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语言学教程奠基人和创始人分别是谁?

语言学概论
——&&&&&&&&&&&&&
码→→→→
pidgingrass on face
[i]&[e]&[]&[a]&[u]&
[o] [ כ ]&[]8& &
4[a]& & & &
כ ]&
2——————
3[f][ŋ]
[A][a][][]
12““““
“““““h&”“““”
& ““““
.“”“”..
——“”“”“”
2······
cobblerto cobble
& ······
······
& ——————
“”“”“”
2bookbooks
——————
“s”“to be”“youIhesheit”
good() better
——& ——
1foot——feetmousemice
2tree——treesworkworkedworking
&4good——better&&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语言学概论 (2)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24页1下载券6页免费7页1下载券84页免费4页免费4页2下载券19页1下载券3页免费25页免费3页2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71页5下载券397页2下载券2页免费12页1下载券64页5下载券
语言学概论 (2)|语​言​学​P​P​T​系​列​课​件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600.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语言学纲要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20页免费22页免费9页免费13页免费31页免费9页免费51页5下载券8页免费12页2下载券13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页免费
语言学纲要|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94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您现在的位置:&&>>&&>>&&>>&《语言学概论》课件、教案、讲义正文
《语言学概论》课件、教案、讲义
《语言学概论》课件、教案、讲义
作者/编辑:教案
语言学概论
Theories of general linguistics
课程性质:语言学概论是语言文学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它是普通语言学的入门课,。
(语言和语言学绪论)
1.语言的含义:&
Webster’s New Word Dictionary
several& senses& of the word
“language”,namely,& [1](a) human
& (b)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by& this
a& system& of&
vocal& sounds& and
combinations& of& such
sounds& to&
is& attributed, used&
expression& or communication& of
thoughts& and
the& written&
representation& of&
such& a system& .
[2](a)& any
of expressing&
or& communicating,& as gestures,
signs, or& animal&
special& set& of
symbols,& letters, numerals,&
rules& etc. use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思维和表达的手段,也是人类最基本的信息载体。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的成果。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的本质特征之一。共同的语言又常是民族的特征。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词为建筑、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体系。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
语言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各阶级服务。社会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群也会影响到语言,因而造言在使用上的不同特点或差异。
语言与认知:
J顺序象似性(sequencing iconicity)即事件发生的顺序以及时间顺序与语言描述的线性顺序相对应,如:“He
opened the bottle and poured himself a glass of
”再如:“他跳上马骑走了。”
在并列复合句中,第一部分表示的动作往往先于后一部分的动作:“She closed the window and they
J接近象似性(proximity
iconicity),即认知上相近的概念在语言形式的时间和空间上也接近。这样,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看,相临近的概念就容易快速被激活,从而缩短处理时间。多个形容词排列顺序的原则之一是:与中心词概念越接近的修饰语置于中心词越近的位置上,如
the famous delicious
peppery(胡椒味儿的)
pizza、the& old&
black& wooden& desk。
J数量象似性(quantitative
iconicity),即在概念上信息量大,更重要、更难预测的信息,其语言表达就更长、更复杂。试比较:
[1]A.& This
guy is getting on& my
impertinent& egghead&
is& getting& on&
my& nerves.
[2]A. On the Brighten train from Victoria, I met
her.& B. On the Brighten train from Victoria,
I& met& this fairhaired,
fragile& and&
beautiful& creature.
B组不仅信息量大,而且也突出了主语(1B)和宾语(2B)在概念上的重要性和不可预测性。
语言与时代:从人名50年的变迁
传统人名:祈求福禄、长寿、平安、财富、、聪慧、美貌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革”人名: (政治色彩浓)建国、华、卫国、超美、图强、卫东、向东、爱武、卫兵、军、红
改革开放时期人名:(新颖别致)如女性美貌的,过去用兰、桂、芬、芳,现在用婷、妍、嫣、娜、蕾、薇;女性文静的,过去用娴、淑,现在用静、洁、莹、晨、露、曦、晓等。
语言的类别:语言、人工语言
自然语言指被语言作为母语使用和的语言。它一般都有较长历史发展过程。
人工语言是依照一定原理人工设计出来的。三种用途:特殊下发挥自然语言作用,如波兰医生柴门霍夫的世界语;
作为语言代码,为某种特殊用途服务,如电报代码、聋哑人手指语;作为符号系统用于科技领域,如计算机语言、逻辑语言等。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体态语包括有符号意义的各种身势和表情,如点头、摇头、等。辅助于口头交际。
语言和言语: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具体说,言语就是(或)这个行为和所说出来的话(包括写出来的话)。前者指言语行为本身,后者指言语行为的结果,有人叫它言语作品。它可以是一句话,一段话,一篇话。语言和言语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思考:“言”的含义:&
[1]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约法三章,有言在先。
语言的起源
摹声说:对客观事物发出的声音加以摹仿。章太炎《国故论衡》“何以言鹊?谓其音错错也。何以言鸦?谓其音亚亚也。何以言雁?谓其音岸岸也。”
感叹说:人类受外界刺激,产生恐怖、欢乐、悲哀等感情,本能地叫喊起来,就产生叹词。
&社会契约说:语言是经详细考虑而约定的。
手势语说:在手势语基础上产生有声语言。
创造语言说:语言是人们在劳动的推动下,从以声音为刺激物的、具有某种交际作用的第一信号系统的一部分发展而来。
二、语言学的定义、性质、任务
1.定义:专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就叫语言学。语言学是一门多边缘、多层次的立体学科。由于语言本身具有社会属性,同时又具有自然属性,同时还和思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语言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交叉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语言学显得越发重要。在教育界,语言学是各高等中文系和系的必修课程。
一般说来,中文系的语言学课程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古代汉语课程主要研究中国古代的语言,包括上古、中古、近代等若干阶段;现代汉语课程主要研究中国“”以来的语言;语言学概论的交叉性最为明显,它不但涉及以上两门课的内容,还涉及大量的外语知识,并着重从理论上去研究语言。
2.性质:语言学概论是一门普通语言学(详见后)的入门课,属于狭义语言学(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分册》)语言学概论和上述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外国语三门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着重在理论上对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进行研究,而这种研究又必须建立在个别的、实际的语言研究的基础上。在这门课里我们将学习到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了解语言学性质、功能以及它的结构,掌握语言的现状、以及一般的发展规律。
3.任务:要研究语言,就要对具体的语言材料或现象集中、整理,再进行分析和概括,从中找出本质的东西,使其条理化,上升到理论,形成规律。语言研究的目的就是揭示语言的性质、特点及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语言,或为其他有关学科地发展提供理论或上地。
如人体词语、戏剧词语、行业语的扩用等。
细微之别:JI& gave&
a& wallet& to Bill.
JI& gave& Bill&
a& wallet.
