国内的同学,
在羡慕出国同学有外语环境的同时,都想尽办法,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寻找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
  认为到了英语环境下,自己的英语就自然会
学好,是中国同学身上存在的偏见最深,吃亏最多,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一个误区。所以我们下面就拿它开刀,做深刻的分析。其实明白了产生这个最典型误区的原
因,就已经基本理解了外语学习最本质的问题了,会对大家理解应该如何正确地学习外语非常有帮助。我们先来看看国外的真实情况到底是如何的。
老师您好,我想请教几个问题。
  首先我先浅谈一些我的英语学习经历以及一些想法。我想,这样应该更有利于问题的提出。
  我是一名准高
三学生,再过一周就开学了。我学英语确切的来说从初中三年级才开始学的,到现在有三年了。但是一直学得很不好。曾经尝试过背诵NCE2,但是就背诵了几篇
就中断了。在今年的寒假,则根据遗忘曲线以及使用俞敏洪高考词根词缀记忆法背诵了高考的词汇(英译中),但是后来遗忘了非常多。...........
  -----------------------------
 关右脑进行外语学习理念,本人在5年前的帖子中确实提到过的一些。当时主要是参考和引用了之前影响颇广的“暗示法”(Suggestopia)的学习和
理念。右脑外语学习的说法,在世界上流行过一阵,原因之一是当人们发现了左右脑的分工后,对右脑功能的认识甚少,于是很多人试图发掘右脑潜在的其他功能,
产生了右脑开发的研究热。而此时保加利亚的罗扎诺夫(Lozanov)领导的研究小组,宣布发现了开发右脑潜能的学习方法,声称提高了学习效率25倍,并
提出了一个很著名的外语学习方法---“暗示法”,在全世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美国和其他很多国家都相继出现了不少“暗示法”外语培训班。后来各国的专家
学者们,发现罗赞诺夫公布的实验数据不对头,仔细研究发现他的全部研究数据,都是由一所保加利亚政府的研究机构单方宣布的,数据的可信度受到广泛质疑,现
在基本可以肯定是造假或虚报数据了,其理论也逐渐被发现经不起推敲和验证。随着脑科学研究的发展,其他各种“右脑学习法”也逐渐被主流研究领域逐一否定
了。所以本人在新书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知识更新,否定了过去的一些错误说法,引入了新的研究结论。
  目前可观测的人类的大脑语言区以
及语言的使用,主要是大脑的左脑(即使左手为主的人,大部分语言区也是位于左脑)。关于使用右脑学习外语,目前认为并没有什么科学理论依据,也没有什么实
证研究成果,只有些零星假设和猜测,基本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如果勉强说使用图画、音乐和肢体动作学外语,就叫做右脑外语学习,是没有什么道理的。至于把打
坐冥想之类说成是右脑学习,就更不着边际了。事实上,即使刻意应用和训练右脑应用,也并不等于就会有利于另一半的左脑的能力。比如反过来说,通过学数学
(主要用左脑),并不能帮助学画画(主要用右脑)。当今各项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并不认为所谓的右脑学习有什么开发前景。相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
人的学习活动和与外界的信息交换,信息的存储记忆,都应该是大脑整体进行的,不是单一某个脑半球的作用。应用图片和实物帮助学习外语,目的是把外语的声音
和实物结合起来,帮助建立外语思维,讨论左脑或者右脑的应用是没有意义的。这种学习方法的确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同时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主要是可以用图
像和实物表示的单词或短语数量是有限的。
  另外有一项与此相关的研究结果很有意思:尽管语言区在左脑,但在听汉语时,右脑的某个区域被激活,主要是用于“处理”汉语中的“四声”
(Scott et. al,
2003)。如果从小没有进行过这种汉语四声的训练,由于左右脑半球神经链接数量,是从六岁之后逐渐减少,在六岁之前没有使用过的一些链接就会逐渐消失,
所以如果等到成年后再学“四声”就会很困难了。这一发现,揭示了成年的外国人学汉语时,对四声掌握困难的脑神经学上的生理机制。
中学生应该如何学外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并非几句话能说清楚。由于高考的内容普遍要求学生能够应付复杂的语法、词汇和阅读考题,所以无论老师还是家
长,普遍认为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根据考题特点,有针对性地学习语法知识、背诵课文和做大量练习题。所以大部分中国同学,在入门期学习了几百个单词和几
句简单的问候语后,就集体跳入了语法和词汇学习的大坑里。现在初中就开始做非常复杂的语法练习题和背诵单词的拼写,最大的问题是听力学习非常之少。到高中
所学的语法知识已经涵盖了英语基本语法的全部范围,背诵了3,000个单词,然而连其中最基本的2,000个“控制词汇”的基本发音都没有正确掌握,听力
出奇的差,更谈不上英语思维了。不了解你的具体情况,所以很抱歉无法回答你的具体问题。但可以肯定的说,如果现在开始重视听力学习,一年内效果如何虽然不
好判断,但对高考一定会非常有帮助。
  总的来说,即使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如果用以听力为主阅读为辅的学习方式,不去从死抠语法知识
或者做大量语法练习入手学外语,学生会发现大部分所谓语法题是完全可以做正确的,只是做题时感觉不知道为什么应该这样做,但一看到题目,在他们就知道正确
答案。如果你去问他们,他们会告诉你就“就应该选这个答案,读起来最顺”,其实这是他们长期的听力输入和阅读的结果。我们调查过少数由于有特殊机缘,在这
个阶段采用了以听力为主学习外语的同学,他们在做语法考试题的时候,与通过刻苦学习语法和大量做语法练习的同学相比,在一般情况下正确率不相上下,但考试