三、语言学的类别
(一)从研究的对象上,可把语言学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个别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某一种语言,如汉语语言学、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1.个别语言学的类型:截取具体语言某时代的一个横截面,对它当时的现状作静态和研究,以掌握它的内部规律,这种语言学叫描写语言学,也叫静态语言学。
就某具体语言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发展过程进行纵的历史的研究,以发现其历史演变规律,这就是历史语言学,也叫动态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时,可以两种或几种语言进行互相比较的研究,这叫比较语言学。
在比较语言学中,对语言学发展影响最大是用历史比较法建立起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它是利用历史材料把同一语言的各个方言或同一来源的亲属语言的语言事实进行比较,
深入到它们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以发现它们在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的对应规律和历史演变的规律,以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
普通语言学(一般语言学)的分支:对语言的不同方面分别加以研究,就形成语言学的各个部门(分支),如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词源学、学、语法学(词法学、句法学)、修辞学、文字学、语境学、语用学、方言学、风格学等。
从研究的侧重点上,可把语言学分为理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研究语言的一般理论。狭义的理论语言学就是普通语言学,广义的理论语言学也包括个别语言学的理论部分。
和理论语言学相对,应用语言学是侧重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学科。它也可分成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语言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的范围较广,除了语言教学外,还包括词典编纂、文字制定、机器翻译、人工智能、情报自动检索、失语症治疗、信息传达处理等。有人把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数理语言学也都算在广义的应用语言学之内。
语言学概论属于普通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
(三)根据“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观点,语言学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语言的语言学是以“语言”为惟一对象的语言学。这种语言学的“语言”是指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系统,它是一种静态的、同质的纯语言学。索绪尔认为应该首先研究这种语言学。言语的语言学在索绪尔当时看来只是一种以后再研究的,根据索绪尔的有关论述,言语的语言学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异质的、涉及方方面面的语言学。
第二种,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它是只有一个展望的静态事实。例如:截取某一历史阶段的语言,对其语音、词汇、语法等结构要素进行、描写,这种共时语言学也叫描写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研究不为同一个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连续的一个代替另一个的成分间的关系,它是有前瞻与回顾两个展望的演化事实。
历史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都属于历时语言学。历史语言学是用历史的方法研究语言短期或长期的变化规律,如汉语史、英语史。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运用历史和比较两种方法发现几种语言在历史演变中的对应规律从而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构拟产生这些亲属语言的原始母语。
第三种,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也就是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
&“一切在任何程度上改变了系统的都是内部的。”
(索绪尔语)内部语言学、微观语言学是对语言系统内部各结构要素进行研究,如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外部语言学、宏观语言学是指与语言学边缘相关的学科,如与社会、文化、人种、政治、历史有关的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等。
索绪尔认为,当时主要研究语言的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和内部语言学。
但是我们认为,在今天,上述后几种语言学也应该加以重视。本书就是全面运用这三对语言学并以之作为全书的框架的。
(四)语言学的交叉研究:
社会语言学,把语言结构和运用的各方面跟社会结合起来研究,它涉及语言和方言,语言和民族,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政治等一系列问题。
心理语言学:着重研究大脑的语言机制,比如人是怎样说话的,人们怎样运用语言这个符号系统。
计算语言学: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语言研究,或研究人机对话、语言识别、信息检索等。
数理语言学:运用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描写语言的结构。
神经语言学:通过神经控制系统研究言语产生的过程和言语的生理系统。
语言病理学:通过言语现象判断和治疗言语障碍等疾病。
语音学:利用电子技术研究语音的物理特性,进行语音信息的处理和加工。
四、语言学的发展阶段
(一)传统语言学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学阶段:文献学,公元前4世纪印度《巴尼尼语法》、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诗学》、古罗马瓦罗《拉丁语语法》。中国的,汉代有《尔雅》、许慎《说文解字》、杨雄《方言》、刘熙《释名》。
2.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19世纪20年代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出现。德国葆朴1816年《论梵语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尔曼语动词变位体系的对比》、丹麦拉斯克《冰岛语入门》、俄国沃斯托科夫《论斯拉夫语》、德国格里姆《德语语法》“格里姆定律”揭示了日耳曼语的塞音系统都移动了一个阶段:印欧语的送气音bh,dh,gh变成日耳曼语的b,d,g;印欧语b,d,g变成日耳曼语的p,t,k;印欧语的p,t,k变成日耳曼语的f,th,h。
历史比较语言学由于涉及多种语言,这就为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中期,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一般规律的普通语言学诞生了。奠基人先后分别是德国的洪堡特与瑞士的索绪尔。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基本原理:区分了语言、言语、言语活动;确定了语言学唯一、真正的对象是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原则;区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
区分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强调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提出符号中的组合和聚合两个根本对立的系统。
(二)现代语言学时期:20世纪20年代起,以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的语言学出现为标志。分为三段:
1.结构主义语言学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也是结构主义的鼻祖。他认为在语言学领域里,存在着两种语言学: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在当时应主要研究语言的语言学;他认为,语言实质上是一种符号体系,语言学应该研究这种体系的内部结构;他指出:语言有共时和历时两种状态,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的,传统语法属于前者,历史比较语言学属于后者。
他不同意当时历史比较语言学者“只有研究语言历史的语言学才是科学”的说法,号召把当时的研究重心转向共时语言学。在索绪尔的影响下,出现了两大学派:
一派叫心理社会学派,以梅耶、格拉蒙、房德里耶斯、巴利、薛施蔼等为代表,他们认为语言既是社会事实,也是心理现象;
另一派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又分三派:
一是布拉格学派,以马泰休斯、特鲁别茨柯依、雅柯布逊等为代表。他们发挥了索绪尔的语言社会观,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在音位和音位区别特征理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被称为“功能派”。
二是哥本哈根学派,以布龙达尔、叶尔姆斯列夫为代表。该派将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说发展到极端,认为语言只是一种内容形式和表达形式所构成的符号,这种符号不依赖语音和现实世界而存在,因此他们研究的不是语言结构,而是抽象的关系结构。他们常常用一些同数学符号很相近的符号系统来代表传统的术语。他们的描写方法讲究精密。这一派被称为“符号派”。
三是美国学派,代表有博厄斯、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美国学派重视记录实际语言,重断代描写。其极端派排斥语言的意义。他们在描写中注重分布,并在其基础上对语言各进行切分、归并、分类和组合。这一类派被称为“描写派”。以上三派,影响最大的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推崇直接成分分析法。结构主义语言学对中国的语言研究产生过巨大的影口向。
2.转换生成语言学(形式语言学阶段)
&结构主义语言学称雄西方几十年,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转换生成语法的崛起,才打破它一统天下的局面。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是乔姆斯基。乔氏认为,语言描写和分析的目的不在于分类,而在于建立一种理论,研究人的语言生成能力,即怎样用有限的成分和规则生成无限的。乔氏的目标是一个能产生所有句子的语法系统,它主要包括生成和转换两个方面。
生成规则又包括一套短语结构规则和词汇插入规则。前者用一套符号来表示,如:S-NP+VP,NP-D+N,VP-V +
NP(S代表句子,NP代表名词短语,VP代表动词短语,D代表限定词,N代表名词,V代表动词)。如句子The boy post
the& letter(这个男孩把那封信寄走了),
词汇规则是生成合格句子的保证,即对一个句子内各成分加以限制。如上例,“post‘’前的名词一定是生物名词(一般指人)。
违反这个限定,就会生成不合格的句子,如“石头寄信”之类。“转换”主要指句式和结构的转换,开始时,乔氏指的是核心句与非核心句的转换,如肯定与否定,陈述与疑问,主动与被动等句式之间的转换,并制定了一套转换程序,如换位、添加、省略、替换、复写等。后来又提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转换。由于乔氏在转换与生成句子的过程中都采用形式化的符号表达,所以可以把他的学说称为“形式语言学”。
围绕着语义的作用,形式语言学了若干个阶段,如古典模式阶段、标准理论阶段、扩展的标准理论阶段、修正的扩展的标准理论阶段、GB理论阶段和最简理论阶段等。这种学说适合计算机的应用,克服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只重表层结构忽视深层结构的不足,但也暴露了脱离社会语境、操作手续繁琐等缺点。
3.交叉语言学阶段
随着当代社会的飞跃发展,语言学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形成一些交叉性、边缘性学科。例如语言学和社会学交叉,产生了社会语言学,克服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孤立地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与形式的缺点,被称为语言学的“第三次解放”。
再如,语言学和心理学、人类学、数学、病理学交叉,产生了心理语言学、人类语言学、数理语言学、病理语言学。
此外,语言学和模糊理论、应用理论、文化理论交叉,产生了模糊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目前,人们不但重视微观语言学,而且更加重视宏观语言学;不但重视语言的语言学,而且开始重视言语的21世纪是交叉科学的时代。交叉性、边缘性是新时期语言学的最大特点。
w 附:中国现代语言学及代表人物
普通语言学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础上诞生。洪堡特和索绪尔是普通语言学的开创者。在&
我国,最开始是由海外归来的学者把西方的普通语言学理论引进中国的。他们一方面引&
进,一方面结合中国国情做了大量开创性的。方光焘、岑麒祥、高名凯是公认的我国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物。此外,胡以鲁的《国语学草创》、张世禄的《语言学原理》,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
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何容的《中国文法论》,吕叔湘、王力的语法著作都从汉语出发,为研究人类语言的普通语言学做出了贡献。
上述学者和罗常培、李方桂、赵元任、陈望道、陆志韦、袁家骅、丁声树、季羡林、许国璋、周有光、陆宗达、严学窘、唐兰、容庚……组成的我国第一代语言文字学家(大多出生于1910年之前)的方阵,在我国广义理论语言学开创时期与探索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
粉碎“四人帮”后,我国第二代普通语言学的著名学者(1910年后出生),如胡明扬、伍铁平、叶蜚声、徐通锵、石安石、赵世开、王德春、戚村……现代汉语的著名学者张志公、朱德熙、黄伯荣、胡裕树、张斌、邢福义、范晓、张静、陆俭明……古代汉语的著名学者周祖谟、俞敏、郭锡良、唐作藩、蒋绍愚、王宁、何九盈……语音学的著名学者林焘、吴宗济、徐世荣、林茂灿……词汇学的著名学者刘叔新、符淮青、张寿康……
语义学的著名学者贾彦德、孙良朋、张志毅……方言学的著名学者李荣、黄、王福堂、詹伯慧、李如龙、许宝华……少数民族语言学的著名学者邢公畹、马学良、胡坦、戴庆夏、孙宏开……修辞与交际语言学的著名学者王希杰、宗廷虎、刘焕辉……社会与应用语言学的著名学者陈原、许嘉璐、王均、陈章太、陈建民、吕必松、陈松岑、刘涌泉、冯志伟……文字学的著名学者裘锡圭……
外语语言学的著名学者王宗炎、桂诗春、胡壮麟、王福祥……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带领不同的生力军把中国的语言学推向深入发展时期。
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符号是代表某种事物或表达某种意义的标记或记号。如红绿黄三种交通指示灯,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符号具有约定性和任意性。语言也具有符号性质,它以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让人明白什么意思。这种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器官代表一定事物或表达一定意义的语音符号,就是语言符号。
人们只要掌握某种语言符号及其组合规则,就可造出句子用来交际。
语言符号是音义结合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构成。如文字以字形为形式,音义为内容。信号灯以颜色为形式,特定的意义为内容。语言符号以语音为形式,语义为内容。
语言符号的属性(特征):
1.约定性:指用什么样的符号(语音)表示什么样的事物(意义),是由使用者共同约定的。约定之后就具有强制性,音义之间有了依存性,不许别人随意改变。
2.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完全是任意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们之间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完全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如世界语言的多样性,某语言中的同义词、多义词,同一事物在共同语和方言中不同的说法。
3.线条性:指人们在交际时,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挨一个依次出现,即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4.系统性:语言是个复杂的系统,它由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又由更小的系统构成,如语音系统就可分为音位系统和超音位系统,音位系统又可分为元音音位和辅音音位。
语言是一个层级体系。音位、音节&语素&词&句子&句群
语言符号在语言体系中处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中。符号跟符号(或语言其他单位)呈线条形地排列起来所形成的结构关系,就叫组合关系。性质和功能相同的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包括语音),自然地聚合成为一个类聚或类别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5.生成性:语言是由有限地语言单位及其规则构成地有限集合。有限的单位、规则可造出无限的句子。如“我、你、知道”可生成无限句子。
6.民族性:不同语言,语音、词汇、语法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汉语中“哥哥、、、”既分男女又分长幼,而英语用brother\汉语缺乏形态,而俄语、法语形态发达。
7.习得性、离散性、开放性
语言的社会功能
1.交际功能:就语言的基本职能来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论民族自决权》)语言的基本用途是交际,它是人类特有的。社会能成立和维持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各种交际工具来使社会成员相互沟通、彼此协调。
从交际形式看,一方面是说话人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是听话人用语言理解对方表达的意思。
从交际内容来看,用语言交际主要是思想,表达感情。(互换信息的过程)
人类社会相互沟通的手段很多,有听觉的,如语言、音乐、汽车笛声、铃声、上下班钟声、进军的号角声、协调步伐的哨声等;有视觉的,如文字、图画、电报代码、化学符号、数学公式、统计图表、旗语、手势、舞蹈语汇、交通指示灯、古代的烽火、各种商标、袖章、徽标等;有触觉的,如盲文、握手、抚摩、拥抱等。其中,语言是最重要的,它适用于一切领域,可负载丰富的信息量。
言语活动中,人们使用一些辅助手段帮助语言进行交际,如表情、身势等一些“副语言”;在一些特殊的交际领域,也会使用其他手段,如交通标志、庆祝丰收的锣鼓歌舞、秘密交际场合的实物信号。
2.标志功能:语言是一个民族、地区、社团的标志,它可以标明语言使用者属于哪个民族、属于民族的哪个地区或社会阶层。语言是民族、地区、和社团认可的标志和情感维系的纽带。(本族语、同乡话或同社团的话)
3.文化录传功能:语言是文化的记录者、传播者。如“象”“为”;再如“茶”,英语叫tea,法语叫th&,德语叫Tee,读音与我国的话相近,在俄语、日语中的发音则与汉语北方话相近。这说明历史上我国茶的出口线有两条:一条是通过福建等南方地区输出西欧;一条是通过华北地区输出东欧和日本。语言记录了中外文化交往的情况。语言是古代文化的“活化石”。
语言的思维功能
思维,是指人特有的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区别于技术思维、形象思维),指人脑间接地或概括地反映客观世界地机能和活动,就是俗话说的动脑筋和进行思考。思维活动形成的结果就是思想。
1.思维功能: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衣,是思维的存在形式,是思想的直接承担者。一个正常的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脱离语言材料进行思维。只要我们神智清楚地思考什么事,就要有语言参加。无论是行动、解答问题还是,莫不如此。言语有说出来的和只有发音动作而没有发出声来的言语,前者叫外部言语,&
后者叫内部言语(心里想什么)。语言促进思维的发展(记录、传播成果)
2.认知功能:认知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思维能力和知识背景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对认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认知方式。民族的语言系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体现。(东西方人整体、分析,具象、抽象)
[2]语言影响认知结果的成型。如一些科学术语。
3.心理调节功能:对注意力的调节;对情绪心态的调节;对行为动作的调解。
4.开发功能:语言运用需要较高的智慧。
5.审美愉悦功能:语言的形式美、谐趣美等。游戏功能,相声、笑话、等。
语言学的重要意义
语言学的理论意义:语言研究对哲学具有重要意义。比如语言与思维,与人类起源,与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的关系,语言的本质和结构等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对其他学科有重要意义。如《说文》中有许多关于牛、羊、马的字,说明中国古代有过极盛的畜牧时代。再如古代等级制度,人地位不同,配偶的称呼也不同:天子的配偶叫后,诸侯的叫夫人,大夫的叫孺人,士的叫妇人,庶人的叫妻。不同等级的人死了,称呼也不同,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礼记)
牛:牡,雄性的兽类。特,没有阉割的牛。牝,pin
雌性的兽类。犊,牛子。肺(牛旁)bei二岁牛。san三岁牛。si四岁牛。左牛右害jie阉割了的牛。左牛右余tu有虎纹的黄牛。左牛右平peng牛的毛色斑驳如星。牟mou牛叫声。li白脊牛。左牛右享run黄牛黑唇。牲,完整的牛。牢,养牛马圈也。di用角撞触。左牛右今jin牛舌病也。
羊:羔,小羊。qzhu出生了五个月的羊。上大下羊ta小羊羔。左羊右兆zhao羊没满周岁。羝di公羊。ifen白色公羊。|yu黑色母羊。fan黄色肚子的羊。左羊右夷yi阉割羊。shan羊的气味。羼chan羊聚集在一起。羌,西戎牧羊人也。
马:骘zhi公马。驹ju两岁马。左马右八ba八岁马。左马右闲xian马一只眼睛(病得)发白。骐qi马青黑色。骊li马深黑色。hxia红白相杂的马。左马右勺di白额头得的马。骁xiao良马。骄,马高六尺。左马右支zhi马强健。jiong马十分肥壮。骈pian驾二马也。左马右皆xie马性和善。驱,使马奔驰。@jing马惊骇。骇hai马受惊。
豕:lxi出生三月的猪。qzong出生六个月的小猪。^ba母猪。jjia公猪。豢,用谷在围栏中喂猪。gxi猪边跑边嘻戏的样子。豚,小豕也。syi猪喘息。rfen阉了的猪。
语言学的实践意义:对语言实践和语文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如文字改革、扫除文盲、推广普通话、改进文风、少数民族的语文工作、语文教学和外语教学、语言翻译、词典编纂等工作,都需要科学的语言学指导。随着科技发展,机器翻译和信息传递都离不开语言学。如软件设计中离不开语言结构。为保证信息传递准确、清晰,需要对语音深入研究。“语音钥匙”。为盲人设计的“阅读机”。
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
是人类语音从音质角度分析出来的最小单位。不管语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只考虑音质。分为元音、辅音。
音标:为了分析语音、记录语音,以便研究语音,人们创造了标音符号。如汉语拼音字母。
国际上通用的是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公布的,它是记录各族语言音素或音位的音标,它有许多优点: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避免标音含混;形体简明,大多采用拉丁字母,可以精确地表示语音的不同特点。
人类语言都是有声语言,语音就是人类语言的声音,它是语言的物质形式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去考察,语言具有不同的属性。从生理学方面考察,语音是气流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时发音器官运动的结果,它是一种生理现象,具有生理属性。从物理学方面去考察,它是一种音响,是物体振动的结果,是一种物理现象,具有物理属性。然而,语言并不是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雨声),也不是人任意发出的一种声音
(如咳嗽声、笑声);而是人类语言的声音,是凝结在语言的语词当中,用来表达语词的意义的。所以,语音又是社会现象,具有社会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自然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
语音的生理属性:语音是气流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时发音器官运动的结果,所以人类的发音器官及其运动就是语音的生理基础。语音形成的三个条件:气流;发音器官;发音器官的运动。具体过程是:大脑支配,肺呼吸气流,气流通过气管振动声带发音,声音再通过口腔鼻腔的共鸣和润色,最后由口说出去,形成语音。
发音器官可分为三类:肺、气管;喉头、声带;口腔、鼻腔、咽腔。
(l,2)上下唇。(3,4)上下齿。(5)齿龈。(6)硬腭。(7)软腭。(8)小舌。(9)鼻腔。(10)口腔。(11)咽腔。(12)舌尖。(13)舌叶。(14)舌面前和舌面中。(15)舌面后或舌根。(16)会厌软骨。(l7)食道。(18)气管。(19)声带。(20)喉结。
语音的物理属性:语音是一种声响,是物体振动的结果。[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取决于音波的频率。音高除了表现在一般说话或唱歌时音的高低外,在汉语中主要表现在声调中。[2]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取决于音波的振幅大小。主要表现在重音和轻声上。[3]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持续时间的长短。表现为语言中的长短音。[4]音质就是音的品质、色彩或,也叫音色或音品。它取决于发音体的性质、发音方法和共鸣器的形状。音质是一种音区别于其他音的基本特征。如锣声和鼓声不同。再如语言中的元音、辅音(清浊)。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语音的本质是通过声音形式传达意义。这种表义功能是社会赋予的,音义的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具体表现:[1]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单纯的声音,并无意义可言,只有跟意义结合起来,才能成为语音。语音的形式和意义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用什么样声音形式来表示什么样的意义内容,完全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例如sh&sh&这两个音节,汉语中就可以用来表示“施事、失事、失势”等多种意义。同样的意义也可以有不同的语音形式,这主要表现不同民族语言之间。如汉语把装订成册的著作称为
“书”,英语为book;也表现在同一民族语言内的不同方言之间,如汉语中有些方言把马铃薯叫做土豆、洋山芋、山药蛋。所有这些,都必须为该社会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承认,不能随意改变。
[2]语音必然表现出一定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每种民族语言以及地方方言都由它自己的语音特征。例如:汉语的塞音分为送气和不送气两类,日、英、法、德、俄等语言则没有这样的区别,在英语中,送气与不送气一般不会引起意义德变化,最多只是听起来不舒服,使人感觉发音不太标准而已,如study,t念成,听者并不会觉得意义有什么变化,但普通话中若把duzi念成tuzi,听者会把肚子理解成兔子。英语、俄语中有不少与清辅音相对的浊辅音,
英语中有舌叶音[ʧ][ʃ],而普通话没有。不同的方言表现为不同的地域特征,例如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都有入声,而普通话没有;普通话有zh、ch、sh、r的卷舌声母,而吴方言、粤方言则没有。不同民族对同一个音的敏感程度和发音能力是不同的。
[3]不同语言的音位系统不同。J不同语言系统所包含的音素数目及其相互关系不同,例如普通话里bp、dt、gk、zc、zhch、jq形成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J有些音在几种语言里都存在,但它们在各自语音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不一样。汉语普通话中n、l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音位,但在一些方言中却同属一个音位,没有区分意义的作用。例如人和南京人说起来,男子和篮子不分,
女子和驴子不分。[4]语音变化不同也可看出语言的社会属性。J同样的一些声音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里并不同样地变化。比如汉语普通话的gkh和zcs在前前都变成了jqx。所以普通话里轻青的读音相同。然而,广州话就没有服从这个规律,所以广州话的轻念成[xi
ŋ]而青念成 [[ʨiŋ
],二者不同音。J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下的一个音,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发生相同的变化,而是在一定的时代,可能有一定的变化。如隋唐时代的三、男两字的读音是sam和nam,到现代普通话里就变成了san和nan。可见,语音的变化服从一定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音变规律。另外,有些音变现象可以直接从社会生活中找到原因。
如东北人把“秋千”说成“悠千”,除了二者叠韵,还有其他原因,秋千是悬在空中摇摆的,就是“悠”的意思。汉语中的“卡”本来读qia,不读ka,因为汉语的语音规律中k不能和a组合,但后来由于国际交流,受英语、法语的影响(如咖啡、卡车、卡片等词传到中国),原来的卡也可以念成ka了。这也说明了语音的社会属性。
英语little小、bit少量、tip尖儿、thin薄等词都带有一个短元音I而且都有“小”的意思,就认为音素本身具有特定的意思。其实不对。英语中big大、thick厚、fill充满等词中也有短元音,却没有小的意思。这说明音素本身并不表义,而只有组合成语词时才能表达意义;而语词的这种意义又不是语音本身特有的,而是人类社会的。
思考题:J语音的社会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J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哪些地方?&
J语言这个层级装置是怎样“运转”起来为人们的交际服务的?