题难度越高,语法陷阱越多,靠听力学习的同学成绩越高。另外一个非常大的区别是,靠听力提高的同学,考试中做题速度非常快,因为他们不需要经过过多思考或
语法分析,就能知道正确答案,所以越是题目多时间紧的考试,听力型同学的成绩也越高。而在听力好的基础上,再去关注语法知识作为“查漏补缺”来完善英语能
力,效果会比先从语法入手学英语好得多。
 *老中流浪记
  与“老外”这个称呼相对应,在国外的中国人,
常把中国留学生和移民,特别是从中国大陆来的人称为“老中”,是一种中国人自己半自嘲式的自称。现在国外的“老中”很多,他们在出国前,英语大多不好,可
一般都会这么想:“我到了国外英语环境,英语自然就好了。在国外能天天听英语,而且有机会说英语,几个月就能把英语说流利了。不过也听说有人好像在国外呆
很久英文也不行,想必因为是他们老在中国人圈子里呆着。据说在唐人街上的老华侨一辈子都不会英语,所以我可不能在唐人街住,到时候到外国人家去住(
stay),有机会跟洋人房东多练习。”到了国外后,发现大部分“老中”真还都不在唐人街住,而且那里的华人都讲广东话,更不好懂。到了唐人街,跟中国人
一般也是讲英文的。尽管人家一般先用广东话跟你打招呼,发现没反应后,双方就各操费力的英文开始交流,好在到那里去的唯一目的是买菜,对付得了,不过感觉
很滑稽,大家明明都是华人,英语都不好,却因无法用中国话交流而被迫说英语。近几年国外“老中”人数暴增,会讲普通话的售货员才多了些。在国外一段时间,
很多人居然把广东话学会了。不过大家不要误会了,国人在广东话环境能很快学会粤语,这可和学英语的原理截然不同。方言不同于外语,大家的语言体系和语言思
维是一样的,几个月就能学会。有些很接近的外语之间也有类似现象。比如会西班牙语的人学意大利语就很快,也因为两种语言太接近了。接近到什么程度?这两国
的人完全可以各操自己的语言实现彼此交流。类似情况还有挪威人和丹麦人之间,俄国人和保加利亚人之间,泰国人跟老挝人之间等等。传说中马克思用三个月学会
的那门外语,情况和这个类似。
  大部分“老中”平时是处在英语环境里的,有的在外国人家住,有的在外语环境中打工,一般还都上着外语补
习班,看英文电视和报纸。可几个月、甚至一两年过去了,大家发现怎么自己的英语还是这么差呀,还是听不太懂,说也只是会一些很简单的日常生活用语,还讲得
好难听。当然,到了国外,从张不开嘴到敢于开口说,这一关还是都过得了的。其实到国外两星期就都敢开口了,因为被逼的没办法。一旦敢开口说了,也就不再有
心理障碍了,就敞开了说了。但这么在国外说英语两三年了,住所搬了一处又一处,工作环境也换了一个又一个,怎么翻来覆去磕磕巴巴还是只会说极简单和错误百
出的英语?这是怎么回事?英语环境出什么问题了?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房东下岗记
  决定 Home
Stay的同学刚开始时满心欢喜地住到了外国房东家,觉得可以通过和房东交流学英语了。早上起来见到房东,马上问好开始攀谈:老中:“ Hi,
Good morning!”(好,练习了一句英语!可练这句话有用吗?早就会说了,也不用到外国练呀!)
  老外: “Morning! Nice weather eh? Any plans for the
weekend?”(嘿,全听懂了,真是太棒了!可是学到新东西了吗?先不管那些,咱们继续交流。)
  老中:“ Stay in home.”(想多说点啥,一时没想起,这句接得还周正。或许有点毛病?该用 in还是用
at?还是根本不用介词 ?反正人家听懂了直点头,也没提出异议。真正的交流实现了!)
   老外:“ OK. Did you know last night a raccoon got trapped in the
dumpster? The cops came and called the vets. A guy shot a
tranquilizer dart from that tree at its butt, and bang, bulls-eye!
Hell of a shot. Still, took them another hour to rescue tha’poor
bastard…”
  这回杯具了!在老中听来,是这样的 last night …tra…donster? … shut …
lazer?还有什么“不在”啊?不可能呀,老外一定不会中文,可能是个和中文“不在”同音的单词吧。接下来是 an hour
….pour…baster?不知所云,巨窘之下,苦笑着地说了声“ OK, see you
later.”回屋了。设想一下,如果多听几遍是否就能懂?就算多听几遍,可能会把一些连接处听懂了, got.., called..
took…..仍有很多难点,比如 racoon, trapped, dumpster, tranquilizer,
bulls-eye还是不懂,所以还是听不明白。那再多听呀,比如重复一百遍 tranquilizer, tranquilizer,
tran-qui-li-zerr能懂吗?大家知道一定不行。所以并不是多听就多懂。
  回过头来再看刚才那位老外。如果他很有耐心,给 咱慢慢解释总行吧。好,那咱看他如何解释
vets和tranquilizer这两个概念。别忘了他只能讲英文。假设他发现你理解有困难而试图给你解释。好,预备,开始: “Vet,
vet, a veterinarian, you know, a doctor who practices veterinary
medicine, ehh, an animal
doctor!”听的人更晕,怎么什么什么医生?还像动物?他是很凶恶的医生吗?接下来更莫名其妙了:“ Tranquilizer,
ehh, a sedative that can knock an animal over. You know, you put
this drug in a cartridge inside a dart, like a syringe, and then
you ?re it from a gun and knock the target over, ehh…, to pass
out…, you know, put to sleep… Dart, a dart, a small arrow….Oh for
God’s sake, forget it. You take care of yourself, buddy.”
  Home Stay的同学很快发现跟房东用英语交流很困难,不能顺利交流自
 然无法顺利学习外语。有的同学说,要是那老外说简单点就好了。没错,说简单点可能会让你听懂些,这种现象有可能会发生。比如房东有正事儿需要跟你沟通,
为了让你听懂,他会努力调整自己的语言难度而说简单化了的英语。现在你是能听懂了,那你听力水平提高了吗?听懂的还是那些别人为了适应你而说的那些你本来
就会的“简单英语”呀?重复听这样的英语有用吗?
  很快租约一到期,同胞们就弃洋房东而去,改租华人房子了。倒不是不好意思再见洋房
东,而是老外的房租比华人的贵。(华人出租的房子比较不注重装修,并且为了逃税一般只收现金不开发票,所以给你些优惠。华人到了哪里都是挺会算计的。)既
然练不成英文,那还不搬走?洋房东们哪里想得到,正是他们说的那种让人听不懂的快速英语,让“老中”房客放弃了住在这里学外语的念头,房东把自己给搞下岗
了。有一些刚来国外留学的同学,开始也是踊跃找外国同学做同屋,认为这样可以有机会练习英语,结果大部分中国同学都发现,这样做不但英语练不着,而且由于
和外国同学的生活习惯差异很大常产生矛盾,所以很快也都搬走了。对了,还有另一个让“老中”房客们头疼的事:刚住下时为了学英文订了份英文报纸,第一份还
没看完半版,一个星期送来的报纸都堆起来了,赶快退订。
  有一次讲到这里,有个同学非常激动地提出:如果那个中国同学要是上面那些生词
呀,用法呀全都会的话,就能够听懂了。这话有道理。比如预先就会这些词汇,才有可能听得懂。但他是怎么“预先就会”的呢?还是他以前自己学会的,并不是这
次在英语对话中刚刚听会的呀!所以是先有会,才有懂。我们反驳的正是那种认为“虽然以前不会,但在国外的外语环境下,听老外说上几遍,自然就听懂了”的错
 *大班纯中教
  这时大家又得出了一个结论:噢,原来到了国外,英文还要靠自己系统地学。自己如何系统地学呢?这时小班外教课不要了,
很多人自发组织了一个大班,请个老师来教外语。对这个老师的要求是:必须会讲中文。于是本人在加拿大有幸被请去当起英语老师来了。我在多伦多时,曾在周末
到教堂去给中国移民辅导过英语。很多中国移民不管是否信教,周末爱去教堂聚会。有的是来凑热闹,有的是去领免费小东西或吃免费点心的。很多人平时朋友少,
教堂里有人关心自己感到很温暖,去久了也就自然跟着信了教。聚会后可以在那里学习,教室免费使用。在加拿大纯英文环境下教过英文的原因是因为会中文,听起
来很滑稽。边上有金发碧眼的老外讲英语课他们不去听,都跑来听我这个“老中”用中文给他们讲英语课,他们觉得这样学习才“有效”,因为再复杂的英文,用中
文解释一定明白。所以用中文讲,大家就都高兴了,偶尔用了一句英文去解释英文,立即会受到大家的抗议。
  有一次一个学生说一句英文,问 我是啥意思。我问他哪里听到的,他说在
ESL课上听来的,那老外老师总喜欢说这句话,听了两个星期了,熟得都会背了,但就不知啥意思。我问他为什么不问老师,他说问过啦,但老师是老外,用英文
给他解释了一遍,但那解释他也听不懂。于是我用中文给他解释了一遍,他回答说
:“咳!就这意思啊!”以前两个星期都搞不明白的一个问题,用中文只花了两秒中就明白了。因为明白意思了,就有效了,才有可能学会。于是大家纷纷提问,把
平时一些常听到,耳熟的但不明白的词和句子都拿来问。大家学得这个高兴呀。但有些人又发现问题了:这不等于跟在国内学习外语一样吗?没错,在国内这么学了
很多年结果还是哑巴英语,在国外继续这样学结果还不是一样的吗?
  于是在国外就掉在这个怪圈里了。再往四周一看,大部分的中国移民和留
学生来到国外几年后,英文都是非常差的,不是出国几年英语就变好了,尽管一些留学生一般都不肯承认自己的外语差。很多海归们现在都有这个体会,刚回到国内
公司上班被大家认为外语应该没问题,结果被委以口语翻译的任务却应付不来,或者被发现外语其实很差而被人奚落。其实大家如果搜索“出国才知道的十大秘密”
等文章,就会看到有的出国的同学总结的第一条就是“发现了并不是在英语环境中就能自然学会英语”。或者有一定英语阅读能力的人,可以上网搜索国外很多国家
的外语教学论坛中有关“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yths”的讨论,放在第一位的一般也都是这一条。其实这个现象和背后的原理,语言学家早已观察、分析和总结过了,只是中国同学还很少听说过。在国外的
中国留学生中,只有少数出国前英文水平就已经比较高的人,在自然外语环境中进步很快,但现在这样做的中国同学太少了。
 *知不知,是知也
  给大家举个极端的例子就明白了。你不是想要外语环境吗?那好,我给你找一个。我找几个阿拉伯人在一间办公室开会, 你每天
8小时听他们交流,你也可以随意跟他们交流。过了三个月后我来看你,问你阿拉伯语听懂几句了?很多人这时候都很明白:“一句都不懂。”这不也是外语环境
吗?难道他们说的不是外语?道理很简单,因为你听到的那些外国声音,是你无法理解的,是“无效的输入”,本人管它们叫“无效的声音”。因为不懂,所以没有
任何学习效果,跟听到的噪音没太大区别。所以在外语环境下并不是多听就越听越懂,外语中总有听不懂的部分,而听不懂的部分一般重复听也是不会懂的。即“因
为不懂,所以不懂。”
  有的语言学家用“听阿拉伯语收音机一辈子也听不懂一个字”来比方
  这个逻辑,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用在描述英文环境时,为什么大家反而
 犯糊涂而不明白这个道理了呢?主要可能是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英文中多多少少我们能听懂有一小部分,从而我们误以为那些不懂部分的会逐渐自然变懂,会越
懂越多。那就要问你了:你为什么有的部分能听懂?原因是这些部分一般都是原来学过的和在自己现有能力范围之内的,并不是到国外之后才变会的。本来就会的,
也就是你原来的水平呀,难道需要到国外去证实?那没听懂的那几句,是不是在国外多听几遍,就变成能听懂的啦?好像没有吧。