元音和辅音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A]在共鸣腔内是否受阻;[B]肌肉是否均衡紧张;[C]气流缓急;[D]有无噪音。
元音舌位图:
舌面元音的分类:舌位的高低(低)舌位的前后(前央后)嘴唇的圆展(圆唇、不圆唇)
舌尖元音:[ɿ][ʅ]
卷舌元音[әr]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o,e,i、o,u,&代表的音属于元音、其他字母代表的音属于辅音。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发元音的时候,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发辅音的时候都是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造成阻碍,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音来。
2.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发辅音的时候,只有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紧张。例如发dong(东)中的d的时候,只有舌尖和齿龈的地方特别紧张。
3.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必须克服某种阻碍才能通过口腔或鼻腔,因而气流较强。
元音的不同是共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共鸣腔里面最主要的是口腔,一般元音的差别正是决定于口腔的不同形状。口腔改变形状不外三个办法:(l)把嘴张得大些或者小些,(2)把舌头往前伸或者往后缩,(3)把嘴唇撮起或者展平。舌头和下腭相连,嘴张得大,就是舌头的位置低;嘴张得小,就是舌头的位置高。所以上面三个办法可以归结为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嘴唇的圆展。这三个因素的结合决定着每个元音的音质。
[i]& 前高不圆唇
英beat[bi&°t]
前半高不圆唇&
北京“梅”[mei] 英red
[ɛ]& 前半低不圆唇
北京“列’[lie]
英fair[fɛə]
前低不圆唇&
北京“担”[tan]&
英fly[flai]
&& [u] 后高圆唇
北京“屋”[u]&
英room[ru&°m]
后半高圆唇&
北京“喔”[o]
&& [ɔ]
后半低圆唇
广州“火”[fɔ] 英all
&[&&]后低不圆唇&
北京“刀”[t&&u]& 英half
[y]:[i]的圆唇
北京“女”[ny]
[&]:[e]的圆唇
“干”[k&]法peu德konnen
[&]:[ɛ]的圆唇
广州“靴”[h&]法peur德Worter
[&]:在[ɛ][a]之间
苏州“好”[h&]英map
[ɤ]:[o]的不圆唇&
北京“哥”[kɤ]
[ʌ]:[ɔ]的不圆唇&
舌面元音图
音位就是一定语言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位的划分原则:J对立原则,两个音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中如果能区别意义,就是说它们互相对立,是不同的音位;如果不能区别意义,就是说它们不对立,是同一音位的变体,这就是划分音位的对立原则,如汉语b
&[p&]―p &[p‘&]&
,不送气―送气;英语pig[pig]―big[big],清音―浊音。
J互补原则,如果两个音从来不出现在相同的语境中,也就是它们互补分布。例如:汉语ti-di, [i] zi-si,[נ] ;zhi-
shi, [ʅ];[i]―[i]& [נ]&
[ʅ]互补分布。英语sport[spכ:t]-port[p‘כ
:t],[p]出现在[s]后,[p‘]出现在词首或其他位置,[p]、[p‘]互补分布。
运用互补分布要注意两点:1.有两种不对立;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不对立,是一种;互补分布也是一种不对立。所以互补分布的音“可能是”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说“可能是”是由于仅仅根据互补分布,不能划分音位。因为从来不出现在相同语音环境(互补)的音很多,如汉语的[p]和[ŋ
,就不是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互补只是可能划归一个音位的条件。2.互补不限于两个音,往往是多音互补。例如:汉语/a/音位有6个变体:[a][A]
[ɑ] [&] [ɛ][ɐ]
;/i/音位有三个变体:[i]、[ɪ]、[j]纯粹从物理方面说,一个人不可能绝对相同地重复发某个音。这样看,任何音位都有无限多变体。我们现在说地变体是经过归纳的结果。
J相似原则,音位既然具备客观物理性质,那么,划分音位就不能忽视它的物理性质。因此,语音相似是原则是对互补原则的补充。如汉语[p]-[ŋ]互补,但语音不相似,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英语[p]-[p‘],互补,语音相似,可以归并为一个音位。[k]-ski、school、scot(赋税);[k‘]-keep、cool、call;[k]在s后出现,
[k‘]在元音前出现,二者忽布,语音相似,可以归并成一个音位。
&J原则,划分音位时,音位数目的多少和音节结构的繁简都应力求简洁。
J匀称原则,划分除出音位在整个音位系统中是匀称的,即成套的,成体系的。这就需要运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来加以整理。
例如:汉语bpmf,dtnl。在上述五个原则中,主要是对立、互补、相似。对立是自足的,互补、相似都不自足。对立的就不可能互补,因此不管相似不相似都属于不同音位。不对立的,就是互补的,语音相似的,属于同一音位,不相似的即不属于同一音位。
音位的区别性特征(distinctive
features):
语言中一切表达单位的语音形式都是非常有限的单位,即音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音位是某种语言或方言中在功能(区别意义)上形成对立的一组语音。它具有生理特点、物理性质,又有社会性质。
每个音位都有若干“区别性特征”如[p][p‘]不送气和送气的区别,就是语音的区别性特征。1951年,布拉格学派的雅可布逊等人系统地阐述了语音地区别特征,认为一切语音对立都是二元性的,即非此即彼。60年代末,区别性理论又有新的发展,乔姆斯基对这一理论作了修改、补充,增添了非音质音位。按发音生理现象进行分类:
J基本特征:辅音性、元音性
J舌体特征:按舌位不同分为高、中、低&
J圆唇特征:
J发音方法特征:阻塞性/延续性、刺耳性/圆润性、除阻延迟性/除阻不延迟性
J清/浊与松/紧特征&
J发音部位特征:舌面性/非舌面性、舌前性/非舌前性&
J韵律特征:轻/重、长/短、有声调/无声调
音位变体、音质音位
属于同一音位的各个成员是该音位的不同变体。音位变体之间是不对立的,有两种情况:
J自由变体,同一音位中的两个或几个变体可在相同的语境下出现,但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兰州话/n/的n、l变体。&
J 条件变体,同一音位的各个变体有互补关系。如/a/ 的各个变体。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用音质构成的音位是音质音位;由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等构成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如调位、重位、时位
&音位的聚合、组合
音变有两种:J历史音变,语音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所发生的变化。J
语流音变,说话时音位和音位之间能够互相影响而使前音或后音发生某种临时性的变化。常见的有:
(1 )& 同化,两个原来不相同的音变得相同。(2
)异化,原来相同的音变成不同。
弱化,某些音受在语流中所处地位的影响往往弱化。
)加音,有些音连用时增加一个原来没有的音。
)脱落,有些音连用时有的音素脱落。(6 )换位,语流中有些音可以互换位置。
语法和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
语法学在传统语言学中,一般分为三种:历史语法学、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研究某具体语言的语言结构规律的演变的叫作历史语法学;研究某种亲属语言的语言结构规律之间的关系的叫作比较语法学;研究某种具体语言在发展中一定时期的语言结构规律的叫作描写语法学。
自索绪尔的语言学出现以后,又把语法学分为传统语法学(词类、词与词关系、句子成分)、结构语法学(布龙菲尔德,直接成分分析法)、转换生成语法学(乔姆斯基、符号和公式)。
语法是语言结构的规律或规则。具体地说,语法就是词的构成、变化和组词成句的规则的综合。
语法的特征: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
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叫做词法;组词成句的规则叫做句法。
语法规则:组合规则、聚合规则
语法单位:句子、词组、词、语素。语法学就是以词、词组、句子的内部结构关系、结构方式或结构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J
语素又分为词根、词缀、词尾。
构词法,按照语法规则构成新词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J 附加法― 词根附加词缀从而构成新词的方法(前加法、后加法)。J 复合法―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组合起来构成新词的方法(并列式、限定式、支配式、陈述式、补充式)。J 缩减法― 把词组缩减成词的方法。J
重叠法,如往往,奶奶。J 重音法,content。J 声调法,如“ 好” 。
构形法,为了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而使同一个词的词形发生变化的方法。有:
1.附加法―在词干后边附加词尾形态以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方法。如复数(零形态)。2.内部曲折法―用词根内部的语音变化来构成变化词形。3.重音移动法―重音位置移动。4.重叠法―词内的词根或整个词的重叠可以区别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意义。5.增补法(异根法)―增补词汇意义相同而历史来源不同的另一词根来区别语法意义。如good,better,best。&
6.外部形态的运用―有时,一个词可用外加的虚词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英语冠词和助动词就是这样的虚词。
句子是表达完整意思、具有一定语法特征的、最基本的言语单位。
句法结构:语言中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的。J 限定式,伟大;J 支配式,保卫祖国;J 主谓式,愉快;J 联合式,研究;J
补充式,说明白。
&句法手段:表达句法结构关系(意义)的手段叫做句法手段。主要有词序、起连接作用的虚词、词的构形形态(如俄语的词尾形态)、语调(如停顿)。
语法结构的意义和形式:J 意义:陈述、修饰、支配、补足、并列或选择。J 形式:选词、词序、虚词和词形变化。
&组合的层次性(句法分析):直接成分分析法就是逐层分析不同层次上的直接成分的分析方法。如&
“ 中国人民能够建设好自己的祖国” “ 松江的洪终于退下去一米多了”
&组合的递归性:同样的结构可层层嵌套,有限的规则可造出无限的句子来。
语法――聚合规则
词类:词在语法上的分类。词类式根据词的语法特征分的类。因此,不是词在逻辑上的分类,也不是词汇方面的分类。所说的语法特征具体表现在词的词法特征、句法特征两方面,同时要参考作为这种特征概括反映的抽象意义。
划分词类所根据的词法特征是指词的某种语法意义的形态。如汉语中加上“着\了\过”的词便是动词,能加“们”的是名词。英语中,带后缀-ness的是动词,带-ish是形容词,带-ize的是动词形态比较丰富的俄语主要是根据词法形态分类的。如缺乏形态,就要靠句法特征去分类。
划分词类所根据的词的句法特征是指词在句子中的地位以及词的结合能力。词在句中的地位就是指词的造句功能,看它能否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和充当什么成分。如汉语,名词能充当主语和宾语,动词能充当谓语,形容词能充当状语、定语或谓语。词的组合能力指某类词能与哪类词组合,怎样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结构关系以及不能与哪一类词组合。如汉语的副词一般不能修饰、限制名词,动词修饰、限制名词时要加“的”等。
划分词类所参考的词的抽象意义指的是从词的词法特征和语法特征中概括出来的更加抽象的意义。如俄语名词,它都有特定的构形形态(词尾形态)表示出一定的独立的性、数、格的语法意义,这是它的词法特征;从句法特征看,它能充当主语和宾语。名词的这些语法特征可概括为“事物”的抽象意义。俄语动词用一定的形态表示一定的人称、时、体的语法意义以及从属的性数格的语法意义,它在句中主要作谓语。动词的这些语法特征可概括为“行为”的抽象意义。俄语形容词用一定的构形形态表示一定的从属的性、数、格的语法意义以及一定的“级”的语法意义,在句中主要作定语、谓语。这些语法特征可以概括为“特征”的意义。
首先可以根据词的句法特征把叹词根其他词分开。叹词不和别的词组合,是孤立的。其余的
词可根据句法功能并参考词的抽象意义再分类。首先把那些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分出来叫做实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叫虚词。
给实词分类,语言形态比较丰富的可以根据词的词法特征给词再分类,如俄语;形态比较贫乏的语言,主要根据句法特征给词再分类,如汉语。
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A和B两类词的语法功能,意义上又有密切的联系。
词的小类:
范畴表示生活中最一般、最本质的现象。通俗地说,就是概括出来的类。
语法范畴就是把词的语法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概括起来而形成的类。词形变化是语法形式,或者叫形态,是说同一格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形成一个聚合。
1.性:是词的语法形式所表示的事物或现象的性属。一般来说,它是名词的语法范畴,分为阴性、阳性、中性或阴性、阳性,用不同的形式标志表示。俄语名词有阴阳中三类,分别用不同的后缀表示,但每个名词只有其中一种形式,没有词形变化。如oTeЦдoм房子是阳性。
мaтb kомH aтa房间是阴性。
ПOЛe是中性。俄语形容词则用词形变化表示阴阳中性,每个形容词有三种不同的词形,并与名词的性保持一致。如:HOBbIЙ(新的)
дoм(房子,阳性)。HOBOe(新的)
OkHO(窗子,中性)。
HOBaЯ(新的)cтpaHa(国家,阴性)
德语则用冠词的词形变化来区别名词的阴阳中性,名词本身没有性的形式变化,法语只有阴性和阳性之分,也是用冠词的词形变化表示,名词本身没有性的形式变化。
不管用什么方式区别名词的性,名词的性都只是一种语法类别。作为语法类别的性,与事物的自然性别有一定的联系,表示动物的名词的性与动物的自然性别大体上相应,但也有不相应的,如德语weib()Madchen(少女)Fraulein(年轻女士)在语法上是中性。
2.数:是词的语法形式所表示的事物或现象的量的特征。一般分为单数、复数。有些语言的名词、代词、形容词、动词等,有数的语法范畴,与名词的数在形式上保持一致。俄语的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都有单数复数的词形变化,并相互保持一致。阿拉伯语、斯洛文尼亚语等,名词分单数、双数和复数三种形式。汉语的人称代词和指人的名词后面可加“们”表示复数,但表示复数时也可不加“们”。英语book(书)是单数,books是复数。
3.格:是通过词的语法形式表示出来的名词、代词跟句子中其他词的关系。英语名词有属格和非属格(不加后缀)。如John’s(约翰的)。英语代词的格:主格,I&
you&属格,my&
your&受事格(宾格),me&
。俄语有六个格,如主格(作主语)、宾格(作直接宾语)、与格(作间接宾语)、属格(作定语,表示领属)、工具格(作状语,表示工具材料)、前置格(作状语,表示方位处所)。芬兰语有十六个格。
4.体:表示行为或动作进行的情况。一般分为普通体、进行体、完成体。英语She reads widely.她博览群书。I have
read.(我已经读完了)I am
reading.(我正读着)。汉语:我看晚报(普通体);我看晚报呢(进行体)我看了晚报-我看过晚报(完成体)
此外还有起始体(起来)、继续体(下去)、持续体(着)、反复体(重叠,看看、练习练习)、瞬间体(重叠,有时有尝试的意思)。
5.时:表示行为发生的时间跟说话时的关系。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时和体关系非常密切,往往互相配合,融为一体。如英语时和体可成过去完成时、现在进行时等。现在看英语的“时”:I
study.(我学习)I studied.(我曾学习)I shall study.(我将学习)
6.人称:通过词的语法形式表示行为动作是属于谁发出的。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人称。如英语中第一、二、三人称。I am a
teacher.我是个。表示第一人称单数,We are teacher.我们是教师。表示第一人称复数。You are a
student.你是个学生。He is a soldier.他是个战士。They are
soldiers.他们是战士。
7.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是动词的语法范畴,一般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或承受者。主动态表示主语是动词的施事(即动作行为的主体),被动态表示主语是动词的受事(即动作行为的对象)。英语主动态的动词形式不变,被动态用助动词be和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表示。The
dog bit the cat.狗咬。The cat was bitten by the
dog.猫被狗咬了。有些语言还有反身态(主语既是施事又是受事,如自杀、自责)、相互态(行为动作是由主语相互的,如相爱、相遇)。汉语用虚词“被”表示被动,有时不用。
8.式:也叫“语气”,是通过一定的语气形式表示动作或过程的进程的方式。即说话人对行为或动作的态度。一般分为叙述式、虚拟式、祈使式三种。一般通过语调或虚词表示。You
are late.你迟到了(叙述式)。If I were you,I would not be
late.我是你,我不会迟到(虚拟式)。Don’t be late.不要迟到(祈使式,或命令式)。
9.级:表示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语法范畴。原级、比较级、最高级。英语单音节形容词和一部分副词一般用词尾变化来区分这三种级,如fast
(快,原级)faster(比较快,比较级)
fastest(最快,最高级)。多音节词则一般在前加more或less表示比较级,加most或least表最高级。
变换(句法变换)
变换,作为一种句法分析的方法,就是运用一套变换规则使句型或句式发生变换,以揭示所要分析的句法结构(即原句式)跟与之有内在结构关系的句法结构(即变换式)之间的联系的方法。如:J孩子打坏了玻璃杯。J玻璃杯被孩子打坏了。J玻璃杯孩子打坏了。J孩子把玻璃杯打坏了。它们能变换说明它们内在的语义关系相同,都是“施事―动作行为―受事”。变换分析法着眼于揭示不同句法结构的语义联系。
变换的基础:存在于不同句法结构之中的语义关系。J由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语句外部的语法关系叫做表层的结构关系,如主谓宾;由语句内实词与实词的词义所形成的语义关系叫做深层结构关系或语义结构。如施事、受事之类。
句法变换的方法:
省略,是去掉句子的某些成分,又叫删除。在连续的话语或对话中,各种句子成分都可省略。一般可分承前省略(顺向删除)和蒙后省略(逆向删除)。如小王站起来,(小王)对大家鞠了一躬。你去还是我去(买菜)?小王(看电视),小李看电视。是小王(去)还是小李去?