  很多同胞们
又说了,听不懂的部分可以让老外给我们讲解一下或教我一下呀!先不说外国人大多没兴趣也没耐心给你解释,就算有解释,一般情况是你连解释都听不懂。大家都
-英字典或双解字典吧?早就听人说“用英文解释英文更准确”,而且用英文解释英文,连查单词带学习句子,多好呀!有人甚至断言学外语就是要用英英字典。于
是乎,碰到一个单词去查英 英字典,结果发现解释里还有几个不认识的。再去查解释的解释,一会儿就乱套了。这么学太不现实了。很多读者都有英
-英字典吧?我敢向大家保证,绝大部分的同学查过两次之后就放书架上再也不会去碰它了。
  听力没什么提高,那“说”英文的能力,是否因
为你在英文环境或者在外国人当中就提高了?当然不能呀!你说出来的英语一定是自己本来就会的,或者是把不会的英语自己试着组合瞎说出来的,说出来并不正
确,并不能因为跟外国人在一起,就能突然把原来不会说的英语都变得会说了,把原来不正确的都变正确了呀!所以到了国外也是“会多少,说多少”,无非是对着
“真外国人”去说罢了。
  很多同学有一定的英语能力,刚跟外国人交流时,会把原先不敢说或没有机会说的外语,现在很快就变得能“说”
了,感觉好像有个很大的飞跃,于是有人误认为再多有点机会说的话,自己就会更能说,把不会的都能“变”出来。另外有的同学刚学会了两个新句子,发现在外语
环境中可以使用,或者以前从没说过某句外语,突然可以有机会跟外国人说两句,有一种新奇和兴奋。这种冲动的感觉是可以理解的,但要马上冷静下来,正视自己
的真实水平。关于这一点一定要认清楚。这种“敢说”和学习几个日常用语在生活中应用,在刚开始跟外国人交流时确实感觉很见效,但接下来就会停滞不前,基本
一直处在说自己“当前水平”下,翻来覆去使用那几句惯用日常用语,其他不会的还是不会,并不因为能够有机会多说,水平就迅速提高了。
 *只言片语
  即使是在外语交流过程中偶尔出现了超过现有外语知识量的新收获,也多半和语言交流本身无关,而是由于一些特殊条件促成
的。交流中最有可能偶然收获的新知识是一些与事件最相关的名词和短语。而对于这些偶然的词语收获,会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往往让亲身经历的人误认为语言交流
会不断带来明显的外语学习效果。曾有位去过加拿大的同学说:“我刚到加拿大时不会说‘汽油’,去加油站跟人家说要加
oil(发动机里的机油才叫 oil),把人家搞糊涂了。比划半天他们才知道我要加汽油,然后人家跟我说这叫
gas(gasoline的简称),不叫
oil,于是通过交流我学会了英语汽油怎么说了。看,外语环境就是好。”这事他后来逢人便絮叨,自己是如何如此生动和容易地学会了一个单词,要是让老师教
或者自己学可能重复十遍都记不住,书本上学过的知识不适用,于是乎感慨英文环境之妙。喔,听起来真不错,但回答几个问题先:
1.当时你花了多少功夫才把这个词搞明白? 2.这个词的学会跟语言交流本身有什么关系?
3.难道通过看书、上课或其他别的方法学这个词不比这个事件效率高?
4.你回忆一下,一天下来,几个月下来,你碰到了多少这样的特殊情况?在类似情况下总共学会了多少新外语?
  很多人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
外,都有过类似跟老外接触而机缘巧合“突然学会”一两个单词或句子的经历。的确,这种真实情景交流中“捡来”的外语词汇或短语,学习效果非常不错,一般因
为经历特殊和事发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可能出现一遍就会了。但大家往往因为类似的偶然事件对学外语的“质”是如此的好,给自己的印象如此深刻,以至于完全忽
略了“量”的因素和耗费的时间问题,对这种“杯水车薪”的现象不愿意正视,所以我们常发现有人津津乐道这种偶然学会的几个外语单词的经历而被一叶障目,对
外语学习产生重大误解。
  语言学家 Ellis曾评述道:“常常有人因为这种偶然
,学会了一两个词,就妄下结论认为整个庞大的语言系统或者交流能力,就可以这样子建立起来。”这种“特殊事件”在成年人的真实语言环境中,实际发生的数量
和质量,决定了它绝对不能作为获取外语能力的主要渠道。如果真能冷静分析,就会发现能靠这种比划就搞得明白的外语并不多,否则大家不用语言光用比划就都能
交流了。几个月下来靠一些这样的只言片语学会的新东西,数一数可能都超不过十个。侥幸碰到几次,也像是偶尔磨几下铁杵,很难磨成真正有用的绣花针。但是,
如果在外语教学中能够把这些有效的因素有意识地植入到教程里,汇集内容并集中时间学习,则会成为非常有效的偶发性学习( incidental
learning),这又另当别论了。我们这里只是指出,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真实语言环境中其实是很少发生的。
  另外,在这种特殊情
景下,即使偶然弄懂一句外语,实际上也是很难做到去主动学习和掌握它的。因为在你听到一句话后,这句话的声音印象,在你大脑的“声音缓存”区中只存储大约
4秒钟的时间,这个时间是用来让你迅速提取这句话的含义的,不管你是否搞懂了这句话的含义,
4秒一过,缓存中存储这句话的这个声音形式就被“自动删除”了( Darwin, Turvey and Crowder,
1972)。即使听懂了一句话,拿走的只是含义,而当你努力去回想这句话的具体形式,比如到底是怎么说的,是哪几个词或如何组成的,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做不
到的,即使是自己的语言也会如此。比如某人突发情怀说了一个七言绝句,你在一旁听着,心领神会,大赞妙语,但如果你想把刚听懂并欣赏过的这句原文重复出
来,是不太容易的。这还是母语的情况呢,外语就更困难了。所以我们都要依赖于类似这一种特定表达方式多次重复出现,才有可能实现使用这种表达形式。如果有