移位,改变词语的先后位置,又叫易位。如小王骑走了自行车。―自行车小王骑走了。我不认识这个人-这个人我不认识。你怎么了?―怎么了,你?他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他话都说不出来,气得。他大概到家了吧。―他到家了吧,大概。一间房住三个人-三个人住一间房。
我不喝酒了。-酒,我不喝了。汽车开往北京。-汽车往北京开。五个人一组。-一组五个人。
一斤白菜三角钱-三角钱一斤白菜。解放军叔叔给我做了一支枪-解放军叔叔做了一支枪给我。
插入,在句式变化时添加某些词语,一般是添加虚词或助动词、副词等。如小王骑走了自行车。变成把字句,添加介词把。台上坐着主席团-主席团坐在台上。奶奶眼睛好-奶奶的眼睛好。山色多么秀丽-多么秀丽的山色。门朝南开-朝南开门。
&再如:You know him.& Do you know
him? (助动词do)I know him.I do not know him .(否定副词not)
替代,用代词替代某些词语。如我请了老张,可老张(他)不肯来。[可选性替代]
Your bike is outside, isn’t it?[强制性替代]
复写,句法变换时重复某些词语。如英语反意问句后面得简短问句,必须重复前面的动词或助动词。You have no classes
today,do you ?汉语正反问句也用复写方式。他去北京。―他去不去北京?
J变换和句法同义:变换把同义结构的不同句式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类聚,不但显示出不同句式的语义关系(区别),而且便于人们掌握成套的句式,有利于言语修辞。
J变换和句法多义:变换能区分同一句法结构所表示的几种不同的句法语义结构,解决了句法歧义问题。例如“关心的只是孩子”,既可表示“只是关心孩子”,又可表示“只是孩子关心”。孩子―施事―受事
l 变换分析的应用:
变换是指改变原结构的形式进行推导验证,即把由同一组实词构成的一种句法结构变换为另一种结构形式,以此进行推导或验证分析。通过变换分析,可以检验句法结构之间的异同,语法单位的性质、类型以及表层与深层之间的关系等。
朱德熙先生说:“变换可以理解为存在于两种结构不同的句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相同的语义内容可以用不同的结构格式来表达,不同的结构格式可以表达相同的语义内容。句子的变换分析是以相同的语义内容为基础的,即变换前后的句子语义是相同或相当的。
通过变换分析,可以检验句子的异同,如:
他已吃饱了饭。②他已吃饱了肚子。表层结构相同,按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其结果都一样,都是“主状述补宾”,但深层语义关系不同。例①可变为“把”字句,例②则不行。两句的语义差别主要表现在状语“饱”同句中主语、宾语的语义关系上,例①补语饱说明主语“他”,他吃饭,他吃饱了。例②补语饱说明宾语肚子,语义可分解为:他吃饭,肚子饱了。
①我喝完了凉开水。 ②我喝惯了凉开水。 ①
可变换为把字句和被字句,②则不行。这主要是句中不同的补语跟不同的成分相联系。
①句补语“完”同宾语相联系,语义可分解为:我喝凉开水,凉开水喝完了。
②句补语“惯”同主语相联系,语义为:我喝凉开水,我喝惯了。
变换分析可鉴定句子的同一性:
l ①信发出去了。
②医生请来了。两句形式上分不出主动与被动,变换分析可检验句中谓语动词的态式。例 ①
②都可变为“被”字句。两句变换规律相同,这说明它们在语态上的同一性,都属于被动态句。可见,汉语中,不用“被”的被动句有主语指物的,也有主语指人的。
他们打胜了。②他们打败了。例 ②可变换为:他们被打败了。例 ①则不行。由此可确定例
②是被动语态,例①是主动语态。
连动式和兼语式的区别:我叫他去。这话可以是连动式,“去”字必须轻读,意义是“我去叫他”。也可以是兼语式,“去”字不能轻读,意思是:我要他去。如果是连动式,就可以变换连用的谓语的语序,如我叫他去-我去叫他。如果是兼语式,则不能这样变换。下面是同例:我请他去。我劝他去。
l 主谓宾语句和兼语式:
我同意他考。②我叫他究生。主谓宾语句,其谓语中心动词一般具有认定意义,它涉及的是一件事。兼语式,其谓语中心词一般具有指令意义,它涉及的是具体的人。主谓宾语句可变换为主谓谓语句,如:我同意他考研究生。-他考研究生我同意。例②则不能。
插入(添加)区分歧义:我们(每、这)三个人一组。 他反对(的是)哥哥(而又)袒护妹妹。
语言的结构类型
根据语法特征来划分语言结构类型,又可从词法和句法两个不同的角度,划分出若干形态类型和句法类型。
形态类型:根据形态变化是否丰富以及形态变化的不同方式,分为四种:J
孤立语,又称词根语。特点是缺少丰富的形态变化(词形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汉语、壮语、苗语、彝语、越南语、缅甸语、马来语等。越南语、汉语较为典型。汉语的名词不管作什么成分,词形都不变。主语、宾语靠词序来区别,时态意义一般用虚词表示,如着、了、过。
屈折语:通过屈折方式表示语法意义。屈折可分为内部屈折和外部屈折两种:J
内部屈折是通过词的语音交替(改变语音)来构成不同的语法形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阿拉伯语以固定的辅音框架表示词汇意义,以元音交替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k-t-b(写)katab(
写好了)kutiba( 被写好了)katiba( 写的人)kitaba ( 写好的东西)。又如英语foot feet;sing
sang。J 外部曲折是通过附加词缀来表示形态变化,一个词缀往往表示多种语法意义,如英语的books(复数)works(
现在时,单数,第三人称)。印欧语系各语言及阿拉伯语一般都属于屈折语。
粘着语:特点是通过添加多种词缀来表示形态变化。粘着语没有内部屈折,词缀具有单义性,一个词缀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一种语法意义只用一个词缀表示。如土耳其语odalarimdan(从我的一间房间里)这里的oda(房间)是词根,-lar、-im、-dan都是词缀,分别表示复数、第一人称、离格。此外,粘着语的词缀一般自成音节,词根与词缀、不同词缀之间结合不紧,语音界限分明。而屈折语中词根和词缀结合紧密。粘着语的词缀(附着在词根)与孤立语的虚词(附着在词或短语上)不同。属于粘着语的有土耳其语、芬兰语、匈牙利语、日语、朝鲜语、蒙古语、维吾尔语。
复综语:又称综合语、编插语。特点是以动词词根为中心,在词根的前后附加上各种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缀,组成一个很复杂的词,而一个词一般就是一个句子。如南美洲的阿尔金语,akuo-pi-n-am(他从水中拿起它)akuo是词根,-(e)pi(水),-(e)n(用手),-am(它)是词缀。复综语的词根和词缀都不能独立,不同于孤立语。复综语的词缀(可表示语法意义、词汇意义)也不同于粘着语(词缀只表示语法意义)。属于此类的主要是美洲的各种印第安语、爱斯基摩人的一些语言。
根据句法特点分类,一般是根据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的位置来分。主要有三种:JSVO 型语言,主- 谓-
宾的顺序,如英、法、俄、汉、傣、苗、瑶等。He has a book。svo 语言一般都有前置词(放在名词前的介词)如从水里,at
JSOV 型语言,如日语、拉丁语、土耳其语、蒙语、藏语、彝语等。一般都有后置词,如藏语[tsom]( 街)[ne]( 从)“
JVSO 型语言,如阿拉伯语、威尔斯语、古诺尔都语等。如威尔斯语“Llddodd(v
&杀死)yddraig& (s, 那条龙)ydyn(o,那个人)”
那条龙咬死了那个人。VSO 语言有前置词,没后置词。
此外,还有两种不常见的类型:JVOS型语言,如马尔加什语Nanita(v看见)ny&
mpiannatra(o那个学生)ny vehivavy(s,那个女人)那个女人看见那个学生。JOVS
型语言,如赫克斯卡里亚纳语Toto(o 人)yahosiye(v 它抓住他)kamara(s
美洲虎)那只美洲虎抓住那个人。
&语言的普遍特征:J 名词、动词J 形容词J 动词转成名词J 几个名词连在一起J 否定句、疑问句J
名词和动词至少有两种发生关系的方式。
语素:就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材料。
语素可以根据它们的性质及构词作用分为两大类:J词根语素,它是构成词干的核心或基础,是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负荷者,就是说,它的意义是词的词汇意义的基本组成部分。J附加语素,它是依附于词根的语素,它负荷着词的附加性的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如老虎、帘子,teacher等。
附加语素分两种:一是位于词根语素(实际是词干)之后的只含有语法意义的附加语素,叫做词尾,如books的-s;二是位于词根语素之前或之后(有的还插入词根中间)、同词根一起构成词干的附加语素,叫做词缀。分为前缀、后缀、中缀。如记者、老虎。对不/得起、来不/得及
词汇类别: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的、主要东西就是基本词汇。主要范围有:J反映自然现象的词,天、地山、水、草鱼风、木、电J称谓人体部位的词,头、手、嘴、心、肺、脚、耳朵J有关时间、方位、数目的词,、上、下、前、一、万J有关劳动工具的词,锄、刀、针、线J有关农产品和家畜的词,米、水果、牛狗J表示动作、变化、性状的词,走、吃、喝、说、睡觉、有、白、舒服J有关称代的词,我、谁、哪儿。
基本词汇特点:J全民常用,人人都懂,人人都用。J稳固性,从古到今沿用。J构词能力强,如火、水等。
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数量多,成分复杂,它包括:
新词,随社会发展为满足人们交际需要新造的词。
历史词,反映历史上曾经存在而现在已经消失了的事物的词。天子、诸侯、宰相、儒家、太监、翰林、英语yeoman(自由民)