这种条件当然理想了,但是成年人的真实外语环境中,短期内同一句话或表达方式再次出现的机会有多少?大家几乎每天都说的那几句日常用语,确实能够在外语环
境下反复出现,所以能让我们最先学会。但其他更多的语言形式,再次出现的频度非常低,除了最常用的几句问候语外,越是不熟悉的和复杂的句子,在真实语言环
境中再次出现的几率就越低,更多的句子可能一辈子也难得听到第二次了。可是很多同学却没有分析到这个问题,而误以为既然这几句日常打招呼的用语,我几天就
听熟练会了,其他的语言成分也可以“照方抓药”,这就想错了。语言中包括不同的词汇等语言成分,它们的使用频率是呈等比级数依次降低的。所以除了几句常听
到的日常用语外,其它大部分语言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时间内重复出现的几率是出奇的小。
  因为真实语言环境下特定表达方式的重复几率非常小,很难在自然外语环境中再次听到,相比之下在一些合理设计的“人造的语言环境”中,对语言的内容、难度、重复出现的时机和重复的频率进行人为控制,则会比真实语言环境更适合学习外语。
  @jilehu
  漏屋老师,昨天书到了,熬夜看完了。不过文中有些地方没有搞懂。。。
  -----------------------------
  @谢文云
  漏屋老师讲的80%,前者是选材依据,后者是理解程度,这只是一个参考。其实任何一个材料,我们能掌握10%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能理解未必能用或者说是汉语理解了,how
old are you?很少有人能换个英语说法或者用英语解释出来。
  -----------------------------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正是如此。
 在能听懂70%-80%的材料,大概有20%-30%的听不懂,一般认为这种资料难度比较适合,这20%-30%的内容比较能够借助大部分能懂的内容的
帮助,来进行比较有效的输入。而后面所说的80分,是指在用某些适合自己学习阶段的学习软件的时候,阶段测试能达到80分(80%)就请继续,不要认为不
满意非把那20分找回来,那会比较浪费时间。某个教程或者学习软件软件的内容编排,如果每次的难度增加刚好符合自己的情况,则刚好测试主要是针就对那你原
来没懂的“20%-30%”,也就说是把“20%-30%”中的80%搞懂了就继续,不要试图把碰到的不懂的部分全要搞懂才继续。又比如读一本适合自己难
度的小说,能在原来不懂的20%内容中,看懂了其中80%,变成了总共有90%多都懂了,就应该去看下一本了,而不要停在这一本上死抠。
  今天刚刚网购了书,准备明天通宵!
  -----------------------------
  “午夜”同学精神可嘉,但建议不要急于把书读完,特别是如果把重点放在了从第四章中去找个好方法或者技巧,则更会疑问重重。其实前三章的内容才应该是重点仔细思考。读懂了前三章,大家自己分析和总结出来的方案才会更加适合自己,这是本书的主要想传达的信息。
  @bf2-07-27 23:22:39
  漏屋老师说,英语思维是以声音为主的思维。所以培养英语思维应该多听可理解的声音。本来这一点其实我挺赞同的。可是看到一些高手建议多读书来建立英语思维,那么我想,是不是通过阅读也可以获得英语思维呢?
  --------------------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主要的学习手段和策略是不一样的。并没有某一个或几个手段可以从头到尾完全适用。阅读是重要的输入手段,当然可以帮助培养英语思维,
增加英语知识和提高英语能力,但刚入门的同学或者还没有掌握好阅读中主要内容的正确读音的同学,是不适合开始大量阅读的。一般语言学习,从听力开始再过渡
到大量阅读,这种做法才是比较符合语言形成的自然规律的,也普遍是比较有效率的。朱元晨的例子,仔细分析他的学习过程,也可以发现他做的事情,很多是符合
了科学的外语学习原理的。比如不过早、不过多开口,先通过听力找准单词发音,以及他阅读的方式等等。但他个人的学习方法是否可以复制,则很难说。他在学习
中一些特殊的步骤以及独特的条件,大家很难了解,甚至他自己也不清楚。举例来说,不同的人在阅读时的具体情况非常不同,有的人喜欢边看边嘴里出声念,有的
人在脑子里读出声音,有的人则完全忽略文字的发音,直接从文字符号本身去理解文字含义等等。所以同样是阅读,采用上面不同方式的人,对各自的外语学习起到
的作用就会不同。
  尽管很多外语学习取得成功的人有很多宝贵经验跟大家分享,但不能把某些个人的成功经验,当做普适的外语学习体系。著 名语言学家Rod
Ellis认为,学习外语成功的人,一般都不明白或不记得自己实际的学习过程,如果去听某个人对自己英语学习成功过程的介绍,一般跟真实情况偏差会很大,
对自己是否合适就更不敢说。所以即使有些人取得了一定成绩或者某些人外语学得非常棒,也不代表他们对学习外语的方法有正确的理解。外语学习研究领域的专家
学者的确不少,但并不存在什么大众外语学习方法的权威。
  再次要跟大家说明的是,没有什么漏屋的理论,也没有什么漏屋外语学习法,本书
更多的是把大家平时遇到的一些外语学习的典型问题、困惑和学习误区,有针对性地分享和介绍一下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业界专家学者们认为的这些问题产生的原
因、机制和解决方向或解决方案,从而给大家提供了正确学习的思路,而不是找到了什么最佳的外语学习秘方。所谓“最佳外语学习法”是不存在的。随着语言学习
领域的研究不断发展,一些现有的研究结果,都有可能随时得到更新和发展,甚至被扬弃。还希望对一些领域了解到更新的研究成果同学,随时提供和分享新信息。
  @大卫王之盾
   漏屋老师,昨晚熬夜看了一半,看到MIF与'猫头鹰网络'一部分时特别激动,因为之前有个初中生已经对这些做出猜想.
在天涯上,有个初中毕业生讲述了他3年如何把英语学到像母语程度的过程.他在其中讲到的如何在记忆单词时记拼音发音的同时脑中闪过该词具体含义图形,和大
脑神经网络方面的知识和你的太像了.他仅仅是个初中生而已,他的文章与其说在讲英语学习,不如说在讲如何高效利用大脑.看了...........
  -----------------------------
  多谢分享。作为初中生,能够独立对问题深入思考,看到现象背后的理,确实是可贵能力。我介绍的内容来自读专家的著作和文献,“学力”比那些自己能体会出道理的人要差些了。
 不过作为一个“指给大家那里有路标”的人,想建议有思想有智慧的同学们,要习惯主动地去阅读一些感兴趣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文献。你会发现可能你感到迷惑的
很多问题,或者说你能够想到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有无数的前人或同代人,做过了不少的研究,已经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摆在那里,而且它会是一个非常庞大,完
整,深入方方面面,有相当成熟的科研运行机制的研究系统,完全不是独立和偶然的个人发现可以相比。比如这个语言的“声音”和“实物图像”紧密连接的性质,
历史上很早就有人提出过,而正式对此研究和提出科学理论的,是大家熟悉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语言思维模型,相当精准地描述了大脑中语
言概念系统中的“sound image”和实物概念系统中的“visual object
association”,是最强和紧密相连的这一特性。只是由于同时代人的认识水平还未达到这个程度,他的理论不被同行认可,才放弃这方面的研究转向精
神分析领域。
  如果是业内人,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研究系统中,在所有前辈的研究基础上,继续向前迈进一步。而如果不是专业的研究人员,则要阅读科普性的文章和相
关的报道,文献等,了解当前专业人士对某个自己感兴趣或有疑惑问题的当前认识状况,研究结果等,这样对事物获得的认识才能够保持先进性和相对的准确性。
 中国同学的聪明在世界上都是被人公认的,但很多都欠缺的是对这个人类知识大系统,科学系统的认识和重视,更不善于在此系统基础之上发展进步。有“学力”
和悟性能想懂某个和某些事情固然可贵,但没有想通或者还没有机会想通某个学习问题的同学,也绝对不是不可以按照正确的路线进行学习,更完全不必重复前人早
已进行过的研究。当今世界的各个领域,早已跨越了“独立进行发现”的阶段。我们越早一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了解这个研究体系和知识体系,就越能够尽快前进
到当前的先进水平,然后再这个基础上做出更大的成绩。这就是牛顿所说的“自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真实含义。
 三、谁被歧视
  之所以很多人直觉上认为到了国外英语自然就会好的另一个原因,是这种说法对于小孩子来说,基本上是正确的,而我们却误
以为对成年人也适用。多年来的研究和统计发现,儿童来到外语环境,几乎无一例外地,顺利地并且较为迅速地掌握了外语,而最终达到或接近母语水平。但成人来
到外语环境下,掌握外语的速度普遍比儿童慢且程度参差不齐,最终真正达到高水平和高流利程度的人是极少数。
  *童言可畏  
 一直以来,人们的普遍观察和实验都显示小孩学外语的能力远超过成年人。比如成年人和小孩一起到国外,尽管这些成年人以前有过多年外语学习的基础,但到了
新的语言环境,学这种语言还是很吃力,最终词句的使用有很多缺陷,比小孩子差很多,口音也改不掉( Lightbown
1999)。但是家里的小孩子很快就流利地掌握了新语言,并且口音纯正,普遍成为了家长们出门的翻译。父母如果会讲多种语言,家里的小孩子往往几岁之内几
种语言都能流利交流。
  有的专家这样描述移民的语言状况:成年移民与他们的孩子都暴露于相同条件的外语环境中,儿童可以保证达到流利程
度,成年人却不能。即使成年移民还能得到额外的“特殊语言课程”(
ESL等)帮助,从而学会简单的“生存”外语,但外语能力根本无法跟他们的孩子们相比( Hagen,2001)。
  很多中国移民来到
国外都发现,自己虽然以前学过很多年英语,但到了国外以后,家里那个从没学过外语的小孩子却很快掌握了流利的外语,自己却还在那里挣扎。就连我们敬爱的俞
敏洪老师,到了国外也曾无限慨叹,自己学和教了几十年英文,单词量十几万(比一般老外多了几倍),但讲起英语来还不如自己在加拿大生的四岁的女儿流利。大
家来到国外就会发现,其他国家的成年移民,来到国外多年后英语也都很差,在国外一般不觉得这个现象有什么稀奇的。现在也有些在英语环境居住了很多年,但是
英语不好的“外国人”来中国出差或工作,大家对此也越见越多了,经常听到一些小白领们抱怨他们公司那老外英语不流利,水平又低口音又重,还没自己的英语好
  美国政府对此现象也很了解,希望通过各种办法解决移民英语能力太低这一问题。比如大家知道,一般拿到绿卡的人在美国呆满
5年才能申请转美国公民。美国政府发现大部分移民
5年以后英文还都很差,于是试图通过修改移民政策鼓励学英文,曾提出这样的提案:如果拿到绿卡后,谁
4年就可以把英文说流利,通过一个英语水平考试,第 4年就给公民权。但美国的语言专家们纷纷起来反对,骂政府愚蠢。大部分人明明
5年都学不会,奖励其中英语本来就好的人也不能让其他人学会呀?专家们比喻说:比如大家都是饥民,你应该想办法让大家吃饱,而不是奖励其中最胖的人呀!在
美国,老百姓是可以批评政府的,于是这一对政府的指责被登在了 2005年6月美国全国发行的报纸《今日美国》( USA