古语词,从古代语言词语中遗留下来现在不常用的词。诞辰、赋予、若干、摒弃、目击、尚且,英语yon(彼处)ere(先于)morn(晨)
方言词,具有方言色彩的词。脑袋瓜、耗子、日头、啥
外来词,指音义都是借自外语的词。如休克(shock)扑克(poker)沙发(sofa)布尔什维克、模特儿(modeele法)&
浪漫主义(romanticism)马克思主义、卡车、坦克车。
专用词语是专门用于某些部门的词语。如贵厂、此致、事由、下达(公文);按语、电讯(报刊);处方、血压、临床、手术、有机、无机、元素、原子等。
社会语,社会上广泛流传在人们口语中的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开后门、放空炮、开绿灯、磨洋工、吃大锅饭、打退堂鼓、走过场等。
专名,共青团、妇联、人大、人代会等。
词义的类别、单位、特点
词义是某一语言词汇系统中凝结于特定词的语音形式中的人们的意识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反映。
词义受语言词汇系统的制约,如土地有两个义项:[1]
田地[2]疆域;land四个义项:土地;陆地;国家;国土;俄语对应的有六个义项:土地;领土;田地;土壤;陆地;地球。
词义的类型:J概念意义,又称理性意义、指称意义,是人们对所指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概括认识。如寡妇的概念意义就是死了丈夫的人。买就是用钱换东西。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又深有浅,因此概念意义又有通俗意义和专门意义之别。
附加意义:附加于理性意义之上的某种色彩,即一般所说的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
这种附加于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表词义所指事物的形象、人们对这样事物所持的感情和以及表各种风格特色的色彩,也是一种词义,这种意义就是词的色彩义。
感情色彩义:词的理性义附带出来的人们对词所指事物的不同感情或评价。包括褒义、贬义和中性。感情色彩义又分为显性(聪明、顽强、顽固)、隐性(男人-坚强、勇敢、有主见、气度;女人-柔弱、胆小、气量小、没见识;老实-笨、懦弱;传统-陈旧、落后)
形象色彩义,词义所引起的人们对客观事物某种形象的联想。如眼镜蛇、虎视眈眈、鹅卵石、麻花、袋鼠、桃红、冷冰冰、席卷、囊括、知了、布谷、呼啦圈等,英语at
the foot of。
语体色彩义,某些词语由于常用于某种特定语体而形成的某种风格色彩。J口语风格,老婆、小气利索碰头、掂量、体面、罗嗦;J书面语风格,妻子、商议、会晤、思索、敏捷。
文化意义,或文化色彩。由词的理性意义联想到的相关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趣情调。如人名猪八戒,地名香港、北京,娃哈哈、健力宝。再如成语、外来词语(沙龙、咖啡)
义项,又称义位,是由语汇形式表示的、独立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一个词表示的一种意义就是一个义项。
义素,构成义项的语义成分,是人们从一组相关词语抽象出来的区别性语义特征,又叫语义成分、语义特征、语义原子。
义丛,是由短语表示的语义单位,是由若干义项组合而成。如烤羊肉串有两个义丛:把羊肉烤熟;已经烤了的羊肉串。
表述,是由句子表示的语义单位。一个句子表示的一种意义就是一个表述。
词义的特点
社会性:词义是全社会成员共同努力约定下来的,是全社会成员理解的,为全体成员服务的。
客观性:客观事物是形成词义的基础,即词义必然具有客观的内容,不能由人主观臆造。如山、牛、红、跑等。
主观性:人们受认识能力、角度等方面影响,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与事物完全相同,所以语义有一定的主观性,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客观事物特征。如鬼、神、自由、、爱、美等。另外,不同的人对同一词语的理解不同,也是主观性的表现。
概括性:人脑对客观事物反映时,只能将其分类、概括、取其成类事物的一般属性或本质属性而形成词义。词义也有具体性,词在具体的语境中会有具体的所指。如人。
模糊性:指词义概括范围的边缘,往往缺乏明确的界限。如、春天,大小、高低、冷热、咸淡等。
系统性:词义在内容、类别和范围上形成类聚。
民族性:不同语言的词义都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点。如不同语言相对应的词语词义却不完全相同。
词义的聚合
单义和多义:根据义项的多少,分为单义词、多义词。
n 派生义和本义:J
通过事物现象之间的相关联系性派生出来的意义(换喻)。如“ 手”
的派生义拿着(人手一册)、用手(手抄本)、亲手(手迹)、小巧而便于手操作的(手枪)、量词(他有两手)、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棋手)。J
通过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派生出来的意义(比喻)。如心脏比喻义“ 事物的中心”
。腿,事物支撑部分。亮相,亮明观点。
同音词:语音形式完全相同的一组词。有字形不同的,城市、程式、成事、瞠视;有字形有同有异的,水平、水萍、水瓶,有字形完全相同的,师长()、师长(一师之长)[意义没关联,多义词的意义有关联]
同义词(区别:色彩不同)、反义词(表达作用)(互补、程度反义词)
上下义词,具有属种关系的一组词。表示属概念的词是上义词,表示种概念的词是下义词。如武器、枪、手枪;人、男人。
总分词:具有整体部分关系的一组词称为总分词。表整体的词是总义词,表部分的词是分义词。如中国、上海。
词义的组合
词语的搭配:语法、语义支配、使用习惯的制约
&词义和环境
语境的作用:&
语境是什么&
限定作用(言语片断的选择)&
生成作用(言语片断的意义)
确定作用(确切含义,歧义)
J 补足作用(省略成分)
&言内意外:言不尽意―― 空白―― 填充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文字三要素:形、音、义
文字的作用:J 文字的基本功能是扩大和延长语言的交际作用。打破时空限制。J 文字是促进语言规范化的一个积极因素。如各种出版物。J
文字在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上有很大作用。但丁的《神曲》对意大利民族共同语的形成起过很大作用。元明清小说对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形成起着巨大作用。J
文字可促进语言的丰富和精密。从古代语言、外族语和方言汲取有用的词语和表达方式。J
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通过书面语言互相学习,加强民族;有利于国际间的文化、经济交流。
文字起源、发展和改革
实物记事,如绳子、石头、贝壳、手指等。
符号记事,在竹木片上刻划记号表数或记事。
图画记事,如原始的岩画、壁画。
表意文字:用两个或几个象形符号组成的,间接地、转弯抹角地去意合或揭示某个意义的文字。
表音文字:用有限的字母去直接拼写语言中词的声音的一种文字。J音节字母文字,每个字母是一个音节,如日语的假名。J辅音字母文字,字母只表辅音如阿拉伯文字、藏族文字。J音位字母文字,每个字母基本上代表一个音位。如俄文、英文、德文。
文字的发展:文字由表形、表意到形声,由表义文字体系到表音文字体系,表音文字又从音节字母文字、辅音字母文字到音位字母文字,都体现了文字的发展趋势。
文字的发展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如书写顺序的更动(自右向左或自上而下改为自左向右);字形日趋整齐、分明、美观;非拼音文字逐渐被整理成较少的声符、意符;拼音文字越来越便于连写。
文字的改革:J 对文字的某些方面或某些成分进行整理和改造。J
文字体系的根本性变动,如把非拼音文字改为拼音文字。如越南废除过去的字喃而改用拉丁文字。
&书面语:口语、书面语的保守性和改革。
第七章 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v& 语言发展的原因:
一、外因主要是社会的发展。J
社会的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新认识出现,旧事物消失。年,谷熟也;秋,禾谷熟也。(农业社会)楼(战国)桌、椅(宋)老爷、伙计、戏子、二房东(解放前)J
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推动语言的分化和统一。如13
世纪初的蒙古帝国,他们分散在横跨欧亚两洲的大片土地上,原统一的蒙古语产生方言。帝国瓦解后,成为亲属语言。外蒙内蒙、阿富汗(莫戈勒语)前苏联(布里亚特蒙古语)在我国还有东乡语、土族语、达斡尔语等。而古法语是不统一的,方言分歧大,13
世纪法兰西政治上统一,才出现共同语。
J社会的相互接触推动语言的发展。借用:日语、朝鲜语、越南语、僮语、苗语有大量的词借自汉语。英语词涌进俄语、法语、日语。科技语言的借用。J社会推动思维的发展,给语言以一定影响。思维日趋精密,推动语法完善、精密,如甲骨文语法。思维发展、认识深入对语义也有影响。抽象的概念多了。
二、内因:语言结构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如入声收尾的消失。江、河词义变化,新词产生必须按照构词法造词。语法上,词法趋于简化,句法就必然趋于复杂化。语音简化-同音词增加-音节复合化。语音变化影响语法,如从古拉丁语到现代法语,由于语音简化,促使词尾脱落,结果是多种词序变成一种词序,由多用形态表示语法发展到多用词序表达语法关系。语义变化影响语法的变化,如汉语“着了过”的词义虚化,成了表示语法意义的形态了。
v& 语言发展的特点:J
渐变性:如果采取突变的方式,一夜之间面目全非,人们讲会丧失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活动也会停止。语言是逐渐变化的,如汉语时态助词是从古代动词了虚化来的。动词“