Today)上。这一提案后来果然没有被通过。
  儿童在外语环境下掌握外语有天生的优势,成年人则很慢很吃力。那成年人在国外一般需要
多长时间才能把外语说得比较流利呢?一些语言专家有很详细的定量研究。比如发现如果能维持外语环境(不能每天缩在本族人中),那么外语达到流利程度需要的
时间是用自己的年龄除以一个系数 n,该系数 n等于 6。也就是说,如果 30岁到国外,用 30除以 6等于
5,所以一般需要5年时间,才会达到比较流利的程度。很多出国学习和工作
5年以上的中国同学,英语有可能是非常流利的。但我们发现,由于有很多人刚到国外时的英语基础太差,交流太困难,导致很少有外国人愿意与其交流,也就使他
们很难维持正常的外语环境,这个原因又加剧了移民和留学生们的外语困境。
  用年龄除以
6,那不是年龄越小,外语学得越快?是这样的。一般来说,小孩子(严格讲是12岁以下)到了国外环境,就算以前是零基础,只需要大约一两年的时间,每天几
小时的语言接触,外语就讲得非常流利了,几乎都能做到口音纯正,而且年龄越小学得越快(当然太小的婴儿除外)。语言专家在对移民到美国的中国儿童(5-9
岁)和青少年(
12-16岁)在英语环境中的表现时发现,在英语环境中一年以后,9岁以下儿童的英语比汉语能力高,平时更偏好使用英语而非汉语,同时更喜欢英语环境和交
讲英语的朋友。而12岁以上年龄组的同学,到美国 3年以后,仍然偏好使用汉语( Jia and Anderson,
 *未可同日而语
  儿童学习外语的最佳条件是到自然的外语环境中。儿童在新语言环境中掌握新语言的速度比一般成人快
5到10倍。很多成年来到国外的人,尽管长期暴露于外语环境中,每天大量使用外语,甚至母语长年不用几乎达到“母语丢失”的程度,但他们的第二语言仍然存
在大量语音、语法和词汇使用错误,对一些类型的语句反应力差的情况仍然十分普遍( Towell and Hawkins,
1994)。研究发现,外语水平的高低程度,跟最早开始接触外语环境的年龄有直接的关系。
  A.O.A(Age of
Arrival)在语言学上是指“初到外语环境的年龄”。语言学家们发现,在外语环境中自然掌握外语的能力,和人们最初来到外语环境的年龄有直接对应关系。我们看一下在这个方面的两个比较著名的研究结果吧。
  (1),Pathowski 的研究结果:
  Mark Pathowski在1980年,找了在美国居住满
5年以上,两个年龄段组的美国移民,对他们的英语水平进行研究。对这些研究对象的英语水平测试评分对比如下:(刨除口音因素,5分为母语水平,
0分为一点不会。)
   ----15岁以上才来到美国的一组 34个研究对象, 5年以后英语水平很不平均,大部分是处在
3分左右的中级水平,呈正态分布。(成绩分别为: 2个人 2+分,6个人 3分, 12个人 3+分, 9个人 4分, 4个人
4+,1个人 5分见图)。而这组 15岁以上的移民,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
  ----15岁以下来到美国的一组33个研究对象, 5年以后英语几乎都达到了母语水平。(1人3分, 10人4+,22人5分见图
  因其分数呈现正态分布的形态,像钟型,在语言学中被称作“AOA钟形曲线图”(AOA Bell Shape Curve)
  因数据呈右边高的形态,在语言学中被称作“AOA右墙曲线图”(AOA Right Wall Curve)
  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同样是在外语环境下居住满5年后进行测试,成年后才开始进入外语环境的,5年后外语水平普遍不高,且水平高低非常不一样。成年以前进入外语环境的人,5年后外语水平大多都很高。
  (2),Johnson和 Newport 的研究结果: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 Johnson和 Newport在对两组在美国居住 5年以上,在过去
3年中不间断地在英语环境中居住,现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就读和工作的中国、韩国的大学生、研究生或教师进行英语能力测试。
  下图是英语语法正确率与初来美国年龄(AOA)之间的关系:
  初来美国年龄和英语语法测试成绩图。横坐标为初到英语环境的年龄,纵坐标为语法测试分数
  按初来美国的年龄,以16岁为界限,分两组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下图左是16岁以下来美国的(Early Arrival组)23名测试者的测验分数。
  下图右是16岁以上来美国的(Later Arrival组)23名测试者的测验分数。
  初到美国年龄分组测试图。测试对象初到美国年龄:左图为3-15岁,右图为17-39岁。
  以上三图均摘自美国《认知心理学》第21期,60-99页,1989年。
   测试结果十分明显地表明: 16岁以下组普遍分数高,但高分( 250分以上)都集中在 12岁以下。 16岁以上组普遍分数低(
以下)并且分布不均。两组的被测试者在测试时,除了在美国居住满5年外,全部都在美国上过学,最短的上学时间是3年,最长的10年,平均为6年。
   以上Pathowski等人和
Newport等人的两项研究和实验的结果,结论基本一致并且相互补充,为掌握外语能力和初来外语环境年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准确的定量分析,充实了“关
键期假设说”的研究论据,同时也清楚地表明:成年后才来到环境,外语能力的提高普遍是很困难的,能达到高水平的人是少数的;而儿童来到外语环境几年后,几
乎全部能达到高水平。
 *童言童语
  关于造成儿童在外语环境中学外语比成年人快的原因,各方面研究非常多。除了生理、心理等原因外,语言学家发现还有一个很
重要的原因,是儿童的语言环境和成年人的非常不同。儿童的语言环境和成年人的语言环境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语言交流的内容和场景不同。儿童一般交流的内容是
“应景而生,此时此地,即
  Here and now”(
Krashen,1987)。交流中的人物、事物、事件、动作、情节、时间、地点,都是交流者身边正在发生的,而且比较具象。
   比如下面这个场景:儿童 Gavin抱着一个球,做出要传球的动作,并对伙伴 Andy说:“ Andy,Catch the
ball!”Andy自然能够明白 Gavin在让他干什么(接住球),即便
Andy的外语能力很低,比如单纯给他听或看这个句子时,他完全无法理解,但是在这个场景下,他很容易从发生的事情中理解交流的内容,甚至分辨其中的细
the后面的那个发音应该指的就是这个“球”,从而把一句原先不明白的外语的声音和他所处的场景中应有的含义联系起来,形成有效输入。过一会儿,
Gavin走到 Vivian身边,并指着她手中的玩具说:“ Vivian,把你手里的娃娃借我玩一下好吗?”这时身后一声大响,
Vivian回头一瞧,马上指给 Gavin看,并说:“啊呀, Andy摔倒了。”
  这种在儿童之间的交流,可理解度相当高。而父母跟儿童的交流语言,也符合这一特点,比如父母会指着一两开来的小汽车对小孩子说:“看,那边来了一辆小汽车!”而成年人的交流,大部分不具备这种特点。
  Cross博士对儿童语言对话内容进行的量化分析结果如下:
  --72%是此情此景的;
  --55%是与这个孩子有关的刚发生的事情的延续;
  --6%是一个单词的句子;
  --8%是简单的常用短语;
  --只有 2%是与当前内容完全无关的语言。
 婴儿在最初听到任何语言的时候,一上来肯定也是不懂的。但因为他们没有语言,再解释也是无用的。那怎么办?没人着急,人家自己有办法。他们通过对出现这
些词句(一般先是简单词汇,更严格说只是这些词汇的语音)时的场景图像的观察(当然还包括触觉,嗅觉等其他辅助的感官刺激,盲童甚至仅靠这些辅助感官刺
激),而猜测这些词句大概代表的含义,并与图像进行“联系”逐渐形成了这一语音符号和具体事物、概念的对应联系,在大脑语言区的位置形成了脑神经的一个网
络结构,从而逐渐构造该语言的语言区,最终实现了用这种语言的语音符号思维的能力。这个过程实现起来,既轻松,又快捷,成年人望尘莫及,惊叹不已。儿童的
语言学习是从简单到复杂,成年人跟儿童交流时使用的是根据儿童语言能力而调整过的,在语言学中被称为是“保姆式的语言”(Care-taker
Speech,Krashen,
1983)。而成年人在语言环境中听到的语言一上来就是复杂的,没有人会对成年外国人说“宝乖乖,排排坐,吃果果”这样的保姆式语言。另外,儿童之间的交
流,或者成人所说的“保姆式语言”,都具有发音非常清楚的性质。语言学家研究还发现,儿童学外语的行为一般都是和肢体动作相伴产生,可以通过游戏和学校活
动实现,所以学习外语速度比成人快( Asher, ; Asher and Price, 1967;Asher,
Kusudo, and de le Torre, 1974;)。
  总之,儿童的语言环境具有 “简单而精确 ”的高质量( Gass and
 Lakshamanan,1991)。而成人的语言交流大部分都比较复杂,抽象,主要是大段的,对过去或将来的事情的叙述,自己或他人的某种想法,和对
某种观点和事件的评论,很难从两人当时交流的场景中去推测和理解谈话的内容。比如上班时交流的主要内容是过去工作成绩的总结和今后的工作计划等;聊天中多
半是关于家庭、旅游经历,看过的小说、电影,听过的笑话、新闻、八卦、体育比赛和节目等等。
  成年人交流的语言内容,基本上都无法通过对场景的
观察来理解交谈内容。如果交流内容超过你当前的外语水平,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你理解谈话内容,可能比你自己在家听英语广播效果还差,因为大多数成年人在
说话时,发音的清晰度较低,速度快慢不一,还充满大量不规范的用法,省略用法和“另类”的成分。之前我们讨论过成年人在外语环境中“拣”到的一些“只言片
语”,也正是因为它们满足了“此情此景”的条件才学会的。所以很多人出国后,最先并且比较快地学会了乘车,买菜,吃饭等简单用语,甚至在超市里还学会了很
多在国内都没有见过的各种蔬菜的名称,于是很多同学误以为其他复杂的用语也可能这样自然地增长,但其实这种“此情此景”的语言在成年人的交流中是非常有限
的,大约低于 10%。当听到超过自己语言能力的外语内容时,我们的大脑会直接把这些内容忽略掉( Pienemann,
  结果大家发现几年下来,仍然只会说几句生活词汇,从而进入语言提高的瓶颈,但大部分人都不明白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谢文云
  英语是很重要,但是没有重要到能取代汉语的地位。有人说汉语比英语难学,可是却从来没有人说难在那里。英语比汉语难学,又难在那里。同时比较要具有可比性,不能成年人和儿童比逻辑分析能力。
  -----------------------------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早有人开始研究了,只是国内难以查找资料,所以鲜为大众所知。中国早年研究这个课题的最著名的学者,应该是林语堂先生。刚好下面两个小节后就要介绍到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想告诉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