大约出现在汉代,表终了、了结,常用在动词后充当补语,地位不及一般动词,于是逐渐虚化,大约到了唐宋,成为时态助词。
v& 不平衡性:J
语言系统发展不平横,词汇、语音、语法,词汇中,一般词汇变化快。J
不同时期语言发展变化不平衡,社会变革剧烈、发展快,不同文化接触频繁,变化就会快一些。英语从9 世纪到16 世纪变化非常快。J
语言变体发展变化不平衡,汉语南方一些方言变化较慢,保存古代汉语的成分较多,而北方方言相对较快。各种语体的发展也不平衡,如改革开放以来语体快速发展。
语言的分化
语言的分化指一种语言分化为不同的变体,或者进而分化为不同的语言。语言分化是语言发展的表现。
社会方言:同一社会的人,由于生产条件、生活方式、性别、年龄、、信仰、文化水平等的不同,形成各种各样的小团体。为满足小团体的交际需要,小团出现一些不同于共同语的特殊语言成分,从而出现社会方言。
J行业语:各行业的专门用语。如刻字工人把刻字的大刀叫大脚,小刀叫小脚,木匠把刨子分为沟刨、剜刨、花边刨等,铁路部门有正点、晚点的用语,农业有保墒、调茬等用语。
阶级方言:社会上某些阶级为满足自己特殊需要而创造并使用的一些词语。如17世纪法国有产阶级上层分子有一套客厅语言,把日历叫将来的记录,森林叫的,耳朵叫智力之门。旧中国人民群众把警察叫黄狗,地主叫老财;有产阶级把煤矿工人叫煤黑子,穷人叫穷鬼。
黑话:指社会的帮会、流氓、盗匪等使用的秘密的话。土匪把人质叫票,把女人叫花票,把杀死人质叫撕票。盗贼把黎明前行盗叫拣露水,把黄昏挨门而入叫收油灯,把半夜挖墙洞叫掀帘子。
地域方言:是语言分化所形成的地域变体。凡使用人口多、地域分布广、历史比较悠远的语言一般都有方言的差异。如现代英语在英国就有15种左右的地域方言。汉语是世界上分歧最大的语种。
地域方言形成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交际的阻隔,如社会割据、人口迁徙、高山大河和湖泊森林等地理屏障。比如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一部分说西班牙语的人来到拉丁美洲。大西洋的阻隔久了,两岸的西班牙语有了差异。二是异族语言的影响。如我国方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南到北调类的数目逐渐减少。南方方言大都6个以上,多的可达10个左右。而北方大都5个以下,乌鲁木齐、银川等地只有3个。北方方言受阿尔泰语系(无声调)影响,南方受南亚语系(有声调)的影响。
地域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和一般词汇上,基本词汇和基本语法格式的差异较小。
次方言:由于移民、宗教信仰、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的影响等原因,地域方言内部还可能产生再变异,产生低一层的地域方言。
方言发展的前途:J在社会封闭或分裂的情况下,共同语约束力减弱,方言差别扩大,有可能形成独立的语言。J继续保持已有的地域变异状态。J由于共同语强大的影响,社会的统一和发展,方言使用范围缩小,或方言本身逐渐向共同语靠拢。
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
亲属语言:从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若干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亲属语言由以分化出来的原始语言称为母语、基础语、原始基础语。法、意、西、葡、罗马尼亚等语言共同来自俗拉丁语,是亲属语言;英、德、荷兰、瑞典、丹麦等语言共同来自日耳曼语;俄、保、捷克、波兰、塞尔维亚等语言共同来自斯拉夫语,是亲属语言。拉丁语、日耳曼语、斯拉夫语、梵语都来自原始印欧语,也是亲属语言。
确定语言的同源关系,看它们的语音、语法、词汇的同源成分有无明显、成系列对应的特点。
语言的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语系-语族-语支-语群或语言。语言要素之间的相似点最多。
《中国大百科全书》把世界语言25个语系,如汉藏、印欧、乌拉圭、高加索、阿尔泰、南亚语系等,印欧语系研究得最充分、深入,汉藏语系研究历史比较短。
汉藏语系包括汉语、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和藏缅语族。特点:J语音,声调、元音分长短、声母有清浊对立、辅音韵尾;J语法,虚词、词序、量词、助词、附加成分;J词汇,单纯词、复合词,派生词少,语素多是单音节。
印欧语系包括日耳曼语族、拉丁语族、凯尔特语族、希腊语族、波罗的语族、斯拉夫语族、印度-伊朗语族、吐火罗语族等。特点:J语音,有较多塞音,并有清浊对立;J语法,名词有性数格变化,动词有人称数式态的变化。总的发展方向是屈折变化所起作用逐渐变小,词序虚词起的作用越来越大;J词汇,农业方面的许多常用词根相似,有结构相似的数词,派生词多。
语言的统一
语言的统一是指方言间的差别缩小并逐步形成统一的共同语,以及不同语言(包括亲属语言间和非亲属语言间)互相影响,甚至于统一成一种语言的过程。
一个社会全体成员所共同使用的语言叫做共同语。作为共同语根源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如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北方方言。再如意大利的共同语是建立在多斯岗方言的基础上,是因为文化的力量,如但丁、薄伽丘、比彼特拉克等人用此方言写作,作品流传广。共同语的词汇和语法以基础方言为主要来源和依据,语音是以基础方言区的一个地点的语音系统为依据。共同语对方言有一定影响。伦敦方言由于经济原因成为英吉利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多种语言统一成一种语言:如中国历史上的满族入关后,满语而用汉语,两种语言走向统一。
共同语的规范:语言的规范就是某一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标准。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来确定和推广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标准,使语言规范化,这就是语言规范化工作。规范的对象主要是书面语,也有口语。
语言的接触
语言的借用和吸收:一、借词
J音译词,音义从另一民族语言借来的词语。&
葡萄、佛、沙发、幽默、哈达、tea等。J意译词,利用本族语言原有的构词材料(词根、词缀)和造次规则构成新词。火柴、课堂(俄语)。J仿译词,逐词素的意译。蜜月、马力。
J音译加意译,冰激凌、迷你裙。J音译加注,沙丁鱼、卡车、啤酒、沙皇、酒吧间。
J音译兼意译,维他命、利血平、可口可乐。二、语音方面主要表现为增加新的音位和新的音位组合关系的出现。三、语法表现在增加虚词和出现新的词序。我国纳西语原来只有SOV,后增加SOV(汉语影响)。
J语言的融合:语言的同化。是指一种语言排挤或替代其他语言,从而使被排挤或替代的语言消亡的现象。取得胜利的语言称为同化语言。J语言同化分为强迫同化和非强迫同化。前一种是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为了奴役和同化被统治民族而采取的语言同化政策。如日本曾在东北和台湾推行日语。当年德国和沙皇俄国也曾在其占领地区实行残酷的语言同化政策。后一种是指一个民族自愿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采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同化政策。如公元5世纪我国北方建立的鲜卑族统治的北魏政权,“断其北语(鲜卑语)一从正音(汉语)”。还有满清王朝,“萨其马、邋遢、埋汰、哈尔滨、齐齐哈尔”是遗留。
语言混合是把两种语言拼凑成一种混合语。被称为洋泾浜或皮钦语。洋泾浜英语的基本词汇来自英语,并对语音有所改造,语法来自汉语,如two
piece book。还有洋泾浜法语、洋泾浜葡萄牙语等。洋泾浜的语法简单,词汇贫乏,交际能力十分有限。
一旦有人把洋泾浜作为母语来学习和使用,就是混合语(克里奥尔)。如海地有以法语为基础的混合语,牙买加有英语为基础的混合语,我国有汉语和藏语混合的五屯语。
国际辅助语:世界语,柴门霍夫,英语名称Esperanto,它的发音清晰,重音固定,语法简明,16条语法规则,词语有几百个词根,用26个拉丁字母书写。
语言系统的发展
语音的发展:&
一、语音演变有三个特点:
二、语音演变的内容:音位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的变化。
语法的演变:J聚合规则的发展,表现为形态的改变、语法范畴的消长和词类的发展。J组合规则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词序的变化。J语法演变种的类推:在语言的某种语法规则影响下,其他规则向这种规则趋同的演变,也就是表示同一语法意义的几种不同语法形式,由于其中一种形式的影响二同一起来的过程。
词义的演变
一、演变原因
社会发展、认识深化、词与词相互影响。
二、演变途径
引申、吞并、组合能力改变。
三、演变结果
义项的增减;词义扩大、缩小、转移;词语感情色彩的转移。
  〔《语言学概论》课件、教案、讲义〕随文赠言:【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语言学概论》课件、教案、讲义所属栏目:〖 尚无数据〗
  “《语言学概论》课件、教案、讲义”相关:
  〖〗链接地址:
  教案提供的《语言学概论》课件、教案、讲义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语言学概论》课件、教案、讲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篇范文: 下一篇范文:
《语言学概论》课件、教案、讲义相关范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奠基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